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论文形势与政策(通用3篇)

更新时间:2023-06-02 13:26:25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摆脱贫困是一个中文词,意思是摆脱贫困。20_年11月23日,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832个贫困县将脱贫,国家扶贫目标和任务已经完成。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脱贫攻坚论文形势与政策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篇一】脱贫攻坚论文形势与政策

  1、从历史维度看,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中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以孙中山为代表的爱国人士提出民生和社会救助思想,倡导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救助制度,形成了近代中国国家社会救助制度的雏形。

  但是这些努力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普遍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现实。2、从政治维度看,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充分彰显。

  一大批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发动群众,以精准扶贫新理念,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好事,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改变贫困现状。3、从发展维度看,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国发展必须完成的底线任务全面小康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键取决于脱贫攻坚战能否打赢。

  没有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底线任务不能打任何折扣,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承诺不能打任何折扣。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刚性目标、底线目标。

  扩展资料: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1、战略任务:与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紧密相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将持续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到20_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亿多中国人,一个都不能少!2、政治保障:坚持党的领导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顽强的工作作风和拼劲,满腔热情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篇二】脱贫攻坚论文形势与政策

  从历史维度看,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中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中国的济贫历史同样久远。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有“夫施与贫困者,此世之所谓仁义”的观点和论述。在儒家文化影响下,古代中国逐渐形成了以民本、大同思想为基础的慈善传统,开展了以个体、邻里、宗族、会社、机构及政府为主体的慈善救助行为,为近现代中国慈善救助事业发展奠定了思想和实践基础。

  近代以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爱国人士提出民生和社会救助思想,倡导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救助制度,形成了近代中国国家社会救助制度的雏形。但是这些努力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普遍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现实。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从党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为天下劳苦人民谋幸福的目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消除贫困奠定了制度基础。1978年,中国开启改革开放进程。

  1986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1993年改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启动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1993年以来,国家开始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_-20_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_-20_年)》。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减贫成就举世瞩目。然而至20_年底,根据现行贫困标准全国还有近亿农村贫困人口,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依然任重道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党的十九大对脱贫攻坚作出新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以更有力的行动、更扎实的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贫困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确保坚决打赢脱贫这场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

  3年后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脱贫攻坚目标,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中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从政治维度看,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充分彰显。

  一大批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发动群众,以精准扶贫新理念,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好事,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改变贫困现状,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的基本需求,通过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采取宣传引导、政策激励、典型示范、村规民约等多种方式,把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不断增强贫困群众在参与中的主体感、获得感,促进他们传统观念的改变。这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充分体现,必然使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培养锤炼干部和人才的重要平台。到贫困村和群众一起脱贫攻坚,是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形式之一。

  脱贫攻坚各种政策的落实,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具体支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不仅有事干,而且有条件干事、干成事,这对于年轻干部是非常难得的锻炼机会,对于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无疑是有价值的。

  把干部锻炼培养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把真正能干的干部派下去,若干年后,这些干部中就会出现一批对乡村有感情、懂农村、懂农民的国家治理骨干,这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价值体现。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重要途径。

  实践证明,脱贫攻坚对整个社会扶贫济困氛围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营造更和谐的发展氛围,都是重要抓手和载体。东西部扶贫协作,东部地区在支持西部地区减贫发展的同时,拓展了自身发展空间,彰显了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

  中央国家机关单位定点扶贫,不仅为定点帮扶县带来资金项目、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和新市场,而且定点扶贫成为中央国家企事业单位干部了解农村、密切干群关系、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和渠道。广泛动员民营经济、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参与脱贫攻坚,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扶贫济困的情感,在帮扶中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新时代脱贫攻坚展现了我国贫困治理体系的巨大价值:以实施综合性扶贫策略回应发展中国家扶贫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发挥政府在减贫中的主导作用以回应全球依靠经济增长带动减贫弱化的普遍趋势;我国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经过大规模实践检验的自上而下、分级负责、逐级分解与自下而上、村民民主评议相结合的精准识别机制,为有效解决贫困瞄准这一世界难题提供了科学方法。

  脱贫攻坚不仅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篇三】脱贫攻坚论文形势与政策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在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一些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正在向全面小康稳步迈进。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攻坚克难的阶段,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我们要秉持“公心”,胸怀“民心”,坚定“决心”,坚决有力地打好脱贫攻坚战。

  服务大局,秉持公心。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

  党员干部要讲大局,讲政治、讲正气,无论何时何地,大局观念、大局意识断然不能淡薄,公正处事,平等待人。要充分认识新时期扶贫工作的大政方针、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对“帮扶谁”“谁来帮”“怎么帮”的问题,要深入走访,细致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做到突出重点,精准扶贫。

  全体党员干部要积极传承和发扬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全面落实国家制定的脱贫攻坚决策。深入基层,胸怀民心。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以精准扶贫工作为重点,深入精准扶贫对象家中,对贫困户进行全面了解,大力宣传党的扶贫开发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帮助贫困户出点子想法子,制定精准脱贫计划。党员干部来自普通群众,成长进步都离不开人民的培育。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是我们干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基层,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努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脱贫攻坚的本领。

  多措并举,坚定决心。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一些贫困地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要坚决有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必须求真务实、坚定决心。

  扶贫应当先扶志,要充分发挥困难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坚定他们勤劳致富信心,不等不靠不要,依靠自身努力改变贫困的面貌。通过政策倾斜、对口协作、驻村帮扶等多种渠道,加大脱贫攻坚的支持力度,同时要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问题,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

推荐阅读:

  伟大建党精神论文范文(精选12篇)

  我心目中的毛泽东论文800字范文(通用6篇)

  形势与政策疫情论文新冠疫情形势与政策论文【十二篇】

  论文指导记录怎么写【12篇】

  2023年形势与政策疫情论文【十四篇】

  论抗击疫情中青年展现的爱国主义精神论文1500字范文(通用3篇)

脱贫攻坚论文形势与政策(通用3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与操作能力,但目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并不完善,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与改进实验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理工论文2023-01-21

初中化学合作学习实践探究

初中化学合作学习实践探究, 一、小组合作学习概述 1.小组合作学习概念。 合作学习理论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初,它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之一。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的合作互助活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的教学活动,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学习。 2.初中化学合作学习的意义。 (1)使学生个体

理工论文2023-01-21

化学链燃烧的氮氧化物释放特性论文

化学链燃烧的氮氧化物释放特性论文,1实验装置和方法固定床实验系统如图2所示。反应器内径为32mm,床高680mm,布风板安装在距底部350mm处;反应器的加热由智能温控仪及电炉控制,温度由2个K型热电偶进行监测,分别位于反应器内和加热装置之间。高纯氩气作为反应前后的载气和吹扫气体;蒸汽流量由TBP-50A型恒流泵精确控

理工论文2023-01-21

多媒体技术化学实验论文

多媒体技术化学实验论文,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化学实验无法投入实践,然而多媒体技术的存在能够弥补这个遗憾,使得那些抽象不可实施的实验课可以展现出来,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掌握化学知识。比如学习“物态变化”时,由于雾、霜、雨、雪、冰雹等自然现象很难在课堂上直接观察,

艺术论文2023-01-15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 一定的实验教学物质基础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之一,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追求也在逐渐改变,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问题.其中,化学是一门科学性

理工论文2023-01-21

化学教育教学创新意识培养途径论文

化学教育教学创新意识培养途径论文,摘要:中高职化学教育的主要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学习、积累并巩固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增强其基本认知能力,更在于通过化学实验与实践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与创新意识。本文分析了化学教育与科学素养、创新意识的关系,并基于此阐述了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意识的途径。关键词:化学教育教学

理工论文2023-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