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个人主要事迹范文(汇总43篇)

更新时间:2023-12-11 16:01:5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工匠个人主要事迹范文1

优秀工匠推荐事迹材料路,在他脚下延伸……----记第二届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工匠” 张飞张飞,男,现年 30 岁,^v^党员,现任河南神火集团葛店煤矿机电三队副队长。该同志自 ^v^ 年入矿以来,便树下了扎根煤海,以矿为家,奉献矿山的决心和意志,他在工作中努力开拓进取,拼搏奉献, 痒 经过他本人的不懈努力,终于使他由一名 站 普通职工成长为一名优秀*党员和一名优  秀的基层区队管理干部。他在平凡的工作 芄 岗位上,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做出了不 吩 平凡的工作业绩,文秘部落走出了一串串  闪光的足迹。张飞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  已经拼搏了十多年,在这十年的工作历程 事 中,他始终坚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思 址 想上*上始终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工 掐 作中时刻不忘积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庭 ,深入钻研专业技术技能,从而养成了对 猖 工作高度负责的主人翁责任感,经过 10 境 余年的辛勤努力,他的工作技能和业务水 瘛 平不断提高,并且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 娇 的成绩。

1995 年 6 月,安徽淮北至 孑 永城葛店矿矿井 35KV 高压供电线路因 脬 当时下大雨,线路下有树木造成了线路接 贮 地,发生了短路事故,无法供电,而我矿 磋 井下涌水量又大,如果不能及时供电,就 魏 有发生淹井的重大危险。在这关键时刻, 缁 张飞同志积极主动请命参加了清除砍树行 岵 动,在当时还下着大雨环境非常恶劣的情 ⒁ 况下,他凭着敏捷的身体,连续爬树数余 棵,用斧头砍树杆,加上自己精湛的工作 忏 经验,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斗,终于 饰 及时恢复了矿井供电。他的出色工作表现 邰 受到了矿领导的表扬,同年他被矿评为先 焉 进个人。

1998 年 8 月,由于葛店煤 蓄 矿井下 26 采区出水,当时水泵和供电设 丢 备全部泡在了水里,在这容易造成整个采 漾 区被淹的紧急情况下,矿领导看在眼里, 钐 急在心里,这时张飞同志凭着自己熟练的 驺 专业技术知识和一名*党员的高度责任感  ,第一个跳到齐胸深的冷水中和同事们一 页 起搬出机电设备,进行抢修,经过三个多 撬 小时摸爬滚打,开关水泵被及时修复,恢 伞 复了正常排水,为我矿减少了一次重大经 诿 济损失。同年他被矿评为矿山“攻坚功臣  ”。

20_ 年 7 月,在葛店矿机电设 鲩 备达标过程中,副井底中央泵房地坪硬化 船 工作,由于当时时间紧、任务重,张飞同 软 志带领机修班十余人,每天工作十四、五 敞 个小时,衣服不知被汗水湿透了多少次, 岫 手被水泥都烧烂了,一碰到水就钻心的

20_ 年 1 忘 2 月,在葛店矿井下—600 采区安装 6 卖 寸供风管工程中,张飞同志带领七名同事 ミ 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在不到十五天的时 哕 间里,安装 6 寸管路 2400 多米,最后  因身体支持不住,累病在工作岗位上,同 位 事们劝他休息,他说时间紧,任务重,不 颥 肯休息,最后提前八天圆满完成了此项工 作任务,受到了矿领导的多次表扬及嘉奖 溜 。

在专业技术方面,张飞同志通过自己 赡 的努力学习,在电工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 倦 经验,研究出了电器设备过热的预防方法 鲼 ,有效的反设备故障排除在萌芽状态,实 辐 现了全年所辖设备影响时间为零的好成绩 氨 ,保持了设备质量标准化。并在工作过程  中钻研出了一套常用工具(扳子、钳子、  螺丝刀等)快速使用方法,综合开关综保 薯 排查故障程序法及各种设备的漏电快速排  查法,使设备的检修和故障排查时间缩短 授 了一半。在 1996 年矿举办的井下电工 锷 青工技术比武中获得第一名;1997 年 脒 度获得公司电工技术比武中第一名、矿第 α 二名;1998 年度获得公司电工技术比 什 武中第二名;20_ 年度获得公司电工 拦 技术比武中第三名,同时获得集团公司采 喳 掘电钳

工技术比武第一名;20_ 年度  荣获河南省煤炭系统采掘电钳工技术大比 绲 武活动中,勇夺桂冠,荣获“河南省煤炭 泥 系统技术能手”和“河南省技术能手”光 痤 荣称号,同时被河南省总工会授予“五一 闱 劳动奖章获得者”。

在煤矿基层区队的 襟 管理过程中,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  管理思想,在井下现场跟班时,他重点抓 谆 好劳动纪律和安全生产,他深知,安全是  天字号工程,安全是职工的最大福利,因 呜 此工作中他时刻要求和带领职工严格按章 冗 作业,并处处率先垂范,在他 10 余年的 ╅ 管理过程中,从没有出现一次安全事故, 叻 并且由于纪律严明,他带领的队伍连年被 候 单位评为“优秀班组”和“党员示范岗” 借 ,他管辖的工作范围多年保持了“精品工 赛 程”。张飞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 毡 不平凡的贡献,他爱岗敬业,扎根煤海, 耨 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表现出了工人阶级 貉 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他 痞刻苦钻研,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衲 ,体现出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和时代特征 硫 ;他拼搏进取,争创一流,为矿、为集团 蝻 公司争光,他团结协作,友爱互助,无私  奉献,展现出了工人阶级的崇高品格和风  范。张飞同志的先进事迹,反映了工人阶  级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代表 & 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他在实际工作  中积极继承老劳模的精神风貌和高尚品格 圊 ,又反映了新一代劳模的时代精神和豪迈 复 气概。张飞同志工作中的那种与时俱进的 肀 进取精神,以强烈的工作

创新意识和严谨 酽 的科学的工作态度,不断超越他人,超越 呖 自我,在挑战面前不退缩,在困难面前不 潴 屈服,永不懈怠,永不满足,永不停步,  永做科学技术的带头人,他在为企业做出 蘖 无私奉献的过程中,牢固树立了正确的世 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集团公司的利 反 益为最高利益,在煤炭业中实现自己的人  生价值;目前,张飞同志正在工作中继续 啪 发扬爱岗敬业,立足本职,勤奋工作,干  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团结带领  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精神 朱 ,抓住机遇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观念和 κ 岗位争一流的信念,努力学习新知识,掌 盾 握新技能,争做一个学习型、知识型、创 酚 新型的企业员工,为全体企业员工树立了 喝 光辉的榜样,为企业繁荣和振兴贡献力量 转 。路,在他脚下延伸 优秀工匠推荐事迹  材料不久前写过一篇《工匠》,现在想说 蛾 说工匠精神。假以时日,会有权威部门给 蕴 出明确的释义。在当下,要突出的显然是 ┖ 对产品“精益求精”的精神。翻开历史看 濡 看,古代的杰出工匠应当说完美地诠释了 》 这种精神。

欧阳修《归田录》载,汴京 业 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 疚 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都料匠,工匠 烙 的总管或曰总工匠,前文所引柳宗元《梓 缑 人传》的传主就是一名都料匠。预浩把塔  建好后,却是“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  成了斜塔。大家都奇怪这是怎么回事,预 诙 浩解开了谜团:“京

师地平无山,而多西 碣 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意大利的  比萨斜塔闻名于世,但至于为什么会倾斜 稚 ,直到今天也不明所以,唯一可以肯定的 魃 不是设计者的初衷;而“年龄”远远大过  比萨斜塔的开宝寺塔,则是在充分考虑到 ° 气候因素前提下的刻意之举。这样来看, 杈 不光前人要感叹预浩“用心之精盖如此”  ,今天我们又如何不该伸出大拇指?“国  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预  都料为法”,当之无愧,可惜预浩撰写的 歃 “《木经》三卷”已经失传,只在沈括《 免 梦溪笔谈》中还能见到片段。开封见今仍 ネ 有开宝寺塔,为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 Г 文物之一,是否预浩建的那个不太清楚, 垫 太多的古代建筑都是这样,尽管建造技术 攀 十分高超,却没有留下工匠的名字。比如 鞣 西安小雁塔,更有“三离三合”的神奇, 罹 即:三次地震时分裂,又三次自行“复合 锎 ”。神奇的原理是什么呢?近代在修复小 驳 雁塔时发现,当时的工匠根据西安地质情 舭 况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了一个半圆球体,受 ⒚ 震后压力会均匀分散,从而使塔身像“不 你 倒翁”一样。

周密《癸辛杂识》云:“ ヮ 汴梁宋时宫殿,凡楼观、栋宇、窗户,往 吕 往题‘燕用’二字,意必当时人匠姓名耳 蚓 。”这显然只是一种猜想,哪有某个工匠 禀 ,即便都料匠也罢,能够包揽一切的道理 罢 ?但历史上那些留下了姓名的工匠,又往 纲 往不能与作品进行对应。朱启钤等先生编 蝓 辑、杨永生先生新编的《哲匠录》,便是 朴 一部关于古代工匠名录的书。书中“所录 苯 诸

匠,肇自唐虞,迄于近代;不论其人为 つ 圣为凡,为创为述,上而王侯将相,降而  梓匠轮舆,凡于工艺上曾着一事,传一艺 洇 ,显一技,立个言若,以其于人类文化有 悻 所贡献”,因此,举凡“营造,叠山,锻 儆 冶,陶瓷,髹饰,雕塑”等方面的能工巧 疚 匠,一概收录。像圣字辈的鲧、禹一类, よ 将相级的曹操、萧何、杨素、韩琦等,在 弪 他人看来,“沦为”工匠或许有些屈尊吧 ┯ 。

工匠精神每令我们叹为观止,还有一 挲 种更要肃然起敬。明朝宋濂写过一篇齐桓 胥 公责备工师翰的寓言故事,工师翰就是一 舷 名工匠。宫殿坏了,建新的,工师翰全权 自 负责。先去伐木、用木排运出山,然后“ 鲷 麾众徒,操剞劂斲之,运绳尺剫之”。五 ω 个月后,大功告成。桓公一看,“东阿之 亢 楹有樗者”——东宫有根柱子是用臭椿树  做的,不高兴了,责备说:“樗,散木也  。肤理不密,渖液弗固,嗅之腥,爪之不  知所穷,为柣为枨尚不可,况为负任器耶 咪 ?”这种树一堆毛病,不密实,闻着臭, 窄 做成门槛什么的都不合格,何况要承重?  工师翰假装委屈,我把别的地方都弄得那  么好,“嘉木以为桯,文磶以荐址,画藻  以奠井,坚垩以厚墉,陶甓以饰黝”,梁 椴 柱缺了一根用椿树凑数,不成想就被责备 旆 了。桓公给他讲道理,宫殿就是靠柱子支 趣 撑的,“一楹蠹则倾隳”,怎么能行呢? 氤 工师翰这时也讲道理了,国家稳固正如同 旰 宫殿稳固,如果“众壬进”,奸臣当道, ③ 能行吗?桓公说肯定不行。工师翰说,那 怨

你只看到臭椿柱就是“察其小而遗其大”  了,看看现在朝里掌权的,雍巫、夷鼓初 迓 、寺人貂、开方,这四个都是什么人,“ 疚 皆蠧矣”。桓公恍然大悟,“于是解四子  政而召管敬仲任之,齐国大治”。工师翰 镅 先故意露出破绽,然后以桓公之矛攻桓公 佻 之盾,逻辑如工艺般严谨,进谏效果也就 植 自然可期。

如果说宋濂笔下的还只是寓  言故事,那么宋朝李诫编撰的《营造法式 睐 》不仅是对建筑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而 爨 且更有助力防止腐败的社会价值。李诫即 邮 工匠出身,“其考工庀事,必究利害,坚 è 窳之制,堂构之方,与绳墨之运,皆已了 泱然于心”。但该书在技术层面之外,还明 吕 确了劳动定额,以及运输、加工等所耗时 辅 间,对于编造预算,施工组织都有严格规 洇 定,相当于一套建筑工程的制度、规范, 泞 从而能够有效地杜绝物料浪费和工程管理 ⒓ 人员中饱私囊。如李诫这样一种工匠精神 髂 ,不是同样足令我们景仰吗? 当下为什 迸 么要提出培育工匠精神?在我看来,出发 潋 点显然不是要打捞传统手工艺,而是旨在 腌 将传统手工艺中蕴藏的精益求精注入现代 朋 企业。这两年,我国游客不是走到哪个国 家就在哪里“扫货”并不断成为新闻吗? 旌 究其原因,国人口袋鼓了是一方面,另一 辍 方面在于国货信誉有待提振。这样来看, 杉 就不难明了此种提法的战略意义了。

优 簌 秀工匠推荐事迹材料在全国优秀^v^员 耩 、中车长春

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焊工李 濠 万君看来,工匠精神有两种。一种是创新  发明开拓,攻克非凡的难题;另一种是始 为 终如一日,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

每 珀 一天,工作了 29 年、已获得“中华技能 鲸 大奖”的李万君,都在手握焊枪、踏踏实  实地做着这两件事。

“入了党,就要发 杀 挥更大作用” 1987 年初入职场,李 镄 万君披挂着厚重的帆布工作服,扣着封闭 雠 的焊帽,和工友们在电焊车间水箱工段的 巛 烟熏火燎中淬炼意志。

焊枪喷射着 23 砒 00 摄氏度的烈焰,瞬间将钢铁融化。炎 侦 热的盛夏,车间里火星四溅,烟雾弥漫; 汔 声音刺耳,味道呛鼻。一年后,一起入厂 钆 的 28 个小伙伴有 25 个离职。李万君留 鼬 了下来。焊工是非常苦非常累的工作,但 邂 是李万君热爱它,钻研它。

厂里要求每 牢 人每月焊 100 个水箱,他总会多焊 20 友 个;厂里两年发一套工作服,可他一年得 ^ 磨破四五套。师傅们都说这孩子黏人,问 钳 问题问得太细。1997 年,他首次代表 忑 长客公司参加长春市焊工大赛,虽然是最  年轻的选手,三种焊法、三个焊件、三个  第一轻松收入囊中。

1995 年,工作  了 8 年的李万君终于如愿成为一名党员。

“当时工作条件艰苦,我就想好好干活,  加入党组织好发挥更大作用。” 成为党 帝 员,李万君更加不讲条件地带头干活。厂 翩 里的尖端活、关键活都找他,他的作用越 膻 来越大。有一年,工厂水管冻裂了,水哗 谚 哗地流,生产无法进行。可带压焊接一焊 织 就噗噗冒气儿,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没了 萌 主意。李万君仔细观察,反复琢磨,在裂 鹌 口处焊上了一个带螺纹的管座,让气体从 孵 中排出,难题迎刃而解。

“党员,要带 膘 头攻克难题” 多年的勤学苦练下来,李 诨 万君把焊枪使得出神入化。两根直径仅有  毫米的不锈钢焊条,可以被分毫不差地对...

工匠个人主要事迹范文2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1142551925”为你整理了这篇市场监督管理局“工匠精神”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许在欣同志能够立足岗位需求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讲政治守规矩,讲大局敢担当,讲奉献重廉洁,弘扬“工匠精神”,以忠诚可靠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定践行市场监管人的初心与使命。

一、以工匠精神精耕细作,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精细做好编制管理。省局组建后,他注重加强人员编制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能够积极与省委编办沟通,完成原工商、质监、物价、食药局,原省垦区工商、质监局和原省盐务、省森工的编制调整工作,修改完善编制平台信息,确保编制管理规范准确,为局机关干部职工基础信息统计和人员编制管理提供准确的基础参考数据。加强直属事业单位编制平台信息管理,高质量完成事业单位改革相关人员编制信息调整工作。规范职称评定管理。从事职称评定相关工作以来,做实做细材料收集、组织专家评审、向省人社厅报送材料等环节工作,妥善完成各年度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程专业职称评审工作,得到了各级参评同志的一致好评。科学设置职称专业类别,完善职称评审标准,保障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和岗位设置工作渠道畅通。强化领军人才梯队建设和政府特殊津贴管理。统计完善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后备带头人信息和^v^特殊津贴、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信息,组织7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进行互评打分,找出差距,对各梯队自评结果进行验收,高标准完成了各年度^v^、省特殊津贴的推荐申报工作。

工匠个人主要事迹范文3

洪家光:言传身教匠心筑梦

洪家光始终秉持“国家利益至上”价值观,以实干践行初心,在生产一线创新进取、勇攀高峰。航空发动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其性能、寿命和安全性取决于叶片的精度,他潜心研究叶片磨削加工的各个环节,自主研发出解决叶片磨削专用的高精度金刚石滚轮工具制造技术,经生产单位应用后,叶片加工质量和合格率得到了提升,助推了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的技术进步。凭借该项技术,他荣获20_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工作岗位上,他先后完成了200多项技术革新,解决了300多个生产难题,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飞机打造出了强劲的“中国心”。

他以国家级“洪家光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省级“洪家光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先后为行业内外2000余人(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亲授的13名徒弟均成为生产骨干。他先后完成工具技术创新和攻关项目84项,个人拥有8项国家专利,团队拥有30多项国家专利,助推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水平提升,积极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动力梦”贡献力量。

他以精妙绝伦的手艺和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潜心研究航空发动机叶片磨削加工的各个环节,自主研发出叶片磨削专用的高精度金刚石滚轮工具制造技术,39岁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他先后完成200多项技术革新,解决了300多个生产难题,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飞机打造出了强劲的“中国心”。

工匠个人主要事迹范文4

**,**一车间细纱值车工,**年入厂。在细纱工作岗位上工作了近 14 年。

一、强本领,苦练基本功 在工作中她严格要求自己,肯吃苦、愿吃苦,一心钻研技能水平的提高。为了是自己进步的速度快,在入厂初期,她在练好自己的基本功以外,还主动的向身边的熟练工学习,取长补短,严格训练。经过努力,进厂三个月就可以独立顶岗,创下了当时新员工独立顶岗的时间最短的好成绩。

能够独立顶岗以后,她并没有满足。看到身边的老员工技能水平比自己好时,她就每天加班加点的练习技能,向老员工学习。**年,正直春季操作比武大赛准备期间,车间各个工序的选手们都自觉地加班练兵。为了在大赛中拿到自己理想的成绩,她也在加班加点的学习着,在一次练兵完成后,左手手指不小心戳进了玻璃,整个指甲都掉了,疼痛难忍。但是一想到离比武还有三天,准备了这么长时间不能就此白费。她就简单包扎了一下继续练兵,就是凭着这一股韧劲和倔劲,她终于在那次大赛中取得了单、全项综合成绩第一名,夺得**细纱操作的桂冠。同年十月,她又被利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为“**年度利津县技术能手”。**年个人看台能力达到 48 台,创造了东营市纺织行业新的看台记录。

二、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的精神理念 **不但看台能力比较突出,而且所看机台的风箱花等各项消耗同样最低。当其他员工都在关注个人产量的时候,**悄悄给自己制定了机台所纺品种产量 的风箱花消耗控制标准。为完成这个自我设定的‘门槛’,**研究每一种细纱断头的最佳解决办法,经常请教设备保全机械运行原理,共同探讨怎样能够让设备运转更加顺畅,从而减少断头降低风箱花。经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和改善,**看台风箱花率

由 下降到现在的 ,极大的减少了落棉消耗并提升产品质量。

在**的启发下,现在公司细纱工序按照她的标准制定了细纱值车工风箱花控制奖惩措施,效果显著。掀起了全员关注产量、质量、消耗“三位一体”的思想理念,每班统计个人风箱花消耗,月底总评进行奖惩。较前期每月少产生 2 吨风箱花消耗,提升了公司整体效益水平。

三、付出总有回报 十几年来,**在**公司已经带出了一批技术精湛的徒弟。在她的努力下,先后被荣获**年公司“十大标兵”称号,“三阳之星”的荣誉称号,连续多次被评为年度企业标兵荣誉称号,尤其是**年我被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年度获得中国棉纺织行业“传承大工匠”荣誉称号。

工匠事迹材料

**,男,汉族,1968 年 10 月生,**行**省**市**支行办公室主任。在支行办公室岗位工作 14 年间,先后在《金融时报》、《粮油市场报》等主流媒体、报刊杂志上发稿达 2800 余篇。27 次被评为“优秀通讯员”,其中连续 7 年被《金融界》授予“优秀通讯员”,成为全国**行系统唯一连续获此殊荣的个人。**年被评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五一劳动奖章”。

从青春韶华中走来,两鬓染霜终不悔。14 年来,**扎根在办公室岗位,身怀一颗匠心,精雕细琢,十余年如一日地专注于文字,专注于基层**行的调研、宣传工作,唱响了一曲服务三农的青春之歌。

钻研,门外汉变笔杆子 耐住寂寞,守住清贫,**与文字结缘 14 年,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学习与磨砺的过程。

参加工作 8 年之后,**被安排到支行办公室岗位,主要负责撰写

上传下达文件报告、对外宣传工作。对外宣传的好坏是支行的门面和窗口,来不得半点马虎。周作人先生曾写过一篇《写文章之难》,说写文章比孕妇生小孩还难。作为一个彻彻底底的门外汉,那段时间他焦虑不已,在长达半年的时间内头发掉的特别厉害。为了变成“笔杆子”,他暗下决心,硬是凭着一股干事业的韧劲,从头学起。他自己买来了各种提高写作能力的书籍,白天黑夜地充电,尤其是对《农金应用文写作》等好书进行反复揣摩、学习、仿写;长期坚持读书看报,把握时代脉搏,对《^v^》、《求是》、《农业发展与金融》等报刊杂志上的好文好句、新思想新观点反复深入思考、领会;他还养成了随手积累素材的好习惯,手写的素材笔记本有三十多本,电子版素材有三个硬盘之多;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他先后十余次参加省、市分行通讯员培训,非常努力的汲取每一点知识,把每一次参训都当成自我蜕变的良机;同时,他还为自己找了几位好老师,有兄弟行、省市分行的笔杆子、也有社会各界的文学爱好者。有一年,为了向原《金融时报》**记者站站长**老师学习,**多次自费从**赴长沙上门虚心请教,每次都要坐大巴辗转四五个小时路程,**老师大为感动,说“在这种浮躁的年代,还有人能为写好一篇文章这样潜心学习,真正难能可贵”。就这样,他们俩成为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在陈站长的悉心指点下,**在各级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作品质量越来越高,逐渐成为了兄弟行办公室人员争相学习、请教、模仿的对象,成为了闻名**省分行系统的“笔杆子”。

勤业,笔耕不辍结硕果 一念执着,一生坚守。怀着对**行服务三农事业的热爱,**始终保持着永不放弃的韧劲和锐意进取的拼劲,一头扎根在推动**行高质量发展、讲好**行故事、传播好**行声音的宣传工作中。

“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多写多练、勤于笔耕是写好稿件、多上稿件的制胜法宝。10 余年来,他经手撰写的各类报告、调研、论文等文章达到了平均每天 1 篇以上。为了写好每一篇文章,**常常废寝忘食,时常挑灯夜战。他身体不太好,家人担心他太辛苦,累垮身

子。他总是安慰家人:“放心,我还年轻,累不垮的。” 支行行长多次发现他深夜在办公室苦熬稿件,劝他早点回家休息,他总是说:“快了快了,写完这点就回家。主要是晚上安静,写材料思路开阔些。”他总是这样,初心不改,默默地耕耘,辛勤地付出。**年、**年他母亲两次重病住院大手术,作为唯一在父母身边的儿子,**都是利用中午晚上休息时间陪护母亲,工作时间照常工作,未多请一天假。他总是说:“少歇一会儿、多干一会儿,少享受一些,多付出一些,不会吃亏的”。

工匠个人主要事迹范文5

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个人,他在工作中总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脚踏实地,严谨认真。在生活中他严格要求自己,和蔼可亲,乐于助人。他就是我们公司冷冻分厂液化冷冻工段的工段长xx前同志。

“有困难找李哥”一提起这个人,分厂的不少同事们这样说。为了做好安全工作,保障大家的安全,他每天都会提前来到岗位,为防止出现设备故障,一定会亲自走一遍氯气管道,查看所有机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就会及时处理。他对待工作如此,对我们刚进入岗位的新人也特别热心,他的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倾囊相授,毫不保留

刚刚来到液化岗位的我们,对工艺流程有着各种各样的疑问:这根管道里面是什么介质?汽化液化的时间大概是多久?液化机组里面的管道是什么样的?……无论是多么小的一个问题他总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举各种例子让我们完完全全明白。他倾囊相授,毫不保留地将他所有的工作经验传授给我们。

面对危机,临危不惧,知难而上

xx前工段长曾多次参与设备故障应急处理,如机器停止运转,突发停电状况等,他都能临危不惧,准确判断原因,并且及时地将事故处理,防止事态扩大。20_年12月3日,冷冻分厂冷冻工段的-35℃水罐连接水管阀门腐蚀严重,导致接触器阀门连续不断地出现穿透迹象,管道里面的`氯化钙水溶液有滴漏,工业水管壁由于过薄导致出现漏水,急需检修,xx前工段长主动请缨,带领工友顺利完成了此次检修任务。

恪尽职守,精益求精

身为工段长,遇到脏活累活,他总是冲锋在前,带领工段员工解决问题。在困难面前,他从不退缩,迎难而上,全力解决困难。他以柳化氯碱为家,每天早来晚走,特别是在新5℃的5#,6#制冷机组试车阶段,他主动放弃中午午休时间,坚守在冷冻站的岗位上,无论什么时候都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作为一名分厂技术骨干,为冷冻分厂的生产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赞扬。

工匠个人主要事迹范文6

焊接技术千变万化,为火箭发动机焊接,就更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了,xxx就是一个为火箭焊接“心脏”的人。

xxx,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国营二一一厂特种熔融焊接工、发动机零部件焊接车间班组长,特级技师。

30多年来,xxx先后参与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以及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一次次攻克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世界级难关,出色完成亚洲最大的全箭振动试验塔的焊接攻关、修复苏制图154飞机发动机,还被丁肇中教授亲点,成功解决反物质探测器项目难题。xxx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等20多个奖项。

绝活不是凭空得,功夫还得练出来。

xxx吃饭时拿筷子练送丝,喝水时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稳定性,休息时举着铁块练耐力,冒着高温观察铁水的流动规律;为了保障一次大型科学实验,他的`双手至今还留有被严重烫伤的疤痕;为了攻克国家某重点攻关项目,近半年的时间,他天天趴在冰冷的产品上,关节麻木了、青紫了,他甚至被戏称为“和产品结婚的人”。20xx年,xxx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xxx以卓尔不群的技艺和劳模特有的人格魅力、优良品质,成为新时代高技能工人的时代坐标。

工匠个人主要事迹范文7

让人既养眼又叫绝的“仿”活,当属“仿”古典家具。金銮殿上的龙椅,如果想坐就给你“仿”一把,不但“仿”得形真而且神似,而且还形神兼备!即使拿高尖端的仪器检测,都别想测出“仿”的痕迹!有实物的话,按物“仿”制;没有实物,把图发来,按图索骥也能仿出来。一般人认为这可有点难度了,但人家专家说了,外行也就是看看热闹,内行才能掌握其中的门道。这其中的门道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

一般的高“仿”是按物“仿”制,今天的“三作”(京作、苏作和广作),都是依照古代传统工艺历经数代流传下来的。据说,很多玩新活儿的古家具作坊,都自诩是“三作”的代表,手中握有古典家具制作工艺的独家秘籍。一般刚入行的新手开始也要从基本功拆活儿起步,主要是熟悉内部工艺流程,根据古家具的榫卯结构,在师傅的指导下有序进行。为何要有序呢?这可是让古家具保持完好如初的关键一步,次序一旦错了,一件上好的古家具可能就拆毁了,要想再“修旧如旧”,那可要耽误大功夫了。一般较熟练的工匠技师,对古家具的内部结构都胸有成竹,了然于心,通过对家具的用料精挑细选,按物下料。说起选料也颇有讲究,“河上漂”是古代处理木材的老法子,据年长的老工匠师说,把木料放进河里泡上三月,再晒上数月,晒干后再扔进河里泡,反反复复数次,精选的木材就成料了。当然也有把新材处理成老料的“速成法”,比如把紫檀新材埋在地下数月,再挖出来就可当老料使用了等等。

老料新作在业内一直很流行,作老活儿的都知道,老料新作要按物下料,根据原来老物件的材料,量身定做。通过对拆好的古家具构件准确测量,就可以准备下料了。一般的“仿”活儿中,不好把握的是造型、工艺和神韵。在经典古家具制作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多一分则多,少一分则少”。可见“仿”古家具对造型的要求极其精准,尺寸和弧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初干“仿”活儿的工匠而言,难度可想而知,工艺方面就更不要说了,无论是用胶、上色、上漆和打蜡,还是满彻、透雕和乾隆工等工艺,不经师傅言传身教,不得师傅真传,要想深谙其中要旨,可谓难上加难。比如榫、卯工艺的绝技之―,刹、铲活,没有师傅真传,难得要旨;即使在师傅指导下,也需要一两年的功夫才能上手;而且京作、苏作和广作的工艺各有千秋,造型设计各不相同,稍有不慎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其中最难把握的当属神韵了,这不仅和工艺制作密不可分,还和工匠的艺术造诣及文化修养息息相关。

说到高“仿”,就不能不提到工艺繁复、富丽豪华、当年曾开创过一代家具之风的“乾隆工”家具,自然成为了今天高“仿”的首选对象。何谓“乾隆工”呢?“乾隆工”的含义是指,凡物件不论材质、纹饰、雕工和造型,只要达到“乾隆工”水准家具就可称作“乾隆工”家具,而非专指清宫“造办处”所监制之物。有关如何衡量仿古家具,是否达到“乾隆工”的水准,主要看六项指标:

1.材质好(质地纯正,细致无瑕);

2.层次多(层次分明,工整规则);

3.雕工细(精雕细刻,丝丝人扣);

4.精而厚(工精而静厚,坚固而无隙);

5.底子平(底子平滑,明亮如镜);

6.线条直(垂直转折,椭圆方角,纹饰雕刻,无断续相)。

清代的家具至乾隆时期,呈现出“精雕细嵌、雕繁刻复”的风格,“工不厌精,料不厌细、杂糅古今”的家具已成为宫廷内外的主流,无数匠师操鬼斧神工,精选天下珍贵之料,招募全国能工巧匠,尽情驰骋斧凿 之间,制作出了大批“乾隆工”精品家具,流传于世。

据了解,“乾隆工”的家具,除腿边沿的满雕外,其内部结构用的全是暗榫头,这和一般仿古家具用的明榫头截然不同,暗榫头这种老活儿,会干的人已很少了。有些大师级工匠,由于选料老道,工法熟练,制作精良,对“乾隆工”的传统榫卯结构尺寸,了如指掌,按图制作更不在话下。掌握这样高“仿”技艺的大师,据说四海之内也不过三五人而已。

工匠个人主要事迹范文8

航空报国守初心

1990年,桑仁龙从技校分配进厂从事钣金工作,钣金工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较高,体格瘦弱的桑仁龙,为弥补先天的弱点,在工作上更加勤奋好学,技术上力求扎的准、钻得深、钉的牢。就这样桑仁龙很快把自己淬炼成了技术尖子,在1995年华东片航空技能大赛上崭露头角,一举获得了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双料冠军,被破格评聘为部级技师,并相继获得航空工业青年岗位能手、合肥市技术能手、合肥市十佳青年岗位能手等殊荣,入选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人才库。

桑仁龙对工作精益求精,他不断提高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自学CAD制图、UG和CATIA立体建模等计算机应用程序,并参加中航工业技能精英研修班等多种形式培训,技能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他想方设法攻克“瓶颈”难题,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近年来他设计制作工装、夹具40余套,平均每年进行改进创新项目10多个,每年都为公司创造价值和节约成本超50万元。近几年他共申报专利6个,已有2个发明专利和2个实用新型专利被授权。

创新进取担使命

20_年年初,“桑仁龙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短短几年时间,桑仁龙率领团队攻下了70多项创新改进项目,使原本默默无闻的钣金班组在各方面均成绩斐然,已成为兼具生产型和产品试制双重能力的公司明星班组。桑仁龙对同事也是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地传帮带,他应邀担任公司培训中心的教员,经他培养的学员,一批批学有所成,“援建”到其他班组中发挥领头作用。

这位奋斗在航空一线的“工匠”,正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理想的高峰攀登,他的身后是随之而起的一个个技能新星。

工匠个人主要事迹范文9

李xx,龙穴管业船舶管系工,高级技师。自20_年进厂以来,一直从事管子装配工作,通过多年的工作和学习,使他在管子装配方面练就一手好技能。作为管子装配班班长,李xx带领班组成员出色地完成了公司所有管子的内场装配作业,攻克了海工管的装配难题,改进了三维管的装配方法,参与了HDR双相不锈钢管、B10铜镍合金管及高钼高镍特殊不锈钢管装配攻关,有效提高了管子加工效率,为公司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勤学苦练,宝剑锋从磨砺出

李xx长期在现场摸爬滚打,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面对现场出现的生产难题,他越战越勇,攻克了一个个难关,为公司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0_年公司进军海工产品行业,公司初次接触海工管制作,加上海工管精度要求高(尺寸超差不允许超出1mm),管材的收缩变形量大,导致海工管的制作返工量极大。李xx马上采取相应措施,通过控制装配过程的'尺寸、预算收缩量、定位焊时做好氩弧焊点焊的防变形等,有效地保证了装配精度,赢得了船东的满意。

某多型特种船均采用HDR双相不锈钢管、B10铜镍合金管等特种有色金属管,由于其管壁薄,容易产生变形,焊接过程中易氧化且对校装点焊提出了更高要求。李xx积极参与此攻关项目,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采用搭桥式点焊的方法攻克了此难题,得到了船东代表的一致认可。Stena5万吨A型系列船采用了Framo系统液压管,给施工人员造成了重重困难,李xx经过多次研究终于解决了该难题,船东代表报验时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科技创新,争作行业领先者

李xx并不满足于被动的难题的攻关,而是不断的主动超越自我。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他先后解决了单弯、单曲立体放样管的法兰校装难题。针对三维管装配难度大,效率低的现状,他根据管子座标运用数学方法计算出通用公式,计算出三维管的法兰转角,使其可以平放在生产平台上通过调整法兰孔位的偏角进行装配,实现空间管子平面校对,有效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近年来,造船成本压力突显。为了进一步提高管子装配的效率,他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到新工艺的推进和实施中,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他负责了高效校管销的现场研制工作。传统的装配管子与搭焊法兰定位方法多为人工逐件定位,装配困难、装配精度不高及受工人操作水平影响较大,质量难以保证,且管子制作周期长。李xx通过研究使用校管销装配管子,将销子伸入管内,调整法兰与管子的位置,保持管子与法兰端面垂直,一次调好法兰与管子的垂直度和回焊位;通过研究管子厚度与校管销大小的关系,满足不同规格装配管子使用;建立使用不同规格的校管销的工艺规程,形成工艺规范,并在批次制作管子时应用。法兰与管子的装配使用校管销技术替代传统的校管方式,提高校管效率和保证回焊位的尺寸准确。

三、传道授业,新人的培训

加强对班组新员工的指导,做好“传帮带”工作。李xx利用工余时间进行授课,现场指导技能操作,传授经验,手把手培训,使其对于管子装配的基本技能有一个熟练的掌握。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对其进行模拟绩效,通过结成师徒关系,对员工进行言传身教,特别是在关键岗位和关键技术上的培训,使他们的技术有了很快的提高。通过新老员工搭档,保证新员工能够极快地适应工作岗位,提前成长为班组生产的骨干力量,为缓解班组生产压力做出了极大贡献。

四、岗位成才,是金子终究会发光

多年的工作积淀,让李xx收获满满:20_年、20_年、20_年获得广船国际船舶管系工技能竞赛第一名;先后荣获“广州市青年岗位能手”“广州市技术创新能手”“广州市技术能手”“广东省技术能手”称号;20_年被聘为“公司技能核心人才”,同年被人社部评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技术能手”;20_年获得“广州市优秀技师”称号;20_年被广船国际聘为内训师、新型学徒制企业导师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船舶管系工考评员;同时带领班组荣获“广东省优秀质量信得过班组”称号。

工匠个人主要事迹范文10

xxx是个80后,但手里的活儿却让老师傅们竖起大拇指。他是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总装二部围护系统车间电焊二组班组长、高级技师,主要从事LNG(液化天然气)船围护系统的焊接工作。虽然年纪不大,却已是个明星工人,所获奖励无数:20xx年度中央企业职业技能大赛焊工比赛铜奖、20xx年第二十届中国焊接博览会优秀焊工表演赛一等奖,是当今世界最先进、建造难度最大的45000吨集装箱滚装船的建造骨干工人。

LNG船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船舶。作为LNG船核心的围护系统,焊接是重中之重。围护系统使用的殷瓦大部分为厚,殷瓦焊接犹如在钢板上“绣花”,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耐心和责任心要求非常高。面对肩上的重担,xxx不断地磨练自己的心性,培养专注度,潜心研究焊接工艺。为了攻破技术难关,他与技术人员放弃休息时间,日夜埋头图纸堆中,潜心钻研技术突破。最终,他主持的实验取得成功,得到专利方的认可,并用于LNG船实船生产,收到良好成效。

xxx特别注意经验的'积累总结,国内没有现成的作业标准,他就不断摸索完善各类焊接工艺,先后参与编写了多部作业指导书,为提高LNG船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xxx,是中国广大“造船工匠”的杰出代表,他用自己火红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执着于国家海洋装备建设的奉献之歌。

工匠个人主要事迹范文11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新词汇“工匠精神”,这几日备受关注。“工匠精神”的理念就是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

当下,“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强力迈进,我们要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让它为中国腾飞,做出积极担当。

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欲速则不达”、“萝卜快了不洗泥”告诉我们,无论是企业发展、人的发展,太强调“快”和“立竿见影”,注定会留下粗糙、浮躁的印记。无法让人永久记住。因此,需要在踏踏实实方面下功夫:不贪多求快,不好高骛远,不眼花缭乱,不惜力,不怕费事。甚至费尽周折没有收获也无怨无悔,不轻言放弃,用一步一个脚印的精神,艰苦磨练,产品和技能才能不断攀越,走向精致。比如“大国工匠”胡双钱,在自己的行业干了35年,“在车间里,他从不挑活,什么活都干,通过完成各种各样的急件、难件,他的技术能力也在慢慢积累和提高”。

摒弃浮躁、宁静致远。也就是所谓的职业心境的从容淡泊:外边的世界很热闹,自己却不轻易盲从;灯红酒绿中的诱惑很多,自己却坚守“初心”,一切“走心”,像田野一样安静,像诗歌一样平和。“静能生慧”,“静能生乐”,所以,工匠们才能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枯燥的专业发展中,拥有不知疲倦的技术性快乐。让技术发展,离浅入深,不断飞跃。比如“大国工匠”毛腊生,是给导弹铸造衣服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却“很无趣,甚至连个爱好都没有,有时甚至连表达都成问题”。“39年,他只做了一件事——读懂砂子,铸好导弹”。他将“木讷”当做淡定,将“无趣”当做安静,浮躁少了,当然就能造就技术的辉煌。

精致精细,执着专一。《尚书?大禹谟》有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在技术竞争、人才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要想谋求更辉煌的成果,“差不多的思维”要不得,它会让自己流于庸俗,止于轻薄、肤浅和粗糙。发展思想不精细,产品就上不了档次。所以,我们要有“人有我优”的技术追求,选定一个目标,努力用一生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精心打造,永不放弃,不遗余力,精益求精,甚至用强迫一样的思维,让技术和产品“从99%到”的过程中,迂回推进,不厌其烦,努力坚守,把每一个生产产品,当作工艺品一样精雕细刻、耐心打磨。久而久之,就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发展奇迹、震撼效应。比如“大国工匠”胡双钱,“在35年里加工过数十万个飞机零件,在这里面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精细到了何种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人人都有“工匠精神”,“中国智造”、中国品质,自然就能更上一层楼。

工匠个人主要事迹范文12

作为山西省第一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周xx在工具钳工这个平凡的岗位上40年的坚守,走出了一条令人尊敬的工匠之路。

他完成了15000余项专用量规生产制造任务,进行小改小革,工艺创新项目1100余项,累计为公司创造价值3100余万元。由他主持的“降低专用量规制造成本,提高专用量规耐用度”创新课题,使专用量规的耐用度提高30倍以上,每年可为公司节约制造费用28万余元。他完善、发展了几代兵工人在专用量规制造中的工作经验,归纳、总结出了“三要诀加工法”“冷热配合法”“基准转换法”等多种生产中的绝技绝活。

他秉承工匠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产品态度,15000余件微米级专用量规没有出现一件质量事故。他用工匠担当,组织团队破解位置量规、无人机内外轴、中国现代第一枪电磁枪等工厂、国家乃至世界级的'机械制造难题。面对一次次高薪聘请、各种诱惑,他选择了工具钳工这个平凡的工人岗位,敬业坚守、道技合一、精雕细琢、默默敬业奉献。

周xx以岗位、班组、工作室、学校等作为“传、帮、带”工作的平台,指导培训职工4000余名,先后走进山西省十几所职业技工学校,传授技能及工匠文化20000余人次。

工匠个人主要事迹范文13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目前世界上潜深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其研制难度不亚于航天工程。在这个高精尖的`重大技术攻关中,有一个普通钳工技师的身影,他就是顾秋亮——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职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

10多年来,顾秋亮带领全组成员,保质保量完成了蛟龙号总装集成、数十次水池试验和海试过程中的蛟龙号部件拆装与维护,还和科技人员一道攻关,解决了海上试验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用实际行动演绎着对祖国载人深潜事业的忠诚与热爱。

作为首席装配钳工技师,工作中面对技术难题是常有的事。而每次顾秋亮都能见招拆招,靠的就是工作四十余年来养成的“螺丝钉”精神。他爱琢磨善钻研,喜欢啃工作中的“硬骨头”。凡是交给他的活儿,他总是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改进安装方法和工具,提高安装精度,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安装任务。正是凭着这股爱钻研的劲,顾秋亮在工作中练就了较强的创新和解决技术难题的技能,出色完成了各项高技术高难度高水平的工程安装调试任务。

已近花甲的顾秋亮仍坚守在科研生产第一线,为载人深潜事业不断书写我国深蓝乃至世界深蓝的奇迹默默奉献。如今,他又肩负起了新的挑战——组装4500米载人潜水器。

工匠个人主要事迹范文14

陈兆海:中国精度极致匠心

陈兆海先后参建大连湾海底隧道、大连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大船重工香炉礁新建船坞、星海湾跨海大桥等多项国家战略工程,坚守“用一辈子做好工程的眼睛”,从攻克悬索安装到高精度测量,将测深技术从原有的二维推展到三维,对海上沉管安装测量工艺进行革命性创新,用执着和匠心雕琢“中国精度”,诠释“中国速度”。

20_年,陈兆海参建福建石湖港项目,海域情况非常复杂,在没有测深仪的情况下,水深测量施工只能采用“打水跎”(采用水准仪配合水准尺作业)。在高流速的海域放水准尺好比是顶着2—3节流速练百步穿杨,测深读数时间必须在配重触及海底的2秒内完成,最佳读数时间不足1秒。为抓住这1秒钟,只要没有施工,他就反复练习眼力和反应速度,最后将一整套快速读数方法练成了条件反射,练就了一手在高流速海域秒内精准读取水准尺的`绝活,创下了靠人工测量方法将沉箱水下基床标高精度控制在毫米的奇迹。随着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全面启动,他向着更高精度目标发起攻坚,提出了立体成像测量方法,成功引进多波束测量设备和系统并进行优化,实现海底沉管“毫米”级精度对接。

26年工作在测量一线,他先后参与修建了我国首座30万吨级矿石码头、首座航母船坞、首座双层地锚式悬索桥等多个国家重点工程。他执着专注、勇于创新,练就了一双慧眼和一双巧手,以追求极致的匠人匠心,为大国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工匠个人主要事迹范文15

刘丽:过硬功夫源自“铁人”

刘丽始终把“我为祖国献石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为己任,坚守在生产一线,苦练本领。她专注于解决生产难题,研发各类成果200余项,其中获国家及省部级奖项33项、国家专利及知识产权软著41项。她研制的“上下可调式盘根盒”,使操作时间缩短四分之三,填料使用寿命延长6倍,在60000多口油井应用,年节约维修工时10万小时、节电亿多度。她研发的“螺杆泵井新型封井器装置”等一批成果填补了国际国内技术空白,累计多产油60000多吨。

作为中国石油技能专家协会主任,刘丽带领专家团队行程17万公里,走遍石油、炼化、石化生产现场,攻克中国石油生产难题1000余项,取得国家专利704项,技术技能成果获奖2081项,为油气勘探领域技术技能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

她扎根采油井场近30年,用勤奋与韧劲解决了一个个生产难题。她带领“刘丽工作室”全体成员,先后实现技术革新1048项,用团结与创新培养了一批批石油领域人才,在实干与奋斗中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石油精神。

工匠个人主要事迹范文16

徐立平:为铸“利剑”不畏艰险

多年来,他先后数十次参与发动机缺陷修补型号攻关,并创新实现了真空灌浆、加压注射等修补工艺。在某重点战略导弹发动机脱粘原因分析中,他凭借扎实的技能和超人的勇气,钻入发动机腔、精准定位并对缺陷部位完成挖药、修补,修补后的发动机最终成功试车,保障了国家重点战略导弹研制计划顺利进行,为国家挽回数百万元的损失。为解决手工面对面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徐立平带领班组开展机械整形技术攻关,推动实现了包括“神舟”系列在内的20余种发动机远距离数控整形,填补了国内行业技术空白。

从1987年参加工作至今,他一直从事着极其危险的航天发动机固体动力燃料药面的微整形工作,相当于在炸药堆里雕刻火药。他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实践,自学数控知识并亲手设计出多个改良设备,大大提升了药面雕刻精准度。他为火箭上天、神舟遨游、北斗导航、嫦娥探月等一项项国家重大工程任务“精雕细刻”,以匠人之心,用双手助力着大国航天梦。

工匠个人主要事迹范文17

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其中岛隧工程是大桥的控制性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最长公路沉管隧道。工程采用世界最高标准,设计、施工难度和挑战均为世界之最,被誉为“超级工程”。

在这个超级工程中,有位普通的钳工大显身手,成为明星工人。他就是管延安,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Ⅴ工区航修队首席钳工。经他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8次海底隧道对接任务,无一次出现问题。接缝处间隙误差做到了“零误差”标准。因为操作技艺精湛,管延安被誉为中国“深海钳工”第一人。

零误差来自近乎苛刻的认真。管延安有两个多年养成的习惯,一是给每台修过的机器、每个修过的零件做笔记,将每个细节详细记录在个人的“修理日志”上,遇到什么情况、怎么样处理都“记录在案”。从入行到现在,他已记了厚厚四大本,闲暇时他都会拿出来温故知新。二是维修后的机器在送走前,他都会检查至少三遍。正是这种追求极致的态度,不厌其烦地重复检查、练习,练就了管延安精湛的操作技艺。

“我平时最喜欢听的就是锤子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管延安说,20多年钳工生涯,有艰苦,但他也深深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工匠个人主要事迹范文18

谢彪从事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工作二十余年,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安徽省技能大奖”、“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煤炭系统优秀技术能手”、“淮北矿业集团首席技师”等称号。

自踏入煤矿这个行业开始,谢彪以特有的热情和干劲,在技术上精益求精,把勤奋工作当成自己最大的乐趣。在工作中坚持用心谋事、务实干事,做到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主持参与多项技改革新项目,积极推行机电设备自动化、无人化技术改造。

攻克技术难题

20_年,他带领职工对锅炉房进行变频改造,改造后锅炉的吨标煤产气量平均提高,炉渣灰分正常情况下均达到72%,在煤质较好时,能达到80%左右,每产生一吨蒸汽就能节约燃煤40-50Kg,每年可创造经济价值55万元。

20_年初,煤炭行业跌入低谷,人员流失严重,谢彪和他的团队大胆进行技术改革,对煤矿井下主要运输系统进行集控和自动化革新改造,利用触摸屏作为上位机控制,PLC作为控制核心,采用485通讯手段,将两千米的皮带机和6部给煤机有效结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每年创造经济效益超100万元。

20_年,针对煤矿井下喷浆机原材料浪费情况,他发明并申请专利“一种水泥浆下防沉淀装置”,有效确保了现场操作的安全性,仅材料一项,每年就可节约费用约20万元。

潜心钻研技艺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最能体现价值。20_年,谢彪根据煤矿生产需要,大胆提出并实施了主井装载系统的自动化、可视化方案。该方案实施后不但实现了系统操控无人化,还大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年创造经济效益近80万元。20_年,根据最新“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他又对提升机保护试验进行完善和改造,大大提高了提升机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创新培训方式

20_年,中国煤炭协会命名谢彪工作室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他注重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对青工的培训力度,提高青工的技能水平,让大部分职工都能一岗多能,从而弥补人员流失造成的不利影响。他还编写了《故障处理的方法》、《交流提升机故障分析与处理》等教材,并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和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使用,不断完善煤矿机电设备的技术更新改造。同时积极开展团队、师带徒及职工精准培训工作,累计培训职工2000余人,带徒弟35人,团队大部分成员都成长为各个厂矿的骨干。

工匠个人主要事迹范文19

张道秋,山东德州恒特重工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20_年进入恒特重工至今,历任山东德州恒特重工有限公司技术员、技术处处长、技术部经理、技术副总。拥有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先后荣获“中国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专家”并入选人才库、山东省技术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先进个人、禹城市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20_年下半年,张道秋参与恒特重工焊接智能化升级工作,为恒特重工成功引进第一批焊接机器人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带领的技术部团队也凭借过硬的技术能力和产品质量为恒特重工赢得“山东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工程机械动员中心”“济南战区级军民通用动员中心”等荣誉。

张道秋还主持设计研发了HT65电动挖掘机,凭借低噪音、零排放的`优点,电动挖掘机在北京等地下地铁隧道施工中大量应用,为国家节能减排工作做出了贡献;主持设计研发恒特重工7吨至15吨等五款轮式挖掘机产品,保证了恒特重工在轮式挖掘机领域的领先地位,使其以稳定可靠的性能、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国内轮挖销量第一品牌,为打造中国轮挖研发制造基地贡献了力量,产品先后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做出了贡献。

工匠个人主要事迹范文20

勤奋钻研炼就金牌工人

许启金爱好学习钻研,为了熟练掌握电力线路规程和规范,他把内容抄写在小纸条上,一有空就掏出来看看。数万张小纸条,垒起了他电力专业知识的高度,也夯实了他不断创新的基础。

爱岗敬业铸就业务精英

开动脑筋追求业务创新

为了减轻线路工人的工作风险、解决技术难题、提高工作效率,许启金慢慢地走上了一条技术工人的创新之路。他先后研制的“输电线路角钢吊点卡具”、“软梯作业防高坠自锁器”、“砼杆避雷线提升支架”等7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他主持完成的QC获得省公司5个一等奖;参与的“输电线路全工况立体巡检项目研究与应用”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他所带领的QC小组被命名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众多创新成果的应用,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一千多万元。

言传身教泽育线路新人

他常说,作为一名老线路工,特别是作为一名老党员,应当给年轻人树立一个榜样,多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进步,培养新人,这样才能保持班组的朝气与活力。20_年许启金新收了十个“80后”徒弟。为充分发挥这些新人的作用,师徒11人在工区的安排下,组成了工区的运检大队。许启金从理论学习、技能培训、工作实践、后勤安排各个方面都照顾到位,有针对性的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言传身教,徒弟们已经能够独立完成难度较大的检修工作。

20_年宿州供电公司在线路工区的“尖子班”、“加强班”的带电作业班基础上,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启金工作室”,在做好线路一线巡检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动脑,解决技术难题,推出了多项创新成果,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许启金先后被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等荣誉称号,20_年获安徽省技能大师工作室人才培养成果奖第一名。一个年过五旬仅高中学历的供电一线职工,用奉献和成绩成就了一个“金牌工人”,也指引了新时代基层工人的事业之路。

工匠个人主要事迹范文21

20_年1月10日,天气晴,中午温度4度左右,早上和晚上的温度在零下6度左右,本以为这样的天气张xx老人不会营业(毕竟年纪这么大了),到了之后才发现,张xx老人正在台灯下忙活,因为太专注,他没有察觉到店里来人了,我站在柜台前面等了两分钟,这时候电话响了,张xx老人起身拿起电话接了起来,张xx老人:“喂,您有什么事?”,电话那头讲了一会,张xx老人:“您的这个事儿我办不了,万一您给我寄过来我修不好,这不浪费您的邮费吗?哎呀,您出邮费我也不能答应,万一修不好不就太浪费您的钱了,您实在要是要修的话就直接把笔拿来店里,我这里不接受邮寄,哎,得勒,就这样,再见。”,看到张xx老人接电话的“架势”,发现他的“轴劲儿”和年轻人真没两样,我也心想,老人家年龄这么大了,仍然“个性鲜明”,真是不一般啊!

挂完电话,张xx老人下意识的望了一下柜台,看到我之后走过来说到:“您是修笔还是?”,我:我看看,您这里有200左右的钢笔推荐吗?张xx老人:“有,我给您拿些出来看一下。”,我对钢笔了解甚少,选了一支自己喜欢的黑色钢笔对张xx老人说:我买这支。话音刚落,张xx老人语气变得有些严肃:“您试都没试一下,怎么就随便买笔?”,说的我有些尴尬,立马把笔盖打开,在旁边的试笔纸上草草的画了两下,我说这支笔很好,手感很好,写的感觉也很好,就它了,张xx老人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您满意就好,满意就买,不满意就不要买。”。那会儿我就在想:有这么做生意的吗?去别的店买啥东西都是巴不得你多买,买断货都好,但是张老这里不是,他有他的原则:他对你负责,试了满意才能买。仔细一想,这些原则,也许就是张xx老人开店这么多年的魅力所在吧!

我买完笔,张xx老人准备转身去修笔了,我把张xx老人叫住了,说了我的不情之请,请他写一句对我们年轻人想说的话,张xx老人说:“我又不是什么名人,您要写着做什么?”,我说名不名人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佩服您,张老也许是被我的诚意打动了,拿起笔在我拿的书的扉页上写下了:“勤奋工作,服务社会。”。

张xx老人提字:勤奋工作,服务社会。

工匠个人主要事迹范文22

王孝岐,男,生于1957年4月,大学本科学历,^v^党员,外科副主任医师,现任扶风县大众医院院长。

在扶风提起大众医院王孝岐,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30多年来持之以恒、刻苦钻研、精益求精,致力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研究与实践,经他亲自主刀治愈的患者上万名,被大家誉为“金刀妙术,华佗在世”。

医者仁心。王孝岐和大多数普通医生一样,常年从事着一线辛苦的临床工作,看到老百姓为看病难、看病贵而发愁时,他懂得“医者仁心”的道理,懂得承担责任和感恩社会的义务。20_年,他辞去了待遇优厚的咸阳彩虹医院院长职务,回到家乡创建了扶风县大众医院。

十五年来,王孝岐始终坚持“为百姓办医院,为社会办事业”的宗旨,提出了“用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合理的价格为病人服务”的目标,从建院初期10多名职工、10多名住院病人,发展到现在100多百名职工,260多张床位,年门诊量2万余人次,在广大老百姓心目中留下了良好的赞誉和口碑。

作为一名^v^员,王孝岐始终心系百姓,支持公益事业,积极开展免费义诊,带头为各灾区捐款捐物,先后为困难群众减免医疗费共60多万元,他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个^v^员的本色。回首过去,展望未来,王孝岐怀着对卫生事业的热爱和追求,用一颗医者仁心诠释着“工匠精神”的内涵。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大众医院将会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

工匠个人主要事迹范文23

xxx是个80后,但手里的活儿却让老师傅们竖起大拇指。他是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总装二部围护系统车间电焊二组班组长、高级技师,主要从事LNG(液化天然气)船围护系统的焊接工作。虽然年纪不大,却已是个明星工人,所获奖励无数:20_年度中央企业职业技能大赛焊工比赛铜奖、20_年第二十届中国焊接博览会优秀焊工表演赛一等奖,是当今世界最先进、建造难度最大的45000吨集装箱滚装船的建造骨干工人。

LNG船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船舶。作为LNG船核心的围护系统,焊接是重中之重。围护系统使用的`殷瓦大部分为厚,殷瓦焊接犹如在钢板上“绣花”,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耐心和责任心要求非常高。面对肩上的重担,xxx不断地磨练自己的心性,培养专注度,潜心研究焊接工艺。为了攻破技术难关,他与技术人员放弃休息时间,日夜埋头图纸堆中,潜心钻研技术突破。最终,他主持的实验取得成功,得到专利方的认可,并用于LNG船实船生产,收到良好成效。

xxx特别注意经验的积累总结,国内没有现成的作业标准,他就不断摸索完善各类焊接工艺,先后参与编写了多部作业指导书,为提高LNG船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xxx,是中国广大“造船工匠”的杰出代表,他用自己火红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执着于国家海洋装备建设的奉献之歌。

工匠个人主要事迹范文24

xx是格力电器石家庄有限公司总装二分厂4A班一名员工。自20_年入职以来已四年有余,从一名普通的操作工到班组中流砥柱,从一名辅助工到技能人才,除了时间的沉淀以外,更可贵的是他勇于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那一年还是学徒的他估计不会想到几年之后自己可以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

20_年,默默无闻的张琪成为了在总装分厂人尽皆知的明星。凭借扎实的技能功底,他在分厂举办的“工匠精神”打螺钉技能大赛上一鸣惊人,创造了xxx的记录。辉煌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坚守和从不懈怠的勤勉。

刚到岗位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师傅教什么,自己就做什么。但慢慢他发现如果仅仅是进行这种流水账一样的工作,自己并不能得到进步和提高。于是他开始主动出击,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求教师傅和同事。稳重的性格让他能够沉下心来思考,也有毅力坚持。中隔板的固定没有一定的岗位技能使不能胜任的,而且还有可能出现钣金件划伤的危险。技能不熟练,跟不上生产节奏,频繁出问题,这对于每一个位新员工来说都会不可避免的,而对于张琪来讲,将这个不适合时间缩减到最短,是他急需解决的难题。于是他就下班跟对班学习,去培训基地练习,每天要达到什么样的进步,都对自己制定了严格的要求。在自我追赶的过程中,张琪在操作技能上慢慢的更加得心应手,他坚信:适合你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我。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张琪认真观察,实地研究,对于岗位操作摸索出属于自己的一套规律,使自己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得到了巨大的飞跃。

一件件优质的产品,无不凝聚着张琪的心血和汗水。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工匠精神”在张琪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如今,张琪依旧在自己的岗位时刻坚守着,看似平凡朴素,实则不平凡。

一个有品质的精细时代已经来临,这样的时代必将呼唤“工匠精神”。张琪凭着对职业的敬畏、工作的执着以及产品负责的理念,创造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同时,也告诫我们,踏实工作、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只要你不甘平庸,就一定也能像大国工匠们那样在平凡岗位上演绎精彩的人生!

已经在一线坚守了四年的张琪,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着属于他的“工匠精神”。

工匠个人主要事迹范文25

对于大部分中国建筑师来说,能够设计建造自己的私宅是一件幸运的事情,L宅实践正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L宅处于乌镇、南浔、练市等古镇之间一个普通的典型江南乡村,距离杭州、苏州、上海、湖州等城市不到1h的车程。村落沿河而筑,尺度适宜,营造肌理随意而清晰。

这个村落的原有建筑大多建于解放后的1950~1980年代,以两坡硬山、两院(天井)三进的型制为主。1990年代尤其是2000年后,村民逐渐东迁,在村落东边的公路两侧形成了新区。新建洋楼覆盖红色或蓝灰色水泥瓦、墙身贴瓷砖或刷涂料,与大多数“新潮”但无趣的江南乡村并无二致。村里原来的老宅还大多存在,但已基本空巢。

我出生在这里,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少年时代,脑海里常常会涌现小时候奶奶在天井边的窗前做针线活,小伙伴们在夏夜的弄堂里乘凉嬉戏,蛐蛐在四周唧唧鸣叫的场景。这种融于血液中的乡情是挥之不去的,所以在设计L宅时,我尽力让自己忘记建筑师的职业身份,更多是再现儿时的场景记忆。

L宅是老宅的拆建。宅基地处于老村落的边缘,南北长20m,东西宽12m,东侧是和宅基地差不多大小的一块空地,北侧是一片生长了30多年的水杉林。周边都是建造于1980~1990年代的老房子,大多白墙已泛黑,或留下多次加建的痕迹。

L宅的平面和老宅原址完全吻合,总面积不到300m2,底层是封闭的青砖院墙,面向东侧的庭院是一排可开闭的松木门,上部漂浮着一个简洁的混凝土形体。青砖院墙自西向南再拐至东侧,在房子南边形成前院,同时C形平面围合成中央内院,两处院子由东侧巷道连通。底层玻璃移门可开可闭,前院和内院亦内亦外,院墙也成了建筑外墙。在阳光明媚的日子,打开东侧的木门,内外院落又可融为一体。场地北侧是一面从属于外部庭院的院墙,两棵水杉、几丛翠竹,形成了安静的北院。底层除了北侧的厨房、餐厅、卫生间功能明确外,是一个连续的开放空间,囊括了会客、工作、娱乐等功能,中间部位两层通高。在二层,西侧的内部连廊和内院东侧的外部连廊连通了南北两部分的卧室。通往二层可以经由工作室西墙的悬挑钢梯,也可以经由室外西南角侧院的螺旋楼梯,而后者也可以直上屋顶露台。从屋顶东望可看到远处的鱼塘、田野,往西是村里老房子连绵的黛色瓦屋面,北侧则被水杉树环绕。站在屋顶可以想象秋日夜晚在此处饮茶赏月的惬意场景。

从整体看,房子的入口设置在南向院墙上,这里是村里的一条主要道路,正对着南面老房子的北门,但从此处也仅仅是进入到了封闭的前院,跨入底层任一处可打开的玻璃移门才进入真正的室内。但当打开东墙上的连续木门、内院外院融为一体时,南门的入口意义又会被弱化。

项目名称:L宅

项目地点:浙江省湖州市练市镇白水河村

建筑设计:劳燕青

设计时间:~

建造时间:~

基地面积:

建筑面积:

摄影:劳燕青

“模糊”是L宅设计的重要策略。模糊的内外空间、模糊的功能属性,甚至是模糊的入口。L宅恰恰是在场所的开放与封闭、功能的模糊与使用方式的多样性之间寻求平衡点,并以多重院落的空间组合融入到周边的乡村环境中,期望唤起使用者儿时的场景记忆。

作为职业建筑师,在当下被各种甲方折磨得筋疲力尽时能做一回自己的甲方难免有点兴奋,所以方案前期有过“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挣扎,但经历了批判、否定,最终舍弃了对形式、空间的纠缠,回归到功能需求、成本控制、施工建造等这些最本质的问题上。

江浙一带传统民宅的主要结构体系是木构,在这种体系中木匠是建造组织者。但在当前的建造活动中,民宅的结构体系已被砖混结构替代,以砌筑为主要技艺的泥瓦匠成了施工主角,传统木构民宅建造体系中技术精良的木匠师傅反而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

施工者都是来自周边乡村的普通工匠。其中木匠师傅是自家的亲戚,非常有兴趣参与L宅的施工,而且具有多年建房、装修经验,能在适当解释后基本看懂平面、剖面关系。而泥瓦匠基本看不懂图纸,所以在明确方案之前,建筑师就设想能否选择一种合适的建造方式将木匠师傅重新置于主要建造组织者的位置。

反复比较后,认为清水混凝土是最佳选择,因为浇筑混凝土的关键是木匠对模板的搭建,所有墙体放线、层高定位均由木匠控制,技术粗放的泥瓦匠则无需看懂图纸,只需干好自己擅长的浇筑即可。建筑师对混凝土浇筑的要求是横平竖直,不求精细,选择10cm宽的松木板作为模板材料,在追求浇筑效果之外,更多是为了简化木匠搭建模板的技术难度。而使用过的木模板在后期又被重新利用,成为室内墙面或局部外窗的装饰材料。

一台混凝土搅拌机、四部手推车、一个振捣棒、若干铁锹是混凝土浇筑的全部工具。当第一个柱子卸下模板时,木纹清晰、拼缝平直,木匠活基本过关。但浇筑时由于工人振捣不够,柱子角部出现蜂窝。随后的过程中,又出现模板漏浆、胀模以及上部浇筑如何保护下部墙面等问题,通过不断地商讨、示范、改进,主要问题基本解决。

施工中,工匠们习惯以“寸”、“间”等传统的尺度概念来定位,甚至无法以普通话交流。幸运的是,生长于此的建筑师很容易跟上他们的思维逻辑,沟通也可以通过方言去表达。尤其到了后半程,工匠们熟悉了工序,积累了经验,建造变得顺利起来,也逐渐体现出他们的智慧。譬如东墙上大小不一的圆形孔洞,正常的话需要做钢板模具,但当地不具备这个条件,聪明的工匠竟找来了大小不一的圆形油漆桶,甚至奶粉罐,简单有效地实现了设想。

混凝土之外是清水砖墙。清水砖墙一次成形,建筑师要求工匠们每匹砖都必须定位,放慢砌筑速度,并将砌筑方式简化到最基本的组合,尽量避免复杂的构造。而在某些室内部分,干脆让工匠随意发挥,在后期甚至直接用刷白作为装饰效果。

青砖、木料、石板等建材全部是回收的旧料。每个周末,建筑师除现场协调或参与建造外,剩余时间就是四处搜淘旧砖、老瓦、石板、枕木等。因此,附近一个古镇的旧木市场就成了我经常光顾的地方,东侧院墙的木门板以及工作室长桌的木料都来自于此。还有一个从老房子上拆下来的院墙石门框,最终成为内院,里的一个装置。这是一种高度参与建造的方式,当四处搜淘回来具有时间积淀的旧材料慢慢变成了房子的一部分时,这房子也仿佛具有了情感的基因,这个过程虽费力但令人兴奋。

“重建筑、轻装修”也许是大多数建筑师对待室内的态度。土建完成后除了局部墙体抹灰找平、涂料刷白外,大部分墙体保留了土建完成时的状态,甚至保留了建造时的污渍和纠错的痕迹。底层南侧休闲室及内外连廊楼板梁底平的处理效果令人满意,净高虽然仅有,但顶棚连贯、简洁,毫无压抑之感。底层地面选用本色水泥基自流平,平整而略带光泽,使室内混凝土、砖墙、木材等多种材料的质感与色调找到了统一的基准。

整个建造过程持续了整整两年。工匠都是乡村农民,每遇农忙就得停工,而后期的门窗、地面材料等都得到杭州采购,甚至安装工人都需从杭州过来,因此进度缓慢。建造期间,我作为建筑师每周往返于杭州与现场之间,看着房子一点点生长,辛苦但也快乐。

1990年代尤其2000年后,江浙一带乡村建房日盛,但村民对盖房子这件事普遍认识不高,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房子,全由当地的工匠师傅说了算,或者看样学样,最终导致乡村建筑样式俗套单一、功能铺张浪费。

L宅的建造是一次具有实验意义的尝试,在施工上与当地工匠深入协作并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改变工匠们原来粗放的建造习惯,让乡民们在观念上有一些新的认识,明白盖房子有多种可能性,并不一定需要高造价、高技术。当房子完成时,他们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惊叹并能喜欢且接受,那这个建造过程已经具有了意义。

工匠个人主要事迹范文26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目前世界上潜深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其研制难度不亚于航天工程。在这个高精尖的重大技术攻关中,有一个普通钳工技师的身影,他就是顾xx——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职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

10多年来,顾xx带领全组成员,保质保量完成了蛟龙号总装集成、数十次水池试验和海试过程中的蛟龙号部件拆装与维护,还和科技人员一道攻关,解决了海上试验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用实际行动演绎着对祖国载人深潜事业的忠诚与热爱。

作为首席装配钳工技师,工作中面对技术难题是常有的事。而每次顾xx都能见招拆招,靠的.就是工作四十余年来养成的“螺丝钉”精神。他爱琢磨善钻研,喜欢啃工作中的“硬骨头”。凡是交给他的活儿,他总是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改进安装方法和工具,提高安装精度,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安装任务。正是凭着这股爱钻研的劲,顾xx在工作中练就了较强的创新和解决技术难题的技能,出色完成了各项高技术高难度高水平的工程安装调试任务。

已近花甲的顾xx仍坚守在科研生产第一线,为载人深潜事业不断书写我国深蓝乃至世界深蓝的奇迹默默奉献。如今,他又肩负起了新的挑战——组装4500米载人潜水器。

工匠个人主要事迹范文27

不久前写过一篇《工匠》,现在想说说工匠精神。假以时日,会有权威部门给出明确的释义。在当下,要突出的显然是对产品“精益求精”的精神。翻开历史看看,古代的杰出工匠应当说完美地诠释了这种精神。

欧阳修《归田录》载,汴京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都料匠,工匠的总管或曰总工匠,前文所引柳宗元《梓人传》的传主就是一名都料匠。预浩把塔建好后,却是“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成了斜塔。大家都奇怪这是怎么回事,预浩解开了谜团:“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意大利的比萨斜塔闻名于世,但至于为什么会倾斜,直到今天也不明所以,唯一可以肯定的不是设计者的初衷;而“年龄”远远大过比萨斜塔的开宝寺塔,则是在充分考虑到气候因素前提下的刻意之举。这样来看,不光前人要感叹预浩“用心之精盖如此”,今天我们又如何不该伸出大拇指?“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为法”,当之无愧,可惜预浩撰写的“《木经》三卷”已经失传,只在沈括《梦溪笔谈》中还能见到片段。开封见今仍有开宝寺塔,为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是否预浩建的那个不太清楚,太多的古代建筑都是这样,尽管建造技术十分高超,却没有留下工匠的名字。比如西安小雁塔,更有“三离三合”的神奇,即:三次地震时分裂,又三次自行“复合”。神奇的原理是什么呢?近代在修复小雁塔时发现,当时的工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了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会均匀分散,从而使塔身像“不倒翁”一样。

工匠精神每令我们叹为观止,还有一种更要肃然起敬。明朝宋濂写过一篇齐桓公责备工师翰的寓言故事,工师翰就是一名工匠。宫殿坏了,建新的,工师翰全权负责。先去伐木、用木排运出山,然后“麾众徒,操剞劂斲之,运绳尺剫之”。五个月后,大功告成。桓公一看,“东阿之楹有樗者”——东宫有根柱子是用臭椿树做的,不高兴了,责备说:“樗,散木也。肤理不密,渖液弗固,嗅之腥,爪之不知所穷,为柣为枨尚不可,况为负任器耶?”这种树一堆毛病,不密实,闻着臭,做成门槛什么的都不合格,何况要承重?工师翰假装委屈,我把别的地方都弄得那么好,“嘉木以为桯,文磶以荐址,画藻以奠井,坚垩以厚墉,陶甓以饰黝”,梁柱缺了一根用椿树凑数,不成想就被责备了。桓公给他讲道理,宫殿就是靠柱子支撑的,“一楹蠹则倾隳”,怎么能行呢?工师翰这时也讲道理了,国家稳固正如同宫殿稳固,如果“众壬进”,奸臣当道,能行吗?桓公说肯定不行。工师翰说,那你只看到臭椿柱就是“察其小而遗其大”了,看看现在朝里掌权的,雍巫、夷鼓初、寺人貂、开方,这四个都是什么人,“皆蠧矣”。桓公恍然大悟,“于是解四子政而召管敬仲任之,齐国大治”。工师翰先故意露出破绽,然后以桓公之矛攻桓公之盾,逻辑如工艺般严谨,进谏效果也就自然可期。

如果说宋濂笔下的还只是寓言故事,那么宋朝李诫编撰的《营造法式》不仅是对建筑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而且更有助力防止腐败的社会价值。李诫即工匠出身,“其考工庀事,必究利害,坚窳之制,堂构之方,与绳墨之运,皆已了然于心”。但该书在技术层面之外,还明确了劳动定额,以及运输、加工等所耗时间,对于编造预算,施工组织都有严格规定,相当于一套建筑工程的制度、规范,从而能够有效地杜绝物料浪费和工程管理人员中饱私囊。如李诫这样一种工匠精神,不是同样足令我们景仰吗?

当下为什么要提出培育工匠精神?在我看来,出发点显然不是要打捞传统手工艺,而是旨在将传统手工艺中蕴藏的精益求精注入现代企业。这两年,我国游客不是走到哪个国家就在哪里“扫货”并不断成为新闻吗?究其原因,国人口袋鼓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于国货信誉有待提振。这样来看,就不难明了此种提法的战略意义了。

工匠个人主要事迹范文28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发出这样的感慨:我真的是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精致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说文》里记载:“匠,木工也。”今天作为文字的“匠”,早已从木工的本义演变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一位作家说过,能将胡辣汤做得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和能让火箭上天没有本质的区别。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分殊。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稳健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的生命

推荐阅读:

  实名举报黑恶势力范文(汇总18篇)

  小学考场情况记录范文(实用30篇)

  群众个人自传范文1000字(优选5篇)

  离婚诉讼优秀范文(优选8篇)

  社区文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热门6篇)

  文艺汇演新闻稿范文(推荐20篇)

热门标签: 范文
工匠个人主要事迹范文(汇总43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2023组织生活个人发言

发言(fāyán),动词,义:评论,讲话。一般在会议,晚会上领导或特殊人物的讲话。以下是本站分享的20_组织生活个人发言,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_组织生活个人发言  根据郑市政管党(20_)11号关于印发《郑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20_年度党支部组

演讲稿 2023-06-14

2023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发言提纲

  20_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发言提纲  根据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好20_年度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通知》精神和县委统一安排,我紧紧围绕这次民主生活会主题,重温党章党规,我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深入领

演讲稿 2023-06-14

村支书任职表态发言稿

发言稿是参加会议者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村支书任职表态发言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村支书任职表态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党员您们好!  本人受党委政府的安排:和各位党员的信

演讲稿 2023-06-14

最新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个人发言材料

发言(fāyán),动词,义:评论,讲话。一般在会议,晚会上领导或特殊人物的讲话。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个人发言材料,供大家参考。  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个人发言材料  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安排,现对照党章、《准则》《条例

演讲稿 2023-06-14

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年第三次会议讲话(市委书记发言)

全面,指:1.所有方面、全方位;2.完整、周密、详细。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年第三次会议讲话(市委书记发言),供大家参考。  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年第三次会议讲话(市委书记发言)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全面深化

会议演讲稿 2023-06-14

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个人发言材料

对照检查材料中的思想认识,最好采取夹叙夹议的写法,从问题中引发出认识,会显得更实在,也有助于思想认识深刻性的表达。乐德范文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个人发言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个人发言材料  按照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

演讲稿 2023-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