浅析股票发行上市保荐人制度

更新时间:2023-01-28 14:16:2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收藏

[摘要]介绍保荐人制度的法律特征及保荐人制度的作用,分析保荐人制度在我国实践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保荐人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保荐人制度;股票发行

一、保荐人制度的法律特征

保荐人(sponsor),其原意为负责人、保证人或者赞助人的意思。在保荐人法律制度中,它特指对保荐对象履行保荐责任的金融中介机构。

保荐人制度,是由保荐人负责发行人的上市推荐和辅导,核实公司发行文件和上市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协助发行人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并承担风险防范责任,并在公司上市后的规定时间内继续协助发行人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督促公司遵守上市规定,完成招股计划书中的承诺,同时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负有连带责任的一种制度。

保荐人制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严格的资质条件。保荐人的资质条件比其它任何证券公司都要严格,保荐人除了必须具备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类证券公司应具备的成立条件外,还应具备适合保荐人自身业务和职责特点的资质条件。

第二,法定的担保责任。保荐人制度最具特色的是保荐人的担保责任,它将公司发行和上市后的持续诚信表现与其保荐人紧密联系起来,并建立了相关责任追究机制。

第三,较长的职责期限。职责期限是保荐人职责的存续时间,是保荐人履行职责行为在时间上的维度。职责期限是保荐人职责现实化的必要条件,对于保荐人履行职责的效果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二、保荐人制度的作用

保荐人制度是股票发行制度中的一种。我国目前实施的保荐人制度相对于以往的行政审批制和通道制有着明显的优势。

1.保荐人制度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在行政审批制下,拟发行公司在申请公开发行股票时,要征得地方政府或中央企业主管部门同意后,向所属证券管理部门提出发行股票的申请,经证券管理部门受理审核同意转报中国证监会核准发行额度后,方可提出上市申请,经审核、复审,由证监会出具批准发行的有关文件,方可发行。在这种制度下,公司是否具备上市资格是由地方政府的证监会决定的而证监会同时又是股票市场的监管机构,上市公司一旦出现问题,既要由证监会来处罚,又要追究证监会审核失职的责任,因此,这种制度的内在矛盾性决定了最后损失的还是投资者。在通道制下,发行人在发行股票时,不需各级政府批准,只要符合《证券法》和《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即可申请上市,但是,证券公司的发股家数即通道数量是由证监会确定的,证券公司按照发行一家再上报一家的程序来推荐发股公司,在这种制度下,证监会还拥有对拟发股公司上市申请材料的实质性审核权限,继续担当决策者与监管者的双重角色,同样不能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在保荐人制度下,保荐人要为拟发股公司的上市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一定的法律责任,因此保荐人对上市公司的挑选更加审慎,即使证监会对拟上市公司的申请材料仍有一定的审核权限,但有了保荐人的审慎核查,上市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减少很多,这就有效地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

2.保荐人制度有利于促进券商之间的有效竞争。在行政审批制下,券商之间几乎不存在竞争,上市公司的申请材料全部由政府与证监会审核,其上市资格由证监会认定,券商之间的竞争靠的不是实力,而是“攻关”能力。券商为了取得主承销商资格,用尽各种方式向地方政府和拟发股公司“攻关”;在通道制下,券商不必再向地方政府“攻关”,券商的通道数量由证监会根据各券商的实力而定,但是,实力强的券商其本身可能具备可承销家数突破通道数量的能力,而实力弱的券商可能出现承销家数达不到通道数量的情况,因此,通道数量的规定限制了券商之间的有效竞争。在保荐人制度下,取消了对券商通道数量的限制,有实力的券商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承销更多的家数,而实力弱的券商只能勉强维持生计,甚至被淘汰出局,这就大大提高了券商的质量。

3.保荐人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公司上市的目的是为了筹资,这本身是无可非议的。公司为了上市进行虚假包装,也是常见之事。关键在于股票市场的内在机制能否有效地制约上市公司的这种行为在行政审批制下,地方政府和证监会具有审核拟发股公司上市资格的权利,而证监会同时又是股票市场的监管者,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上市公司质量问题被发现,地方政府和证监会应承担审核失职的责任,而同时又要作为股票市场的执法人对其自身进行处罚,这种处罚力度可想而知,因而,地方政府和证监会也就不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审核拟发股公司的质量,上市公司的质量也就得不到保证。在通道制下,各券商拥有的通道数量是固定的,其所承销得的股票质量的好坏不影响其拥有的通道的数量,因此券商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对拟发股公司的质量进行审核,从而上市公司的质量就得不到保证;保荐人制度下,一方面,保荐人要对拟发股公司的上市申请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法律责任,另一方面,取消了对券商的通道数量的限制,如果券商对上市公司的质量审核失职,既要负法律责任,又要遭受投资者的冷落,因此,券商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或聘请专业人士对上市公司的质量进行审慎地核查,如果拟发股公司故意造假,券商将放弃与其合作,并将具体情况上报证监会,这就使得拟发股公司无意造假,而券商的筛选标准也不断提高,有效地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质量。

三、保荐人制度在我国实践中的问题

然而,保荐人制度产生于西方,像股票市场一样,在我国实行保荐人制度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而这些困难也正反映了保荐人制度在我国的某些不适应之处。

1.我国股票市场结构的单一使得保荐人制度的实施不利于股票市场功能的发挥。

2.保荐人制度赋予保荐人的责任过于重大。

3.发审委审核权限的存在,使保荐人制度不能充分落实。

四、完善保荐人制度的建议:

股票发行制度的完善,对于我国股票市场的规范化建设至关重要。为了完善保荐人制度,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构建多层次的股票市场,使保荐机构的保荐标准不再单一化,不同层次、不同质量的企业都能得到股票市场的支持,让股票市场充分发挥其支持并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2.削减保荐人的法律责任。将上市公司申请材料的真实性、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责任交由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承担。

3.取消发审委的实质性审核权限,使保荐人应承担的责任明朗化,有利于提高保荐人的审核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黄运成,葛蓉蓉.股票发行制度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实践.国际金融研究,2005,(2).

2.潘购,高国庆.保荐人行为的法与经济学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2,(4).

3.李量.保荐制度将奠定证券市场长期发展基础.中国证券报,2004

-5-13(13).

4.娄家坑.保荐人制度责任边界和权力保障.中国证券报,2004-7-9(21).

5.祁鸣.保荐人责任之我见.上海金融,2003,(11).

6.张勘,刘怡.保荐人制度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作者简介]徐柳,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张涛涛,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

推荐阅读:

  浅析增加广西农民收入应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主要路径

  我国征地补偿制度历史变迁与创新

  我国民间借贷活跃的成因论文

  境外承包工程国际收支统计方法研究论文

  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率的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

  浅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热门标签: 中国经济
浅析股票发行上市保荐人制度.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当前财政秩序问题

当前财政秩序问题," 一、我国财经秩序混乱现状 如果要对我国现阶段财经秩序状况作一个评价,“混乱”应是比较准确的描绘。从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可以说明,财经领域中的主体,如政府、部门、企业、个人在各自特定的环境下,为实现局部或个体利益的最大化,违法违纪,屡禁不绝。违反财经法纪行为的普遍化、经常化、集体化和一定程度上的政府

经济论文2023-01-24

德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我国启示

德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我国启示," 摘 要:结合国内实际情况,研究和借鉴德国转移支付制度的有益经验,选择适当的转移支付方式,对规范和完善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地区间的财务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即: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之间在既定的事权、支出范围和收入划分框架下财政资金相互转移,包括上级财

经济论文2023-01-24

关于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制度的思考

关于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制度的思考," 摘 要:政府采购预算是部门预算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政府采购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政府应加强采购预算编制环节、采购执行环节和公共性资产管理环节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并通过设立“政府采购资金专户”、实行“管、采”分离与分设、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

经济论文2023-01-24

税收官司缘何越打越多

税收官司缘何越打越多,税收官司缘何越打越多 税收官司缘何越打越多 税收官司缘何越打越多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全国税务行政复议案件始终保持18%左右的增长幅度。税务行政复议案件的增多,不仅体现了纳税人依法维权意识的提高和对税务行政复议工作的信任,而且也反映了税务执法质量不高,当然也给税务

经济论文2023-01-24

论地方税制改革的路径依赖

论地方税制改革的路径依赖,论地方税制改革的路径依赖 论地方税制改革的路径依赖 论地方税制改革的路径依赖 本文运用路径依赖的基本理论作为分析的出发点,对我国地方税制改革中存在的路径依赖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了地方税制改革中存在着三个方面的路径依赖特征,以及其存在的负面影响,提出在新一轮

经济论文2023-01-24

多视角析说税收增长

多视角析说税收增长,多视角析说税收增长 多视角析说税收增长 多视角析说税收增长 这几年的中国税收收入形势,真是格外的好。1998年,在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实现税收增收1000亿元的目标,其中的艰辛和甘苦,就是今天回想起来,依然十分清晰,历历在目。然而,从1999年起,中国税

经济论文2023-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