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申诉材料格式和范文通用14篇

更新时间:2024-02-29 11:29:4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单位申诉材料格式和范文 第一篇

申 诉 人(原审被告人):方,男,出生,广东省xx市人,住xx市xx镇xx村新兴路号,身份证号码,现押于xx市第二看守所(牛山)。

代理律师:刘,广东律师事务所分所律师。

申诉人认为xx市第二人民法院作出的“()东二法刑初字第554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判决申诉人构成故意伤害罪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申诉人不服该判决,特提出申诉申请再审。

申诉请求:依法撤销xx市第二人民法院“()东二法刑初字第554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对本案进行再审并依法宣告申诉人无罪。

事实理由:

一、涉案的事实经过

晚11点,申诉人与陈桂桃、陈惠如、陈寿稳、阿超、阿连六人在x村1国道路段行走,被从后面开摩托车行驶路过的方发枝、方发东差点撞上,于是双方发生纠纷并争吵,方发枝、方河东二人拿防盗锁追打申诉人等人,申诉人在逃跑途中碰见骑摩托车的陈建强,陈建强问是怎么回事,申诉人将情况告诉陈建强后。陈建强即骑摩托车带上申诉人与陈桂桃到胡记大排档找到正在吃夜宵的方发枝、方河东理论并发生了打斗,打斗中陈建强头部受伤,由于得到胡记大排档老板制止,双方打斗结束。打斗结束后,陈桂桃自己离开了,陈建强则要申诉人陪他去医院看伤并回住处拿钱,于是陈建强就骑摩托车载申诉人到陈建强的元心村租房处,陈建强自己上了楼,申诉人则在楼下等陈建强,过了半个小时左右,陈建强与一个叫“牛仔”和一个外地人从楼上小来,然后申诉人就上了陈建强的摩托车,另外“牛仔”和那外地人也坐了一辆摩托车。申诉人坐上陈建强的摩托车后,陈建强并没有告诉申诉人要去哪里,就开车从元心村往xx村方向行驶,到元心村第二工业区路口时,陈建强看见刚才与我们发生打斗的方发枝、方河东在第二工业区路口的一店外,就下了摩托车朝方发枝、方河东追去,学会故意伤害罪 轻伤。与陈建强一起来的“牛仔”、外地人也下车跟着陈见强去追,申诉人则没有下车而是扶住陈建强的摩托车。申诉人在扶车时看见陈建强用刀砍了一个人手脚。陈建强砍人后又开摩托车带申诉人回到陈建强的出租屋,这时牛仔也回来了,牛仔说他砍了一个人的颈部,可能将人砍死了。事情发生后,申诉人由于害怕这事牵连到自己,于是就一直躲藏,直到到仙桥派出所投案交代情况。

二、申诉人认为自己没有共同犯罪的主观故意,也没有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具体行为,申诉人的行为不符合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1,申诉人与陈桂桃等人在路上行走差点被方发枝、方河东撞上发生纠纷被方发枝、方河东追打,申诉人碰见陈建强后,与陈建强、陈桂桃一起去到方发枝、方河东吃夜宵的胡记大排档理论并发生打斗,方发枝、方河东并未受到任何伤害,反而是陈建强头部受伤。这次打斗行为申诉人虽然参与了,但没有造成任何后果,申诉人在胡记大排档与方发枝等人之间发生的打斗行为并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2,在胡记大排档打斗结束后,陈桂桃独自离开,而申诉人是为了陪陈建强去医院看伤才与陈见强一起回陈的出租屋处的。陈建强在此期间并没有告诉申诉人要去殴打报复方发枝等二人,申诉人也没有殴打报复对方的意思向陈建强流露,同时更没有指使或要求陈见强去殴打报复对方的语言行为存在。当陈建强从他的出租屋出来并骑摩托车载上申诉人,申诉人只以为是去医院看伤而已,陈建强没有告诉申诉人他是要去报复对方,申诉人对于陈建强要报复对方的想法一无所知,更没有共同伤害对方的主观故意。

3,申诉人上了陈建强的摩托车后,陈建强搭载申诉人从元心村到xx村第二工业园区路口,在看到方发枝等二人后即下摩托车并去追砍方发枝等,与陈建强同来的“牛仔”、外地人也跟随陈建强去追砍方发枝等二人,申诉人当时只是坐在陈建强的摩托车上,只是看见了陈建强、牛仔、外地人用刀去追砍方发枝等二人,申诉人并没有参与陈建强等人对方发枝的共同致害行为,陈建强等追砍方发枝等二人并造成伤害后果与申诉人在法律上没有关联,申诉人只是这次打斗事件的目击证人。

刑法所讲的共同故意是指共同犯罪人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并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学会故意伤害罪判刑。具体地说,“共同故意”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各共犯人均有相同的犯罪故意,二是各共犯人之问具有意思联络。

从上述1、2、3方面都可以看出,申诉人搭载陈建强的摩托车到陈建强元心村出租屋处的目的是陪陈建强去医院看伤并回来拿钱,申诉人不知道陈建强从出租屋出来后要去报复方发枝,陈建强也没有告诉申诉人要去报复殴打方发枝,因而申诉人与陈建强之间并没有共同伤害方发枝的意思联络,不存在申诉人知道陈建强要去伤害方发枝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里态度,故,申诉人搭载陈建强的摩托车被陈建强从元心村载到xx村第二工业园区路口,申诉人搭载陈建强摩托车的行为不能简单地认定为申诉人与陈建强就有共同伤害方发枝的主观故意存在。

三、xx市第二人民法院“()东二法刑初字第554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认定申诉人结伙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一人死亡、一人轻伤,构成故意伤害罪,该认定属于主观臆测和推断而没有证据。

1,《判决书》11页认定:被告人方上述犯罪事实,有被害人方河东的陈述,证人陈桂桃、陈寿稳的证言以及被告人方在公安机关的初期供述等证据予以证实,而且上述证据证明的事实相互关联、相互印证,足以证明被告人有共同伤害被害人的主观故意,其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对于《判决书》所列的证据,申诉人认为恰恰不能证明申诉人有故意伤害罪的共同主观故意,理由有:

A 、被害人方河东证言证明:“方河东与方发枝在胡记大排档结账后,他与方发枝去到欢乐世界对面的小卖部并坐在旁边的桌球台上,后有四名男子骑两辆摩托车过来,该四名男子下车各拿一把长3x厘米的水果刀追砍他和方发枝。其中两人追砍方发枝,两人追砍他”(见《判决书》P6页第2—x行)。按照方河东的证言,持刀砍方发枝和方河东的是四名男子,如此证言成立,即应证明了申诉人有直接用刀追砍被害人的行为存在,但《判决书》P11页第2x—22行却又认为:“从本案现有证据显示、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被告人方有直接持刀砍伤两被害人的行为”。这一认定就足以说明了被害人方河东的证言不能证明申诉人有故意伤害他人的主观故意。

B、证人陈桂桃的证言证明:“在胡记大排档打斗结束后陈建强就叫他先回去,而陈建强则载着方向行离开”(见《判决书P6页22行至Px页第1行》)。本案两被害人是被陈建强与牛仔和一个外地人在去第二工业园路口的一家店门口砍伤致死、致伤,当时陈桂桃根本就没有与申诉人在一起,也没有与陈建强在一起,事后也没有得见过方或者陈建强,陈桂桃的证言又如何能证明申诉人有故意伤害罪的主观故意呢?

C、证人陈寿稳的证言证明: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到次日凌晨听说有人被砍伤了”(见《判决书》Px页第1x行),陈寿稳的证言所证明的内容本来就属于传来证据,这也不可能证明申诉人有故意伤害被害人的主观故意。

证人陈桂桃、陈寿稳后来根本就没有与申诉人在一起过,法院判决却可以用这两人的证言证明申诉人有伤害被害人的主观故意,并且还认为这些证据相互印证,不知这印证从何而来?

2,《判决书》认为申诉人在庭上辩解发案时是陪陈建强去医院看伤不知道陈建强持刀去报复被害人的辩解意见,法院查实从陈建强居住的元心村到xx村,中间路段有医院,申诉人与陈建强等人驾驶摩托车直接去到xx村的作案现场,所以申诉人的辩解明显不能成立,不予采信。听听故意伤害罪判刑。申诉人认为法院用这种方式来否定申诉人的辩解是非常不客观的,也是非常不符合常理的:

A、在胡记大排档打斗结束后,陈建强头部受伤流血这有陈桂桃的证言可以证实,陈建强要申诉人陪他去看伤是合符常理的;

B,、从陈建强居住的元心村到xx村,中间路段有医院,申诉人与陈建强等人驾驶摩托车直接去到xx村的作案现场,这只能说明陈建强没有带申诉人去医院看伤,而并不能否定申诉人的辩解,也不能因为中间路段有医院而陈建强不去就医就推断出申诉人有故意伤害被害人的主观故意。

C、陈建强是否要申诉人陪他去看伤,陈建强可以证明。不能因为陈建强已死没有留下对申诉人有利的证言而否定申诉人的辩解理由。同样,本案被害人是否与陈建强、牛仔、外地人有共同伤害被害人的主观故意,陈建强、牛仔以及外地人这三人都是可以证明,现在不能因为陈建强死了,牛仔、外地人又没归案就武断推断申诉人有故意伤害的主观故意,这对申诉人是极端不公平的,这是不符合证据采用原则的。

第三:本案对申诉人的有罪判决只是为了平息受害人一方的情绪而牺牲申诉人的正当权利,申诉人成了方发枝死亡一案的替罪羊。

1,本案的发生在起因上申诉人有一定的过错,但申诉人的行为并不构成犯罪。申诉人等在被方发枝追打后,遇见陈建强并于陈建强一起到大排档找方发枝理论并打斗,这件事申诉人有错,但该次打斗不构成犯罪,该次打斗只是后来陈建强要报复方发枝的起因。

2,陈建强被方发枝打伤头部后要申诉人陪他去看伤,申诉人搭载陈的摩托车到陈的住处以及后来陈又搭载申诉人到xx村第二工业区路口,这一过程中申诉人没有任何伤害受害人的主观故意,陈建强与牛仔、外地人共同伤害本案受害人,按罪责自负的原则,也只应追究行为人的责任。申诉人搭载陈建强摩托车的行为与陈建强伤害他人的行为是不同的。

3,本案从xx市区人民检察院对申诉人作出《不起诉决定书》到xx市人民检察院《撤销不起诉决定书》,再到法院对申诉人作出有罪判决,案件的证据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为何对案件的处理却大不相同?难道由于本案的真凶陈建强已死、另两位真凶又不能归案就非得将不是罪犯而当时在场的申诉人判刑以此抚慰被害人家丧失亲人的痛苦?

最后,申诉人认为本案《判决书》判决申诉人有罪缺乏证据支持,属于认定事实不清,据此作出的判决必然经不起法律的检验。为了维护申诉人的合法权益,还申诉人清白,特依据《刑事诉讼法》第2x4条的规定提出申诉,望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

xx市中级人民

申诉人:方 代理人:广大律师事务所刘律师

年 x 月 1x 日

单位申诉材料格式和范文 第二篇

申诉人:吴,男,汉族,x年9月13日出生,贵州省xx市人,现住组。身份证号码:

申诉人:王,汉族,x年11月15日出生,贵州省xx市人,现住组。身份证号码:

被申诉人:沈,男,汉族,x年10月24日出生,贵州省黄平县人,现住xx市*路90号。身份证号码:

申诉事项:

1、请求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撤销黔东南州中级人民法院()黔东民终字第622号判决。

2,判令被申诉人沈赔偿非法占用申诉人房屋的租金 元。

3、判令被申诉人立即搬离xx市*路*号房屋。

事实与理由:

一、案件基本事实

经申诉人与被申诉人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于x年1月21日签定了房屋买卖《协议书》。被申诉人同意将属于其所有的xx市环城北路90号房屋出售给申诉人,该房屋土地使用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房屋总价款52万元,预付定金1万元。

《协议书》签定后,于x年10月左右,才知道被申诉人卖给申诉人的房屋,早在x年因为潘x贷款提供担保,被xx市人民法院依据发生法律效力的xx市人民法院作出的()凯民初字第602号判决书,于x年11月9日,以()凯执字第260号民事裁定书查封。

x年10月28日,经被申诉人沈向xx市人民法院请求,并经申诉人同意,xx市人民法院以281198元将被申诉人所有的xx市环城路90号住宅一栋变卖给申诉人,并据此作出()凯执字第260——6号民事裁定书。依据()凯执字第260——6号民事裁定书,于x年10月26日,申诉人向xx市法院执行局支付购房款235000元。

尽管申诉人是从xx市法院以变卖的方式,用281190元购得被申诉人xx市环城路90号住宅一栋。但申诉人严守诚实信用原则,仍然按照申诉人与被申诉人于x年1月21日签定的购房《协议书》中的约定付款。即: eq oac(○,1)1、x年1月21日,申诉人王支付被申诉人沈定金10000元; eq oac(○,2)2、x年10月26日向xx市法院支付购房款235000元; eq oac(○,3)3、x年11月20日,申诉人向被申诉人沈支付购房款300000元(现金),共计535000元。

这里需要慎重说明的是:申诉人与被申诉人在《协议书》中的约定是:房屋总价款是520xx0元,而申诉人实际向被申诉人支付545000元,为什么申诉人要向被申诉人多支付25000元呢?原因是:x年10月27日,申诉人与被申诉人协商支付未支付的275000元房款时(520xx0-2350000-10000=275000),被申诉人沈提出:现在房屋过户费高了,要求增加过户费,申诉人考虑当时过户费的确上涨了,就同意给被申诉人增加万元过户费。这样申诉人就还要向被申诉人支付30万元,依据双方商定的付款数额,被申诉人当即写了30万元的收条。该收条当时没有交给申诉人,而是自己保管。但被申诉人又说:他现在没有钱过户,要求申诉人先付被申诉人80000元房款作为过户的费用。应被申诉人的要求,申诉人于x年10月7日上午10时34分,申诉人支付75000元房款作为被申诉人的过户费。被申诉人得75000元后便与申诉人一起去xx市房产局办理过户手续,去到房产局后,由于没有xx市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xx市房产局不同意过户。

经申诉人要求,x年11月14日,xx市人民法院送协助执行通知书到xx市房产局。该月15日,申诉人就叫被申诉人去xx市房产局过户,这时,申诉人有说:申诉人原给的75000元已还他欠他伯伯的欠款,现没有钱办理过户手续,你给足300000元,我与你就去办理过户手续。对申诉人这种无理要求,申诉人当时没有答应。但思来想去,不给足还应付的300000元,被申诉人就不去办理过户手续。为了实现办理过户手续,申诉人同意给被申诉人300000元再去办理过户手续。于是,在x年11月20日16时51分,申诉人取款304000元,支付被申诉人房款225000元,余下的79000元留作他用。当申诉人与被申诉人去到xx市房产局时,因快下班,当天又没有办成过户手续。

x年11月21日,申诉人又请被申请去办理过户手续,被申诉人声称有事不能去办理过户手续。此后,被申诉人便以种种理由不去办理过户手续。万般无赖之下,于x年12月3日,申诉人依据xx市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申诉人支付过户费办理过户手续。x年1月4日取得所购房屋所有权证书。

二、一审判决情况

申诉人取得所购房屋所有权证书后,要求被申诉人搬出该房时,被申诉人拒绝搬出。此种情况下,申诉人要求xx市人民法院执行,该院则说,没有执行依据,你必须以侵权纠纷向法院起诉,待法院判决后再与执行。

x年5月21日,申诉人向xx市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1、被申诉人立即搬出xx市环城路90号房屋;2、自x年10月28日至被申诉人搬出的日期,门面150平方米,以每日75元计算,住房平方米,以每日66元计算赔偿给申诉人。

x年8月2日,xx市人民法院作出()凯民初字第744号民事判决,判令被申诉人立即搬出xx市环城路90号房屋。

三、二审判决情况

x年8月10日,被申诉人不服一审判决,向黔东南州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经审理,于x年12月6日以()黔东民终字第622号民事判决,撤销了xx市人民法院作出的()凯民初字第744号民事判决第一项,即被申诉人立即搬出xx市环城路90号房屋的判决。

四、二审判决不尊重客观事实,认定事实错误

(一)、二审判决不尊重客观事实

本案的下列证据所证实的事实是无可争辩的客观事实,二审法院对这些客观事实,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而是视而不见,将其束之高阁,这些证据有:

1、《贵州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结算票据》

这一证据证实申诉人通过法院向xx市农村信用联社支付235000元,用于偿还被申诉人在该社的欠款,对此,二审法院和被申诉人都是认可的。

2、被申诉人向申诉人出具的《收条》真实、合法、有效

被申诉人x年10月27日书写的,x年11月20日总共收到申诉人300000元现金(x年10月27日支75000元,x年11月20日支付225000元)后,被申诉人才将收条交给申诉人。这样的收条应合法有效。其原因是: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因此,被申诉人向申诉人出具的《收条》合法有效。因为, eq oac(○,1)1、被申诉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eq oac(○,2)2、意思表示真实; eq oac(○,3)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不同的是:被申诉人在x年10月27日出具《收条》的行为是一个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即在被申诉人收到申诉人300000元,将收条交给申诉人时,该收条产生法律效力。为什么说被申诉人的这种民事行为有效呢?因为被申诉人的行为符合我国《民法通则》第六十二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生效。”的规定。

3、收条

该收条证实被申诉人收到申诉人定金10000元的事实,二审法院,申诉人和被申诉人均无异议。

(二)、二审认定事实错误

二审法院认为:“被上诉人吴、王主张x年10月27日另外付给申诉人沈xx300000元现金,但其取款时间为x年11月20日,除与被上诉人在一审庭审、二审答辩时主张付款时间(x年10月27日)与二审庭审时主张的付款时间(x年11月 20日)不一致外,对于取款支付的地点也与二审法院查明的事实不符,其主张的付款数额也超过房屋买卖协议约定的数额,于常理不符,故其主张本院不予采信。”二审法院的这一认定不客观,也不足以推翻申诉人向被申诉人支付300000元的事实。其理由如下:

1、申诉人对被申诉人支付300000元现金的付款时间的描述并不矛盾

因为,被申诉人于x年10月27日书写的收条是一个附条件的法律行为,即被申诉人收到申诉人300000元,并将收条交给申诉人时,才产生法律效力。申诉人按照收条上的日期,认定付款日期为x年10月27日,按照实际付款日期,申诉人说是x年11月20日付款并无不妥。

申诉人对取款地点在一、二审说法不同,但不能推翻申诉人在x年11月20日取款304000万元的事实,更不能否定申诉人向被申诉人支付225000元的事实

x年11月20 日,申诉人到xx市农村信用联社洗马河分社取304000元款时,由于该社当时没有这样多现金,该社主任刘辉就要其工作人员从xx市农村信用联社万博分社提取304000元现金支付给申诉人,得款后,就支付225000元现金给被申诉人。所以,申诉人在一审时便说:304000元是从万博分社取款的。到了二审,申诉人仔细看自己的存折后,才知304000元是从洗马河分社取款的。假定申诉人有意这样说,也不能否定申诉人x年11月20 日在xx市农村信用联社洗马河分社取款304000元和支付给申诉人300000元的事实,因为由申诉人的存折和被申诉人向申诉人出具的300000元的收据佐证。

3、申诉人实际付款总数额高于房屋买卖协议书约定数额的问题

申诉人向被申诉人多支付25000元,是应被申诉人要求增加过户费而同意支付的,这个数额不在房屋买卖协议书约定数额内,这就是申诉人实际付款总数额(545000元)高于房屋买卖协议书约定数额(520xx0元)的原因。应被申诉人要求,多给被申诉人25000元过户费,这是符合民事法律规定的合法行为,怎么就成了二审法院认定申诉人没有向被申诉人支付300000元的理由呢?简直荒唐至极。

二审法院以上述三点理由不支持申诉人付给被申诉人30万元现金的主张是十分错误的。其理由是:1、对取款时间的理解不一,说法不一,不能否定申诉人取款304000元和支付给申诉人300000元的事实;2、对取款地点的说法不一,是申诉人认为304000万元是从万博分社提来的,就是从万博分社取得款,假定申诉人的确把取款地点说错了,也不能否定申诉人x年11月20 日在xx市农村信用联社洗马河分社取款304000元的事实;3、应被申诉人要求增加过户费而同意支付被申诉人过户费25000元,这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任何法律规定。二审法院以此否定申诉人向被申诉人支付300000房款的主张更是荒唐可笑。

三、二审法院认定申诉人在x年10月27日支付被申诉人万元现金,毫无依据。其理由如下:

1、被申诉人沈在二审庭审中说:“信用联社的证据是真实的,27号取5万元是替我侄子还贷款,她(申诉人)当天取两次,另拿了1万多元给我。”从沈这一陈述看,被申诉人沈xx10月27号只从申诉人处得1万多元现金,没有得万元现金。

2、xx市农村信用联社两份证明

该两份证明证实,x年10月27日,沈大勇本人(沈侄子)用现金偿还了在xx市农村信用联社大道分社的贷款本息51073元。

从上述两点看,被申诉人的陈述是谎言,因为,沈大勇的贷款本息51073元是沈大勇自己用现金偿还的,被申诉人沈也说没有得万元现金。那么二审法院认定x年10月27日,被申诉人从申诉人处得65000元现金,就是毫无依据,纯属编造。

四、二审法院认定取款时间与办证时间不符,故认定申诉人的辩解理由不成立,更是不尊重客观事实

申诉人x年10月27日取款万元是应被申诉人的要求,申诉人支付给被申诉人的房款,作为被申诉人办理过户手续之用。至于,申诉人办理房屋证书的情况,是x年12月3日,申诉人自己支付过户费,x年1月4日取得所买房屋的产权证书。这哪里存在办证时间与取款时间不符的情况。

五、二审法院认定被申诉人收到申诉人的300000元购房款中,包含申诉人替被申诉人向xx市人民法院交付的执行款235000元,是一个极不客观的认定

1、本案中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被申诉人收到申诉人的300000元购房款中,包含申诉人替被申诉人向xx市人民法院交付的执行款235000元。

2、依据被申诉人在一、二审的陈述,被申诉人收到申诉人的300000元购房款中,也不包含申诉人替被申诉人向xx市人民法院交付的执行款235000元。因为被申诉人在一审时说:“我不知道,x年10月26日(申诉人)到银行转款到法院235000元。”在二审,当法官问被申诉人:“你知道法院打(235000元)条子给_美么?”被申诉人说:“直到他起诉我才晓得这回事。”从被申诉人在一、二审上述陈述看,被申诉人x年7月7日一审开庭时都不知道申诉人在x年10月26日替被申诉人向xx市人民法院交付的执行款235000元的情况,那么,被申诉人怎么说在x年10月27日申诉人向其支付的300000元中包含235000元呢?这十分显然,被申诉人说申诉人向其支付的300000元中包含235000元是一个巨大的谎言。

综上所述,经协商一致,申诉人与被申诉人于x年1月21日,签定了房屋买卖《协议书》,申诉人依《协议书》约定,申诉人于x年1月21日支付被申诉人定金10000元,x年10月29日,支付被申诉人房款235000元(通过xx市人民法院支付给xx市农村信用联社,用以支付被申诉人欠xx市农村信用联社的欠款),x年10月27日支付万元,作为被申诉人办理过户手续之用,当时,申诉人自己书写了300000元的收条,但没有交给申诉人,被申诉人自己保存。11月20日支付万元,被申诉人将收到申诉人300000元人民币的收条交给申诉人,(至于二审法院认定300000元中包含235000元,那是毫无依据的,在此不再赘述)至此,申诉人向被申诉人支付房款535000元(其中含应被申诉人要求多支付的过户费25000元),申诉人购买被申诉人房屋的房款全部付清。被申诉人在收到全部房款后,本应自动搬出所出售的房屋,但被申诉人却拒绝搬出。万般无赖下,申诉人只得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判令被申诉人搬出所出售的房屋。二审法院不但不支持申诉人的诉讼请求,反而以毫无证据的所谓事实,甚至编造的事实,判令申诉人再支付被申诉人21万元,被申诉人才搬出所出售的房屋。为此,申诉人特向贵院提出抗诉申请,请贵院支持申诉人的申诉请求,以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申诉人的合法权益。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

申诉人:周*、王

申诉代理人:杨

x年6月27日

单位申诉材料格式和范文 第三篇

上诉人:制衣有限公司,住所地xx省xx市xx镇xx村碧松山中大路东第三行第二间厂房,法定代表人:肖经理 电话:

被上诉人:黄,男,汉族,x年3月10日出生,汉族,无业,

住xx省xx市历城区洪家楼西路94号楼2单元101号;

被上诉人:安,女,族,1x年1月14日出生,无业,住x市香坊区木材街59号7栋5单元319室;

因不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朝民再初字第13486号民事判决和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二中民再终字第12993号民事判决,特上诉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这是一份明目张胆偏离公正的判决,申诉人认为天子脚下的法官严重存在徇私枉法的包庇舞弊行为,在原被告双方证人均证明《协议书》是一式两份的铁证下,被上诉人却恶意窜改他人证据的关健词来狡辩以达到赖账为目的,凭一张有明显窜改痕迹的复印件,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也可凭一张恶意窜改的复印提审本案,并弃原告的证据原件不顾,而改判原先判决过的案件,这明显的徇私舞弊玩权弄术的行为,赤裸裸枉法行为,申诉人强烈抗议并请求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维持法律公正,改判并维持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朝民初字第19135号民事判决。

上诉请求:撤销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朝民再初字第13486号民事判决和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二中民再终字第12993号民事判决,(简称再审判决),改判维持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朝民初字第19135号民事判决。

事实与理由:

是谁猥褒了神圣的法律,原被告双方证人均证明协议书是一式两份,承办法官也可凭被告窜改的复印件颠覆原告的原件证据,此等法官太过徇私枉法。

一:关于朝阳区人民法院()朝民再初字第13486号民事判决审理部份

1:上诉人认为再审判决对“《协议书》系肖代表xx公司与王就x年xx公司与xx公司间的货运纠纷所达成,该协议的效力及于xx公司及xx公司清算组成员黄、安。”属于认定事实错误。根据判决书第8页:庭审查明事实的(内容:双方因货运纠纷产生的赔付问题即告消灭辶内容,依法予以确认。)上诉人认为再审法官对协议书的查明事实依法予以确认出现严重错误理解,协议书上的补充部份和被告提交的收据是互相辅助证据,证明赔偿问题还没有消灭,只对王xx个人不再追究,公司还要负全责。两份证据相依相存,属于再审法官严重错误认识)。

2:关于庭审查明事实的对未能举证证明x年王除xx公司辶外还在其他任职联系业务,故本院对其关于《协议书》系为解决xx公司与运通公司辶间存在货运交易而签订的说法不予采信的意见,上诉人认为是再审法官诬蔑事实,依证据查看,x年1月4日被告向上诉人支付77115元赔偿款,x年4月15日公司注销。本案庭审时,被告证人宁,商培令均证明王在xx公司倒闭后去了运通公司工作,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二中民提字第15929号判决书的庭审时,被告证人宁证明xx公司在x年底开始不做了,王在xx公司不做了就转到运通公司工作。

二:关于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二中民再终字第12993号民事判决审理部份

1:现申诉人对此判决书第10页的本院认为部份的(xx公司关于《协议书》与本案xx公司债务无关的诉讼主张,本院难以彩信。本院对黄,安所称《协议书》旨在解决xx公司与xx公司的辶间的主张予以采信。现上诉人强抗议此案主审法官的采信与判决,这明显是徇私舞弊的枉法行为。原被告双方证人均证明《协议书》是一式两份,被告向法院提交有明显窜改痕迹的复印件,承办法官也可凭被告恶意窜改的复印件压制上诉人的原件,上诉人不需要对《协议书》添加部份做举证义务,被告提交的收据可以辅证该添加的事实依据,如果被告提交的也是原件,两份合同有不同部份,可以证明不同部份的一方在做假,现承办法官却采信被告提交的是有明显窜改痕迹的复印件,而难以采信上诉人的原件证据,此足以证明承办法官徇私枉法的包庇保护街行为。

2:根据法律规定对于书证原件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再审判决虽然认定了《协议书》的内容,但承办法官却规避了原件与复印件的共同的重要的证明内容即书面文字自始自终没有提到过xx公司。既然认定了《协议书》的内容就应当认定《协议书》与xx公司没有关系,明明《协议书》没有xx公司的任何内容,偏偏要认定效力及于xx公司这不是指鹿为马吗?所以再审判决认定该《协议书》效力及于xx公司没有任何证据支持。

三、再审判决认为“因xx公司不能证明x年与运通公司或是其他公司之间存在货运交易或是债务纠纷,所以对《协议书》系为解决运通公司之间纠纷而签订的说法不予采信” 再审判决如此对举证责任的分配并靠此推定得出的结论既不公平也不不符合逻辑的。《协议书》的复印件是由被上诉人提供的,证明目的是为了证明《协议书》签署者王是代表xx公司的。上诉人提供原件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协议书》的复印件缺少的内容。因为《协议书》本身就能证明与xx公司没有任何关系,这亦正是上诉人要证明的目的。所以上诉人到此已经完成了举证责任。由于《协议书》上面没有xx公司的任何痕迹,却要说成是xx公司的货运纠纷,应当由黄和安继续举证,而不是由上诉人就运通公司的问题举证。举证不能的后果应当由黄和安承担而不是上诉人。

四、被上诉人为了弥补《协议书》复印件没有没有xx公司的任何内容的致命缺陷。引入两个证人作证称王当时是代表xx公司签订的《协议书》。还有一位当年起草《协议书》的持笔警察的也书面证明如此。上诉人认为此举欲盖弥彰。既然王代表xx公司签署《协议书》为什么不写上xx公司?如果说当时疏忽了xx公司,那么四个成年人全都疏忽了吗?如果说这些人不懂法律,难道身为警察的书写人也不懂吗?

五、再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存在时间上的矛盾。早在x年10月20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对上诉人与xx公司的货运纠纷就做出了判决,判令xx公司给付359857元及受理费公告费7288元。该判决在x年1月23日生效。而上诉人与王《协议书》签订的日期是x年6月17日。明明上诉人与xx公司的纠纷已经胜诉并进行了执行。不可能再去找王解决其所代表的xx公司的纠纷。所以从时间先后顺序可以证明,x年6月17日的《协议书》王不是代表xx公司《协议书》不可能及于xx公司。

五、再审判决将王作为案外人属于基本事实没有查清。从本案唯一的证据《协议书》来看签署者为王。给xx公司写收条的是王,提供肖收条的是王,做证言公证的还是王。同时为xx公司和运通公司承揽货运业务的还是王。如此重要的案中人怎么可能是案外人呢?按本案审理的过程来看,从申请再审到重审如此重要的当事人王自始自终没有出现过。王证言公证是否其本人所作?王本人的真实陈述是什么?甚至于王是否依然在世?王是否侵犯了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双方利益?再审判决根本没有查清。退一步讲即使王作为证人,而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综上所述,恳请再审法院依法改判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上诉单位:服装有限公司

负责人:肖

日期:x年11月23

单位申诉材料格式和范文 第四篇

法定代表人:宋,总经理。

申诉人因触电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不服四川省xx县人民法院于 x6年6月22日作出的(x6)民初字第92号民事判决和四川省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x6年11月8日作出的(x6)泸民终字第456号民事判决,特依法提起申诉。

申诉事项: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对上述两级法院作出的一、二审判决提出抗诉。

申诉的事实和理由:

首先,一、二审判决以同杆架设形成重大安全隐患和未对同杆架设进行限期或及时整改为由要xx公司担责,其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确有错误。

1、就法律适用来说,对同杆架设问题,是否构成违章形成重大安全隐患,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本案田坝村是1983年自建的低压电力线路的产权人,其于1999年自行将闭路电视线及承载线同杆架设在自己的低压电力线路上,属该电力设施所有者的自主行为,不违反《四川省电力设施保护实施办法》第二十三条关于“未经电力企业或电力设施所有者、管理者同意,不得同杆架设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线、电视接收线、安装广播喇叭或悬挂广告牌”的规定,依法不属违章,不构成重大安全隐患。而一、二审判决依据哪部法律的哪条哪款认定本案中的同杆架设是违章而形成重大安全隐患并需进行限期或及时整改?事实上,一、二审判决对此既没有也无法引用相应的法律依据。显然,一、二审判决认定本案中的“同杆架设形成重大安全隐患需进行限期或及时整改”属适用法律确有错误。

2、就事実认定来说-对同杆架设问题,一、二审判决仅凭部分当事人的口说,并无上级有关部门勒令xx公司限期或及时整改的文件或通知作为判决的依据,就牵强附会地认定同杆枷访需要限期或及时整改,显然其认定的“对同杆架设需要限期或及时整改”这一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

而从二审中xx公司主动举出的新证据的来源看,该证据是一审庭审期间,xx县安监局应县政府要求,对电力公司请求撤除同杆架设问题的答复。从该证据的内容可知,即使排除了电力设施所有者同意的同杆架设的情形,原有的同杆架设即电力设施所有者等所不同意的同杆架设也系历史遗留问题,需逐步改造,但在未经相关部门联合普查并认定为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的情况下,此类同杆架设也同样不属“限期整改”的对象。何况,本案的同杆架设还不属于此类需要逐步改造的同杆架设。

其次,一、二审判决以闭路电视线和闭路承载线被他人移动后未及时维护管理形成重大安全隐患为由要xx公司担责,其适用法律确有错误。

根据《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第七条第二款关于“禁止危及广播电视信号专用传输设施的安全和损害其使用效能的下列行为:……(二)移动、损坏传输线路、终端杆、塔桅(杆)及其附属设备、标志物”的规定,本案中,他人在未告知xx公司更未经其同意的情况下,私自移动广电传输线路即闭路电视线和承载线,依法属危及广播电视信号专用传输设施的行为,xx公司本身作为被侵权方,其有权诉诸法律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至于xx公司何时发现被自己被侵权以及该线路被他人擅自非法移动后是否又造成第三人损害,与xx公司何干?

显然,xx公司对此不应承担任何责任。而一、二审判决以“你的权利被侵犯了,未及时发现进行检查处理,你就有责任”的不合理逻辑,让被侵权的xx公司担责,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权利被侵犯这一事实决不能反过来成为被侵权者担责的理由。

退一步说,闭路电视线本身并不带电,不属高危作业,除非用户投诉闭路电视信号中断,否则xx公司就不应负有及时发现进行检查处理的职责和义务。

第三,对本案的主要责任人之一泸州玉宇电力公司,一、二审判决均回避了其存在的另两项违章行为及其一连串违章行为在本案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反而认定“xx公司对事故的发生较之玉宇电力公司的责任更大些”,其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一、二审判决要xx公司承担30%的赔偿责任,仅判令玉宇电力公司承担20%的赔偿责任,其适用法律确有错误,且明显有袒护玉宇电力公司之嫌。

根据xx县安办签发的《批复》所查明的事故原因:“电力公司要求村、社组织危改,且施工中,使用无证人员上岗作业违反技术操作规范,将电杆固定线与闭路承重线(注:实际为铁丝线)重合并接,且将电杆固定线选址于大路中间,又无绝缘设施,致王世清路过时触电身亡。这是电击死亡的第一间接原因。”从上可知,玉宇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的违章行为至少有三:其一是电杆固定线与铁丝线重合并接,并未错开;其二是将电杆固定线选址于道路中间,而非路侧。由于现场路窄,造成过往行人与该电杆固定线必然进行接触;其三是未设置绝缘设施,即未按照规定加装隔电子。上述三项违章行为共同作用,严重危及他人人身安全,使人性命攸关。也就是说,上述三项违章行为若能避免一项,则本案悲剧即可避免。而一、二审判决仅认定了其第一项违章行为,回避了第二项和第三项违章行为,更回避了上述违章行为在致死王世清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反而认定“xx公司对事故的发生较之玉宇电力公司的责任更大些”,其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

鉴于本案被害人王世清是被电击致死的,又鉴于玉宇电力公司存在多项违章行为(侵害行为)以及上述违章行为在致死王世清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一、二审判决却仅仅判令玉宇电力公司承担20%的赔偿责任;而一、二审判决认定xx公司有两项“不作为”(注:尚不成立),就要承担30%的赔偿责任;二者对比,一、二审判决显失公正。显然,一、二审判决适用法律确有错误,且明显有袒护玉宇电力公司之嫌。

综上所述,一、二审判决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确有错误,对xx公司作出了错误的裁决。为此,特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4条和第185条之规定提起申诉,请求贵院依法提出抗诉,实施法律监督。

此 致

泸州市人民检察院

单位申诉材料格式和范文 第五篇

申诉人:任等 名社员

申诉人因诉重庆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裁决一案,不服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于x年10月10日作出的《行政裁定书》([]渝五中法行初字第00245号),和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于x年12月12日所作出的《行政裁定书》([]渝高法行终字第00286号)现依法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申诉。

申诉请求:

1、请求最高人民法院撤销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于x年10月10日作出的《行政裁定书》([]渝五中法行初字第00245号)和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于x年12月12日作出的《行政裁定书》([]渝高法行终定第00286号)

2、请求人民法院受理申诉人诉重庆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裁决一案

申诉理由: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和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本案中所作裁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应当撤销并应对申诉人诉重庆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裁决一案进行实体审判。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本案时,只将事实审查到上诉人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决定书》[(20xx)125号]的诉权告知选择了向_申请最终裁决并请求_作出最终裁决的事实,却并未查明重庆市人民政府给申诉人所告知的“可向_申请最终裁决”的这一诉权,已经不复存在的这一重要事实(_经数年的研究和征求_常委会法工委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见后“明确了征地安置、补偿争议不属于_最终裁决的范围”)。二审法院没有查清__经长期研究并征求_常委会法工委和最高人民法院意见,并报_领导同意后,“明确了征地安置补偿争议不属于_最终裁决的范围”的这一重要事实,即,重庆市人民政府所告知申诉人的“可向_申请最终裁决”的这一诉权已不复存在的这一重要事实。二审法院也没有查清重庆市_在得到_研究结果后,未及时告知申诉人的事实(重庆市_有设置障碍之嫌),从而导致适用法律错误。

事实:申诉人根据被上诉人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书》的诉权告知,选择了向_申请最终裁决,但_在收到申请后,没有给申诉人作出任何回复(由于当时_对此类案件是否属于_最终裁决范围正处于研究中,没有定论),由于法律规定不能对_进行行政诉讼,又因为_的最终裁决没有时限,因此,申诉人向_申请最终裁决后只能等待,申诉人多次向_邮寄了催促信,但始终未见回复,在万般无赖的情况下,申诉人才又转向向法院寻求司法救济。_对征用土地安置、补偿争议行政裁决是否属于_最终裁决范围进行长期研究,而重庆市_公室在得到_的研究结果后也并未及时告知申诉人,由此耽误了申诉人的诉讼时间,这一事实真相法院有责任查明。在庭审中申诉人向一审法院法官出示了刚收到的(由于刚收到,申诉人无法提前向法院提交)重庆市_公室于x年9月6日给任作出的一份《答复意见书》(编号:,新证据)和《__公室关于依法做好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行政复议工作的通知》(国法[]35号,申诉人根据《答复意见书》获得的文件),而且,_的这一通知明确了征地安置、补偿争议不属于_最终裁决范围。但法官对申诉人所提证据和依据不予审查,且不予接收,因此,未将事实真相查明。申诉人在上诉时已将以上两个文件以附件的方式向二审法院进行了递交,而二审法院在裁定时,也并未提及__经长期研究并征求_常委会法工委和最高人民法院意见,并报_领导同意后,“明确了征地安置补偿争议不属于_最终裁决的范围”的这一事实。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_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8号)第四十三条规定“由于不属于起诉人自身的原因超过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在本案中,申诉人是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的《行政复议决定书》的诉权告知和《行政复议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向_申请最终裁决的,而_在经过了几年的研究并征求_常委会法工委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见后又经_领导同意,才明确了“征地安置补偿争议不属于_最终裁决的范围”。在这里首先要明确的是,_在研究征地安置、补偿争议是否属于_最终裁决范围时,申诉人无法参与更没法左右,只能等待。而重庆市_在得到__的研究结果后,并未告知申诉人以便及时提起行政诉讼,在这里,被诉行政机关有故意设置障碍之嫌。

在一审和二审裁定中,法院对申诉人所提申诉人的“起诉所耽误其超过起诉期限系因不属于起诉人自身原因所致”的不认同的理由,都是申诉人所提理由不符合“自然灾害、战争等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不能克服的情形或被限制人身自由不能提起诉讼的情形。”在本案中,当事人所误诉期虽然不符合自然灾害和战争的情形,但这两种情形只是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不能克服的一个事例,它并不具有排他性。本案一、二审法院将自然灾害和战争用作评判是否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_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8号)第四十三条的规定的唯一标准是严重错误的。在本案中申诉人是根据《行政复议决定书》的诉权告知和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向_申请的最终裁决,申诉人对_要对此类案件进行长期研究且最终“明确征地安置、补偿争议不属于_最终裁决的范围”和重庆市政府_在得到研究结果后不告知当事人的这一事件完全是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不能克服的,所误诉期不是申诉人的主观原因造成,申诉人没有任何过错责任。因此,申诉人所耽误的诉期完全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_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8号)第四十三条的情形,因此,所误诉期必须扣除。

至于两审法院都认为当事人对《行政复议决定书》选择了最终裁决就不能再选择行政诉讼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第一,《行政复议法》所规定的复议和诉讼二者只选其一是要在复议程序必须畅通无阻的前提下才符合的,第二,《行政复议法》第十四条是《行政复议法》中的一种特殊情形,_的最终裁决就是对省级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的一个行政复议审查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_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8号)第三十五条规定“法律、法规未规定行政复议为提起行政诉讼必经程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后,又经复议机关同意撤回复议申请,在法定期限内对原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本案中,申诉人向_申请最终裁决就是对省级机关的行政行为的一个复议的过程,既然申请了行政复议撤回行政复议都能再提起行政诉讼,那么,在复议程序已不能存在的本案中(__已经经征求最高人民法院和_常委会法工委意见后,明确了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属于_最终裁决的范围),法院理所当然的是应当要受理申诉人所提起的行政诉讼,至于诉期,申诉人在向_申请最终裁决后,_经长期研究和重庆市_未及时将研究结果告知申诉人所耽误的诉期应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_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8号)第四十三条的规定扣除,因此,申诉人诉重庆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裁决一案法院应当受理。

《_行政诉讼法》第一条[立法目的]规定“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本案中,申诉人是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行政机关告知的诉权一步一步的进行维权的,但最终是既不能得到行政救济又不能得到司法救济,那法律还怎么能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如果按照一、二审法院对本案的裁定,那么,他们的裁定岂不违背了《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目的?

综上所述:上诉人的起诉所耽误的时间是由于_对上诉人所申请的最终裁决是否属于_的受案范围进行长期研究和重庆市_在得到研究结果后未及时告知申诉人所致,申诉人对_要对征地安置、补偿争议是否属于_最终裁决范围要进行长期研究且研究结果是“明确了征地安置补偿争议不属于_的最终裁决的范围”的这一事实是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因此,申诉人的起诉所耽误的诉期完全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_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8号)第四十三条所规定的情形,所耽误诉期应当扣除。申诉人对《重庆市人民政府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决定书》(渝府地裁[20xx10号)的起诉在复议程序已不能存在和所耽误诉期应当扣除的情况下完全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_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8号)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因此,法院对申诉人的起诉应当受理。本案一、二审法院在对本案进行裁定时未将事实查清,没有查清重庆市人民政府对申诉人的《行政复议决定书》的诉权告知的其中一条选择,已被__经征求_常委会法工委和最高人民法院意见后予以了否定和重庆市_在得到__的研究结果后,未及时告知申诉人的这一重要事实。从而在裁定时作出了申诉人选择了向_申请最终裁决就不能再选择向法院起诉的错误裁定。本案一、二审法院在审理时,没有对本案的特殊情况进行审查,没有注意保护起诉人的诉权权利,将已经只有一种救济渠道的申诉人的诉权仍以有两种救济渠道的诉权进行裁定是严重错误和完全不负责任的,他们的裁定完全违背了《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目的,致使申诉人以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行政机关告知的诉权进行维权,却既得不到行政救济,又得不到司法救济。因此,申诉人恳请最高人民法院撤销本案一、二审法院的错误裁定,并责令一审法院对本案的实体进行审理。

最高级人民法院

申诉人:任等 名社员

年 月 日

申诉代表人:

单位申诉材料格式和范文 第六篇

申诉人:许某某(一审被告、二审上诉人),男,汉族,于1xx5年11月24日出生,住容县容州镇城北路x3号,电话:。

被申诉人:刘某某(一审原告、二审被上诉人),女,汉族,1x年x月2x日生,住容县容州镇城北路x3号.

申诉人不服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的(x2)玉中民一终字第124号《民事判决书》民事判决,特提起申诉。

请求事项:

1、请求高院提审,依法撤销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x2)玉中民一终字第124号《民事判决书》民事判决;

2、请求高院提审,依法分割申诉人和被申诉人的夫妻共同财产,即位于容县容州镇城北路x3号的.11平方米的房屋。

事实和理由

一、基本事实

申诉人与被申诉人于1x年认识, 1x年嫁入申诉人家,同年生下儿子许某维,1x年补办结婚登记手续,x5年抱养一女儿许某丹, 1x年开始共同经营“文明商店”,同年在城北路建一建筑面积达.11平方的x层半楼房,同时向工商银行借款25万元。

为了便于经营管理,从x年开始,文明商店装了电脑,家里也安装了电脑,从此被申诉人经常整夜整夜泡在电脑里,甚至经常离家外出,夜不归宿……更为甚者,x年被申诉人化名“明天()”在征婚,称:

42岁,广西玉林容县,女士,寻找一位年龄在45-52岁之间,居住在广西南宁的男士。

婚姻状况:离异

学 历:高中及以下

职 业:自由职业

月 收 入:x1-3x元

住房条件:已购房

是否有孩子:有,我们住在一起

身 高:15x厘米

籍 贯:广西玉林容县

对此,被申诉人这样辩解并得到法院认可:

单位申诉材料格式和范文 第七篇

申诉人因诉xx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一案,对xx区人民法院x年8月27日作出的()民一(民)初字第675号的民事裁定书不服,提出申诉。

请求事项:认定上海市xx区人民法院()民一(民)初字第675号民事裁定书因违反“民诉法”而无效;撤销此无效的民事裁定书,发回再审。

事实与理由:《_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 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盖章。

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xx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将x年8月27日下午14:30分在该院511法庭开庭的传票于x年8月14日送寄邮局快递,8月18日上午9时,此开庭传票又由邮局退回xx区法院。这是本人于x年11月7日在法院档案室获取的开庭传票信息,送达回证复印件见证了我没有收到开庭传票,没有在送达回证上签名。主审法官有我的手机号,也未打电话通知我。

《_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 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法院在开庭传票未送达后,未走公告送达法定程序。

根据《_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 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的;(十)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因为1、民事裁定书中“以传票送达方式对原告进行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参加诉讼。”缺乏证据;2、又是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所以应当依法再审。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申诉人:赵

x年2月24日

单位申诉材料格式和范文 第八篇

申诉人: 何,女,1x45年**月**日出生,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住香港特别行政区九龙观塘月华街平成里运通楼5楼,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号码。

申诉人: 何,女,x年**月**日出生,住x市xx区xx镇xx街x号。

申诉人: 韩,女,x年**月**日出生,住xx市xx区xx镇xx街x号。

申诉人: 韩,男,x年**月**日出生,住xx市xx区xx镇xx街x号。

被申诉人:何,女,x年x月2日出生,特别行政区居民,住xx市xx区xx镇xx街x号,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号码。

被申诉人:何,女,x年3月1x日出生,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住xx市xx区xx镇xx街x号,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号码。

申诉请求:依法对(x1)穗中法民五终字第号及(x1)穗中法民五终字第号提起再审。

事实及理由:

一、原审对于事实的认定不清,判决缺乏事实依据。

原二审法院认为申诉人人在一审法院审理的()番法民一初

字第号民事案件中确认讼争房产和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南村云桥市街12号房屋价值为**万元和**万元,并将此价值确认作为原审析产纠纷的讼争价值。对此,申诉人不予认可,申诉人认为二审法院应当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机构对原审讼争房产评估作价并作为原审析产纠纷审理的案件事实而非草率地按照()番法民一初字第号民事案件中所确认的价值来认定讼争房产的的现行价值并径直让申诉人和被申诉人来竞价并分割。

首先,原审法院没有认识到()番法民一初字第号民事案件系遗产继承确权纠纷而非析产纠纷,讼争房产的价值并非该案迫切需要查明的核心事实,因此,()番法民一初字第号民事案件中法院对于讼争房产价值的认定没有深究仅仅征询申诉人双方的估计,而申诉人与被申诉人双方之所以将讼争房产的价值确认为**万元和**万元当时主要是考虑到该案并未涉及到析产而未能据实评估作价,因此()番法民一初字第号民事案件对于讼争房产的价值认定实际与客观事实是不符的,退一步说,()番法民一初字第号民事案件因处理不当已被二审法院改判,该等未经审慎评估的事实也就更加不能想当然地被直接作为引用作为处理原审“分家析产纠纷”的案件事实。

同时,原审法院也没有认识原审案件已非确认纠纷而是析产纠纷,析产纠纷处理的关键事实之一便是明确析产标的即时价值从而便于各方对于讼争房产的分割和处理,包括原审法院后来作出的所谓公平竞价处理,但是,价值非恒定其必定是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变动的,而原审讼争房产自身的价值随着宏观经济增长相应增长,且不论()番法民一初字第号民事案件发生之时讼争房产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原仅达**万元以及**万元的建造成本,就是原审案件离()番法民一初字第号民事案件审判之时数年间价值变动也是天翻地覆,因此,无论如何原审法院也应当也不应机械地按照()番法民一初字第号民事案件对于讼争房产所确认的“造价”来认定为讼争房产的现时价值,而应当在案件审理时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对讼争房产的即时价值进行评估从而为申诉人及被申诉人各方之间的公平竞价以及分割提供一个相关客观真实的价值参考。

因此,原审对于案件关键事实的认定不清,判决缺乏事实依据。

二,原审判决不单违反了法律规定,同时也违背了公序良俗。

如前文所论述,在原审对于讼争房屋价值的案件事实未依法审

慎查明的基础上遂抛出所谓公平竞价方案,此举无疑置各继承人于恶性竞争的境地,丝毫不利于析产纠纷的解决,申诉人多次主张法院对讼争房产进行评估作价从而为各方公平竞价提供合理的参考基础,然而令人唏嘘不已的是,原一审法院对申诉人的请求不予理会,诚然,申诉人不参与竞价的行为显得消极,然而原一审法院也是难辞其咎的。

更有甚者,原一审法院认定申诉人放弃竞价权后竟“爽快“地应被申诉人何丽贞及何丽金请求重新对讼争房屋进行评估鉴定,如此区别对待此举无疑让人唏嘘、惊叹,而也正因为原审法院在事实上的错误认定以及在程序上的错误操作使得本来明确的析产纠纷变得异常复杂,申诉人与被申诉人由血浓于水的至亲反目成仇,从此申诉人难以踏入见证儿时成长的祖屋版半步,更有甚者,申诉人多年来一直想将父母何银何九的画像悬于祖屋的心愿也一直未能实现,而被申诉人于讼争房屋所在土地上擅自修建违章建筑谋求不法利益,虽申诉人向政府各主管部门多次投诉反映,然后该违章建筑始终未能依法拆除。

申诉人虽离乡背井多年,然而当年在讼争地村集体的各位德高望重的父老相亲无不争相支持,如周(1x33年**月**日生,于1xx1年担任治保主任,副书记及正书记等职务,在职二十五年),如梁(1x3x年**月**日生,1xx5年至1x年间担任前任南村大队书记),如何(1x33年**月**日,1x53年担任**村长,1x55年**党支部书记,直至1x年病退),如何(1x45年**月**日生,),他们均一致为申诉人就讼争房屋的历史沿革及客观事实书面证明(详见原审案卷材料)。

在和申诉人接触的过程中,常听到其喃喃自语道其先生及儿子曾参加过越南战争,彼时,众人唯恐自己家人踏足战场,而她则是鼓励并动员自己的先生及儿子参加战争保家卫国,其感叹时至今日而轮到自己来保卫先人的历史遗产却始终未能办到?申诉人也常常会提到_的例子,并表示无论日本人占领了多长时间都始终改变不了_是中国领土的事实,并表示历史是需要尊重并传承的。

在现今社会基本伦理价值观集体失落的时代一个年入古稀的老人却有此等胸襟和见识且如此坚持与执着是难能可贵并令人感动震撼的,在步入人生倒数的几年以来申诉人四处走访不为世俗的钱财和名利,只为实现心中所恪守的朴素的伦理价值——保全历史并维护父母亲遗留祖业的完整性。法律的基本精神在于实现公平正义并致力于形成公序良俗,然而原审法院作出如此判决无疑是南辕北辙,倘若不予再审并依法改判,无论是对本案申诉人还是对全社会都会是莫大的伤害。

综上,原审判决无论是事实认定还是程序操作均是错误的或者不适当的,请人民法院依法提起再审对原审讼争房产按程序进行合理分配并依法改判以保障申诉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该等析产纠纷的圆满处理并最终实现“案结事了”的目的。

代理人:广东律师事务所 朱 律师

日期:x2年 月 日

单位申诉材料格式和范文 第九篇

法律对民事申诉状的制作没有规定,根据审判实际的`需要及民事申诉与民事申请再审的相通之处,民事申诉状的制作可以仿效民事再审申请书。其制作要点是:

首部:

(1)注明文书标题民事申诉状。

(2)申诉人和被申诉人基本情况,在其身份或有关基本事项之后,应注明其在原审或终审中的诉讼地位。

(3)案由:写明申诉的案件名称,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的名称、判决、裁定编号及制作日期,并表明对该裁判不服,提出申诉的态度。

正文:

阐明申诉的请求事项和事实理由。

(1)请求事项:概括写出请求人民法院解决什么问题,从原则上说明要求达到的目的。

(2)事实和理由:首先明确而具体地写出生效判决、裁定的错误,然后针对指出的错误,全面、客观、准确地陈述案件的有关事实,具体列出有关人证、物证、书证以及要害的证据线索;也可以先简要阐述案情,然后依据事实指出原裁判的错误。根据有关法律条款的规定,在归结事实的基础上,简要剖析生效裁判在认定事实方面的不准确,在适用法律方面的不妥或在诉讼程序方面的不当,从而推出合理合法的请求事项。

尾部:

(1)致送人民法院名称。

(2)申诉人签名、盖章。

(3)申诉日期。

(4)附项:附上已生效判决书、裁定书,以及可以支持其申诉请求的有关证据材料。

制作民事申诉状时,应注意:

(1)事实和证据必须真实可靠;

(2)应针对生效裁判的错误予以集中反驳,并引用适当、正确的法律来证明、分析申诉论点,不可无的放矢,论而无据;

(3)请求事项应合法合理。

申诉人:xxx

20xx年x月x日

单位申诉材料格式和范文 第十篇

1.这一部分是整个申诉书的重中之重,因为只有写清楚当时是怎么判的一些案件究竟是怎么回事,再加上自己申诉是有理由的,那么上级人民法院才可以受理,在自己写清楚申诉理由的时候,要适当的提交一些证据,如果没有任何证据,仅仅是主观上觉得不服的话,那么上级人民法院是没有理由受理的。

2.如果写清楚了以上三个问题的话,就可以写上此致,然后上级人民法院的名字,再加上申诉人或代理人的姓名和年月日,那个这样一篇申诉书就写完了。

3.将申诉书提交给上级人民法院之后,就可以回家来等待上级人民法院的受理结果了如果受理的话,会将这个申诉书副本寄给被告一份,然后双方就可以准备开庭审理了。

单位申诉材料格式和范文 第十一篇

申诉人(原审原告):*县 A村委1社

法定代表人:

申诉人(原审原告):*县 A村委2社

法定代表人:

申诉人(原审原告):*县 A村委3社

法定代表人:

申诉人(原审原告):*县 A村委4社

法定代表人:

申诉人(原审原告):*县 A村委5社

法定代表人:

申诉人(原审原告):*县 A村委6社

法定代表人:

申诉人(原审原告):*县 A村委7社

法定代表人:

申诉人(原审原告):*县 A村委8社

法定代表人:

申诉人(原审原告):*县 A村委9社

法定代表人:

申诉人(原审原告):*县 A村委10社

法定代表人:

申诉人(原审原告):*县 A村委11社

法定代表人:

申诉人(原审原告):*县 A村委12社

法定代表人:

被申诉人(原审被告):*县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县长。

被申诉人(原审第三人):*县B村委

法定代表人:

被申诉人(原审第三人):*县B村委10社

法定代表人:

被申诉人(原审第三人):*县B村委11 社

法定代表人:

被申诉人(原审原告):*县B村委12社

法定代表人:

申诉人不服*省高级人民法院(x8)*行再字第*号行政判决书、*市中级人民法院(x5)*市行终字第*号行政判决书、*县人民法院(x5)*行初字第*号行政判决书,特向 *省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申请,请求依法提出抗诉。

请求事项:

一、依法撤销*高级人民法院(x8)*行再字第*号行政判决书、*市中级人民法院(x5)*市行终字第*号行政判决书、*县人民法院(x5)*行初字第*号行政判决书;

二、依法撤销*县人民政府做出的*政行处字(x4)第*号山林权属争议案件行政处理决定书。

事实及理由:

一、申诉人主张权属的山场范围及历史简况。

申诉人主张权属的山场位于银山,由山顶而下沿银江直至山底以南,北面不争执。申诉人原属于甲县管辖,申诉人主张权属的山场界线属于原甲县与乙县的边界线。1960年4月,申诉人由甲县划归乙县管辖,其所属土地随之转移乙县辖区。划归乙县后,申诉人从来没有与一直属于乙县管辖的 B村委合并,各辖区山林土地一直遵循原两县的边界线管理和管业。历史以来,争议山场的水源流向申诉人修建了上千年的几十条渠道(涵道),供申诉人4000余亩农田灌溉和广大村民生活用水。

二、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一)、《民国三十六年的分家合同》不能证明原判决认定的争议山场属于原*村地主山场。

《民国三十六年的分家合同》中有“银山水源山二份”、“小井眼一块”的字样,本案争执的银山面积多达5000亩,分南北两面,“二份”、“一块”的字样不可能包括本案整个银山争执范围,更不能证明包括申诉人主张权属的南面山场。如果该合同包括整个银山,而标明“二份”、“一块”的字样就毫无意义!由此原判决以《民国三十六年的分家合同》认定“银山属原*自然村等村封建地主山场”明显证据不足。

(二)、原判决认定银山“土改时予以没收未作分配,由当时的B乡管理”与事实不符。

其一,现有证据不能证明本案整个争执范围原属于*村地主山场,从而不存在整个银山“土改时予以没收”。其二,土改时申诉人尚属于甲县管辖,即便乙县土改也改不到甲县!因此,属于申诉人的银山南面山场不可能被B乡“土改时予以没收”。

(三)、《1962年B公社 处理意见》(以下简称“B公社 62意见”)不足以证明B村委对银山行使了权属管业,更不能证明对申诉人南面山场进行了管理和管业。

原判决以《B公社62意见》规定的“为了保护好水源,如 银山…… 一带由公社管理……”认定银山由B村委(原来的B公社)管理,存在下列问题:

首先,该意见第一段最后一句规定:“请各生产队干部、社员认真研究讨论,通过社员代表会,正式通过……”,由此表明,《B公社62意见》没有经过社员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不足以证明B村委对银山实际管理。

其次,根据《人民公社六十条》(草案和修正草案)的规定可知,“公社”对其辖区各生产队的山林土地的“管理”系行政管理职能,不是所有权能;乡和公社一级组织一般不属于山林土地权属主体,即使原属于乡或公社的山林土地也要下放给各生产队,因而当时的B公社不具有山林土地权属主体资格。

其三,即使该意见出现“银山”二字,也不足以证明整个5000亩银山归B村委管理,不足以证明当时的B公社管理范围包括了申诉人主张权属的南面山场。

(四)、B村委出具的烧炭协议等其他证据问题。

如上所述,B村委出具的烧炭协议等其他证据同样不能证明B村委在申诉人的南面山场行使权属管业,在山场北面一带烧炭等管理、受益与申诉人南面无关。如果有涉及南面的行为,也未取得申诉人同意,属于侵权行为。

三、银山南面山场权属申诉人所有这一事实历史悠久、真实可信、不容否定。

(一)、几十条涵道充分证明银山历史以来属于申诉人水源山。

早在千百年以前,申诉人4000多亩农田需要银山的水源灌溉,为此申诉人修建了十几条明渠,几十条暗渠,渠道(涵道)名称有:独涵、下涵、吝田涵等等。银山水源流经几十条渠道分别通往申诉人的农田和村庄,至今依然供申诉人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这些涵道历史悠久,类似新疆的“坎儿井”,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更是本案十分重要的土地确权证据,能充分证明银山系申诉人水源山这一事实。但从始至终,政府和法院办案人员对这些与申诉人主张山场权属息息相关的涵道置之不理、极力回避。

(二)、原甲县志证明银山以南历史以来权属申诉人所有。

民国十八年版甲县志说明,银山由山顶至银江以南为甲县,以北为乙县;同时记载有银江(银山天然形成的江)及引水涵道(独田港、吝田港等)。原判决认为:“1992年甲县志点校本,其关于银山、银江之内容是复制民国十八年版甲县志内容,亦非正式版县志,不能作为本案定案依据。”其否定理由犯了严重的逻辑性错误。

第一,申诉人向原审法院提供的1992年甲县志点校本,来源于甲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该书注明其内容系复制民国十八年版甲县志,由此说明民国十八年版甲县志是真实存在的。复制版不是复印件,其载体是一本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内容与原版一致,只不过在原版的基础上加了标点符号;又之所以称为“点校本”,因为经过历史的发展变化,甲县的人文、辖区等也发生了改变(比如申诉人已由甲县划归乙县管辖),县志办需要修正原县志内容,故而称为“点校本”。由此可知,如果1992甲县志不是复制民国十八年版内容的点校本,而是修正了的正式版,其内容就不再记载银山了,反而不能作为本案定案依据,正是“复制版”、“非正式版”,才恰好能作为本案定案依据!

第二,原判决对县志记载的原两县边界线不采信,那么请问,1960年4月以前甲县与乙县在本案争执处的边界线在哪里?!原判决应该证明原甲县与乙县在本案争执处的边界线,由此否定申诉人所主张土地权属界线的错误性,这样才具有说服力,否则难以令人信服!

(三)、1962年1月5日A大队全体社员代表大会一致通过《关于水塘、水田、涵道、堰坝、水源山场的决议》(以下简称“A大队62决议”)真实、有效,足以证实申诉人对银山及引水涵道的管理和管业事实。

《A大队62决议》规定了银山相关引水涵道安排给各生产队管理和维护,并规定“加强对我的水源山东山、银山的管理和保护”,证明申诉人对银山及引水涵道管理和管业事实。但原判决以“该决议无签名、无落款和加盖公章”为由不予采信。申诉人认为该理由是不成立的。

第一,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国实行重要的农业政策,即“四固定”。《 B公社62意见》和 《A大队62决议》均出现在这一时期,充分体现当时各地执行农业政策的紧迫性、严肃性和重要性。因此,《A大队62决议》的出现与国家的重要政策紧密相连,不是写着玩的,没有签名盖章不足以说明它不真实。同时,该决议不仅规定了对银山进行管理和保护,还规定了将独涵、下涵、吝田涵等等银山引水涵道分别落实到各生产队管理。这些涵道毫无疑问属于申诉人(原A 大队)所有,难道《A 大队62决议》规定由申诉人管理这些涵道会有假不能采信吗?如果不是申诉人管理的,那是谁管理的?!

第二,当时的申诉人属于生产大队(A大队),根据《六十条》的规定,生产大队属于乡或公社的下一级组织。当时的B公社比A大队地位高一级,其制作的《B公社62意见》代表“公社”的单方意志,体现基层政府的_,必须有落款和公章。而《A大队62决议》标题下注明:“六二年元月五日全体社员代表大会一致通过”,由此说明,该决议内容已经正式通过,它代表全体村民的共同意志。对于当时的生产大队能够把村民会议内容手写成如此规范的书面决议已经很不错了,怎么能苛求非要签名盖章不可!?

由上可见,原判决强求申诉人《A大队62决议》须签名或盖章才能采信是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的。《A大队62决议》的内容与申诉人提举的其他证据和事实吻合,具有关联性、合法性、真实性,足以采信。

(四)、《五三协议》复印件与其他证据证明内容吻合,证明银山以南属于申诉人所有。

申诉人提供的《五三协议》复印件,由于年代久远,保管不善,没有找到原件。但该复印件与申诉人的其他证据所证明的内容吻合,因此可以采信。

(五)、申诉人划归乙县后,山林土地没有变动,“四固定”也没有把申诉人管业的银山南面固定给本案其他当事人,仍以历史习惯管业。

在本案发生前,申诉人村民在争执山上烧炭、砍柴、建房、葬坟墓,山上有旧村遗址、墓碑,另有烧炭合同,证明申诉人历史以来对争议山场行使所有权权能。

申诉人主张权属的证据有:甲县志、涵道现况、《62决议》、烧炭合同、旧村遗址、墓碑等。

终上所述,银山由银江以南,权属申诉人所有,原判决维持*县人民政府处理决定,确认银山属于B村委所有,属于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法院用一纸法律文书否定千百年的历史真相,否定几代地方史志编纂人员历经千百年考证的县志史料,否定修建了千百年而现实依然存在的引水渠道,令申诉人悲愤至极!为了还事实真相,给毫无关系背景的老百姓一个公平、公正说理的机会,申诉人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之规定,特提出申诉,提请省人民检察院抗诉。恳请支持!

*省人民检察院

申诉人: A村委第1、2、3、4、5、6、7、8、9、10、11、12经济合作社

1社社长: 2社社长:

3社社长: 4社社长:

5社社长: 6社社长:

7社社长: 8社社长:

9社社长: 10社社长:

11社社长: 12社社长:

年 月 日

单位申诉材料格式和范文 第十二篇

申诉人:(写明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现住址)

委托代理人:(写明姓名、性别、年龄、单位、职务)

被诉人:

地址:

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写明姓名、性别、年龄、职务)

请求事项:

事实和理由:(包括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等情况)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申诉人:_________(签名或盖章)

年 月 日

附: 1、副本_____________份;

2、物证_____________件;

3、书证_____________件。

注: 1、申诉书应用钢笔,毛笔书写或印刷。

2、请求事项应简明扼要地写明具体要求。

3、事实和理由部分空格不够用时,可用同样大小纸续加中页。

4、申诉书副本份数,应按被诉人数提交。

劳动争议仲裁申诉书包括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

1. 首部应写明以下内容:①标题:劳动争议仲裁申诉书。②争议当事人:申诉人与被诉人。个人应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或国籍、用工性质、工作单位、住址、通信地址等。单位应写明名称、单位性质、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有委托代理人的,应写明代理人的姓名、工作单位等情况。

2. 正文应包括:①请求事项:指申诉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请求事项要具体明确。②事实和理由:应简要说明双方建立劳动关系的时间、方式以及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双方争议的形成过程和争议的焦点;主要证据(应说明证人姓名、住址、物证、书证的来源等);提出请求事项的主要法律依据。

3. 尾部应包括:申诉书提送的仲裁机构名称、申诉人姓名或名称(签章)、申请时间(年月日)。同时写明提交的副本份数(按被申诉人人数提交),物证、书证件数。

申诉申请书,叙述的事实应实事求是,突出重点。请求事项要简明扼要,引用法律条文要准确。

单位申诉材料格式和范文 第十三篇

申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诉人因_____一案,不服_______人民法院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字第_______号行政判决(或裁定),现提出申诉。申请再审

请求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实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人民法院

申诉人:

年月日

附:原审判决书(或裁定书)份

行政再审申诉书格式:

1.写清楚申诉人的基本情况,

2.案由。写明申诉人对哪个法院的什么裁判提出申诉。

3.请求事项。写明请求法院再审,撤销或变更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

4.申诉事实和理由。写明客观事实,列示证据,指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所根据的事实是虚假的;或者指出作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的法院在适用法律方面有错误;或者指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是在程序违法的情况下作出的。最后依据上述理由,得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是错误的结论,使申请再审理由无懈可击。

5.写清呈递法院名称,申诉人签字盖章、注明年、月、日。

6.附项。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附后;写明有关证据的名称和件数。

单位申诉材料格式和范文 第十四篇

申诉人:姓名、性别、出身年月、住址、身份证号码、电话等。

申诉人______对________人民法院_____年____月___日(_____)_____刑初/终字第______号刑事判决书,提出申诉。

请求事项:请求原审人民法院立案再审,依法改判,从轻判处原审被告人某某的刑罚。

事实与理由:

事实上、法律上(基本案件事实,相关法律依据等)

据此,申诉人请求 人民法院对此案立案再审,查清发案原因,分清是非,认定被告人 具有自首情节等,并依法从轻处罚。

此 致

____________人民法院

申诉人:

年 月 日

附:原审法院刑事判决书复印件____份。

相关证据____份

推荐阅读:

  挽留女朋友的信范文优选10篇

  西餐烹饪专业产品介绍范文5篇

  学校课后服务方案范文模板推荐22篇

  园艺任务书模板范文推荐9篇

  支部换届工作结果简报范文精选13篇

  销售转正申请陈述简短范文通用38篇

热门标签: 单位 材料 格式
单位申诉材料格式和范文通用14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