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为官之道,行胜于言

更新时间:2023-05-13 19:06:4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人们常说得作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高考,其实这话一点儿也不夸张,作文在高考语文占分高达60,超过了整个语文总分的三分之一,因此大家不得引起重视,把握每一次写作文的机会。下面i乐德范文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希望大家可以看看其他同学写的,再来和自己对比一下,找找差距,继续加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请综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漫画有两个人,一个是领导,要求下属“必须加大安全措施”;一个是下属,已经在没有井盖的窅井周围插上了“危险”小心注意”“绕行”等牌子。顺着这个思路深入下去分析可以知道,解决窅井没有井盖的的办法是给窅井盖上盖子,由此看出漫画中的这种方法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明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这样,但还装模作样地要求下属一定要加大安全措施;明知道插上牌子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下属还是一直按照领导的意图或者自作主张用插牌子提醒来解决问题。因此,材料的立意可以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要把安全放到第一位、如何保证百姓出行的安全)。行胜于言(重要的是行动、言和行)。

  【佳作赏析】:为官之道,行胜于言

  《史记·儒林列传》中80岁的申培对汉武帝说:“为治者不在多,顾力行何如耳”申培的意思是说做官的人,不要多说,要实干。

  清朝有一位叫唐的官员被任命为长子县县令,当地土地贫瘠,但特别适宜种桑养蚕。唐子不靠文书行天下,而是深入民间,遍访百姓,让妇都明晓种桑养蚕的好处,结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当地就种桑80万株,后来桑蚕防守,百姓解困。

  不是古代有这样行胜于言的官员,当代更不胜枚举。

  环境恶劣的大庆油田,当油井出现“井喷”的时候,时为钻井队长的主进喜不顾腿上的伤痛,扔掉拐杖,跳进泥浆之中,用身体当搅拌机搅拌泥浆,最终保住了钻井队辛苦了几个月的油井。

  在危险来临的时候,王进喜没有喊“共产党员,跟我上”,也没有说“大家怎么不跳入泥浆中搅拌”的话,而是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行胜于言的道理。

  黄沙弥漫的兰考,遭受严重灾荒的当地百姓要扒火车出外逃荒要饭时,焦裕禄冒着凛冽的寒风,带着领导一班人到了火车站,走进灾民中间。随后,他率领兰考百姓种植梧桐、整治狂沙,深翻土地、治理盐碱。最终,兰考人民在他的带领下,生产自救,甩掉了“讨饭县”的帽子。

  面对要背井离乡的百姓,焦裕禄没有用口号来表达要带领兰考人民脱贫致富决心,而是脚踏实地,访贫问苦,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亲力亲为,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

  荀子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即便是事情很小,如果不做就不会成功。这就如《孟子》中的一句话:“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再漂亮的话语:如果没有实际的行动,任何事情都不能成功。

  要做到“行胜于言”,就要少虚言、多行动。清谈误国,虚谈误事。面对要解决的事情,就要深入实际、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做事;不用虚言鼓动,不当“演说家”,要干“实干家”。要做到“行胜于言”,就要少妄言,多行动。为官之道,不能口言是、身行非,要心口合一、身心合一,怎么想就怎么干,不是怎么说而不怎么做。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动人心者:莫先乎行。

推荐阅读:

  2023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2023高考议论文名言素材三篇

  高考读书经典名言100句作文素材

  高考优秀作文素材:振兴乡村留住美丽

  人生励志作文800字高中生

  高考中外名人名言作文素材三篇

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为官之道,行胜于言.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