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完整的教案范文(优选13篇)

更新时间:2023-12-14 21:06:0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一篇完整的教案范文1

【设计特色】

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将“读” 的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通过看、听、说、读、做、写等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春天的特点。

【课前准备】

1、音乐曲目《春^v^想曲》,各类春景的CAI课件。

2、画一画春天中的各种花儿、草儿、树芽儿……并剪下来。

3、收集与春天有关的资料(图片、照片、诗歌、散文……)

【教学过程】

一、直观图象引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冬天过去了,春姑娘又一次悄悄地、轻轻地向我们走来,你们看(教师播放 CAI 课件的部分内容)

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绽放的花朵,嫩绿的小草,还带来了哪些美丽的景象呢?我们一块儿到课文中去“找春天” 吧。(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春天还在什么地方呢?你们听─—(教师配乐范读。)

2、孩子们找到的春天多美啊!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注意把字音读准。

3、指名读自己最喜欢读的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评一评。(3~4名学生读,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正面评价。)

三、品读课文,读中悟文

1、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你认为课文中的哪句话让你知道春天真的来到了,找出来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一听。(指名读。)

你知道“探出头来”是什么样的吗?能做给大家看一看吗?那小草探出头来是什么样的呢?(教师演示课件。)

多可爱的小草呀!谁再来读一读。(2~3名学生读,教师注意提示疑问语气,必要时可范读。)

2、课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吗?找出来的四人小组内读一读,一人读一句,比一比谁读得棒。注意可以边读边做做动作,加上自己的表情。

(实物投影4~7自然段。)

⑴教师选择一小组来表演读,生正面评价,提出建议。

⑵教师演示课件表演读。

⑶仿照句式,练习说话:

(什么)(怎么样),那是春天的(什么)吧?

先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一听,再全班交流。

3、你还从哪些句子知道春天来了?把这些句子读出来,把你的理由讲出来。指名读,说理由。

4、是啊,美丽的春天来啦!(教师播放课件,和学生一起小结过渡。)

师:百花开放了(生:我们看到了她);百鸟鸣不停(我们听到了她);花儿开放,清香扑鼻(我们闻到了她);冰雪融化,泉水叮咚(我们触到了她)。

齐: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四、拓展交流,强化感受

1、大自然中的春天美不胜收,音乐中的春天充满幻想,孩子们朗读中的春天犹在眼前。除了课文描绘的春天景色以外,老师课前请小朋友收集的有关春天的资料,都带来了吗?

2、请大家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向你的小伙伴介绍春天的美。(学生在四人小组长安排下有序地介绍。)

3、哪位小朋友上来向大家介绍?(实物投影相关的资料。)

4、评出“小小收集家”、“小小介绍家”。

五、合作分行,拓展思维

春天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景象,让我们留住春无,让春光打扮我们的教室吧!

一篇完整的教案范文2

教学目标

1、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出现及争论;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

2、(1)通过学习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派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引进了近代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中国是无法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列强不愿见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中国的自救运动只会起消极作用。

3、(1)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争论的分析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观念上的异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从而对学生进行发展地看待事物的教育。

(2)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使学生科学地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辨证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是,由于洋务运动并没有从根本是变革封建制度,而且存在着各种消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洋人的控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虽然这次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因它而产生的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受过近代西方教育的人才为接下来的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

重点分析

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洋务运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要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和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必须较全面地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况,因而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重点突破方案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阅读课文中有关“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的.内容,经小组讨论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之后,各组学生派代表展示本组所做的表与图,大家共同讨论,制定最为合理的表与图。

难点分析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是本课的难点。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洋务运动也不例外。虽然洋务运动的兴起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进行的,具有消极影响,但是,它对中国近代历史所起得积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在评价洋务运动时会有一定的困难。

难点突破方案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慈禧支持洋务派的原因,“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含义,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的根本目的,洋务运动中的成就和存在的困难、问题,新式学校的兴建会产生的影响等问题,使学生能正确的评价洋务运动以及分析出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课内探究活动

(1)让学生仔细观看“江南制造总局”和“开平煤矿”两张图片,通过比较两者建筑物外观的特点的异同,分析洋务派的思维方式,以及这种思维方式会导致的后果。

(2)详见“重点突破”。

一篇完整的教案范文3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在教学中就要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出发,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探究了每个词语不同读音的意思,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词语、运用词语的效果,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教学目标:

1、认识倒顺词的特点,明白倒顺词的意思有的不同,有的相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文,熟读成诵。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文的意思,读出诗的节奏。

3、写好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锻炼听话能力、复述能力、讲述能力等。

5、学写毛笔字。教学重点认识倒顺词的特点,明白倒顺词的意思有的不同,有的相同。教学难点:练习口语交际,锻炼听话能力、复述能力、讲述能力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语文与生活

1、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朗读相声片段 请大家打开课本,读读相声片段。 了解倒顺词的特点。

2、积累与整合自由读六组词语指名读,说一说这六个词语的意思是否相同归纳一下:演讲讲演、样式式样、代替替代的意思相同,另外三组的意思不同。明白倒顺词的意思有的不同,有的相同。让学生再举出意思相同、意思不同的例子。

3、应用与拓展 根据上面补充的内容,练习把补充的倒顺词,加入到相声片段里续说。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蕴藏着无穷的知识,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处处留意生活,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二、诵读与欣赏这是汉高祖刘邦在称帝后第七年返回故乡时所作,刘邦作为马上得天下的开国君主,《大风歌》正是他英雄本色的显露。自由读范读,注意诗歌的停顿指名读,读出诗的节奏理解诗歌的内容讲解:兮是古时候表示语气的词,相当于现在的啊自由练读,小组合作,边读边体会诗歌的抑扬顿挫,做到熟读成诵。全班朗读比赛集体评议、交流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感情三、写好钢笔字本次练习的内容是《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中的一句话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激发学生描练兴趣。让学生整体观察、欣赏、感知这几行字提示注意点:要从字的布局、大小、形状去观察、揣摩,感受匀称美。指导学生按行书的运笔方法描练评议:同桌互相比一比,哪个描练的字漂亮。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我喜欢的一句名言

(一)谈话导入 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学习了不少名言。可以互相交流一下,你最喜欢哪句名言?这句名言给了你哪些启发?

(二)学生讨论交流 师创设情境。

1、 学生讨论交流。小组讨论交流。

2、 引导学生观察书中插图。

3、 指生交流,并说出自己从这则名言中所受的教益和启示。

4、 学生评议。

5、 师总结。

(三)指导学生做书签。 适当加一些图案,起到一个美化作用。

(四)总结。

二、学写毛笔字本次练习写左右结构、中间大或中间小的字,例字是撒、鞭。讲解:这类字比较特殊,属于左窄右宽型,右边实际上又是左右结构,平时我们都把这类字分为左中或结构。学生练写

一篇完整的教案范文4

案(例)

Leon1

一、Teaching aims&demands: 教学目标和要求

Remember the words ”GoGo”,”Jenny”,”Tony””Jebby””Tappy”, Be familiar with sentences:”My name is…”,”Hello”,”Goodbye”

二、Teaching Content: 教学内容

: ”GoGo”,”Jenny”,”Tony”

sentences: Hello!My name is …/Goodbye!

三、Teaching aids 教具

卡片,GOGO气模

四、Orders: 教学步骤 Cla one:(8:30~9:00) : 问候,点名,热身 (5分钟) Ok! Babies attention! Now,let‟s begin our everyone!...

cla:

a.(导入新课)(8分钟) (单词输入)Next I‟ll introduce 3 new friends to are…Dang Dang Dang…!The first one is:him,he has magic.(用语气模仿GoGo的声音)Hello! My name is next one is…

Ok!Babies, close your eyes,Let‟s gue who is is a boy, and he wear a pair of he is…Listen!(用Tony的声音,Hello! My name is Tony.)The last one is…Listen carefully! Hello! My name is ! She is Jenny.(游戏操练单词)(5分钟)Now Let‟s play a wants to be GoGo,show me your you are Tony, you are ! Attention! Listen to me I say GoGo, you ran to GoGo and hug I say Tony you run to Tony and hug (游戏二)(5分钟)Next Let‟s sing a song with GoGo ! Babies! Stand up! Hand in hand and make a circle.:”walking ~,jumping~,running~,Now Let‟s stop!”

(单词输出)(2分钟)OK,babies,let‟s do a first one is „GOGO”,Say goodbye to “GOGO”… 3“Goodbye song”(3分钟):Ok,cla is over,let‟s sing a goodbye song :(2分钟) 布置家庭作业(看动画片,听CD,笔头作业等)

课堂教案编写

一、Teaching aims&demands: 教学目标和要求

二、Teaching Content: 教学内容 sentences

三、Teaching aids 教具

四、Orders: 教学步骤

问候,点名,热身

cla 导入新课

c.activity 活动

儿歌

复习

work 家庭作业

一篇完整的教案范文5

According to the new standard curriculum and the syllabus (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 and after studying the teaching material, the teaching aims are the followings:

objects (语言目标: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

(1)The Ss can master the usage of the important words and expressions.

(2)The Ss can use the __________________ (grammar) in the proper situation.

(3)The Ss can understand the content of the lesson, talk abou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formation) and get their own idea abou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bjects (技能目标:听,说,读,写)

(1) To develop the Ss’ abilitie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2) To guide Ss to set up effective studying strategies.

(3)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especially their skimming and scanning ability.

(4) To train the Ss’ abilities of studying by themselves and cooperating .

or moral objects (情感目标:兴趣,自信,合作,爱国,国际视野)

(1)By completing the task, the Ss increase their interest in ____________________and set up self-confidence in _____________________.

(2)Teach the S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ut the moral education in the language study.

一篇完整的教案范文6

学习目标:

1、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学会认读整时。

2、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的习惯。

3、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

学习重点:学会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学习难点:

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道具钟若干个,实物钟,课件。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课件截图

一、课前准备

1、师:同学们看看今天来了那些客人?(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视频片段)

2、师:羊村里的小羊们今天来到了我们的课室和我们一起上课呢?看,村长慢羊羊想给我们玩一个拼图游戏,你们想不想玩呀?

3、生齐答:想。

4、师:那么老师就请一位男同学和女同学上讲台来比一比吧!(学生热烈举手参与)

5、师:看看他们俩谁最快把这个图案拼完,好吗?(男女同学齐叫加油)

6、师:比赛已有结果了,你们知道他们拼出来的是什么吗?

7、生:是一个钟

8、师:对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通过运用拼图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营造了一种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拼图体现出学生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已对钟面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根据学生的拼图顺势揭题就能水到渠成地将最基本的认识迁移到课堂上。

二、新授——认识钟面

1、师:现在就请你们仔细地观察这两个钟表上都有什么?

生1:有12个大格

生2:有两根针

一篇完整的教案范文7

学习目标:

1、学习并启发学生运用条分缕析的方法去观察研究事物。

2、理解生动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准确性。

3、掌握总分结构顺序及分类说明方法。

第一课时

预习环节:

听写词语。完成《导》P61二1-3题。

了解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课堂展示:

一、导入新课:

那么,为什么看云可识天气?怎样看云识天气?《看云识天气》这篇科学小品将教你几招。

讲解说明文的有关考点和答题技巧。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统观全文,了解结构

本文是“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

将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识天气可以看云。

第二部分(第2——6段),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姿态万千”总说云的形态;

“变化无常”总说云的特征。

中间八个比喻,分别说明云的形态之多,扣“万千”;省略号后,“有时”“有时”“刚才”“一霎间”,紧扣“变化无常”。

最后一句,以“招牌”作比,说明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看云识天气”,引出全文的中心。

三、研读品味、语感体验

研读第一自然段,品味比喻的妙处:

语感训练(投影出第一段有关练习)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A;有的像鱼鳞,B;有的像羊群,有的像一张大棉絮,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时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下面四个短语是对文中的四个比喻的具体描述,它们各自在横线上的适当位置是:①来来去去②轻轻地飘在空中③满满地盖住了天空④一片片整整齐齐排列着A——B——C——D——

(2)这一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及在全文中的重要性。

明确:文章开头即介绍了云“千姿百态”“变化无常”的形态和特征,接着连用了八个比喻,紧扣“姿态万千”进行生动细致的描述,说明云的姿态之多,接着又用“刚才”“霎间”来突出云“变化无常”的特点,最后一句既是本部分的总结,也揭示了全文的中心“为什么看云可识天气”。

第二课时

预习环节:

1、研读课文第二部分,2、找出云的特征及其预兆。

3、完成《导学导练》P61 二 4——6

课堂展示:

一、分析、理解课文第二部分

话题一、体会第二段在文中提纲挈领的作用。

明确:第二段是3、4、5段的“纲”:段中分号前的文字引出第三段的内容,分号后的文字引出4、5段的内容。

话题二、①依次找出云的四种形态并归纳出共同特征:卷云→_____云→_____云→_____云。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轻、高、薄,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②云有许多种类。将第一段文字与课文第三段进行比较阅读,可以知道:第一段中“像羽毛”的云指_____云,“像羊群”的云指_____云,并且推知,“像鱼鳞”的云是云,“像一张大棉絮”的云指_____云。

③依次找出云的四种变化并归结出共同特征:卷层云→_____云→_____云→_____云,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低、厚、密,常常是雨雪天气的预兆。

话题三、云的光彩现象及预示的天气情况:晕、华、虹、霞,预示着晴、雨天气。

二、讨论探究、链接生活

探讨:看云识天气有什么意义?又有什么局限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卫星的科学预报,还有没有必要依据老经验看云识天气?

三、梳理小结、拓展延伸

一篇完整的教案范文8

——优秀教学教案模板7篇

优秀教学教案模板篇1

活动背景:

孩子是很喜欢动物的,因为动物的许多秉性和孩子的童心(特征)很相通,于是,童话的世界一定有动物朋友相伴随。

孩子认识自然的规律是由近及远的,野兽中的一些特征明显的动物,也已经引起中班孩子的关注。我想:是否可以在认识一个动物的同时,提升孩子的经验,从而认识一类动物呢?因为象具备了一切野兽的特征,于是,就选择了“小象^v^。

在这样一个集体活动之后,如果孩子感兴趣,还可以对野兽进行更广泛的探索。

内容与要求:

1、了解象的外形特征和一些生活趣事,并尝试归纳野兽的特征。

2、用纸盒或积木粘接小象,并学习一正一反折纸的技能。

3、有关象的图片:象的彩照、象的生活(繁衍、食物、生长地区等)、象的本领(为人类做的事)。

4、废旧纸盒、积木、彩色纸、剪刀、浆糊或橡皮泥,一正一反折的象鼻子的范例若干。

5、一些野兽和禽类的小卡片。

过程与指导:

认识象—一了解兽类—一制作小象

一、认识象

1、幼儿观看图片展览。

(出示绒布象)喜欢它吗?桌上有一些有关小象的图片,你去看看,你喜欢它什么?为什么?

2、说说小象的事:你喜欢它什么?为什么?

从情感着手,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喜好。

幼儿:我喜欢象的腿,它的腿粗粗的,一踩一个深深的脚印……我喜欢象吃的东西,』因为我也喜欢吃香蕉……我喜欢象妈妈生宝宝,因为我也是这样生出来的……我喜欢象鼻子,它帮人们运木头……

3、老师(小结):象的本领真大,它可以帮人们做许多事,还有许多趣事,那是因为,它有一只长长的鼻子,四条粗粗的腿,一条细细的尾巴,两只像扇子一样的耳朵,象孩子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就是宝宝,它生活在野外的。

二、了解兽类

找“与象长得有点像^v^的动物小卡片。

这里要引导找总体相同的地方,如提示:小象有两只眼、两只耳,还有谁也有的?

幼儿:小鸟和小象长得很像的,都有两只眼睛。(老师不置可否)

幼儿:小猪和小象长得很像的,都有两只眼、两只耳朵、一个鼻子、一张嘴,还有四条腿、一根尾巴。

老师:是啊,小猪和小象长得真像。(给孩子暗示)

幼儿:小鱼也有眼睛……

幼儿:小鱼没有腿……它是用鱼鳍游的……

幼儿:小鸟也不像小象,它只有两条腿,它有翅膀,小象没有。

孩子开始分析动物的总体特征了,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归纳了。

老师:归纳野兽的特征:生活在野外的哺乳动物。

三、说说“你知道的野兽”

老师引导:和小象一样,所有的野兽都是人类的朋友。既然那么喜欢小象,我们就来做一个吧。桌上有许多材料,你选一些东西,做一只象。(出示做鼻子的范例)这是做鼻子的方法,你先试试,它是怎么做的?幼儿探索制作。

欣赏玩耍:

(1)看看你的象在干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2)带着小象去玩玩。

活动反思:

1、材料的提供与效果的预见。

在提供给孩子制作小象的材料时,曾考虑过,是每一张桌子都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呢,还是每一张桌子仅有一类的材料(不同桌子上的材料是不同的)。于是,我用几个孩子试了一试,结果是明显的:前者尽管孩子可以使用更多种的材料,但是,由于每张桌子的材料是相同的,所以,孩子的作品,很容易相似,不同的作品很少,孩子的求异习惯不容易养成。而后者尽管孩子接触到的制作材料比较单一,但是,可以促使孩子专一地用同一种材料创作,并相互交流方法,孩子的作品就比较丰富,所以,当孩子的制作技能还比较弱的时候,相对单一类型的材料,可以帮助孩子更专注地表达表现。

2、引导孩子讨论的艺术。

在开始的认识活动中,提供给孩子将近9张图片,其中包含了小象的所有特征,孩子们可以通过图片的暗示,来说说“我最喜欢小象……因为……^v^但是,孩子的看图会意的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孩子没有讲到象的牙、耳朵,也没有讲到小象生活的地方,于是,我有点紧张。其实,我应该有所预见这样的状况,我索性引导:谁喜欢小象的牙齿?为什么?……小象的耳朵很特别的,谁喜欢?为什么?……小象可以帮我们做事,可是它喜欢生活在哪里呢?(对,这张图片就是说的小象有尖利的牙齿,这张图片上就是说小象有两只大耳朵等等)这样既显示教师教育状态比较自然,也可以使孩子了解观察图片的方法。

同事互动:

“以幼儿发展为本^v^的理念,带来了对传统“教^v^与“学^v^的反思。“为学习而设计”、“为孩子发展而教”的理念,意味着不能仅仅考虑教师教得方便、得精彩、教得舒畅,而是把学习与学习者作为焦点,教是为了学服务的,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应彩芸的学习活动“小象”,是较为成功的典范。

1、精心提供活动材料。

教师以幼儿的学习特点为主线,巧妙设计幼儿学具,象的录像,象的图片,一动一静,分别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象的图片,廖廖几笔简笔画,勾勒出象的外形,重点部分用彩笔涂色,适当添画背景,恰到好处地起到暗示作用,符合中班孩子的观察特点;录像中小象繁殖的过程,使幼儿对胎生有了初步的了解;动物小卡片,由于是幼儿自己收集的,较为熟悉,有利于与小象进行比较观察。整个活动中,其学习材料创设,激发、支持和推动幼儿学习内部过程的有效发生,幼儿始终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

2、善于创设问题情景。

在幼儿初步了解小象后,教师一改传统对动物认知的方法,把单个动物放在关系中学习。教师把前阶段幼儿共同收集的其他动物图片拿出,让幼儿寻找“与象有点像”的动物。这一问题情景的创设,是教师的神来之笔,充分体现教师的教育机智。幼儿边找边“辨”,既巩固了对象的认识,又引发对哺乳动物的特征进行归纳。虽然,幼儿寻找的特征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但问题情景的创设,开启了幼儿思考、探索之门,这也就是教师教的意义所在。

优秀教学教案模板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跳棋的基本规则。

2、培养学生对跳棋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准备

跳棋一副,教学视频。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跳棋,你还记得跳棋有几部分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下跳棋,现在我们来看一段教学视频,看哪位小朋友观察得最仔细,把跳棋的活动规则都记下来了。

二、 观看教学视频

1、学生认真看教学视频,然后分小组讨论交流。

2、小组长做好记录。

3、全班交流、汇报。

4、教师总结下跳棋的基本规则。

(1)胜负判定:

首先将所有棋子按照游戏规则移至正对面的圈栏中,即为优胜!

(2)走子规则:

玩家每次只能移动一枚棋子;移动的方式可为一格,或数格跳跃。 “移动一格”是指棋子可在相邻六个方向中,任选其中一个以移至隔邻的空格。“跳跃”是指在同一条线上,一个棋子跃过隔邻的棋子到另一边的空格中。在“跳跃”的过程中,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就可以连续进行。

(3)游戏规则:

游戏人数2、3、4、6人;2人、4人或6人游戏时与互为对角线的一方对抗,3人游戏时,相互间隔排列进行对抗。

(4)跳棋的基本规则:

1)游戏人数: 2 , 3 , 4 , 6 人

2)你的营区:起初你 10 颗棋子的放置位置,是一个正三角形

3)你的目标:你的 10 颗棋子要离乡别井,连走带跳奔向对家,完全占领正对面的营区

4)入营:棋子进入目标营区

5)走子:只能一步走

棋子可六个方向走动,每步只能达到相邻的空位上

6)跳子:可以连续跳

一子跳棋规则:隔一个棋子可以跳!

7)空跳棋规则:像跷跷板一样,一个棋子在中间,两旁有相等的空位,就可以直接跳到对称位置上!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同桌的小伙伴相互说一说。

幼儿园跳棋教案。跳棋是我们男女老少都很喜欢的一项娱乐活动,我想很多幼儿对于跳棋都是比较感兴趣的,教师们可以一点点的慢慢教会他们一些跳棋技巧,最后将它们串联起来,让幼儿们进行一场跳棋比赛。

优秀教学教案模板篇3

教学目标

1、在学生了解跳棋的基本规则的前提下,让学生分小组自行练习下跳棋。

2、培养学生对跳棋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准备

跳棋一副,教学视频。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跳棋的基本规则并让学生学会下跳棋。

难点:让学生学会下跳棋。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跳棋的游戏规则,你还记得在下跳棋的时候有哪些要求吗?好吧,看来小朋友们对跳棋的游戏规则还记得不清楚,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教学视频,这次可要认真学习哟!

二、 学生再看教学视频

通过学习视频,让学生再次熟悉下跳棋的规则。

三、 学生练习走子

以同桌两人一起为单位,开始尝试着下跳棋。

四、 学生实战练习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始下跳棋。

五、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同桌的小伙伴相互说一说。

幼儿园跳棋教案。跳棋是我们男女老少都很喜欢的一项娱乐活动,我想很多幼儿对于跳棋都是比较感兴趣的,教师们可以一点点的慢慢教会他们一些跳棋技巧,最后将它们串联起来,让幼儿们进行一场跳棋比赛。

优秀教学教案模板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各个棋子的走法和吃法。

2、激发学生对跳棋的兴趣。

教学准备

*跳棋一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复习前两堂课学习的跳棋的方法。

2、学生们六人一组进行练习。

二、教学“吃子法”

1、介绍吃子的定义:一方棋子通过跳子可以走到并且愿意走到的位置上有对方的棋子存在,就可以把对方的棋子吃掉而占领那个位置。

2、吃子时会出现的不同的情况

1)按照自己的走法,吃掉对方的棋子,同时下一步也可被对方棋子吃掉。

2)按照自己的走法,可以吃掉对方棋子,但对方却吃不掉自己。

3、小结每一颗棋子的走法和吃法。

4、教师师举例子,学生来判断是不是最好的走法。

5、与同桌一起练一练。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优秀教学教案模板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棋盘的构成和棋子,能认识各个棋,并会摆棋。

2、培养下跳棋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准备

跳棋一副

教学过程

一、 组织:

1、课堂常规教育。课前要准备好跳棋,上课时先听老师讲跳棋知识,学到一些本领后再打开跳棋下。

2、谈话:你们知道*跳棋吗?谁想来介绍一下。

先让会下棋的小朋友简单介绍一下。

师介绍:这个学期的课外活动我们要主要学习的是跳棋。

二、 认识棋盘:

许多小朋友都见过跳棋的棋盘,先仔细观察一下,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棋盘上你看到了什么?

三、 认识棋子:

考虑到很多学生认识棋,可以用比赛的方式进行认棋比赛。

四、 学生互相介绍,拿出棋盘对照自己的,进行巩固介绍记忆。

五、 学生在棋盘上摆子,分四人小组进行合作交流。

优秀教学教案模板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加、减法的关系,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性、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的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用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演示课件“”】

7+( )=11 7+( )=13

7+( )=15 7+( )=16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继续演示课件“”】,出示例1图、

(2)启发学生说明图意、

使学生明确:从12个圆片中,去掉7个,还剩几个?

(3)启发学生回忆:十几减9、十几减8是怎样计算的?

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十几减9、十几减8都是想加算减的、

(4)例1应该怎样想?

分组交流,并填书;教师巡视指导、

使学生明确:像十几减9、十几减8那样,,可先想7加几得十几、

12-7=□ 想:7加( )得12,7加5得12,所以12-7=5、

(5)读算式: 12-7=5、

2、【继续演示课件“”】,出示例2:11-7=□ 15-7=□

(1)分组交流、

(2)指导学生独立填写、

(3)订正时,读算式11-7=4, 15-7=8、

3、【继续演示课件“”】,出示例3:14-7=□ 16-7=□ 13-7=□

(1)独立填写、

(2)订正时,读算式14-7=7,16-7=9,13-7=6、

三、全课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的口算、

随堂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7+5= 7+7= 7+8=

12-7= 14-7= 15-7=

一组一组地出示,做减法时说一说都是怎样想的、

2、“做一做”第2题、

7+□=11 7+□=13 7+□=16

11-7=□ 13-7=□ 16-7=□

学生无独立填写,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布置作业

2、11-7= 13-7= 15-7=

12-7= 14-7= 16-7=

板书设计

优秀教学教案模板篇7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懂得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顺利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保证。知道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目标:

道德认知目标

1、知道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能举例说明公共场所需要有良好的公共秩序。

道德情感目标

1、感受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必要性,为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而高兴。

2、对不遵守公共秩序的现象有厌恶感。

道德行为目标

1、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2、在公共场所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1、设问启发:同学们,你们*时除了在学校和家里生活,学习外,你们还到过哪些场所,去干什么?

2、评一评(课前活动内容)

3、教师小结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激情明理。

1、自由读课文,了解内容。

2、学习第一个事例:在公共汽车站。

①播放课件1,学生边看边听。

②讨论:在公共汽车站,小飞是怎么做的?小文和小明又是怎样做的?他们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③明理:小飞不遵守公共秩序,影响乘客的上下车和汽车的顺利行驶,让大家不满。小文、小明批评、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做得很对。

④举一反三:议一议,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轮船码头应该遵守哪些公共秩序?

⑤小操练:模拟公共汽车启动,乘客依次下车、上车。

3、学习第二个事例:在电影院里。

①播放课件2,学生边看边听。

②讨论,小文、小明和小飞在电影院里,哪些方面遵守了秩序?哪些方面做得不够?

③对照检查:你们*时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哪些地方做得不够?看谁最诚实,敢于自己揭短。

④设疑:在电影院里,假如出现下列情况,当时你在场,会怎么想?怎么做?

a、有人站起来吹口哨。

B、有人抢占了你的座位。

c、有人在你身旁大声议论。

4、学习第3个事例:在动物园里

①播放课件(3)。

②讨论:

A、三位小朋友在动物园玩得开心吗?每位游客要想在动物园玩得开心,应该怎么做?

B、三位小朋友愉快地度过了这个星期天,他们有哪些收获?你从他们的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典型引路,深化认识。

1、设疑:有的同学认为遵守公共秩序排队上车就轮不到座位,买东西排队就会耽误时间,买不到满意的商品,总之,认为遵守公共秩序会吃亏,不遵守公共秩序会占便宜。试想,如果人人都这么认为,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样子呢?

2、多媒体播放录相:一个真实的故事《谁是凶手》

3、听录音,学榜样。

4、表扬本班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同学。

四、辨析明理,指导行为。

1、说一说,在下列公共场所需要遵守哪些公共秩序?为什么需要这样做?

图(1)卫生院,图(2)集贸市场。

2、议一议,下面几幅图中谁遵守公共秩序,谁不遵守公共秩序。

图(1)售票处。图(2)书店收款处。图(3)码头

五、总结谈话。

板书设计:

9、遵守公共秩序

自觉遵守-------------à公共秩序

批评、劝阻----------à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

教案设计说明

《遵守公共秩序》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思想品德第七册中的第九课,本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顺利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保证,知道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分四步进行。

一、联系实际,初步感知。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抓拍典型的公共场所,使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公共场所”。通过“评一评”使学生初步知道什么是“公共秩序”,为什么要遵守公共秩序。

二、学习课文,激情明理。

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再现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边看录相,边对小文、小飞、小明的行为进行评价,通过看、议、思、小操练、行为对照等不同形式,强化教学目标。

三、典型引路,深化认识。

通过设疑、听故事录音《谁是凶手》,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不遵守公共秩序而带来的恶果,进一步认识到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通过听故事录音《学榜样》,再通过表扬本班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同学,来激励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四、辨析明理,指导行为。

通过前面的教学,学生已经认识到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知道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以及怎样遵守公共秩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课后习题进行巩固练习,通过辨别、判断对教学目标进行强化,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

——游戏活动教案模板范文7篇

一篇完整的教案范文9

一、教学目标

1.体会、认识到合作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增强合作意识。

2.学习、掌握一些与人合作的方法、技巧和经验,增强合作能力。

3.感受合作的乐趣,树立为团队服务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主要是想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是必须要与人合作才能完成的。并引导同学们发现合作的乐趣,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

2.准备教具。

3.搜集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关合作的事例。

四、教学过程

(一)认识合作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天鹅、大虾和梭鱼》(出示课件)的故事吗?天鹅、大虾和梭鱼想拉动一辆车,它们都给自己上了套,使劲地拉呀拉呀,车子却一动也动不了,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生1:它们不是一条心。

师:还有吗?

生2:它们各拉各的`。

生3:它们没有往同一个方向拉。

师:是啊,它们虽然目标一致,却各拉各的,劲没往一处使,(指导学生看大屏幕)你们看,天鹅往上拉,大虾往前拉,梭鱼却往水里拉。

师:那么它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拉动车子呢?

生:它们应该往同一个方向拉。

生:它们应该互相合作。

师:是啊,它们劲往一处使,相互合作终于把车子拉着跑,你看,他们多高兴呀,所以说合作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板书课题:合作真愉快)

那么要怎样合作呢?请同学们看书第7页。思考:(1)书上给我们介绍了几种合作活动?(2)要合作成功先要做好什么?

学生看完书后,小组交流。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看看书上介绍了哪几种合作活动?

生:书上介绍了四种合作:拔河、接力赛、两人三足、出板报。

师:(指着出板报)他们是怎样合作的呢?

生:他们有的查资料、有的写字、有的画画、有的剪纸。

师:是啊,他们合作得多好!那么想要合作成功应该先做好什么?

生:事先分工(板书:分工)

生:先商量(板书:商量)

生:说好每个人做什么。

师:很好!现在请同学们看书把这三句话读一遍。

学生读书。

师:是啊,要想合作成功必须先商量、后分工,最后相互合作(板书:合作)。合作,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随处可见,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去寻找和发现生活中的合作,下面把你们的发现拿出来交流。

师:谁来说说学校里的合作。

生1:我们每天做的卫生值日,需要合作。

师:怎样合作呢?

生1:有的扫地、有的擦窗户、有的擦黑板、有的倒垃圾,最后合作把教室打扫干净。

师:说得真棒!你举的例子真典型。

生2:家里爸爸、妈妈煮饭需要合作。

生3:过年贴春联需要合作。

生4:玩老鹰捉小鸡,有的当老鹰,有的当母鸡,有的当小鸡。

生:玩捉迷藏。

师:同学们真厉害!能用一双明亮的眼睛发现生活中这么多有关合作的活动。其实,在各行各业中都少不了合作。比如,国庆阅兵、千手观音等都需要很多人的合作才能完成。(播放课件的图片)所以学会合作很重要,我们要从小学会合作,合作里面有很多技巧,是不是这样,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就知道。

(二)体验合作

1.小猴和水牛合作过河摘苹果的故事。(出示课件的故事)

师:小猴和水牛遇到困难了,你们能帮帮它们吗?

生:我想到一个办法,小猴骑在水牛背上,水牛把小猴背到对岸,小猴爬上树去摘果子,然后下来和水牛分享果子。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师:看来大家都同意这个方法。我们来看看,小猴和水牛是不是像你们说的这样做呢?(继续播放课件)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小猴和水牛就是用你们的方法成功地吃到桃子。

师:它们为什么能成功呢?小猴的长处是什么?

生:小猴的长处是爬树。

师:水牛的长处又是什么?

生:水牛的长处是游泳。

师:是啊,它们都发挥各自的长处,进行合作,成功地吃到桃子。

师:那么你们会合作吗?

生:会!

2.地震逃生。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地震逃生”的演练游戏。

师:这里有个房子,里面的小球代表房子里面每个人。现在地震了,只能从这个小门逃生。而且只有10秒的逃生时间,10秒以后墙会倒塌。小组长的任务是10秒后把插销拔掉,墙就会倒。

想一想,如何在规定10秒钟内全部成功逃生?

师:好,给你们一分钟时间商量商量。

生:进行商量。

师:准备!开始!

师:哇!这组同学胜利了,我真替你们高兴,掌声送给他们,同时奖给他们一面红旗。

师:现在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样顺利逃生的?

生:我们事先商量好谁排第几,然后按顺序一个一个地出来,不争先恐后。

师:说得多好,一个一个地出来,不争先恐后。

师:我们也来采访一个没有成功的?

师:没有脱险心情怎么样?你们也说说原因吧?

生:我们都想自己先出来,不顾及别人,所以就一起堵在那儿。

师:不顾及别人。还有吗?

生:都互不谦让。

师:都能找到原因了,如果再给你们一次机会,你们会怎么样做?

生:统一行动,按顺序出来。

师:好,说得很好。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大家知道,我们首先要分好工,一个一个地出来,对不对?

师:那么我们让这些没有成功的同学再来体验一次,好不好!

生:好!

师:准备!开始!

生:活动。

师:真替你们高兴!都成功逃生了,也奖给他们一面红旗。

师:刚才同学们经过模拟地震演练成功地逃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要慌张,应该像这样按顺序快速逃生。

(三)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一个故事、玩了两个游戏,大家开心吗?

生:开心!

师:是啊!合作真愉快。其实生活中需要合作的事情真的是说也说不完!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合作得很愉快,今后我们还有很多与人合作的机会,希望同学们能多多与人合作,善于与人合作。在这里我也谢谢同学们与我的合作,有机会我们下次再合作。

播放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

一篇完整的教案范文10

一、教材解读

《触摸春天》是一篇抒情散文,真切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文章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蕴涵道理深刻。

二、学情分析

生命的真谛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这是人类思考的永恒的主题。但学生年龄较小,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所以要让学生通过一个形象、具体的人物和事例来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三、设计理念

1、要让学生产生阅读体验,就得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丰富的情感世界中反复诵读涵咏,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课文的人文意蕴。

2、个性化阅读凸显学生个性的张扬,生命活力的释放,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有赖于教师的引导和促进。

3、注重课内外的紧密结合,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培养学生收信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深意

一篇完整的教案范文11

《听爷爷说汉字》优秀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学会用“聪明”、“恍然大悟”造句

2、初步了解汉字的几种构字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准备:磁带、小黑板

三、教学重难点:了解汉字的几种构字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四、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汉字是记录我们汉民族语言的文字,距今已经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了,是我们的祖先发明创造的,可有意思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爷爷说汉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指导

1. 自渎课文提出要求

(1)把课文多读几遍,要读正确、读流利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爷爷说的话,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我”说的话。

2、检查自渎效果

(1)、出示词语

嘿 恍然大悟

A、指名认读

B、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形容突然醒悟过来

C、指导书写:两字都是左右结构。“嘿”的第9画是竖不能写成横

D、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2)、指名试读课文,读后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3、听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录音范读

(2)、学生边听边想:爷爷说了哪几个汉字,这些汉字是怎么造出来的?

(3)、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教师小结:

爷爷说了“木、休、沐”3个字。这几个字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早出来的,下节课我们再听爷爷一一介绍,请你们回去好好读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初步了解汉字的几种构字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学会用“聪明”、“恍然大悟”造句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复习检查

1. 听写词语

擦掉 字义 当初 参天大树

聪明 森林 依靠 恍然大悟

2、指名读课文思考:爷爷说了哪几个汉字(“木、休、沐”)

一、细读课文

1、自由读123自然段,思考:爷爷是怎么样介绍“木”字的?

2、理解爷爷说的话:

(1)、指名读第一句

最早的“木”字就是这样写的,它的上半部分代表枝叶,下半部分代表树根。

A、在这句话中“最早”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B、指导朗读,体会“最早”的含义

(2)、指名读第二句话

你看,这像不像一棵小树呀?

A、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指名读)

B、让学生用不同的句式回答最早的“木”字像不像一棵小树

(这像一棵小树;这多像一棵小树呀)

(3)、出示卡片“木”字

师:这是最早的——“木”字,上半部分代表——“枝叶”,下半部分代表——“书根”;这多像——“一棵小树”

(4)、指名读第3句

我当初给你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你快快长大,成为森林中的一棵大树。

A、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爷爷为什么给“我”起“林木”这个名字

B、理解“参天”的意思:高高耸立在天空中

C、指导朗读

D、教师小结:是啊!林木的名字寄托了爷爷的希望,他多么希望林木长大后能像他的 名字一样成为有用的人才啊!同学们,你们的名字也可能包含了长辈的美好愿望,回去查查自字典,问问家长,好吗?

3、指导朗读 林木的话

师:林木听了爷爷的话该有多高兴啊!林木的话应该把他的那种高兴劲读出来(范读、自由练读、指名读)

4、分角色朗读1、2、3自然段

教师小结:爷爷首先给我们介绍了最早的“木”字。这样的字有什么特点呢?(字形像一幅画)。在最早的时候很多的字都像一幅画呢!(出示日、月、水、火等象形字)问:这些字,你们认识吗?看看多有意思啊!

二、读4—9自然段。思考:爷爷又是怎么介绍“休”和“沐”的?

1、说说爷爷是怎样介绍“休”的(一个人依靠早大树旁边,这不是在休息吗?)

A、指导朗读

B、把这句话换个说法(一个人依靠在“大树”旁,这就是休息)

(让学生明白“休”字就是根据一个人靠在大树上所表示的意思造出来的)

C、理解“恍然大悟”

“我”听了爷爷的话,一下子明白了。我明白了什么?(字形表示字义)

D、让学生举例说说还有哪些字也属于这类字?

E、师:那“沐”又是怎么造出来的呢?(指名读爷爷的话)

F、说说像“沐”这样的字有什么特点?(一部分表示字义,一部分表示字音)

G、小结:像沐这类字在我们汉字中占了80%,所以,用这样的方法早出的字很多

H、练习分角色朗读

三、学习第10自然段

1、理解“赞叹”

“赞叹”可以换成什么词?(称赞)这里为什么不用“称赞”?

2、、指导朗读

用赞叹的语气齐读“我们的祖先真聪明”

四、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听爷爷介绍了三种造字的方法,同学们都明白了吗?(看板书)有的字像一幅画,有的字表示字义,有的字一部分表义,一部分表字音,这说明我们的祖先真聪明

六布置作业

1、读读下面的字,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字形

笔 清 燕 王 看 战 雀 灶 醒 鸣

2、造句

聪明······

恍然大悟······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七、板书设计

10 听爷爷说汉字

木 字形像一幅画

休 字形表示字义

一部分表音

沐 字形

一部分表义

八、我的教学反思

一篇完整的教案范文12

摘 要:全过程动态备课法是在体育动态备课基础上,在适合新课标的前提下进一步改进和提升体育学科教师使用和推广的备课方法。本文在体育动态备课法的基础上探索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备课,并从中分析了动态传导机理,从理论上阐述了动态备课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科学性,且以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来探讨全过程动态备课的可行性,探索更好地让体育教师围绕一个教学内容展开的一节或多节课的备课。

关键词:小学体育;全过程动态备课;教学实践

一、新课标下的全过程体育动态备课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都在不断改变和发展,浙江省教研员余立峰提出了一个新的单元构建的思维方式,即“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视角下的单元构建思想。这间接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要求。全过程体育动态备课是适应时展需求,在体育动态备课的基础上,以新课改理念为大方向,提出的贯穿教学始终的备课方法。它更多地注重在变化中因势利导,在尊重学生学情、场地、天气以及教师本身的条件的基础上,结合体育教学培养方案、教学目标的要求,在计划、课堂教学以及教学完成的过程上,随着时间以及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不断地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实现调整、改进和完善,具体表现为围绕一个教学内容展开的一节或多节课的备课过程,要求更具操作性和实效性。

二、全过程动态备课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一个传导机理

备课本身是一项计划,计划是思路性的,属于意识范畴,而具体的实践却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仅仅按照计划实施课堂教学而不重视具体实践的变化来应对,那么有可能使得计划与实际相违背,而如果以具体实践的变化为因由而轻视了备课,那么从长远来看,就容易使得课堂教学偏离教学目标,或者因为无法满足阶段性的教学目的而降低教学效果。全过程动态备课讲究的就是计划与实践的统一,因此,全过程动态备课所遵循的一条基本哲理就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在计划指导下开展实践,在实践应用下改善计划。

一般以为,备课仅仅是课前的准备工作。从字面看,备课即准备课堂教学,但在全过程动态备课的视野下,这个层次的备课偏于狭义,全过程动态备课贯穿了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大过程。课前需要充分的准备,课中需要精心的实施和调整,课后则需要及时地总结和反思。

首先,课前的备课是基础性的工作,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安排具体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方案,这是一项思路性的工作,为后面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大框架。脱离了这项工作,后面的教学实践将失去准绳、无据可依,就容易使得课堂教学无的放矢、缺乏效率以至于偏离教学目标。

其次,课中的教学实践需要因变而变。拘泥于一成不变的备课内容将使得课堂变得僵硬、缺乏生趣,严重的甚至可能与事先制定的教学目标相违背。其原因在于,受体育课程的教学特性影响,学生是活的,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场地虽然是死的,但也容易受到季节、天气、施工等影响,因此也容易变成活的,而教师当然也是动态的个体,也受到个人的情绪、身体条件等影响。因此,在大框架不变的前提下,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因时易势,以变制变,遇到未料情况发生时,需要适时、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最大化达到教学目的。

最后,课后的教学总结与反思是教学提升的关键。在将计划应用到实践中时,或许会感到有那么些闪光点,或许也会感到有那么些瑕疵,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后及时地总结和反思,把好的做法或想法及时保存下来,把遇到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并思考更好的解决方案,那么在以后的备课中就可以得以更好地完善。

在这样一个自我修复式的全过程动态备课中,备课的成熟度将越来越高,而课堂实践经验也将越来越多地反映到备课之中,问题也将随之减少。假设完全达到教学目标为100分,那么随着螺旋式上升的全过程动态备课,实践教学所能达到的教学目标将不断趋近于100分。

图1 全过程动态备课

三、全过程动态备课在体育课实践中的运用

1.“动”在课前,考虑全面,制定合理教案

相较于其它学科,体育与健康的教材省内外不统一、参考教材少,室外活动课易受天气、场地、器材等多种因素制约,需教师备课具有更强的灵机应变能力。

第一、教案要考虑天气情况。一节室外广播体操课在温度20°左右的天气和在寒冬里上课,其在教案的准备活动教学环节设计上要存在区别。前者,教师可以低强度运动作为课前活动,就能达到让学生热身、舒活经脉的作用,而在寒冬里,就需要安排趣味跑等运动强度大的热身活动,达到热身效果。

第二、教案还要考虑场地、器材。以 “奔跑吧,兄弟”里的撕名牌游戏环节为例,改编并设计一节体育追逐课。在操场人不多、场地宽阔的情况下,即使大量学生自由奔跑,也可以确保安全,开展效果也不错,但如操场已是人山人海,这样的练习活动就存在安全隐患甚至无法开展,因此教师就必须调整教学环节,甚至改变教学内容。同样的,排球课若没有充足的排球,羽毛球课无充足的球拍和羽毛球,也都无法开展正常的体育教学。因此,场地、器材对一节体育课的备课都非常重要,教师应将其考虑其中。

2.“动”在课中,“案”随课改,打造适宜教案

体育实践课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学生课堂表现、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的个体差异等都会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和最后的呈现形式。以浙教版水平二《跪跳起》一课为例。

课前、课中的案例:

(1)备课教案

(1)热身激趣,语言导入

①垫上操,引入脚背拍垫 ;

②游戏:红绿灯(利用膝盖进行红灯停、绿灯行的四面转发,让生体会腿部离垫,腿部发力)

(2)技能掌握,体验乐趣

①无臂起跳练习

②带臂起跳练习

③起跳摘物

④完整跪跳起练习

⑤组合练习:跪跳起+燕式平衡,跪跳起+挺身跳(选择其一)

(3)恢复身心,放松结束

实施教案一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问题一:原以为游戏红绿灯比较具有趣味性,却在实施中发现学生在转至身后时,看不见教师的红绿灯牌,而转身会影响腿部发力和起跳。

改进措施:练习一次后,立刻改“红绿灯”游戏为“撑垫跪跳起”。

问题二:原想通过有无手臂练习让生体验手臂制动用力的作用,而课堂实践证明,无臂练习,学生根本无法单单靠腿部发力,而且导致学生身体重心不稳。

改进措施:不再进行无臂练习环节,而是通过尝试―集体练习等形式增加摆臂起跳的练习次数。

问题三:组合练习安排了跪跳起+挺身跳,发现这个练习相对更受男生喜欢,女生不但不好完成这个练习,也不喜欢。

改进措施:增加一项组合练习,并让男女生自由选择其中一项练习练习,让学生在对比实践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组合项目。相对来说燕式平衡更适合平衡性好的人练习,而挺身跳更适合腿部力量和腰腹力量好的学生选择。

(2)课中教案

(1)热身激趣,语言导入

①垫上操,引入脚背拍垫

②游戏:撑垫跪跳起

(2)技能掌握,体验乐趣

①弹弹弹练习

②起跳摘物

③完整跪跳起练习

④拓展组合:跪跳起+燕式平衡,跪跳起+挺身跳(选择其一)

(3)恢复身心,放松结束

3.“动”在课后,多次打磨,形成优质教案

课后动态调整的案例:

全过程动态备课不仅要求在课前精备课,根据课中生成调整教案,还要在课后不断磨课改进,最后形成优质教案。以笔者参加台州体育教学大比武《体育与健康》水平二的跳跃单元第四课时为例,立定跳远是主教材,重点为双脚用力蹬地,难点是摆臂与蹬地协调一致。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围绕重难点,进行了体育教案的设计,并对这一教学内容不断调整完善,最终形成了一次体育课的动态备课,呈现的教学课堂广受好评。

(1)课后教案一

(1)快乐热身

①图形跑,边跑边模仿边做伸摆练习

②热身操

(2)游戏引导

①顶绳比远:直体顶绳比远、半蹲顶绳比远

②手摘仙绳:直体顶绳比远、半蹲顶绳比远

③悄悄落地:原地跳起轻落、向前跳起轻落

④双跳双落

(3)探索合作:飞越彩绳

(4)收获喜悦:小组比赛

(5)恢复身心,放松结束

实施教案一出现的问题:

问题一:在跑动中做伸展练习出现断续性,笔者将其改为提示中的图形跑,为下面的队形变化作铺垫。

问题二:第一次试上课后就明显感觉这套操对学生有点难,动作不够简单。而作为比赛课,没有学生的提前接触,操一定要编排得易操作又能与立定跳远相关联。

问题三:对于顶绳比远环节,发现绳子难放置,但又一时找不到更好方法。同时发现直体顶绳根本无法发力,改为取消这一教学环节。

问题四:看似形式多样,但立定跳远完整练习的教学环节缺失,学生的掌握情况不够好。

问题五:第二块副教材缺失。

一节课中出现这么多的问题,课堂效果是不会好的,教案一的实施没有能完成教学目标。发现问题,及时修改调整教案并将其再实践运用。

(2)二度调整教案

教案二:

(1)快乐热身

①图形跑,跟随师跑出L型、S型、O型和三角形

②热身操,音乐舞曲 - Rise And Fall(ClubMix)

(2)游戏引导:

①半蹲顶绳比远

②手摘仙绳:直体上摆摘绳、半蹲上摆摘绳

③悄悄落地:原地跳起轻落、向前跳起轻落

④双跳双落

(3)探索合作:

①立定跳远完整练习 ②飞越彩绳 ③小组比赛

(4)收获喜悦:趣味爬行

(5)恢复身心,放松结束

实施二度调整教案出现的问题:

问题一:热身操音乐过于成人化,动作及音乐无法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怎样挑选合适的歌曲,并结合音乐编排动作是急需改进的关键。

问题二:在顶绳比远环节,无论学生怎么用力顶,还是顶不远。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双脚用力蹬地发力的感觉,为何不考虑蹬地比高?

问题三:在向前跳起轻落环节,由于没有目标,学生也失去动力,这一环节仅仅比轻而没有在此基础上的比远,因此在下一教案里要设置目标物。

问题四:双跳双落与完整立定跳远有类似,这一双跳双落可以有机结合到完整的立定跳远中,让教学环节变得更加紧凑。

问题五:副教材不够有新意,也不适宜四年级学生,思考一个既有合作性又锻炼学生双臂、腰腹力量的练习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针对以上不断出现的问题,笔者再次对教案进行修改调整。

(3)三度调整教案

教案三:

(1)快乐热身

热身操,音乐舞曲 - Rise And Fall(ClubMix)改为音乐舞曲 《小苹果》,动作里饱含立定跳远的蹬摆动作

(2)游戏引导

①顶绳比远改为弹簧发射:原地屈腿蹬伸跳、半蹲顶物比高

②手摘仙绳

方法:前后两人一组,一人作持桃者,一人作摘桃者,相互交换(举挑者可根同伴水平调整桃子的远度和高度),增加学生的选择度和灵活度,去除多余的直体上摆摘绳

③悄悄落地:原地跳起轻落(听声音辨轻) 、向前跳起轻落(前方设置1、2、3分数线)

(3)探索合作

①立定跳远完整练习:一步立定跳远、连续跳两步

②飞越彩绳(四人一组,其中两人用彩绳设置一掌高的障碍线,另两人进行练习,依次):自我调整、挑战同伴

③摆设造型

(4)收获喜悦

①素质练习:“一秒钟马路变拱桥”:第一人做仰卧成拱桥,另一人钻爬;第一人做俯卧于地面,另一人则跨过

(5)恢复身心,放松结束:《荷塘月色》放松操

实施三度调整教案出现的问题:

到此刻,教案已经进入细节的修改中,如何让教案更加完美,让问题考虑更全面,是最后阶段需考虑的,也因此有了最后的教案定稿诞生。

(4)四度调整教案

对于“弹簧发射”环节,头顶跳绳始终觉得不够理想,因此改跳绳为带有摩擦性的特制小竖条。同时将素质练习从简单的学练到1分钟计时,以钻爬、跳跃数量多者为胜,这大大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和队员间的合作性,进一步考验同伴间的配合能力。

四、结语

在这种全过程动态备课的模式下,可归纳出三大特点:

一是对于学生。在“学为主体”思想的引领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动态备课围绕学生转,有利于根据学生的特点改进教学实施,从而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二是对于教师。教师对教学全过程的思考与探索有利于锻炼教师的总结归纳能力,也有利于教师积累课堂实践教学经验。

三是对于课堂教学效果。动态的根本目的是因变而变,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在全过程动态备课模式下,有利于不断趋近于100%的教学目标,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余立峰.“技术・体能・运用”视角下的单元构建研究[J].体育教学,20_(06).

[2]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必学内容教师用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_(07):114-116.

[3]周慧.以“动”制“动”――浅谈营销专业课教师的动态备课[J].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_(04).

[4]叶常青.论体育教师备课思维范式的转换与教学创新[J].浙江体育科学,20_(07).

[5]刘晓华,纪正广.动态备课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_(07).

一篇完整的教案范文13

【教案背景】本课是新标准小学英语第一册第四模块第一单元的内容,本课教授了学生学会用颜色来问答句子,使学生能把自己的审美能力表现出来。

【教材分析】本课要求学生

1、懂、会读、会说、会写单词green ,black blue, white, red, yellow, colour.

2、能听懂、会读、会写句子What colour? It’s red.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 懂、会读、会说、会写单词green ,black blue, white, red, yellow, . 能听懂、会读、会写句子What colour? It’s red.

(二)运用能力目标:

1. 学习怎样用英语表达事物的颜色,掌握相关单词和句型,并能综合运用新、旧知识组织对话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

2. 让学生感受英语课堂的活跃性,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运用所学语言。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及大胆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水平,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创新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说英语、做游戏等实践活动。

2.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与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下列单词:green, black blue, white, red, yellow, colour

2.能听懂、会说、会读以下句子:

What colour?

It’s red.并能进行扩展,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1.熟练掌握本单元的单词和句型,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2.创设英语情景,使学生正确理解所学知识表达事物的颜色。

【教学意图】

1.培养学生对重点词汇和句子的认读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各种真实或接近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并主动学习英语颜色的表达法。

【教具准备】

1.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教学挂图、单词卡片。 2.教师准备小奖品。

【教学过程】

Step

1.教师和学生做就前面学过的知识做简单的Free Talk.,如:

T: Hi, how are you? S: …

T: What’s your name?

推荐阅读:

  介绍男装高端品质范文英文(精选19篇)

  土地纠纷调解记录范文(推荐21篇)

  校级课题申请书范文(通用4篇)

  舞蹈培训班简介范文(精选21篇)

  2023年因病低保申请书范文(汇总7篇)

  logo设计说明范文(汇总5篇)

热门标签: 完整 教案 范文
一篇完整的教案范文(优选13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毕业设计题目

毕业设计题目, 营销1,2,3班毕业设计题目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毕业设计题目 张晓丹 面向营销网站规划设计 (3人) 利用电子邮件进行外向营销的方法设计 客户满意度调查与预测的模型设计 即时通信系统在呼叫中心的应用设计 董志英 综合购物中心购物环境研究 (4人) 大型购物超市购物环境研究 居民住房情况调查及需求发展

实用范文 2022-10-05

学生登记表自传四篇

学生登记表自传四篇,学生学籍与成绩登记报表制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下面是小本特意准备的学生登记表自传四篇,供各位查看,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i乐德范文网范文网。【学生登记表自传篇一】两年以来,我在研究生阶段所获颇丰,从学业、科研工作,到个人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锻炼,是充实且有意义的两年。毕业之际,

实用范文 2022-10-05

论国家信息化战略

论国家信息化战略, 摘要:信息化是由计算机与互联网的革命所引起的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国家信息化方针应坚持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导,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坚持教育优先,推进“头脑”的信息化,提高国民信息素质;坚持都市先行跨越,把大都市建成信息增长极和信息源。关键词:信息化 工业化 战略用信息化带动工业

实用范文 2022-10-05

2020消防安全日公益广告语宣传语

2020消防安全日公益广告语宣传语,2020消防安全日公益广告语宣传语1、发现山火,请即打电话报警。 2、森林无火家家乐,生态优美人人康。 3、消防有法可依,违法必受处罚。 4、一点星星火能毁万年林 5、预防山火,保护森林资源,建设高要秀美山川。 6、保护森林,“火”速离开。 7、人民生命至上、火灾隐患必除 8、安全心

实用范文 2022-10-05

党建微知识:党委、党组、党总支、党支部的区别,你知道吗?

党建微知识:党委、党组、党总支、党支部的区别,你知道吗?,什么是党的基层组织?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基

实用范文 2022-10-05

英文求职信的写法及样本

英文求职信的写法及样本,  求职信是用来向某一单位求取一份工作的信函,它属于广义的申请信的一种。之所以将求职信与其他类型的申请信分开来写,是因为其目前应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因此希望考生给予足够的重视。  写求职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措辞要礼貌,对求职单位要加以一定的褒扬,并表示对该单位的向往之情,希望能到该单

实用范文 202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