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贤文化征文作文10篇

更新时间:2023-07-08 12:42:51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关于孝贤文化征文作文(10篇)

孝贤文化,孝敬老人,孝顺父母,引领社会风俗道德,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孝贤文化征文作文(10篇),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孝贤文化征文作文精选篇1

谁教我们像猫一样说话的?谁用甜牛奶硬喂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谁用一天天变老的代价来换取我们的成长?父母!

人们说:“父亲像山一样爱我们,保护我们免受风雨,母爱像水一样滋养我们的成长。”我说:“父母的爱就像太妃糖的味道。皮肤微苦,油腻。一口咬下去,浓稠的奶油瞬间喷涌而出,醇厚细腻。这就是爱情的味道。"

请考虑一下。夏天为了防止蚊子整夜咬你,谁一直用朦胧的睡眼打蚊子,冬天为了让你不觉得冷,谁在给你一杯温牛奶,谁在学习的时候每天关心你,问候你,谁在告诉我们玩的时候注意耳朵里的安全。父母总是默默付出,多少痛苦和疲惫他们从来没有说过,也从来没有抱怨过。

“一切美德,以孝为先”。孝顺是对父母最基本的回报。有些学生厌倦了父母的喋喋不休,所以经常和父母顶嘴,却不知道背后隐藏的爱。有的学生从来不关心父母,只是把父母当作取钱的工具,却不知道父母的工资来之不易。有的同学把父母的爱当成理所当然,却不知道父母也需要你的爱。俗话说“羊有跪恩,乌鸦有反哺之意。”连这些小羊乌鸦都比不上?

当然不是,谨慎不一定用金钱弥补。有时候只是一个小细节:给妈妈倒杯水,给爸爸洗脚。让父母长期搬家,对你来说是一个很容易的举动。孝顺不需要美食,不需要很多钱。他们要的不是物质上的孝顺。也许你的孝心没有那么奢侈,但我相信这是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时间是残酷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世间有无尽的善良,生命是脆弱的。你觉得如果父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们最深的担忧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你。如果父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给我们留下了不赔不还的感觉,你永远无法表达孝心。世界上有些事情是可以补救的,有些事情是不能补救的。当你的父母离开这个世界,你会意识到你不孝顺,那就完了,你永远无法弥补。“孝”是一种稍纵即逝的依恋,“孝”是一种不能被重视的幸福。孝顺是一个犯了错,恨了好久的过去。孝道是生命与生命交汇处的一根链条。一旦断了,就永远连不上了。

有一个善良的词,两个美丽的名字,两个想感谢的人,两个应该感激的人,那就是“爸爸”和“妈妈”给了我们生命,他们努力的养育着我们,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两个平凡又不平凡的人,他们一辈子都不能忘记!

孝道无价。作为中国人的后代,我们应该永远记住,我们应该首先孝顺,发扬我们的传统美德。

孝贤文化征文作文精选篇2

读完了《青少年美德丛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禁低吟起了孟郊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人说“别等到她离我们远去的时候,才懂得母亲是那样重要。”一代君王郑庄公,在平定共叔段叛乱后,一怒之下将与叛乱事件有千丝万缕关系的母亲姜皇后发配到颖地,但是后来,母子俩却又和好如初了。这是为何呢?是孝心,是郑庄公对母亲的一片孝心使他牵挂着流落远方的母亲,是孝心使他听从大臣颖考叔的建议,与母亲言归于好,尽释前嫌。郑庄公也因此被后人所称颂。

在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的孝子数不胜数——著名宰相狄仁杰。有一天狄仁杰外出巡视,途中经太行山,他登上山顶向下看着云朵,对他的随从说:“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徘徊了很久,也没有离去,禁不住流出了思亲之泪。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孝心,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可以感天动地。

养育之恩,何以为报?

乌鸦反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你可曾听说,成年的乌鸦,虽然样子不讨人喜欢,但是,在父母年老病残之时,乌鸦会不远千里地找来食物,一口一口地喂给老乌鸦。你说,这难道不令人感动吗?你从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为身强体健的青年时,你可曾注意过,母亲在一点一点地变老。那满头银发是为我们而长的,我们怎能视而不见?

衔环结草,以报恩德。吴猛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在感恩节那一天,我要把最真挚的祝福赠于父母。

你做到了吗?母亲节那天,你是否为母亲洗过脚,是否为母亲带来一个惊喜,哪怕是一句温暖的问候;父亲节那天,你是否为家里的顶梁柱——呈上一份礼物?英国有句古话:“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请你静下心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你回报你的父母了吗?

“百善孝为先”,不在乎是一个不经意间的举动,不在乎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不在乎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不在乎是作业本上的'一个“优”,不在乎是一张小小的奖状……它们在父母的心中永远是最有价值的孝心。

孝贤文化征文作文精选篇3

孝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孝心是久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孝心是大海中的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

盈盈月光,我掬着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有一缕最温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送给我亲爱的父母和挚爱的亲人。

孝是什么?孝就如童心未泯的孩子嘴下溜出给父母的半粒糖,亲切而又纯真。

孝是什么?孝就如一杯回报父母的美酒,温馨而又甜美。

孝是什么?孝就如心灵盛开的鲜花,它比大自然盛开的更为持久永恒,永远散发着清香。

天空,因为有了白云的装扮,才显得静穆安详;鲜花,因为有了绿叶的依偎,才显得清纯鲜润;家庭,因为有了亲情的滋润,才显得平和温馨,而孝是绽放在亲情里最香的一支七色花。

曾记得:著名作家毕淑敏告诉我们: 孝是稍纵既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视的幸福,孝是一足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最可贵的是,孝是做人的责任和根基。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小生肖有恩的义举。晋代王祥 卧冰求鲤 ,明代朱冲秋 割股为羹 。孟宗寒冬哭竹,陈毅为母亲洗脚,小黄香替父温席,田世园为母亲捐肾。古今中外,孝心佳话连篇,赤子情深,山高水长。

作为同龄人的我们,不禁掩盖着自己的沉思。这一代的我们,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为我们竭尽全力,达到了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提鳖 的程度。可为子女,我们真的是给予父母的实在是太少了。最可悲的是常以自我为中心。

孝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万善德为本,百行孝为先。 父母生儿育女,含辛茹苦,一生操劳。有歌道: 父母用甘甜的乳汁把你养大,扶你走路,教你说话,唱着夜曲伴你入眠,心中时常把你牵挂。 声声催人泪下,撼人心魄。从十月怀胎到养大成人,无不渗透父母的心血和汗水,这期间有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的百般呵护和疼爱。有 不为己身苦,常怀儿女忧 的万种柔情和眷顾,这深入骨髓,融入血脉的情和爱比海深,比天还高。饮水要思源,之恩当图报。作为沐浴父母无限关爱的儿女该怎样回报?唯有孝。才可无愧于父母双亲,报得三春晖。

孝,乃为人之本。儒家崇尚 孝悌忠信 父承子纲, 并将 孝 提升到一个高度。处于二十一世纪 孝 固然有其新的内容,但孝敬父母,体贴父母,是永恒的主题。父母给予我们的爱高于天,厚于地,可以超越一切。父母像大自然赋予人类生命一样赋予我们生命,并含辛茹苦的拉扯我们长大成人,父亲用坚硬的臂膀教导我们如何翱翔于云际。母亲那不绝于耳的唠叨,其实是深沉的爱护。耳我们就为家庭的核心,应当尽全力孝敬父母,体谅父母的艰辛。

礼记中记载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回忆起小时候,我常会撒娇的躺在母亲的怀里,静静地聆听一个个诱人的故事,往往吸引我的不是那娓美的结尾,而是母亲深情温柔的目光,那目光让我感到母亲深深地爱。它如蜂蜜般甜腻,像洛神红茶似的酸楚,又似卡布基诺一样苦涩。

子孝父心宽。 让我们和父母和睦相处,共享这最美最纯的亲情,好好的孝敬父母,让我们快乐无忧过日子。让我们的孝心绽放最耀眼的光芒,结出最甜的果实,让它的光年。

孝贤文化征文作文精选篇4

本应该与儿孙共度春节,却是和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在一起度过。

本应该与儿孙共赏圆月,却是和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在一起度过。

本应该与儿孙共品圆棕,却是和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在一起度过。

本应该与儿孙共住温馨的小屋,却是和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一起寄居在冰冷的大屋。

这就是现代尽孝的方式,这就是现代对尽孝的理解,这就是现代冷酷的选择。

孝,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是中华传统文化所提倡的行为,是我们对长辈的尊敬,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由此可见,‘孝’是做人之本,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行。

而现代,人们对“孝”的理解变了味。现代的人们开始把老人送到了敬老院,或是反锁在家中,或是直接送回老家,而他们却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进行解释和推脱,例如:“我们工作时间长,工作很忙,没办法照护他们。”;“把他们锁在家中是怕他们走丢。”;“老人不喜欢待在这里,他们想回老家种种菜,浇浇花,还能与邻里邻乡聊聊家常。”,综上所述,他们不想赡养老人,认为老人会成为他们的累赘。

因而,使得一些养老机构红火起来,但并非所有的养老机构都有资质,都有条件来进行养老的能力。所以,市面上有许多黑养老机构。近几年,网络,电视,手机,报纸,都有报道一些不正规的养老院殴打、辱骂老人,把老人锁在屋内,不让他们吃饭、喝水,连大小便都让老人在屋里解决。这就像是让老人蹲“监狱”,导致一些老人宁愿回老家,也不愿意去养老院,更有老人有轻生的念头产生。

河南省郑州市一家叫做畅乐院的养老院,深夜经常传出老人的惨叫声。当记者潜入调查后发现,这些声音的来源竟然是养老院里的护工在殴打、辱骂老人。

合肥一位70来岁的老人,在车库自缢身亡。老人身患重病,儿子经常骑车送她去医院,“她故意死在外面,是不想连累儿子”。

这就是后果,我们对待老人的方式,就体现在老人身体和心灵上的伤痕。想想我们小时候,父母的无微不至的照顾,成为了现在的伤痕累累,他们这样是为了谁?当然是为了我们,他们不想连累我们,他们忍了,而我们却连看都没看一眼。我们应为之进行检讨。

这是我们的错误,因为我们不懂得老人的需求{物质、精神},不能给予老人任何物质和精神上的寄托,使得老人的内心感到空虚和寂寞。

至今,我仍然依稀记得中央电视台的一支广告,在春节,一位老人做了一大桌子菜,等待着儿子、女儿、孙子、外孙回来,然而,到了晚上,没有一个人回来,他们都出去玩了,留下了一位孤独的白发老人,本应该是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却是一个人孤苦伶仃,老人脸上的笑容从脸上消失了,一个人坐在冰冷的房间。

“常回家看看,别让老人感到无助和彷徨吧!”

用你那温暖的双手,给他们一个拥抱;用你那温暖的双手,给他们一个抚摸;用你那温暖的双手,给他们一个力量。

大声的说:“我爱你!”

孝贤文化征文作文精选篇5

哀哉!有的人对孝理解不透,也对父母的需求不理解。尤其是在传统文化已濒临危机的今天,加上忙碌的工作,许多人便以工作或者别的为借口,用金钱代替孝心,长年难得回家一看。

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11世纪,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诗经》中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的咏叹。《论语》中也有关于孝道的实录:“孟武伯问孝:‘父母惟其疾之忧。’”和“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庄子也对孝进行了阐述: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可见,孝的观念在古时就早已被圣贤推崇至此了。

中国的传统孝道文化用十二字来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是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辞官尽孝的包拯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中进士,先任大理寺评事,后出任建昌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能承受路上的颠簸,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拯便马上辞去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保证的孝心受到官吏们的交口称颂。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拯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去的。

“父母在,不远游”,这是古代孝道的重要内容。包拯虽中进士,被授以官职而不去,就是这个原因。包拯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今人的表率。除此之外,周文王也可佩做我们的道德先锋。

周文王姓姬名昌,当他做世子时,每次去朝廷见他的父亲王季三次。在清晨鸡啼时,他就穿好了礼服,到父亲的寝门外问安。等宫里的小官回报安好以后,文王才面露喜色。正午和傍晚,又各去向父亲请安一次。有时,王季偶尔感觉身体不适,文王的脸上,就充满了忧愁的神情,连走路都走不稳。等王季复原了,他才高兴起来。并且告诉掌厨的人每顿要做一些新鲜的菜肴,变花样,再呈上。

周朝国运的绵长,是历代所不能及的。姬姓之后,百世昌隆,都是文王的孝德所开启的。

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一些礼仪制度,调解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力量,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西蜀初年,司马氏刚得到天下时,就倡导以“孝”治国。清圣祖康熙帝和汉武帝也是以“仁孝”治天下,才推动自己千秋霸业的成功。

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外来文化,五十六个民族聚成一个大家庭,大家能和睦相处,共建和谐中华,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孝道文化的感染性。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古代世界文明延续至今的唯一的古文明,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孝道文化。

古语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其不待。”对父母之孝不要等其老,也不要只是表现在一年半载的那么几次的孝敬中。真正的孝,应该渗透在年年月月,时时刻刻。父母一生为儿女无私奉献,他们并非要求报答,而尽孝是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即使社会怎么变迁,我们都不能扭曲孝道的内涵。

当“孝”在举国上下形成了一种社会风尚时,国家定然会安泰,社会定然会和谐。如今。我们正在倡导与构建和谐文化社会,那么,每个人都应该从“孝”做起,这不仅使人人应该做到的,也是人人能够做到的。

孝贤文化征文作文精选篇6

中央少儿电视台播出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典礼,十位获奖少年的故事感人至深,平凡而美丽。他们面对苦难时坚强地撑起整个家,用实际行动孝敬长辈,孝敬父母,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太感人了。当同龄人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来自父母的宠爱时,有一群孩子早早地担起了家庭重担。孝心少年的故事让我们动容落泪。他们用单纯、善良的孝行诠释着血浓于水的亲情。这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正能量!

第一个出场的便是我们很熟悉的五河小黄凤,不,她现在已经长大了,长成16岁的小姑娘了。6岁时黄凤爸爸意外摔伤高位截瘫,妈妈离开家。11岁时她推着400斤的铁板车把爸爸带到上海治病。连续10年,她独自照顾爸爸,给他喂饭、翻身、按摩、换尿片。风霜雨雪再累再苦也不曾放弃!16岁的她说:委屈时看见我爸笑,就没事了。

12岁,正是孩子们无忧无虑的时候。可12岁的邵帅却面对着一个连大人都会皱眉的抉择。为照顾患有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母亲,休学到北京为母亲捐献骨髓。最终在医生劝说下,妈妈同意了接受移植儿子的骨髓。邵帅少年捐髓救母,孝心感动社会!

17岁的龙花是湖南凤凰县的苗族女孩,为了照顾重病的母亲和两个年幼的弟弟妹妹,她选择了放弃学业,勇敢担起一个家。然而,龙花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梦想,这朵开在吊脚楼里的坚强小花用她的乐观照顾着家庭,用她的坚持守望着梦想。

贪玩调皮,本应是13岁少年的特质,而命运却没有给文龙这样的机会。没有父亲的相伴,他每天扫地、做饭,照顾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症的妈妈。面对生活的艰难,从不抱怨。他说他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要让妈妈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

成都女孩路玉婷一边上学、一边骑车送机票以维持家用。这个“奔跑女孩”的高中生上个月迎来变故:母亲离世……坚强独立乐观的玉婷,孝敬长辈,勇担家庭责任,自强不息、阳光向上,看似柔弱却一直迎着苦难坚强飞奔。

在家庭陷入困境时,她搂着妈妈的脖子说:“妈妈,咱家我顶着。”自此,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全家人生活的担子,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生活虽然苦了点,但是,只要我勇敢地往前走,我就一定能走过风风雨雨……”卖烧烤的小女孩高雨欣这样说。

重庆忠县的吴林香六岁时父母离异,20__年母亲被检查出肺癌晚期,继父外出打工,小林香成了唯一的劳动力。小林香本来不爱笑,但是从妈妈病了之后,她便总是用笑容面对妈妈,逗她开心。虽然妈妈最终离开了人世,但她依然微笑着生活。吴林香,逆境中她始终微笑。微笑着坦然面对生活,不抛弃,不失望,坚强地面对逆境。

我想说,你们的孝心感天动地,你们的故事如灿烂的小花一样璀璨,听着主持娓娓动听的讲诉,催人泪下,苦难没有压垮你们,你们用脆弱的身躯书写大写的孝字,大写的人字。你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是你们让家庭充满温馨,洋溢着浓浓的爱。你们的孝心虽不惊天动地,但浓浓的亲情,伟大的精神却感动神州,你们都是好样的!爱的指引,带我们众里寻你;孝的承诺,温暖了你我的心。

孝贤文化征文作文精选篇7

规范“仁义礼智信”五德,是中华社会坚实的文化基础。以前每家每户的堂屋中都挂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每个家庭都会终身敬奉。世界各个民族,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敬天地,主动顺应自然,尊敬和顺从天地造化对人类的影响;尊君,对帝王实行的使民众安居乐业的良好政策能遵从和拥护;尊师,对教诲过自己的师长毕恭毕敬,永不忘怀;尊亲,孝敬父母,关爱亲人,高度重视家庭孝道。

西方文化缺乏“孝道”这个词,没有“孝”和“悌”字的对应翻译。他们没有像中国文化这样具有巨系统和分支系统,在精神系统方面的论证和阐述可以说是粗线条式的。但这并不意味整个西方缺少“孝悌”就不具备类同性。

西方人是用“爱”字对“孝道”这个中国专有名词进行了转换,用“爱”来包罗了这个内容。西方国家,孩子十八岁以后,父母就不再监管,甚至孩子在家里帮忙做家务父母都要按劳付酬。比如,父母让孩子把房间里边打扫一下,打扫完了,孩子把手一伸:“给钱。”父母就给他几块钱,因为他劳动了、付出了。孩子付出了劳动,父母就要按劳付款,好像很天经地义。孩子超过了十八岁,父母已经没有养育责任了,子女也会很自觉地付出劳动,索取相应报酬,他们对父母是用爱心来表达自己的爱,而不是用“孝”,不是用奉养的方式,也不是用中国孝道文化系统论中的“小孝”“中孝”“大孝”“至孝”这样一个框架理念来认识“子孝”的范畴,只是用“爱”来进行解释。

西方是用“爱”的子系统感恩心来表达他们的孝意。感恩心中高度概括了“孝”与“悌”的内涵,但是并没有十分明确和细化。中国的“慈爱”和“孝顺”,构成一对和谐的整体;慈爱与感恩,同样可以构成一对和谐的整体,这是西方文化差异上的变通方法。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里被盗了。一位朋友知道后写信安慰,他在给朋友的回信中写到:“感谢上帝,这个小偷只是偷了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性命;这个小偷只是偷了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个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他用感恩心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而且用逻辑推理方法进行剖析,找到建立自己心理平和状态的一个方式。他没有仇恨诅咒小偷,而是以一种豁达大度的胸襟处理这个事情。他没有说“真倒霉”,相反从三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出对自己良性心态进行调解的原因。面对失盗,罗斯福豁达大度,他将感恩心延伸到了对任何事物的认识,反而在坏事中找到了感恩的三条理由,这种非凡的气度,得益于他从小就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培养。与道德根文化中的细致分类,有相通之处。

孝与爱,东西方的不同表现,找出东西方文化的连接点,对于了解东西方文化中孝悌与感恩心之间的关系极有帮助。复兴孝道文化,对孩子教育及早贯彻感恩心教育,这是中和融化西方文化强势进入东方文化的一种变通方法。培养孩子们感恩心的同时,将其升华到孝道文化中,对孝道文化教育的提升和增强道文化的包容性极其有帮助。

对西方类似的教育思想,我们要有一个初步认知,既看到他们的不足,也看到他们的长处,对其长处要兼蓄并储,对其不足要有明确的认知,防止以西方文化中的“不足”伤损中国文化中的“有余”。在孝道文化这个领域,在仁德这个系统当中,有非常完整的结构,在能量上可以损有余而补不足。在基本框架上,不应当用西方文化解读东方文化,不应当肢解我们的基本文化框架和教育的整体系统。

孝贤文化征文作文精选篇8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一块检验一个人人品的试金石。如果一个人做不到对父母“孝”,又怎能相信他会对兄弟姐妹“爱”,对亲朋好友“真”,又怎能相信他会拥有真诚、奉献、拾金不昧等优秀品质呢?

寒假期间,看了一档《中华好家风》的电视节目。电视台邀请了八一制片厂著名导演翟俊杰一家进行了访谈。其中一段故事深深打动了我。翟俊杰导演讲了这样一件真事:他年迈的母亲不小心摔了腿住进了医院,一个星期了无法通便。他的儿子新一代新锐导演——翟小兴到医院看望奶奶,看到奶奶因为无法通便很难受,他就轻轻给奶奶揉肚子,可还是无法排便。他二话不说,用手给奶奶抠大便,帮奶奶解除了通便不畅的痛苦。看到这里,现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也看得我钦佩不已。扭头看见儿子,表情却平静得很。我随口问道:“如果妈妈遇到同样的情况,你会这样做吗?”儿子看看我,支支吾吾:“嗯……嗯……”我心里有丝失落:“你小时候大便干,你爸爸就用手给你抠过屎。”儿子无语,目光中透出不相信的神色。确实,那件事儿子不记得,那时他只有一岁多。不过从中我意识到,我对儿子的教育是有所缺失的。我和爱人也无语了。

农历正月初六,家里来了很多客人。忙碌了一天,直到把客人送走,我和爱人、婆婆才得以休息。晚饭刚摆上桌,婆婆吃了一点饭菜,就觉得头晕。我想可能是累着了,赶忙搀扶着婆婆到卧室休息。婆婆紧闭双眼,似乎很难受。我突然想到:“可能血压又高了。”拿来血压计一量,果然很高。赶紧拿来降压药,服侍婆婆吃了。我坐在床边,仔细观察婆婆的情况。看上去好多了。突然婆婆起身,趴在床边呕吐起来。事出突然,我没防备,呕吐物吐在地上,还有一些吐在了我新买的呢子大衣上。我吓坏了,急忙喊来爱人。爱人一看情况不好,嘱咐我好好看着,他立即去请医生了。呕吐物污浊的气味一阵阵冲进鼻子,我不由自主地也呕吐起来。我快步走到门口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平复了一下想呕吐的生理反应。接着拿来工具,强忍着要呕吐的刺激,迅速把呕吐物打扫干净。

我坐在床前,担忧地看着婆婆。婆婆经过刚才的一番折腾,很疲惫,额头上渗出了汗珠。我拿来毛巾,一遍遍轻轻地擦拭着:“妈,不要紧吧?”婆婆微微点头。摸摸婆婆的手,有点凉,四处掖掖被角,把被子盖得更严实些。“妈妈,奶奶没事吧?”只顾忙了,竟没注意到儿子就站在旁边,脸上满是担忧。我安慰儿子:“没事儿,就是血压有点高。奶奶会好起来的。”儿子点点头,似乎放心了一些。“妈,你的衣服……”儿子指着沾有呕吐物的大衣。“噢,我都忘了。”我边说边脱下来,扔在了水盆里,继续坐在婆婆身边照料着。

爱人带着医生匆匆赶来了。医生诊断后说问题不大,打点滴把血压降下来,再好好休息一下就行。看着医生给婆婆打上点滴后,我和爱人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爱人说:“我看着妈,你快去吃饭吧!”“你呢?”“我已经吃完了,你还没吃呢,快去吧!”我点头同意,准备洗手吃饭。走到卫生间门口,我一愣:儿子正蹲在卫生间里,双手笨拙地洗着我沾有呕吐物的大衣。我欣慰地笑了:“儿子已经慢慢开始懂得‘孝’了。”

孝,需要传承!为人父母者,教育孩子言传很重要,身教更重要!

孝贤文化征文作文精选篇9

常听人说:“天下父母心,孩子不领情。”我们从小到大,父母不知在我们身上花了多少的心血,也不知道为我们流了多少的汗水。所以他们对我们的许多期许,我们更要尽全力去达成。自从我们呱呱坠地的哪一天起,父母就含辛菇苦的抚养我们,呵护我们,使我们慢慢的成长,慢慢地茁壮。我们怎能不懂的回报呢?

立身行道的孔子,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卧冰求鲤的王祥,谏亲之非的郑成功和助人行孝的狄仁杰……个个以孝闻名,大家都应向他们看齐。羔羊尚知脆乳,乌鸦懂得反哺,身为万物之灵的我们行孝更应确实。

孝贤文化征文作文精选篇10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提倡孝老爱亲,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诗经》里就讲“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唐诗里亦道“慈母手中线,游于身上衣”。现在,就由我来讲讲关于孝的故事吧。

孝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陈毅身上。那时他奔波在各地视察,直到有一次经过家乡,他才得空去看望自己的老母亲。母亲听说自己儿子即将回来的消息后,立刻要邻居把她的脏裤子塞到床底下。当陈毅踏进家门的那一刻起,他就不断地关心询问起母亲的衣食住行。在和母亲聊天时,陈毅忽然发现塞在床底下的脏裤子,他拾起裤子,然后二话不说走出房门,捧来一盆水,想帮母亲洗衣服。母亲见状,立马劝说道:“毅儿呀,快放下吧,身为将领,要是被你的部下看见你在帮我洗这么脏的裤子,你颜面何在呀?”陈毅坦然答道:“如果为了面子,连自己母亲的衣服都不洗,算得上一个好将领吗?”说罢,他便埋头继续洗。陈毅的部下知道后,更加佩服既英勇又有孝心的陈毅将军了。

孝的故事还发生在舜的身上。在很久以前,有个孝子叫舜,他妈妈很早就去世了,而爸爸也总是听信后母的话,时有打骂舜。后来,后母又生了他的弟弟象,而象经常想办法欺侮舜。可是舜并不介意。当时实行禅让制,舜受到了推荐。首领尧为了考察舜的品行和能力,就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了,还给他很多粮食。可舜的弟弟象却想谋害他,后来舜都化险为夷。尽管这样,舜还是对父母很孝顺,终于,他的行为感动了上天,大象和鸟儿一起来帮忙。大象耕田,鸟儿除草,大家一起辛勤劳作,终于迎来丰收。舜二十闻孝,三十被举于尧后,离开家乡上虞,去了北方为唐尧所用。家乡人民为纪念他的孝行与功德,把他出生地的江及支流取名为舜江与小舜江,把他曾回乡隐居的地方称为“隐里”和“百官”。

自虞舜以来,尤其是秦汉以来,上虞孝德文化一脉相承,延绵不绝,孝德文化代代相传,孝德人物故事弦歌不辍。上至士大夫,下至黎民百姓,孝贤人物群星璀璨。上虞有文献史料记载的孝贤名人就有五十多位。

孝的故事也应该在我们身上延续。我们也应该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善待老人。孝敬自己的父母是小孝;把孝敬父母的心扩展至孝敬天下的父母是大孝,人人都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推荐阅读:

  九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教案

  水浒传读后感600字作文(10篇)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话题作文10篇

  写老师的优秀作文十篇

  父亲节作文简单10篇

  写老师的作文最新

孝贤文化征文作文10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快乐的重阳节小学作文400字

九九是重阳,收到短信喜洋洋:幸福快乐齐登堂,生活甜蜜在心房!事业腾飞永兴旺,钞票金元堆满仓!亲朋好友齐分享,夫妻恩爱到天荒!人生辉煌有希望!《快乐的重阳节小学作文400字》是i乐德范文网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篇一】快乐的重阳节小学作文400字 

400字作文2023-05-24 18:05:07

2023关于重阳节的作文500字:重阳那天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  九月九日重阳节到了。大院的重阳节有一种传统,喜欢晚餐凑在一起吃。几家约好,把吃食端到一桌上。夜幕降临,灯光闪耀,人们饮着菊花酒、二锅头,吃着丰盛的饭菜,欢聚畅谈,交流情感。一张张笑脸,一阵阵笑语冲出狭小的房间,大家互相祝福着健康长寿、事

500字作文2023-05-24 18:05:27

重阳节作文300字:过重阳

每当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我们便会迎来一个特殊的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以前,我对重阳节确实不怎么了解,认为只不过每到这一天人们吃上几块重阳糕,大伙再聊聊天也就过去了。后来,等自己渐渐懂事了,并从父母那里了解到了一些关于重阳节的

300字作文2023-05-24 18:05:09

重阳节作文500字:我们去敬老院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婉转动听的歌声从敬老院飘出来。哦,原来今天是九九重阳节,海洪小学的大队委员们正在为敬老院的老人们送上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老人们围坐成一个圈,如痴如醉地聆听着我们的歌声。他们伴随着节奏摇头晃脑地打着节拍,有两个老

500字作文2023-05-24 18:05:26

小学生优秀重阳节作文:九九重阳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秋高气爽,菊花怒放的季节迎来了今年10月19日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也是中国传统的老人节。在这一天是让老人们登高休闲更是为了让人们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我的奶奶是一位退休老师,学校在这一天给她祝寿,不仅安排了精

满分作文2023-05-15 10:05:32

小学生重阳节敬老爱老的作文600字

九九重阳,岁岁重阳,佳节来到,祝福也到,短信帮忙,抛开烦恼,驱除单调,拂去忧愁,带来安康,送去惊喜,邮寄幸福,快乐重阳,相伴你我。《小学生重阳节敬老爱老的作文600字》是i乐德范文网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篇一】小学生重阳节敬老爱老的作文600字

600字作文2023-05-24 18: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