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CPI和PPI

更新时间:2023-01-25 09:25:2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收藏

【摘 要】 本文分析了CPI与PPI的指标内涵以及两者间的传导关系,认为CPI与PPI密切相关,在 经济 发展 的不同阶段,两者间存在正向传导和逆向传导。2009年,在大力刺激内需以及政府进行资源价格改革的宏观背景下,CPI与PPI将在下滑后逐步乞稳并回升。

【关键词】 CPI; PPI; 传导机制

CPI与PPI是我国物价测度指标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为判断宏观经济走势的重要指标。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它反映一定时期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PPI是 工业 品出厂价格指数的简称,用来反映一定时期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一、CPI与PPI的指标内涵

目前,我国CPI的统计范围包括8大类263个基本分类,约700个规格品种的商品和服务项目。其中,8个大类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交通 和通信、娱乐 教育 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该指数的调查范围涵盖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类消费品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多种服务项目,较全面地反映了当前消费领域的物价总水平。

PPI的调查范围是工业 企业 出售给本企业以外所有单位的各种生产资料和直接出售给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各种生活资料。其中,生产资料包括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3类;生活资料包括食品、衣着、一般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4类。在PPI的结构中,生产资料所占的权重较大,超过了70%;生活资料所占的权重只有不到30%①,因此,PPI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工业企业生产成本的高低。目前,我国计算PPI的“商品篮子”中覆盖了全部39个工业行业大类,涉及186个种类,4 000多种产品(9 500多个规格),较全面地反映了当前工业品的价格总水平。

二、PPI与CPI的相关性

(一)PPI与CPI之间相互传导

PPI主要反映工业产品第一次进入流通环节的价格变化,是生产企业之间或生产企业与商业企业之间进行商品交易的价格变化;而CPI主要跟踪消费市场上进入最终消费者手中的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因此,从生产——流通——消费的价值链来看,PPI是CPI的上游,并形成PPI上升推动CPI上升,PPI下降拉动CPI下降的传导关系。通常称之为正向传导。由于价格机制在信号传导上的时滞,PPI的变化要领先于CPI的变化。

PPI对CPI的影响主要通过两条路径。一条是生活资料出厂价格直接影响CPI变化。不过,由于生活资料在PPI中所占权重较低,所以PPI中生活资料部分对CPI的影响并非决定性的。另一条是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的变化,引起生产消费品的企业生产成本的变化,导致消费品出厂价格变化,间接导致CPI变化。这条传导路径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工业品为原材料的生产,体现为原材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传导;另一类是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生产,体现为农产品→生产资料→食品的传导。由于生产资料在PPI中所占权重相当大,它的变化将对CPI产生显著影响。

不过,PPI通过传导机制影响CPI的程度和时效还要受市场环境、定价机制等因素的制约。一般来说,在卖方市场下,企业具有较强的定价权,成本上升将直接导致商品涨价,PPI上涨能够较充分地传导到CPI;在买方市场下,企业定价权较弱,这导致PPI上涨通常只能部分传导到CPI。在商品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的情况下,PPI与CPI之间的传导会比较顺畅。对于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商品,成本上涨在上下游之间的传导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政府允许企业转移一部分成本压力,那么成本上涨的部分压力会传导到下游,表现为最终消费品的价格上涨;如果政府不允许企业涨价,则成本增加不会在商品价格中体现,而是表现为企业的利润减少甚至是亏损。

除了正向传导,PPI与CPI之间还存在后者向前者的逆向传导。传导方向之所以出现反转,通常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CPI中的部分消费品本身是PPI分类产品的原材料,前者价格的变动将对后者产生影响,如CPI食品分类中的众多生、鲜食品是PPI生活资料中食品类的原材料,前者价格的涨跌将会引起后者的变化;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下游消费品需求的显著变化会带动其上游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的明显变化,这方面的典型例证是消费者对住房、汽车的需求大幅增加拉动铁矿石、钢铁产品以及成品油价格的上涨,从而出现CPI上涨拉动PPI上涨的情况。对于逆向传导,由于价格机制在信号传导上的时滞,CPI的显著变化要领先于PPI的变化。

PPI变化引致CPI变化的正向传导,在价格上涨时主要表现为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而CPI变化引致PPI变化的逆向传导,在价格上涨时主要表现为需求拉动型价格上涨。进一步,当消费激增导致CPI快速上涨,并拉动PPI上涨后,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涨,反过来将再次推动CPI上涨,构成了价格的螺旋式攀升。

(二)PPI与CPI之间的实证关系

2004年至2008年间以CPI的变化来解释PPI的变化。回归分析显示,PPI变化的50.8%可由当期CPI来解释。考虑到价格传导的时滞,分别考察当期PPI与滞后2-6个月的CPI之间的关系,回归分析显示,CPI对滞后5个月的PPI解释力最强,达到了76.9%,说明当期CPI的变化可以解释5个月后PPI变动程度的四分之三以上。 三、启示

对国内石油公司而言,财政部准备进行的资源税改革和发改委收窄生产 企业 对成品油的自主定价空间,使企业面对“一个萝卜两头切”的形势更加严峻。目前,我国针对油气资源的税费项目多(主要包括资源税、矿区使用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石油特别收益金、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与价款等),征收部门杂,税费总体水平与国际水平相比已经不低。如果像某些学者那样,只要看到对石油生产企业的某项税费低于国际水平就呼吁相应提高税费率,而不通盘考虑油气资源总体税费水平,无异于盲人摸象甚至混淆视听,既不客观公正,也无助于产业的发展。对于成品油价格来说,削弱生产商的定价权与理顺资源价格的改革方向完全相背离。从长远来看,利用市场定价更有助于引导资源的流向,用油价的高低引导消费者自主调整购车行为要比政府通过降低购买小排量汽车税率来鼓励节能减排更有效率,更符合追求集约化发展的大计方针。既然政府已下决心利用当前的有利时机理顺资源价格,那么无论在水、电、煤、油、气等能源价格机制方面,还是在资源税改革方面,都应当统筹兼顾,让价格信号尽可能充分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引导相关主体自动改变经济行为,为调整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匹配的制度空间。如此,CPI、PPI的失真程度也会大大降低。

【 参考 文献 】

推荐阅读:

  房地产泡沫问题及实证分析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土地市场中政府与开发商的博弈分析

  中国在国际碳交易定价中的应对策略分析

  劳资关系重构的逻辑起点研究

  关于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建设贡献率研究

热门标签: 中国经济
解读CPI和PPI.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评析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评析,论文 关键词:国民 经济 核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 论文摘要: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而国内生产总值具有3种 计算 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对现有的核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1国民经济核算的含义和功能 1.1国民经济核算的含义 国民经济核算是运用统计指

经济论文2023-02-07

非价格竞争:现代市场营销竞争的趋势及策略

非价格竞争:现代市场营销竞争的趋势及策略,论文关键词:价格竞争 非价格竞争 营销 策略论文摘要:非价格竞争是现代 市场 营销竞争的发展趋势,实施非价格竞争有五种策略:产品创新竞争策略,名牌商标竞争策略,包装竞争策略,销售服务竞争策略,促销宣传竞争策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营销的竞争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必要手段。以

其他论文2023-01-26

如何提高我国钢铁产业议价能力

如何提高我国钢铁产业议价能力, 内容 摘要:本文 分析 了我国钢铁业在进口铁矿石定价权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因,并提出了增强我国钢铁产业议价能力的若干对策。关键词:定价权 议价能力 铁矿石 钢铁产业2005年以来,铁矿石进口价格的飙升冲击着 中国 钢铁业的神经,让国内钢铁公司头痛;更让人不解的是:中国作为世界钢铁大国(产能

其他论文2023-01-26

浅谈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外贸竞争环境比较建议

浅谈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外贸竞争环境比较建议,论文关键词:基础设施;科技和 人力 资源 ; 金融 支持体系;外贸竞争 环境 论文摘要:我国对外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有效促进了我国 经济 增长的规模和速度。然而我国的外贸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区域间外贸发展不平衡是其中之一,沿海地区外贸发展要明显好于内陆地区。

其他论文2023-01-26

借鉴循环经济发展经验探索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路径

借鉴循环经济发展经验探索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路径,论文关键词:循环 经济 经验 途径论文摘要:当前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 环境 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循环经济不同于传统经济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和提出依据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由美国 经济学 家K.波尔丁在20

经济论文2023-02-07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我国汽车产业政策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我国汽车产业政策,作为带动 中国 经济 的增长的支柱性产业,汽车产业政策一直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 目前 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主要存在两个 问题 :第一,产业政策不完整。汽车是一个具有强烈外部性的产业,汽车产业的迅速 发展 将产生一系列的环保、能源、 交通 等相关问题,因此,一个完整的汽车产业政策应既

其他论文2023-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