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中元节作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更新时间:2023-05-22 10:03:0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i乐德范文网的编辑为您准备了关于《高中中元节作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文章,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鬼节有三:清明、中元、寒衣。
  清明节是四月五日,人们要上坟,同时有踏青的习俗,把新土往坟上扬,添坟。以前清明也叫寒食节,曾长达百日,曹操改为一天,唐改为清明前三天,所有火都得灭,出寒食后,从宫中传出新火。清明还要插柳枝,戴柳条帽,放风筝,荡秋千。
  寒衣节在十月初一,人们上坟祭祖,最主要是制冥衣,买纸扎成,包起来晚上在门前烧。钦天监要在这一天颁布新的皇历。
  至于中元节则是有道佛两家的共同节日,说起它的由来和习俗确实还有些说法。
  中元节的源由
  中元节的源头,应与我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关。道教盛行后,附会传统,创立了天、地、水三官神祗。据说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为万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成了中国民间的鬼节。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一种植物的叶子,有香气),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例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我当年在江浙一带就看到人们视中元为大节,这一天家家团聚,如除夕一般热闹,还要吃一种专门用青树叶包裹的菜团。
  传说地宫掌管地狱之门,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所以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其实,很多人认为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到七月三十日都是鬼门大开的日子。民俗相信,在这一段时间会有许多的孤魂徘徊在阳间。七月三十日,鬼门关,一个月的中元就这样结束。)
  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旱日安息。在法事中,他们不单只超度亡魂,而且更为无主孤魂和那些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死难者施予救侪。而在法事中得的香油钱,主要是用作购买祭品之用。
  按佛教典故,关于“盂兰节”的起源,有着以下一个典故: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于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原来他们已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境况堪怜。目连看了后觉得很心痛,于是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惜饭菜一送到口边,就立即化为火焰,目连看到这种情境后非常心痛,就将这个情况告诉释迦牟尼,佛祖教训他说,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堕入饿鬼道中,万劫不复,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于是目连就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的亡魂。
  后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后世,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遗害人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节的风俗。
  中元节的习俗
  中元节这天,道教在七月十五日要设坛醮祭。道教和佛教,在这天的活动,都有具体的规定和做法。民间的祭奠,则相对较自由,供品唯恐不够先人和孤魂野鬼享用,那些供品。由是形成了民间的节日。
  在民间,除了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饿鬼外,人们在这一个月里会加多一两件金饰来避邪,他们也会注意说话,尽量避免说出不吉利的字眼来。小孩子尤其惨,据说小孩子的眼睛特别灵,可以看到些不该看到的东西,为了不让小孩受到惊吓,很多父母在晚上会把小孩关在家里。
  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这天,晋北地区的妇女盛行面塑活动,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包括出嫁的女儿及女婿、外孙,另过的儿子及媳妇、孙子等等),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
  现在已经不那么严格讲究了,完全依据主人的情趣,羊、虎、牛、鱼、兔、人各种造型的馍都有。人均一兽的花馍捏完以后,还要再捏许多瓜、果、桃、李、莲、菊、梅等造型的花馍,点缀以花、鸟、蝴蝶、蜻蜒、松鼠。个头较前要小,做为走亲戚,看朋友的礼品。这些面塑蒸熟以后,再经过五色着彩,看上去栩栩如生,每一件都可以称为的手工艺品。七月十五看面塑,已经成了农家妇女一展灵巧手艺的节目了。
  文学中的中元节
  北齐时的《颜氏家训》,南朝时的《荆楚岁时记》,宋时的《东京梦华录》、《梦梁录》,清时的《帝京岁时纪胜》等等书籍中都提到了中元节或盂兰盆节。有的书中说,中元节前几天,市面上就有卖冥器的,卖时鲜瓜果的,卖油饼馅饼乳饼丰糕的,色彩斑斓,叫卖声不绝于耳。还有在水面上放灯的习俗,意为招水中孤鬼来享祭。儿童们玩着纸扎的荷花灯,大的有七八尺,引人注目。到城外去祭墓的,络绎不绝,较之清明节尤胜。
  清代文人王凯泰的诗《中元节有感》便描写了福建一带过中元节的习俗。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清代诗人庞垲的《长安杂兴效竹枝体》一诗形象描绘了中元夜儿童持荷叶灯结伴游乐的情景。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照佛门的盂兰盆会仪规来看,放河灯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节目,并不显得多么要紧。而在民间的中元节俗活动中,放灯则是比较重要的。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现代女作家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所以放灯这件事是件善事。可见活着的正人君子们,对着那已死的冤魂怨鬼还没有忘记。
  近代女作家肖红在《呼兰河传》中也提到“七月十五是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到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脱着一盏河灯,就得脱生。”

推荐阅读:

  高中写传统节日的作文:重阳节思念

  关于中秋的高中作文:中国传统节日

  高中教师节感恩600字作文:老师,祝福你

  高中写春节见闻的作文600字

  高中生清明节见闻作文800字

  有关高中的圣诞节作文300字:圣诞夜,浸透祝福

高中中元节作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篮球培训日记300字范文精选14篇

篮球培训日记300字范文 第一篇这个暑假,爸爸给我买了一个篮球,一身运动衣和一双运动鞋。并对我说:“打篮球的装备已经给你买齐了,能不能学会打篮球,就看你的本事了。”我和爸爸来到体育馆,我站在一旁,静静的看着爸爸打篮球的动作,听着爸爸讲解要领。爸爸还教我球场

日记2023-12-18

社会实践日志作文范文优选12篇

社会实践日志作文范文 第一篇今天是同帆暑期社会实践队出征第一天,早上八点十五分大家都准时到达了学校活动中心搭乘专车前往沙河校区。在沙河校区图书馆自习室待了一上午,我们还一起参观了沙河校区,比较了一下两个校区的不同风格与韵味。中午和大队在第五大道吃了午饭就前

满分作文2024-01-15

高中学习建议作文范文共9篇

高中学习建议作文范文 第一篇说到职业规划,在初入高中时,我是茫然的,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也有太多的变数,我想,走一步算一步吧。如今即将高三毕业的我,对未来有了新的认识,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作为一名文科生,可以选择的专业其实是不多的,再不多的选

初中作文2023-12-18

校园美景书信的格式范文推荐46篇

校园美景书信的格式范文 第一篇“文明”是一种美,要知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文明才能有绿水青山。文明大到整个城市甚至整个中国的形象,小到人与人之间细微的小动作,可见文明的重要性。而在我们四小,处处都能体现文明——上学时,向校门口值周老师问好,手一举,腰

书信2024-01-26

让作文动起来范文优选15篇

让作文动起来范文 第一篇有人曾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极大辜负。在我看来,茫然度日不仅是一种辜负,更是对生命本身的侮辱,甚至背叛。生命是宝贵的,时间是有限的,这些从小就在耳边萦绕的大道理人尽皆知,却少有人真正明白,更不用说做到了。以前的我,也

满分作文2024-01-15

较量优秀作文范文初一优选11篇

较量优秀作文范文初一 第一篇因为有巨石才有浪花,因为有其他选手所以才能突破最好的成绩,因为有对手,才让我们变得更加努力,走向成功。而我把我自己当做最强劲的对手。有一次,我考试考了80分,回来的路上我垂头丧气,觉得脚步无比沉重,大树的树枝随风摆动仿佛在开庆祝

初中作文202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