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的法律思考

更新时间:2023-01-24 13:50:31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收藏

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的法律思考 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的法律思考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的法律思考 文章来源自3edu教育网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为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各国采取了多种措施。本文分析了征收环境保护税的理论依据及其现实意义,在借鉴国外环境保护税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环境保护税制的原则和思路。

关键词:环境保护税;污染;法律的思考

工业革命以来,人口的迅猛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状况的日益恶化,环境问题使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面临严峻挑战,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世界各国谋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同样出现了大量的环境问题,为了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目前我国较多采用的是直接管制措施,例如规定排污标准、征收排污费,这些措施将污染者置于被动接受管理的地位,不利于调动其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环境保护税作为一种有效的刺激措施,能够通过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取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效应。我国现阶段还没有专门用于环境保护的税种。本文将对我国的环境保护税收法律制度建设进行初步探讨。

一、开征环境保护税的理论依据

(一)外部性理论

(二)“稀缺资源”论

二、开征环境保护税的现实意义

(一)环境保护税能增加财政收入

(二)环境保护税具有经济杠杆的功能

一方面,通过税收差异和优惠政策,环境保护税可以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如对节约能源、清洁生产和资源回收利用的产品给予一定期限内的免缴部分或全部税款的优惠措施,而对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企业可以加收环境保护税,这样的措施有利于鼓励环保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环境保护税能推动清洁工艺的创新,因为生产者有动机去发现可供选择的有利于环境的生产方式。在征收环境保护税的情况下,生产者会比较保持现有污染水平所支付的税收与进行技术革新减少污染所能得到的收益。如果技术创新成本小于税收,那么污染就会减少,一直减少的污染控制成本等于税收时,达到污染减少的最优水平。假设所有污染者的行为都是理性的,污染控制的总成本将会最小化。例如瑞典对含有硫磺的柴油燃料征税,这促使人们开发了新的清洁燃料。

(三)环境保护税能促使消费者使用更少的污染产品

尽管环境保护税有的征税目标是消费者,有的是生产者,但是最终,所有税收引起的费用都会转嫁到使用有害环境的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身上。消费者购买污染产品将要多付费,承担额外的环境污染成本,而选择清洁产品则没有额外费用的产生,例如,消费者使用含铅汽油就需要比使用清洁燃料多付费。因此,环境税能刺激消费者增加绿色产品的消费,从而改变消费方式,最终从源头上控制污染。

(四)环境保护税的征收能减少污染控制的成本

环境税减少了污染控制的成本,因为征收环境保护税不需要承担政府失察的成本。所有的行为决定都掌握在污染者手里——决定是继续污染并支付相关税收还是采用新的有利于环境的方式做生意,污染者可以通过比较两种选择的收益来加以决定。在这种机制下,减少污染措施所需成本过大的污染者会倾向于支付环境税,而那些减少污染所需成本很低的就会倾向于减少污染。因此,没有政府的监管也能得到一样的结果〔3〕。环境税收与基于企业协商和直接管制的政策措施相比,具有更大的透明性,较少受到“管制俘虏”的影响,因而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三、建立我国环境保护税的法律思考

我国现行税制中的资源税、消费税、所得税中都有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保护环境的政策意图。例如,我国的增值税税法中规定,对生产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废旧沥青混泥土生产的再生沥青混泥土,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税收政策;资源税法将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原矿和盐等资源的开采或生产纳入征税范围;消费税法将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鞭炮、焰火、汽油、柴油、小汽车和摩托车等消费品纳入征税范围,并对小汽车按照排放量的大小规定了高低不同的税率;内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利用废气、废水、废渣等废弃物作为主要生产原料的企业,可以在5年内免征或减征所得税。上述税种和政府的其他措施相配合,在减少污染、改善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些税种的设立并非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对环境保护只能起到补充性的作用,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我国有必要在完善现行税制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规定基础上,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尽快开征以环境保护为目的,以污染环境的行为或产品为课税对象的专门性税种——环境保护税。

(一)构建环境保护税法的基本原则

(二)环境保护税的征税对象

国际上通常把污染环境和破坏生

推荐阅读:

  政府收入回归财政问题初探

  发展中国家税制改革比较

  论财政的一般性质、基本准则与行为规范

  强化税收宣传改善税收环境

  观调控的制度基础与政策边界分析

  关于财政支出“越位”与“缺位”的思考

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的法律思考.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试论WTO背景下我国政府经济规则改革

试论WTO背景下我国政府经济规则改革, 一、入世,政府首当其冲 世贸组织的最大特点就是为各成员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提供了一套法律框架,即WTO规则,用来规范和约束成员的政府行为,以消除或限制各成员政府对跨国(境)贸易的干预。由于WTO规则绝大多数都与政府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关,几乎影响到成员方经济管理的各个层面。因

经济论文2023-02-05

国内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比较

国内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比较,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该如何转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国外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比较分析,简要论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问题及相应对策。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 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其他论文2023-01-21

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对策

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对策,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总物价或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贷币供应超常规增长,较多的贷币追逐较少的商品,投资和消费过旺,社会信用膨胀,生产过热。通货膨胀的特征是供不应求。通货膨胀的成因有成本推动型、需求拉动型、结构失调型、输入型与综合型导致的通货膨胀。一、建国初期我国出现的通货膨胀这次通

其他论文2023-01-21

农林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农林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为培养 会技术,懂经济,善管理 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下面是i乐德范文网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林经济管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农林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一:探讨我国农林经济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前言 现在农林经

经济论文2023-02-05

浅析产业升级研究综述及展望

浅析产业升级研究综述及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1979-2008年中国的GDP增长平均速率为9.8%。其影响因素固然很多,其中重要的因素是中国实现了产业的阶段性升级。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2010-2013年,中国的GDP 增长速率分别为10.4%、9.3%、7.8%、7.7%,经

其他论文2023-01-21

我国主要产业运行态势分析

我国主要产业运行态势分析, (一)煤、电、油、运行业增势趋缓,瓶颈状况有所缓解 煤、电、油、运等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受需求增速放慢等因素影响,生产增速趋缓,供应紧张局面有所减弱。据统计,14月全国煤炭表观消费量达6.35亿吨,同比增长约8.3%,较2004年同期下降3.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全国规模企业煤炭

其他论文2023-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