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城镇在金华

更新时间:2023-01-26 18:17:41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xc

摘要:浙江省2007-2020城镇体系规划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打造金义大都市区”,作为金义大都市区一部分的小城镇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黄金发展期。文章从大都市圈的形成、大都市圈城市群的规模格局、大都市圈城镇化发展模式几方面分析在大都市圈建设中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提出小城镇要搞好规划、培育特色产业、注重创新功能的培育、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来实现新的发展。中心城市与周边小城镇要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分工协作,以建立高水平都市圈。

关键词:小城镇;金义大都市圈;规划;特色产业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各项工作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村镇建设特别是小城镇建设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也是金华构建金义大都市圈的必然要求。

一、金华小城镇发展的几个阶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金华走城乡一体化道路,小城镇得到了大力发展。金华小城镇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80年代的起步阶段。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个私经济“禁转放”的历史性突破。1984年,中央1号和4号文件出台,指出个体经济可以作为集体经济的补充。金华广大农村开始出现乡镇企业。农村经济得到了发展,但当时政策仍不明朗,环境也不宽松,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城镇发展属于被动型发展,以农房建设为主,呈自然分布状态,二产及商贸业发展缓慢。

20世纪90年代初至中后期的推进阶段。邓小平南方讲话,破除姓“社”、姓“资”的争论后。金华乡镇企业蓬勃兴起,个私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各村镇工业开发速度明显加快,各镇工业小区雏形形成,带来二产比重的上升,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特别是国家1994年开始推进了小城镇建设,金华市城镇规模渐始扩大。

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新世纪初的扩张阶段。金华从初级市场经济时代步入现代市场经济时期,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城镇建设开始由政府主导有规划的进行,规模扩展迅速,有优势的一些特色建制镇出现较强的发展动力,城镇群体呈多中心现象。

新世纪以来的提升阶段。随着金华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的陆续建成,城镇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小城镇极大地增强了对各种资本的吸引,正在实现产业层次“低到高”的嬗变性突破,主动引导和推进产业集聚。城镇建设迅猛开展,同时在档次和品位上有很大提升。二产比重占据绝对主导,第三产业有了长足进步。2005年,金华市第五次党代会确立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的发展战略,开始了一系列的建设浙中城市群的理论和实践工作。浙江省2007-2020城镇体系规划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打造金义大都市区”,目标是培育成“第四大区域中心城市”。作为金义大都市区一部分的小城镇发展面临新的机遇,进入了黄金发展期。

二、金义大都市圈建设中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逐步从要素驱动主导跨入报酬递增驱动主导阶段。在报酬递增阶段,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自我加强的马太效应。规模越大,生产率越高,产品相对价格越低,投资回报率越高,出口增长、储蓄与投资增长、经济增长也会越快,这又会导致更大的规模报酬。所以,尽管2003年以来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但是经济仍然不断增长。在报酬递增驱动主导发展阶段,一方面,因中间投入品和服务的需求空前发展,生产生产资料的制造业以及生产者服务业加速发展。而重工业对内部规模经济要求很高,越大越有效。生产者服务业是对外部规模经济要求非常强,所以这两类产业在区位选型上必然推动中国人口和经济高度的集聚化。另一方面,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每个家庭、每一个地方政府,都要最大限度地获取大规模市场、劳动力池和相互接近带来的知识溢出的好处,于是人口和企业倾向更加多地向大城市和相对密集的区域集聚。从城市化以及沿海内地关系来看,这使中国进入大都市化、城市群化和新一轮沿海化时代。

在中国,所谓大都市圈是指在可感应和可延伸的区域内,由一个核心城市和几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及相应城镇群落,通过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连接所组成的规模层次分明、功能结构合理和经济联系紧密的一种相对独立并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空间发展实体。城市群既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相对密集分布、相互密切联系的一组城市,又指这组城市相互一体化所组成的区域,因而也被称为大都市圈。简单地讲,大都市圈就是以前我们经常提到的“城市群”的代名词。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应当具有突出的首位性和国际性的综合服务功能,具有较高国际化水平和较强国际扩展能力。区域性中心城市则要发挥中心城市和“中转站”的双重作用。大都市圈内的中小城镇应当充分实现区域分工和产业空间集聚。

2007年末,浙江省建设厅公布了《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07-2020)》,这份规划初稿将金华和义乌归并为金义大都市区。这是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大都市化的趋势的,并且考虑了金华地区经济发展实际状况提出的规划。金义大都市区包括金华市区、义乌市、东阳市、兰溪市、永康市、浦江县和武义县,面积约0.97万平方公里。将以金华中心城组团和兰溪中心城组团、以义乌中心城组团和东阳中心城组团分别形成大都市区的两大核心区,以永康、浦江和武义的中心城区构成都市区外围的人口和产业聚焦点,形成“双核多点”,促进两大核心区的发展。金华现有的城镇体系中小城镇多中心并起发展,特别是金华、义乌两地乡镇的密集度很高,小城镇与中心城市要形成较为合理的区域分工和互补性的依存关系,并从包含更多行业的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中心城市获得资金、人才、技术、流通和信息等服务。小城镇在金义大都市圈建设中具有必要性。

从大都市圈城市群的规模格局看,传统理论认为城市越大,积聚效应越大。但是,随着通讯、交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城市功能弱化的趋势也相当明显。相反,中小城市,尤其是特色产业中小城镇的积聚效应越来越强大。西方发达国家的大都市圈城市群的规模格局,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都市圈内“葡萄串”式的中小城镇,特色产业竞争力相当强,在国际市场中影响很大。中国现有大都市圈除了京津塘都市圈外,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大都市圈内的中小城镇相当发达。长三角地区地级以上城市有16座,中等城市55座,小城镇多达1446个。在这1446个小城镇中至少有1/3的小城镇经济实力达到中西部地区一般县的实力水平。像江阴、常熟、张家港、昆山这样的县级市,其经济实力,已经超过西部一些省区的实力。

因此,在金义大都市圈建设中小城镇发展是必要的。我们要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好,做到中心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让发展起来的小城镇成为支撑中心城市的卫星力量,让中心城市反哺小城镇、辐射小城镇。这样,金义大都市圈经济才能健康发展、稳妥发展。如果盲目追求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忽视小城镇的发展,将资源集中某几个中心城市,将会事与愿违。只有中心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的大都市圈才是具有竞争力的大都市圈,否则,大都市圈经济必然走向泡沫化。

从大都市圈城镇化发展模式看,过去无论大中小城市,还是小城镇,都是以自己为中心拉大城镇布局框架,扩大占地规模,增加人口规模。这种城镇化发展模式带来了很多难题,潜伏着很大的危机,如目前全国660个城市中已经有400多个城市缺水,100多个严重缺水。一些城市由于历史原因已经布局在环境容量十分有限的区域,环境自净能力较差,某些城市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已明显减弱,能源和水资源严重短缺,也痛感人口过多带来很大压力,这些情况在金华的经济发展中也或多或少的存在,如义乌市能源和资源短缺的问题就比较突出,若仍然按照原来的发展模式推进城镇化,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将永远无法得到解决。因此,在金义大都市圈建设中小城镇发展是必要的,小城镇也必须纳入金义大都市圈建设中,小城镇与中心城市统一规划,资源共享,分工协作,共同发展。

www.L

三、金义大都市圈建设中要科学发展小城镇

搞好规划正确定位,实现小城镇科学发展。金义大都市圈建设必须制定一个完整的规划体系,浙中城市群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在进行金义大都市区的规划编制中要把小城镇发展纳入其中。根据金华各城镇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区位禀赋,制定科学的城镇化空间布局,既防止分散型城镇化带来土地浪费等问题,又防止单个城市规模过大带来的城市病问题。处于金义大都市圈黄金发展主轴上的7个中心镇着重连接两个核心城市,发展特色产业带,实现都市圈无缝连接。其他城镇可以根据现有产业发展状况和资源状况,特别要重视落后城镇的发展,通过辐射带动,进行整合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功能区,实现金义大都市圈中的小城镇科学的发展。整个大都市圈根据一体化要求进行功能分区后,小城镇内部建设也应纳入了规划当中。各城镇必须抓好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和土地整理规划这四大基本规划以及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环境保护等各专项规划。各项规划都必须委托相当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提高规划质量和档次,规划设计要有一定的个性特色。

培育特色产业,实现小城镇快速发展。当代科技水平日新月异,区域内交通便捷,小城镇发展中要改变传统大而全的观念,城市不在大小,产业不应求全,关键在于特色产业的形成。金华小城镇特色产业要着重从三个方面发展:一是特色工业园区。把区域特色块状经济,整合、集聚到一个区域,改变过去虽然有块状经济,但是互相之间联系甚小、产业配套能力得不到有效发挥、综合竞争力不强的局面。二是工业小区,这是小企业发展平台。三是农村的千家万户——家庭加工业,依托义乌、永康两个市场,大力发展家庭加工业。坚持培育产业特色,推动小城镇经济快速发展。

注重创新功能的培育,实现小城镇协调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既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主要支撑,也为城市群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新技术的应用对缓解人口、经济增长与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扩大环境容量,挖掘城市承载能力具有重大作用。提升科技创新功能要形成四大机制:要加强政府引导,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整合金华科技创新资源,形成科技创新合力;要加快中介组织培育,拓展企业建立和获得科技创新能力的渠道,形成有效的服务机制,进一步确立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要加快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通过科技创新要素的集聚,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快人才资源的引进和培养,形成有效的人才开发机制,通过人才资源的带动,实现科技创新功能的提升。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小城镇全面发展。加快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搭建起小城镇发展平台极其重要,尤其是交通设施,它是一体化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一个地区内交通发达,可达性高,就能缩短城乡之间的距离,加强城乡之间的沟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金华围绕建设“三大交通网”,各地加快交通建设,基本形成了金华市区到各县(市)一小时的公路交通圈。要加快各县(市、区)城区到各县(市、区)中心镇、建制镇的快速干道、中心镇到中心村和中心镇之间的快速通道的建设。在加快交通建设的同时,加快供水等基础设施以及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城乡一体化。对供水、供电、排污、垃圾处理、防洪减灾等重要基础设施,通过区域联网、区域共建、资源共享等综合性措施,加快一体化建设;教育、卫生、文体、广电、金融、公交、市场等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设施要统一规划,调整结构,合理布局,加快发展。

另外,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决不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注重生态宜居功能开发建设,美化城镇生态景观,集聚整合农业基地,保留自然特色风光,建设有个性的小城镇景观,使乡镇风貌与现代城市格局相得益彰。

在金义大都市圈建设中中心城市因其基础优势和城市功能的扩张而加快发展,而民营经济发达的小城镇将通过传统产业改造、转移和高新技术利用等产业创新,拥有新的发展动力。只有中心城市与周边小城镇实现在更高水平上的分工协作而走向一体化,才能形成建立在高水平上的大都市圈。

推荐阅读:

  中华老字号企业发展前景探析论文

  探究节能减排背景下的排污权交易制度

  浅析上海房地产市场现状

  基于租金视角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

  试论美国股指期货市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借鉴与启示

  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途径探索

热门标签: 中国经济
浅议小城镇在金华.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关键词]多媒体 化学教学 兴趣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微观现象,突破教学重难点化学是研究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运动的科学,而微观粒子的运动又是肉眼所看不到的,用手摸不着的,通常情况下只有借助于挂图和模型,通过教师的讲解而使得学生理解,而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却无法充分展示。用多媒体课件模拟

艺术论文2023-01-15

借助流行文化素材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尝试论文

借助流行文化素材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尝试论文,一、情境教学的涵义和流行文化的特征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环境气氛和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加深理解课堂教学要求,熟练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它以问题导入新课,又以问题作

理工论文2023-01-16

化学工程实验室开放分析论文

化学工程实验室开放分析论文,一、实验室开放的必然性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从培养创新能力的角度看,实践教学的作用大于理论教学,而作为实践教学重要环节的实验教学,对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不仅教育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从实

理工论文2023-01-16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的论文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的论文,本文针对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结合中学生心理,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究: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课堂上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情感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手段;积极创建自主课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行之有效的方法

理工论文2023-01-16

联系生活的化学教学研究论文

联系生活的化学教学研究论文,摘要:对北京市普通高中的204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化学学科有价值并感兴趣,绝大部分学生希望教学联系生活实际。然而教学实践中却往往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导致学生将化学与生活联系的意识与能力较为薄弱,对于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感知较为肤浅。基于此提出了联系生活的化学教学策略。关键词:化学与

理工论文2023-01-16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论文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论文,摘要:在工科非化学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我们针对有机化学的学科特点,在充分考虑非化学专业实际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课堂教学形式和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非化学类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非化学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在我校一般在大二下

理工论文202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