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美学基础论文范文15篇

更新时间:2024-01-12 18:18:3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舞蹈美学基础论文范文 第一篇

【关键词】多维视角下;舞蹈艺术创作;审美观

一、在社会角度下的舞蹈创作审美观、专业审美与公众审美的标准对接

(二)专业审美专业审美实质上就是以舞蹈专业角度出发,对舞蹈作品进行评价。而艺术则是各类审美活动最生动形象的高水品表达内容,因此艺术作品的创作则更加需要具有高水准,并且能够承受的住专业的评价。虽然艺术表达方式存在着多样化特点,这就使得艺术美感的掌控也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于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环节,普遍存在着较为一致的认知点,也就是艺术作品的难度系数,这就说明舞蹈音乐的编排具有吸引人的特点,并且作品的动作难度指数相对较高,如果舞者的专业性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可以以身体的律动将想要表达的情感传递出来,并以音乐为背景将美感表现出来。

(三)公众审美公众审美由于不具有专业性判断,因此这一审美更加注重的是对舞蹈作品的美感观赏,并在此过程中感受舞蹈者所带来的情感内容,但是公众审美却可以弥补专业审美中的缺失性,可以与舞者进行情感交流,并产生极大共鸣。在公众审美中,舞蹈的创作及编排得到了观赏者的重视并认可,这部分观赏者对于配合舞蹈的音乐具有一定的敏感度,可以在优美音乐的作用下体会舞蹈内涵及情感。虽然专业审美及公众审美对舞蹈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但是为了使舞蹈作品能够充分满足二者审美需求,这就必须将舞蹈内容进行兼容性设计,使得舞蹈元素更加丰富,在表达情感的同时将技巧体现出来,从而使得不同的观赏者能够感受到舞蹈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在欣赏角度下的审美观,三层审美需求的递进

(一)肢体动作美舞蹈美感及情感是通过肢体表达出来的,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是舞蹈艺术要素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在对舞蹈作品进行观察及欣赏时,就可以以动作为出发点。肢体表现力在舞蹈中不仅可以作为舞蹈内容的展现,更是情感的宣泄及表达,这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传递。舞者可以通过将动作进行转变将舞蹈诉求表达的淋漓尽致,一名优秀的舞者不仅能够将静态物质进行表达,例如:山川、河流、太阳等,还能够在表达舞蹈内涵时将情感变化进行融合,使舞蹈内容更加丰富。

(三)精神内涵精神内涵实际上就是观赏者通过对舞蹈所表现出的内容进行理解所反映出的心理认知体会,是思维及思想的能动性表象,代表着观赏者对舞蹈的理解程度及精神内容的消化及领悟力。舞蹈创作及编排的'合理性及细化水平、与观众对舞蹈内容的欣赏认知程度将会直接影响着观赏者获取精神内涵的审美感受的高低。舞蹈艺术对于观赏者的审美观是意境三层递进的过程,对舞蹈内涵的感官认识更是具有一定的联系性的。观赏者在进行舞蹈欣赏及观察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舞蹈背景,其次在音乐的配合下进入舞蹈情境中,感受舞者动作变化所表达的内涵及情感。

三、音乐美学角度下的审美观,三要素构建出的动静虚实

音乐美学在行业中的三要素的标准内容较为一致,也就是意识、行为及形态,这不仅能够在舞蹈中得以展现,更是与音乐水平不断进步共同存在的,贯穿于审美始终,并且这三个要素之间是具有一定的联系性的,可以在任何音乐形式下存在,并音乐美感传递出来。舞蹈艺术的表现是具有实时变化性的,在经过幕后工作的艺术加工后,舞蹈展现内容也就得以体现,这就可以使得观众能够对舞蹈艺术形成美感认知,而舞蹈的最终表现是完成创作及编排的过程。舞蹈形态的差异性可以使观赏者能够感受到不同舞蹈艺术之间所带来的不同感受,而舞蹈的种类是在长期的内容及精神文化延续而来的,因此对舞蹈的审美不仅是对舞蹈本身的审美,更是对舞蹈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及精神世界的审美。三要素共同组合成的舞蹈艺术形式可以动静结合的将审美价值进行体现,从而使艺术的真正魅力得以体现。

舞蹈美学基础论文范文 第二篇

新时期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意义和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 舞蹈编导; 创作创新;

0、前言

随着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舞蹈艺术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势头。尤其是多年来舞蹈编导已是高等艺术专业教育中一门有系统化教学课程的专业, 大大提高了我国舞蹈编导创作队伍的整体水平。然而, 在当前舞蹈作品产出量巨大的形势背后, 存在很多作品雷同、重数量轻质量等诸多问题, 严重影响了我国舞蹈艺术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基于创作创新对传统舞蹈艺术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 我们有必要分析舞蹈编导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根源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新时代舞蹈编导作品创新水平。

1、新时代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重要意义

舞蹈编导创作创新是解决当下舞蹈编导创作难点的关键

舞蹈编导创作创新是解决当下舞蹈编导创作难点的关键, 甚至于在必须程度上, 是促进舞蹈艺术现代化传承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方法。当前我国正行走在艺术多元化的道路上, 现代舞蹈艺术创作起步较晚, 水平与特色不突出、百余年的艺术崇外心理、改革开放以来的商品经济不良金钱观和个人利益观等共同交织影响下, 构成了当前自我文化不自信、没有生气灵魂、快餐式以及程式化、格律化套作的舞蹈创作现实, 作品题材的单一乏味已经成为制约中国舞蹈艺术作品创新的关键因素。

舞蹈编导创作创新是增加舞蹈艺术影响力和社会价值的关键

艺术多元思维是当前包括舞蹈在内的所有艺术形式最基本的创作共识。艺术多元化既包含了同一种艺术形式不一样文化的交流融合和不一样艺术形式不一样文化的交流互鉴, 也包含了对艺术作品价值与艺术大众化趋向的双重要求。舞蹈编导创作创新在艺术现代性创作观念下, 对传统元素与文化有深入理解和选择, 有助于提高舞蹈作品质量、增加舞蹈艺术影响力, 是大众化和新媒体视角下对舞蹈艺术社会价值的深度挖掘, 有助于提升国民艺术审美情趣和审美层次。

2、新时代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优化对策

着力在两个“共鸣”层次上进行创作

没有深入了解传统, 一味摒弃传统、强调创新, 是最肤浅和最愚蠢的行为, 是异化形式主义的象征。任何广受好评的人民喜闻乐见的舞蹈作品必然建立在两个“共鸣”层面基础上, 其一是社会文化心理的共鸣, 其二是贴合受众审美变化的共鸣。要想到达这两个“共鸣”, 首先要了解传统舞蹈背后的文化底蕴;其次必须树立文化自信的观念, 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取经, 挖掘民族性传统文化资源, 这样既能引起文化心理共鸣, 又能在多元文化中突出特色, 使我们走出一条有灵魂的舞蹈艺术康庄大道;最终, 要对优秀的舞蹈作品进行受众群体特征分析, 明晰受众审美变化特点。

以舞蹈创作题材为着力点进行创作创新

针对上文提到的舞蹈创作题材的单一乏味制约了我国舞蹈编导的创作创新这一关键性问题, 研究舞蹈艺术作品创作的偶然性和创新的广泛性特点, 我们除了要有创作的活力, 还需要选择一个“巧妙”的角度才能叩开新时代艺术创新的大门。对此, 我们能够从两个方面研究, 解决问题。

一方面, 我们要重视对中国民间民俗舞蹈题材的挖掘。以花腰黎族民间舞蹈代表作《尼苏新娘》为例, 其之所以能够包揽多个大奖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关注, 在于其创作中对民族风俗的选择与提炼, 在于作品题材贴合“真、善、美”的正确主流的审美评价, 在于对“熟悉中的陌生”创作方法的运用。

另一方面, 题材的选择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舞蹈编导应对社会流行审美、社会热点等有必须的敏感度, 创作出能够在当代社会感召大众、激励人心的好作品。如前线歌舞团的作品《决胜千里》, 以群舞的形式将现代数字化战争的紧张与激烈展现得淋漓尽致, 虽无真刀真枪, 可是战争中争分夺秒的紧迫感、决胜千里之外的宏大气势却使观众身临其境, 不仅仅展示了我国当代军人的飒爽英姿, 也激起了大众的一腔爱国热情。

3、结语

本文重点论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重要意义和优化对策。创新是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竭动力, 是使伟大祖国坚持昌盛繁荣的核心竞争力。在强调创新的当下, 为了更好地促进传统舞蹈艺术的现代化转型, 新时代舞蹈编导不仅仅要满怀真诚地进行舞蹈作品创作,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本事, 还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创作态度, 关注新时代舞蹈创作的新环境、新形势以及新问题, 在专注力和核心职业本事的培养上, 把握多元文化和舞蹈艺术大众化的时代潮流趋势。仅有这样, 舞蹈编导才能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好的时代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乔素。新环境下舞蹈编导基本本事以及创新精神探讨[J].黄河之声, 20_ (09) :132.

[2]谭宇轩。舞蹈编导创作中的创新手法[J].黄河之声, 20_ (08) :134.

舞蹈美学基础论文范文 第三篇

论文关键词:中国古典舞;侠义精神;中国传统;人文精神

论文摘要:中国古典舞对包括“侠义精神”在内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继承及发扬有着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也是中国古典舞成长之根基,尤其在中国古典舞的剧目创作上,我们更要把这些精神财富放在核心的地位,这样才能真正推动中国古典舞的发展。

在当代艺术从中,“侠义精神”以它特立独行的处世情怀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盖世豪情,傲然在我们的面前:武侠电影《卧虎藏龙》、《英雄》在全球刮起了一阵“侠义”旋风,它们让全世界都明白了“友难伤、国难忿”的中国武侠精神含义;

“武林盟主”金庸先生所著的诸多“武侠天书”中,在天马行空、腥风血雨的背后,更向人们阐述的是侠义世界里朋友间的友爱之情、亲人间的尊爱之情、夫妻间的忠爱之情等……在瞬息万变的今天,“侠义精神”受到了大家普遍的关注和积极的宣扬。金庸先生认为:“现在中国缺乏的就是侠义精神,狭义的‘侠义精神’表现为对于弱势群体的救助,而广义的‘侠义精神’则是民间力量和声音对国家和社会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当今社会,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大幅改善以后,对包括“侠义精神”的一些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正在渐渐淡漠。那么中国古典舞,为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有必要,也有这个责任,通过更多的优秀作品来对“侠义精神”有所涉及,使人们在欣赏艺术的时,能够重拾中国的优良传统精神。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侠义精神

何谓侠?侠源于士,其名称最早见于《韩非子?五蠢》:“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恶犯禁”。川早期的侠,毫无牵挂,浪迹天涯。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中“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的布衣之侠,体现了侠义情结中的重然诺、重义务、见义勇为、以及追求自由平等的潇洒情怀。到了后来,侠义精神由原先的江湖情节渐渐上升到对国家之情的关怀。往往在乱世战争时期,侠义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与可贵。当到了晚清的时候,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亡问题,于是,维新派领袖谭嗣同、革命党人秋瑾、林觉民等人竭力提倡侠义精神。他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把侠义精神上升到了一个崇高的人生境界。

二、“侠义精神”在中国古典舞作品中的精彩呈现

近几年,古典舞在男子剧目的创作上,似乎走入了一个误区—以柔为奇:《竹梦》中的孙锐百折不挠、软若无骨,犹如天外飞仙;《传说》中的张仁博连延不断、柔意绵绵,真如传说中人?????一时间,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热火朝天,大家一窝蜂的打造出许多“小孙锐”、“小张仁博”。其实,古典舞自身对演员的肢体柔韧度要求非常高,软开度的开发应该说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大家都把软开度作为一个技术卖点,过度的畸形发展,以满足一些人的猎奇心理。长此下去,那就可能使古典舞男演员愈来愈往中性方面发展了。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舞秉承其中国传统文化,一向男女分明,强调子午阴阳,女性更多的展现柔美,男性更多的呈现阳刚。而一系列表现“侠义精神”的古典舞作品,与前面所说的“阴柔之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英雄泪》、《荣誉》、《武士》、《易水寒》……它们就像一杯杯纯厚的烈酒,将古典舞男子演员的,“日刚之气”展现的淋漓尽致。

(一)重—从作品中的动作看到的“侠义精神”

战国末年,秦王横扫诸国,大有一统之势。荆柯受好友燕太子丹的重托,准备诛杀秦王,结果大功未成,舍身就义。《荣誉》就是以战国时期荆柯刺秦为线索,以舞蹈的形式表现了荆柯临行前,在易水边诀别亲友,不诛暴君誓不回的豪情壮志与英雄气概。

首先,从舞蹈动作的重心来看,经常出现的弓箭步、拖步、跺部、蹲担步等。没有一点的飘移,没有一丝的翩忽,几乎所有的动作重心都存在下盘,扎实稳重的舞姿体现了游侠脚踏实地的性格与沉着潇洒的的秉性。

另外,纵观整个舞蹈,没有什么长线条的动作,都是以“点”的动作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如“穿手横抹接燕子穿林”、“风火轮变身接云门大卷”、“片腿敞胸翻身”…这些“点”或挚烈浑厚,仰天长叹,吞吐远大的志向;或急促而过,闪身瞬变,搏击未知的人生;或棱角分明,捶胸顿足,呐喊命运的不公。动作环环相扣,情感层层递进,在诸多“点”与“点”的撞击之下,舞蹈中主人公沉重的心绪被刻画得入木三分。探其沉重心境的背后,向大家昭示了侠义精神中最为可贵的情结:兼爱。何谓兼爱?用我们今天的思想去理解,概括大意是:牺牲一点自己的利益,去为他人谋福利。作品的成功之处正是用“重、沉、深”的舞蹈语汇把“荆柯”装着国家兴衰荣辱、装着朋友祸福安危的兼爱心绪展现的淋漓尽致。

(二)剑—从作品中的道具上看到的“侠义精神”

再者,在侠义舞蹈中,大家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剑”作为媒介:《英雄泪》、《易水寒》、《大漠孤行》,他们都是通过各种剑法,来将自己情感进行表达与宣泄。而在这些剑舞之中,《易水寒》无疑是其巅峰之作。舞蹈中,表演者剑走游龙,穗比飞燕。盘时乾坤在上,扫时横平四方,崩时气吞山河,抹时行云游荡……可谓达到了“人剑合一”的境界。

在“侠”从雏形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剑在某种意义上,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正如壮游在《国民新灵魂》中所阐述的那样“重然若,轻生死,一言不和,拔剑而起,一发不中,屠腹以谢,侠之相也;友难伤而国难忿,私权轻而_重,侠之概也”。历史上的侠客,总有佩剑,屈原抱着青铜剑,沉入了泪罗江,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北望中原……那些拿着剑的侠客,十年磨一剑,杀糙子,诛奸臣。胸怀坦荡,扶贫惩恶,他们手中的剑,因为他们的品德,也充斥着昂然正气,剑也因此决不仅仅是一种实用性的兵器了,其作为一种文化丛,被裹夹了浓烈的英雄色彩,成了兵刃中的至尊。

从《易水寒》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中国古典舞单纯对中国传统剑法与套路的模仿或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剑”这一媒介,对侠义世界中“卫国为民,侠之大者”精神的弘扬与歌颂。

作为中国经典文化的一个分支,中国古典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责无旁贷。但是,由于历史的缘由,中国古典舞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学科建设者更多的是在戏曲舞蹈的动作上、传统武术的套路上、敦煌石窟的壁画上作研究,也就是说,大家把更多的心血倾注在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遗产上。对这些“形”的挖掘与发展,也使中国古典舞无论在教学教材、剧目创作、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上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最近几年,由于古典舞在剧目创作多元化中出现了一些偏差,一时间,小部分人对老生常谈的古典舞属性问题又炒起了冷饭。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中国古典舞呢”?我认为:中国古典舞是提炼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戏曲舞蹈为载体,对中国传统舞蹈的复兴!也就是说,在继承了“活”的文化,即看的见,摸得着的一些动作资料的基础上,更要以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去赋予这些动作的风格与内涵。中国古典舞的立根之本与其成长动力不在于那些多变的形式,更不在于那些花哨的动作,而是五千年来,华夏儿女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诸多精神财富。

中国古典舞未来发展,单单地再在“动作”上作文章,己经远远不能满足其自身前进的速度了。在一系列“侠义精神”的舞蹈将中华男儿阳刚之气迸发于世人的面前时,我们也愈加惊叹于“传统人文精神”所散发出来的动人魅力,古典舞人在未来学科的建设上,只要始终把这些精神财富放在核心地位,并且不断地去拓展她,那么复兴古典之舞指日可待!

舞蹈美学基础论文范文 第四篇

布里亚特民间舞蹈风格特征和传承保护

关键词:布里亚特族群; 布里亚特舞蹈; 舞蹈传承;

一、布里亚特族群历史与现状

布里亚特族群是蒙古族的一只古老部落, 其先民一向在贝加尔湖附近生活游牧。在《蒙古秘史》文献中介绍过在1207年孛儿只斤·术赤, 也就是成吉思汗的长子降服了一个林木中百姓的一个部落, 名字为“不里牙剔”, 也就是我们此刻所说的布里亚特人。13世纪末, 蒙古帝国崩塌后, 布里亚特人民为了躲避战争与俄罗斯人建立起了贸易联系和军事联盟, 促使不少布里亚特部落加入到俄罗斯国籍中, 最终成为俄罗斯土地下的属民。在1689年, 满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将布里亚特部落划分为俄罗斯区域, 从此布里亚特人民一向生活的贝加尔湖区域也成为了俄罗斯土地下的一块版图。

在俄国十月革命时期, 因为战争与革命的动荡生活, 使生活在俄罗斯的布里亚特反动官员, 富人以及喇嘛们有了逃离革命寻找安逸之所的想法。自此在1918-1922年期间, 一部分俄罗斯布里亚特人迁徙至我国锡尼河地区开始定居, 并且于当地的边邻民族过着季节性的游牧生活。

二、布里亚特族群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布里亚特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鄂温克族自治旗的历史与内亚草原游牧所有礼貌紧密相连。该地区历史上以往是匈奴帝国、鲜卑国、契丹国, 也以往是突厥汗国和成吉思汗帝国, 一向处于边境地带”.1在近现代时期随着中俄之间的地区争夺导致了边境战争和冲突, 随着战争而来的则是异族文化的入侵。在1922年布里亚特迁入呼伦贝尔地区后在与周边其他少数民族部落的不断地交融、延续之后文化互融现象十分明显。可是布里亚特族群即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点, 又在这文化互融中保存了自我本族群传统文化以及自我的独特性。

三、布里亚特民间舞蹈风格特征

布里亚特族群的舞蹈文化和舞蹈风格特征不一样于蒙古族的其他部落, 在蒙古族舞蹈的璀璨文化中自成一系。本文在调查研究关于布里亚特族群的舞蹈文字文献和音频文献的过程中针对布里亚特舞蹈中的萨满教和图腾崇拜文化、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布里亚特舞蹈中蕴含的民族精神这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1、舞蹈中的萨满教和图腾。“布里亚特的古代居民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了宗教信仰萌芽, 信奉原始的自然宗教-萨满教。公元三世纪前半期驼鹿在布里亚特蒙古地区当地人的崇拜中占了主导地位, 成为最早的图腾崇拜物。”2可是在如今的布里亚特族群舞蹈文化中, 原始的萨满宗教特性减少, 大部分的布里亚特族群歌舞目的性都是自娱。可是在布里亚特族群男性舞蹈元素中依旧透露着萨满宗教舞蹈元素的影子。并且男性舞蹈吸收融合了原始宗教舞蹈的动作大、动律小、回旋多的特点。在此基础上, 布里亚特族群男子舞蹈中, 既有宗教文化的神秘色彩, 又有如今草原儿女的洒脱大气之美感。

2、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布里亚特民间舞蹈有其古老的传统, 风格古朴, 游戏性强。这种民间舞蹈又被称之为”幺呼儿“, 通常是以游戏开始, 有众多的舞者手拉手, 边歌边舞。”3布里亚特族群最初是生活在贝加尔湖附近的林木中, 是“林中百姓”的其中一个部落, 之后迁徙到了广阔的草原与多个不一样民族为邻, 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不一样族群文化的互融, 使其舞蹈也有了独特的步伐和自成一派的表演方式。布里亚特民间舞蹈较为有代表性的三种步伐分别是跑跳步、跺步和晃悠步。

在《蒙古秘史》中记载:“蒙古各部和泰亦赤兀剔人在斡难河谷聚会, 推立忽图刺后, 与众人在河边川地的一课大树下欢宴, 舞得天旋地转, 跳得地动山摇。”4由此记载, 布里亚特舞蹈中男性的手拉手跺步的舞蹈形式与蒙古人的树木图腾崇拜有所关系。而此刻的男子跺步特征为, 舞蹈时力量雄厚, 彪悍, 且在双脚跺踏时下身沉稳, 身体下压, 呈厚重质感。

3、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的精神

在布里亚特舞蹈《布里亚特舞韵》中“每当节奏缓慢, 歌声悠扬, 进入舞蹈慢板之时, 演员们便开始身体随步伐摆动, 左右脚进行交替向旁迈步、向内摆动。”5舞姿曼妙优美, 身体随动律起伏, 这便是晃悠步的魅力。布里亚特舞蹈是以“横摆”动作为特色, 跑跳步、跺步和悠晃步为基础, 队列方式多以圆圈为主。布里亚特舒展、奔放的舞蹈风格, 表现出布里亚特人特有的民族精神, 这是源于古老的布里亚特古先民几经搬迁, 饱经沧桑, 在艰难困苦的逆境中, 培育出的团结合作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

在第四届小荷风采舞蹈比赛中, 由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民族艺术学校选送的布里亚特民间舞《布里亚特儿童》让我们看到了布里亚特民族的新生力量-布里亚特的儿童们。在这部视频文献中小演员们用他们曼妙的舞姿以及动人的神态为我们演绎出了一群充满着生气代表了布里亚特民族未来期望的布里亚特儿童。小演员们在舞蹈里主要是以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特色“横摆”为主动律, 其中伴随音乐的快慢夹杂着活泼的跑跳步以及悠然自得的晃悠步。此视频文献中, 小演员们其中的一个动作是双腿打开下蹲呈马步, 左右_替靠步。上肢在胸前交叠, 头部随身体上下律动不断点头。这个动作在整段舞蹈中虽然不是最多次出现的动作, 可是我认为此动作具有不一样的意义。动作形式简单可是又象形, 以观众的视觉观看十分像是一群孩童骑着骏马在草原奔驰。《布里亚特儿童》这部视频文献让我们看到了草原的新生力量以及布里亚特民族对生活热爱的态度和蓬勃向上的朝气。

四、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

舞蹈美学基础论文范文 第五篇

[摘要]

舞蹈区别于其它艺术门类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它是以展示心灵与情感世界为宗旨的人体文化,且具有以人体本身为质料的特性。在现象学的维度与层面上,舞蹈的审美相关于人体的存在及其游戏,其所关涉的质料-形式、身体性及旨趣等特质,遮蔽了舞蹈自身。舞蹈自身就是一个世界。唯有通过去蔽,通达舞蹈自身的存在,舞蹈的本性及与其相关切的、被遮蔽的世界才能得以敞开。

[关键词]

人体审美舞蹈艺术

舞蹈是人类历史最悠久的艺术门类之一,它“以人体为质料,以动作姿态为语言,在时间的流程中以占有空间的形式来表达思想与情感”。[1]情感是舞蹈的核心,舞蹈是审美情感的载体。本文基于存在论现象学的视野,对舞蹈展开审美关切,使之去蔽,从而走向舞蹈自身的世界,显现舞蹈艺术自身的本性。

一、人体的存在及其游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境域下,舞蹈的选材、表现主题及表达的思想情感等各不相同,它的存在与发生具有社会性。

舞蹈自身所持有的社会性,单从舞蹈本身,我们难以直观。我们需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境域中加以关照,才能获得某种社会性。不同的舞蹈作品相关于特定历史境域中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状态和技术水平。如原始舞蹈(狩猎舞、劳动生产舞等)敞开的是一个茹毛饮血,人类与大自然、猛兽搏斗,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的远古时代;而盘鼓舞、巾舞等的出现则是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世界的反映;软舞、健舞及龟兹乐舞展示的乃是一个国力强盛、社会充盈、外交发达的社会世界。

在现象学的语境下,舞蹈的社会性受制于历史性此在。人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社会结构形态和不同的人的生存方式和表现样态”。[2]舞蹈产生初期,自然对人的规定是绝对性的。这一时期的舞蹈(狩猎舞、劳动生产舞等)一般都是对狩猎及劳动生产过程等的再现与摩仿,充满着粗犷与野性的特征。恐怖、血腥、残酷、昏暗的场面喻示以神的方式出场的自然的强大,人的微不足道及人对自然顶礼膜拜。商周时期,人的主体意识开始生发和觉醒,人试图冲破自然对人的规定性,人开始思考自然及人自身。如巫舞,先前只是娱神的舞蹈,此时也成为娱人的舞蹈,并越来越看重舞蹈技艺本身。至汉,天下一统,社会稳定,反映在舞蹈上为盘鼓舞的出现,盘鼓舞的场面壮观,舞蹈动作难度高,既要掌握好力度,又要控制好身体,以达到高纵轻蹑的舞蹈要求。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宗教盛行,舞蹈成为宗教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缺乏生动向上的气象,舞蹈的发展趋向于形式和细部的美感,注重舞蹈的精雕细琢。工于技巧、服饰华丽、舞风柔曼、缠绵婉转是这一时期舞蹈的基本审美特征。

唐朝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政治、经济、文化与外交等全面发展。舞蹈也以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呈现于历史舞台之上,既不像周代乐舞那样依附于政治,也不像汉代舞蹈融于“百戏”。它形成了自身的分类法,达到了高度成熟的境界。按照舞蹈的风格特点区分,有“软舞”、“健舞”两大类。“软舞”动作抒情优美,节奏比较舒缓;“健舞”动作矫健有力,节奏明快。“软舞”、“健舞”,多为独舞或双人舞,动作技术水平要求颇高。唐代也是古代“燕乐”舞蹈最为繁荣的时期,“燕乐”用于宴享典礼活动,具有娱乐欣赏和礼仪性双重作用。此外,唐代还无所顾忌的吸收了外来舞蹈艺术的精华,如龟兹乐舞,其特色体现在体态造型上:上身裸露、丰乳细腰。自宋以降,舞蹈走上了盛极而衰的道路,越来越难以撑起独立的旗帜,逐渐衰微,并且最终被戏曲艺术发展的潮流所吞噬。明清是不作为的时代,独立表演性舞蹈已基本销声匿迹了。

尽管如此,舞蹈的艺术生命还没宣告结束。其历史性主要表现于它的具体存在形态和方式随历史境域的不同而呈现出异样的风貌。当下,舞蹈的存在形式表现为现代舞。现今,我们把古典舞蹈作品称之为艺术品,这本身也是历史性的。即古典舞蹈作品本先不是艺术品,只有当我们对其进行审美观照时,它才成为艺术作品。

二、质料、形式及其在身体游戏中的合一

在古典美学与传统艺术理论中,一切艺术无不关联于质料和形式这一重要问题。质料和形式的问题不仅相关于美的敞开,还关切于物之显现。质料和形式这一对范畴,是艺术创作和审美鉴赏的概念框架和重要维度。一般而言,质料与形式的结合,就构成了艺术品。舞蹈也不例外,它以人体为质料,在时间的维度与层面上,以占有空间的形式实现思想与情感的通达。

舞蹈美学基础论文范文 第六篇

一、舞蹈艺术审美特征

(一)韵律美

舞蹈通常都是具有很强的韵律性,在进行表演的时候,通过肢体的表情、造型、舞姿手势等,配合良好的韵律,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欣赏舞蹈的时候,能够从舞蹈的节奏感、协调性中体会舞蹈的韵律美,并且在和表演者进行心灵的交流的时候,能够增强生活的美好愿望,从而美化生活。韵律美主要是体现在舞蹈的气息和声韵进行了融合,通过舞蹈动作进行感情的依托,从而体现情感的强弱快慢、轻重缓急。韵律美贯穿在舞蹈整个过程中,对于人们的审美提高意义非凡。

(二)造型美

舞蹈具有很强的造型美。舞蹈主要是通过空间和时间的和谐统一来表现舞蹈的形势。在本质上舞蹈通过优美的造型能够展现良好的造型美。例如在《珊瑚舞》《千手观音》的表演中,主要是由舞蹈者精美的造型展示舞蹈的形式。舞蹈通过美好的音乐和良好的肢体动作,能够展现音乐和动作的融合,从而将舞蹈良好的表演题材进行融合,展示出对生活的良好的愿望。舞蹈的造型美体现和谐美、对称美、简约美,能够帮助观众进行造型美的价值提升。

二、舞蹈艺术形式审美价值

(一)舞蹈是审美价值主体

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和观众都是审美价值的主体,通过主体价值标准,来衡量舞蹈形式的好坏。舞蹈的这两种主体形式造成了舞蹈在表演过程中应该具有很强的对应性,能够让观众和表演者在心灵感悟方面达到统一。审美价值主体之间的思想认同、气氛渲染和情感交流,都是审美价值的进行方向。每一种艺术价值的评价标准都是审美价值的大小,所以要加强舞蹈艺术之间的审美行为,有行为的需求者和发生者。

(二)舞蹈是审美价值客体

舞蹈审美价值在主体和客体之间互相对应,在舞蹈审美价值客体中,主要是舞蹈艺术中原创出来的能够被观众接受的对象,这种主体和客体对应的关系,能够实现舞蹈本质上的情感交流,帮助观众进行情感的交流。在审美价值体系中,客体的中介特征会受到审美主体的影响,通过一种形式传递为另一种形式,能够加强大众对舞蹈的认同和理解。审美主要是包括潜能性、内涵性和现实性,观众在进行欣赏的时候,就能够通过舞蹈形式的观看,掌握直观的体态符号,直接影响审美价值的体现。舞蹈的审美形势推动了精神文明和艺术形式的发展,舞蹈的编排者考虑表演者和观众双重作用,能够创造出更加贴近生活的审美价值。

三、总结

舞蹈艺术形式在观众审美提高中具有先进的意义,能够通过肢体、语言、动作、表情、音乐等方面综合配合,进行动作美、韵律美、造型美之间的提升,让观众在观看的时候,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审美价值。舞蹈艺术形式审美价值对于精神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促进现代社会中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居民的审美价值,更好地体会社会生活。

舞蹈美学基础论文范文 第七篇

我对舞蹈的欣赏感受——动作、情感、音乐

摘要:舞蹈是一种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能够表现出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一般用音乐伴奏。舞蹈艺术欣赏能够围绕舞蹈动作、舞蹈情感、舞蹈音乐三方面来进行。舞蹈动作是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承载着塑造形象、叙述情节、表达情感等多种功能。欣赏舞蹈动作要结合各个舞蹈种类的风格特征、历史背景以及人文内涵,把握舞蹈动作所赋予的相关文化。情感是舞蹈的原动力,是舞蹈作品中人物行动的内在驱动力。表达情感是舞蹈艺术的本质和目的,情感是舞蹈作品打动观众的真正原因,舞蹈中所有的表现手段都为情感服务。舞蹈音乐不仅仅承担着舞蹈的器乐伴奏,且其本身就具有揭示剧情和刻画主角内心境感的作用。舞蹈所表现的情绪变化,与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形态相一致,它是经过形体动作与音乐的有机结合来塑造艺术形象的。音乐是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舞蹈艺术同时要进行舞蹈音乐的欣赏。

关键词:舞蹈艺术; 欣赏; 舞蹈动作; 舞蹈情感; 舞蹈音乐;

当你欣赏完一场精彩的舞蹈演出,你可能还意犹未尽、频频回首已经闭幕的舞台。此时你犹如经历了一次奇妙的灵魂洗礼,享受了一场舞蹈带来的精神大餐。那么,舞蹈为什么能打动你的内心,让你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呢?是优美流畅的舞蹈动作,生动趣味的舞蹈形象?还是跌宕起伏的舞蹈音乐,细腻曲折的人物情感?绚丽多彩的演员服装,五光十色的舞美?应当怎样去欣赏舞蹈作品?

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舞蹈艺术的相关知识。舞蹈,是一种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能够表现出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下头我围绕舞蹈最主要的三个元素:动作、情感、音乐谈谈我对舞蹈的欣赏感受。

一、舞蹈动作

舞蹈最主要的表现手段是形体动作,它承载着塑造形象、叙述情节、表达情感的多种功能。舞蹈中的形体动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形体动作。舞蹈作品中的动作具有必须的技艺性,舞蹈演员要具备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等难度较大的技巧本事。

芭蕾舞的动作是程式化的,有一套完整而严谨的动作和体系,它的标志是演员用脚尖跳舞。芭蕾舞对演员动作的要求极其严格、苛刻,如:脚尖向外要到达180度,踢腿要到达必须的高度,旋转必须快而稳,动作要做到“开、绷、直、立”的标准,要能精准地控制手、脚、臂、腿的动作。芭蕾舞剧《天鹅湖》“白天鹅独舞”:舞者伴随着音乐向上舒展;舞者两臂波动,两腿带着身体平稳地旋转。这一系列动作完美地展现出白天鹅优雅、楚楚动人的形象,表现出她在碧波中浮游时的孤傲和悲痛。当我们置身于布景真切的剧场,单单是这一系列舞蹈动作,足矣打动我们的内心,感受到舞蹈的魅力。

民族民间舞的动作最为贴近生活,往往汲取当地群众劳动生活中最典型的人物或动物形象,运用艺术加工,将其凝练为简明生动的舞蹈动作。如傣族舞蹈中孔雀的形象最为常见,舞者充分运用身体、头、和手臂的动作模仿孔雀的优美动态,或优雅地梳理羽毛,或缓步徜徉于水畔,动作惟妙惟肖。朝_舞蹈中,较为常见的仙鹤形象,朝_人民崇拜仙鹤,在其民族舞蹈中有许多类似仙鹤的动态,典雅而舒展,舞者手臂像柳枝摆动,脚步像仙鹤迈步。蒙古族舞蹈中最常见的是模仿骏马和雄鹰的动作,舞者用肩部的抖动来表现马的奔跑,以手臂的波动来表现雄鹰的展翅飞翔。如傣族舞蹈《邵多丽》,以曼妙的舞姿、清新的风格、新颖的舞蹈形式,把观众带入神秘的傣族文化中。“邵多丽”是傣族人对已成年尚未婚嫁少女的称谓,一般指十四五岁到十八九岁的漂亮少女。舞蹈传承了傣族舞蹈“三道弯”和“一顺边”的传统风格和动律,并融入现代舞的元素,丰富了舞蹈语汇。表现形式上突破了以往傣族舞常用的独舞或群舞形式,采用三人舞的形式,描绘了三位年轻美丽的傣族姑娘穿着漂亮的傣族长裙,在春天的阳光下欢乐嬉戏的美妙画面。在道具上也一改传统,巧妙地运用了斗笠、竹竿和花,配合不断变换的动作姿态,增强了舞蹈的观赏性。

二、舞蹈情感

情感是舞蹈的原动力,是舞蹈作品中人物行动的内在驱动力。表达情感是舞蹈艺术的本质和目的,情感是舞蹈作品打动观众的真正原因,舞蹈中所有的表现手段都为情感服务。

优秀的舞蹈作品,必须是在情感上富有感染力,能激起观众情感上的浪花,拨动观众的心弦,从而唤起人们在情感上的共鸣,引起一种或喜悦、或欢欣、或激越、或振奋、或愤怒、或憎恨的情感,这种情感的产生是人们在精神生活中所需要和渴求的,经过欣赏舞蹈作品,体验到这种情感,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如欣赏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这部作品反映出伟大的中国人民艰苦卓绝、前赴后继,将革命推向前进的英雄气概。秋收起义的革命风暴,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岁月,革命圣地延安的壮丽风光,抗日游击队的战斗情景,百万雄师过大江的伟大壮举,这种种历史斗争场面,都经过感人的音乐舞蹈形象,生动地展此刻观众眼前。整个舞蹈丰富多彩,既刚健又柔美,既活力又抒情,时而动人心魄,时而感人肺腑。欣赏完这部作品,感觉理解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情感的革命洗礼。

再如舞蹈《同行》讲述了两个女兵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因为水而产生的一段生离死别的感人故事。舞蹈沿袭“革命的活力,战斗的抒情”这一“前线”艺术风格,汲取军旅舞蹈独特的养分,把两个女兵相互支撑、艰苦同行的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她们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舞蹈主要经过双人造型和人与水壶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对水和生命的渴望。两个女兵在行军过程中运用了整齐划一的步伐和刚健的技术技巧动作,表现出女兵的坚强信念。舞蹈中运用了很多的托举等高难度的舞蹈动作,表现了行军路上的艰辛和两人团结奋战、克服困难的巾帼英雄气概。小提琴二重奏的音乐背景下两人深情的交流,烘托出军中姐妹的深情厚谊。舞蹈结束在一个富有动感的造型中,强调了“同行”二字。

三、舞蹈音乐

音乐与舞蹈有着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

音乐不仅仅承担着舞蹈的器乐伴奏,并且其本身就具有揭示剧情和刻画主角内心境感的作用。舞蹈所表现的情绪变化,与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形态相一致,它是经过形体动作与音乐的有机结合来塑造艺术形象的。

比如欣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斗笠舞”,万泉河边,黎族姑娘们手捧新编的斗笠,载歌载舞慰问红军。舞蹈音乐为一段合唱,主题音调源自黎族民歌《五指山歌》,音乐亲切热烈,在音乐声中,黎族姑娘们翩翩起舞,热情多姿;娘子军英姿飒爽,豪迈干练。音乐既表现了军民一家的鱼水深情,也塑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欣赏舞蹈作品时,这三个因素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不能孤立地从某一个方面去欣赏。总之,舞蹈欣赏并不神秘难解,多了解学习、熟悉了舞蹈,自然会逐步提高舞蹈欣赏的水平。《文心雕龙》有言:“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一个人“晓声”和“识器”的欣赏本事,来自不断的实践和学习。对于优秀的舞蹈作品,仅有很多欣赏,深入体会和理解,才能充分感受到舞蹈艺术散发出的艺术魅力,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前,刘清华.音乐与舞蹈[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_.

[2]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3]潘志涛.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_.

[4]冯双白.新中国舞蹈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_.

[5]田静.中国舞蹈名作赏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_.

[6]高彩荣等.芭蕾舞剧歌剧名曲精选[M].北京:蓝天出版社,20_.

[7]贾安林,金浩.中华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赏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_.

[8]_弋.中外舞蹈精品赏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_.

[9]赵铁春,田露.中国汉族民间舞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_.

[10]欧建平.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_.

[11]袁禾.大学舞蹈鉴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_.

[12]黄小明.中外舞蹈鉴赏语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_.

舞蹈美学基础论文范文 第八篇

摘要:

学前教育是就业率排行最高的专业之一,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仅要拥有必须的艺术实践本事(包括普通话、歌唱、舞蹈、钢琴、美术等技巧),还要拥有广博的文化素养与待人接物的智慧,以及敏锐的科研意识以及良好的科研本事。本文尝试将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中关于经验的结构整体概念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中的教学法进行某一方面的分析,并加以借鉴,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去。

关键词:

学前教育,舞蹈教学,教学方法

学前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十分强的学科。与此同时,学前教育是就业率排行最高的专业之一,几乎是供不应求,很多幼儿园都需要提前下“定单”来保证自我的教师资源。然而,每年仍然面临许多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景。究其原因,是因为社会不是缺少幼儿教师,而是缺少高文化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这就需要学前教育的教师,不仅仅要拥有必须的艺术实践本事(包括普通话、歌唱、舞蹈、钢琴、美术等技巧),还要拥有广博的文化素养与待人接物的智慧,以及敏锐的科研意识以及良好的科研本事。

而大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构成较本科相对多样。但归结起来有以下共通点:首先,对学前教育专业有必须程度的了解(至少明了毕业之后的工作去向及自我的职业发展方向);其次,本身对艺术比较喜欢或者有必须的艺术素养;再次,幼儿学前教育最基本的年龄段是5—6岁,因而作为他们的教师,有耐心,性格相对稳定是必须要有的先决条件。

相对于艺术类学生更注重专业方面的要求,学前教育大专的学生在专业程度上未必有很深的要求,但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又要求她们具备艺术传播方面的基本素养。这其中就包含了舞蹈等艺术类课程教学法的问题。作为艺术类课程的重要环节,舞蹈类课程的教学几乎贯穿了学前教育专科教学的始终,比较多所高校的专科教学大纲来看,舞蹈课程的设置不外乎舞蹈形体、各个舞种(芭蕾舞、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爵士舞等等)的学习,及幼儿舞蹈的教授与编创技法。众多的课程,繁多的舞种,怎样样才能在舞蹈基础不是很深厚的情景下尽快的掌握各个舞蹈的舞种风格,并且让没有太多表演经验的人迅速进入舞蹈状态并提升自信是学前教育专科学生将面临的问题。

教学目标一致,教学资料固定,然不一样的教师教授的学生呈现出不一样的教学结果,除了学生自身的素质之外,教师的教学方法无疑是产生不一样的原因。教学方法是教学工作的理论依据,在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学的理性化思维就是教学方法。用教学方法指导实践,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几十年来,舞蹈教学方法在其传承的过程中,应当成为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而不应当成为其在探索过程中的羁绊。教师想要实现教学设计和控制的科学化,必须对其教学资料进行科学的和本质上的认识,一旦认识有了偏差势必得不出科学的方法论,更谈不上科学的指导和控制,相反,则会导致教学的盲目性。

那么如何利用舞蹈教学,发挥课堂的作用,切合实际的发挥素质教育的功能。有的学者认为“素质教育是要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不只限于文化艺术学科素质”。所以课堂教学不应作为素质教育的唯一方法,这一说法不无道理,但就目前来说,社会以考试为主要的录用人才的制度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学校考核教学效果的方式也没有彻底改革,所以,学生在学校的活动还不能脱离课堂教学这一主要形式。任何将学校教育游离于课堂教学这一主要形式之外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课堂教学从任何一方面来说,都不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障碍,也不是产生应试教育的温床。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淡化课堂教学,另辟蹊径。我们应当把注意力放在课堂教学这一主要方式上,充分发挥它的作用,那么如何发挥呢?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光内获得更多的知识。要到达这一要求,作为教师来说就要根据学科知识特点,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设置必须的目标,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和教师的主导功能“以导促学”完成课堂要求的基本任务。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舞蹈课堂教学都是由浅入深、从简到繁,经过不断的练习到达逐渐掌握、不断巩固的目的。经常复习和舞台实践,就不致有学新忘旧的现象。利用教师渊博的知识和对教学课程的精心设计和舞台的表演实践,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进取性和获得知识技能的欢乐感,构成良性循环,减轻学生学习的课堂负担提升自信,获得较多知识和对舞蹈学科更多的了解。

2、注重学生本事培养。素质教育归根结底还是要培养学生的本事,而本事又是在知识的教与学中能中构成的,所以加强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本事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其资料包括:

(1)观察本事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的高级知觉形态,它是一种进取的本事。据测,人的信息量的30—90%是经过视觉观察得来的。鲁迅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因而舞蹈课程的教授,首先要有观察的本事,要观察生活,观察各类舞蹈活动,并且在观察中善于以舞蹈家特有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归纳。让学生学会分析、观察所得的信息,导出正确合理的结论,从而发挥意识对学生智慧的启迪作用。

(2)培养思维想象本事。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本事包含的范围很广,舞蹈学科的思维力主要指形象思维本事,异常是动作思维本事。当它发展到高级阶段时,它本身也存在动作的抽象思维本事。一个经过系统训练的舞蹈家,对动作的敏感性,就具备归纳、概括、划分与综合的本事。所以十分的利于培养他们对表现与研究对象的本质与规律的认识。凭借观察记忆中的各种信息,运用思维形式,经过主观的加工、组合与改造,创造出过去未曾感知过的舞蹈形象的'一种心理过程。

舞蹈的教学方法在历史的扬弃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它往往体此刻教学方法的个体差异性上。在舞蹈教学实践中,不一样的教学方法产生出的效果和效应大不相同。如果授课人不注意新的教学方法的学习,始终固守落后的教学方法,不但意识不到它的错误和在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危害,恰恰相反,却依然盲目地行进在这条所谓的正确的道路上。而与时俱进,始终坚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无疑是一种进取的、具有探索精神的、值得肯定的态度。它在某一点或几点上突破陈规,脱颖而出,并在教学实践上取得成功。这种进取的教学态度所孕育出的新的教学方法,在经过实践检验后,必然会成为舞蹈教学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总之,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的教学方法在总结继承、与时俱进的基础之上还要做到的就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仅有不断秉承这一指导思想,才能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不断提高!

舞蹈美学基础论文范文 第九篇

摘要:舞蹈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主要通过肢体语言与变换的节奏进行美的绽放。舞蹈审美作为评判一部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在舞蹈艺术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同形式的审美特征。本文结合舞蹈艺术的发展,从中国舞蹈艺术发展、舞蹈审美以及审美特征进行了简要的探究和阐述。

关键词:舞蹈艺术;审美特征;技艺欣赏

舞蹈作为人类生命最活跃、最重要、最充分的情绪表现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展现了人类在肢体运动时的艺象美。所谓的艺象美是作品中由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想象或者审美意象整合的多层次总体,也就是西方国家说的艺术本体。舞蹈作为人类生命周期的浓缩,从审美特征来看,它不同于其他艺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分析舞蹈作品的审美特征,在掌握审美特性的同时,对提高欣赏水平和舞蹈审美有很大作用;同时,它也是提高舞蹈欣赏技巧与艺术修养的基础条件。

1、中国舞蹈艺术发展与舞蹈审美

舞蹈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从中国舞蹈发展来看,不管历史怎样发展,舞蹈始终都被作为文化现象传承、发展。随着社会进步,它的内容在不断丰富与充实,到了明清时期,它已经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从戏曲中分离出来,逐渐成为凭借身体就能反映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的人文艺术。中国当代舞蹈大多是专业的舞蹈作品,随着舞蹈多元化的推进,舞蹈艺术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不仅从观赏方面,从专业角度来看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还出现了专业的舞蹈培训学校。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舞蹈艺术不仅越来越丰富多彩,同时也推动了文化繁荣的进程。人类作为舞蹈艺术的主体,它不仅表现在舞蹈艺术形式,还包括艺术体操、武术竞技等方面,通过多种形式打造舞蹈美感。人体动作变换作为整个舞台表演的关键,只要赋予了形象特征与社会功能,就会给人类带来不同的感受。通常杂技需要表演者拥有超强的意志与熟练的技巧,再通过高难度动作展现艺术美。而舞蹈不仅是动作与动作的堆砌,同时它还承载着对应的文化精神与动人情感,在世界万物好与坏都表现出来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审美评价,同时这也是震撼心灵的一方面。在舞蹈表演中,它遵循一定的规律,节奏作为舞蹈艺术的关键部分,在造型、节奏的双重润色下会显得更加流畅、自然。另外,舞蹈艺术每次变换都会根据必然性、连接性,在整体感觉的引导下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在这过程中,舞蹈语言让舞蹈形象更加生动,从而也就形成了独特的美感。总体来讲,舞蹈审美与舞蹈本身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在技艺性、抒情性、独创性的影响下更加精密,再综合汇总成舞蹈。而利用审美特征发现舞蹈本质就是考验艺术形式的一种方法。

2、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1)舞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2)将叙事与抒情完美的结合

古文《毛诗序》曾这样说过“情动于中,行于言,言之不足,古嗟叹,故泳歌,泳歌不足,足之蹈,手之舞也。”这也展示出人在激动时,会情不自禁的跳舞。舞蹈表达情感的特点是神行整合,用体动展现感情,给人直观的形象。由此可见,抒发情感的最好方式仍是舞蹈,它虽然没有影视作品的台词与客套的语言叙事,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利用对应的场景和音乐叙述事件。在舞蹈艺术形式中,常用比拟、象征的手法,通过优美、无声的肢体语言展现故事情节,表达情感。而观众在舞蹈艺术欣赏中,也通过对表演者舞蹈旋律、舞姿的感悟,充分展现想象力,掌握故事情节,体会舞蹈蕴涵的感情。如:芭蕾舞的代表作《天鹅湖》,在这部作品中,起初王子与天鹅相遇是一段古典的双人芭蕾,通过表演者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极其细腻、巧妙的展现了奥杰塔从提防、恐惧心理到信赖放心的心理转变,最后萌发爱情的转化过程。在这段舞蹈中,没有语言描述与台词,但是却将主人公情感描绘得淋漓尽致。

(3)虚拟象征的审美特征

舞蹈作为生活现象的概括,它不是直观的纪事,而是将虚拟象征作为艺术表现形式,进一步展现审美特征。在舞蹈表演过程中,通过舞蹈人员姿态、身体动作代替语言,从而进一步反映思想情感、展现故事情节。因此,不了解审美特征,就会让刚接触舞蹈的人员展现出“看不懂”的感觉。在舞蹈剧中,通过舞姿与情感动作,用屈指可数的方式展现舞姿。例如:舞蹈家王霞主演的《金山战鼓》,从整体来看,它是一部展现情感的作品,但是也有一些部分是纪事的环节。当表演人员站在鼓上查探军情,不幸中箭时,表演人员用手紧紧的捂着胸口,在鼓面做后桥动作,并且逐步形成拱形,最后从鼓上滚下来。在这段舞蹈设计中,主要以抒情为体裁,在直观纪事的过程中,展现受伤疼痛的场面,再将细节放大,展现人物形象,达到主观纪事、虚拟象征两者结合的效果。

(4)技艺与综合的审美特征

技艺性作为舞蹈艺术完成蜕变的核心因素,舞蹈演绎的内容必须在神话传说与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它的主题心理是完成高难度的技艺。通常,多圈旋转、跳跃都是高难度的动作,在体现技艺性的同时,必须根据舞蹈动作的软软性进行。舞蹈不仅是一种文化形式、一门艺术,更代表着一个民族与国家的特征,所以它具有广阔的演绎范围和创造区域。而舞蹈审美作为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过程,如果只依靠审美特征很难完成,所以必须结合多种形式展现艺术美。

3、结束语

舞蹈艺术作为一种鲜明的表现形式,它拥有独特的审美特点。在实际生活与学习中,我们必须根据审美特征,从各方面提高艺术修养与舞蹈艺术。

参考文献:

[1] 黄颖.试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与欣赏[J].时代文学,20_(15):216217.

[2] 黄涛.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J].科教导刊,20_(8):182,184.

[3] 蔡蕾.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功能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_,31(8):198199.

[4] 兰宏建.现代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摭谈[J].群文天地,20_(11):145146.

[5] 马虹.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与意蕴[J].大众文艺,20_(20):9394.

舞蹈美学基础论文范文 第十篇

舞蹈从来就是与音乐分不开的,舞与歌相应,“歌主声、舞主形”,因此任何一种舞蹈都有着极强的节奏美,中国的、外国的、现代的、古典的、民族民间的、芭蕾的等等,都无一例外。

舞蹈艺术是具有节奏性的.、造型性的,人体动作姿态为主要表现手段来传情达意的。尽管舞蹈表现手法上不像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字那样具体,但都可直接由意象、视象的舞蹈形体律动的节奏加以体现。用众多不同的动作,连续出现于流动不停的时空过程中,并以运动着的造型来抒发人物的情感,从而引起鉴赏者的感情共鸣。

在舞蹈过程中,不论是跳、转、翻、腾,还是扭、摆、进、退,甚至舞动中的一指、眼神的一动以及每一个呼吸都包含着舞曲的节奏,紧扣着音乐曲度,去表现舞蹈过程中微妙的节奏感,使审美个体从视觉到听觉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发生感情共鸣,并为之感染。

我在这里需要强调一下这个“舞蹈过程”中的“过程”二字。大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个例――某某演员节奏感差,不是快半拍就是慢半拍,我觉得这样说有点冤枉了该演员,他和她实际上不是合不上节拍,而是合得太呆板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像是刀切豆腐似的,不是在跳舞,而是在做广播体操,这样才显得与众不同,合不上节拍。原因是他和她没有领悟到“过程”的重要性。

这个“过程”是什么?我理解为“前一个舞姿与后一个舞姿的过度与衔接”。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舞蹈感觉”。这个过度和衔接掌握得好,舞蹈感觉就有了,否则就会不合拍、不合群、没味道。语言文字特别讲究“抑、扬、顿、挫”,我们的舞蹈语言同样如此,舞蹈表演中的“欲前先后、逢左必右”的运动规律想必也是这个道理,遵循这个规律方能体现出节奏美。

舞蹈美学基础论文范文 第十一篇

[摘 要]本文从舞蹈情感体验的含义出发,从舞蹈这种特殊的艺术表演方式和准确深入体验主角情感是舞蹈表演成功的关键两方面探讨舞蹈表演中主角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就如何准确深刻把握表演中主角情感体验提出自我的见解。

[关键词]舞蹈表演 情感体验 主角

一、舞蹈情感体验的含义

“情感”在《心理学大词典》中解释是,感情一词被界定为“情绪和情感的总称”,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引起的心理反应,与环境和感性有关;另一方面是人自身对事物的喜爱和关切之情[1]。

体验是个体身临其境或亲自实践,感受事物、环境的丰富和微妙,并产生独特的情绪和认识。它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作为活动,即主体亲历某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体从亲历中获得认知和情感[2]。

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蹈者融入主角的情感世界,感受主角在既定环境下的喜怒哀乐,对舞蹈艺术表现力有很大的帮忙,对艺术表演中主角的的塑造也有很大的帮忙作用。

二、舞蹈表演中主角情感体验的重要性

(1)舞蹈这种特殊的艺术表演方式,要求表演者更深入体会主角情感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3], 经过舞蹈演员的形体动作来表达主角的情感、性格等,在舞蹈艺术表演中,动作的技巧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表现人物内心感情、塑造人物性格特性和精神面貌。舞蹈三要素:动作、造型、表情。在构成舞蹈的诸要素中,动作是居于首要地位的,没有人体动作,就没有舞蹈。舞蹈人物的塑造、舞蹈情绪的表达、舞蹈意境的展现,始终贯彻在舞蹈动作中。可是这些动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体动作,而是从日常生活中选择、提炼、加工、改造、演化而成的一种具有程式化、形象化的舞蹈语言。这些动作具有必须的形式和规格,并且有确定的名称。例如芭蕾舞的“阿拉贝斯克”(Arabesque)、中国古典舞的“顺风旗”和“小射燕”等。它丰富和提高了舞蹈的表现手段,使舞蹈艺术进一步规范化,同时还有助于各种舞蹈风格的构成和稳定。舞蹈以人体流动美的动态为语言来塑造舞蹈形象,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古今中外优秀的舞蹈作品,无不是由于动作新颖、具有特色、塑造了艺术形象才取得成功的。所以,舞蹈人物的塑造、舞蹈情绪的表达、舞蹈意境的展现,始终贯彻在舞蹈动作中,另外表情是舞蹈艺术的灵魂,没有表情的融合,有

些动作即使有生动的节奏,也还是没有生命力。

舞蹈除了以动作为表现手段之外,也取决于舞蹈的造型。舞蹈造型是一种人的形体动作,它是以人体的四肢和身段以及表情姿态构成某种相对静止的形态。这种“形”与“神”结合产生的富于雕塑感、美感的形象动作,是对刹那间的生活片段的凝固,一种静态的艺术形象,具有巨大的表现力。许多舞蹈在开场和结尾时,为了渲染场景和人物的诗意美,常把流动的舞姿化为静态的造型,场中出一个特殊的艺术空间,给观众一种新奇的美的享受。

表情是舞蹈艺术的灵魂,没有表情的融合,有些动作即使有生动的节奏,也还是没有生命力。所以说舞蹈的“律动性”是内在的情感和外部动作相统一的节奏的直接反映和集中体现。舞蹈的动作性还决定了舞蹈创作在题材的选择、情节的安排、人物性格刻画等方面都要体现可舞性的原则。

无论动作,造型,还是表情,最终都是围绕着表达情感,舞蹈只能依靠人体和动作来表达情感,它不想说话一样那么容易表达,所以更加需要表演者深入体会主角的情感世界,这样才能从日常生活动作中选择、提炼、加工、改造、演化而成的一种具有程式化、形象化的舞蹈语言舞蹈以人体流动美的动态为语言来塑造舞蹈形象,所以说主角情感的体验是舞蹈表演这种特殊的表达艺术方式所决定和每个表演者必须具备的本事。

(2)准确深入体验主角情感是舞蹈表演成功的关键

舞蹈表演是否成功,舞蹈中人物情感是否能感染打动观众,完全依靠舞蹈演员表演这一最重要和最关键一个环节。

虽然主角的性格特性已经在舞蹈编导那构思和编排好,但仍依靠于舞蹈演员在编排好的固定模式下有自我体验自我感动的二度创作,舞蹈演员是否对作品的深度理解,是否能融入自我的情感到作品中去,是否能很好的完成作品,都直接影响整个表演最终的效果。而演员对主角的把握,取决于演员自身的生活经历,气质,性格,和对作品不一样的理解,所以不一样的演员表演同一个主角,甚至是同一个演员在不一样时光或不一样情绪下表演同一作品,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这就是为什么经常说艺术常演常新。所以在表演者舞蹈本事水平相当的情景下,谁的生活轨迹更接近这个主角,谁能更深入的把握主角的内心世界,谁的演出就更成功。

三、舞蹈抒发情感的方式

(1)直接抒发。在舞蹈表演中为塑造人物形象,直接地抒发要表达的某种内心感情,去强烈地感染观众,抓住人物最动情的时刻,以情动舞,把无形的情化为可见的形象。

(2)间接抒发。在舞蹈作品中借助于动物的特征、自然界景物中的形态等,以借物比喻手法,赋予作品以浓郁感情色彩,把生活中感受到的主观感情、真情、活力与客观外界的景物达成有机的统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地反映了我们生活的诗情画意。

(3)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中突出抒情。在情节舞蹈和舞剧中运用“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中突出抒情性”的表达方式,把内心境感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透露出来。抒情并不排斥叙事,它们往往互相渗透,糅合在一齐,一方面以精致的情节发展,一方面着意刻画表现人物心理的复杂多样的感情,在情感抒发方面大做文章,将主人翁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这种强烈的抒情性才使得观众为舞蹈所牵动,受到深深的感染。

四、如何准确深刻体现表演中主角情感体验

舞蹈演员怎样样将主角情感转换为自我的情感,如何才能更好的表现主角情感呢?

(1)掌握舞蹈技巧是情感表达的基础

舞蹈始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表演艺术,舞蹈的动作技巧是一齐情感表达的基础。一个舞蹈动作首选要做到位,分寸把握得足够充分恰到好处的力度和舒展性,才能更好的表达情感,如果跳起来歪歪扭扭,落地又不稳,这如何让观众联想到主角所要表达的喜悦之情?

另外舞蹈动作技巧不断推陈出新,不断的学习新的舞蹈动作语言,才能运用于更多可表达的情感。

(2)加强呼吸,眼神,面部表情的训练增加感染力

舞蹈是无需说话的,一切都靠舞蹈演员的表情和舞蹈动作来表达情感。要想控制好主角中的情感,首先得控制好自我的呼吸,舞蹈是在一系列高强度运动中的表演,仅有控制好自我的呼吸,才能让自我的眼神,面部表情和动作不变形。这样舞蹈演员才能随着音乐和情节的发展需要展现出相应的喜怒哀乐。有些情感是需要呼吸,眼神,和表情配合来表达的,比如紧张,兴奋,生气,或屏住呼吸,或呼吸沉重,眼神和表情或眯着,或专注,或瞳孔放大,肌肉扭曲。这些都靠平时训练积累才能在表演中更好的表现主角情感。

(3)运用想象升华情感

舞蹈的想象有三种,氛围想象,心态想象,形象想象。氛围想象是对主角的环境身世经历犹如身临其境的幻想感受。心态想象就是透彻的把握主角的心理状态和构成,了解主角在情节中的所思所想,努力做到如问其声如见其人的境界。形象想象就是对主角整个人的言谈举止,一举一动的想象,幻想不至于表面,甚至是其内在的人物性格,品质都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如果能够在表演前了解剧本的时代背景及主角的背景故事,查阅与时代背景,主角背景同类型的相关资料,经过分析主角的性格特征,分析与自我相同的地方与不一样的地方,在内心与主角内心进行沟通,对主角人物内心世界整体的构思,例如说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主角会怎样样处理,不只在表演中,甚至在生活中以主角自居,全心的投入,逐渐的爱上主角,以主角自居。舞蹈演员能做到这样去把握主角情感世界,舞蹈演出必须会成功的。

参考文献:

[1]平心.舞蹈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_;

[2]姜肖.情感体验基础上中职音乐.舞蹈专业教学课题研究,20_;

[3]金秋.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_。

舞蹈美学基础论文范文 第十二篇

摘要:

艺术表现力是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感染力,是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和灵魂所在。舞蹈作为一种源自自然、来自人类灵魂深处情感的生动肢体表达,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是经过舞者而传达给观众的,使观众受到触动,从而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这对从事舞蹈专业学习的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艺术实践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探讨艺术实践对舞蹈专业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

艺术实践;舞蹈;艺术表现力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走出课堂,从社会这个广阔的舞台不断汲取舞蹈艺术灵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被动地理解知识,主动重组和重建自我的知识体系,让学习充满乐趣,这是每一名学生和教育者期望看到的。艺术实践正是舞蹈专业学生从被动学到主动吸纳的一种转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发掘学生的潜力,对培养舞蹈专业的学生的艺术表演力及综合本事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舞蹈艺术实践的定义及内涵

三、艺术实践对舞蹈专业学生艺术表现力的作用

(一)舞蹈艺术实践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为艺术表现力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舞蹈课和舞蹈实践活动(如舞蹈比赛)结合提高学生审美观舞蹈课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教学方式主要围绕讲解——训练——讲解进行,教师以主导地位的主角传授舞蹈基础知识,学生基本是被动理解者,周而复始,学生对舞蹈课学习的兴趣就会降低。为提高舞蹈课的教学质量,要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舞蹈艺术实践比赛活动,把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舞蹈实践比赛中去,注重学生对舞蹈知识的应用,体验、赏析和创造。要强调艺术实践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它是教学活动的延伸,也是对舞蹈课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检验,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注重舞蹈课和艺术实践比赛活动的相结合,为给学生供给艺术实践的机会,经常参加艺术实践比赛活动的学生同没有参加艺术实践比赛的学生相比,他们之间是有必须差距的。所以,经过必须的舞蹈知识学习后,要安排和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比赛活动,把理性认识上升为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舞蹈知识更广泛的学习兴趣,到达培养舞蹈艺术表现力的目的。

(二)舞蹈艺术实践能够提高学生的模仿力,进而提高其艺术表现力

舞蹈美学基础论文范文 第十三篇

舞蹈是动作的艺术,光有造型还不能构成舞蹈作品,必须靠人体动作的衔接变幻,形成动态美。

动态美着眼于舞蹈语言的组织和变化,作用于观众的心里,从而萌发和产生美感。虽然它首先表现的是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构图,但主要体现都在于作品的整体动作和创造出的形象,体现于它们的内在联系、内在含义和外在形态的统一之中,以虚构的、象征的诗化情态传递感情信息,构成舞蹈美的形象,让审美者欣然接受舞蹈动作的内容和思想。

从所有获得成功的舞蹈艺术作品来看,其舞蹈语言都不是对生活“取景”式的原型复现,而是带有强烈主体感情色彩,富有想象力的审美创造活动,是生活美丽的升华,因此具有动态美的艺术魅力。

例如:舞蹈《海鸥》,一群矫健的男演员,以他们强壮有力的手臂动作,构成一组组海鸥搏击大海的形象,让人们欣赏到一种阳刚之美,一种力量之美,一种不屈不挠、充满自信、积极向上的美。而舞蹈《踏歌》,则是一群青春年少的女演员,用她们千姿百态的柔韧舞姿,构成了一组组似风吹杨柳般的画面,让人们欣赏到一种纯情之美,一种娇柔之美,一种梦幻似的活泼、可爱、甜蜜的美。

舞蹈美学基础论文范文 第十四篇

[摘 要] 舞蹈美感是舞蹈美学中重要的基本问题之一。作为一名舞蹈编导具备舞蹈美感是十分重要的。舞蹈编导始终将其舞蹈美感渗透贯穿在舞蹈作品的整个创作过程中,从而到达舞蹈作品的结构美、语言美、构图美、整体美,使这些美的舞蹈形式始终服务于舞蹈的资料。舞蹈编导培养自身的美感需要加强多方面的学习。

[关键词] 舞蹈美感 结构美 语言美 构图美 整体美

“舞蹈美感”是舞蹈艺术领域中常用的词汇。“它是人们经过视觉、听觉、动觉的感觉器官在对舞蹈美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的审美过程中所产生的赏心悦目、怡情悦性和精神需要的满足后,所引起愉悦欢乐的一种心理状态。舞蹈美感在舞蹈基础理论和舞蹈美学中是与舞蹈美同样重要的基本问题之一,因为舞蹈美感是进行舞蹈审美活动的基础,所以舞蹈创作和舞蹈欣赏都不能离开舞蹈美感。”①作为一名从事舞蹈创作的教师,如果没有舞蹈美感或是缺少舞蹈美感,那么他的舞蹈作品就不能引起人们的青睐和喜爱;不论其反映的生活是多么的正确,也不能产生感染人的艺术魅力,从而使舞蹈作品失去了审美价值。所以,舞蹈编导应提高对舞蹈美的感知、理解水平,并具备必须的审美本事。

在舞蹈作品的整个创作思维过程中,舞蹈编导的舞蹈美感始终渗透贯穿在其中,无论在资料还是形式上,都需要时刻遵循舞蹈艺术规律、遵守舞蹈美学原则,把握舞蹈美感的直觉性、情感性、思理性、民族性、享乐性的五种特征。这样舞蹈编导在生活中发现了美的事物后,才能运用美的舞蹈形式表现和反映美的生活资料,从而把自我对生活的感受准确的传达给观众,使他们在情感和思想上受到感染和鼓舞。接下来我将简单的谈谈舞蹈编导如何运用美感并经过美的舞蹈形式来表现舞蹈资料。

一、结构美

舞蹈创作中的结构问题,不仅仅作为创作步骤之一来重视,并且是衡量舞蹈编导艺术功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在舞蹈创作过程中,舞蹈的结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取材于音乐作品,在已有的音乐结构基础上,用舞蹈的物质形态将音乐内涵外化为视觉形象。另一种是确定了舞蹈题材后,谋篇布局、意境情调、音乐特色、时光长度、舞段安排均在结构这一步骤中。

无论是以情节结构、情感结构、心理结构、时空顺序结构、时空交错结构方式构建舞蹈,还是以音乐的交响乐章结构来创编舞蹈,我认为,作为舞蹈编导应当把握舞蹈结构脉络清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的原则。一方面,经过舞蹈的结构,能够让观众基本理解舞蹈编导“想要说什么”、“表达什么”;另一方面,舞蹈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在时光的流动中展现空间资料。时光长度的准确性相当重要,要看某个舞段表现的是什么,在整个舞蹈中起什么作用,过长则令人生厌,过短则使人不满足。“过”与“不及”都是美学上的失误。还有,整个舞蹈的结构既要有整体统一的格调,也要保证在统一之中的多样性色彩,力求舞蹈作品中有一个“亮点”。也就是说舞蹈的每一部分情绪都要有相应的变化,不能从头到尾都平淡无味。许多事实证明,当作品中的“亮点”出现时会给欣赏着带来极大的愉悦和强烈的感染力。

二、语言美

众所周知,舞蹈是以人的身体为物质载体并以人的肢体语言作为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由舞蹈动作所组成的舞蹈语言则是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舞蹈编导对生活的审美评价和审美梦想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所以舞蹈语言的美关系到舞蹈形象塑造的是否生动、准确、感人。而创编出具有“美感”效果的语言,给人以难忘的“美感”印象,也就成为每一个舞蹈编导追求的目标。

三、构图美

舞蹈构图也叫舞蹈画面,是舞蹈在时光和空间中的动态结构。一般指舞蹈者在舞台空间的运动线(不断变化流动的舞蹈路线或队形)和画面造型,它是舞蹈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编导在设计舞蹈构图时,必须从表现舞蹈作品和塑造人物形象出发,来选取适当的表现形式,安排和舞蹈动作相结合的空间线,构成不断移动的画面。空间运动线的选择和使用要根据不一样线条所能引起人的审美情感的体验为其标准。如斜线和竖线能表现强劲、有力的动势,横线则较平缓,曲折线则显得游移和跳荡,弧线和曲线则能表现出流畅、柔和的情调等等。同时编导们在常用的构图方法基础上,舞蹈构图要服务于舞蹈作品资料,要从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出发,要衬托和展现舞蹈作品的规定环境,舞蹈队形的移动变化又要贴合形式美的规律和法则。舞蹈编导在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的构图时,掌握、遵循并理解这些规律和法则,在舞蹈艺术创作的实践中就会自然的将内心的美的感受外化到舞台的画面中。

四、整体美

舞蹈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除了运用人的肢体语言来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以外,还依靠音乐、灯光、服装、道具等等作为辅助手段。一个成功的舞蹈作品,前期的舞蹈创作思维过程全是由编导独立完成,而后期的音乐制作、排练、合成都需要与作曲教师、演员、灯光师共同合作才能完成。所以,在各个环节编导都应当具备敏锐的、准确的审美本事和确定本事。也就是说舞蹈编导的“美的感觉”,一向要渗透到舞蹈作品产生的全部过程。这包括音乐形象是否贴合舞蹈画面,音乐情绪的变化是否与舞蹈结构相吻合等!演员的表演是否到位?舞蹈服装的颜色、款式能否为舞蹈形象增色及舞台灯光的使用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舞蹈编导运用内心的美感去确定如何打造完美的舞蹈作品!所以,对一个作品整体美的把握,是检验编导综合本事及审美确定本事的重要指标,也是编导者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想象本事、情感体验、操作本事的大交织、大汇合,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舞蹈编导的美感基础之上的。

那么,舞蹈编导该如何培养和提高自我的舞蹈美感呢?我认为,首先作为一名舞蹈编导应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舞蹈美感是一种心理机制,从人的心理活动中的情感反应来说,它必然受人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生活经历、知识水平、爱好情趣、个性特点等的制约和影响。“实践证明,人们仅有在喜欢、爱慕、欢乐、满意的情境下,机体内部舒展和谐而发生快感,这时才能产生优美的感受,而美感就是在这种生理快感的基础上发生的”。⑤ 由此可见,仅有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具有进取、乐观的人生态度的人,才能更容易产生美感,才容易创作出引人奋发向上的作品来;那些总是有消极情绪、颓废思想的人其作品是很难让人引起共鸣的。其次,舞蹈编导应当热爱舞蹈事业,提高文化涵养,刻苦钻研舞蹈专业知识和舞蹈理论知识,从实践和理论中提高对舞蹈美的感知理解本事。尽可能多的掌握不一样风格的舞蹈素材,在实践中深入的了解、挖掘民族的、民间的、古典的、现代的不一样舞种中美的元素,多看优秀的舞蹈作品,积累丰富的经验。要深入学习舞蹈艺术概论、舞蹈美学、舞蹈心理学等的理论课程,努力把理论和舞蹈实践结合起来,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再次,舞蹈编导要善于在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兄弟艺术

领域中吸取、借鉴美的形式,提高自身在各个领域的艺术修养。如向文学和戏剧借鉴舞蹈的结构方式,向绘画和雕塑借鉴构图的艺术等等,这对于舞蹈编导开拓思路、强化美的感受本事,都有很大的帮忙。最终,舞蹈编导还是要以生活为源,善于用“舞蹈的眼睛”去观察世界,捕捉生活中美的事物、美的情感,并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

总的来说,舞蹈美感是舞蹈审美活动中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以上所谈的仅是关于在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舞蹈编导所要具备舞蹈美感的一些问题及方法。舞蹈编导和舞蹈美感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有待于我们在舞蹈审美活动的实践中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舞蹈美学基础论文范文 第十五篇

1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有一个漫长的演变,并且在戏剧的基础上形成戏剧舞蹈,之后又经历了中国古典舞和学院派古典舞三个阶段。古典舞继承了戏剧舞蹈的动作,经过演变形成自己独特个性,又给学院派古典舞提供了发展基础。戏曲舞蹈是中国戏剧的重要形式与中国古典舞之间有很深的渊源关系。中国古典舞初建阶段,吸收了戏剧舞蹈的精髓,承接戏剧舞蹈的文化精神和舞蹈动作,加快了古典舞的发展步伐,为其建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1950年中国古典舞正式命名,并且脱离了戏剧舞蹈的称谓,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特性向前发展,也为学院派古典舞发展打下基础。学院派古典舞是在前两个阶段基础上进行完善和发展,也赋予了其新的内容,产生了比较典型和有代表性的作品。回顾中国古典舞的历史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中观念不断变化。

2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现状

中国古典舞传承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延续和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多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有着明显的变化,却具有强烈时代感。中国古典舞通过不断创新和探索成为当代舞蹈艺术体系一员。但是中国古典舞不可能离开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底蕴。否则将造成古典舞的精髓大量流失,失去本来面目。中国古典舞首先要弘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继承传统民族审美特质。因此未来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之路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返璞。为了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古典舞也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中国古典舞学科继承与发扬传统舞蹈中的风格特征,更深刻的认识传统艺术的精髓。同时中国古典舞也可以吸收外来因素,完善中国古典舞。中国古典舞在当代的舞蹈创作中,很容易直接“引用”现代舞技法,造成了大量古典舞剧目内容相似。忽略了古典舞要表现的人物思想和特征,甚至个别编导直接吸收西方舞蹈,减少了传统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学中的审美特征,古典舞的艺术价值大大减弱,弄得中国古典舞千疮百孔的。

3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未来

中国古典舞艺术要传承民族文化,坚持民族化的审美,在面对异域文化冲击时,守护好自己的文化疆域,必须坚定自身的优势,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求发展。

整合中国古典舞语言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中国古典舞创作语言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完善与丰富中国古典舞的语言体系才能为古典舞的未来发展提供传播的基础。整合中国古典舞语言非常必要,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巩固以及再提炼,是传承的要求。中国古典舞蹈语言具有古典舞审美特征的经典语言,加强和完善语言系统,形成自身独特性,特别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和广漠的土地上,给中国古典舞提供了全新的素素材。在传承与整合中,要抱有谨慎的探索精神,挖掘出古典舞语言最精粹的素材。同时在如今的大量古典舞作品之中,许多现代舞、当代舞语言词汇已经渗透进来。中国古典舞不断传承和发展变化,才能承载时代赋予的使命,克服重重困难,为创建古典舞学科打下基础。

继承与开拓创新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未来发展,不仅需要开拓创新,更需要进行有效的传承,重视传统文化,寻找一条属于古典舞自己的独特的道路。中国古典舞要与时代紧密接轨,只有在不断地发展演变中,把立足点构置于现当代,建立中国古典舞学科,我们后来者要继承他们的衣钵,通过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让中国古典舞继续辉煌在舞台上。

“和谐”发展

中国古典舞原则“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品格,是中国文化中的整体体现,是自然与人的审美境界合之为一,它深刻影响了古代审美体验与生命体验。在当今社会,中国古典舞遵循“和谐”发展的原则,建立在中国传统审美基础上,代表中国古典的形象。目前,中国古典舞学科正处于不断构建完善的状态,需要我们以“和”的态度,开放式的思想,接纳新的元素,反复试验,最终为我所用。

“融合”优秀的古典舞素材

现代中国古典舞艺术要长远发展,要保持持久而旺盛的艺术活力。面对当今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如何面向世界,如何与国际完全的接轨,如何以独特的民族性独占鳌头都是我们要探索的问题。中国古典舞走向世界之前,要保守住古典舞自己的文化概念和文化形态,结合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后充分研究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并去其糟粕,筛选辨别,才能形成两文化的完美融合。在西方文化进入国门时,同样震荡与冲击着中国人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引起了国民在审美享受和审美取向方面的变化,中国古典舞蹈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西方芭蕾舞传入中国,在中国古典舞的训练中芭蕾的训练体系和内容被大量吸收与借鉴。但中国古典舞并没有盲目的照抄照搬,更不是简单的复制,取芭蕾本身所具有的科学、系统的方法论去总结和吸收,形成科学的训练方式与方法。中国古典舞不能因为学习或借鉴了其他舞种就否定旧体系的一切,而是在强大的历史背景下,拥有了自己的审美观念和与众不同的展示方法,也形成了独特的传统风格。学习或是借鉴时代的优秀舞蹈文化是继承或是发展所必须的。闭门造车式的发展会封闭中国古典舞发展的思路。借鉴本身就是一种“融合”,并不仅仅是一味的加法,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芭蕾的优点相结合,芭蕾的科学性与中华民族的风格特征融合,保留自身“灵魂”的基础上,博取众家之长,吸收各个舞种的精华,开辟一条中国古典舞独特的发展道路。总之,中国古典舞在未来中国的发展之路是光明的,它是建立在深厚的中华传统舞蹈美学基础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舞蹈的民族特征与个性,有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底蕴,大胆创新与借鉴时代发展精髓。随着中国古典舞坚持不懈的发展和发扬,呈现在全世界的舞坛之中必将是全新的、辉煌的面貌。

推荐阅读:

  硕士论文自我评价范文优选28篇

  司法责任追究论文范文通用10篇

  论文怎么写初中范文共75篇

  硕士论文致谢范文格式精选10篇

  大学爱国论文范文参考8篇

  美妆论文初稿模板范文通用8篇

热门标签: 舞蹈
舞蹈美学基础论文范文15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浅谈“后奥运低谷效应”和应对的策略

浅谈“后奥运低谷效应”和应对的策略, 2008年奥运会结束了,奥运经济如何走向? 内容摘要: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结束,我国的奥运情结愈发浓郁。但奥运经济在促进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暗藏着负面影响,即后奥运低谷效应。本文阐述了后奥运低谷效应的涵义,并结合近几届奥运会主办国的经济状况分析了后奥运低谷效应产生的原

其他论文2023-01-21

新经济社会学的中国研究

新经济社会学的中国研究,拙著《迈向 中国 的新 经济 社会 学:交易秩序的结构 研究 》(后文简称《迈向》,已由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中心任务,是研究交易秩序的结构。建构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学只是该项研究引申出的一个结果或副产品。书名的倒置与出版者的意愿不无关系,但事实上它也的确把在中国建设新经济社会学

经济论文2023-02-06

浅谈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的文献

浅谈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的文献, 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资本市场中的有效市场假说问题展开理论评述。由于学界对这个问题争论颇多,逐渐形成两种理论假说来解释实证结果,由于一些与CAPM模型预测不一致的异象或迷,80年代后又由此产生一些争论。 【关键词】有效市场假说;股票收益;账面市值;成交量 一、引言 有效市场假说

其他论文2023-01-21

新气候经济学

新气候经济学,最近,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对全球变暖证据的最新评估表明,科学家比此前任何时候都要确定人类活动——主要是燃烧化石燃料——正在引起气温和海平面升高。近几年来,一系列极端天气事件——包括纽约和新泽西的飓风桑迪、中国的洪水和美国中西部以及俄罗斯和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旱灾——造成了严重伤害。上月,墨西哥经历了

经济论文2023-02-06

中国地理学研究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

中国地理学研究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获得了辉煌的成就,地理学也如此。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我们面临的自然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及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这种变化向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实际问题。地理学家充分利用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地理学家组织和参

其他论文2023-01-21

试论中国经济“新常态”

试论中国经济“新常态”, 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已成为全球瞩目的关键词,但海外舆论对其解读却众说不一,有人对中国经济放缓充满担忧,预测通缩压力和就业压力将日趋增大,也有人更倾向观察经济放缓背后的阳光面,对中国经济给世界带来的机遇有更多期待。在此背景下,12月上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备受瞩目,这次会议为海内外舆论解读中国经

经济论文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