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共同富裕梦范文(精选13篇)

更新时间:2023-06-20 09:41:01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追寻共同富裕梦范文(精选13篇),欢迎品鉴!

【篇1】追寻共同富裕梦

  什么是共同富裕?我认为包含两个层面,既要物质上共同富裕,又要精神上共同富裕。

  物质层面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用,让生活有保障,是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内涵。而精神层面,则是让生活有温度,是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基层民情民访代办站代办员,我觉得精神层面更需要得到关注,精神富有比物质富有更重要。在我从事代办员这些年,我发现,现在人们的生活基本都有保障了,但文化生活方面,特别是老年人,还有待进一步丰富。社会矛盾减少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社区“一家亲”,相处有礼有节,走到哪都有家的温暖,这是我理解的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

  如何推进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提高人的素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让他们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就要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帮助没有富裕的人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生活水平。

  其次要加强社会基层治理工作。凡事以“和”为贵。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如今我所做的,就是每天接待需要化解矛盾纠纷的群众,将社会不稳定因素阻止在萌芽状态。在调解中,时间非常宝贵,在矛盾产生初期就想方设法去化解,避免小纠纷演变成大矛盾,进而导致悲剧出现。从事调解工作已经八年多,我希望更多人加入到这个队伍,敢于面对矛盾纠纷,传播好人好事的正能量,让这社会充满爱。

  同时,要加大对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人文关怀,给予他们更多关爱。对子女来说,在外打拼不易,工作在繁忙也要多设身处地考虑老人的感受与现实困难,即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经常打电话回家。对基层组织和社区来说,可以组织志愿者队伍,多开展一些文艺活动,为老人送去欢乐,有条件的还可以建设一些活动中心与养老公寓。

【篇2】追寻共同富裕梦

  在当前这场必须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中,如果说上级政策是牵引力,外部帮扶是推动力,那么,贫困群众自身的脱贫志向,正是不可或缺的内生动力。

    改革开放xx年来的努力,让x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首先就是靠着坚定的脱贫意志、滴水穿石的韧劲。无数地区的脱贫经验证明:摆脱贫困,首要的意义不是摆脱物质上的贫困,而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解决好头脑中的贫困,才可能实现弱鸟先飞至穷致富。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对贫困群众来说,扶贫当先扶志。有了志气,输血才有作用,造血才有可能。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鼓励贫困地区的群众通过双手苦干、巧干致富,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观念,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看见身边的榜样。xx县xx村原村支书xx,在战场上失去了双手双脚,仍然带领群众治山、治水、造田。他可以跪着走、爬着走,甚至滚着走,但他的精神世界从来没有被贫穷击垮。这样的人,正是大长贫困群众志气的精神资源。

    作为阔勒吐克村的扶贫专干,通过近期对上级脱贫政策的学习思考,我收获颇多,感触颇深,对扶贫攻坚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如何认识精准扶贫:

    第一,精准扶贫的基础是摸清底数。就是要做到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情况明、底数清。

    第二,精准扶贫的前提是制定好帮扶规划。就是要结合贫困村、贫困户实际,准确分析致贫原因,有的放矢,做到老百姓点菜、政府下厨,做到长远规划与短期规划相结合。

    第三,精准扶贫的支撑是要培育富民产业。就是要在摸清实情的基础上,引导和帮助贫困村挖掘培育适合自身发展的富民产业,真正做到产业领跑,龙头带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第四,精准扶贫的效果是村容村貌整洁。村容村貌体现的是群众的一种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而道路通畅、饮水安全、乡村整洁、环境卫生,本身就是群众富裕之后生产生活状态的一种集中体现。

    第五,精准扶贫的核心是帮助老百姓增产增收。只有老百姓收入增加了,口袋里有钱了,才有了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条件。

    第六,精准扶贫的根本是自我提高。思想扶贫非常关键,要注重引导贫困户转变观念、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发挥自身潜力,依靠自己走向富裕。

    二,如何借助特色优势产业助推精准扶贫:

    一是认真摸底,制定计划。对每户群众需要帮扶的各类问题进行详细分类摸底并登记造册,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发展需求,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帮扶计划。

    二是强化领导,靠实责任。乡、村两级要把推进扶贫攻坚行动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始终把驻村帮扶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三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整合各类项目,结合双联行动,重点解决路、水、电、房和群众关心关注的就医、上学等问题,创新帮扶工作方式,大力引导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广泛参与扶贫工作,积极倡导扶贫志愿者行动,不断提高社会扶贫成效,形成扶贫攻坚合力。

    四是推进双联,加快扶贫。坚持把双联行动同扶贫攻坚行动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坚持把双联行动作为扶贫攻坚的有效抓手。

    三,如何从自身出发,带头扶贫攻坚:

    一是要有为民服务的政治情怀。加快扶贫攻坚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最突出的民生问题,精准扶贫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和步伐,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地开展帮扶工作。

    二是要有扶贫攻坚的务实之策。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民治所求、帮扶所指。帮扶对象就是农村最为贫困的群体,面对他们的诉求和愿望,要深入调查研究,仔细研读政策文件,科学制定帮扶措施,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务求实效,坚决按照规定期限实现整体脱贫。

    三是要有敬畏规矩的律己之心。要带头严明政治纪律,带头执行各项规定,带头担起帮扶责任,当好模范,作出表率,不负组织的重托,不负人民的期望,向组织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落后的面貌需要改变,改变来源于实际行动。通过此次扶贫培训,带着党的xx大会议精神,带着国家最新的的反贫困战略,眼下我需要积极做好国家政策方针的传导者、执行者竭诚为老百姓服务,为扶贫攻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篇3】追寻共同富裕梦

    人们向往过上富足有尊严的生活,实现共同富裕是全民的美好愿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在当今世界,我国的制度优势日渐凸显,党领导全体人民建成了全面小康的社会,完成了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着眼未来,我们正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大步前行。然而,共同富裕是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去创造财富来实现的。

    共同创造,把财富的蛋糕做大,让国家富裕起来。大河有水小河满,只有总量提上去,才能真正实现富裕。现今社会,实现共同富裕不能只盯着贫富差距,更要通过全民的共同奋斗创造更多的价值。各行各业都是社会发展运行的必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角色分工都能在本职岗位上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要大力弘扬奋斗拼搏的创业精神,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劳动者的创造性。要鼓励诚实劳动,保护合法收入。让奋斗成就劳动者,让奋斗成为财富汇集的源泉。

    科学分配,把财富的蛋糕切好,让人民富裕起来。公正合理的分配制度是调节居民收入的核心手段,财富的初始分配方案尤为重要,要在顶层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在劳动创造价值的衡量标准上科学把控,将奋斗转化价值,通过奋斗实现富裕。要避免一刀切式的调节手段,共同富裕的实现要因地制宜,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要根据时代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精准施策。通过税收政策等再分配手段确保共同富裕的目标得以实现,体现公平公正性。公共财富的投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将公共财富用于公共事业不仅解决了财富分配的问题,也直接体现了共同富裕的结果。

    勤俭节约,把财富的蛋糕传下去,才能有持久的富裕。富裕的本质是资源充沛,而很多宝贵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人的生活需要消耗资源,但不能无度挥霍,万贯家财不知勤俭持家也早晚会败光。财富需要创造,也需要守护,要树立正确财富观,坚持传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鼓励适度消费,坚决遏制奢侈浪费现象。要珍视富裕美好的生活,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严格限制。大力开发清洁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富裕干净且可持续的未来,让子孙后代守护好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实现且必能实现,富裕不单指物质上的富足,也包含精神文化上的丰富多彩,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精神财富需要传承,需要持续创造。只有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才能创造出物质生活富裕、精神文化灿烂的美好明天,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

【篇4】追寻共同富裕梦

  只有汇入大海,滴水才能永不干涸;只有融入时代发展,青春才能无限精彩。共同富裕是千百年来人类的一道未解之题,从老子的“大同世界”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莫尔的“乌托邦”……如何破解这道题?作为青年,要把青春奋斗融入共同富裕的时代“主旋律”,胸怀国家、民族、人民,踔厉奋发、求真务实,在共同富裕的路上淬炼成才、彰显担当。

  走好共富之路,当“胸怀国之大者”,做青春“追梦人”。

  李大钊同志说过:“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资以乐其无涯之生。”共同富裕是人类的共同理想,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人民是“国之大者”,实现共同富裕亦是“国之大者”。青年要把共同富裕作为价值理念来追求,青年成长应该与国家发展、时代环境同向而行、同频共振。青年还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看得见、莫得着、真实可感。“胸怀国之大者”,青年还当“胸中有数”,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富裕,更不是杀富济贫的富裕,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走好共富之路,当“踔厉奋发”,做青春“负笈者”。

  “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浙江整体富裕程度较高、发展均衡性较好、改革创新意识也较为浓烈,但同时也面临着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基础创新能力薄弱、资源约束、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的短板。发展的问题要在发展创新中解决,共富的短板要在改革奋斗中拉长。广大青年要站在攻坚克难最前列,要胸怀“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树立“功成必定有我”的志向,面对困难敢闯敢试,面对风险要敢作敢为,始终保持历经磨难百折不挠、饱经风霜坚韧不拔的毅力。共同富裕不是喊出来、等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未来是青年人的,也是奋斗者的,青年人要在共同富裕的路上披荆斩棘,在负笈前行的道路上淬炼成才。

  走好共富之路,当“潜下身子”,做青春“实干家”。

  人类社会每一次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背后都是科技创新产生的骤变。浙江推进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以来,一直将科技创新作为示范区建设的聚焦点。青年把共同富裕作为实践来推进,就要学好本领,把事业建在推动科技创新上,让科技创新成为国之利器,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共同富裕是共建共富,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因此,青年人要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用踏踏实实的埋头苦干、兢兢业业的努力工作,练好“内功”,打好基础,用汗水浇筑乡村振兴、用脚步丈量基层一线,让青春在实干中绽放。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实现共同富裕是一场艰巨而长期的接力赛,需要青年人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跑,需要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厚成势。只有青年人眼中有光、心中有梦、肩上有担,共富的道路才会越来越清晰。

【篇5】追寻共同富裕梦

  富裕的实质是人们获取生存和生活资料、资源的能力和效率,集中体现在是否拥有充足的休闲时间,是建立在一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之上的。今天参加了“共同富裕万名青年大联学”活动,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一篇关于共同富裕心得感悟。

  作为一名新青年,应注重自我发展,要有自我发展的意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自己的道德水准,发展自己的学识技能,发展自己的意志品质,要有全面发展自我的意识;应奋力投身共同富裕事业,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要饮水思源,我们既然是社会和国家共同培育的新力量,那就要在有精力、有能力时踊跃承担社会责任,奋力投身于共同富裕事业;更应勇于创新,勇于挑战。共同富裕,关键在人,关键是创新型人才。大学生村官、乡村振兴协理员、高校毕业“三创一扶”人员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在传授新技术或者在原有基础政策上,创新方法,并引入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实现共同富裕。

  什么是共同富裕?我认为包括两个方面,既要物质上的共同富裕,也要有精神上的共同富裕。

  物质层面,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用,让生活有保障,是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内涵。而精神层面,则是让生活有温度,是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认为精神层面更需得到关注,精神富有比物质富有更重要。随着时间的迁移,我发现,现在人们的生活基本都有保障了,但在文化生活方面,特别是老年人,还有待进一步丰富。社会矛盾减少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社区“一家亲”,相处有礼有节,走到哪都有家的温暖,这是我理解的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

  如何推进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提高人的素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邓小平先生在改革之初说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让他们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就要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帮助没有富裕的人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生活水平。

  其次要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基层社会治理是党中央治国理政和公众参与国家治理的基本结合点,不仅决定着社会治理的整体效果,而且关系到国家整体政策目标的实现,影响着国家治理的整体水平。

  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让民众过上好日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四十余年的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大跨越,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下,20_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国民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稳就业保民生成效显著,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上有更大作为。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复杂性和阶段性。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自主创新力的大力提升、公共服务的的一体化发展。文化建设的全面推进,既要立足于把蛋糕做大,又要着眼于把蛋糕分好,持续做大、做强做好经济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分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设定了共同富裕的过程性目标。第一个阶段,20_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在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新时期要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提升经济循环效率,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完善在分配制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在新时代,我们已经开启了实现“共同富裕”之路,在这条路上,我们还需要克服各种困难、迎接各种挑战。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脚踏实地的去干,只要我们勇于创新、不断进取,我们就能实现既定的目标、完成这一项历史的伟业。

  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鱼水情深,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忘却人民情怀、忽略人民关切、背离人民期盼,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人民事业更加积极有为地奔跑,凝聚起在新征程中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力量。

【篇6】追寻共同富裕梦

  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为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实需求,谋求更高质量的发展迫在眉睫,新发展理念应运而生。

  ***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而其中共享发展方面是重中之重,要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全民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总书记指出:“共享是全民共享”。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在不断做大“蛋糕”的同时,注重分好“蛋糕”。通过全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缩小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发展差距,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坚持全面共享,推动高质量发展。只有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才能促进人民全面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其中,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是最基础的,但并不是唯一的。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共享发展理念旨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等问题。要通过补齐民生领域存在的诸多短板,切实改善人民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共建共享,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是建立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基础之上的。全体人民既是成果享受主体,也是价值创造主体。实现共享发展,需要激发全体人民的热情和创造精神,使全体人民在“共建”中各尽其能,在“共享”中各得其所。我们党坚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才能抓住发展机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

  坚持渐进共享,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坚持把共享发展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追求和既定目标,才能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渐进共享,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就要坚持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思考设计共享政策,既不裹足不前,也不好高骛远。通过循序渐进的共享政策和制度安排,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当下,要通过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问题,让人民群众都能够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不仅要让“蛋糕”做大,更要把“蛋糕”分好,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篇7】追寻共同富裕梦

  在当前这场必须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中,如果说上级政策是牵引力,外部帮扶是推动力,那么,贫困群众自身的脱贫志向,正是不可或缺的内生动力。

  改革开放37年来的努力,让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首先就是靠着坚定的脱贫意志、滴水穿石的韧劲。无数地区的脱贫经验证明:摆脱贫困,首要的意义不是摆脱物质上的贫困,而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解决好头脑中的贫困,才可能实现弱鸟先飞至穷致富。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对贫困群众来说,扶贫当先扶志。有了志气,输血才有作用,造血才有可能。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鼓励贫困地区的群众通过双手苦干、巧干致富,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观念,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看见身边的榜样。山东沂源县张家泉村原村支书朱彦夫,在战场上失去了双手双脚,仍然带领群众治山、治水、造田。他可以跪着走、爬着走,甚至滚着走,但他的精神世界从来没有被贫穷击垮。这样的人,正是大长贫困群众志气的精神资源。

  作为阔勒吐克村的扶贫专干,通过近期对上级脱贫政策的学习思考,我收获颇多,感触颇深,对扶贫攻坚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如何认识精准扶贫:

  第一,精准扶贫的基础是摸清底数。就是要做到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情况明、底数清。第二,精准扶贫的前提是制定好帮扶规划。就是要结合贫困村、贫困户实际,准确分析致贫原因,有的放矢,做到老百姓点菜、政府下厨,做到长远规划与短期规划相结合。第三,精准扶贫的支撑是要培育富民产业。就是要在摸清实情的基础上,引导和帮助贫困村挖掘培育适合自身发展的富民产业,真正做到产业领跑,龙头带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第四,精准扶贫的效果是村容村貌整洁。村容村貌体现的是群众的一种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而道路通畅、饮水安全、乡村整洁、环境卫生,本身就是群众富裕之后生产生活状态的一种集中体现。第五,精准扶贫的核心是帮助老百姓增产增收。只有老百姓收入增加了,口袋里有钱了,才有了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条件。第六,精准扶贫的根本是自我提高。思想扶贫非常关键,要注重引导贫困户转变观念、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发挥自身潜力,依靠自己走向富裕。

  二,如何借助特色优势产业助推精准扶贫:

  一是认真摸底,制定计划。对每户群众需要帮扶的各类问题进行详细分类摸底并登记造册,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发展需求,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帮扶计划。二是强化领导,靠实责任。乡、村两级要把推进扶贫攻坚行动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始终把驻村帮扶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三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整合各类项目,结合双联行动,重点解决路、水、电、房和群众关心关注的就医、上学等问题,创新帮扶工作方式,大力引导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广泛参与扶贫工作,积极倡导扶贫志愿者行动,不断提高社会扶贫成效,形成扶贫攻坚合力。四是推进双联,加快扶贫。坚持把双联行动同扶贫攻坚行动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坚持把双联行动作为扶贫攻坚的有效抓手。

  三,如何从自身出发,带头扶贫攻坚:

  一是要有为民服务的政治情怀。加快扶贫攻坚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最突出的民生问题,精准扶贫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和步伐,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地开展帮扶工作。二是要有扶贫攻坚的务实之策。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民治所求、帮扶所指。帮扶对象就是农村最为贫困的群体,面对他们的诉求和愿望,要深入调查研究,仔细研读政策文件,科学制定帮扶措施,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务求实效,坚决按照规定期限实现整体脱贫。三是要有敬畏规矩的律己之心。要带头严明政治纪律,带头执行各项规定,带头担起帮扶责任,当好模范,作出表率,不负组织的重托,不负人民的期望,向组织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落后的面貌需要改变,改变来源于实际行动。通过此次扶贫培训,带着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带着国家最新的的反贫困战略,眼下我需要积极做好国家政策方针的传导者、执行者竭诚为老百姓服务,为扶贫攻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篇8】追寻共同富裕梦

  人们向往过上富足有尊严的生活,实现共同富裕是全民的美好愿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在当今世界,我国的制度优势日渐凸显,党领导全体人民建成了全面小康的社会,完成了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着眼未来,我们正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大步前行。然而,共同富裕不是简单粗暴的杀富济贫,而是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去创造财富来实现的。

  共同创造,把财富的蛋糕做大,让国家富裕起来。

  大河有水小河满,只有总量提上去,才能真正实现富裕。实现共同富裕不能只盯着贫富差距,更要通过全民的共同奋斗创造更多的价值。各行各业都是社会发展运行的必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角色分工都能在本职岗位上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要大力弘扬奋斗拼搏的创业精神,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劳动者的创造性。要鼓励诚实劳动,保护合法收入。让奋斗成就劳动者,让奋斗成为财富汇集的源泉。

  科学分配,把财富的蛋糕切好,让人民富裕起来。

  公正合理的分配制度是调节居民收入的核心手段,财富的初始分配方案尤为重要,要在顶层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在劳动创造价值的衡量标准上科学把控,将奋斗转化价值,通过奋斗实现富裕。要避免一刀切式的调节手段,共同富裕的实现要因地制宜,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要根据时代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精准施策。通过税收政策等再分配手段确保共同富裕的目标得以实现,体现公平公正性。公共财富的投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将公共财富用于公共事业不仅解决了财富分配的问题,也直接体现了共同富裕的结果。

  勤俭节约,把财富的蛋糕传下去,才能有持久的富裕。

  富裕的本质是资源充沛,而很多宝贵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人的生活需要消耗资源,但不能无度挥霍,万贯家财不知勤俭持家也早晚会败光。财富需要创造,也需要守护,要树立正确财富观,坚持传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鼓励适度消费,坚决遏制奢侈浪费现象。要珍视富裕美好的生活,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严格限制。大力开发清洁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富裕干净且可持续的未来,让子孙后代守护好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实现且必能实现,富裕不单指物质上的富足,也包含精神文化上的丰富多彩,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精神财富需要传承,需要持续创造。只有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才能创造出物质生活富裕、精神文化灿烂的美好明天,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

【篇9】追寻共同富裕梦

  只有汇入汪洋大海,滴水才能永不干涸;只有融入时代发展,青春才能无限精彩。共同富裕是千百年来人类的一道未解之题,从老子的“大同世界”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莫尔的“乌托邦”……如何破解这道题?作为青年,要把青春奋斗融入共同富裕的时代“主旋律”,胸怀国家、民族、人民,踔厉奋发、求真务实,在共同富裕的路上淬炼成才、彰显担当。

  走好共富之路,当“胸怀国之大者”,做青春“追梦人”。李大钊同志说过:“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资以乐其无涯之生。”共同富裕是人类的共同理想,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人民是“国之大者”,实现共同富裕亦是“国之大者”。青年要把共同富裕作为价值理念来追求,青年成长应该与国家发展、时代环境同向而行、同频共振。青年还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看得见、莫得着、真实可感。“胸怀国之大者”,青年还当“胸中有数”,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富裕,更不是杀富济贫的富裕,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走好共富之路,当“踔厉奋发”,做青春“负笈者”。“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浙江整体富裕程度较高、发展均衡性较好、改革创新意识也较为浓烈,但同时也面临着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基础创新能力薄弱、资源约束、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的短板。

       发展的问题要在发展创新中解决,共富的短板要在改革奋斗中拉长。广大青年要站在攻坚克难最前列,要胸怀“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树立“功成必定有我”的志向,面对困难敢闯敢试,面对风险要敢作敢为,始终保持历经磨难百折不挠、饱经风霜坚韧不拔的毅力。共同富裕不是喊出来、等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未来是青年人的,也是奋斗者的,青年人要在共同富裕的路上披荆斩棘,在负笈前行的道路上淬炼成才。

  走好共富之路,当“潜下身子”,做青春“实干家”。人类社会每一次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背后都是科技创新产生的骤变。浙江推进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以来,一直将科技创新作为示范区建设的聚焦点。青年把共同富裕作为实践来推进,就要学好本领,把事业建在推动科技创新上,让科技创新成为国之利器,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共同富裕是共建共富,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因此,青年人要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用踏踏实实的埋头苦干、兢兢业业的努力工作,练好“内功”,打好基础,用汗水浇筑乡村振兴、用脚步丈量基层一线,让青春在实干中绽放。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实现共同富裕是一场艰巨而长期的接力赛,需要青年人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跑,需要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厚成势。只有青年人眼中有光、心中有梦、肩上有担,共富的道路才会越来越清晰。

【篇10】追寻共同富裕梦

   大家知道,目前,全党全国上下正在全力开展精准扶贫,我们学校也有很多老师参与了精准扶贫。那么,为什么要精准扶贫呢?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大部分群众都过上了富裕生活,但还有一部分群众没有摆脱贫困。解决好这些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是我们实施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也是最大难题。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最根本的措施就是精准扶贫。精准扶贫坚持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改变了长期以来粗放扶贫、年年扶贫年年贫的状况。党的十八大以来,已经有一大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通过精准扶贫摆脱了贫困,充分证明精准扶贫政策是正确的。现在,精准扶贫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剩下都是硬骨头,我们必须下定攻坚拔寨的决心,拿出超常规的措施去啃掉这些硬骨头,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我相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有精准扶贫政策做保证,我们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

【篇11】追寻共同富裕梦

  追求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美好憧憬,是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救国救民的百年夙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崇高理想。追求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矢志不渝的神圣使命和奋斗目标,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披荆斩棘对实现共同富裕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我国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在此背景下,系统回顾和梳理中国共产党追求共同富裕的百年历程,总结其基本经验,对于新时代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追求共同富裕的百年探索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萌芽与早期探索阶段

  建党之初,李大钊同志就指出,社会主义“是使生产、消费、分配适合的发展,人人均能享受平均的供给,得最大的幸福”。党的一大提出消灭阶级差别、打破生产资料私有制、大力发展社会所有制的主张。党的二大提出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纲领。党的两次代表大会彰显出党追求共同富裕的初心和决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并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土地法,提出了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的政策。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和党中央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制定了减租减息、增开荒地、增加农贷等惠农政策。解放战争时期,党通过《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中国土地法大纲》等政策文件,推动解放区土地改革和经济建设。土地作为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实现“耕者有其田”是党带领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前提基础。因此,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都紧紧围绕农民的土地问题,制定政策,开展工作,改善人民生活,最终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谋求共同富裕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初步探索与曲折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基本设想,结合中国具体实际,领导和完成了“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追求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同时,“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两弹一星”成功发射等奠定了党探索共同富裕的工业和国防基础。这一时期,毛泽东首次提出“共同富裕”概念,并多次做出阐释。他强调,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有发达的生产力作为物质基础,在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不能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在这一时期,我们党探索共同富裕的道路虽然遭遇了严重挫折,仍然在曲折中前进。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转型探索与深入推进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对共同富裕新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摸索。邓小平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构想:“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深刻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并进一步强调,共同富裕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要以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思想来统一全党认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地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并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同时全面加强扶贫工作,探索形成了开发式、改革创新、科教先行、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多元扶贫模式。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在新千年伊始实现了全民总体小康的目标。党的十六大以后,如何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成为党接续推进共同富裕更好实现的严峻考验。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并开始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和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逐步实现与强化提升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就是一个“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共同富裕的认识也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指出“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因此,党中央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行精准扶贫,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为推进新发展阶段的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基础。正如***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所指出的,“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同时,***总书记指明了党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和方向,“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确立为我国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之一,并提出一系列重大要求和重要举措,从实践角度进一步明确了党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主攻方向和着力点。

  二、中国共产党追求共同富裕百年探索的经验启示

  (一)推进共同富裕,必须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与使命,追求共同富裕就是党的初心与使命最直观的话语表达。回望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党的坚强领导。百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奠定了中国人民追求共同富裕的根本政治前提;社会主义制度全面确立,筑牢了中国人民追求共同富裕的稳固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开创,厚植了中国人民追求共同富裕的雄厚物质基础;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创造了中国人民追求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的良好条件。党的百年奋斗史昭示我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当前,党带领人民追求共同富裕已进入不可逆转的伟大进程,但共同富裕的理想目标仍不会轻松实现,这时候尤其需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认识上,党要准确把握共同富裕迈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时代意义、新的科学内涵和重难点任务。在政策上,党要对推进新发展阶段的共同富裕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制定战略规划和政策举措。在落实上,党要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注重在各项政策落实中协调各方利益,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推进共同富裕,必须要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根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的重要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共同富裕思想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上的高度一致性,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然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必须贯穿始终的核心价值理念。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始终把实现人民的愿望和利益作为全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历史时期,都注重让人民群众共享革命成果、改革成果和发展成果。建党百年,党带领人民实现了政治上的当家作主、经济上的全面小康、精神上的自由自主,从而使人民群众在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迈入新的高度和水平。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当前,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是深入了解人民群众在共同富裕迈进新发展阶段的现实诉求,注重解决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实际问题,使共同富裕的目标与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追求相对接。二是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推进共同富裕的重难点工作,着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逐步实现全面富裕和全民富裕。三是注重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居民收入同步提高,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促进收入分配更为合理有序,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三)推进共同富裕,必须要着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总书记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重要文章中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为新发展阶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学指引。建党百年来,党对发展理念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在发展诉求上,党始终坚持谋发展的共识;在发展目的上,党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在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式上,党始终立足时代变化,顺应人民需要,坚持与时俱进。正是党的发展理念的持续变革与创新不断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前,我们依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破坏、创新不足等问题,从而使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问题摆在了新发展阶段更为突出的位置。进入新时代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理念的重大理论创新,契合了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坚持高质量发展是对新发展理念的贯彻和落实,是对人民高品质生活期盼的关切和回应,也是破解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的有效途径。推动新发展阶段的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重要文章中提出的六大举措: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最终确保以高质量发展促进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四)推进共同富裕,必须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中国绝对贫困问题,农村与全国同步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扎实推进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举措,因此,必须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脱贫攻坚与农村改革建设同时谋划、同步推进,陆续推出系列关于农村扶贫脱贫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政策举措,以促进“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这也是新时代推进农村共同富裕的一条重要宝贵经验。当前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一方面要积极防治规模返贫致贫问题,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健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责任体系;二是要强化和完善易返贫致贫人口的精准检测力度和科学评估机制;三是要总体保持和适时适度调整脱贫攻坚政策,以确保脱贫之后群众生产生活的稳定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四是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并完善社会大扶贫格局,凝聚全社会帮扶合力。另一方面要积极促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科学接续,以脱贫攻坚成果为基础,激活和调动农村产业、土地、政策、人才等各类发展资源,稳固脱贫基础、提升发展水平,构建治理农村相对贫困和农民可持续增收两大长效机制,从而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最终实现新发展阶段农村高质量发展和农民高品质生活。

【篇12】追寻共同富裕梦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其基础是富裕,关键是共享,重点是缩小差距。下面从共同富裕的内涵、主体和路径三个维度谈一谈。

  从共同富裕的内涵看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是富裕。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普遍向往的一种理想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奋斗的美好愿景。从内涵看,共同富裕并非“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而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与发展阶段相适应、品质更优的生活水平,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故此,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指出,“我们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实现了“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标,现在采取试点示范的方式,推进共同富裕,可谓正当时。20_年6月10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支持浙江先行探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开全国之先河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基础是什么?当然是富裕。浙江是全国唯一一个所有设区市居民收入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1。96,远低于全国的2。56。通过浙江的探索,最终将惠及全国人民。

  从共同富裕的主体看共享优质教育对共同富裕的意义。实现共同富裕的主体是人,共同富裕的关键是共享优质教育。人的幸福生活有三个层次:一是温饱的层次,一个是有尊严的生活层次,第三个是有理想的生活层次。无论哪种生活层次,教育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先说义务教育。截至20_年底,我国已有97%以上的县实现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但这个均衡发展是县域内的,如果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升到省域层次,并且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将树立教育公平的新标杆,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最深厚的基础。再说职业教育。近年来,经过不断努力,虽然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离人民群众把职业教育作为自愿和乐意的选择还有一定距离。改变这种现象的关键是要根据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使职业教育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民众乐意选择的教育类型。接着说高等教育。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建立与新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现代化人才培养体系,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我们要让全体人民共享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平衡教育的国家属性与个人属性,把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内在潜力、创造力调动起来,建立起一个自主的学术和人才的体系,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支撑。

  从共同富裕的路径看如何在共同奋斗中缩小差距。在我国,共同富裕是涉及逾14亿人口的伟大事业。要在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上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树立“创新致富、勤劳致富、先富帮后富”理念,鼓励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增收致富,鼓励后发地区在深挖潜力、增强动力、释放创新活力中跨越发展,通过自身努力和相互帮助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同时,共同富裕是一场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标志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场社会变革中,只有通过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才能真正实现人人享有。另外,要特别注意“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就是有多大本事出多大力;量力而行,就是吃饭穿衣量家当,不提不切实际的目标,不做超越阶段和能力的事情。共同富裕必须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奋斗,一步一个脚印地从低层次共同富裕向高层次共同富裕迈进。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全面小康建设,我们交上了一份高分答卷,实现共同富裕,将是一场新的赶考之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篇13】追寻共同富裕梦

  古今中外,人们对共同富裕的追求从没停止。我国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中就有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放眼世界,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如托马斯·莫尔、托马斯·康帕内拉等对理想社会进行的朴素描述,其中便蕴含着对共同富裕的追求。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构想,我们所要追求实现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消灭三大差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实现社会共享、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以此为指导,带领中华儿女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前行。

  一、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

  共同富裕,顾名思义,是不断提高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实现人民大众的富裕。理解共同富裕,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共同富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体。“富裕”展现的是生产力,即社会财富的发展程度,是相对于贫穷来说的。“共同”展现的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即社会财富以何种形式归谁所有,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及两极分化而言的。

  二是共同富裕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因此,在谈到共同富裕的时候,我们不能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在同一时间点拥有相同数量和质量的社会财富。

  三是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共同富裕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仅需要在数量上实现增长,更需要在质量上有所突破,而实现这一过程需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在追求共同富裕的理想生活,但由于受不同阶段的社会财富总量及分配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在不同时期所追求的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是不同的,是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步实现的。

  二、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目标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自成立以来,就确立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对共同富裕的追求是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践行使命的生动体现,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有人就提出国家富强的发展目标,指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在深刻总结以往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共同富裕的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认识。正是在这些思想的指引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施了包括“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在内的一系列反贫困措施。

  但应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我国在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等方面还不能很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需要加快步伐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三、在新发展阶段奋力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仍需不忘初心,继续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一是坚持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行。首先,发展生产力即为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必须先把“蛋糕”做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预计20__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但对比发达国家人均GDP及实现共同富裕所需的物质基础,我们仍需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继续将我国这块“蛋糕”做更大。其次,实现共同富裕还涉及如何分配“蛋糕”的问题。资源分配方式直接影响着资源配置的结果,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求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

  二是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共同富裕所需的物质基础需由落实新发展理念来保障。在发展中坚持创新,不仅要注重先进核心技术的突破,更要在“五位一体”建设中凸显创新,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动力;在发展中坚持协调,处理好不同区域、城乡之间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基本方法;在发展中坚持绿色,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将健康发展的理念融入发展全过程,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在发展中坚持开放,为实现共同富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在发展中坚持共享,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社会基础。

  三是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辩证统一。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也是全体人民共同的追求,但共同富裕的实现绝非易事,因此,在追求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尽力而为,也需量力而行。

推荐阅读:

  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六个方面个人对照检查材料【三篇】

  2023年度民主生活会6方面对照检查材料【5篇】

  政审证明材料9篇

  2023年对照六个方面意见建议(通用3篇)

  巡视谈话提纲及回答与班子成员范文(精选14篇)

  2023年度民主生活会开展情况报告(通用11篇)

热门标签: 范文
追寻共同富裕梦范文(精选13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