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经典范文(汇总7篇)

更新时间:2023-12-11 10:32:4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论述题经典范文1

政治论述题的答题技巧介绍

一、高考论述题的答题分析

倡导作品化的论述题

1、作品化的论述题是指考生在应答时要有创作作品的意识,要能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加以论述,论述中能注意行文的起承转合,有充分的理论论证和事实论证。

2、同学们在答题时应避免成为扫描式的观点堆积,在评分标准上,既然视考生的应答为作品,那么就要认可作品的多样性,因此向社会公布的是论述题的评分标准而非参考答案。

3、作为作品就要以作品的形式按论述题要求全面评价,反映考生的真实能力,因此运用分析型主观题评化方法,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价,第一方面主要是采意评分,其它三个方面采用等级评分。从答题情况看,部分考生有了作品化的意识、文体工整,有论点,有论据,论述有层次感,论述也能适当辅之以事实论证。

二、同学们在答论述题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审题。

其实论述题要做成小论文,我们就要把题目当作作文题目来审,同学们尤其要注意,特别是对自己熟悉的论题,但也要找准角度,对不熟悉的论题,想到也肯定是用课本相关的知识。审题时要注意明确是往往明确规定了答案的层面(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答题的角度(政治、经济、哲学)和答题的范围(特殊指向性是强调党、国家、还是人民还是三方面都有所强调)是论述主体的作用还是它们的相互关系。

2、论述。

有一些观点找对了,但是不会论述,这是很遗憾的。同学们可以把握一点在论述的时候,首先,你可以用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展开。例如经济常识中的宏观调控这个知识点,必须系统的理解宏观调控的含义、必要性、目标、手段以及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又如政治常识中的国家_这个知识点,需要全面把握当代两种国家_的性质、_机关和相应的国家职能。另外同学们在论述时还要详略得当,有一些观点可以详细重点叙述,有一些却可以不作为重点。其次,同学们在相关论述完成之后,一定要找到与主题的内在联系,要说明你的知识是可以用来为主题服务的。

3、材料。

这是目前同学们最有缺陷的,其实简单的说就像同学们写议论文一样,你要举例说明,你用爱迪生进行一千次实验这个例子来说明要不怕失败这个观点。所以同学们的材料来源首先目标是题目的背景材料,其次是热点新闻材料,最后还可以引用生活中的材料,但也不要观点和材料两张皮,最好能对引用的材料加以说明,说明他能为你的论题服务。

4、 最后答题的格式我建议是

总分[总(观点)分(论述和材料)总(内在联系)]总

论述题经典范文2

(一)给出一个案例,要求考生谈谈对案例所反映问题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认识?

1.需要对答题的内容,即对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准确的把握。

(1)合法性问题。合法性问题属于法律层面的问题。尽管法学中对合法性问题有各种理论,但从司法考试的要求上看,所谓合法性的问题,一是需要把握案件是否具有现行法律法规的依据,如果有,则具有了形式上的合法性;如果没有,则缺乏形式上的合法性。

(2)合理性问题。合理性问题属于社会层面的问题,需要对案件所造成的结果、影响等进行分析,同时也应当结合中国现实进行分析。这方面,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其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是否符合民主法治建设的要求。

2.需要对此种题目的要求进行准确的把握。

(1)为什么不能“仅”谈具体适用法律的意见?其原因在于此种题目属于论述题,而非一般的案例分析题。如果仅谈具体适用法律的意见,那就与其他案例分析题无异了,也不符合此种题目“30分”或“25分”的分值要求。

(2)此种题目的要求是不能“仅”谈具体适用法律的意见,而不是“不能”谈具体适用法律的意见。

3.需要注意分析此种题目的评分标准。此种题目的评分标准为(以分值为30分为例进行分析):

(1)“运用掌握的法学知识阐释你认为正确的观点和理由”,占l8分;

(2)“说理充分,逻辑严谨,语言流畅,表述准确”,占8分;

(3)“答题文体不限,字数要求800-l000字”,占4分。

(二)给出一个案例,要求考生站在法律职业者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替当事人解决法律问题

1.准确把握题目所设置的问题。

2.根据上述对问题的把握,可以合理推断出以下几点内容是必须回答的:

(1)既然第一个小问题的核心在于“维护权益”,因此论述题的开头就需要先把当事人权益的受害情况交代清楚。

(2)把当事人权益的受害情况交代清楚后,就应当根据法律规定,简要说明当事人可以用以维护权益的法律途径或方式。

(3)针对本案的实际情况,选择出一种方式,并指出用该种方式处理此事,社会效果更好、更具有优越性。

(4)阐明之所以选择该种处理方式的理由,这是本题的重心。

3.需要注意分析此种题目的评分标准。此种题目的评分标准为(以分值为25分为例进行分析):

(1)“运用掌握的法学和社会知识阐释你的观点和理由”,占18分;

(2)“说理充分,逻辑严谨,语言流畅,表述准确”,占5分;

(3)“字数不少于500字”,占2分。

(三)直接以论述题形式进行考查

1.准确把握题目所设置的问题。

2.根据上述对问题的把握,可以合理推断出以下几点内容是必须回答的:

(1)判例、案例和司法解释三个范畴的阐述,内容上应当包括对三个概念的界定、辨析和比较等基本内容。

(2)立足于我国的司法实践和司法制度特点,提出考生对“判例、案例与司法解释”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阐述。

3.需要注意分析此种题目的评分标准。此种题目的评分标准为(以分值为25分为例进行分析):

(1)“在分析、比较、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观点并运用法学知识阐述理由”,占18分;

(2)“说理清楚,逻辑严谨,语言流畅,表达准确”,占5分;

(3)“字数不少于500字”,占2分。

1.司法考试论述题答题技巧解密

2.司法考试《卷四》论述题答题技巧

3.司法考试论述题答题技巧

4.司法考试各类题型答题技巧

5.司法考试论述题的解答技巧和方法

6.关于司法考试四题型及答题技巧分析

7.国家司法考试论述题的答题技巧大全

8.司法考试卷四答题技巧

司法考试简答题得分技巧讲解

10.司法考试选择题答题技巧

论述题经典范文3

1.破除畏难情绪,论述题的答题要求和论文有相似之处,许多考生常常因觉得自己的文字功底不好,法学基础差,而产生了“论述题恐惧症”,觉得怎么复习也不可能提高很多,干脆就破罐子破摔。这种想法是有害的,虽然论述题复习和训练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恰当的方法和套路还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应试水平的。

2.复习论述题的时机把握。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是提升复习效率最直接的方法。最佳的复习论述题时间是在考前一两个月左右。在这个阶段,就大多数考生而言至少已经进人第二阶段的复习,也就是对司法考试的所有知识点都已经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此时进行论述题的练习,一方面已经有了各个科目知识点的储备,另一方面在时间上也有利于临场的发挥,如果战线拖得太长,除非能够坚持练习,否则答题方法和套路可能没有办法完美地反映在试卷上。

3.临场经验方面,请考生记住以下四点:(1)字迹清楚;(2)保持卷面整洁;(3)尽量不用长句;(4)注意分段和叙述条理,

4.对于非法学专业的考生而言,要做好论述题,必须有意识地在自己的脑中建立法学的知识体系和培养法学的逻辑思维。这可以通过在平常复习中随时梳理知识点,寻找共通性的知识点来实现。同时有条件的话可以多看一些法学名家们的随笔集,增强法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5.虽然论述题要求“答题文体不限”,但是考生如果想要取得高分,应当使用议论文体。如果将论述题写成说明文或散文,即使没有违反答题要求,也得不了高分。

6.一定要有理论高度。纵观历年真题,几乎每一道真题都需要进行高度抽象地概括和论述,出题人实际上希望通过论述题的考查来培养考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考生必须十分关注各大部门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原理。

〖为您提供更多的免费阅读资料〗

论述题经典范文4

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专题训练

中国古代史部分

一(分封制)

司马炎(晋武帝)代魏后,认为曹魏失权是因为没有强大的宗室拱卫中央皇室。鉴于宗族无力勤王的史实,在尚未统一全国时,就进行分封诸王,封27个同姓王,以郡建国。

西周、东周、汉朝,都曾经分封诸王,受封诸王获得土地和人口,作为交换,他们也有保卫王畿、保护国君、交纳贡赋等义务。但是,由于各诸侯王在封地内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而成了大大小小的独立王国。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王国势力逐步壮大,直接或间接威胁国君的安全,酿成诸王争霸,征战不断。国君势力衰微,甚至大权旁落,最终导致_,人民也陷于混战之中,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分封制也是会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中“分封诸王”的制度名称是什么?

(2)阅读以上材料,从“分封诸王的作用和影响的角度”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参考答案:(1)分封制。

(2)观点:分封制巩固了统治。

论述: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观点:分封制威胁中央集权统治。

论述:西周分封诸侯,造成日后周天子面临诸侯割据混战局面束手无策,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统治;西晋初年,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于是大封同姓诸王。后来到晋惠帝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_,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历时,严重削弱了西晋中央_的势力,西晋从此衰落。

二(商鞅变法)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秦策》

观点: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富裕强大。

论述: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通过奖励军功生产、承认土地私有、统一度量衡等措施,使得秦国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论: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强大起来,说明变法是富国强兵之道。

三(秦始皇)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的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多年来的中国历史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问题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摘自《中华文明》解说词

(1)秦朝的建立者是谁?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1)秦始皇。

(2)观点1:由秦汉帝国开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论述:秦王嬴政统一全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各民族团结一致。汉武帝在位时,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大一统局面。此后,中国历史虽然经历过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分裂割据时期,但最终会重新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例如:隋朝重新统一南北,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开创了隋唐300多年大一统的局面;元朝于1279年重新统一全国,结束了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分裂割据的局面,开创了元、明、清600多年大一统局面;民国时期,我国虽然经历过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但最终还是实现了国家统一。

观点2:秦始皇的统治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制度的基础。

论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使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秦始皇还通过统一全国的度量衡、车轨和货币以及文字,修筑贯穿全国的驰道,加强中央集权,推动全国各地的经济、文化的交流。秦始皇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系列措施,奠定了我国古代大一统制度的基础。

四(汉武帝)

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观点: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

论述:汉武帝继位后,颁布“推恩令”、实行监察制度、北击匈奴、通使西域、统一思想,从而实现了西汉王朝的大一统,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尤其是其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家思想,不仅成为西汉王朝的正统思想,而且成为延续两千多年的汉文化的主流形态。

结论: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使得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

五(丝绸之路)

公元前1世纪的某一天,古罗马的执政官凯撒大帝穿着灿若朝霞的丝织长袍进入剧场,在场的百官以及贵夫人们惊叹声此起彼伏,觉得凯撒大帝简直帅呆了。后来才知道,凯撒穿的天衣是用中国丝绸缝制的,于是穿中国锦衣绣服,成为当时男女贵族的流行时尚。

观点:丝绸之路架通了中西交往的桥梁。

论述: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等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石榴、葡萄等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等连接起来,成为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交流之路。

结论: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架通了中西交流的桥梁。

观点:丝绸之路促进了民族交融。

论述:丝绸之路开通后,促进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密切了汉族与沿途的回族、维吾尔族、藏族、土族、满族等民族之间的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六(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

材料: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由玄奘口授而成,记录他亲历的书籍名称是什么?

(2)从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参考答案:(1)《大唐西域记》。

(2) 观点1:坚韧不拔的精神是成功的基础。

论述:材料中的玄奘和鉴真都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这是他们能够成功到达目的地,实现人生理想的基础。西汉的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途中遭遇匈奴的扣押,但他同样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因此,他历经十年,终于不辱使命,到达西域,最后回到长安,从而,开通了连接欧亚大陆的陆上通道——陆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观点2:唐朝的对外交流具有主动性、双向性。

论述:唐朝的对外交流具有双向性。一方面,唐朝与亚非地区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如唐朝的经济文化对日本、天竺等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各国的社会进步;另一方面,唐朝也在经济文化交流中,成为一个开放的国家,吸收有益的外来文化,对之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进一步促进自身经济文化发展,使唐朝更加强大。

七(科举制)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笼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清朝科举制终于消亡。

从此可知,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制度须不断生长,又须在现实环境、现实要求下生长。—选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中国科举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谈其中一方面即可)

参考答案:(1)6,隋炀帝设进士科。

(2) 观点1:隋唐科举制是一种公平、公开、公正的用人制度。

论述:隋唐科举制不问门第高低,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加科举考试,考试合格,方可做官,以致唐朝初年出现了许多科举出身的名相房玄龄、孔颖达等,因此,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观点2:科举制是封建统治者笼络、控制读书人的方法。

隋唐统治者创立科举制的目的是录用更多有才学的读书人为中央所用,打破贵族世袭的局面,从而笼络了许多有才学的读书人。到了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采用八股取士,考试范围仅限于四书五经,规定考生只能按指定观点作答,并且文体分为八个部分,不能有自己的观点,造成读书人为中试,成天攻读四书五经,钻研八股,而不讲究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只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因此说科举制是封建统治者笼络、控制读书人的方法。

观点3:明清科举制僵化了。

论述: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仅限于四书五经,陷入僵化,变成只要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即考生必须按按指定观点作答,并且文体分为八个部分,不能有自己的观点。大部分读书人为应考,成天攻读四书五经,钻研八股,而不讲究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只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从而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

观点4:制度必须与时俱进。

论述:科举制创立初,考试内容较多,而且形式多样,考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确实使_笼络了许多人才,造就了许多科举出身的贤相。但到了明清时期,采取八股取士,其内容仅限于四书五经,观点由朝廷指定,并且文体统一,考生不能自由作答,造成科举制度日益僵化,到了清末,科举制度因为其不能适应对近代人才的需求而被废除,因此说,制度必须与时俱进,才会具有活力,不断完善和发展。

八(古代建筑与传统文化)

①隋朝大运河,赵州桥

气势磅礴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贯穿五大水系,跨长2000多千米,比苏伊士运河长10倍,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6月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雾”;桥身两侧的栏杆、栏板还有雕刻有石狮和龙形等花纹,十分生动精美----“石狮不语观天下,游龙巡水界疆域”。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它的设计开创了世界平拱桥建筑的先河,把人类造桥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观点:大运河 赵州桥是惊世之作。

论述:隋朝的大运河,在已有的天然水道和人工运河的基础上,贯穿五大水系,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赵州桥是,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桥,它开创了世界平拱桥建筑的先河,把人类造桥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是“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

结论:大运河与赵州桥是古代文化成就的结晶,体现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力。

②(长城和故宫)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得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以长城和故宫为例……明长城无论规模、质量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重点设防地段多用砖石砌筑,内填泥土石块,工程坚固,形制结构更趋合理。不但在重略要地加修双城乃至多道城墙,还在长城险要处构筑空心敌台,既能“内卫战卒”又可发炮射箭,大大提高了长城体系的整体防御功能……故宫更是“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作品”,它的建筑形式雄伟、庄严,而且严谨、和谐,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高级建筑群,是东方艺术建筑的结晶。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观点:明长城与北京故宫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论述:明长城无论规模、质量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形制结构上更加坚固合理,整体防御功能大大提高;故宫建筑形式雄伟、庄严,而且严谨、和谐,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高级建筑群,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结论:明长城与北京故宫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建筑,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和富有创新能力的象征。

③(文学,思想,中医,科技)

观点:丰富而优秀的中华文化遗产泽被后人。

论述:商周时期的甲骨文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的根,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至今仍造福于人民,东汉时期编著的《伤寒杂病论》有着深远的世界影响。此外,还有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自西汉时成为我国传统主流思想以来,对人类的发展有着 重要意义,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可见,中华民族曾创造了许多优秀文化,并得到流传,泽被后人。

论述题经典范文5

20_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论述题答题步骤

第一、分清此题的构成。

论述题一般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基本理论或原理;一部分是联系实际,多年来这种构题形式无大变化。例如:试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辨证关系的原理阐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非常明显,前一部分是基本原理,后一部分是联系实际。

第二、明白成考政治答题步骤。

既然论述题是由两部分所构成,因此,答题也一定要分两步走。

第一步讲述基本理论或原理。这一部分一定要回答好,因为在论述题中,基本原理占得分数一般都比较高,是题的主要部分。力求把题目所要求回答的原理答完全,并对各个要点作明确的简要解释,还要注意条理和逻辑性。

第二步是联系实际。这是在第一步完成的基础上继续要完成的`内容,就是用第一步中所阐述的基本原理对题目所要求的实际进行应用。这是论述题所要求的,不可缺少或遗漏,否则就要丢分。应用情况比较复杂,有时要求回答对某一事物的指导意义;有时要求回答对某一事物的重要性;也有时要求对某一观点进行评析等等。联系实际要具体,也要分层次。基本原理里所包含的主要观点,在联系实际时都应运用上,不可遗缺。

第三、考生在回答论述题时最常出现的问题,或者说,最应避免的差错是。

对论述题的解答不按步骤进行。有的考生一上来就讲实际,结果实际讲得很多,却忘记了回答基本原理,这种回答不可能取得好的分数。

同时,事实政治考试内容都是当年最重要的事件,注意留意一下报刊、杂志、电视,重点去看半月谈,此刊时事信息量非常大,同时还要靠平时的积累。

最后,政治复习一定要熟练掌握重要知识点,各师给出的重点部分很有价值,如果时间不充裕,只看重点也是一个好的方法,也可以说这算一个捷径。

论述题经典范文6

一、高考论述题的答题分析

倡导作品化的论述题

1、“作品化的论述题”是指考生在应答时要有创作作品的意识,要能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加以论述,论述中能注意行文的起承转合,有充分的理论论证和事实论证。

2、同学们在答题时应避免成为扫描式的观点堆积,在评分标准上,既然视考生的应答为作品,那么就要认可作品的多样性,因此向社会公布的是论述题的评分标准而非参考答案。

3、作为作品就要以作品的形式按论述题要求全面评价,反映考生的真实能力,因此运用分析型主观题评化方法,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价,第一方面主要是采意评分,其它三个方面采用等级评分。从答题情况看,部分考生有了作品化的意识、文体工整,有论点,有论据,论述有层次感,论述也能适当辅之以事实论证。

二、论述题评分答题的基本要求:

1、主要围绕观点,观点全面(11)分,从来看,主要是采意评分。

2、 围绕论点,较为全面深入地展开论述

评分等级(1)能围绕论点展开论述,论述较为全面深入(3分)

(2)能围绕论点展开论述,论述不充分,但能就某一方面展开较为深入的论述(2分)

(3)能围绕论点展开论述,但论述不充分(1分)

(4)不能围绕论题提出论点并展开论述。(0分)

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加以论证

评分等级(1)能运用材料加以论证,所举材料与论题贴切,且充分。

(2)能运用材料加以论证,所举材料与论题较为贴切;

(3)能运用材料加以论证,但所材料与论题不贴切;

(4)不能运用材料加以论证

4、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评分等级(1)条理清晰,语言流畅(3分)

(2)条理较清晰,但语言表述一般,或者语言表述流畅,但条理不清晰(2分)

(3)有条理,但不清晰,语言表述一般

(4)条理混乱,语言不通。

三、同学们在答论述题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审题。其实论述题要做成小论文,我们就要把题目当作作文题目来审,同学们尤其要注意,特别是对自己熟悉的论题,但也要找准角度,对不熟悉的论题,想到也肯定是用课本相关的知识。审题时要注意明确是往往明确规定了答案的层面(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答题的角度(政治、经济、哲学)和答题的范围(特殊指向性是强调党、国家、还是人民还是三方面都有所强调)是论述主体的作用还是它们的相互关系。

2、论述。有一些观点找对了,但是不会论述,这是很遗憾的。同学们可以把握一点在论述的时候,首先,你可以用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展开。例如经济常识中的“宏观调控”这个知识点,必须系统的理解宏观调控的含义、必要性、目标、手段以及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又如政治常识中的“国家_”这个知识点,需要全面把握当代两种国家_的性质、_机关和相应的国家职能。另外同学们在论述时还要详略得当,有一些观点可以详细重点叙述,有一些却可以不作为重点。其次,同学们在相关论述完成之后,一定要找到与主题的内在联系,要说明你的知识是可以用来为主题服务的。

3、材料。这是目前同学们最有缺陷的,其实简单的说就像同学们写议论文一样,你要举例说明,你用爱迪生进行一千次实验这个例子来说明要不怕失败这个观点。所以同学们的材料来源首先目标是题目的背景材料,其次是热点新闻材料,最后还可以引用生活中的材料,但也不要观点和材料两张皮,最好能对引用的材料加以说明,说明他能为你的论题服务。

4、 最后答题的格式我建议是

总——分[总(观点)——分(论述和材料)——总(内在联系)]——总

论述题经典范文7

第一步,找出“矛盾”――材料说了什么?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由于阅卷老师要面对成千上万的试卷,如何在文章的一开始就抓住老师的眼球,对于论述题的答题来说尤为重要。论述题的出题思路就是希望考生就材料中体现出来的问题进行阐述,而这个问题必定体现为辩证法原理上的“矛盾”。一般而言,阅卷老师对于能够一下子抓住材料中的“主要矛盾”的文章都有比较好的印象分。然而如何才能找出材料中的主要矛盾,需要有一定归纳和概括能力。

第二步,分析“矛盾”――体现了什么原理?该原理含义如何、理论依据何在?

在找到材料中的矛盾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对该矛盾中反映出来的法律原理进行分析,

第三步,解决“矛盾”――如何解决问题?

在论述题的作答过程中,矛盾的解决往往需要考生对矛盾的双方进行必要的“取舍”,或者在没有办法进行“取舍”的情况下,考生也要通过设定条件的方法进行取舍,这样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才体现论述的价值。

〖为您提供更多的免费阅读资料〗

推荐阅读:

  社工宣传活动新闻稿范文(实用29篇)

  公司联谊会新闻稿范文(必备18篇)

  2023年寒假放假通知范文(实用4篇)

  非入党个人自传范文3000字(热门13篇)

  生产新闻稿范文300字(通用7篇)

  小记者新闻稿范文200字(实用11篇)

热门标签: 经典 范文
论述题经典范文(汇总7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关于梦想与担当励志演讲稿如何写(4篇)

关于梦想与担当励志演讲稿如何写一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追逐梦想”。曾经,我的梦想如同满天繁星:当一名护士,用心关爱每一个人;当一名导游,介绍祖国的大好河山;当一名画家,画遍祖国的壮丽山河;当一名科学家,探索宇宙的奥秘……可是这些梦想在中考成绩出来时都

励志演讲稿 2023-11-29

关于初中生珍爱生命演讲稿范文范本(9篇)

关于初中生珍爱生命演讲稿范文范本一2、人生的道路并不是平坦顺畅的,要在这个布满荆棘的艰苦途中站住脚跟,你就必须加强你的自身能力的培养,否则当困难来临的时候,你就不能够应对。在现在这个阶段,你必须使得自己强大起来,从本学期的的班干工作和运动会精彩的表现中,你

演讲稿 2023-11-29

关于婚礼领导致辞范文通用(四篇)

关于婚礼领导致辞范文通用一春光明媚、春暖花开、欢声笑语、天降祥瑞,在这美好时刻,正是新郎xx-x与新娘xx-x喜结良缘、新婚之囍的大好日子。在这神圣而庄严的婚礼上,能为这对珠联璧合、佳偶天成的新人主婚,我感到非常高兴。谨代表两位新人及其父母向各位来宾的光临

演讲稿 2023-11-29

描写新岗位就职发言范本(3篇)

描写新岗位就职发言范本一大家好! 我是孟津县气象局的李志光,非常荣幸能在此代表新同事发言,十分感谢各位领导的信任与爱戴,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来表达一位新职工的心声。 相信此时此刻,在座的各位新职工和我一样,有这样的感触。从呀呀学语,到大学毕业;从一无所知,到

演讲稿 2023-11-29

2023医保政策培训讲话实用

20_医保政策培训讲话实用一基本情况:我店经营面积40平方米,全年实现销售任务万元,其中医保刷卡万元,目前经营品种3000多种,保健品多种,药店共有店员2人,其中,从业药师1人,药师协理1人。自检自查中发现有做得好的一面,也有做得不足之处。优点:(1)严

演讲稿 2023-11-29

2023年孝敬父母的演讲稿(推荐)(7篇)

20_年孝敬父母的演讲稿(推荐)一自1月15日起,在寒假期间开展了一次“孝敬父母”实践活动,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更加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现将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一、活动内容自1月15日起开展“孝敬父母”实践活动。每天清晨起来

演讲稿 202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