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医患沟通记录范文(汇总9篇)

更新时间:2023-10-28 16:40:4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骨科医患沟通记录范文1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患沟通;改善策略

医患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是患者与医者在医疗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医患关系是特指医生与病人之间关系的专门术语;广义的医患关系中,“医”不仅仅指医生,还包括了护士、医技人员以及医院的管理人员,“患”不仅仅指病人,还包括与病人有关系的假数据、监护人或是单位组织等群体。而医患沟通就是指在治疗活动当中,医患双方为了达到治疗患者疾病的目的,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用专业性、艺术性来进行交流,科学地指引诊疗患者的疾病,建立互相信任合作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医患关系趋向于紧张,部分医疗机构医患纠纷频繁发生。从温岭杀医,到南京护士被殴致瘫……一连串暴力杀医、伤医事件在全国愈演愈烈。频挥的拳头,拔出的凶器,摧残了医护人员的身心,也刺痛了公众的神经。如何改善医患关系,维护医疗服务行业秩序,己经不再是对_门的拷问,而是对全社会的拷问。医患矛盾,原因何在?医患冲突,出路何在?

对于医患纠纷呈“井喷式”上升的局面,据中国医院协会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每所医院平均每年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高达27次。虽然数据看著比较吓人,但冷静分析,这里面的极端暴力事件其实只占到极少数,大部分纠纷还是仅限于口角与轻微肢体接触。并且,导致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产生负面情绪的众多原因中,“医生对病情诊断解释不足”被列为首要原因。当下,如何提高医患间的沟通效率以及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最紧要的问题。总结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发展趋势,能在很大程度上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

1国际医患关系

德国的医患关系

在德国,如有患者投诉,一般不需要通过司法途径,直接由医院管理层协商或是德国医师协会出面就可解决。主要是因为:①德国人民在医疗上有强大而健全的医疗制度,为其公民解决了重要的经济问题,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②在德国医疗上,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将患者的健康看做是最重要的;⑧其有着完善的监管体系,促进加大了门诊治疗,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以及相关费用;④在德国,医患纠纷交由医师协会处理,其对行业的管理比行政处分更有约束力。

日本的医患关系

在日本的医院里医患纠纷也很少发生,他们对医疗信息进行管理,并向患者以及家属提供医院诊疗的相关信息,他们认为,患者和家属有权利和医院分享这些信息。此外,对初诊病人,还逐步建立医疗人员和患者的咨询体制,并让志愿者参与到诊疗过程中,方便在一旁给予患者及时的帮助。大部分的医院门诊和住院诊疗流程中的各个步骤,都用电脑所替代,使患者节省了就医的时间,方便了就医过程。另外,无论是费用,还是医院流程设计,都合情合理,使医患的服务关系、经济关系等实现开放化、透明化。

2国内医患关系常见问题

医患关系中医方的主要问题

Moorep等人在关于治疗过程中医患之间矛盾相关因素的研究中指出,大多数问题还是指向“医生对病情诊断解释不足”相关问题上。韩田等人认为主要原因有:①医务人员在沟通技巧上,略有不足;②医生没有把沟通技巧作为日常学习与考核中的一项重要内容;⑧医患之间缺乏沟通与了解;④个别医务人员医德医风不正;⑤个别医务人员缺乏更进一步学习,医疗技术不够成熟。

医患关系中患方的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有:①患者缺乏医疗知识,对现有的医疗状况的接受理解能力有限;②患者与家属因为疾病的原因在情绪上波动较大;⑧对医院的就诊程序与环境不熟悉,容易浪费时间事倍功半;④对医院存在对立的情绪与防御心理;⑤个别患者及家属对国家行政、医疗法律法规知识的缺乏。

3改善医患关系的策略

对于医院管理方面改善医患关系的策略

建立良好的医院公共关系

医院公共关系是指医院与社会中各类公众的双向沟通,塑造医院的美好形象,争取公众谅解、支持和赞助,更好地开展工作,为社会公众服务。良好的公共关系是医院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目前,市场竞争激烈,各种不确定因素频繁出现的情况下,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尤为重要。

坚持以人为本,改善医院形象

以前的生物医学模式是我们培养的医师只见病,不见人,只顾局部不顾整体,把人当成生物的人而不是社会的人,忽视了病人的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他们不仅仅需要生理健康的恢复,还需要心理和社会的健康支持。医院应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给与其更多的人文关怀。医院可充分利用其在社会上的公共关系,通过网络平台和患者信息网来了解社会上目前患者对健康的需求,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医院的形象,最终达到病人至上。

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公关桥梁

医院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和患者的沟通渠道,利用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公共关系活动,通过开设健康讲堂,讲座等形式,向大家宣传防病治病常识,科普医疗知识与风险,宣传医院的服务理念,获得公众的支持与理解。

坚持以人为本,医院制度精神文化发展基础

对于医院来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以病人为中心和以员工为主体。尤其是以病人的整体健康为中心,在各个方面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为患者营造一个美好的就医环境,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

骨科医患沟通记录范文2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医疗卫生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革,相关的医学学者努力探索临床教学方法。其中医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满足现代化社会对医学的需求,缓解紧张的医患矛盾,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医生。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生锻炼自己,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的重要时期,通过对医学生沟通技能的培训,全面提升学生的临床诊能力。

关键词:教学实践;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学模式也从传统的生物模式转变为复杂多样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伴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我国医患矛盾日益突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在全新的医疗背景下,医学生不仅要充分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理论,而且要重点培养沟通能力,学习溝通技巧。医学教育者要向医学生灌输人文理念,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这样有利于医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解决医患矛盾,满足不同患者的心理诉求。

一、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满足了医学模式转变的需求。在新的医学模式下,医生不仅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而且要具备与病患良好沟通的技能,掌握交流和沟通的方法。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顺应了医学模式转变的潮流,将人文教育与医学科学教育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完美地结合了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理论的传授。其次,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满足了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高等医学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为社会培养出品质优良、医术精湛、学识渊博、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必然要求,同时它也是“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之一的交流能力,是医疗服务过程中的重要途径和渠道。随着我国医疗制度不断改革,人们的法制观念发生转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增强,医疗和教学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明显。目前,很多患者都不愿意作为医学教学的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病例选择的难度,而且有些患者不愿意配合,不利于医患之间的良好沟通。最后,在医学临床的教学中,医学教师重视专业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了沟通和交流能力的培养。在带教医生的带领下,实习医学生承担着较大的普通诊疗任务,如询问患者情况、进行身体检查、手术操作和基本的技能等。但是,我国的医学生严重缺乏医患沟通的能力,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较弱,导致临床实习的效果不是非常明显。

二、医患沟通课程的安排与实施

在医患矛盾激化、医患沟通困难的情况下,我国医患教育应该设计什么样的课程内容,制定什么样的目标,怎样完善教学成果,如何提高医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医疗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医学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积极适应全新的医学模式。医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临床的技能,还要加强学习和患者沟通的策略、技巧、艺术等,学习怎样建立良好的医患信任关系和治疗关系,使医学生具有良好的医学理论基础,掌握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优质的人格,顺利完成从医学生向医生的角色转换。

2.如何安排教学内容。在医学教育的理论授课方面,必须达到相关的医学教育标准,提高医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授予他们相应的临床沟通技巧,每一个医学生都应该了解相关的医疗法规,进行较好的医患沟通。在课间见习方面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点,医学生要认识和了解医疗纠纷的处理方法。教师可以在医疗课上模拟医疗纠纷的现场,不同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且正确指导学生该如何处理医疗纠纷。第二点,掌握问诊的具体内容的方法。医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采集患者的病史,并且选择典型的病例进行问诊。第三点,在交代病情和手术前谈话方面,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去交代病情,做好术前谈话工作。第四点,加强对医学生医德和医风的培养。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市场经济空前发展,有一部分医护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转变。具体表现为,在工作中不专心研究医术,不努力提高业绩,过分重视自己的经济收入,对患者的态度不够友好,语言不够友善,甚至会在患者面前脸色难看。近年来,有很多医生私收红包和回扣被曝光,甚至出现了“天价医药费”的事件,影响了社会风气,不利于医学生医德和医风的树立。与缺乏医德的医生不同,目前我国有很多医学大家值得学生去学习,如韦佳宁、张金哲、王忠诚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了解他们的事迹,并且进行深入探讨,从而认识到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树立良好医德和医风的重要性。第五点,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探讨医学伦理方面的相关知识,重点研究社会中发生的与医学伦理相关的问题。例如,如果医院发生了火灾,医护人员是先救患者,还是先救自己?孕妇情况紧急,马上需要进行剖宫产,但是家属却不同意,迟迟不肯签字,这样的问题该怎样去解决?教师可以选择与以上内容类似的问题与学生进行深入探讨,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第六点,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例如,知情同意权是患者具备的最基础的权利之一。如果肿瘤患者被确认病情以后,想了解自己实际的病情,但是患者的家属为了稳定患者的情绪,强烈要求医生对患者隐瞒病情,面对这种情况,医生该如何进行处理?

3.教学方法的实施。医学教学方法分为很多种,如学习典型病例、进行理论授课、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PBL教学、情境角色扮演和观看教学录像等。PBL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和教师的共同讨论,并且利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PBL教学方法在医患教学中的应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可以将繁杂的医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医学知识,把抽象的医学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化,把具体的学习内容变得更加形象化,进而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可以在学生面前展现出沟通和交流的技巧,正确强调和突出医学生应该具备的交流态度和交流行为。 三、加强医患沟通的实践,注重临床带教

1.培训医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和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教师要教育医学生具备真挚的情感和同情心,在工作中端正态度,做事一丝不苟、认真细致,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对患者要平等对待,尊重患者,做到“热心、关心、细心”等。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等各种规章制度,增强医学生的法律意识,按照法律进行沟通。在进行诊疗活动时,医生应该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病情,并且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如果患者需要手术、特殊检查和特殊治疗等,医生应该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医疗风险,以及相应的医疗方案,并且取得书面同意。如果患者的病情不宜告知患者,医生则应告知患者的亲近家属,然后取得书面同意。

2.提高臨床教师的综合素养,示范医患沟通。学院应该对教师进行专门的人文学和医患沟通教学培训,增加带教医生的知识积累,提升临床教师的综合素养。带教老师在传授医学知识时,应该重视医患沟通能力的讲解,在每科临床学中都要讲到医患沟通的话题。

三、结语

带教医生在向学生讲解相关的医学课程时,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医德和医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杨旻,王玉,朱星星,李惠,华天凤,郑瑶.医学生对医患沟通技能学习态度的调查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_,43(08):1118-1121.

[2]娄琴,唐忠,罗慧,高琨.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_,29(04):37-40.

[3]范琳琳.医患关系视角下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研究[D].山东大学,20_.

[4]吴凡伟,沈秋月,罗炳盛,邓敏,魏明.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J].现代医院,20_,17(07):956-957+961.

[5]赵晓静,刘宏斌,潘云志,王澍.培养医患沟通能力的教学实践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_,36(26):4046-4047.

[6]安闻,卢美松.提高妇产科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医患沟通能力[J].西北医学教育,20_,22(03):590-592.

骨科医患沟通记录范文3

[关键词]医患沟通;人文关怀;传统文化

医患沟通现状:在县级医院,日常工作中,妇科门诊的接诊量日益增多,人员从年轻到年老,从乡村到县城,来诊的患者因为不同疾患大多带着痛苦和焦躁的心情,负面情绪较重,而我们医生又由于繁忙的接诊,逐渐变得浮躁和匆忙,对来就诊的患者出现应付,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简单化回答,问多了还可能出现烦躁情绪,引起患者的不满,更由于现代社会物质过大化的满足,人越来越注重自我的感受,忽视了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社会与他人,自我的比重越大,更容易滋生重自我轻其他思想,在医生这个行业也有体现,在医疗服务机构更容易引发医患纠纷。

医院注重人文关怀的实践和应用,开展人文关怀讲座,倡导仁爱敬业,我们的服务理念是仁心仁术,至微至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以人为本,尽量为患者考虑,照护好患者的个人感受,收到好的效果。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于古籍《周易》里,《周易·贲辞》中有“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已察时变。关乎人文,已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是与天文相对应的,天文指自然,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也就是其中先进的价值观念及规范等,简而言之就是重视人的文化。“关怀”一词在中国古代被解释为在意、操心。如《宋书·孔觊传》中有:“不治产业,居常贫罄,有无丰约,未尝关怀。”等。这是我国古人对“人文”、“关怀”二者的理解。在现代医疗中,我们所理解的人文关怀就是对生命的敬畏,以人道的精神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权利、人格尊严给予真诚的关注、关心与照护。中国古代,医学被称为“仁术”,行医治病、施药济人被认为是施仁爱于他人的理想途径之一。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还有医家,与道家也存在着渊源,即医家是以道家道法自然、重德修身、贵性养命为根本理论基础的。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医家代表是扁鹊,三国时期的华佗,东汉时期的张仲景,明朝的李时珍等。都是重德行医的大医家。这是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在医家的体现,中医不单纯有医术,更了不起的是有医道,注重德行修养,以一颗仁爱之心施慈善与他人。这是人性自然的状态,也就是医道。而这种医道不仅体现在中医文化当中,在我们中国现代西医文化中亦是同根同源的华夏民族瑰宝。

孔子说:“仁者爱人”以一颗仁者的胸怀去关爱他人。《大学》里面讲“德润身”,有仁爱之心的人,自然就会长寿。所以重德行善这对自身对他人是有益无害的,而我们如今讲的医德医风,我理解也就是医者的仁爱,对患者的照护,来源于古代的正统文化,医道的传承,而当今,我们只不过把仁者换了一个不同的说法而已,其实归根结底不论在哪个行业都可以践行。而医疗服务业更是尤为重要。

人文关怀在医患沟通中的运用:一个医生的人文素养来源于学校的通识教育,也就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以至踏上工作岗位,时间的积累。医疗的初心是让人舒服,在现代医疗服务中,临床医生要提升自己的多方面的能力,与病人打交道的能力,对病人感同身受的理解能力,因为现在的病人对个人权利的认知能力在加强,对医疗行业的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所以人为本是我们现代医生行医的共识。也是对传统医学文化的遵循。

1 倾听的能力

骨科医患沟通记录范文4

摘要:当前中国式医患关系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剖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旨在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为基础,辅以国家的政策支持,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在整个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崇尚“以和为贵”,最终缓解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

关键词:中国;医患关系;对策

Abstract:ThecurrentChinesedoctor-,T-,C,,,admired_harmonyandpeople-oriented_,.

Keywords:China;doctor-patientrelationship;countermeasure

医因患生,患因医愈,此谓医患,所谓医患关系,广义上可涵盖医疗服务供需双方之间的全部社会关系,狭义上仅指医疗服务中直接发生联系的医务及其辅助人员与患者及其亲友之间的医疗服务关系。我国现阶段每个大医院的运作经营都有着自身的特色,导致各种原发因素相互交织,形成了所谓的“中国式医患关系”。而这种扭曲的医患关系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尝试立足于我国国情,深入政府体制,信息传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提出构建新版中国式医患关系的方法与对策。

1.中国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当前的时代,我们渐渐失去了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放弃了先辈们留给华夏子孙的仁、义、礼、信这一宝贵精神财富。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失去了以“仁”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滋养,则无法在当今时代中发挥其独有的效用。我们要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缓解医患关系,必须要将精神内化进具体措施当中,这不仅需要国家强有力的支持,还需媒体的配合。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核心“仁”

从汉代开始,儒家文化就确立了正统地位。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则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核心为“仁”。孔子提出“仁”,“仁者爱人”,集中体現了人文主义思想。“仁”的思想对内有助于提升人格修养,对外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而“和谐”为现今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建立新版中国式医患关系的基本要求。

优化政府规制

恢复政府主体职能

我国应以自身国力为基础,加快推进医改,彻底消除医患之间“经济对立”的根源,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现代化发展成果[1]。在新的医疗服务制度下,政府应恢复主体职能,秉承“仁者爱人”的思想,合理的公平的分配医疗资源,提高政府公信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每当出现医疗纠纷时,患者家属都会情绪激动,无法接受事实,可能会出现过激语言,甚至出现过激行为。法律代表着公平正义,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使基于传统道德制度的关系运作形成的一种初级的、不稳定的和不健康的互信,由于现代法律制度的融入而转变成一种高级的、稳定的和健康的互信,才能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缓解医患关系。

重组教育模块

政府不光要解决群众看病难的实质问题,还要解决群众的心病。因此,要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上下足功夫[2]。政府更要重组教育模块,使传统文化的教育步入各学校日常教学中,鼓励和支持国学的发展和国内外孔子学院的发展,在青少年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逐步缓解医患关系打下教育基础。

舆论媒体的正确导向

记者职业素养提升

一些都市类媒体跑社会新闻的记者在报道医疗纠纷时,容易过激,没有经过专业性的考量,片面的发布消息,容易误导读者,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所以记者在写医患纠纷的文章前,应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沉淀。记者的职业性决定了他们基础知识积累的重要性,不光要广,而且要专。正如翟惠生所说“记者的脑子必须比同龄人要复杂,因为你干的是这种工作,政策积累、人文积累、社会积累、文化积累都要有,这样看问题才能全面,才能少出一些专业上的纰漏。”[3]

官方对接,促进医患交流

新闻媒体报道的立场绝不是对“患方”的一味迎合,而是“有悲悯之心,但以专业为标准”的报道态度,用客观事实说话,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媒体报道承担的角色是开辟一个公众讨论的话语空间,各方理性,自由,平等的交流,而不应“劫医济患”,片面的接受患方的言论。当遇到一件医疗纠纷时,首先应与医院官方对接,在医疗机构和医生自我表达空间被严重压缩的当代,给予医方发表严谨合理解释的机会,促进医患交流,缓解医患矛盾。

弘扬时代主旋律

根据刘安琪的研究,的公众认为报道为负面批评的报道数量多,认为正面宣传更多的仅占,这意味着媒体反映的医患关系不容乐观[4],不符合时代的主旋律。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所说“医疗行业肯定也有问题,但不能把个别问题无限扩大,不能老强调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媒体是要弘扬主旋律的。”媒体本身应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强化正面引导,弘扬典型事迹的报道,积极地向公众展示医生的良好形象,缓解医患的紧张关系。

参考文献:

[1]鞠传宝,曹鲲._规制中的“政府失灵”现象分析——以医患关系为例[J].桂海论丛,20_,30(02):110-113.

[2]赵雨薇,贝文馨.如何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缓解当代医患关系[J].光明中医,20_,31(06):894-896.

[3]本刊记者.改善医患关系,媒体的责任与作为——《中国记者》专访全国政协医卫界和新闻界部分政协委员[J].中国记者,20_(04):51-53.

骨科医患沟通记录范文5

摘要: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沟通包括语言沟通和肢体沟通等,通过沟通可以让患者感受到医学人员的关爱,从而改善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医院的发展。

关键词:妇产科医生、医患沟通能力、价值解读。

根据一些研究得出一些结论,因为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不顺畅导致的失误比因为医疗技术产生的失误更多,沟通不畅是引起医生和病人之间出现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医生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特别是在医疗体制尚未健全的中国,可能会把因为各种原因产生某个小失误推到医护人员身上,把医患矛盾恶劣化,并出现医护人员被打的现象。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掌握良好的医疗技能,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中,为解决医患关系,让医生与患者拥有良好的关系,培养妇产科医生的沟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1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

医生和患者之间发生冲突主要包括以下原因: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沟通不畅、医院管理制度落后、医德医风不正、患者及其家属不正确使用法律赋予的权利、患者及其家属认为医疗费用过高而与医护人员产生矛盾等。在传统医疗治理中,往往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关注度不够,沟通技巧也不好;并且医院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医务人员工作较忙,导致无法及时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出现抵触情绪进而加深误解。许多医生与患者之间发生冲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无法沟通,所以医院应加强医护人员沟通能力的培训,增强沟通能力,从而更好地与患者交流。

2加强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据统计,目前医患比例为1:20,医务人员每天都面临相当大的工作压力,主要表现为与患者沟通不畅、心情不佳、心理状态不好、沟通能力有限。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在临床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沟通顺畅,使患者不仅能够了解医生在医术方面的能力和对疾病的了解,也能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还能改善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提升患者满意度,肯定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

3沟通技巧的培养

沟通是医德的基石

根据信任统计,信任是沟通的开始,患者的信任来自医生的医疗技术和医德,其中医德尤为重要,它可以弥补医疗技术上的缺陷,但医疗技术却弥补不了医德的缺失。医德包括尊重、同情、诚实、诚信等。为确保医患沟通顺畅,应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教育培训。

非语言沟通技巧

在沟通工作中,不仅需要加强语言交流,还需要加强非语言交流,比如物体空间交流、肢体语言交流等。在接触妇科病人时,他们会观察患者面部的面部表情,扑捉患者异常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并调整语调维持在温和的状态,保持与患者之间的目光交流,同时给予患者适当的肢体关爱,如小心触摸患者的肩膀和手臂以传达爱并给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

化解冲突能力

患者就诊期间,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如产生治疗效果不明显、费用增加等因素,导致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误解和扭曲。医务人员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不可责备患者,应当对患者表示理解、同情,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医务人员应从患者的角度考虑,并给予鼓励。

口头表达能力

医务人员的专业医疗术语让患者很难理解,为了让患者明白疾病的相关知识,医护人员必须使用口语化的语音,让专业术语变得通俗易懂,并不断改变事物的角度,从而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沟通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倾听:如果患者在主诉过程中被医务人员不断干扰,他们会感到愤怒或抗拒,所以需要耐心地听取患者的倾诉,走近他的内心,理解他的真实想法并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危机沟通技巧:由于大多数患者的疾病都是突发性,所以会产生不安、紧张、抵触等情绪。所以医生需要与患者加强沟通,与患者分享有趣的话题和提供身体、心理方面的支持,避免患者产生负面情绪。

4提高自身沟通能力

学会巧妙运用沟通技巧:医务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的性格和爱好,并使用不同的语言技巧来沟通并缩短医患之间的距离;还应加强医护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避免因为医疗技术问题产生医患纠纷;培训内容包括病历书写规范、诊断培训、法律法规培训、与患者的沟通技巧等。

注意团队合作:为了保证沟通工作的顺利进行,组织一支护士团队,促进经验交流,使工作更轻松,不居功自傲。妇产科的工作繁重,疾病种类繁多,临床医患比例不平等等原因,会加重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因此医护人员要学会自我调节心理状态,加强身体活动,注意睡眠质量,注重家庭、休闲和工作的时间分配,不用太过注重工作效率。

5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的价值解读

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可以促进医学的发展,这种医学的基础是形成和体现医学人类思想的“以人为本”的人类观念。可以通过定期对医护人员加强沟通技巧和方法的培训,提升医疗人员的人格修养和医德,且秉持着“革命人道主義、救死扶伤”的医疗宗旨,纠正患者对医务人员以往的错误观念,进而实现患者价值、维护其尊严和权利,建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促使医务人员做到“感同身受、身心兼治”的目的,为医疗保健的发展做出贡献。沟通也是一门艺术,妙地运用沟通可以避免人们因为医院内医疗的简化而缺乏兴趣,促进医患之间的友好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一些专家认为,每个医学行动都涉及了医护人员和患者两类人,这两类人之间有一种复杂的关系称为医患关系,这可促进医学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将使每个人都能分享医疗的成果,保证医疗质量,并妥善有效地治疗疾病。实现医学目的,提高国家健康水平,有利于医生科学诊断病情;有研究表明,早期凭借采集病史便确定病情的概率有83%,而需进一步诊断的有8%,由此说明,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如果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工作充满信心与信任,积极配合,有利于对疾病做出诊断治疗,相反,可能引发不利危险,不利于治疗,产生医患纠纷,而通过沟通有助于解决冲突,消除患者的顾虑,使疾病治疗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6小结

这意味着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有效和科学的沟通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和满意度,还可以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同时提升医院的利益。虽然现在关于医患纠纷还有很多报道,但还没有统一的制度和方法,对此还尚待探索。

参考文献:

[1]浅谈有效医患沟通能力在医务部门人员综合能力构成中的重要性[J].何珂.航空航天医药.20_(11):86

[2]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之我见[J].裴冬梅.现代医院.20_(06):25

[3]培养医患沟通能力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丛春莉,王丽萍,胡香珍,莫日根苏都,胡海清.内蒙古医学杂志.20_(07):59

骨科医患沟通记录范文6

摘要:医患纠纷频发,现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如何处理医患关系,实行双赢,是当下学者研究重点。本文以医患关系的现状为切入点,指出存在的问题,采用博弈论作为分析工具,对医患关系进行深层次剖析,提出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探索第三方医患双方调节处理机制,及双向医患沟通机制等对策建议,为医患关系的双赢博弈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医患关系;博弈;双赢;沟通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

医患关系作为一种既普遍又特殊的人际关系,包含着多样化的利益交织与冲突。近年来,医患纠纷事件频频见诸报端,如何有效处理医患矛盾已成为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这也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1医患关系处理的现状及困境

近年来,面对医患纠纷的困扰,在政府主导下,相关机构开始对医疗纠纷发生缘由进行研究,对医患关系的新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获得了丰硕的成果。20_年9月,_正式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_年8月国家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医闹入刑等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对处理医患关系提供了很好的法律依据,做到有法可依,有利于保障医患双方的权益。但是,医患关系处理充满着复杂性、未确定性等因素,需要各方进一步地协调和管理。而当前在医患关系处理的过程中,受到医患双方及第三方因素的影响,致使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面临种种困境。

医患纠纷不断增多

据_统计数据发现,20_年全国医患纠纷事件有万起,然而到了20_年全国医患纠纷事件竟达万起,5年期间增长,并且医疗纠纷赔付金额也逐年攀升。

医患之间出现信任危机

医患关系是以“诚信”为纽带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但是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医患关系受到了经济利益的冲击,医患之间信任度的降低,导致了信任危机。

专业“医闹”从中浑水摸鱼

所谓的“医闹”就是医患之间产生纠纷时,他们非法介入,以患者家属身份制造事端,激化矛盾,通过非法拉横幅,堵医院大门,威胁伤害医务人员及打砸医院,在网上制造舆论压力等手段达到高额赔偿目的。这些违法行为使医患关系变得更加紧张,在社会上造成极坏影响。

部分医患个人修养有待提高

医学是一门不完美的科学,这需要医务人员增强服务意识和患者及家属的理解、理性对待,尤其是一些疑难危重症,当其诊断与治疗存在困难,而患者及家属对诊疗效果期望过高,若患者及家属自身修养不高,不能理性对待时,就容易恶言相向,挑起恶性医患纠纷。

2博弈论与医患关系博弈分析

博弈论概述

博弈思想无处不在。博弈论,也称为对策论,是一种在竞争中关于决策的理论和方法[1]。它通过分析个体或多个个体或者团体在一定的对局环境下,根据其他参与者的策略,从而采取对应策略的学科[2]。在这类行为中,相互竞争中的每个利益相关方各自具有不同的目标或利益,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和利益,都期望预测对方可能的行动方案,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从而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结果[3]。

医患关系的博弈论分析

本文主要讨论纳什均衡在化解医患纠纷的应用,通过“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分析医患博弈中双方的选择策略及诠释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为有效的提出构建医患关系的双赢博弈打下基础。医患双方的博弈关系进行模型构建,见表1。我们对医患双方进行分类假设,医生的尽责与患方的合作进行配对分析,得出以下的四种情形:一是医生尽责同时患者合作;二是医生尽责同时患者不合作;三是医生不尽责同时患者合作;四是医生不尽责同时患者不合作。

醫生尽责同时患者合作

在此模型里医生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履行医师的职责,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而患者遵从医嘱,以获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为医患之间的共同利益而合作。在医疗市场中,虽然医患之间是相互期望的,但是信息是不对称的,医生有更多的主动权,医生当基于职业道德或者诊疗规章的约束,精诚为患者释疑,保证医患沟通顺畅,积极构建医患的信任关系。而患者出于对医生的精心服务的肯定,对诊疗行为、程序和结果则是满意的。这就是我们假设的医患之间的理想模型。这揭示了信任是确保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为解决医患纠纷提供对策。此时,根据博弈收益矩阵得出医生获得的收益为R(h)-C(h)+F,而患者获得的收益为E+E(r)-R(h),医生既获得了应该有的经济收入,又获得了患者及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彰显了其社会价值,职业获得感丰厚;患者则用最小的经济成本,获得预期的诊疗效果。这样以来,医患双方满意,医患关系和谐,医保支出最小化,医疗事业沿着正常次序快速发展,亦医患双方及社会的效益获得最大化。

医生尽责而患者不合作

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当医疗费用超过患者及家属的预期或主观上对医生不信任,就会产生消极对抗态度,从而选择不合作。一旦患者选择不合作,就不会按照医嘱进行配合治疗,其诊疗效果自然无法达到预期的诊疗效果,这样的结果患者又往往归结于医生的失职和不作为,更加深了对医生的偏见。这时根据医患关系博弈收益矩阵得出,医生获得收入为O-F或-R(h)-F,而患者得到的为Cp。因为患者的投诉或纠纷而赖账或索要赔偿,医生不仅得不到应有的劳动报酬还可能为患者的欠款和索赔买单,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更谈不上社会价值与职业获得感;而患者因为不遵守医嘱,诊疗效果达不到预想,这又无疑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医生会因为患者及家属的不配合变得更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尽量避免有风险的诊疗项目,这样使新技术新项目的开拓与推广、医学的进步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医生不尽责但患者合作

医生不尽责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医护人员收入与劳动价值不成正比。一名合格医生的成长,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高付出、高压力、高费用,但目前医务人员特殊劳动价值未得到体现,高投入、高风险、高强度、高技术的工作特性但得到的是低回报,这导致一些医务人员的不理解和不满意;二是“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的施行,有力地保护了患者的利益,对不良的医疗行为也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但是也促使医生可能过度保护自己。为诊疗找到检查的客观依据是每位医生做各项检查的出发点,加上总担心有未发现的疾病影响诊疗效果,一旦出现不良后果,害怕患者及家属找茬,于是开具许多检查以规避责任,因为这样可以在未来可能发生医疗诉讼中保全自己,但有些就成了不必要的检查。这无疑也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此时,医生获得的收益为R(h)+Rs-F,而患者获得的收益为Cp-R(h)-Rs。医生靠增加患者医疗费用而增加了经济收入,患者付出更多的经济费用获得诊疗服务,导致过度消耗对医生的信任,促使医患关系更加紧张,医疗纠纷层出不穷,医保负担也逐渐增加。 医生不尽责同时患者不合作

该情形出现的概论性比较小,因为如果医生不尽责同时患者不合作,很可能不会开始诊疗活动。因此医生获得收益为0/-R(h)-Rs-F,患者获得收益为Cp-R(h)-Rs。

医患关系博弈收益矩阵结论分析

医患初次博弈分析

患者去医院进行诊治,说明患者认为自己身体出现问题,选择这家医院说明对其比较认可,对治疗效果的期望值很高,因此E-R(h)>Cp条件很容易成立。同理E+E(r)-R(h)>-Cp也容易成立。所以患者会选着与医生合作,配合医生诊疗。此外,根据上面的分析发现,如果医生尽责,可以满足其正常收入,杜绝其他的收入来源。而医生选择不尽责,则可以创收,经济收入增加,因此,结果是医患博弈的纳什均衡:医生不尽责,患者配合,医生暂时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但是未能获得应有的社会价值与职业获得感。若医生长此以往的不尽责,则存在两方面风险;一是职业风险,因其长期不尽责,医院管理部门按照行业规则会按照其严重性进行不同程度的责罚,轻则受到经济处罚,重则可能吊销执业执照造成失业的风险等;二是收益风险,长期不尽责的医生,带来的不良口碑会影响患者的看病选择,当选择其看病的患者越来越少时,必然带来其经济收入及社会价值与职业获得感的降低。

医患重复博弈分析

经过了初次的博弈,患者开始了解医生的诊疗方案,从医生的诊疗行为中可以断定医生是否尽责,再选择配合或不配合。当患者发现医生不尽责,对医生的期待将会减弱,则选择不配合,不愿意付出更多的医疗成本R(h),医生诊治患者的收益减少。因此,在R(h)-C(h)<0时,医生即使尽责也会出现经济收入亏损的情况,反之医生不尽责时反而会增加经济收入。但是反复博弈后,结果是当患者发现医生不再尽责后,将会主动减少或控制医疗成本的支出,不配合医嘱执行,最终医生的收入将减少。长此以往,就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出现逆向选择现象,进而导致医患之间相互对立,医患纠纷发生例数增多,并有向恶意医患纠纷方向倾向。而只有当医生尽职、患者配合时,医生既可以获得合规的长久稳定的或逐步增长的经济收入,又可以获得应有的社会价值与职业获得感,患者也才能用最少的经济成本收获最好的诊疗结果,达到医患博弈的纳什均衡,所谓结果双赢。

3构建医患关系的双赢博弈的对策建议

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构建医患关系的双赢博弈就必须回归医院的“公益性”:一是需要医务人员回归他的本职“照护病患”,而非时刻想着赚钱养家。因此,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财政投入,实行医务人员的薪酬与工作价值挂钩,建立合理的医务人员薪酬体系,完善医院的补偿机制是关键[4];二是推进药物制度改革。“以药养医”带来的负面影响,恶化了医患之间的关系。对此要完善药品管理法,制定新的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医药分开”,完善药品流通机制,对药物进行有效监督,遏制各种差价回扣,保障患者获得经济实惠的药品;三是加快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是解决医患矛盾的最重要的途径。政府要加速全民医保的进程,缩小城乡之间软硬件方面的差距,实现城乡居民看病难的有效分流。引入醫患双保险制度,实行“商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医疗责任保险”四位一体的医保体系,把医药纠纷中的由医患双方承担的风险,转化为医、患及商业机构三方共同分担风险,有利于降低政府财政压力,也有利于患者的经济压力。

建立医患关系处理新机制

积极探索第三方医患双方调节处理机制。处理医疗纠纷的时候引入其他博弈参与人,可以使博弈结果更加公平、公正和合理。建议建立由政府提倡和引导,独立于医患双方之外的第三方组织机构,专门用于调解和仲裁医疗纠纷,破解目前日益增多医患纠纷困局[5]。第三方组织机构职责主要包括向患者提供医疗风险知识和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协助医患双方协商及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等等,组织具有专业的医疗法学知识及处理纠纷的能力的专业人员,为医患双方提供一个专业的调解平台和疏通渠道,解决医患双方医疗信息不对等的问题,达到预防医患纠纷转化为恶性“医闹”的效果。另外,构建良好的医学文化影响力,用文化力助推医患博弈的纳什均衡[6]。在文化力助推下医患博弈的纳什均衡更容易实现,矫正了纯经济利益博弈下医患博弈的“纳什均衡失效”现象。

构建双向的医患沟通机制

医患信息不对称是医患博弈的基本问题,也是造成医患矛盾的重要因素,在医患博弈中,尽管制定了一些保障患者信息知情权的法规制度以及关于医患沟通交流的伦理要求,让医护人员从医学生时就明白医患沟通重要性,并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内容、流程及责任[7]。另外,建立互联网+医患双向沟通服务网络。互联网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高效,可以采用互联网+,QQ、微信、微博等方式,使患者能够在就医前掌握大量的相关疾病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学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导致的医患矛盾[8]。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及人文素质培养

医学有显著的道德本质[9]。把医学作为道德科学,对于患者生物-心理-社会角度的全面关怀才有现实意义和操作基础[10]。医疗卫生行业提供的服务产品既有一般“商品”属性又有“社会公共商品”属性,医疗卫生行业中的博弈参与者既有经济类行业博弈参与者追求经济利益的本性,同时又有基于社会公共利益承担社会文化伦理道德责任的特性。因此,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树立“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理念,是获取患者信任、防止医患纠纷的重要因素,也是医学健康发展的保障。要着重抓医学生伦理素养的培养,在大学阶段,高校要重视学生职业伦理教育课程教育,树立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培育医生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道德伦理素养[11]。其次,加强学生对医患沟通方法的学习和培养,加强医学伦理教育,以提高学生职业伦理认知能力和沟通能力。 现代医患关系具备两面性:一面是基于社会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的契约关系,另一面是包含人文情怀和伦理道德的信托关系,后一种更为深刻和牢固,它也是当代医学模式转变和现代医学世界观演化的重要体现,是建立医患互信的前提,而坚实的信任感是促成良好医患关系的关键。因此,医务人员人文素质对医患沟通及医患关系的建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2]。

依法严打“医闹”,营造医患和谐的社会舆论环境

“医闹”事件逐年增多,使医患关系变得更加紧张,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对此医疗机构不能一味地息事宁人,而是要举起维权的大旗,维护自身的权益。一是联合_门和司法部门建立联防合作机制。对违法行为及时进行严厉打击,依法对相关人员进行带离审查,维护公共场所的秩序和安全,保证医疗机构的正常工作,保障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二是医疗机构自建安保队伍。依据医疗机构的规模建立自己的安保队伍,设立巡回巡查岗,出现医患纠纷及时介入控制局势,阻止事态扩大;三是引导社会舆论,营造医患和谐的社会舆论环境。医疗机构要主动与新闻媒体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大力营造“爱医重卫”“尊重生命、尊重医学”的良好舆论氛围,及时把握舆论的先机,公正报道,防止网络的谣传,把握舆论的方向。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部分,也是踐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医患关系的妥善处理事关社会的稳定,也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因此,构建医患关系的双赢博弈需要政府、媒体、医患双方等多主体共同的努力,共建“医者负责,患者安心,社会稳定”的新景象。

参考文献:

[1] 陈建先.博弈理论框架:一个理论体系的建构[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_(1):88-95.

[2] 黄涛.博弈论教程[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_.

[3] (美)朱·弗登博格(DrewFudenberg),(法)让·梯若尔(JeanTirole).博弈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_.

[4] 周宁.我国医疗纠纷仲裁制度探讨[D].湘潭大学,20_.

[5] 梁平,谢琦.博弈论视角下医疗纠纷解决方式选择[J]._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_(5):60-64,86.

[6] 昝加禄,昝旺.浅议医学文化的社会功能[J].成都医学院学报,20_,2(2):137-139.

[7] 赵小霞.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医患关系博弈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_(12):181-184.

[8] 黄莺,邓虹.“互联网+”环境下解决医患矛盾的思路探析[J].医学与法学,20_,10(2):41-43.

[9] 张金钟,王晓燕.医学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_.

[10]潘洪伟,郁辉.医患博弈性冲突与文化解困——基于博弈论的分析视角[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_(4):258-261.

[11]罗益勤.对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承包制的几点认识[J].中国卫生经济,_(2):4-6.

[12]侯蕾.博弈论视角下的医患合作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_(5):576-580.

骨科医患沟通记录范文7

摘要:医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使医患双方充分、有效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医患沟通是整个医疗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缓解医患矛盾成为医院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医患关系;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R-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_)06-0555-01

1、态度

医生的态度是获得良好医患沟通的重要前提,可以说病人是医生的“衣食父母”,没有病人,医生的存在价值就无从谈起,因此,当病人就诊时,医生应该以诚恳、热情、积极的态度,认真听取患者的倾诉。对患者所遭遇的痛苦和不适表示同情、理解和重视。详细询问病情,站在病人的立场考虑问题,避免轻视、不耐烦、敷衍、急躁的态度对待患者,以造成患者的不信任,不满意,给获取正确的患病信息和良好的沟通效果带来困难,影响诊断和治疗。

2、倾听

倾听时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项技巧,在当下医疗管理体制下,尤其是大医院的医生每天要看大量的病人,这使得医生用在每个病人身上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在有效的时间内尽量认真的倾听,就能够捕捉到对于病人病情做出准确判断的信息,所以认真做好倾听更有利于全面了解病情,以助更好的诊断、治疗疾病。

3、语言

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医生一定不要在病人面前大唱独角戏,医生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的病人,采取不同的语言交流技巧,根据病人对信息的需求水平提供相应信息的做法会提高病人对信息的理解,降低情感上的压抑。而且,医生应该注意询问病人是否还有什么问题,从而检查病人的理解程度,推动下一步的对话。另外,医生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尤其是对那些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病人,这就要求医生使用更日常化的语言进行诊疗。

参考文献

[1]冷明祥,孟国祥,陈亚新,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德现状调查分析。中国医院管理,20_,22(7):58-59.

[2]郭念峰,心理咨询师,北京:民族出版社,20_:79-82

骨科医患沟通记录范文8

[摘要]针对临床医生而言,在临床工作中处理好医患关系对于医疗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怎样缩减医患之间的误解和矛盾,这与医患间良好沟通的关系非常密切。为与现阶段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充分适应,需要与当前的神经内科教学状况及医疗环境有效结合。该文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必要作用和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入讨论,其中主要对现阶段的医患状况进行了分析,同时从多个方面对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充分阐述。

[关键词]神经内科;临床教学;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方法

[Abstract]Forclinicians,,,-,-.

[Keywords]Neurology;Clinicalteaching;Doctor-;Trainingmethods

對于医患关系来说,它指的是在医疗诊治期间,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存在的一种特定医治关系。近年来,在不断透明化社会信息度的影响作用下,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医疗事件,且更加关注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1]。所以,需要对医患之间沟通的重要作用进行充分认识,并在临床教学中注重医患间的关键性。而针对临床医生来讲,只将书本上的操作技能和基本理论掌握是不行的,还需要将临床中的相关技能充分掌握[2]。

1 加强对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视度,促进医患沟通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每年只有少数的毕业生从事医学行业,成为一名临床医生,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在临床工作期间存在较残酷的淘汰体制、较低的待遇、较大的职业压力,且就业难度较大,此外还包括诸多无法忽视的原因,即人口老龄化结构的改变和医患矛盾的不断加剧,如果想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医生就必须通过艰苦的努力,同时还需要得到家人的精神支持。上述情况的存在使得大部分医学毕业生都很难进入医院中工作,在参加工作以后还有诸多不和谐的医患冲突需要面对,从而进一步减少了年轻医生的数量。特别是现阶段的大部分医学院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袭医事件发生率逐年提高,这使得更多的家长和学生对医学之路望而却步。恶性袭医事件的存在,使得多名优秀的医生受到了伤害,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医护人员的心理阴影[3]。

2 促进沟通意识不断增强,加强对人文教育的重视度

人们多用“医者仁心”来高度赞美医生崇高的职业道德。现阶段,国内外医学院校的课程组成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医学、社会人文及自然科学,能够合理化和平衡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当前社会,医学科学发展非常迅速,更应当加强对人文教育的重视度。医学生需要对各种文化背景学习和人文修为学习不断加强,从而促进医学人才得到全面培养[5-6]。对于人文教育来说,它指的是受教育者进行的促进其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得到实现,理想人格得到塑造及人性境界得到提升的教育,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该精神的养成受到了内外多种因素和条件的影响,例如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优秀的传统文化陶冶、高雅的文化氛围熏陶及博大的文化知识滋养等。在日常的临床教学期间,需要对医学生进行积极鼓励,倡导他们加强对人文方面书籍的积极阅读,除了涉猎医学书籍以外,还需要拓宽知识面,加强对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参与,最终使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培养,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只有这样在遇到相关问题时才可以实现与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交流,防止正面的误会和冲突出现。例如在向患者交代病情的过程中,因患者的专业医学知识比较缺乏,使得他们不能充分地理解诸多学术的表达,此时医学生在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偏颇且通俗委婉的语言。在医学教学期间,加强对医学生高尚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视度,将“以人为本”的医学观念树立起来,将“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逐渐融入和完善,同时,在新时期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加强人文教育是一项必然要求[7-8]。 临床患者具有各不相同的文化、语言,导致学生不知如何更好地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因此带教老师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包括需要和患者及其家属提前将沟通工作做好,将充分的主动权给予医学生,医学生操作技能和基础知识应当熟练,只有充分认识疾病的相关认识,才可以更好地与患者展开交流,使患者及家属更加信任自己。所以,带教老师需要按照临床的实际状况对技能操作训练项目进行及时调整,从而促进医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和强化,使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医学生需要充分认识医患沟通的关键作用,可以利用多种活动的开展促进自身的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加强和专家学者的积极沟通和交流,典型的案例分析活动和角色扮演等,从而使医学生实现对医患沟通重要作用的充分认识。由于神经内科疾病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患者具有较长的病程时间,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期的随访治疗,医生的治療和诊断对患者将来的命运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患者的疾病康复不仅需要医生的有效医治,还需要在诊治期间加强对患者的抚慰和沟通,例如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他们在康复期间会出现各种不良情绪,表现为脾气暴躁,此时医生应当针对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给予个性化的护理。所以,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医患之间需要将良好的信任和沟通建立起来,从而促进患者疾病得到有效恢复[9]。

3 促进自身素养不断提高,加强对言传身教的重视度

对于医学院校的老师来说,他们不仅需要向医学生进行医学知识的传授,其言行举止、品德、素养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医学生未来的行医模式。教师在临床带教期间对自身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作期间需要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高尚的情操,做到严谨认真的诊疗,关心、爱护患者,并做到服务周到、态度和蔼,在无形之中将自身的医学态度和价值观传授给医学生。在平时的临床教学中积极渗透医患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在日常示范期间加强对良好沟通模式的积极主动培养,将主动服务的理念向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传授,使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学习到教师处理问题的方法,应当在事后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积极分析,指导医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同时将解决方法找出来。在引导的过程中,不可以对医学生进行过分的要求,应当让医学生学会自我总结、自我认识和自我思考,这样才可以使医学生对知识认知的渴望和其强烈的责任心得到培养,针对学生来讲,不论其今后是否从而医学行业,这都能够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10-14]。

4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医患沟通能力,防范医疗风险是医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作为临床带教老师应重视此项能力的培养,并付诸实施,将经验和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少走弯路,力争培养一批批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沟通良好的新一代医生,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医疗纠纷,为创建合谐医患关系不断努力。使临床医学生对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充分了解,同时利用有效的措施和态度予以专业的教育和指导,最终一定可以使医学生将良好的沟通效果获得,促进医患关系实现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琳,徐瑾,庄建华,等.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现代医药卫生,20_(6):938-940.

[2] 张伟,王媛博,李晓华,等.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教育的效果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_(13):45-47.

[3] 张伟,王媛博,李晓华,等.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教育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_(23):3552-3553.

[4] 吴媛,张明,姚丽,等.PBL-Seminar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_,11(23):15-18.

[5] 余璐,郑金瓯.将人文素质教育和医患沟通能力培养融汇于神经病学教学的思考[J].大学教育,20_(4):141-143.

[6] AelbrechtKarolien,RimondiniMichela,BensingJozien,:'seducationallevel[J].A:theoryandpractice,20_,20(4):873-884.

[7] 王恬竹,张玉平,郭秀明,等.培养神经内科青年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路径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_,15(3):295-298.

[8] LiuXinchunRohrer,WesleyLuoAijing,:A[J].P,20_,98(1):3-14.

[9] 孙柳青,崔芳,鲁向辉,等.浅谈神经内科规培医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现代医药卫生,20_,33(18):2880-2881.

[10] 孙晶,王小飞.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_,10(19):41-43.

[11] 席燕,王月香.临床教学中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_(35):66-67.

[12] 彭贵军,王峥,崔冰,等.肾病内科临床教学中医患沟通能力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_,35(9):104-105.

[13] 张菡,秦云,谢玲莉,等.医患沟通能力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_(33):122-123.

[14] 韩江莉,张莉,唐子勇,等.临床见习教学中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方法[J].医学教育,20_(6):46-47.

(收稿日期:20_-09-28)

骨科医患沟通记录范文9

【摘要】目前,医疗纠纷的案例数量呈现上升趋势,甚至伤医事件频率发生。管理部门要将医疗纠纷的处理工作当作重点,给予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工作一定的重视。为了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重视医疗档案的建立和完善,加强医疗纠纷档案的管理。本文对医疗纠纷档案的管理策略进行了讨论,希望各医院能提高医疗档案的管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促进和谐医患关系。

【关键词】法律意识;医疗纠纷;档案管理;患者;医务人员

根据相关的医疗纠纷和投诉管理政策,我国的医疗诉讼措施得到了有效开展,患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法律武器的保护。在处理医疗纠纷的过程中,“举证责任倒置”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举措,而此举措正是建立在医疗纠纷档案管理之上的。内容完整结构完善的医疗纠纷档案能为减少医疗纠纷提供帮助,在维持医院正常的运行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为了确保医疗纠纷档案内容的完整,需要健全医疗机构的规章制度,确保医疗纠纷档案得到科学管理。

一、医院医疗纠纷档案的主体内容构成

(三)院方给出的医疗纠纷事件调查结果以及对上级管理部门的报告。发生医疗纠纷事件时,患者向医院的医患调解部门办公室进行投诉,再由主管领导展开相关调查,首先对患者的病例信息进行调阅,再向医疗纠纷事件所涉及到的所有相关人员了解情况,涉及的医护人员提出己方证词后,医院内医疗事故委员会召开讨论会议,形成文字材料,经过调查明确结果之后向上级管理部门递交材料汇报。

(四)诉讼材料。医院给出处理意见后,如果患者对此结果不满意,可以诉诸法律寻求权益保障,这时产生的医疗纠纷档案材料还包括患者的民事诉状、法院应诉通知、律师委托代理材料、患者病情资料和相关证词说明等。

(五)问题解决依据。解决医疗纠纷事件的过程中,医患双方各种行为和解决方法都需要一定的依据,包括院方给出解决方案的依据,或是患者的投诉理由等,档案管理部门可将相关法律依据、医院处理事件的依据、医患双方自行调节的依据等材料进行整理归纳,为医疗纠纷事件提供相应材料。

(六)其它材料。如法院判决结果、法院判决结果执行情况、医患双方协议资料等。

二、医院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医院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工作内容繁多,并且在医院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医疗纠纷档案的建立、收集和归纳整理,医疗纠纷档案工作人员对近年来的医疗纠纷事件进行分析探究,在各方资料齐全的基础上,可分析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的原因,对医疗糾纷事件进行综合分析,为日后规避医疗纠纷事件提供相关策略,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关医疗纠纷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建议,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三、医院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一)做好医疗纠纷档案的收集工作。医院医疗纠纷档案是一种文书档案,专业性很强,其中包含多项内容,在进行接待、调查、处理医疗纠纷的过程中,会出现文字、声音、影像、实物等材料,这些都是由医疗纠纷档案人员进行全面收集建档的资料,是做好医疗档案工作的基础。医疗纠纷档案的材料收集过程复杂,类别繁多,需要从医院、患者、卫生行政部门、司法机构、第三方机构等处收集,完整地将患者的投诉材料、病历档案、检查结果资料、医患双方和解协议、由相关部门出具的医疗事故鉴定意见、民事诉讼的起诉状、执行文书等全部医疗纠纷调查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建档,要防止出现医疗纠纷档案长时间未形成、归档不及时等状况,杜绝“预立卷”情况出现。

(二)健全医疗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医疗纠纷档案的管理工作内容繁多,应首先对相关的医疗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将医疗单位的患者档案和病例资料进行规范化管理,详细收集患者资料,再以此为基础,根据医疗机构不同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制度,不断地进行制度的补充、修改、完善。有关医疗纠纷档案的书写,必须规范并且完整,因为医疗档案是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签署后的文本,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作为举证的重要证据,患者接受的检查、护理情况、病情、医治情况、转院或出院等情况都要规范书写,以防举证过程中出现举证不力的情况,使医患纠纷得不到公正处理。

(三)严格管理医疗纠纷档案的归还时间。患者结束了在医院的治疗,办理出院手续时,医院的医疗纠纷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全面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并且限定时间,对资料进行归档处理。这项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管理部门的重视,主治医生和相关护理人员也要对医疗纠纷档案的整理给予高度重视,主动积极地对患者接受的诊断、治疗、检查项目和护理情况进行细致记录,以认真负责的态度配合档案管理工作,以防出现医患纠纷的时候得不到公平公正的处理。

(四)升级医疗纠纷档案管理的存放条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目前多数医院的医疗纠纷档案存放条件得到了升级,不过也有大部分医疗纠纷档案是由病案室保管的,医院应建立起对医疗纠纷档案进行专门管理的系统,设立医疗档案管理部门,引进信息技术管理专业人才,对医疗纠纷档案工作进行升级和完善。医疗纠纷档案对患者和医护人员都是非常重要的资料,具有法律效力,应将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在实际的行动中,设立起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配备相关设施,由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来进行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工作。

推荐阅读:

  公安局公函格式范文(汇总14篇)

  2023入党自传范文格式(推荐9篇)

  励志讲座新闻稿范文(热门32篇)

  关于交通的通告范文(热门3篇)

  英语正式商务报告范文(实用24篇)

  产科护患工休座谈会范文(推荐7篇)

热门标签: 范文
骨科医患沟通记录范文(汇总9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元宵节灯谜:有关中药的元宵节灯谜

【小编寄语】马上就要到元宵节了,i乐德范文网为大家整理了元宵节灯谜之有关中药的元宵节灯谜,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传递幸福与喜悦!以下内容仅供大家参考:恍然大悟(打一中草药名)——脑立清十人九死(打一中药名)--独活威风扫地(打一中草药名)——虎力散低头思故乡(打

礼仪范文 2023-04-13

羊年元宵灯谜大全及答案

★转眼即将过去,无论这一年我们留下了什么,都成为了最美好的回忆,让我们一起怀揣感恩的心迎接新的挑战吧!以下是i乐德范文网祝福语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羊年元宵灯谜大全及答案》,传递我们最真实的祝福,一起奔跑吧,!谜题:元旦元宵捷报频传 (打一成

礼仪范文 2023-04-13

元宵节灯谜大全:关于元宵节的典故灯谜

【小编寄语】以下是i乐德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元宵节灯谜大全之《关于元宵节的典故灯谜》,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尖(打《论语》一句)——小大由之  退休(打《论语》一句)——老者安之  退席(打《论语》一句)——不在其位  好读书(打《论语》一句

礼仪范文 2023-04-13

马年五字春联集锦

这篇《马年五字春联集锦》是i乐德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蛇舞年成好  马腾岁月红  春光铺瑞气  骏马振雄风  新春门纳福  远志马扬蹄  千山披绿影  万马闯雄关  千军开壮景  万马奔前程  马腾年锦绣  人杰世

礼仪范文 2023-04-13

企业公司吉利带横批春联

这篇关于《企业公司吉利带横批春联》,是i乐德范文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马年祝福语:zhufuyu/manian/春节祝福语:zhufuyu/chunjie/除夕祝福语:zhufuyu/chuxi/ 创大业千秋昌盛 展宏图再就

礼仪范文 2023-04-13

2023元宵灯谜大全及答案(成语篇)

★2023就快过完,2023就到眼前,牵挂把距离缩短,问候将冬天变暖,祝福从心中飞出一串一串,眼看2023就要来了,送祝福的时候到了,你准备好了吗?i乐德范文网祝福语频道也为大家准备了《2023元宵灯谜大全及答案(成语篇)》,奔跑吧,2023!★ 落魄书生

礼仪范文 202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