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调查报告3篇

更新时间:2023-06-20 21:03:45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传统节日调查报告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传统节日调查报告1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这些有关春节的古诗词无一不是古代人过春节最有力的历史印证。

  自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也有人说道,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了。于是,我对我国的春节传统文化进行了调查。

  正所谓“百里同风不同俗”“各处乡村各处例”,根据我的调查,在中国各个地方的人都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北方人爱吃腊八粥,粉条,冻梨,粘豆包,而南方人多吃汤圆,年糕,红烧鱼,扣肉。不同的食物就连吃的不同的日子也有不同。

  通过我的调查得到,中国人普遍会过小年。在这一天,各个家庭的妇女都会带着孩子们一起拜神这预兆着新的一年,即将开始,人们都会过上更美好幸福的生活。年二十五,就是家家大扫除的日子。再往后,到了除夕,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必须有鱼,象征年年有余,再者,要有鸡,象征着吉祥如意。大年初一,第一件事是要“开门炮仗”,接着要拜年、占岁、吃斋等。而大年初二是回门的日子,各个家庭里又添了几分喜庆。

  在以往中国的春节里,大家都要贴春联,放鞭炮。大年除夕的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看春晚。大街上还有各种舞龙,舞狮,人们都喜欢去逛庙会,猜灯谜,年味儿十足,城市里,农村里,所有人激情四射,一片热闹声,一片欢笑声,一片红。

  而在这几年里,老一辈的人们评价道:“现在的年过得不像年,春晚依然那么精彩,可是有一些祖上传下来的风俗,早已被工作和忙碌冲刷的一干二净。大街上的吆喝声,欢闹声都也慢慢褪去了,一家人坐在自己的房子里玩手机,看电视,还是一样的贴春联,放鞭炮,但是已经没有往年的味道了。过年呢还是要回到农村里,即使大家蹲在地里,拔拔萝卜,耕耕田,种种地,大家一起流汗,也挺幸福,这年过的就舒心!”

  是啊,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是,我们炎黄子孙,却没有将那些传承下来的习俗发扬光大。春节,是于中国人而言最重要的节,所以我们更应当重视它。虽然,现在科技发达。但是,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也应该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和家人一起享受这最美好的时光。

传统节日调查报告2

  一、活动背景

  节日是一种文化现象,春节更是如此。春节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语境下,是最隆重的节日。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与宗教、祭祀、庆典、聚会等相联。传统的春节,有关于“年”兽、万年创建历法、熬年守岁、贴春联、赏冰灯等各种传说;有扫尘、春联、门画、倒贴“福”字、守岁、爆竹、拜年、看大戏、闹元宵等习俗;有腊八粥、年糕、饺子、元宵、春饼等食俗;还有大年初一不扫地、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万事如意等风俗……

  春节文化历经几千年,质是不变的,这个质就是源于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春节文化的魅力,使春节成为最有凝聚力的节日。每当春节来临,背井离乡的游子都纷纷赶回家中与亲人团聚,每年一度上亿人次的“春运”高潮,说明了春节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与春节相关的年俗,早已由一种礼仪渐变为一种打在每个中国人身上的烙印、一种融入每个中国人血脉的习惯、一种浸入每个中国人骨髓的文化因子。

  二、活动目的

  了解春节的习俗

  了解春节的各地民族习惯

  三、活动形式

  1、了解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每一个华夏儿女最期盼的日子。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与新年有关的知识,从形式上的过新年到走近新年、研究新年,进而了解春节的由来、礼节及相关习俗。

  2、到超市、饰品屋、节日礼品屋等进行参观、调查、访问,上网查询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并根据资料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有关各地民族春节的信息。培养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汇总和应用的能力。

  4、能清晰的说出自己的研究所得和感受,能以一定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四、活动过程

  各地民族文化的庆祝

  藏族

  藏族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举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彝族

  彝族根据彝历选定年节。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有的地区彝族同胞,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还有的地区,在节日里杀猪宰羊,吃坨坨肉,人们互相拜访,互赠肉类和馍馍。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今年雨水充足。

  壮族

  壮族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布依族

  布依族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

  满族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侗族

  侗族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白族

  云南白族人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在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愿允爱情了。

  土家族

  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手舞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不用道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傣族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谷雨开始那天定为“泼水节”。在三四天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陈年旧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黎族

  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鸡,摆上丰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全家还要欢唱“贺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壮年男子,还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这一天的猎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猎物时,先将全部猎物的一半发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妇可分得两分,过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青年围成一圈徒手跳舞。

  高山族

  高山族的人们在春节里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欢聚在村边寨头畅饮美酒,并在乐器伴奏下尽情歌舞。有的村寨还举行叉鱼比赛,开展背篓球竿球等体育活动

  春节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五、活动结果

  通过本次活动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春节文化,领略中国文化魅力,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节日,春节。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学会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沟通与合作的互动能力,增进同学间的感情。

传统节日调查报告3

  摘要: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与自然的长期交往活动中所积累和积淀下来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各种事物的总和。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文化,特别传统文化与教育密不可分,在人类历史中,文化,文明正是通过教育这种社会遗传方式延续下去,又借助人们的不断创新而造成变化,由量变的积累和积淀,而导致质的飞跃、从而形成在质上明显不同的进化着的文化、文明的历史。

  一、调查的原因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方的不断交流,在文化上潮流也逐渐趋向统一。这一方向的转变,让很多中国人淡化了中国的传统的节日,而过起了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等这些。从而我们中国的“端午节”等节日都被人们淡化了,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分析: 二、调查对象

  对象:大部分是针对大学生 形式:通过网上问答形式 三、调查过程

  先明确要调查的目的跟方向,通过在网上查资料来进行问卷调查,从而知道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调查问卷结束后,统计我们的设计问卷,做一个具体的总结报告。

  四、调查的资料

  在我们设计的调查问卷中,有一个问题是“您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内涵吗?”其中回答了解的只有52.08%,而回答不了解的也有44.79%。从这组数据可看出,当代一半的人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内涵不是很了解。 对清明节的到来您最感兴趣的是? 答案选项 放假 可以祭拜祖宗 可以同学聚会 回复情况(%) 53 41 2 从上面的表格我们得知,清明节这个祭拜祖先的节日,对很多人来说只是一个放假的日子,而不足一半的人选择了祭拜祖宗,其实这也能看出我们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的关心程度很肤浅。他们越来越偏向如今社会发展下的各种娱乐节目,例如传统节日的放假时可以逛街、看电影、吃美食这一诸多的娱乐节目,对于节日本身的内涵逐一淡却,只是更加追求时代发展下的娱乐方式,所以当传统节日来临之际越来越多的人只关注节日是否放假,这也就是我们当代人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

  时而回想,对于“传统”这个词来说,在我们当今大学生看了渐渐成为了一钟保守腐败的观念,人们越来越向往那些开放新颖而有特色的西方节日,在2月14日街边到处都是玫瑰花,还有处处弥漫着一种浪漫的气息,在每年的圣诞节,每个地方都布置着圣诞的情景,圣诞

  树,雪人,那怕在没有雪的地方都能人工布置,可想而知节日对大家都有着一番特别的味道,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我们也一同感受了商业街的人工降雪以及人工大雪人,每当西方节日的到来我们留心可以发现学校都有社团协会以及部门在摆摊组织节目,万圣节时还为大家画起了脸谱,对于传统节日或许大家还记得,但对于传统节日的习俗人们则开始渐渐淡忘,从下列一组十分简单的调查的“对于清明节下列哪个不是它的传统习俗?”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虽然扫墓、踏青人们选错的不多,对于清明扫墓这已经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清明活动了,但还有3.13%的人认为扫墓及2.08%的人认为踏青不是清明节的习俗,对于这样的问题虽然不是百分之百普遍,但大学生对传统节日节日的健忘也是不可抹灭的事实。

  答案选项 扫墓 踏青 吃饺子 打马球 回复情况 3 2 52 39 时代在发展,但在时代的发展中我们逐渐在迷失属于自我的文化特色,然而也导致端午节成了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从古至今乃是我们中国的产物,然而从这份报告中我们深刻的看出传统节日已经逐渐被我们健忘,我们一直在抱怨着春节开始没有了年味,节日已经不再那么热闹,但我们却忘了该怎样去弘扬我们的传统节日,这样一份报告虽然不能拯救什么,但我们还是希望我们大家有着传统节日的意识,让我们的传统节日过得越来越有“味道”,大家一起弘扬中国文化,发展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热爱中华民族源源不断的历史文化,把我们自己的特色带入全世界的舞台。

推荐阅读:

  2023年一岗双责情况汇报三篇

  关于被巡察单位工作汇报材料【六篇】

  防性侵安全教育教案【五篇】

  关于线上期末考试方案【九篇】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情况汇报范文(精选14篇)

  2023年领导干部个人政治画像报告三篇

热门标签: 调查报告
传统节日调查报告3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七年级新春对联精选【七篇】

以下是i乐德范文网为您整理的七年级新春对联精选【七篇】,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篇】七年级新春对联   上联: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  下联: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横批:恭贺新春  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  下联: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喜居

礼仪范文 2023-04-13

鸡年七字对联精选

  把酒当歌歌盛世;闻鸡起舞舞新春。  鸡报小康随日出;年迎大有伴春来。  鸡鸣喜报丰收果;犬吠欣迎富贵宾。  鸡鸣紫陌迎新曙;马踏青云奔小康。  鸡鸣晓日江山丽;犬吠神州岁月新。  鸡鸣万壑长天锦;日耀千山大地春。  鸡鸣五谷丰登景;燕舞千家幸福年。  

礼仪范文 2023-04-13

鸡年新春对联带横批

上联:羊随新风辞旧岁  下联:猴节正气报新春  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勤羊辞旧千家同喜  下联:顽猴闹春万户皆福  横批:喜气盈门  上联:猴喜满园桃李艳  下联:岁迁遍地月光明  横批:家和万事兴  上联:羊歌盛世方报捷  下联:猴舞新春又呈祥  横批

礼仪范文 2023-04-13

12月24日平安夜贺卡祝福词

平安钟声多悠扬,传遍四面和八方。送来如意和吉祥,人人身体都健康。欢声笑语歌儿唱,幸福生活万年长。祝平安夜快乐!本篇文章是i乐德范文网为您搜集的《12月24日平安夜贺卡祝福词》,欢迎大家参考评价!  【篇一】12月24日平安夜贺卡祝福词  1、我问过烦恼,它

礼仪范文 2023-04-13

春节对联集锦_带横批的春联大全

上联:高居宝地财兴旺  下联:福照家门富生辉  横批:心想事成  上联:天地和顺家添财  下联:平安如意人多福  横批:四季平安  上联:内外平安好运来  下联:合家欢乐财源进  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日日财源顺意来  下联:年年福禄随春到  上联:迎喜

礼仪范文 2023-04-13

长辈生日祝福对联【三篇】

悠悠的云里有淡淡的诗,淡淡的诗里有绵绵的喜悦,绵绵的喜悦里有我轻轻的祝福,生日快乐!本文是i乐德范文网为您搜集的《长辈生日祝福对联【三篇】》,欢迎大家阅读与评价!   【五十岁】  五十华诞开北海  三千朱履庆南山  庭帏长驻三春景  海屋平分百岁筹

生日祝福 202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