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与舞蹈论文范文15篇

更新时间:2024-01-14 16:56:0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诗词与舞蹈论文范文 第一篇

一、什么是舞蹈?

舞蹈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清晨,在城市的街心公园,一群群的中老年人、有的随着锣鼓点在扭xxx秧歌xxx、有的跟着节奏鲜明的音乐跳xxx迪斯科xxx、还有的人在优美的旋律中跳着自编的xxx健身舞xxx;晚间,在剧场可以欣赏到舞蹈或舞剧作品的演出、也可以到舞厅或联欢会去跳交谊舞;节日期间还可以在一些公园等旅游点举力的xxx游园花会xxx看到各地的民间舞蹈表演;如果有兴趣和需要、你还可以到各种舞蹈训练班学习芭蕾舞、民间舞、国标舞……来提高自己的舞艺。

如果有人问:什么是舞蹈?我们将怎么回答呢?

二、舞蹈的特性--舞蹈和其他艺术有哪些共同性?又有哪些区别?

艺术是人类审美活动的大家族,它的成员有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杂技等。各个门类的艺术都是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但是艺术的反映和表现、不是一般的概念的抽象的反映和表现,而是个别的具体的形象和审美的反映和表观。所谓审美的反映和表现、就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对社会生活进行选择、概括、加工、并根据艺术的特点和规律予以创造性的反映和表观。

在社会的历史发展中,人们创造了各种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的主要区别就是各有其独自的物质载体和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段。文学的物质载体是语言、文字;美术的物质载体是纸张、画布、颜料、油彩,它的主要表现手段是色彩、线条、构图和造型;音乐的物质载体是声音;戏剧的物质载体是人们在舞台上的行动(表演活动),除舞剧外,主要以语言、歌唱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电影的物质载体是人们的表演通过科学技术的方法摄制在胶片上,用电光在银幕上放映出来;曲艺的物质载体是一至二、三人在舞台上的表演、其主要表现手段是说和唱。杂技和舞蹈有着共同的物质载体--人的身体是其主要的艺术表现工具,多数杂技品种和舞蹈一样,是以人体的动作、姿态造型和构图变化为主要表现手段。杂技也是一种表演艺术,演员也塑造一定的角色,但是它不像舞蹈那样着重表现人物情感的发展过程,一般不具有情节事件,而是通过高难度的技巧表演,表现出一种概括性的勇敢、坚毅、智慧的品格力量。因此,杂技具有更多的观赏性和娱乐性。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动作也要具有一定的技艺性,舞蹈演员要具备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等高难度的技巧能力,但是,在舞蹈作品中表演高难度的技巧动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一种手段。如果在舞蹈作品中,以手段作为目的、演员高超的技艺不以反映生活、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为其存在的前提,或是不以舞蹈内容出发采选取相应的舞蹈动作技巧,而是以展示演员所掌握的舞蹈技巧能力出发,那就会使舞蹈作品由于内容和形式的脱节,或是缺乏艺术的完整性,而陷于失败,舞蹈演员的技艺本身也就沦入了杂技性的技巧表演,而丧失了舞蹈艺术的基本品格。

三、舞蹈的起源--舞蹈艺术是从哪里来的?

据艺术史学家的考证,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就是舞蹈。在远古人类尚未产生语言以前,人们就用动作、姿态的表情来传达各种信息和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以后由各种声音发展成为语言和音调以后,才相继产生了诗歌和音乐。在劳动中,由于制造工具,人的手逐渐变得灵巧起夹,又诞生了绘画和雕刻。随着人类的进化,思维能力和认识事物水平的提高,曲艺、小说、戏剧等艺术才相继被创造出来。那么,舞蹈作为一种最古老的艺术,它的源头来自哪里呢?

我国古代和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说,人类是从天帝那里学来的舞蹈、或是人类受到掌管舞蹈的女神的启发才创造出舞蹈来。我们知道,古代的先民,对神和人的概念的理解,并不像现代的人分得那样清楚。那时的人们往往把一些具有不凡才能的人、超出一般人的智慧和力量的人,或是对于人类作出大较大贡献的人,都看成是神的化身,或是能通神的人。现在,我们知道,各种各样的神都是人根据自己的影象为基础,经过想象而创造出来的。是神创造了舞蹈,归根结底也就是我们人创造了舞蹈。那么,人又是如何创造了舞蹈呢?

有的学者认为,人由模仿的本能,舞蹈是人用有节奏的动作对各种野兽动作和习性的模仿。有些舞蹈还是对一些自然景物动态形象的模仿,如柳枝的摇曳、海浪的翻滚、风的飘荡旋转等等,人们都可以模仿它们进行舞蹈。

也有学者认为,在艺术的起源中,模仿虽然重要、但还不是真正的起因,艺术的起因是xxx游戏的冲动xxx,游戏是自白的人性的表现。游戏也是人类最终脱离动物界的标志。这里的的游欢,是指人的审美需求,即以假象为快乐。如人模仿动物的舞蹈、就是通过这种假象的游戏来获得快乐和宣泄自己的情感。

还有学者认为,由于原始人的思维分不清主客观的界线、认为一切自然物都和自己一样是有灵魂的,由此而产生了图腾崇拜、原始宗教、巫术祭祀等,而这些活动都离不开舞蹈,甚至舞蹈是巫术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因此,有人断言xxx一切跳舞原来都是宗教的xxx。

不少学者从原始人为了生存的需要,把繁衍下一代看作是非常重要约事情,而舞蹈是择偶、求婚和进行情爱训练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因此认为舞蹈起源于活动。而有的学者,认为舞蹈不仅表现人的情爱,人们的各种激越的情感,人们生活中有重大意义的情感和活动,都会用舞蹈来表观。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的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我国古代乐舞理论中就有:xxx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xxx这也生动地说明了舞蹈是表现人们最激动的情感的产物。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我国有很多学者主张舞蹈起源于劳动的理论,因为劳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劳动创造了人自身,是劳动使人脱离了动物界,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在原始人的舞蹈中,表现狩措和种植以及各种劳动生活的占有最大的比重。

我们认为以上各种舞蹈起源的理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十分完整和全面,因为舞蹈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起源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构成一样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有着多种因素的,所以人们主张xxx劳动综合论xxx,即: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的需要,如果再详细一点来说,舞蹈起源于远古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生产(狩措、农耕)、、健身和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祀活动和表现自身情感思想内在冲动的需要。它和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四、舞蹈有哪些种类?

艺术,是由各个不同的艺术品种所组成的。作为艺术之一的舞蹈,同样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它也是由各个不同种类、不同样式、不同风格的舞蹈所组成的。根据舞蹈的作用和目的,舞蹈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生活舞蹈是人们为自己的生活需要而进行的舞蹈活动;艺术舞蹈则是为了表演给观众欣赏的舞蹈。

生活舞蹈包括有: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教育舞蹈等。

习俗舞蹈,又可称为节庆、仪式舞蹈,是我国许多民族在婚配、丧葬、种植、收获及其他一些喜庆节日所举行的各种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在这些舞蹈活动中,表观了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风貌、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特征。宗教、祭祀舞蹈,是进行宗教和祭祀活动的舞蹈形式。主要用以祈求神灵庇佑、除灾去病、逢凶化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或是答谢神灵的恩赐;祭祀舞蹈,是祭祀先祖的一种礼仪性的舞蹈形式。过去人们用以表示对先祖的怀念或是希望先祖和神佛对自己的保佑和赐福。

社交舞蹈,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舞蹈活动。一般多指在舞会中跳的各种交际舞。另外,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在各种节日所进行的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多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会交往、自由选择配偶的社交活动,因此,也可以说是各民族的社交舞蹈。

自娱舞蹈,是人们以自娱自乐为唯一目的的舞蹈活动。用舞蹈来抒发和宣泄自己内在的情感冲动,从而获得审美愉悦的充分满足。

体育舞蹈,是舞蹈和体育相结合,以艺术审美的方式锻炼身体,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舞蹈新品种。如各种健身舞、韵律操、中老年迪斯科、冰上舞蹈、水上舞蹈,以及我国传统武术中的舞剑、舞刀和象征模拟各种动物、特定形象的象形拳、五禽戏等均是。

教育舞蹈,是指学校、幼儿园等进行审美教育的舞蹈活动,以及开设的舞蹈课程,用来陶冶和美化人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培养人的团结友爱、加强礼仪,以及增进身心健康、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艺术舞蹈,是指由专业或业余舞蹈家,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集中、概括和想象,进行艺术的创造,从而创作出主题思想鲜明、情感丰富、形式完整,具有典型化的艺术形象,由少数人在舞台或广场表演给广大群众观赏的舞蹈作品。由于艺术舞蹈品种繁多,根据各个不同的艺术特点、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根据舞蹈的不同风格特点来区分,有:古典舞蹈、民间舞蹈、现代舞蹈、当代舞蹈和芭蕾舞。

民间舞蹈: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它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由于各国家、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生活劳动方式、历史文化心态、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现代舞蹈: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一种舞蹈流派。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当时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当代舞蹈(新创作舞蹈):即不同于上述三种风格的新风格的舞蹈,它常常是根据表现内容和塑造人物的需要,不拘一格,借鉴和吸收各舞蹈流派的各种风格、各种舞蹈表现手段和表现方法,兼收并蓄为我所用,从而创作出不同于已经形成的各种舞蹈风格的具有独特新风格的舞蹈。

芭蕾舞:是一种经过宫廷的职业舞蹈家提炼加工、高度程式化的剧场舞蹈。xxx芭蕾xxx这个词本是法语xxxballetxxx的音译,意为xxx跳xxx,或xxx跳舞xxx,其最初的意思只是以腿、脚为运动部位的动作总称。法国宫廷的舞蹈大师们为了重建古希秸融诗歌、音乐和舞蹈于一体的戏剧理想,创造出了xxx芭蕾xxx这样一种融舞蹈动作、哑剧手势、面部表情、戏剧服装、音乐伴奏、文学台本、舞台灯光和布景等多种成份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剧形式,在西方剧场舞蹈艺术中占统治地位达300余年,至今已历四个多世纪。1958年北京舞蹈学校建立引进俄罗斯芭蕾至今也已四十多年。

第二类,根据舞蹈表现形式的特点来区分,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歌舞剧、舞剧等。

独舞,由一个人表演的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双人舞,由两个人表演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交流和展现人物的关系。

三人舞,由三个人合作表演完成一个主题的舞。根据其内容可分为表现单一情绪和表观一定情节,以及表现人物之间的戏剧矛盾冲突等三种不同的类别。

群舞,凡四人以上的舞蹈均可称为群舞。一般多为表现某种概括的情结或塑造群体的形象。通过舞蹈队形、画面的更迭、变化和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幅度的舞蹈动作、姿态、造型的发展,能够创造出深邃的诗的意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组舞,由若干段舞蹈组成的比较大型的舞蹈作品。其中各个舞蹈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们又都统一在共同的主题和完整的艺术构思之中。

歌舞,是一种歌唱和舞蹈相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其特点是载歌载舞既长于抒情,又善于叙事,能表观人物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和广泛的生活内容。

歌舞剧,是一种以歌唱和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来展观戏剧性内容的综合性表演形式。

舞剧,以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并综合了音乐、舞台美术(服装、布景、灯光、道具)等,表现一定戏剧内容的舞蹈作品。

五、舞蹈欣赏

舞蹈欣赏,是人们观赏舞蹈演出时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对舞蹈作品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整个过程。因此,它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对舞蹈作品的认识活动。舞蹈欣赏,就是观众通过舞蹈作品中所塑造出的舞蹈形象,具体地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人物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摘要:人们进行舞蹈欣赏这种舞蹈的审美活动,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也就是说要具有一定的舞蹈知识、舞蹈欣赏水平和认识能力,舞蹈欣赏活动才能正常和顺利的进行。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xxx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xxxxxx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辩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xxx所以,我们了解舞蹈艺术的特性、舞蹈和其他艺术的关系、舞蹈形象构成的各种因素,及其产生的过程等,就非常必要了。

诗词与舞蹈论文范文 第二篇

一、题目来源

舞蹈训练实践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体育舞蹈是融体育与舞蹈一体的体育项目,它之所以能风靡世界,有其独特的功能,除了教育性、锻炼性、竞技性、自娱性之外,还可以将这几种特点组合,从而显示出体育舞蹈的多功能性。它使人们享受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人生的价值。如今,体育舞蹈已经成为当代娱乐的方式之一,它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还能增强人们的体制,由于其不断地更新与发展,展现了强烈的时代信息,得到了迅速的普及与推广,受到各阶层人士的欢迎。体育舞蹈在运动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同时体育舞蹈还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并且体育舞蹈的各个价值正好迎合了当代体育发展的脚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体育舞蹈的热爱,从而更好的促进体育舞蹈向前发展。

三、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体育舞蹈传入我国以来,由于其不断地更新与发展,展现了强烈的时代信息,得到了迅速的普及与推广,受到各阶层人士的欢迎。体育舞蹈的价值与作用,就在于给人以真善美的教育,不断陶冶情操,吸收美的真谛,提高民族的精神文明水平。舞蹈表演必须在真实的基础上,才能为人所喜爱,亲切感人。体育舞蹈仍然继承交际舞交性的特点,它是人际交往,感情交流,沟通心灵的工具,而人际关系的特点是它具有感情基础。

对于舞蹈家来说,它始终是毕生追求的目的。所以,体育舞蹈之功能,就在于真,善,美的教育,它可以教育人们去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医治人们心灵上的创伤,提高民族的精神素质。体育舞蹈是国际流行的,它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艺术的发展以及体育运动的兼收并蓄,由交际舞派生出来的一项新兴运动。在引入我国20多年的时间里得到蓬勃发展,在结束的20xx年奥运会上也列为表演项目。

目前,国际体育舞蹈联合会正在积极争取将体育舞蹈项目列入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马克思主义美学观认为,美既不是人的主观精神意识的产物,也不是纯自然进化的结果,美是人类社会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产物。从摆脱自然生产开始,人类社会就朝着物质生产实践和精神生产实践两个方向发展,并具有审美属性。

在今天,现代体育运动许多项目对美的要求愈来愈高,如艺术体操、健美操、花样游泳、花样滑冰、武术等等。而体育舞蹈是美中的佼佼者,她为人们创造大量的审美客体,其运动过程,还是创造美的过程。通过体育舞蹈的训练,可使人体外型更加匀称和谐,体态更加刚健、优美,动作刚柔相济。这既能满足自我实现美的愿望,也能成为他人的审美客体。

另外,体育舞蹈中的团体舞更是美不胜收,群体的配合位置,队形的变化,伴以相应的音乐,构成一幅幅刚健、优美、丰富多彩的动态画面,给别人以欣赏的同时,把自己看到的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服饰美和听到的音乐美结合起来,在情感上进行调整疏理和谐,自我欣赏,得到美的享受。一个人审美能力除了与社会条件、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有关外,还受着自我身体条件的限制。经常参加体育舞蹈运动,人们改变着自我的形体、姿态等身体条件,并在体育舞蹈优美的音乐和优美动作的影响下,不断地进行着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审美活动,提高审美能力。

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舞”,共10个舞种,其中摩登舞(标准舞)包括: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快步舞、狐步舞、探戈;拉丁舞包括:恰恰、桑巴、伦巴、斗牛舞、牛仔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作为世界人口大国的中国,体育消费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体育舞蹈自1987年进入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普及与推广,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成为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部分。体育舞蹈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不长,但发展势头很快。当前,中国拥有最大的体育舞蹈市场和消费群体,全国以此为健身手段和职业的人数已有几千万,这其中的经济利益也吸引了许多管理部门和经营者。因此,应努力培养并不断开发体育舞蹈市场,充分发掘其经济价值和市场效益,有效促进体育舞蹈的发展。

青少年由于在学习时间紧,一般选择在周末和假期进行学习,学习时间也不会太长。而成年人由于工作时间忙,更多的会选择在晚上和周末学习,学习时间也不是固定的。老年人则更多的在早晨和晚饭后锻炼。美国体育学者古里克指出:跳舞能消除过剩的脂肪,代以健壮的肌肉组织,使软化迟钝和缺乏活力的肌肉重新变得充满活力和具有弹性,经常参加体育舞蹈锻炼可以使肌肉结实线条流畅,韧带的弹性增加,身形挺拔,对培养优美的姿态,匀称和谐的形体和润泽的肌肤是十分有益的。所以,体育舞蹈中的礼仪性审美倾向于体态端庄,对舞者的外观形象美、风度气质美,表现和欣赏美的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体育舞蹈在表现过程中始终以塑造人体美、姿态美、精神美为主要内容,在塑造健美体形和良好身姿的同时,也有助于消费者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体育舞蹈教师是体育舞蹈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和管理者,对提高体育舞蹈的技术水平,推动体育舞蹈的普及与提高起着主导作用。

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要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除了加强规定动作、套路学习外,还应加强男女反串、舞蹈编排、理论知识、科研能力的培养,还应加强教师的经验交流以及国内外信息的传播。

四、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

[1]杨庆国,殷恒婵.大学体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1).

[2]李春文.体育舞蹈教程[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xx.

[3]吴谋,张海丽.体育舞蹈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4]刘光红.体育舞蹈读本[M].人民体育出版社,(20xx),12.

[5]宋文利,xxx,思维.浅谈体育舞蹈的作用[M].1999,35(8).

[6]张瑞林.体育舞蹈[M].高等教育出版社,.

[7]王珂,王家彬.体育舞蹈与流行交际舞[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xx,4.

[8]黄邓军.体育舞蹈的特点及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功能[M].赤峰学报,20xx,10,10.

[9]xxx戈.中西方舞蹈史[M].北京舞蹈出版社,1998.

[10]杨仲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xx.

[11]王国宾.舞蹈教育战略与发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xx,

[12]资华筠,xxx戈.舞蹈美育原理与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xx.

[13]于平.中国舞蹈思想教程[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

五、主要研究内容

本研究是属于文献类研究,在总结前人对体育舞蹈研究的基础上,对体育舞蹈的开展现状和体育舞蹈发展对策的分析,进行深一步了解和探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体育舞蹈的开展现状,

2、体育舞蹈发展对策的分析,

3、体育舞蹈在社会中的作用。

六、完成毕业论文所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办法

2、市场调查,

3、经费投入。

七、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首先,确定论文题目,然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研究动态;随后,找辅导老师了解情况,并综合整理。提交文献综述。再次,提交开题报告,最后提交初稿并修订。本课题研究时间为半年,12月开题,研究进度分别为查找文献资料,阅读与理解文献资料,收集数据整理,撰写开题报告,最后总结四个阶段。1月8日——4月10日完成论文初稿。4月10日——5月10日修改毕业论文并定稿,查找资料,确定论文题目。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准备开题答辩。

诗词与舞蹈论文范文 第三篇

一、选题背景

云南,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聚集地,五彩斑斓的少数民族文化滋养着这片神奇的红土高原,在这载歌载舞的海洋世界里,可以一览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在感叹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震撼我们的更是民族的信仰,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的创造力。云南的15个独有民族,因其历史、地域、环境、民俗等多重因素,造就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和人文景观。通过对比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感受民族情感的表达,我们会发现,每一个民族都有着共同的民族心理,这一民族心理维系着民族的凝聚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就像法国著名学者赖明(GustaveLeBon)深有体会地说,从他在各国游历中所带回的最明显的印象,即每一民族具有一种心理组织,就像其解剖学上之性质一样固定,并且有其感情,其思想,其制度,其信仰与其艺术等都是从其中所引出的。早于19世纪末,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独立学科,研究涉及到知觉、认知、行为、人际关系等领域,而后,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与拓展,心理学衍生出众多心理学分支学科,如《民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舞蹈心理学》等等,由此可知,心理学早已根据心理活动为出发点,通过心理现象研究与分析问题,解析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从而实现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因此,舞蹈作为一种以人为载体的特殊行为活动,这种行为表现反映着内在的心理活动,通过对心理活动的探究与分析,亦是进一步对民族文化的本质与发展规律的深层挖掘。自古至今,民族民间舞蹈以其特有的文化底蕴和风格特征,及鲜活动感的节奏与舞韵而生生不息。从原始时期以宣泄情感、通灵祈福到今日的娱乐审美、大众普及,它的“内外形态”经过了一个漫长而细微的变化,每一次的变革都离不开时代发展的影响与推动,这一变迁便是内外的统一体。如《民族心理学》所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与演变历程中,都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历史文化特色的心理模式,使得民族成员以民族所特有的心理方式或心理模式作用于外部世界。毋庸置疑,文化的发展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舞蹈作为以人为载体的特殊行为,具有生命、运动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注定了它的内外形态必然跟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因此,舞蹈心理特征作为舞蹈的内部形态,支配着舞蹈的行为表现,反映着该民族的世界观和审美观。哈尼族作为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众多,支系纷繁,拥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品质。在经过漫长的迁徙与战争,生存与发展,该民族的舞蹈文化与舞蹈心理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蜕变过程,当民族传统舞蹈心理面临多种冲击,其渴望求新、求异、又求同的动机与心理,便形成了当代特有的民族舞蹈心理结构。笔者试图通过对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形态特征的分析,挖掘其舞蹈心理特征,通过舞蹈的外部形态所反映的舞蹈心理特征,旨在描述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的形态特征及舞蹈心理特征现状,阐释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剖析其发展规律与发展走向。以及特有的舞蹈心理联系民族民间舞蹈的教育与教学,在编创民族民间舞蹈教材与教育教学中,以强烈的时代感和舞美感紧密结合教学,充分展示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与教学意义。故此,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的探索与研究与民间舞蹈教育教学紧密相连,是深入理解哈尼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正基于此,构成了笔者写作的动机。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哈尼族历史悠久,作为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支系繁多,舞蹈种类亦是丰富多彩。无论是祭祀性舞蹈、劳动性舞蹈、仿生性舞蹈等,都折射出深厚的文化意蕴与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在哈尼族传统文化不断的传承与发展中,哈尼族民间舞蹈也随之反映了社会发展态势和民族文化的时代特征。当代社会,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哈尼族人民,经历着多元文化的冲击,生态环境的变迁,现代审美情趣的影响,这些因素无疑对传统舞蹈文化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心理特征产生了息息相关的影响。通过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所反映出的舞蹈心理特征,揭示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的深层文化意蕴,把握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向,融合当代哈尼族对舞蹈文化的认知与审美追求,在传承,保护,发展的过程中,联系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教育教学,促进哈尼族民间舞蹈的长足发展,突显其在教育教学中的特殊作用。

一、以哈尼族民间舞蹈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历史文化,舞蹈形态、生活环境等为研究的切入点,以探索舞蹈心理特征为出发点,进行多角度的剖析,通过舞蹈外部形态分析其舞蹈心理特征变化,以形态联系心态,对哈尼族民间舞蹈的形态与心态进行昔与今的对比与分析,阐释其当代的内在文化意蕴与发展规律,丰富哈尼族民间舞蹈理论体系,为哈尼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传承与探索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以当代哈尼族的舞蹈心理特征联系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建构与编创,包括元素提取、体态的定位、风格的把握,根据民族特有的舞蹈心理,准确地加工整合舞蹈组合,最终以反映符合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审美需求和心理特征的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教材,挖掘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教材的应用价值和审美意蕴,丰富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教材,为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教育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

三、哈尼族民间舞蹈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无论是民间类舞蹈,艺术专业类舞蹈,社会舞蹈类等等,哈尼族民间舞蹈的形态与心态亦跟随时代变迁而不断更新蜕变,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呈现出不同的刻有时代烙印的舞蹈的心理特征。通过对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的探索与研究,把握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内在涵义,利于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必要手段。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教学的蓬勃发展,使得民间舞蹈文化得以传承发展,在高校教育的良好平台中,民族民间舞蹈从乡间走入课堂,经过系统的挖掘、整理、加工,最终以教材组合的形式得以应用和发扬。如今,各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层出不穷,如北京舞蹈学院《东北秧歌舞蹈教材》、《维吾尔族舞蹈教材》等等、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精品课程《藏族舞蹈教学组合》、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精品课程《蒙古舞教学组合课》、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精品课程《彝族民间舞蹈代表性组合》、《傣族民间舞蹈精品课程》、《云南滇南彝族民间舞蹈组合课》等等,由此可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建立与发展日益壮大,各高校也在极力挖掘民间舞蹈对其进行传承和保护。目前,搜集《哈尼族民间舞蹈教材》和哈尼族民间舞蹈的教育教学现状,有以下几点:20xx年11月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舞蹈系参加《舞蹈世界》,表演了哈尼族民间舞蹈《四季》、《樱花》、《长街宴》等,包括创作的舞蹈作品《山谷木屐》和哈尼族音舞诗画剧《阿密车》,舞蹈以舞蹈作品的形式表现了文华学院对哈尼族民间舞蹈的创作思路与教学理念。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编创的哈尼族民间舞蹈教材《棕扇舞》和《鋩鼓舞》,立足于本土,传承和弘扬哈尼族传统文化,教材的建构处于初级尝试阶段,还未形成完整的教材体系。红河学院舞蹈系编创的《哈尼族民间舞蹈教材》,从《体态动律》到《乐作舞》、《鋩鼓舞》、《棕扇舞》等一系列的教学,通过哈尼族舞蹈教材中的舞蹈形态与风格特征,向学生传递哈尼族民间舞蹈文化,彰显了红河学院的教学特色。根据以上资料信息的收集,可以得知云南当地的院校已开始对哈尼族民间舞蹈教材的建立进行探索与实践,但是至今,哈尼族民间舞蹈教材的建构与应用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更未普及到舞蹈教育教学中,它的建构与完整还待研究与整理。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运用民族学、艺术人类学、民族心理学,舞蹈形态学,舞蹈生态学等学科对哈尼族民间舞蹈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与探索。在舞蹈本体与舞蹈形态相关的社会文化进行全面的了解与分析,以揭示当代哈尼族舞蹈形态以及舞蹈心理特征的联系,阐释其内在的文化意蕴与发展动态,为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建构与发展提供研究途径与理论方法。

一、田野调查法:这是研究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主要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方法主要以观察法和调查法为主,通过观察其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传统文化的改变,以及哈尼族民间舞蹈的行为特征,获得第一手资料,以外显性变化论证分析当代的舞蹈心理特征及其变化因素。调查法以收集大量数据,包括事实资料和所需的心理资料,以结合观察法,收集客观详实的资料,运用田野调查法感受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的行为与心理。

二、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验法是民族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进行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以自陈测验金额投射测验为主,自陈量表法是让被试者按自己的意见,对自己人格特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投射测验根据佛洛依德心理分析的人格理论为依据,通过问题,根据被测者无意识的内驱力所推动的答案,探索个体内在隐蔽的行为或潜意识。

三、舞蹈形态学方法:于平老师在其《舞蹈形态学》中将本学科分为“风格化原则”的历史研究和“生命化原则”预测研究,研究当代哈尼族舞蹈心理特征,必须维系其历史,通过舞蹈本体在历时性的变化中,分析其心理特征。通过人体运动的视觉效果,产生对其“心态对应”的感知,即心灵感受与运动人体的“心物同构,”以“形态”联系“心态”,从而通过舞蹈的外部形态窥探其舞蹈心理特征。四、舞蹈生态学方法:舞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其一就是对舞蹈形态的观察与分析,环境对舞蹈的影响必然反映在舞蹈形态上,因而通过舞蹈形态来联系与环境的多层关系。其二,关注历时性文献追溯与共时性田野考察相互印证,运用典型舞畴分析法——形态特征的提取,以把握与分析其舞蹈的本质。

五、写作提纲

中文摘要3-4

Abstract4-5

绪论8-16

一、选题缘起8-9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9-10

三、研究的视角和方法10-11

四、研究现状11-16

(一)、哈尼族民间舞蹈本体的研究现状:11-14

(二)、哈尼族民间舞蹈的理论研究现状:14-15

(三)、当代哈尼族舞蹈心理特征探索研究现状15-16

第一章民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的含义16-18

第一节各学科与舞蹈心理特征的渊源16-17

第二节本文对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的界定17-18

第二章当代哈尼族舞蹈所反映的舞蹈心理特征及影响因素18-32

第一节当代哈尼族多类型舞蹈心理特征18-26

一、民间舞蹈心理特征18-19

二、教育教学类舞蹈心理特征19-22

三、创作型舞蹈心理特征22-24

四、社会舞蹈心理特征24-26

第二节影响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的多元因素26-32

一、物质层面27-28

二、制度层面28-29

三、行为方面29-30

四、心理层面30-32

第三章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解读32-40

第一节民间原初性的舞蹈形态与舞蹈心理特征32-35

一、戈奎乡棕扇舞32-33

二、大水沟乡同尼尼舞33-34

三、绿春县乐作舞34-35

第二节民俗活动中的舞蹈形态与舞蹈心理特征35-37

一、戈奎乡棕扇舞35-36

二、大水沟乡同尼尼舞36-37

三、绿春县乐作舞37

第三节艺术加工类的舞蹈形态和舞蹈心理特征37-40

一、戈奎乡棕扇舞37-38

二、大水沟乡同尼尼舞38-39

三、绿春县乐作舞39-40

第四章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在舞蹈教育教学中的应用40-52

第一节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与舞蹈教材建构的联系40-43

一、教材编创的理念与思路40-42

二、教材编创的目的与意义42-43

第二节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在舞蹈教材编创中的应用43-49

一、传统舞蹈心理特征与当代舞蹈心理特征的结合44-45

二、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解析及教材教学应用45-49

第三节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在舞蹈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49-52

一、突出地方院校特色精品课程49-50

二、当代社会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50-52

结语52-54

致谢54-56

参考文献56-57

六、目前已经阅读的主要文献

学术期刊类:

[1]袁蓉.论云南民族民间舞代表性组合教材发展及其规律[J]艺术教育,20xx年第3期

[2]冀满祥.精品课程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J]高等农业教育,20xx(4)

[3]石裕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xx年第二期

[4]张晨.从民间到舞台的棕扇舞-试论红河哈尼族审美文化变迁[J].云南民族大学,20xx

[5]张谛.哈尼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简析[J].红河学院学报,20xx

[6]曹天明.哈尼族丧葬礼俗中的扇子舞[J].民族艺术研究,20xx

[7]龙倮贵.红河哈尼族原生态舞蹈艺术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xx

学术著作类:

[1]李静.民族心理学[M].民族出版社,

[2]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3]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4]王军.教育民族学[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xx年6月

[5]赵荣,王恩涌等.人文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

[6]刘建.宗教与舞蹈[M].民族出版社20xx年5月版

[7]李廷海.中国民族舞蹈教育现状与调查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8]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年10月

[9]李今印、刘金吾.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舞蹈[M].云南民族出版社

[10]云南地方艺术集成志.哈尼族民间舞蹈[M]云南人民出版社20xx年10月

诗词与舞蹈论文范文 第四篇

新时期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意义和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 舞蹈编导; 创作创新;

0、前言

随着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舞蹈艺术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势头。尤其是多年来舞蹈编导已是高等艺术专业教育中一门有系统化教学课程的专业, 大大提高了我国舞蹈编导创作队伍的整体水平。然而, 在当前舞蹈作品产出量巨大的形势背后, 存在很多作品雷同、重数量轻质量等诸多问题, 严重影响了我国舞蹈艺术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基于创作创新对传统舞蹈艺术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 我们有必要分析舞蹈编导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根源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新时代舞蹈编导作品创新水平。

1、新时代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重要意义

舞蹈编导创作创新是解决当下舞蹈编导创作难点的关键

舞蹈编导创作创新是解决当下舞蹈编导创作难点的关键, 甚至于在必须程度上, 是促进舞蹈艺术现代化传承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方法。当前我国正行走在艺术多元化的道路上, 现代舞蹈艺术创作起步较晚, 水平与特色不突出、百余年的艺术崇外心理、改革开放以来的商品经济不良金钱观和个人利益观等共同交织影响下, 构成了当前自我文化不自信、没有生气灵魂、快餐式以及程式化、格律化套作的舞蹈创作现实, 作品题材的单一乏味已经成为制约中国舞蹈艺术作品创新的关键因素。

舞蹈编导创作创新是增加舞蹈艺术影响力和社会价值的关键

艺术多元思维是当前包括舞蹈在内的所有艺术形式最基本的创作共识。艺术多元化既包含了同一种艺术形式不一样文化的交流融合和不一样艺术形式不一样文化的交流互鉴, 也包含了对艺术作品价值与艺术大众化趋向的双重要求。舞蹈编导创作创新在艺术现代性创作观念下, 对传统元素与文化有深入理解和选择, 有助于提高舞蹈作品质量、增加舞蹈艺术影响力, 是大众化和新媒体视角下对舞蹈艺术社会价值的深度挖掘, 有助于提升国民艺术审美情趣和审美层次。

2、新时代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优化对策

着力在两个“共鸣”层次上进行创作

没有深入了解传统, 一味摒弃传统、强调创新, 是最肤浅和最愚蠢的行为, 是异化形式主义的象征。任何广受好评的人民喜闻乐见的舞蹈作品必然建立在两个“共鸣”层面基础上, 其一是社会文化心理的共鸣, 其二是贴合受众审美变化的共鸣。要想到达这两个“共鸣”, 首先要了解传统舞蹈背后的文化底蕴;其次必须树立文化自信的观念, 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取经, 挖掘民族性传统文化资源, 这样既能引起文化心理共鸣, 又能在多元文化中突出特色, 使我们走出一条有灵魂的舞蹈艺术康庄大道;最终, 要对优秀的舞蹈作品进行受众群体特征分析, 明晰受众审美变化特点。

以舞蹈创作题材为着力点进行创作创新

针对上文提到的舞蹈创作题材的单一乏味制约了我国舞蹈编导的创作创新这一关键性问题, 研究舞蹈艺术作品创作的偶然性和创新的广泛性特点, 我们除了要有创作的活力, 还需要选择一个“巧妙”的角度才能叩开新时代艺术创新的大门。对此, 我们能够从两个方面研究, 解决问题。

一方面, 我们要重视对中国民间民俗舞蹈题材的挖掘。以花腰黎族民间舞蹈代表作《尼苏新娘》为例, 其之所以能够包揽多个大奖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关注, 在于其创作中对民族风俗的选择与提炼, 在于作品题材贴合“真、善、美”的正确主流的审美评价, 在于对“熟悉中的陌生”创作方法的运用。

另一方面, 题材的选择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舞蹈编导应对社会流行审美、社会热点等有必须的敏感度, 创作出能够在当代社会感召大众、激励人心的好作品。如前线歌舞团的作品《决胜千里》, 以群舞的形式将现代数字化战争的紧张与激烈展现得淋漓尽致, 虽无真刀真枪, 可是战争中争分夺秒的紧迫感、决胜千里之外的宏大气势却使观众身临其境, 不仅仅展示了我国当代军人的飒爽英姿, 也激起了大众的一腔爱国热情。

3、结语

本文重点论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重要意义和优化对策。创新是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竭动力, 是使伟大祖国坚持昌盛繁荣的核心竞争力。在强调创新的当下, 为了更好地促进传统舞蹈艺术的现代化转型, 新时代舞蹈编导不仅仅要满怀真诚地进行舞蹈作品创作,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本事, 还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创作态度, 关注新时代舞蹈创作的新环境、新形势以及新问题, 在专注力和核心职业本事的培养上, 把握多元文化和舞蹈艺术大众化的时代潮流趋势。仅有这样, 舞蹈编导才能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好的时代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乔素.新环境下舞蹈编导基本本事以及创新精神探讨[J].黄河之声, 20_ (09) :132.

[2]谭宇轩.舞蹈编导创作中的创新手法[J].黄河之声, 20_ (08) :134.

诗词与舞蹈论文范文 第五篇

舞蹈创作中的结构问题,不仅作为创作步骤之一来重视,而且是衡量舞蹈编导艺术功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在舞蹈创作过程中,舞蹈的结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取材于音乐作品,在已有的音乐结构基础上,用舞蹈的物质形态将音乐内涵外化为视觉形象。另一种是确定了舞蹈题材后,谋篇布局、意境情调、音乐特色、时间长度、舞段安排均在结构这一步骤中。

无论是以情节结构、情感结构、心理结构、时空顺序结构、时空交错结构方式构建舞蹈,还是以音乐的交响乐章结构来创编舞蹈,我认为,作为舞蹈编导应该把握舞蹈结构脉络清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的原则。

一方面,通过舞蹈的结构,可以让观众基本理解舞蹈编导“想要说什么”、“表达什么”;

另一方面,舞蹈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在时间的流动中展现空间内容。时间长度的准确性相当重要,要看某个舞段表现的是什么,在整个舞蹈中起什么作用,过长则令人生厌,过短则使人不满足。“过”与“不及”都是美学上的失误。还有,整个舞蹈的结构既要有整体统一的格调,也要保证在统一之中的多样性色彩,力求舞蹈作品中有一个“亮点”。也就是说舞蹈的每一部分情绪都要有相应的变化,不能从头到尾都平淡无味。许多事实证明,当作品中的“亮点”出现时会给欣赏着带来极大的愉悦和强烈的感染力。

二、语言美

众所周知,舞蹈是以人的身体为物质载体并以人的肢体语言作为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由舞蹈动作所组成的舞蹈语言则是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舞蹈编导对生活的审美评价和审美理想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段。因此舞蹈语言的美关系到舞蹈形象塑造的是否生动、准确、感人。而创编出具有“美感”效果的语言,给人以难忘的“美感”印象,也就成为每一个舞蹈编导追求的目标。

三、构图美

舞蹈构图也叫舞蹈画面,是舞蹈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动态结构。一般指舞蹈者在舞台空间的运动线(不断变化流动的舞蹈路线或队形)和画面造型,它是舞蹈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编导在设计舞蹈构图时,必须从表现舞蹈作品和塑造人物形象出发,来选取适当的表现形式,安排和舞蹈动作相结合的空间线,形成不断移动的画面。空间运动线的选择和使用要根据不同线条所能引起人的审美情感的体验为其标准。如斜线和竖线能表现强劲、有力的动势,横线则较平缓,曲折线则显得游移和跳荡,弧线和曲线则能表现出流畅、柔和的情调等等。同时编导们在常用的构图方法基础上,舞蹈构图要服务于舞蹈作品内容,要从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出发,要衬托和展现舞蹈作品的规定环境,舞蹈队形的移动变化又要符合形式美的规律和法则。舞蹈编导在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的构图时,掌握、遵循并理解这些规律和法则,在舞蹈艺术创作的实践中就会自然的将内心的美的感受外化到舞台的画面中。

四、整体美

舞蹈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除了运用人的肢体语言来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以外,还依靠音乐、灯光、服装、道具等等作为辅助手段。一个成功的舞蹈作品,前期的舞蹈创作思维过程全是由编导独立完成,而后期的音乐制作、排练、合成都需要与作曲老师、演员、灯光师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在各个环节编导都应该具备敏锐的、准确的审美能力和判断能力。也就是说舞蹈编导的“美的感觉”,一直要渗透到舞蹈作品产生的全部过程。这包括音乐形象是否符合舞蹈画面,音乐情绪的变化是否与舞蹈结构相吻合等!演员的表演是否到位?舞蹈服装的颜色、款式能否为舞蹈形象增色及舞台灯光的使用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舞蹈编导运用内心的美感去判断如何打造完美的舞蹈作品!所以,对一个作品整体美的把握,是检验编导综合能力及审美判断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编导者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想象能力、情感体验、操作能力的大交织、大汇合,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舞蹈编导的美感基础之上的。

那么,舞蹈编导该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舞蹈美感呢?我认为,首先作为一名舞蹈编导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舞蹈美感是一种心理机制,从人的心理活动中的情感反应来说,它必然受人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生活经历、知识水平、爱好情趣、个性特点等的制约和影响。“实践证明,人们只有在喜欢、爱慕、快乐、满意的情境下,机体内部舒展和谐而发生快感,这时才能产生优美的感受,而美感就是在这种生理快感的基础上发生的”。由此可见,只有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具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人,才能更容易产生美感,才容易创作出引人奋发向上的作品来;那些总是有消极情绪、颓废思想的人其作品是很难让人引起共鸣的。其次,舞蹈编导应该热爱舞蹈事业,提高文化涵养,刻苦钻研舞蹈专业知识和舞蹈理论知识,从实践和理论中提高对舞蹈美的感知理解能力。尽可能多的掌握不同风格的舞蹈素材,在实践中深入的了解、挖掘民族的、民间的、古典的、现代的不同舞种中美的元素,多看优秀的舞蹈作品,积累丰富的经验。要深入学习舞蹈艺术概论、舞蹈美学、舞蹈心理学等的理论课程,努力把理论和舞蹈实践结合起来,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再次,舞蹈编导要善于在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兄弟艺术领域中吸取、借鉴美的形式,提高自身在各个领域的艺术修养。如向文学和戏剧借鉴舞蹈的结构方式,向绘画和雕塑借鉴构图的艺术等等,这对于舞蹈编导开拓思路、强化美的感受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最后,舞蹈编导还是要以生活为源,善于用“舞蹈的眼睛”去观察世界,捕捉生活中美的事物、美的情感,并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

总的来说,舞蹈美感是舞蹈审美活动中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以上所谈的仅是关于在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舞蹈编导所要具备舞蹈美感的一些问题及方法。舞蹈编导和舞蹈美感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有待于我们在舞蹈审美活动的实践中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和研究。

诗词与舞蹈论文范文 第六篇

我对舞蹈的欣赏感受——动作、情感、音乐

摘要:舞蹈是一种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能够表现出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一般用音乐伴奏。舞蹈艺术欣赏能够围绕舞蹈动作、舞蹈情感、舞蹈音乐三方面来进行。舞蹈动作是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承载着塑造形象、叙述情节、表达情感等多种功能。欣赏舞蹈动作要结合各个舞蹈种类的风格特征、历史背景以及人文内涵,把握舞蹈动作所赋予的相关文化。情感是舞蹈的原动力,是舞蹈作品中人物行动的内在驱动力。表达情感是舞蹈艺术的本质和目的,情感是舞蹈作品打动观众的真正原因,舞蹈中所有的表现手段都为情感服务。舞蹈音乐不仅仅承担着舞蹈的器乐伴奏,且其本身就具有揭示剧情和刻画主角内心境感的作用。舞蹈所表现的情绪变化,与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形态相一致,它是经过形体动作与音乐的有机结合来塑造艺术形象的。音乐是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舞蹈艺术同时要进行舞蹈音乐的欣赏。

关键词:舞蹈艺术; 欣赏; 舞蹈动作; 舞蹈情感; 舞蹈音乐;

当你欣赏完一场精彩的舞蹈演出,你可能还意犹未尽、频频回首已经闭幕的舞台。此时你犹如经历了一次奇妙的灵魂洗礼,享受了一场舞蹈带来的精神大餐。那么,舞蹈为什么能打动你的内心,让你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呢?是优美流畅的舞蹈动作,生动趣味的舞蹈形象?还是跌宕起伏的舞蹈音乐,细腻曲折的人物情感?绚丽多彩的演员服装,五光十色的舞美?应当怎样去欣赏舞蹈作品?

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舞蹈艺术的相关知识。舞蹈,是一种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能够表现出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下头我围绕舞蹈最主要的三个元素:动作、情感、音乐谈谈我对舞蹈的欣赏感受。

一、舞蹈动作

舞蹈最主要的表现手段是形体动作,它承载着塑造形象、叙述情节、表达情感的多种功能。舞蹈中的形体动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形体动作。舞蹈作品中的动作具有必须的技艺性,舞蹈演员要具备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等难度较大的技巧本事。

芭蕾舞的动作是程式化的,有一套完整而严谨的动作和体系,它的标志是演员用脚尖跳舞。芭蕾舞对演员动作的要求极其严格、苛刻,如:脚尖向外要到达180度,踢腿要到达必须的高度,旋转必须快而稳,动作要做到“开、绷、直、立”的标准,要能精准地控制手、脚、臂、腿的动作。芭蕾舞剧《天鹅湖》“白天鹅独舞”:舞者伴随着音乐向上舒展;舞者两臂波动,两腿带着身体平稳地旋转。这一系列动作完美地展现出白天鹅优雅、楚楚动人的形象,表现出她在碧波中浮游时的孤傲和悲痛。当我们置身于布景真切的剧场,单单是这一系列舞蹈动作,足矣打动我们的内心,感受到舞蹈的魅力。

民族民间舞的动作最为贴近生活,往往汲取当地群众劳动生活中最典型的人物或动物形象,运用艺术加工,将其凝练为简明生动的舞蹈动作。如傣族舞蹈中孔雀的形象最为常见,舞者充分运用身体、头、和手臂的动作模仿孔雀的优美动态,或优雅地梳理羽毛,或缓步徜徉于水畔,动作惟妙惟肖。朝xxx舞蹈中,较为常见的仙鹤形象,朝xxx人民崇拜仙鹤,在其民族舞蹈中有许多类似仙鹤的动态,典雅而舒展,舞者手臂像柳枝摆动,脚步像仙鹤迈步。蒙古族舞蹈中最常见的是模仿骏马和雄鹰的动作,舞者用肩部的抖动来表现马的奔跑,以手臂的波动来表现雄鹰的展翅飞翔。如傣族舞蹈《邵多丽》,以曼妙的舞姿、清新的风格、新颖的舞蹈形式,把观众带入神秘的傣族文化中。“邵多丽”是傣族人对已成年尚未婚嫁少女的称谓,一般指十四五岁到十八九岁的漂亮少女。舞蹈传承了傣族舞蹈“三道弯”和“一顺边”的传统风格和动律,并融入现代舞的元素,丰富了舞蹈语汇。表现形式上突破了以往傣族舞常用的独舞或群舞形式,采用三人舞的形式,描绘了三位年轻美丽的傣族姑娘穿着漂亮的傣族长裙,在春天的阳光下欢乐嬉戏的美妙画面。在道具上也一改传统,巧妙地运用了斗笠、竹竿和花,配合不断变换的动作姿态,增强了舞蹈的观赏性。

二、舞蹈情感

情感是舞蹈的原动力,是舞蹈作品中人物行动的内在驱动力。表达情感是舞蹈艺术的本质和目的,情感是舞蹈作品打动观众的真正原因,舞蹈中所有的表现手段都为情感服务。

优秀的舞蹈作品,必须是在情感上富有感染力,能激起观众情感上的浪花,拨动观众的心弦,从而唤起人们在情感上的共鸣,引起一种或喜悦、或欢欣、或激越、或振奋、或愤怒、或憎恨的情感,这种情感的产生是人们在精神生活中所需要和渴求的,经过欣赏舞蹈作品,体验到这种情感,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如欣赏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这部作品反映出伟大的中国人民艰苦卓绝、前赴后继,将革命推向前进的英雄气概。秋收起义的革命风暴,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岁月,革命圣地延安的壮丽风光,抗日游击队的战斗情景,百万雄师过大江的伟大壮举,这种种历史斗争场面,都经过感人的音乐舞蹈形象,生动地展此刻观众眼前。整个舞蹈丰富多彩,既刚健又柔美,既活力又抒情,时而动人心魄,时而感人肺腑。欣赏完这部作品,感觉理解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情感的革命洗礼。

再如舞蹈《同行》讲述了两个女兵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因为水而产生的一段生离死别的感人故事。舞蹈沿袭“革命的活力,战斗的抒情”这一“前线”艺术风格,汲取军旅舞蹈独特的养分,把两个女兵相互支撑、艰苦同行的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她们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舞蹈主要经过双人造型和人与水壶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对水和生命的渴望。两个女兵在行军过程中运用了整齐划一的.步伐和刚健的技术技巧动作,表现出女兵的坚强信念。舞蹈中运用了很多的托举等高难度的舞蹈动作,表现了行军路上的艰辛和两人团结奋战、克服困难的巾帼英雄气概。小提琴二重奏的音乐背景下两人深情的交流,烘托出军中姐妹的深情厚谊。舞蹈结束在一个富有动感的造型中,强调了“同行”二字。

三、舞蹈音乐

音乐与舞蹈有着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

音乐不仅仅承担着舞蹈的器乐伴奏,并且其本身就具有揭示剧情和刻画主角内心境感的作用。舞蹈所表现的情绪变化,与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形态相一致,它是经过形体动作与音乐的有机结合来塑造艺术形象的。

比如欣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斗笠舞”,万泉河边,黎族姑娘们手捧新编的斗笠,载歌载舞慰问红军。舞蹈音乐为一段合唱,主题音调源自黎族民歌《五指山歌》,音乐亲切热烈,在音乐声中,黎族姑娘们翩翩起舞,热情多姿;娘子军英姿飒爽,豪迈干练。音乐既表现了军民一家的鱼水深情,也塑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欣赏舞蹈作品时,这三个因素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不能孤立地从某一个方面去欣赏。总之,舞蹈欣赏并不神秘难解,多了解学习、熟悉了舞蹈,自然会逐步提高舞蹈欣赏的水平。《文心雕龙》有言:“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一个人“晓声”和“识器”的欣赏本事,来自不断的实践和学习。对于优秀的舞蹈作品,仅有很多欣赏,深入体会和理解,才能充分感受到舞蹈艺术散发出的艺术魅力,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前,刘清华.音乐与舞蹈[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_.

[2]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3]潘志涛.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_.

[4]冯双白.新中国舞蹈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_.

[5]田静.中国舞蹈名作赏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_.

[6]高彩荣等.芭蕾舞剧歌剧名曲精选[M].北京:蓝天出版社,20_.

[7]贾安林,金浩.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赏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_.

[8]xxx弋.中外舞蹈精品赏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_.

[9]赵铁春,田露.中国汉族民间舞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_.

[10]欧建平.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_.

[11]袁禾.大学舞蹈鉴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_.

[12]黄小明.中外舞蹈鉴赏语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_.

诗词与舞蹈论文范文 第七篇

在大多数高等教育的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是以论文形式出现,要求学生从理论上阐述学术观点及想法。由于大多数舞蹈学专业学生自幼学习舞蹈,有的甚是科班对文化知识的全方位掌握有一定欠缺,在论文撰写上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但在专业领域中,学生能够较全面的发挥优势及特长,只有深入探索和研究适合本专业学科特色发展创新的毕业设计改革方案,找到正确的方针路线,才能真正的体现学以致用、科学合理、符合学科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研究内容

第一,对艺术专业领域的毕业论文改革与创新性研究。在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中,毕业论文的完成时间一般规定为8周,通常以论文形式为主。但有部分高校已将艺术类毕业论文改为从“单一学术性论文”到“多样化毕业设计”,高校艺术类专业的毕业论文环节将面临着改革和创新,也将突破传统模式进行新一轮的有效性研究。

第二,结合舞蹈学学科特色探索合理科学的毕业设计改革方案。在培养舞蹈人才过程中,不能够片面、单一,更不应急于求成。所制定的毕业设计要求既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又能对适应步入社会的第一阶段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实战经验。

第三,制定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的舞蹈学毕业设计方案。基于毕业设计质量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结合舞蹈学专业的特殊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可将毕业设计分为编创作品、汇报演出两种方式。编创作品即创作舞蹈作品,汇报演出即汇报表演舞蹈,均属于实践性质。两者目的都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深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掌握,使之系统化、综合化。使学生获得从事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研究目标及特色

舞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是具体的手把手的教与学,是真正意义上的“言传身教”,必须通过科学、系统、严格的训练,将理论与实践并重,才能成为一名“文武双全”、名符其实的舞蹈教育人。因此在毕业设计中的教师指导环节,要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的想法,用正确的观点来引导他们。只授予学生高超的技艺,不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理论知识的培养,就不可能造就出优秀的舞蹈教育人才。此项研究符合舞蹈学专业学科发展建设的特殊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真正将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与人才知识结构需求、高等教育目标、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使学科建设得到有效的实行、发展和提高。

三、舞蹈学毕业设计改革研究与项目制定

舞蹈是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制定毕业设计改革方案的首要任务是对此项目的定义,其次是对指导教师的职责要求。最后是对毕业设计内容和评分标准的制定。工作程序主要包括:

1、毕业设计选题采取师生双向选择的办法进行,选题来源不限,由系(院)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落实。选题原则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能充分发挥不同水平学生的创造潜能。

2、作品要求以反映培养目标为原则,内容应与选题紧密相关。学生应尽可能利用各种渠道搜集和检索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及研究,选出适合自己的题目进行表演。创作作品的学生要结合课堂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创编,在指导教师帮助下搜集题材,风格体裁不限,充分展开想象力,体现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

3、评定方法可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制评定成绩。评分细则应从设计的目的及意义、知识及技巧掌握程度、质量与水平评价(作品难度、完整性、表现力等)、学生组织纪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等几项内容着手。总成绩由指导教师和评阅组构成,比例为60%和40%。进行成绩评定时要求做到实事求是,不要从印象出发,更不要以指导教师的声望作为评定该学生成绩的依据。对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应予以充分的注意。

舞蹈学是舞蹈艺术门类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用人体动作来表达思想感情和真善美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舞蹈学所涉及的研究面是很宽的。在此,笔者对舞蹈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探索及研究还不够深远,所做出的改革方案还微不足道,希望借此引发更多同仁的支持和研讨,让今后高校舞蹈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之路越走越远。

诗词与舞蹈论文范文 第八篇

摘要:体育舞蹈是一项互相配合的运动。它通常被定义为跳舞时由一男一女搭配组成一对舞伴(或由几对舞伴组成一队)共同使用规定的技术步法和艺术表现力展现出不一样风格高水平的舞蹈表演。自80年代体育舞蹈传入我国以来在短短的15年时光里得到蓬勃发展,可是从整体上来说,我国选手甚至整个亚洲选手的舞蹈技艺落后于欧美选手。为使体育舞蹈在我国茁壮成长,在国际赛事中派出高水平的运动员队伍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对体育舞蹈在中国的开展现状、各种影响因素加以认真研究,使之不断克服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使我国体育舞蹈向世界最高水平迈进。本课题的研究任务在于:(1)经过对我国31个省(市)进行调查,从我国运动员现状、教师队伍现状、裁判员队伍现状、管理组织机构现状、主要影响原因等情景的分析,了解我国体育舞蹈的开展现状、优势与不足。(2)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提议、对策,为未来的研究供给有价值的参考。<3)协助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搞好调查,为规范体育舞蹈的管理、预测体育舞蹈的未来发展趋势供给参考。

一、舞蹈艺术中气息控制本事

所谓的舞蹈艺术中的气息就是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当中各个舞蹈动作的快慢及大小的控制与交替。舞蹈艺术作为一种经过肢体表演来实现其内部蕴含的美术全而表达的艺术形式之一,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合理的气息来进行全而的配合。

舞蹈演员具有优秀的气息控制本事,能够帮忙其将舞蹈语高有效的传递与舞蹈观众,能够实现对于舞蹈深层灵魂的挖掘。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当中,经过优秀的气息控制本事能够将舞蹈内部包含的肢体动作的链接与起下、肢体动作的运动频率等相关的看似简单的肢体肌肉活动成为一套完整的生命运动,最终到达使整个舞蹈艺术经过演员的表演而显现出其内部具有的生命活力。

舞蹈演员在进行舞蹈气息控制锻炼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对于每个舞蹈动作时光的长短和每个舞蹈动作衔接的快慢的控制,最终做到经过舞蹈中气息的控制到达,以舞蹈气息带动进行舞蹈的肢体,然后再有经过舞蹈的肢体带动整个舞蹈的韵律,这样的舞蹈表演形式整体才是一气呵成而不是机械生硬。

二、舞蹈艺术中肢体控制本事

舞蹈艺术中肢体的控制本事主要包含两个方而,肢体肌肉的整体素质和肢体幅度的控制本事。所谓的肢体肌肉整体素质是指在进行舞蹈表演过程中实现舞蹈翻转及跳跃的舞蹈运动本事;肢体幅度的控制本事是指整个舞蹈身体的柔韧度及身体内部各个关节张开和闭合的幅度在整个身体的控制范围之内,舞蹈演员仅有将这两者做好,才能在舞蹈表演的过程当中实现较好的肢体本事的控制。

在进行舞蹈艺术中肢体控制本事的训练过程当中,舞蹈演员应当首先采用压腿及耗腰等一些较为严格的训练资料来实现对于自身身体潜能的最大挖掘。当该项到达相关的标准之后,舞蹈演员应在其基础之上,经过对肢体动作运行的力量和准确的路线的控制,最终到达经过肢体控制实现舞蹈艺术中美学的全而表达。

舞蹈演员在进行肢体力量的训练过程当中,应注意对于肢体力量分配的训练,合理的舞蹈演员力量的分配训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舞蹈的整体美感和质感,因为舞蹈演员在进行相关舞蹈的表演过程当中往往需要经过不一样的力量分配最终实现对于不一样肢体语高的全而表达,最终能够到达不一样舞蹈内涵的充分表达。

三、结语

除上述四项舞蹈艺术表演中控制本事分析之外,在进行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蹈演员全而的实现对于舞台气场的控制本事,对于提升舞蹈表演的整体效果也有养较大的影响。随养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民对于精神礼貌建设将会提出更好的要求,舞蹈表演作为精神礼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我国国民的精神礼貌质量,这就要求舞蹈演员全而的实现对于各个本事的控制,充分的将舞蹈艺术中全而的美术展示于大家。

参考文献:

[1]IDSF Media Kit

[2]IDSF Press Kit

[3]IDSF Competition Rules status:Munich,14`xxx May 20_

[4]WDDSC Annual General Meeting Thursday,30`xxx May 20_一Blackpool,England

[5]IDSF-WDDSC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and Agreement

[6]周登篙《体育科研概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

[7]张澎《体一育舞蹈》

[8]J傅中枢我国国际标准舞的发展历史

[9]华明《国际标准舞必须从少儿抓起》

[10]《中国体育年鉴》

[11]Dance Sport Magazine 20_ S

[12] ((iJll练学》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13]齐国鹰《体育统计学》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14]《舞蹈、体育舞蹈、艺术体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5]中国体育舞蹈运动协会新世纪庆典纪念20_年5月

[16]中国国标舞创刊号20_年1 (1)

[17]第二届全国青少年体育舞蹈锦标赛秩序册

[18]第十一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秩序册

[19]IDSF News A 2587

诗词与舞蹈论文范文 第九篇

一、舞蹈艺术中气息控制能力

所谓的舞蹈艺术中的气息就是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当中各个舞蹈动作的快慢及大小的控制与交替。舞蹈艺术作为一种通过肢体表演来实现其内部蕴含的美术全而表达的艺术形式之一,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合理的气息来进行全而的配合。

舞蹈演员具有优秀的气息控制能力,能够帮助其将舞蹈语高有效的传递与舞蹈观众,能够实现对于舞蹈深层灵魂的挖掘。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当中,通过优秀的气息控制能力能够将舞蹈内部包含的肢体动作的链接与起下、肢体动作的运动频率等相关的看似简单的肢体肌肉活动成为一套完整的生命运动,最终达到使整个舞蹈艺术通过演员的表演而显现出其内部具有的生命活力。

舞蹈演员在进行舞蹈气息控制锻炼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对于每个舞蹈动作时间的长短和每个舞蹈动作衔接的快慢的控制,最终做到通过舞蹈中气息的控制达到,以舞蹈气息带动进行舞蹈的肢体,然后再有通过舞蹈的肢体带动整个舞蹈的韵律,这样的舞蹈表演形式整体才是一气呵成而不是机械生硬。

二、舞蹈艺术中肢体控制能力

舞蹈艺术中肢体的控制能力主要包含两个方而,肢体肌肉的整体素质和肢体幅度的控制能力。所谓的肢体肌肉整体素质是指在进行舞蹈表演过程中实现舞蹈翻转及跳跃的舞蹈运动能力;肢体幅度的控制能力是指整个舞蹈身体的柔韧度及身体内部各个关节张开和闭合的幅度在整个身体的控制范围之内,舞蹈演员只有将这两者做好,才能在舞蹈表演的过程当中实现较好的肢体能力的控制。

在进行舞蹈艺术中肢体控制能力的训练过程当中,舞蹈演员应当首先采用压腿及耗腰等一些较为严格的训练内容来实现对于自身身体潜能的最大挖掘。当该项达到相关的标准之后,舞蹈演员应在其基础之上,通过对肢体动作运行的力量和准确的路线的控制,最终达到通过肢体控制实现舞蹈艺术中美学的全而表达。

舞蹈演员在进行肢体力量的训练过程当中,应注意对于肢体力量分配的训练,合理的舞蹈演员力量的分配训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舞蹈的整体美感和质感,因为舞蹈演员在进行相关舞蹈的表演过程当中往往需要通过不同的力量分配最终实现对于不同肢体语高的全而表达,最终能够达到不同舞蹈内涵的充分表达。

三、结语

诗词与舞蹈论文范文 第十篇

论文题目:普及型舞蹈人才培养中的生态式舞蹈教育研究

一、选题背景

最初选择“舞蹈教育”作为研究方向,是基于对本专业的兴趣,而最后对“生态式舞蹈教育培养”的选题确定,却是受到滕守尧先生的生态式艺术教育的影响。“生态”一词是目前世界上的热门话题,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地球生态保护,二是文化生态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警钟一次次敲响,人们开始意识到如果再不保护我们的物质家园与精神家园,最终它们将离我们远去直至消失。根据滕守尧先生的论述,生态式艺术教育一改各种知识之间失衡的状态,将各门艺术看做为一个整体,即“艺术”。在这个整体之中,每一种知识元素通过模仿自然界生态系统,进行碰撞、融合,产生出新的知识结构作用于人类,使人得到可持续性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说生态式艺术教育是一种整体性、开放性的实施型教育理念。生态式舞蹈教育是目前普及型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的补充,因此“生态式舞蹈教育”就应是在舞蹈技术学习基础上,囊括各门艺术文化及知识的认识,和对艺术作品评价能力的一种教学。它打破了舞蹈与其他艺术学科之间高耸的围墙,使舞蹈与他们相互产生碰撞,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的艺术教学生态系统,它包括师生、内容、方法,以及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氛围。生态式舞蹈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具备舞蹈艺术知识与技能,同时又兼备综合艺术能力的普及型舞蹈教师,或舞蹈传授者。笔者认为生态式艺术教育那种试图从“生态式综合”来揭示艺术教育,与造就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艺术人才独特视角,能够使普及型舞蹈教育与现今社会就业需求更加有效接轨。此外,还期盼通过对生态式舞蹈教育的研究,并将其与当前普及型舞蹈人才教育模式合理地综合,能够弥补西南地区普及型舞蹈教育中的不足,甚至有可能产生一些创新和突破。近年来,中国的艺术教育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

20xx年 1 月,《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xx〕1 号)明确提出,要大力增加中小学,及高校艺术课程课时总量,将艺术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并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艺术课程。遗憾的是,艺术教育多被人看做美术和音乐教育,而有着显著教化功能的舞蹈常常被人忽视。正是这一事实,使得舞蹈教育依然是学校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舞蹈课程开课率不足、舞蹈活动参与面小、舞蹈教育得不到充分认识、师资培养及短缺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农村学校缺乏基本的舞蹈教育,舞蹈教育的评价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等等。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的制约了舞蹈教育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我们知道,舞蹈是最古老的教育方式之一,无数例子证明舞蹈的教育功能比之其他艺术而言更为显著,它更容易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道德观,促进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进入 21 世纪后,知识经济时代随之而来,国家教育对艺术教育的普及依赖性越来越强,因此,高精尖人才的培养,已经不再能满足教育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为更好的推进舞蹈艺术,众多院校已然做出改革。以云南艺术学院为例,作为西南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艺术院校,该校把握艺术教育规律,坚持服务于西南经济社会和文化艺术事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从以往传统的专业型培养模式转变为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因此,我们发现,培养具备扎实的舞蹈专业知识与技能和一定艺术基础知识,以舞蹈教育为主,舞蹈编创为辅,集音乐、美术、戏剧、文学等艺术基础能力的“一专多能”综合型舞蹈应用人才,是符合艺术教育现状要求,也是当今普及型舞蹈人才培养的重点。那么,目前西南地区舞蹈院校的培养方式,是否能使我们未来的舞蹈毕业生成为“一专多能”、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型舞蹈应用人才?换言之,我们如何更有效的培养出拥有综合艺术基础知识、扎实舞蹈功底和实践教学能力,能够担负起当前艺术教育重担的普及型舞蹈人才,是本论文研究生态式舞蹈教育培养方式的初衷。在本论文研究中,笔者尝试用一种新的眼光来关注西南地区高校普及型舞蹈人才培养中所感受到的一切,在笔者的意识中,总希望自己对实践的兴趣和理论的学习,能够致力于探寻,并尝试解决西南地区普及型舞蹈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所以笔者将研究重点放在西南地区高校普及型舞蹈人才培养与发展上。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舞蹈艺术教育已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因此笔者认为,在遵循舞蹈教育的特点与规律上,有必要借鉴生态式艺术教育,来探索舞蹈教育与其他相关学科相结合的途径与方式,着力加强舞蹈基础教育者的培养,为国家实施美育,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做出贡献。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新时期的普及型舞蹈人才教育,不能像过往的舞蹈教育那样仅仅是舞蹈技能的学习。虽然学科化自有其优势,但过于或单一强调学科化,学科之间壁垒森严,缺乏有机联系,不能融汇贯通和迁移,带来的另一个后果便是“封闭型人才”的养成。本文以生态式舞蹈教育研究为主,其目的在于通过对舞蹈教育、舞蹈培养模式实际情况的调查,和生态式舞蹈教育这一概念的研究分析,揭示生态式舞蹈教育与多种艺术文化联系贯通,密切相连的培养优势,找出实施生态式舞蹈教育的可行性,并将其合理的与当前普及型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从而探寻能够培养既有舞蹈能力,又有艺术素养,具有创造性意识,和全方位艺术知识的开放型舞蹈人才的有效途径。此外,通过对生态式舞蹈教育的研究,将会对西南地区普及型舞蹈人才或艺术教育专业,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提供有力的调查分析,促进西南地区高等艺术院校舞蹈教育的发展;对于我国高等院校舞蹈素质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性意义建设构想,促进人才合理化知识体系。本论文的研究既是对西南地区高等艺术院校普及型舞蹈人才培养的一种探讨,同时也是对其它艺术专业的艺术课程、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合理化建议。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生态”一词是 21 世纪的热门词,全世界几乎同时举起保护生态环境的旗帜,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人类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这一路,科学一直承担着引路者的角色,就好似盲人摸象,一点一点尝试性地由未知到已知的认识过程。正是科学的试验和真理的获取,使得人类得以进步、生产力得以发展、国家得以强大。但是,仅仅依靠科学并不能获得全部的智慧,例如艺术带给人们的真与善、美与丑、幸福与苦难等。任何时候,艺术不仅反映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而且极为深刻的影响着社会观念形态,在一定意义上也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艺术也为人类带来了道德、修养、观念,艺术是人类精神内核的外在形式,是人类灵魂修为的建筑师。第三次科技革命打开了综合艺术教育思潮的大门,综合性艺术教育成为以美国为首,包括欧洲在内的主要艺术教育思想。近年来,我国对艺术教育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同时在艺术教育的实施上也做出了许多努力。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美术等的综合艺术课程的加入,改变了原本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与音乐课独占的局面。这一改革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收到良好的效果,但相对部分落后的地区及中小学实施起来却具有困难。这种困难多数来源于艺术种类多样,艺术师资缺乏且过于单一化等原因。据调查,大部分中小学同时开设了美术和音乐课,而一些仅保留一门课程,无法开设其他艺术课程,更别谈开设综合艺术课程。此外,笔者还了解到,部分校方由于受到资金、教师及岗位编制等问题的限制,被迫将原有的艺术课时间改为文化课。随着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及信息时代的到来,艺术形象开始进入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充斥着人们的视觉和听觉。在社会各行业需求中,越来越将艺术形象的认识、理解和创造能力,看作职员综合性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全球出现了“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普遍共识[1]。由于艺术教育长期以高精尖专业人才培养为主,致使普及型人才缺乏。在社会就业情况日益严峻的环境下,众多中小学用人单位开始要求艺术教师具备综合的艺术能力,能够同时教授多门艺术课程,这使得单一的专业人才走到中小学等基础教学机构时,显得力不从心。社会的发展给艺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当今的艺术教育不仅仅再是以高精尖的专业单一型人才为终极培养目标,而是以培养掌握多种艺术知识及相应的艺术技能,具备人文道德素养、创新意识及艺术鉴赏力、批评能力的综合性艺术人才为同级目标。社会对艺术能力的渴求,点燃了艺术教育自身由单一专业型,向综合普及型人才培养转变的火焰,生态式艺术教育正是这把火焰的燃料。生态式艺术教育突破了学科之间的森严壁垒,形成各科艺术门类相互交叉、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的推动下,艺术人才培养及艺术基础教育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论文以舞蹈为主体,阐述当前普及型舞蹈人才培养发展情况,通过舞蹈学、教育学、艺术生态学等,研究生态式舞蹈教育在西南地区高校普及型舞蹈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方法。论文从普及型舞蹈人才的舞蹈教育研究出发,结合教育学研究方法,以舞蹈教育现象、舞蹈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舞蹈教育活动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普及型舞蹈教育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探寻生态式舞蹈教育在普及型舞蹈人才培养中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论文将在生态式艺术教育的指导下,以我国高校普及型舞蹈人才的培养模式及目标为参考对象,对生态式舞蹈教育理念进行全面、合理的科学研究与分析。根据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目的,本论文主要通过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归纳演绎法来获得论文所需的资料。通过对教育学、生态式艺术教育、生态艺术观,及舞蹈学相关文献的研究,力求了解舞蹈本身及舞蹈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结合现实情况,帮助确定当前新时期,生态式舞蹈教育在高校普及型舞蹈培养的应用和设置。同时,拟定在西南地区选择几所具有较强代表性的舞蹈本科院校,对其普及型人才(或艺术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进行调查。此外,也将针对论文需求,拟定重庆市 6-8 所中小学进行教学情况问卷调查。希望通过调查,能够在社会群体、学生群体、用人单位群体了解到舞蹈教学,及对舞蹈艺术人才需求的具体情况。通过上述两种研究方法,以生态艺术观、生态艺术教育理论认识为依据,结合我国高校舞蹈培养现状、我国普及型舞蹈人才现状,从一般现象到个别认识,从而推知生态式舞蹈教育的教学内容、方法及实际应用价值。

五、写作提纲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6

绪论 9-12

一、 选题缘起 9-10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10-11

三、 研究方法 11-12

第一章 生态式艺术教育与生态式舞蹈教育概述 12-23

第一节 综合舞蹈艺术教育的历史回顾 12-

推荐阅读:

  政治论文初中范文参考通用5篇

  旅游项目调研论文范文14篇

  电子版论文模板范文优选21篇

  毕业论文综述范文(汇总31篇)

  论文模板范文平面设计(精选13篇)

  传统村落规划论文范文通用7篇

热门标签: 舞蹈 诗词
诗词与舞蹈论文范文15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股票市场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的探析

股票市场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的探析,[关键词]股票 市场 国民 经济 关系 晴雨表 背离[摘要]近年来,我国股票市场走势与国民经济走势呈异动状态。介绍股票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与国民经济不协调的关系,进而分析股票市场与国民经济相互背离的原因。 道理上讲,股票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晴雨表”,应该可以反映出我国经济运

经济论文2023-02-07

中国电信企业的流程重组

中国电信企业的流程重组,同国际电信企业一样,在不断地兼并剥离的过程中,中国电信企业也在设计并实施流程重组。从1995年起,电信管 理论 坛(简称TMF) 总结 归纳了电信运营图(Telecom Operations Map,简称TOM),为国际电信企业的流程重组提供了整合规范的流程架构,并为最终实现流程自动化打下了基础

其他论文2023-01-23

中国产业发展道路与战略选择

中国产业发展道路与战略选择, [摘 要] 中国 作为一个 发展 中国家,在 经济 发展的一定时期,其 工业 化过程必然表现为发达工业化国家的产业转移。因此,中国大多数产业的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幼稚期、成熟期和强壮期。为了向产业发展的第三阶段拓展, 企业 战略大致可有三种选择:品牌导向战略、产能导向战略和因势借势战

其他论文2023-01-23

浅谈对促进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谈对促进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论文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 制度安排 【论文摘要】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通过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提供有效的激励。当务之急是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主体地位,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推动协调作用,加大对产业技术进步的 财政 金

其他论文2023-01-23

新经济对财会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新经济对财会工作的挑战与对策,编辑。新经济对财会工作的挑战与对策摘要:随着电脑在全球范围的普及与网络、经济全球化,我国经济、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会计作为一门国际通用商业语言,会计人员如何应对新的经济时期的挑战,文章就此问题从对会计理论的挑战以及会计要怎样适应新的方法、学习新的知识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关键词:挑

经济论文2023-02-07

解析基于农村电网规划综合降损技术模型

解析基于农村电网规划综合降损技术模型, 0 引言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农村电网的投入力度,从1998 年第1 次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以来,历经2002 年的第2 次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2004 年县级电网升级改造工程、2006 - 2008 年完善中西部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以及2009 - 2012 年西部无电人口通

其他论文202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