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增加广西农民收入应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主要路径

更新时间:2023-01-28 14:10:0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收藏

[摘要]对于广西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和农村比例较高的省份来说,促进农民增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直接关系到建设西部强省目标的顺利实现。外出务工、特色种养、发展乡企等已成为增加广西农民收入的主要路径。

长期以来广西农村中存在着数量巨大的剩余劳动力,对广西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但仍存在着劳动力综合素质较低;城市化水平低,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调优培强特色农业产业;引导乡镇企业进入城市企业配套的劳动密集型的专业化生产工业领域;进一步调整财政、税收政策,发挥财政、税收的调控功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实现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关键词]广西;农民;收入增加的路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与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对于广西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和农村比例较高的省份来说,促进农民增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直接关系到建设西部强省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意义

现阶段农民增收的意义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重要。

首先,农民收入水平既是衡量和检验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最为重要的指标,也是农村自我发展能力最为重要的体现。其次,农民增收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根本途径。第三,农民增收是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物质保证。除了党的支农惠农政策以及国家财政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外,农民收入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最为重要的资金来源和物质保证。

然而,经过多年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潜力,虽然已经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掘,但面对更高的起点和要求,今后农民增收的难度将会更大。

第一个因素,就是在现有条件下,包括农业结构在内的农业生产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进一步增产增收,将更多地依赖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创新以及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的整体提高和较大改善。至于第二个因素,那就是进城务工人员在不少城市接近饱和状态。劳务输出正在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使农民通过进城务工增加收入的空间十分有限。而已在城市务工的农民由于受文化素质和技能的限制,大部分人员只能从事简单、繁重、收入低的劳动。第三,农村不同地区和不同农户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逐步突出。靠近城市和农村城镇、农业生产条件好、有矿产和旅游等资源的农村农民收入相对较高,增长也快;而贫困地区、边远落后地区农民收入较低,增长乏力,造成差距不断拉大。

二、增加广西农民收入的主要路径探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难和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在经济转型时期增加农民收入是头等大事,也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那么,增加农民收入到底有哪些可行的路径呢?根据国内以及广西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验总结,笔者以为,广西农民近年来收入得以增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条路径:

二是特色种养,农民增收的创新路。灵山县石塘镇依托本地特色资源,采取以“农户促基地、基地带农户”的链条循环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一村一品”出效益,助农增产增收的新路子。该镇通过引导镇安村农民引集山麓泉水进行“生态鱼”养殖,全部实行野生草喂养,创出了“灵山县镇安山泉生态鱼”,全村“山泉生态鱼”养殖基地发展到53亩。通过“山泉生态鱼养殖”的辐射带动,全镇共发展“山泉生态鱼”养殖基地达340多亩,年产“山泉生态鱼”400多吨,养殖户均收入8000多元。

又如,博白县三滩镇近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战略目标开展各项工作。目前,已基本形成果蔗、法国豆、莲藕、淮山、优质水果、优质瓜菜、瘦肉型猪养殖、桂圆肉加工等颇具地方特色的八大生产基地,特色农业在区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农民人均纯收入近5000元。

从上述增加农民收入的三条主要路径中不难看出,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已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特别是山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重点是外出务工),不仅使山区农民的生活有了进一步的改善,而且缓解了山区农村人多地少的突出矛盾。

三、增加广西农民收入的主要路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要想提高农民收入,必须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如果农村劳动力不能持续地转移出去,单靠提高农村生产力,必然会造成农民增产不增收、谷贱伤农的结果,所以劳动力转移是必然的前提。

根据自治区政府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调查数据显示,通过农村劳动力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可以测算,目前广西仍有约8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当前既具备了比较有利的因素,同时也有不少的不利因素存在,此举严重地影响到农民收入之逐年增加。

说到有利因素,那就是广西有相当一部分加工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份额,最为突出的产品有松香、果蔬罐头、芒竹编工艺品等,在欧美及东南亚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并且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多为资源密集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是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力量。入世后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广西这类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部分农产品加工业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作用会越来越大。

此外,国内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国家对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为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更多的门路。还有,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更是为广西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了新机会。

至于不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广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综合生产能力和劳动生产率低下,生产成本高,加入WTO后发达国家质优价廉农产品的涌入,将挤占国内农产品市场,使广西农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增强,加速了国际市场波动对广西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同时大宗农产品进口增加,使国内市场价格进一步降低,导致农民收入下降,挫伤农民的生产热情,对农业的投入也随之减少,从而降低广西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发展下去会形成恶性循环。

其次,入世以后,广西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的投资极少,广大农民缺资金少技术,根本得不到政府补贴,在农产品价格不断走低的情况下,农民经营农业只能是继续亏损。

第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广西农村面临在全球范围内的劳动力资源竞争和配置的压力。由于广西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在参与全球范围内的劳动力资源竞争中完全处于劣势,相当多的农村劳动力会因此而成为长期失业群体。

此外,在国内方面,我国现有近1.5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多万,而农村的耕地面积却在不断减少,导致劳均耕地逐步减少;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加入到剩余劳动力的队伍中去;劳动适龄人口增长较快,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队伍持续扩大。

而广西城镇化滞后造成城乡差别扩大、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加剧了农村人土矛盾恶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积压,制约了广西农民收入的提高和生活的改善,延缓了农村现代化进程。

还有,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广西乡镇企业的内、外部情况发生了变化。企业开始由量的扩张阶段向质的集约发展阶段过渡,技术含量逐渐提高,就业弹性明显下降,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降低。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重重。那么,增加广西农民收入的主要要路径——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主的对策有哪些呢?

笔者以为,根据全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结合广西实际,应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2.调优培强特色农业产业,消化一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如重点发展广西花卉业、牛奶业、有机农业、设施农业、基因农业、海洋农业、微生物农业、信息农业等。广西的亚热带、南亚热带资源丰富,又有一片可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这类新兴产业发展起来可以消化一大批剩余劳动力。

3.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是彻底解决农村人口过多的治本之策;是改善劳动力就业结构,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前提条件;是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缓解广西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4.发展第三产业对广西乃至全国来说都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领域。一是重点建设好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发展农村资金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二是把交通、通讯、保险、金融、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作为发展重点;三是开发农村旅游等新兴产业。

5.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依然广阔,仍是今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渠道。当前关键要加快乡镇企业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引导乡镇企业进入城市企业配套的劳动密集型的专业化生产工业领域,加速资本就业弹性大的建筑业、第三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培植大容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新领域。

6.继续加大农村劳务输出。广西农村劳动力的劳务输出主要以农民自发流动为主,调查表明,近几年有组织转移的劳动力比重不到5%。当前,政府主要做好组织工作,充分发挥劳务输出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的作用。

7.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广西还要进一步调整财政、税收政策,发挥财政、税收的调控功能,促进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促进乡镇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小城镇加快发展;为广大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4.安徽省统计局.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平稳,外出就业意愿仍然较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2009-4-30.

5.魏民洲.非农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途径.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

6.广西区政府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广西信息港”网站,2004-7-27.

7.广西壮族自治区农调队.广西山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问题.“中国三农数据网”网站,2002-9-24.

[作者简介]李道子,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推荐阅读:

  我国征地补偿制度历史变迁与创新

  我国民间借贷活跃的成因论文

  境外承包工程国际收支统计方法研究论文

  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率的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

  浅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探析中国房地产按揭的法律属性

热门标签: 中国经济 广西
浅析增加广西农民收入应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主要路径.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浅谈在高三化学复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论文

浅谈在高三化学复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论文,摘要:高考化学试题在于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对于高三学生来说,中学教材内容基本授完,教师利用现成的教材内容来进一步培养化学科学素养有所弱化。高三化学复习既要利用好习题,又要避免只是单纯的习题讲练,要走出课堂,贴近生活和社会,落实实验操作,才能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关键词:

理工论文2023-01-16

探究化学实验内容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探究化学实验内容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挖掘探究性实验,加强实验的改进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提高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用创新教育的观念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创新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化学实验则是化学学科的灵魂,化学

理工论文2023-01-16

谈绿色化学思想中化学实验的实践论文

谈绿色化学思想中化学实验的实践论文,摘要: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建筑、教育、养殖、医疗等领域进行了很大的改革与创新。教育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我国实行“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教育与科技共同发展。在高中教育阶段,开展化学教学活动可以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精神。在生态环境日益严重的今天,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绿

理工论文2023-01-16

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论文

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论文,摘要:探讨了山东农业大学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将原来分别附属于各教研室的实验课合并为一门基础化学实验课,成立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减少了课时,调整了实验内容,改革了教学方法,建立了完善的成绩评定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素质,同时对今后该课程的进一步改革

理工论文2023-01-16

高校化学实验安全教育的研究分析论文

高校化学实验安全教育的研究分析论文,1软件措施1.1安全考试高校化学实验安全教育应当“安全第一,处处以人文本”。实行安全教育和化学实验室准入制度,学生在进入化学实验室之前,必须进行安全规则选修与考试。设立包括一般安全、防火、逃生、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强腐蚀性等在内的多个专门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并通过考试作为进

理工论文2023-01-16

中职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思考的论文

中职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思考的论文,摘要:通过实验教学与观察,总结分析了中职院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学生基础差、学习被动,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学设备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加强基础培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增大实验教学投资。这些措施能有效改善中职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理工论文202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