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简史观后感和感想(八篇)

更新时间:2023-12-28 09:57:0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简史观后感和感想一

历史的转型期。这一时期,是我们党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是党的工作重心从武装斗争转向经济建设的历史时期,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巩固新中国、建设新中国的历史时期,这一阶段在中国发展史上是一个巨大转折。

实践的探索期。社会主义建设,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供模仿复制,又不能照搬照抄他国制度模式,只能靠自己探索创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

制度的形成期。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进行了不断探索和不懈努力,顺利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逐步确立并巩固了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土地、外交、军事等各方面的重要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理论的完善期。这一时期,我们党力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认识,形成了指导中国发展的新的理论成果,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思想基础。

精神的勃发期。这一时期,虽然物质生活极其匮乏,但全国人民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涌现、迸发出了以雷锋、焦裕禄为代表的英雄模范和以“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为代表的时代精神,激发了社会各阶级拥护党和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至今都激励着全国人民奋勇前进。

根据海东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工作实际,结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一时期党的历史的学习思考,有四点体会,和大家交流、共勉。

一要汇聚忠诚于党的信仰力量。历史证明,只有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就能凝聚起中国人民的力量与智慧,攻克无数艰难险阻。当前,海东推动城市崛起、乡村振兴的任务艰巨,抓好生态建设、绿色发展的担子不轻,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实践的要求紧迫,从严管党治党、带好队伍的责任重大。我们必须坚守信仰、坚持信念、坚定信心,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履行好党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建设新海东、奉献新海东,在新的起点上将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二要汇聚谋事创业的奋进力量。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年代,既是一个艰苦奋斗、艰辛探索的年代,也是一个积极进取、意气风发的年代。新海东建设的宏伟蓝图要变成美好现实,绝不是轻轻松松、一帆风顺的,需要我们大家共同艰苦奋斗、砥砺奋进,需要我们紧盯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的目标,锐意进取、尽责尽力,需要我们发扬“三牛精神”和“新青海精神”,不断汇聚奋进力量,在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三个最大”“三个坚定不移”重大要求和推进“一优两高”、建设“五个示范省”、培育“四种经济形态”等国家战略、省委部署中,找准海东定位,大胆干、放手干、脚踏实地干,奋力推动海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要汇聚实事求是的智慧力量。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党和人民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当前,海东正处在“农村向城市转变、农业向多经济形态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三大历史转变的关键期,发展不足是最大的市情,民族宗教多元是最大的特点,维护社会稳定是最大的要求,城乡统筹发展是最大的任务,保护生态环境是最大的责任。汇聚实事求是的智慧力量,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又要科学冷静、脚踏实地;就是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牢固树立城市理念、海东意识,全力推动城市崛起和乡村振兴,着力唱响“彩陶故里、拉面之乡、青绣之源、醉美海东”四张金色名片,按照“西宁海东一体、产城一体、城乡一体、港城一体”四个一体发展路子,奋力打造青藏高原山水田园、生态绿色、宜业宜居、创新活力、城乡统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海东。

四要汇聚自我革命的勇气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自我革命、不断进取的历史。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职责,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在严于律己的同时,还要管好班子、带好队伍,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共同维护好海东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我们要立足实际、守正创新,既要把规定动作做到位,也要把自选动作做出彩,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以优异成绩庆祝党的百年华诞。

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简史观后感和感想二

今年,我村坚持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主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镇一系列重大决策,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湖南省委第九次党代会思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首要任务,团结和依靠全村人民坚持依法__治村、努力发展村级经济、促进农业生产各项工作都得到了稳步发展。

一、基本情况

__村地处__市郊,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地理位置优越,是__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总体规划中的枢纽;又属紧紧包围市中心的村落。无论是已有建设,还是未来的发展,都逐步实现着城乡统筹和良好互动。因此,在如何尽快走全面建设小康的道路上,实现新农村规划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__村是__市的城关镇——__镇唯一的农业自然行动村。下辖14个村民小组,有水田890亩,旱地320亩,林地593.4亩,林场一个210亩,茶塘一个150亩;人口1428人,398户。__村以农业生产为支柱产业,村集体收入20万元。一个交通发达基础设施比较完备,阡陌纵横、楼房林立的具有浓厚乡野气息和现代化气息的“小康村”已初具雏形。

二、新农村建设半年的工作情况

1、利用地理优势,扩大招商引资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支两委利用这一契机招商引资,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成功引进外资200万元,对__大厦进行装修,并与经营户签定了承租合同,年经济效益14万元。今年2月份,村干部与福建企业老板洽淡了建“__寺公园”已达成初步意向,正在洽淡的还有汽修厂、家具市场、混泥土构件公司,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等。这些项目的引进需要市委、市政府的支持,镇党委、政府的支持才能逐步实现。

2、广泛宣传,营造农村建设的氛围

今年以来,村支两委组织村组骨干和人民群众,开展“党中央、国务院为农村农民着想,我们如何干”的大讨论。一是村委会采取逢会不忘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和目标任务;二是村干部分片包干在各自的工作区域内与群众交流情况,听取对村上的规划的意见;三是现有的5个村干部带头集资,带领村民加强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向周围单位争取资金支持;五是动员村内较富的经营户,慷慨解囊,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通过大讨论,人民群众主人翁态度和工作热情空前高涨。

3、组织村民投工投劳、整修村组干道和灌溉渠道

20__年,我村混凝土硬化村组干道5.2公里,今年又整修砂石道2.6公里,预计下半年可完成混凝土硬化。组织村民、空渠道3.2公里,保障了全村水利灌溉的需求。

4、主动汇报,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理解支持

村干部意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落实各项具体规划,必须要求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保证,于实走出去“找米”下锅,与外省有关企业洽淡,引进项目,为新农村建设流入生机活力。最近又与国土规划等有关部门,对引进项目建设的用地进行汇报,最后请政府批准。

5、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半年来,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以“五家”为基础的道德教育,完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及计育生育创国优《计划生育村规民约章程》,积极开展文明先进单位、个人、五好家庭等活动,今年组建了一支腰鼓队,并市组织的计划生育活动月参加比赛节目得“三等奖”和“创作奖”,对全村垃圾堆放进行了规划整治,正在组织建垃圾池,对文明创建活动在8月份进行一次评比和表彰。

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加工能力低。产业化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禽畜养殖中,有些盲目效仿,未形成规模种、养殖。

2、农村底气不足,财经缺口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

3、__、法制观念淡薄,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呈突发性事件增多的趋势。

四、下一段发展思路

1、解放思想,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经济是基础,是落实一切任务,目标的保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着力于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营理,加大招商引资,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充分利用本村的独特优势,在二、三产业上拓展农民的增收空间,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2、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培养新型农民,加大对农民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免费实用技术培训,开展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

3、积极推进“五改”(改环境、改容貌、改卫生、改观念),促进文明建设进程,改善村居环境,适时修编规划,推进现代化村庄建设,采用推进太阳能、沼气建设,改善农村卫生状况,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农民发展循环经济意识,树立良好的文明乡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4、保障社会化。继续全面推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探索城乡街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

5、引导农民积极参与__营理,__决策,__营理,__监督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__权利。

6、具体目标

(1)建设综合性村部办公楼

(2)__寺公园建设

(3)新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

(4)农村改水、改电项目村建设

(5)新建一个综合无公害市场和一个家具市场。

(6)形成农业观光带。

(7)组建一个劳务公司。

(8)整修渠道4公里,修塘14口,硬化道路2..6公里。

(9)修建垃圾池4个。

(10)组建治安巡逻队。

五、几点建设和期盼

1、加大农村能源建设投入,特别是沼气和太阳能建设资金扶持,加大农村改水,改电项目村资金支持。

2、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后盾单位合理安排,避免“肥的吃不了,瘦的吃不到”。

3、适当放宽小康建设示范村所需土地使用政策。

4、主管部门对新农村示范村多支持、多办实事。

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简史观后感和感想三

通过“四史”的学习有助于厘清历史脉络,有助于认清历史事实,有助于坚守初心x。通过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创新工作载体,提高工作水平,坚持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提高。

***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x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称“四史”)结合起来。“四史”是指:

一、党史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走向成熟的实践史;

二、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建设新中国的实践史;

三、改革开放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

四、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政治力量。

“四史”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史”的主线。

要准确把握“四史”学习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打牢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力量,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提供强大思想保证。

要通过学习“四史”,在思想上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把“四史”学习教育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经验智慧、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定力。

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团结在党的旗帜下,拥护党、热爱党,坚定不移跟党走。党员干部要有奋斗精神,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党员要深入学习“四史”,坚守初心使命。

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简史观后感和感想四

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习近平***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摘编》,我谈以下几点学习体会:

目前我国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制造摩擦,企图遏止我国和平崛起。国内经济在疫情防控形势下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艰巨繁重,新的问题不断涌现。我们党越是到危机关头,越是要保持政治定力,以优良的作风克服艰难险阻。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当前群众最反感、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之一,严重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深刻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官僚主义实质是封建残余思想作祟,根源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两者都严重影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破坏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我们监狱历年来所取得的成绩都是我们党坚持紧密联系群众,通过全体民警的不懈拼搏顽强奋斗获得的。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身边潜藏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导致政绩观、责任心出了偏差,就有可能将所有人的努力都付之一炬。

党中央确定20_年为“基层减负年”,省司法厅、监狱局相继出台文件,为基层深化作风建设提出的明确的要求,为破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提供了指导和遵循,我们监狱在狠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与我们党优良作风之一——“实事求是”的理念背道而驰。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建设,任何时期都将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当前在文山会海、过度留痕、漠视群众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一些老问题和新表现仍然存在,在新时代监狱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要有的放矢、须精准施策。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深化思想建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根源在于思想,思想认识不到位才会出现敷衍塞则、弄虚作假的形式主义问题和做官老爷、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问题。要深挖滋生问题的思想土壤,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使“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坚决维护”在内心深处扎根铸魂。强化宗旨意识和使命担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对待问题求真务实。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抓思想。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在学习宣传贯彻中,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从政治站位上找差距,从思想认识上找根源,要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遇到复杂矛盾和问题时才不会干瞪眼、束手无策。

二是压实纪律责任抓落实。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激励干部求真务实的有效机制,把“愿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干部选拔出来,使那些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人前进无路、后顾有忧,鼓励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务实担当,真抓实干。

三是细化岗位职责抓执行。针对各部门职权交叉部分不清、推诿扯皮的问题,进一步明确责任,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制度执行,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在务实功、求实效上下功夫。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担当作为、守正创新,在前进和发展中解决问题。

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简史观后感和感想五

尊敬的xxx书记、xxx局长,各位领导、同志:

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兴能够在xxx市委党校与在座的各位见面。首先,请允许我代表xxx市委党校诚挚欢迎大家的到来!我们都知道,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从中国和世界两个区域视角来讲解。不同的取镜,就会呈现不同的直观感受和解读。那么,中国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发展史又会让我们产生怎样的感触与思考呢?根据xxx书记的指示,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接下来我所要授课的主题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不吝指出问题。现在,课程开始。

任何一部历史的撰写,都有它的时代背景。可以说,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也有它蹒跚学步的前奏。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百年黑暗近代史的序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恶化的过程之中,我国人民任人宰割,身陷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期间,多少仁人志士慨以当慷、前赴后继,为拯救国民探索出路、四处凿壁、呼号奋战。然而,由于他们始终奔走在资本主义道路之上,终究未能在救国之路上走通、走成、走完。

1917年十月革命为满目疮痍的中国送来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早已麻木的广大工人、农民脱下沉睡的外衣,纷纷登上历史的舞台,发出摆脱压迫与剥削的呐喊与警醒。这个时候我们国人才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跟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尤其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事件再次印证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大胆尝试与无限智慧。随后,在我们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顽固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的伟大胜利。

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夕《论人民民主专政》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插上指路牌。可以说,国人也曾在1949年10月1日前思考过诸如新中国应该走什么道路、应该建成什么性质国家等问题。庆幸的是,革命的成功让人们对资本主义道路报以坚定的否决。可是,除了资本主义道路之外,新中国难道要选择封建主义吗?就在国人议论纷纷、迷茫困惑之际,我们党伟大领袖毛主席大笔一挥,著文《论人民民主专政》,旗帜鲜明地告诉国人:“走俄国人的路。”没错,这就是最终的答案,即社会主义道路。由此,新中国的历史随着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书写同步进行,开启了中国人民的新历史。

新中国的成立虽然成功搭建起社会主义发展主体框架,但还缺乏社会主义制度主心骨的支撑。因而,在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前,新中国致力于打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主心骨。

1949年至1953年,中国陆陆续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下来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剿匪除恶霸、抗美援朝等一系列事件,有力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切实恢复了残破的国民经济。

1953年至1956年,中国通过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53年,我们党适时提出渡时期总路线,指出国家要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是所谓的“一化三改”。期间,我们党依据当时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一化三改”运动之中。1956年,新中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这标志着我们这样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的新民主主义大国,在短短几年时间之内就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的变革,更是一个国家历史基调的奠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是完全正确的。整体上来说,在一个4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制度转型,促进工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胜利。不得不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基石。

新生事物的成长难免遭遇碰壁和挫折。新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经过了两个曲折的探索阶段,虽然有所失,但也有所得。总体来说,这是一种曲折的前进。

1956年至1966年,新中国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十年。需要着重指出的是,1956年毛泽东主席《论十大关系》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树立了一个良好开端。不同于苏联否定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观点,新中国准确判断社会主义社会状况,表明敌我矛盾并非社会主流,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即人民内部矛盾,确实占了主体。这一论断在当时的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都起到了振聋发聩和独树一帜的作用。但是,1956年苏联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引发了世界性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由此,新中国1957年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发动进攻。进而,国内的反右派斗争被扩大化,大量人民内部矛盾被当作敌我矛盾。在这样的国内外不稳定发展趋势影响下,我们党在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虽然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但却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催生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因此,我国被迫在1959年至1961年进入生产生活困难时期,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好在****人及时调转航舵,通过1960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及1962年“七千人大会”,国民经济得到顺利恢复与发展,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1966年至1976年,新中国迎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个曲折十年。不得不承认,这十年间的探索虽然防止了像西方世界资本主义复辟的预演,但付出了较为惨重的代价。我们应该看到,****人发动思想文化领域革命运动的初衷是为了反修防修、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苏东剧变便证明了关于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思想具有战略意义,富有远见。而且,这种思想至今仍不失深远意义,应该给与肯定。只是,探索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和指导方略缺乏科学的分析,使党和国家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理应加以抛弃。当然,在这十年间也取得不少成绩,如:三线建设、两弹一星、中美中日恢复外交关系。这些都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经济腾飞准备了重要的条件。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哲理同样适用于勤劳、勇敢、奋斗的中国劳动人民身上。当新中国沉浸在碰壁、迷茫、挫折的困境之中时,改革开放一声炮响,将步履蹒跚的中国推向新世纪的迎风潮头。

1978年,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扭转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进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钥匙打开了人民群众身上的教条主义枷锁,让人们的内心从曲折的过去解脱出来,重新面对新时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完善社会主义及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创造新动能、提供新动力,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再次节节高升、蒸蒸日上。

1982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中国社会主义加上“特色”内涵。我们根据国情实际和时代特点,通过艰辛探索赋予了鲜明的中国发展特色。自此,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愈加“特色”、更加闪耀。由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逐渐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理论、基本道路、基本路线。在这里,我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毛泽东主席时期开始探索的,但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机制,则是在邓小平同志时期完成的,两者属于前后继承关系。也就是所谓的“始于毛,成于邓”这个说法。

新时代,我们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在经济上,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政治上,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以及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在文化上,建立了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红色革命文化为基因,同时吸收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中积极内容的文化制度。经过实践的证明以及时间的见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已经成熟,有力促进了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经受住了国际复杂形势的考验。因此,我们充满了新时代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同志们,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一段从建立到建设再到完善的历史,是一部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社会主义事业在探索中发展、在挫折中前进、在困难中成长。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劳动人民的汗水与心血,让我们为国人、为自己鼓掌致谢。

同志们,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世界上的不平凡历史。我们经历多少风风雨雨,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经历多少坎坷磨难,才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逐步强起来;我们经历多少泪眼婆娑,才最终走向了伟大复兴。应该说,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我们走对了。

最后,希望对于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我们十四亿中华儿女奋力在新时代阳光普照下,继续谱写华丽新篇章。

我的授课到此结束,感谢大家!

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简史观后感和感想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集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荣辱观为一体的思想文化体系。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它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应该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们开拓前进、中华民族应该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我们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其精神实质,并以之指导我们的改革创新实践,发展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此,我个人的认识和体会有以下几点,仅供大家交流和参考。

一、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地统一起来

我党、我国之所以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写进党章宪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成果与最高境界的思想体系。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第一位的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党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是系关举什么样的旗帜、定什么样的性质和走什么样的道路的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第一是必须了解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第二是必须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什么,第三是必须了解怎样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第四是必须了解如何践行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经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发展创新的、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其最精华部分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立足于实践基础之上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立足于劳动价值论之上的剩余价值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其理论的精神实质,即坚持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其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分析判断,而不是拘泥于马克思的个别论断和结论。我党在其发展史上,所受挫折失败,究其原因,皆与拘泥于马列的个别论断和结论的教条主义态度有关;而其所获胜利与成功,皆与坚持正确的实事求是思想方法不可分离。

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把坚持和发展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质核心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根据民族与国情的特色发展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中不断赋予新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本来就是在批判继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也多次声明自己的理论从未穷尽真理,并不拒绝任何新的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因此,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同时,不断吸收、借鉴、融合人类各种思想文化成果(甚至包括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者创造的优秀成果),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实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在坚持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

我们践行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建设好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21世纪的时代背景下,由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科学发展的趋势,根据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和国情特色创立的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模式。建设好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仅有利于我国现代化的实现、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的发展、有利于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有利于世界格局的改变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因此,潜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民主、经济现代化、文化教育事业复兴做贡献,就是践行马克思主义最好的实际行动。

二、把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实现个人理想统一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它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

共同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共同理想和信念,就会因缺失一面旗帜而迷失方向,就会因缺少一个精神支柱而失去动力,就会因缺少一个核心而丧失凝聚。我们要树立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这是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同和接受的理想。有了这个共同理想,全国人民才能有共同步调,才能在当今社会意识多样化的今天,有效的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理想也是每一个个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目标和精神动力。对共同理想的追求并不排斥社会个体对自身个人理想的追求,相反,它是个人理想得以最大化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共同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它只有符合社会最大多数人群的个人理想,才能真正化为人们自觉认可并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而个人理想是共同理想的组成部分,个人理想只有符合社会共同理想的需要才有望获得最大化实现。因此,我们应该倡导把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有机统一起来,让共同理想涵盖个人理想,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用个人理想的实现为共同理想的实现开辟道路,真正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三、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起来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中华民族在其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它是千千万万中国人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百折不挠、奋发向上、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之一。

民族精神主要强调民族个性和民族传统。在21世纪的今天,伴随着科技的现代化和经济、政治、文化的国际化趋势的发展,世界民族趋于融合的趋势日渐明显。因此,我们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还必须强调弘扬时代精神。在新时期,中华民族在自强自立的奋斗过程中,积累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兼收并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正是依靠这种精神,我们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经受了各种严峻考验,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开辟了百年来发展最好的历史新时期。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离不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弘扬。我们只有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起来,坚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民族优良传统精神;坚持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时期的优良传统;坚持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建设时期的优良传统;坚持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创业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灯时代优良传统,才能铸造起中华民族铁的灵魂,把我们的事业推向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

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有规矩才能成方圆,知荣辱才能守礼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我们加速了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经济市场化也有其难以避免的负面效应。它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社会关系的市场化,从而扭曲人们的精神道德风尚。因此,胡锦涛及时的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的具体化。它丰富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反映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确立了人们行为的道德尺度,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发扬了我们党优秀革命道德传统,概括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鲜经验,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风尚。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设计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结合,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认识的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五、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艰巨任务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思想道德建设的范畴,它不可能指望凭借一项法令或一场运动一劳永逸的加以完成,它只能通过长期的宣传教育和熏陶才能逐步完成。因此,它必然有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是一项长期持久而艰巨的任务。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靠宣传教育,更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按照重在实际行动、重在持之以恒、重在形成机制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相适应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从而形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一)贯彻落实方面。①有时贯彻上级重大决策、任务部署,悉心理解执行不够,存在以会议落实、文件落实、表态落实倾向;②贯彻落实缺少有效招法,存在“活动式”的思想误区,习惯以活动牵引落实,把“活动频繁”当作“工作活跃”;③潜意识把抓重点工作,作为政绩的评价标准,对每天必干的、关系民生的一些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有所忽视;④跟踪督导不够到位,重视任务部署的上篇文章,忽视贯彻落实的下篇文章,压力传导不够、问效问责不够,导致一些工作流于形式。

(二)调查研究方面。①下基层调研有时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到预定点位转一转、与指定人员谈一谈,发现不了问题、摸不准实情;②有时单纯为了任务而调研、为了课题而调研,问题查出了、原因搞透了、对策理清了,但仅停留在字面上,付诸行动有缺失。③迎接上级检查调研,存在“家丑不外扬”的心态,成绩说足说透,问题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怕说多了给单位造成负面影响。

(三)服务群众方面。①虽然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倾向有明显改观,但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办理的事项,仍有推托敷衍现象;②对群众反映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涉及多个部门协同解决的,主动沟通意识不够,也有应付搪塞现象;③虽然积极开展了扶贫帮困、对口帮扶活动,但有时忙于事务性工作比较多,没有更多时间精力深入基层、解决问题。

(四)项目建设方面。①有时存在图名挂号心理,搞了一些形式工程、政绩工程、迎检工程;②有时脱离实际提一些新口号、新要求,有时满足于电视里有影、广播里有声、报纸上有名;③重视投入成本,忽视管理成本。对如何建能够精打细算,确保质量,但对建好了怎么管、怎么实行精细化管理想的不够,抓的不实。

(五)召开会议方面。①受惯性思维影响,对各级的指示要求层层加码,认为会开的越多落实就越深入、文件发的越多指导就越深入,令基层疲于应付、苦不堪言;②部署任务愿意层层开会、层层传达、层层提要求,有时为了凑人数,一些不需要基层参加的会,也是“一网打尽”;③有时开会不是为了真正解决问题,而是把领导到不到会、讲不讲话作为指导工作的尺度,把摊子大、场面大、影响大作为成绩显著的表现。

(六)改进文风方面。①指导工作、部署任务随意,甚至刚安排完工作就急着听汇报、催着要材料;②有时写文件、制定文件图省事,照搬照抄,上下一般粗;③有时美其名约“工作留痕”,事事不管大小、重要与否,要求必须要有记录、有登统计、有资料留存,导致基层忙于应付材料甚至搞材料造假。

(七)责任担当方面。①处理问题有拖的想法,总认为处理起来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还不如把眼前的事情干好,只要不是迫在眉睫,能放就放一放,能拖就拖一拖;②开展工作有怕的顾虑,怕抓多了、抓狠了,尤其触碰利益引起反弹,容易引火烧身;怕抓过了,有风险、捅娄子、担责任;③有时存在等靠依赖,等着上级给项目、拨资金,上面不批就放一放、等一等。

(八)工作实效方面。①有时单纯追求轰动效应,认为声势越大工作越重要,反映情况越多成效越好,活动层次越高、范围越广影响越大;②有时存在急功近利思想,工作一部署就想出成果,活动一展开就想见效益,急于总结成绩、宣传典型;③有时不考虑基层实际情况,工作安排过满、节奏过快、要求过高。

(九)履行职责方面。①党委履行主体责任还存在宽松软,监督执纪出现挂空档现象;②管干部、管党员职责履行不够到位,对机关、对部属表扬多,批评少,原则性、战斗性还不强;③个别同志责任意识缺失,总想规避责任,找种种理由为个人开脱,尤其受到处理后,想不通、不服气、有怨气。

(十)对待问题方面。①对身边不正之风有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听之任之,不能旗帜鲜明批判斗争;②存在好人思想,不想得罪人、不愿得罪人,有时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本级不拿意见,把矛盾交给上级;③批评与自我批评质量不高,有的不敢、不会、不愿开展批评,存在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庸俗哲学,组织生活辣味、火药味不浓。

一是思想改造还不够纯正。对创新理论领悟不透,没有很好地改造思想、改造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移,导致政治敏锐性不强、是非界限不清、私心杂念作怪,没有很好地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而达到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应有程度的修养。

(二)群众观点还不够牢固。宗旨意识不强,服务意识缺失,特别是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思想不够端正,有时把正常服务变成个人恩赐,甚至把岗位权力私有化,对基层反映的问题答复不及时、解决不到位,遇事推诿扯皮,有时把小问题拖成老大难。能不能全心全意地为群众服务,是衡量一级党委机关宗旨意识和作风形象的重要标准。这方面我们差距还很明显。

(三)政绩观还不够端正。主要存在功利思想,没有处理好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上级关注的工作,盯得紧一些、抓得多一些;有时重显绩轻隐绩、重形式轻内容、重表面轻实效,抓工作有时满足于短平快,忽视了长远实。

(一)切实校正理想追求。从理论武装抓起,带头学习,带头改造,真正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诚信仰者、忠诚捍卫者和自觉践行者。从端正政绩观抓起,把正确的工作指导与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统一起来,找准立身之本、为官之道、成事之基,自觉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岗位的政绩。从坚强党性抓起,把锤炼党性作为终身课题,时刻用党的理想激励自己,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不断纯洁党性、砺练党性、坚强党性,做到任何时候都对党忠诚老实、对人民衷心负责。

(二)切实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基层至上、群众第一的理念,态度上要尊重群众,多“拱手”、少背手,多求教、少指教,多讲兵话、少打官腔,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情感上要贴近群众,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积极主动为官兵排忧解难。既要努力解决当前反映突出的具体难题,又要注重从制度机制层面上研究解决问题的长效招法;工作上要依靠群众,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重要决策、重大任务要深入调查研究,主动征求群众意见,把政治智慧的增长、领导能力的提升扎根于群众创造性实践之中。

(三)端正工作指导思想。坚持以求真务实带动作风转变。在抓基层打基础上求实,始终重心向下,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拿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气度,多做打基础、蓄底气、利长远的工作;在依法办事上求实,下发指示文电、部署工作,严格依据政策规定,不随意制定“土政策”;抓工作落实,应当坚持按级负责,不搞政出多门;检查评估工作,应当以一把尺子论长短,不能随意抬高或降低标准,不搞华而不实的东西;在岗位尽责上求实,始终以夙夜在公、寝食难安的精神把落实抓到位、责任尽到位、工作干到位;自觉克服怕吃苦、怕担责的思想,时刻保持一股拼劲、闯劲、狠劲,压力面前不低头,困难面前不退缩,危险面前不畏惧。

(四)切实强化守德自律。坚持秉公用权,正确行使手中权力,特别是在处理基层一些热点敏感问题上,要坚持一碗水端平,坚决不干让群众在背后戳脊梁骨的事;坚持遵规守纪,凡明确的标准一项都不能降,凡规定的条件一个都不能少,凡要求的程序一步都不能减,更不能以任何理由搞特殊,始终做到心中有法规意识、工作有法规依据、行为有法规尺度。坚持领导带头,自觉抵制世俗、庸俗、低俗之风,自觉做到洁身自好、守住小节,耐得寂寞、保持本色,以优良思想作风和纯洁高尚的人品官德,为群众当好表率、树好形象。

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简史观后感和感想八

尊敬的xxx书记、xxx局长,各位领导、同志:

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兴能够在xxx市委党校与在座的各位见面。首先,请允许我代表xxx市委党校诚挚欢迎大家的到来!我们都知道,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从中国和世界两个区域视角来讲解。不同的取镜,就会呈现不同的直观感受和解读。那么,中国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发展史又会让我们产生怎样的感触与思考呢?根据xxx书记的指示,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接下来我所要授课的主题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不吝指出问题。现在,课程开始。

任何一部历史的撰写,都有它的时代背景。可以说,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也有它蹒跚学步的前奏。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百年黑暗近代史的序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恶化的过程之中,我国人民任人宰割,身陷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期间,多少仁人志士慨以当慷、前赴后继,为拯救国民探索出路、四处凿壁、呼号奋战。然而,由于他们始终奔走在资本主义道路之上,终究未能在救国之路上走通、走成、走完。

1917年十月革命为满目疮痍的中国送来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早已麻木的广大工人、农民脱下沉睡的外衣,纷纷登上历史的舞台,发出摆脱压迫与剥削的呐喊与警醒。这个时候我们国人才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跟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尤其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事件再次印证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大胆尝试与无限智慧。随后,在我们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顽固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的伟大胜利。

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夕《论人民民主专政》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插上指路牌。可以说,国人也曾在1949年10月1日前思考过诸如新中国应该走什么道路、应该建成什么性质国家等问题。庆幸的是,革命的成功让人们对资本主义道路报以坚定的否决。可是,除了资本主义道路之外,新中国难道要选择封建主义吗?就在国人议论纷纷、迷茫困惑之际,我们党伟大领袖毛主席大笔一挥,著文《论人民民主专政》,旗帜鲜明地告诉国人:“走俄国人的路。”没错,这就是最终的答案,即社会主义道路。由此,新中国的历史随着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书写同步进行,开启了中国人民的新历史。

新中国的成立虽然成功搭建起社会主义发展主体框架,但还缺乏社会主义制度主心骨的支撑。因而,在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前,新中国致力于打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主心骨。

1949年至1953年,中国陆陆续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下来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剿匪除恶霸、抗美援朝等一系列事件,有力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切实恢复了残破的国民经济。

1953年至1956年,中国通过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53年,我们党适时提出渡时期总路线,指出国家要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是所谓的“一化三改”。期间,我们党依据当时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一化三改”运动之中。1956年,新中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这标志着我们这样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的新民主主义大国,在短短几年时间之内就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的变革,更是一个国家历史基调的奠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是完全正确的。整体上来说,在一个4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制度转型,促进工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胜利。不得不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基石。

新生事物的成长难免遭遇碰壁和挫折。新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经过了两个曲折的探索阶段,虽然有所失,但也有所得。总体来说,这是一种曲折的前进。

1956年至1966年,新中国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十年。需要着重指出的是,1956年毛泽东主席《论十大关系》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树立了一个良好开端。不同于苏联否定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观点,新中国准确判断社会主义社会状况,表明敌我矛盾并非社会主流,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即人民内部矛盾,确实占了主体。这一论断在当时的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都起到了振聋发聩和独树一帜的作用。但是,1956年苏联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引发了世界性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由此,新中国1957年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发动进攻。进而,国内的反右派斗争被扩大化,大量人民内部矛盾被当作敌我矛盾。在这样的国内外不稳定发展趋势影响下,我们党在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虽然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但却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催生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因此,我国被迫在1959年至1961年进入生产生活困难时期,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好在****人及时调转航舵,通过1960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及1962年“七千人大会”,国民经济得到顺利恢复与发展,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1966年至1976年,新中国迎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个曲折十年。不得不承认,这十年间的探索虽然防止了像西方世界资本主义复辟的预演,但付出了较为惨重的代价。我们应该看到,****人发动思想文化领域革命运动的初衷是为了反修防修、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苏东剧变便证明了关于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思想具有战略意义,富有远见。而且,这种思想至今仍不失深远意义,应该给与肯定。只是,探索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和指导方略缺乏科学的分析,使党和国家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理应加以抛弃。当然,在这十年间也取得不少成绩,如:三线建设、两弹一星、中美中日恢复外交关系。这些都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经济腾飞准备了重要的条件。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哲理同样适用于勤劳、勇敢、奋斗的中国劳动人民身上。当新中国沉浸在碰壁、迷茫、挫折的困境之中时,改革开放一声炮响,将步履蹒跚的中国推向新世纪的迎风潮头。

1978年,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扭转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进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钥匙打开了人民群众身上的教条主义枷锁,让人们的内心从曲折的过去解脱出来,重新面对新时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完善社会主义及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创造新动能、提供新动力,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再次节节高升、蒸蒸日上。

1982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中国社会主义加上“特色”内涵。我们根据国情实际和时代特点,通过艰辛探索赋予了鲜明的中国发展特色。自此,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愈加“特色”、更加闪耀。由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逐渐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理论、基本道路、基本路线。在这里,我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毛泽东主席时期开始探索的,但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机制,则是在邓小平同志时期完成的,两者属于前后继承关系。也就是所谓的“始于毛,成于邓”这个说法。

新时代,我们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在经济上,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政治上,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以及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在文化上,建立了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红色革命文化为基因,同时吸收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中积极内容的文化制度。经过实践的证明以及时间的见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已经成熟,有力促进了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经受住了国际复杂形势的考验。因此,我们充满了新时代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同志们,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一段从建立到建设再到完善的历史,是一部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社会主义事业在探索中发展、在挫折中前进、在困难中成长。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劳动人民的汗水与心血,让我们为国人、为自己鼓掌致谢。

同志们,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世界上的不平凡历史。我们经历多少风风雨雨,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经历多少坎坷磨难,才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逐步强起来;我们经历多少泪眼婆娑,才最终走向了伟大复兴。应该说,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我们走对了。

最后,希望对于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我们十四亿中华儿女奋力在新时代阳光普照下,继续谱写华丽新篇章。

我的授课到此结束,感谢大家!

推荐阅读:

  2023年首席执行官观后感(大全8篇)

  对于警示教育片红线观后感简短(九篇)

  2023南京南京观后感字免费复制和方法

  最新学校安全生产警钟长鸣观后感范文

  推荐奋进新时代展览馆观后感简短(六篇)

  描写平凡英雄观后感字简短(二篇)

热门标签: 感想 观后感
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简史观后感和感想(八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雨作文600字初一

雨作文600字初一5篇打开窗户,将手伸到窗外,那雨滴就像子弹一样的下着,像瓢泼一样,外面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雨作文600字初一例文,希望你喜欢。雨作文600字初一篇1七月下旬的一个晚上,外面下着大雨。那时候天已经黑了,可能是太阳真的下

初中作文2023-06-28 17:06:03

二年级描写星星的600字作文

二年级描写星星的600字作文7篇天越来越黑了,星星越加把天空装扮的更好看了,好像为一望无际穿上了一条美丽的长裙,它的美并不空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描写星星的600字作文例文,希望你喜欢。二年级描写星星的600字作文篇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小学生活

小学作文2023-06-28 17:06:02

二年级青春的作文

二年级青春的作文5篇在青春的旋律中,我们就是主角,曾经的叛逆与疯狂,曾经的辛酸与眼泪,你还记得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青春的作文例文,希望你喜欢。二年级青春的作文篇1青春如溪,清澈明亮,时而静静地流淌,抚摸岸边的花草;时而激情迸发,撞击,跳跃,

小学作文2023-06-28 17:06:42

我身边的天使初三作文

我身边的天使初三作文5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我身边的天使初三作文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我身边的天使初三作文1今年班上刚转来一

初中作文2023-06-28 17:06:41

我的奇思妙想四年级作文10篇

我的奇思妙想四年级作文(10篇)我的奇思妙想四年级作文写什么?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触过作文,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想法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奇思妙想四年级作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

小学作文2023-06-28 17:06:40

二年级我的乐园作文300字左右

二年级我的乐园作文300字左右8篇傍晚,和小伙伴在小河边一起看晚霞。只见晚霞红艳艳的,一阵微风吹过,晚霞斜映下的河水像穿上了花衣裳,河边的桃花随风起舞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我的乐园作文300字左右例文,希望你喜欢。二年级我的乐园作文300字左右篇

小学作文2023-06-28 17: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