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关系的现状与前景

更新时间:2023-07-03 13:09:0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中蒙关系的现状与前景

  [摘要]20_年,中蒙两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为两国进一步扩大政治、经济和人文领域相互往来创造了更有利的环境和机遇。十多年来中国一直保持蒙古国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投资国的地位,中国对蒙古国的援贷稳步增加,中蒙边贸和地区贸易活跃。中蒙关系发展中虽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但两国经济合作具有极强的互补性,服务贸易领域合作逐步加强,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关键词]中国;蒙古国;战略伙伴;经贸

  [中图分类号]F11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_)10-0021-03

  一、中蒙战略伙伴关系

  蒙古国地处亚洲中部的蒙古高原上,位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国土面积约156.65万平方公里,人口 286万人(20_年),实行多党制。自然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有铜、金、银、铀等80多种,经济以畜牧业和采矿业为主,实行经济开放政策。蒙古国奉行“爱好和平、开放、独立、多支点的外交政策”,明确对外政策首要任务是发展同俄罗斯、中国两大邻国友好关系。1949年10月16日中蒙建交,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之一。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受中国和苏联关系恶化的影响,中蒙关系发生变化,历经曲折。中蒙关系在1989年实现了正常化;20_年两国宣布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20_年,中蒙两国建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战略伙伴关系。目前,中蒙两国间不存在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在双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中蒙两国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蒙古国新一届政府表示,将继续把发展对华关系作为对外政策首要方向之一。中蒙两国都从政治和战略角度相互高度重视,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就相互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坦率沟通,不断深化相互理解和互信,为两国关系下一步发展进一步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中蒙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

  1.中国是蒙古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蒙的经贸合作是两国双边关系的重要内容。凭借两国互为近邻、经济互补的优势,中蒙两国经贸关系发展顺利,始终保持着稳中有快的增长趋势。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经济发展一蹶不振,无法继续给予蒙古各种援助。在政治上,对中国和俄罗斯两国,蒙古实际上保持等距离接触;在经济上,蒙古国则更多地选择了与中国发展更近一层的关系。从1999年起,中蒙经贸合作开始稳步发展,两国实现贸易额2.67亿美元,中国超过俄罗斯成为蒙古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_年中蒙贸易额首次突破20亿美元,到20_年中蒙双边进出口总额为64.32亿美元,20_年达到66亿美元,其中蒙方对华出口39亿美元,占蒙古国贸易总额70%以上。中国已连续十多年成为蒙古国最大贸易伙伴。蒙古国在经济上正逐渐依赖中国。现在,中国已成为蒙古国的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中国主要从蒙古国进口铜精粉、畜产品、原油、废钢铁等。中国对蒙古国主要出口石油制品、运输工具、粮食、水果蔬菜、轻工产品和生活用品。

  2.中国是蒙古国第一大投资国

  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向蒙古国直接投资。矿山、轻工、畜产品加工、商业、建筑等是主要的投资领域。中国与蒙古国在1995年签订了16个合作项目,两国联合经营的煤矿、锅炉厂、皮革加工厂和商业服务中心等投资合作项目已开始投入运行。20_年中国在蒙古国注册的公司有400多家,投资额为1.2亿美元,占外国对蒙古国投资总额的40%。中国在蒙古国投资不断增加,20_年超过20亿美元,并十多年保持蒙古国最大投资来源国的地位。截至20_年5月,中国对蒙古国实际投资累计22.3亿美元,现有5400多家企业和蒙古国开展合作。中蒙企业间的合作范围广,尤其在地质矿产勘探开发、餐饮、贸易、房地产、建材、轻工业、畜产品加工等领域已经打下了良好基础。蒙古国从1992年起开始对华投资,但规模较小。

  3.中国对蒙古国的援贷迅速增加

  自1990年起,日本和世界银行共同发起国际援蒙会议,至今已举行30余次,每次承诺向蒙古国提供价值约3亿~5亿美元的援助。在此背景下,中蒙双方签订了《关于中国向蒙古国提供贷款的协定》《中国援助蒙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定》《蒙古国推迟偿还中国贷款换文》,中国对蒙古国的援助贷款呈持续增加态势。20_—20_年,中国共向蒙古国提供30多亿元人民币的援助和贷款。这些援助已远超此前50多年的总和。根据中蒙两国签署的各项协定,近年来,中国每年都会对蒙古国提供6000万~8000万元人民币的无偿援助,并先后为蒙古国提供了2亿~3亿元人民币的优惠贷款。为了支持蒙古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 20_年3月,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提供30亿美元贷款用于蒙古国公路和铁路建设。20_年5月,在中蒙共同启动“南南合作”技术援助项目的框架下,中国通过建立信托基金向蒙古国继续提供各种援助。这对深化和扩大中蒙经贸合作,特别是在资源领域夯实中蒙两国的合作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4.中蒙边境贸易和地区贸易活跃

  中国和蒙古国拥有长达4700公里的边境线,占与中国接壤的14个国家边境线的1/4。蒙古国领土东、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这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为中蒙两国开展边贸合作提供了天然的便利条件。边境贸易和地区贸易是促进中蒙经贸合作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中蒙边境线上,两国已开设了红山嘴、塔克什肯、老爷庙、乌拉斯台、二连浩特、策克、珠恩嘎达布其、室韦、甘其毛道、阿尔山口等13对常年和季节性开放口岸,其中二连浩特口岸是蒙古国从中国天津口岸出海的唯一通道。

  三、中蒙之间的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是拉近中蒙两国人民感情的重要方式,是两国人民彼此认识、了解最基本的途径。中蒙两国互办“文化活动月”,在中国举办的“蒙古国文化年”等一系列活动创造了两国古老悠久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流的重要机会。20_年6月中蒙两国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签订了在两国首都互设文化中心的协议,蒙古国立孔子学院是蒙古国唯一一所孔子学院,20_年成立,由中国山东大学和蒙古国立大学合建。截至20_年底,蒙古国已有30多所大学开设汉语专业,学习汉语人数超过5000人;有30多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人数超过8000人。蒙古国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自20_年4月29日正式启用以来,随着中蒙文化交流活动日趋活跃,在蒙古社会各界的声誉也日渐提升。  人文交流日趋活跃。20_年,中蒙两国人员往来达166万人次,其中蒙古国公民来华126万人次。中蒙两国把加强青少年交流视为对两国关系未来发展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点并予以推动。在中国的蒙古国留学生逐年大幅增加,中国将向蒙古国提供20_个政府奖学金名额,邀请300名蒙古青年访华,积极开展两国青少年代表团互访,逐步扩大人员交流规模并形成机制。

  四、中蒙关系发展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1.在政治方面,蒙古国对中国存有戒心,敏感问题依然存在。虽然中蒙两国关系正在逐步加强,但蒙古国许多学者和官员对“蒙古国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史实非常忌讳,蒙古国努力推行“多支点”、“第三邻国”的对外政治策略,旨在得到美国和日本的支援。这种舍近求远的外交政策,也完全符合蒙古国对中国存在的防范和戒备心理。

  2.在经贸合作方面,蒙古国自然环境脆弱、基础设施差;不完善的法律环境、多变的政策以及有些企业和商人的信誉度低、经营能力差、对外承诺和协议常常朝令夕改使得中国投资者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中国对蒙古国的投资结构失衡,多集中在零售业、餐饮业和农畜产品加工领域,而且多数的中国投资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也存在着某些实力不足、缺乏国际合作能力的中国企业在蒙古国无序竞争,造成一些有投资意愿的中国企业在开展对蒙古国经贸合作时始终比较慎重,对蒙投资持观望态度。这些都将是中蒙两国经贸关系发展中长期存在并影响双边关系顺利发展的现实问题。

  五、中蒙关系的发展前景

  虽然,现阶段中蒙两国合作中仍存在着不少制约与障碍,但是中蒙之间政治关系良好,未来两国关系发展前景广阔。

  1.中蒙经贸合作具有极强的互补性。中蒙悬殊的综合实力和差异的经济结构,是两国进一步加强合作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得到迅猛发展,特别是在轻工业方面,已基本实现了现代化生产。现阶段,蒙古国的工业特别是轻工业仍欠发达,基本的日用轻工产品还需要大量进口。中国和蒙古国是友好邻邦,在交通运输上具有环节少、成本低的优势,因而以轻工业产品为主导开展投资、进出口合作以及国际物流合作极具吸引力并可能成为大有作为的重要突破。目前,蒙古国重点开发本国的自然资源并将有计划地大力发展耕地、建材、畜产品、旅游资源和石油等矿产资源项目上的国际合作。蒙古国为发展本国经济急需资金,为此计划在赛音山达建设工业园区,德国、韩国和日本的化工、重工企业已表现出极大的投资意愿。中国有实力且在对外合作投资中富有经验的大企业应抓住机遇,扩大在蒙古国的投资,以改善在蒙古国中国企业投资结构严重失衡的现象。在农业方面,中国的农业基础雄厚,并且具有产品产量大、品种多的优势;蒙古国是以畜牧业为基础的农业国家,农产品品种单一。在农产品供应方面,中国完全可以满足蒙古国市场的需求。蒙古国100多万平方公里的牧场载畜量达8000万头,然而现在的牲畜拥有量尚不足载畜量的1/3。中国有实力的奶制品企业可以抓住这一机遇,与蒙古国大力合作发展奶牛饲养业,改善中国优质奶源不足的现状。在自然资源开发方面,蒙古国拥有丰富的林木资源,蓄积量为1.3亿立方米;煤炭总储量约为165亿吨。中国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技术和资金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蒙古国开发资源的长期战略,共同合作开发,以此来解决我国在未来发展中可能出现的能源和资源短缺问题。在劳动力方面,蒙古国劳动力短缺,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足以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补充。蒙古国是世界第二大羊绒生产国,因设备老化,生产技术水平低,现在只出口羊绒原料。中国的纺织加工业可顺势发挥自己在生产工艺、资金与劳动力上的优势,与蒙古国开展多种合作方式的羊绒资源开发合作。

  2.在旅游、金融、通讯与咨询、教育与文化、医疗等服务贸易方面,加大与蒙古国开发合作力度,扩大中蒙贸易领域。20_年蒙古国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国,中国现在是蒙古国最大的旅游目的国和旅游客源国,两国间的旅游业发展规模、层次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20_年6月,中国银行与蒙古郭勒蒙特银行合作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设立中国业务柜台,为“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及当地企业提供投资咨询、国际结算、账户开立及项目贷款等金融服务,以促进中蒙两国经贸投资的进一步发展。

  3.中国应加强与蒙古国在环境保护领域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与合作。依据《中蒙经贸合作中期发展纲要》,在未来10年,蒙古国政府重点工程领域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和通道建设,这同时也是中蒙两国政府引导的重点合作领域。蒙古国基础建设的政策20_年就已开始实施,许多铁路建设项目现已开始招标。中国的铁路建设近年来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对外招投标与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关企业应不失时机,重视并拓展与蒙古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开辟更多、更便利的陆上通道和出海口,为中蒙之间实现畅通的国际大通道和物流业发展提供条件。

  另外,中国与蒙古国在环境保护技术方面上的合作也是对两国未来经济合作的有力支撑。中蒙均受沙尘暴危害,在防沙治沙、退牧还草、蓄水灌溉技术等方面中国积累了丰富经验。因此,蒙古国在实施“绿色长城”治沙项目计划上,应重视中国取得的丰富经验和成果,加大同中国的合作。

推荐阅读:

  学习四史

  班级公约顺口溜

  批评与自我批评2023

  2023年第一季度主题党课讲稿(范 文)

  重庆市丰都县某村党史学习实施方案

  2023年12月16日生姜价格最新行情 生姜价格今日价一览表

中蒙关系的现状与前景.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