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区人才引进工作计划(热门22篇)

更新时间:2023-12-29 19:41:41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物流园区人才引进工作计划1

(一)加强管理,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不断完善单位工作制度。促进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狠抓工作重点,加快发展步伐,新的一年里畜牧业工作将突出重点为特色,加大工作及管理力度。首先要巩固种养殖示范村、养殖大户、带动养殖积极份子,搞好示范,带动全面发展。加快过去数量畜牧业向质量效益畜牧业的转型。保证我镇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突破口。

(三)提高科技含量,只有科技意识提高了,推广新技术才能得到落实,提高畜牧业科技意识才是实话。

(四)加大宣传力度,认真组织落实品种改良工作,以优质品种提高我镇畜牧业的质量,以质量效益提高畜牧业的整体效益。

(五)认真执行《动物防疫法》强化动物防疫工作,严格按照县主管部门的要求,实施边境防疫管理制度,田蓬作为“两国、三省”的边境乡镇,动物防疫尤为重要不能忽视。我们必须按照县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加强动物防疫工作,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管理制度,切实把动物防疫工作抓实抓好,确保我镇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

集团行政部按照20xx年年初的工作计划以及集团领导的工作部署,认真开展工作。现将本年度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汇报如下:

物流园区人才引进工作计划2

[关键词]高层次人才 人才培养 人才效能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_)03 — 0011 — 02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由投资、资源带动型向由创新、科技驱动型转变,我国正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人才资源尤其是高层次科技人才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加大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已成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选择。十报告强调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求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更新人才发展观念,提升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建设工作体制,创新方式,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近年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各地发展的共识。产业转型升级要靠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是创新驱动之源,是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随着国家“”、“”的实施,各地纷纷出台相关人才政策,优秀的海外人才纷纷回国创新创业,国内青年人才也不断脱颖而出。以江苏省为例,除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六大人才高峰”计划、“企业博士集聚计划”以外,还有82个市、县(市、区)设立引才计划,如南京市“321计划”、“紫金人才计划”;苏州市“姑苏人才计划”、“1010工程”、“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昆山市“亿元引才计划”;无锡市“530计划”、“无锡”、“百千万人才工程”、江阴“”;镇江“331计划”;常州“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扬州市“绿扬金凤计划”等,此外还有些地区推出一些引才活动,如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但在各地高层次人才数量日益增长的现实下,这些引进的人才如何与当地的产业发展相匹配,人才后续培养能否到位,能否最大程度的发挥人才效用,能否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些问题都对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及管理机制提出了挑战。

一、地方政府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意义

1. 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产业的转型升级面临认识、体制、技术、人才、资金等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其中人才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传统产业更多的是资源和市场的集聚,是劳动力的集聚,而新兴产业是科技创新,是人才的集聚,是资本的集聚。引进一个领军人才,带来一个高科技的项目,带动一个产业乃至多个产业结构的调整〔1〕,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技术创新的需要

各地很多新兴产业技术水平整体不高,产业发展仍以技术跟随为主,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况较为明显。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最终只能是走向“大打价格战”、恶性竞争的道路,被固化和锁定在低端环节。高层次人才带来的新技术能够直接促进技术的升级,并且通过产学研合作等促进技术的再次创新。

3. 企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各地企业面临着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各方满的竞争,创新始终是企业竞争力的来源,高层次人才是企业创新的主力军。推动高层次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研究院和重点实验室,建立一批产学研联合创新示范基地,实现科技研发、产品创新与人才流动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企业的技术革新、产品升级,以及企业规模的扩大。

二、地方政府引进高层次人才存在的问题

1. 引进人才匹配性不高

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人才政策,一大批熟悉产业政策、掌握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人才涌入各地,为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这些高层次人才到底能否在优势产业的提升、新生产业的扶植中发挥作用,能否与当地的产业发展相匹配,这对于各地产业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从现实来看,各地高层次人才盲目引进现象较为严重,追求高学历,看重学校牌子,人才引进后的使用矛盾也非常突出。人才是第一资源,高层次人才是稀缺资源。一个地方引进人才要考虑产业的匹配性,注重人才引进的适用性。盲目追求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率,只会带来人才高投入后的低产出。

2. 高层次人才的后续培养不足

高层次人才作为创新的领导者始终应走在信息的最前沿,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对于企业快速掌握前沿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现实情况下很多地方政府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后续培养严重不足,不重视人才的研修学习,产学研合作不足,这些都影响了人才效用的发挥。

3. 高层次人才的效用未充分发挥

高层次人才的作用就是带动某个领域的进步和发展〔2〕,人才只有使用才能创造价值,高层次人才引进后如何使用是人才效用发挥的重点。各地在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这些高层次人才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人才效能得不到最大的发挥,人才“不够用”、“不适用”、“不被用”的问题突出。例如,在某些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掌握关键技术的人才需求相对较为急迫,政府为此引进了数量可观的高层次人才,但由于企业文化及用人制度等方面的局限性,导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情况时有发生。

4. 人才服务措施不到位

事实上,高层次人才引进后,政府与这些人才的沟通还稍显不足。尤其是海外高层次人才,长期在国外学习、工作和生活,在思想观念、工作生活方式等方面与国内存在一定差异。人才服务不到位会影响高层次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另外,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政策还有待加强。政府人才服务机制的不健全使得海外人才归属感不强,不利于引进人才队伍的稳定。

三、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思考

1. 因地制宜,合理配置高层次人才

要解决好地方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实际需求不一致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树立成本意识。高层次人才引进要关注成本,讲求效益。成本包括政策涉及到的引才直接成本、优惠政策、人才培养成本,奖励成本等。收益则是指高层次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形象地位提升等做出的贡献。各地人才工作资金有限,引进高层次人才并非以数量取胜,而要充分考虑人才的数量与结构的平衡,正确估价人才投资“收益指数”。第二,引进高层次人才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集群发展相匹配,以是否符合当地经济社会以及产业发展需要、是否有为人才施展抱负发挥作用的平台为标准,构建科学的人才队伍结构,避免一味地单纯追求高学历高职称高数量,引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最紧缺、对产业发展带动力最强的人才,使得各类人才的配备和组合达到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创造性。

2. 组建机构,重视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

政府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成立专门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管理机构。人才战略规划是高层次高技术人才培养的首要环节,人才规划既是宏观的,又是具体的,不仅要有很强的指导性,还要有突出的实用性〔3〕。该机构可以通过对各类高层次人才各方面的培训需求来制定人才培养规划,有针对性的提供相应培训,同时简化高层次人才异地培养时需履行的手续,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的效率和水平。第二,加强培养平台建设,实现培养方式多元化。政府要积极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构建平台、丰富渠道,要根据培养对象所属行业领域,利用各种资源、采取多种形式,有的放矢的做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例如,选送高技能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其他优秀人才等到重点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重点工程中心交流访学;支持培养对象参加国内外学术、技术交流活动;有重点地资助培养对象出国进修、海外项目合作;有计划、有重点地安排培养对象从事重大项目、课题研究,在实践中得到提升等。

3. 创新体制,合理使用高层次人才

人才资源开发的核心在于使用,人才的作用在使用中得以发挥,人才的价值在使用中得以体现。利用现有人才资源,提升人才使用效能,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是政府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加强高层次人才的使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创新机制。转变思想观念,从思想上重视人才成长和作用的发挥,并且在人才的发掘选拔、评比评价、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方面加大机制创新,努力构建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一显身手的体制机制;真正做到让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前途。二是分类使用。人才的层次越高,需要的舞台就越大,要根据高层次人才个性、层次、类型更明显的特点,在引进使用中分类区别,避免“为我所有”、各自为政可能造成的弊端〔4〕。此外,在高层次人才的使用中,对于帅才和将才要区别对待,帅才决定资源配置,是“规划师”;将才是各领域的领军人才,两者区分使用,相辅相成才能实现人才效用的最大化。三是搭建事业平台。政府要积极的为高层次人才的事业发展提供桥梁,加强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之间的合作,协同创新,发挥高层次人才在技术攻关,技术产业化等方面的作用。

4. 强化沟通,做好人才服务工作

首先,针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海归”属性,政府不妨建立如“海外人才友谊联谊会”等海外人才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相同海外生活背景的人才之间的沟通,增强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归属感,不仅要给高层次人才提供相应的工作便利,还要从情感上给予高层次人才更多的关心和帮助〔5〕。在加强海外人才交流的同时,也应组织相应的活动加强海外人才与本地人才的契合,通过交流会等形式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帮助海外高层次人才尽快融入事业、融入社会。其次,满足高层次人才创业需求,革新创业扶持模式。不仅要给予全方位的金融支撑体系,以及高新区、留创园甚至人才特区等各类创业硬件基础;而且要提供如引才活动、优惠政策、研发转化等各方面的信息交流平台,构建有利于高层次人才创业的软环境。第三,政府可以帮助解决高层次人才的后顾之忧。如针对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高层次人才的服务工作小组,为家属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并且在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配套服务。

〔参 考 文 献〕

〔1〕 吴宝磊.无锡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现状及对策探讨〔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_,(09).

〔2〕 陈露.新形势下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_,(08).

〔3〕 王红军,陈劲.高层次高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_,(04).

物流园区人才引进工作计划3

背景 为配合中央实施的“”和北京市实施的“海聚工程”,做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区域内创新创业和工作生活的配套服务,北京市朝阳区将吸引海外人才作为区域长远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和部署,于20_年开始,研究并制定了《朝阳区关于大力推进海外学人工作的实施意见》、《朝阳区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和工作暂行办法》和《朝阳区优秀海外人才引进资助暂行办法》“1+2”政策体系文件。每年安排3000万元海外人才专项资金,推出引进、服务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凤凰计划”。

内容 “凤凰计划”提出:从20_年开始,用5-10年时间,在朝阳区CBD、电子城、奥运等重点功能区和储备区,聚集一批由科技领军人才领衔的高科技创业团队;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1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朝阳创新创业;鼓励和吸引上千名具有真才实学和发展潜力的优秀留学人员来朝阳创新创业;支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

实施者 为全面落实“凤凰计划”工作,20_年10月,成立了由朝阳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区发改委、区教委、区人社局、区科委、区商务委、区金融办、区文创办、CBD管委会等29家单位组成的朝阳区海外学人工作联席会,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同时,成立了具体落实海外人才引进、服务工作的北京朝阳海外学人中心(北京海外学人中心CBD分中心)。

奖励类型 “凤凰计划”每年认定一次,目前分为海外高层次人才认定和优秀海外人才资助两大类共6个奖励资助项目。认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分为创业类和工作类,另外还有创业团队资助、初创企业资助、单位引进人才资助、引进高层次人才资助等。

个人申请 创办企业或工作单位在朝阳区进行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均可申报。申报“凤凰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应在海外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年龄不超过55周岁,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 在国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副研究员及以上职务的专家、学者;

2. 在国际组织、国外政府机构、著名非政府组织中担任中高级管理职务的专家、学者;

3.在国际知名企业、跨国公司工作,熟悉相关领域业务和国际规则,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中高级管理或技术人才;

4.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或具备先进的管理与专业知识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此外,创业类海外高层次人才在朝阳区创办企业的时间距申报日期应在1年以上、5年以下;企业注册资本金中现金资产不少于50万元;申报人所占股权一般不低于30%,且为第一大自然人股东。工作类海外高层次人才与工作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聘用协议)或劳务合同的期限应在3年(含)以上,引进后每年在国内工作不少于6个月。

单位申请 只要在朝阳区进行工商注册且税务登记的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符合创业团队、初创企业、单位引进人才和引进高层次人才资助的具体条件(请见朝阳国际人才港网站),均可申报。

奖励金额 海外高层次人才认定奖励针对高层次人才本人,每人20万元或50万元。创业类高层次人才所创办企业获得50万元奖励。资助针对企业,所有资助项目均资助给企业。初创企业资助10万元,创业团队资助50万元,单位引进人才和引进高层次人才资助根据引进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确定。

如何申报 申报人需遵照以下申报程序:网上填报信息,下载填写申请表,准备相关附件材料,材料齐全后提交至主管推荐部门;推荐部门进行材料初审,填写初审意见、推荐理由、配套支持等内容后提交给朝阳海外学人中心。

“凤凰计划”成果

截止到目前,朝阳区已经完成了4批“凤凰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引进认定海外高层次人才94人,其中10人入选国家“”,13人入选北京市“海聚工程”,人才团队5个,为朝阳区聚集了一批具备较高专业素养和丰富海外工作经验,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熟悉国际市场运作,具有广泛国际联系,能够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科技创新人才和产业领军人才。资助区内重点企业80余家,引进硕士研究生1414名、博士研究生113名。

94名高层次人才,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占94%,博士以上学历的占48%。

前4批30名“凤凰计划”创业类高层次人才,创办公司28家,全部集中在朝阳区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其中,现代服务企业7家,金融企业1家,文创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注册资本总计亿元人民币。20_年,28家创业企业营业总额24亿元人民币,各企业年平均增长98%;实现利润亿元人民币,各企业年平均增长71%;共上缴税金亿元人民币,各企业年平均增长104%。28家企业共有员工11667名,其中海归达到530人,占比。为增加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仅20_年,这28家企业研发投入总额高达8100万元,现共有专利95项,其中授权专利50项。

同时,前4批“凤凰计划”共资助23家初创企业。其中现代服务企业5家,金融企业1家,文创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

前4批64名“凤凰计划”工作类高层次人才中,从事现代服务业的22名,金融业20名,文创企业5名,高新技术17名。他们在管理或技术方面将国外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和海外资源带到朝阳区,搭建了企事业单位与国外交流、沟通的桥梁,加速了企业发展与变革。他们带领建立、培养了一批专业团队,提升了国内人才的国际化水平。

“凤凰计划”奖励资助的人才和企业都有着十分鲜明的特点。首先是创新创业领域与朝阳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相契合,特别是高新技术、金融、现代服务、文化创意这四大主导产业,为朝阳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发展、高端发展、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和保障;其次是有行业影响力,有很多工作类高层次人才在中金、德意志银行、普华永道、中意人寿等国际金融、高端现代服务业企业中身居高职,都是行业中叱咤风云的人物;三是拥有一定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比如以精进电动、微陶环保、释码大华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大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创新水平较高,研发能力较强;四是在公共服务领域取得了较为出色的成绩,在国际医疗领域遥遥领先。此外,海外学人对公益慈善事业鼎力支持和投入,很多人因此而受益。

有很多企业已经成为了业内的佼佼者,顾宜凡博士创建的蓝海电视台,是目前唯一规模性全面进入西方主流社会传播中国内容的英文媒体;郭去疾先生创办的兰亭集势在20_年6月也成功登录纽交所,还参与到了商务部《电子商务企业资质认定标准》的起草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物流园区人才引进工作计划4

人才引智构筑产业发展优势调研报告

经济学中的“微笑曲线”代表的是产业链利润的“U”型分布。浦口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和重要载体,经过15年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特点,但对照“U”形曲线多数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要想使开发区真正“笑”起来,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从制造走向创造,从投资拉动走向创新驱动,从资源依赖转向创业依托。创新发展,谁堪大任?立足开发区当前的发展形势任务,只有加快引进培养一大批高层次产业人才,才能为新一轮跨跃发展赢得新优势。

一、开发区高层次人才发展现状开发区自1993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浦口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园区内现有44家生产型企业,形成了以生物医药、电力电器和软件研发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园区。生物医药园20_年7月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南京市浦口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已进驻中脉科技、先声药业、老山制药等企业18家;电力电器产业园已进驻立业变压器、三乐科技、松芝电器等企业10家;软件园现有新宁光电等软件企业4家,世界500强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软件基地落户,将成为带动开发区软件研发产业的重要支撑项目。1、人才队伍规模壮大。至20_年底,开发区企业共有职工8311名。据统计,高层次专业人才288名,其中,高级管理型人才140人,拥有高级职称或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中层管理者106人,参加863、973等国家、省、部级以上科研攻关或拥有发明专利的科研人员42人,占总人数。从产业布局来看,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较大:生物医药产业121人,占;软件研发产业57人,占;电力电器产业55人,占;其他产业55人,占。2、人才支撑作用明显。高端人才的集聚,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开发区整体科技创新水平。目前,开发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16家,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家、生物医药骨干企业6家;开发研究机构7个,已承担国家火炬计划3项、863计划2项、973计划1项、“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1项。二、开发区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浦口经济开发区虽然有了一定的人才队伍,但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仍然不足,缺乏具有较高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人才结构不合理。大多数为传统型人才,层次低、专业化程度不高,而高层次、专业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较少,尤其是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领军人物、行业带头人比较缺乏,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严重不足。

2、人才引进和培养体制不够优化。对企业人才有计划地引进、培训及激励的政策措施不够,企业引进人才缺乏良好的政策环境,科研孵化平台和机制不健全,风险投资领域发展步伐缓慢。人才引进市场化程度不够,人才市场或人才中介机构等服务环境的不完善。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滞后,企业内部没有形成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使得优秀人才难以造就,甚至导致人才外流。

3、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环境不完善。城市化程度偏低,过江交通制约和园区公共交通缺乏,园区内商务、餐饮、娱乐、教育、居住、生活等配套设施不完善。产业规模还不大,聚集度不高,吸引人才力度不强。人才服务软环境不够,子女入学等问题,仍然存在。

4、与开发区未来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当前跨江发展、沿江开发的加快推进,开发区迎来了黄金发展期。海峡两岸科工园的启动建设将放大国家生物医药基地品牌效应,以高新技术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模;隧道连接线两侧将高起点、高标准进行现代城市化建设,以富士康软件基地为中心,加快引进总部经济、研发中心等,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三桥园区将高标准拉开园区建设框架,着力引进附加值高、带动性强的龙头型项目,努力打造成为全市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及先进制造业基地。未来开发区的人才需求量巨大,人才要求更高,现在的人才队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三、开发区加快高层次人才发展对策措施区委二届五次全会提出建设“南京新的人才聚集区”、“打造创新型城区”的目标,开发区作为主阵地,要着力抓好五个方面,即:编制一个人才规划、集聚一批产业人才、打造一个平台、创新一套机制、培养一支企业人才队伍。1、编制人才发展规划。积极推进“人才强区”战略。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立足南京江北新城和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的打造,加强与全国知名高校和人才中介机构的合作,拓宽引才视野,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三大主导产业的高层次人才,加快建设人才高地。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开发的环境体系,进一步完善促进高层次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人才市场和创业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坚持人才引进与经济社会发展并举,与引进人才的跟踪服务并举,与人才培养并举,增强人才引进的工作的成效。到20_年,建立开发区人才资源库,各类高层次人才占全部职工比重达10%以上。2、集聚一批产业人才。加强重点行业引智。依托开发区未来重点产业、优势企业和科研机构以及南京重点高校,在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形成若干个高端人才密集区,实现人才集聚和产业聚集相结合,以此带动开发区人才资源整体性提升。世界500强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软件基地

落户区内,该项目致力于5年内培养3万名软件工程师。创新引进人才工作机制。确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建立“两栖”式的柔性人才载体,大力引进国内外智力,鼓励企业“借脑”,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设产学研联合体,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的“柔性”研发机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建立引进国外专家智力长效机制,建立海外专家和留学人员库,通过远程服务、弹性就业、智力入股等方式吸纳国外专家智力。建立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人才需求监测制度。以重点企业用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高端人才开发方向;鼓励企业成为“人才需求主体、开发主体、投入主体、使用主体”的统一体,努力实现发展一个产业就聚集一批人才,建设一个项目就引进一个人才团队。

物流园区人才引进工作计划5

1.以财务系统的上线,提升了会计核算的水平,标志着财务管理水平迈向了新台阶。新系统的上线将使会计核算得到更进一步的规范,下属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工作更加符合统一的严格的财务标准。

2.20××年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重新调整设置帐套和会计科目,对各项业务的帐务处理进一步统一和规范,细化运费会计核算流程,明确各业务类型收入确认关键点。通过业务流程和会计核算流程的梳理和规范,明确了各业务分部的界限,同一类型业务各环节的关键控制点,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有效衔接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使分部报表披露的信息更加准确、及时,满足了境内外报表的编制要求,为公司决策提供了更加充分的依据。

3.专门召开了下属单位领导、主管部门负责人及本部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质量管理落实专题会,总结了08年存在的问题、布置了08年工作重点,加大了动员、检查和整改的力度,督促各成员单位建立并加强内部检查、内部奖惩、存在问题立即整改等长效机制,产生良好的效果。在9月份的质量管理体系外审中,经过沟通和努力,顺利通过BSI的审核。

物流园区人才引进工作计划6

一、做法与成效

从**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实施了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每年引进100名高层次人才(团队),每个给予100-150万元的创业资助,从而在长三角乃至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人才争夺战。苏南、苏中各市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纷纷把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程来推动。苏州市实施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每年扶持引进1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无锡市实施“530”计划,计划5年引进30名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市实施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计划5年引进1000名海外人才,其中100名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南通市实施“131”海外引才计划,力争5年引进领军型人才100名、创新创业人才300名,新增高层次外国专家和留学人才1000名。镇江市实施“331”计划,力争3年引进培育30个领军人才团队和100名领军人才。主要做法为:

1、坚持高点定位,突出重点引进。为了达到服务发展、推动发展、引领发展的三级目标,各市都尤为重视引进人才标准与条件的设定。一是突出领军人才。从目标定位来看,各市引进人才的目光已经跳出省内、放眼全国、面向海内外,引进人才的重点也从一般的高层次人才转向能够引领高新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和工程技术关键人才。二是突出重点产业。从支持领域来看,各市也都根据产业发展前景规划,明确主攻方向。苏州市确定了集成电路与软件、现代通讯、光电子、纳米技术、生物医药等12个方向;无锡市确定了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高档纺织等8个方向;**市重点面向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南通市确定了机械电子、船舶修造及配套、精细化工和石油化工等10个方向。三是突出新兴项目。除了涵盖目前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各市都比较关注未来产业(空白产业)的人才引进,尤其重视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的人才引进,以求实现“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落户一批项目、形成一个产业”的目标。

2、坚持政策先行,不惜成本引进。面对人才引进的竞争压力,各市都把制定极具诱惑力的政策放在首要位置,不断推出政策“组合拳”。除了给予引进人才巨额的一次性安家补贴外,各市还持续不断地给予引进人才创业资助、贷款担保、重大项目资助等配套支持,有效地缩短了人才项目落户、科研项目转化、企业发展壮大的历程。苏州市提出,对引进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提供不少于200万元的科技专项经费资助和20-100万元的安家补贴,并给予不少于风险投资基金首次投资总额10%的配套投资。无锡市提出,对引进的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不低于300万元的创业投资和不低于300万元的资金担保。**市**年给予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1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年将专家重点推荐项目的支持额度提高到200万元,20_年又将特别优秀项目的支持额度提高至300万元。南通市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除了给予最高100万元的专项资金补助外,对重大项目给予100-500万元科技三项经费资助。镇江市按照重点推荐项目、优先推荐项目和一般推荐项目,分别给予创业领军人才300万元、150万元和6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给予创新领军人才100万元、60万元和40万元创新资助资金。此外,各市还积极引导风险投资跟进。镇江市在启动“331”计划的同时,也同步规划了创业风险投资公司建设,年内将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的镇江市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到20_年镇江各辖市(区)都将建立1家以上风险投资公司。**市的创投风投企业已从三年前的1家发展到目前的8家,总注册资本从6900万元增强到亿元。

3、坚持公平公正,科学规范引进。由于对引进人才的政策支持力度大、社会期望值高,因此各市都高度重视引进人选的评审工作。经历两年的探索实践,目前各市基本建立了一套比较科学的三轮审查机制:第一轮是形式审查,由业务部门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进行审核,并请专门机构对相关专利、成果的真实性进行检索。第二轮是技术审查。一般是根据人才项目的行业分布,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对报名者的项目进行技术评审。苏州、**等市还参照省里做法,专门邀请国家“863计划”专家组参与技术审核。第三轮是综合审查。主要是邀请经济和管理专家对项目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进行经济综合评审。**等市在此环节还邀请引进对象进行面试。经过三轮审查,最终入围的人选项目质量都非常高。最后形成的初步名单,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或市委常委会表决通过。

4、坚持跟踪配套,综合服务引进。在比拼优惠政策吸引人才的同时,各市都十分注重人才引进后的后续工作,着力打好“综合服务牌”。一是强化载体建设。各市都注重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的有效结合。苏州市依托苏州科技城、苏州工业园区国际科技城、苏州留学生创业园等25家各级各类创业园以及1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5家分站吸引人才。**市大力建设各种留学生创业园和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市拥有高科技企业孵化器11家,面积40万平方米。镇江市的高科技创业园区建设也在加快进度,规划20_年前建成部级大学科技园,确保每个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建成1-2家科技孵化器。二是搭建发展平台。苏州市成立海归创业创新人才联谊会。无锡市定期举办海归人才创业创新培训班。**市专门安排海归人才创业企业科技经费,积极争取省重大成果转化基金项目资助,今年已有3名对象获得1000万元资助。三是建立挂钩服务制度。无锡市提出“创业之初是保姆,发展之中是助理,成功之后是保安”的理念,市领导定期会办引进人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镇江市建立领军人才服务组制度,由市县两级党政领导挂帅,专人专责,全程服务。**市由市委组织部四名副部长分片担任人才引进项目落户负责人,深入一线进行帮扶推动。

5、坚持协同作战,合力推动引进。为确保领军人才引进工作质量,各市都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并明确由组织部牵头,人事、科技、财政等部门各有分工,共同参与,协作配合。其中组织部门主要负责活动实施的整体统筹和综合协调;人事部门负责紧缺人才目录制定,招聘信息,受理报名材料等;科技部门负责成果评估和创新项目界定,组织专家评审;财政部门负责资金落实、拨付和跟踪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市都纷纷出台一些针对性较强的特色举措。**市、镇江市专门成立领军人才引进工作办公室,由常委、组织部长担任办公室主任,统筹面上工作开展。

二、收获与启示

除镇江于今年8月18日刚启动该项工作外,苏州、无锡、**和南通等市的领军人才引进工程基本上从**年就已经组织实施,虽然时间很短,但领军人才集聚对产业突破的推动作用已经开始显现。无锡市引进的施正荣博士创办了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缔造了无锡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引进的赵善麒博士创办了江苏宏微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国内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电力电子功率模块生产线,将使**众多产业的发展率先摆脱对国外电力电子产品的依赖引进。透过这些地区领军人才引进工作的实践,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三点启示。

启示一:思想解放、观念超前、包容大度是前提。引进领军人才,既要立足产业发展实际,又要有超前意识,敢于无中生有,催生新的产业。产业的发展水平与人才的建设水平常常是互动的关系。一般而言,如果超越产业基础和经济发展阶段,引进的领军人才名气再大、层次再高,也只是空中楼阁。但另一方面,任何一个产业都不是天然存在的,特别是对高科技产业来讲,领军人才常常是产业形成和产业突破的核心推动者,只要具备相应的基础条件,领军人才就能发挥出创造性的价值。而同时,许多发展潜力大、投资回报高的高新技术项目还具有投资周期长、市场风险高的特点,是否敢于资助这样的人才和项目充分反映了一个城市对待人才的胆识与气度。从考察情况看,苏南、苏中各市都体现了宽容失败的气度和勇于助才的决心,纷纷把目光瞄向海内外,抢先对接前沿科技项目,敢于拍板引进高风险人才项目。最近,无锡市委、市政府更是明确表示:三年内“530计划”项目如果创业创新失败,将由财政返还引进人才的80%投资。

启示二:政策支撑、持续配套、科学引导是保障。引进领军人才,既要重金以待,又要走出高待遇的误区,善于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综合配套上。领军人才的成功引进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和起点,项目能否顺利落户、健康发展、形成产业优势才是引进工作的初衷和最终目标。高额资助能够产生有效的激励效应,也彰显政府渴求人才的环境。但如果没有较好的创新创业平台,高新企业就犹如在真空中生存。而初创期的高新企业,又如待哺的婴儿,离开融资环境的支撑,亦难以生存发展。因此,落地人才能否留住、落户项目能否转化、落成企业能否发展壮大,就更加需要载体平台、融资环境、风险投入和政府重大项目资助等后续政策支撑。

启示三:领导重视、部门联手、市县联动是关键。引进领军人才,既要落实责任、加强目标考核,又要优化服务理念,乐于当好人才“帮办”。领军人才引进尽管只是一个专项工作,但又是一项着眼长远、事关区域发展的战略性工作,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市上下统一思想,齐心协力;更需要集成各部门优势,协同推进;还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参与。这就要求尽快组建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分工,落实相关责任,强化奖惩兑现,加快工作步伐。同时,还要求积极鼓励和科学引导全市上下,用招商引资的精神、用招商引资的劲头、用招商引资的办法,进一步优化人才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把**打造成为“人才创业创新的向往城市”。

三、对策与建议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推动区域发展的原动力。这次苏南、苏中人才工作考察之旅让我们深切感到,时代的发展已将区域竞争的重心由物质资本转向人才资源。**能否抢抓新一轮战略机遇期,在苏北率先实现更大的突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

(一)顺应形势发展,优先抓好领军人才引进工作。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是整个人才建设的引领工程。目前苏北其它四市及周边地区都在着手酝酿相关引才计划。建议市委把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战略位置,抓紧研究工作方案,尽早启动实施**市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引进工程,在苏北地区取得先发优势,利用三年时间,每年引进20名左右领军人才,通过资金和其它方面的支持,打造**创业创新的第一方阵,推动全市创业创新的步伐。

(二)科学定位引进重点,梯次优化产业布局。根据我市产业发展实际,对领军人才和项目的引进,不能照搬发达地区的模式,更不能贪高求精,建议进一步明确“差别竞争,特色取胜,错位引进,重点突破”的总体引进思路。从支持的类别来看,由于**既有产业的创新基础比较弱,创新载体建设层次比较低,创新领军人才很难扎根落户,创出成果,因此,应把重点放到创业领军人才上来,适当兼顾创新领军人才。从支持的领域来看,也应突出两个方面:一是对我市六大支柱产业和现有新兴产业的升级发展能够起到引领推动作用的领军人才和项目。二是能够创办新兴产业、对我市现有产业结构调整起到推动作用的领军人才和项目。从支持的层次来看,不能简单追求人才的高知名度和项目的高精尖,主要关注人才和项目在**的高成长性和可带动性。

(三)加大投入力度,努力形成引才政策的比较优势。**要引进一批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在坚持兑现已有的招商引资政策和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之外,建议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扶持,构建颇具特色的引才优势。一是资金扶持。对引进的领军人才,按重点推荐项目、优先推荐项目和一般推荐项目等三类,对创业领军人才分别给予200万元、150万元和1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对创新领军人才分别给予150万元、100万元和50万元创新启动资金。根据项目投资需求,由市、县(区)提供不少于100万元创业贷款的贴息、不低于100万元创业贷款的资金担保。二是场所扶持。项目落户后,需提供标准生产厂房的,免收首年租金或给予10%的购买优惠;需生产建设用地的,在用地政策上给予倾斜。提供1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三年内免收租金。三是项目扶持。对引进的领军人才,其领衔实施的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市各类科技计划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优先推荐申报相关的国家和省科技计划。四是生活扶持。对引进的领军人才,由人才(项目)落户地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住房公寓,三年内免收租金;在所在地区优先购买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定销商品房或经济适用房。

物流园区人才引进工作计划7

严格按照主管局计财科有关文件执行。全年总收入元,其中

①财政拨入经费元;

②站内防检费、耳标费、消毒费等收入元;

③其它收入房租费元,站内多收入防检费充转帐有毒有害津贴元。全年总支付元,其中

④上缴财政专户款元;

⑤财政拨入经费和其它收入支出元;

⑥房屋维修费元。收支品迭余元。根据主管局计财科有关文件规定,严禁联单、白发票入账。

物流园区人才引进工作计划8

(一)公务员队伍建设扎实有效

建设一支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公务员队伍是《公*员法》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目标。一年来,我们通过严把入口关、任免关、考核关和信息采集关,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伍宏观管理,注重公务员素质建设,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一是把好入口关。按照报名、笔试、面试、体检(体能测试)、考察(考核)、上报拟录人员名单等程序,完成了公务员招录工作。今年地区公务员拟招录岗位37个,拟招录85人,上报拟录人员62人,录用61人(1人待定)。

二是严把任免关。我们严格策规定,规范办事程序,落实任前公示和试用制度,完成了地直单位上报的考察任免工作。截止目前,全年共任免地直机关、事业单位科级干部69人,其中拟任28人,试用期满正式任职19人,转(兼)任15人,免职7人。

三是严把考核关。20**年地直机关事业单位共参加考核2112人,其中:行9人(优秀187人,称职450人,未定等11人,基本合格1人),事业1463人(优秀187人,合格1217人,未定等55人,基本合格4人)。

四是严把信息采集关。完成了地区府系统公务员信息采集工作的上报工作。共采集4147名(公务员3496名、参照公务员651名),其中:地直919 名、吐鲁番市1057名、鄯善县1382名、托克逊县789名。对地区府系统新列入公*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进行了审核,并上报自治区人事厅审批共107 个。

五是严把人事档案关。通过前期收集材料、分类登记、补充材料、裱糊、录入、装订工作。截至目前,已有40个单位的档案整理完成,共收集4000余份零散材料,并逐人鉴别、核准,清理出不入档材料600余份,补签字、盖章材料1300余份。上架档案1000余卷,待完成档案300余卷。

(二)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大

随着人才引进工作的深入,为满足企事业对人才的需求, 我们采取“人才订单”的办法,大力引进急需人才,为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全地区人才需求状况的基础上,积极组团到区内外参加人才交流会,采取“主动出击、广泛洽谈、真诚对待、认真筛选”等办法,积极为地区引进所需人才。全地区有32家企事业单位参加了自治区人才交流会,各种需求专业86个,需求岗位368个,这次接待了2800余人,登记1624人,面试后达成意向286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的4人。积极协调用人单位赴兰州大学,西安大学部分院校参加招聘会,用人单位达成意向的60人。并为沈宏集团签定各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协议237人,为用人单位提供了热情服务。

年初我们向自治区^v^申报了2个项目,一项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博物馆运营管理,日本地方府国际协力专家组织会派遣项目专家1-2名来我地区针对需求方提出的课题进行1-2周的指导。另一项是英语教学领域,香港方面将派出英语教学专才,面向全地区中小学教师进行为期1-2周的英语教学培训。10月,2 名日本文物专家已来吐进行了为期2的讲课指导。

(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工作有序展开

根据《地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实施方案》,按照“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思路,我们大胆在地直机关八个事业单位进行了先行试点,形成一个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基本实现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

1、事业单位人事制度试点工作比较成功。地委、行署领导高度重视地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试点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并经常听取局领导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试点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我们根据地委、行署的决议指示,狠抓工作落实,注重工作细节,突出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制度措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地直8个试点单位都通过了试点方案,完成了岗位设置、岗位竞聘、工资分配制度,出台了绩效考核的办法,工作运行正常。

畜牧业在我们国家还是有着很大的影响的,我们的食物有很大的部分是靠畜牧业来支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因为现实中很多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来工作,畜牧业的发展直接和我们国家的人们生活水平有着极大的联系!在20_年的工作结束以后,我们终于可以长吁一口气,因为一年的工作,我们的畜牧兽医站的工作做好了。

在20_年一年中,我站在主管局区和畜牧中心直接领导和帮助下,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配合下,对畜牧业的发展,品种改良、防检疫、新科技推广示范、饲料饲养、种草养畜、强化防检疫和服务体制等工作,尤其是聘用村级防疫员工作中,职工对自己本职工作起到积极作用。我站认真抓好管理工作,做好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畜牧生产任务和经济任务。在着一年中做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物流园区人才引进工作计划9

1、财务总帐:

财务帐薄设立不健全,无固定资产台帐,无总帐,无明细帐,无往来帐,无材料帐,财务提供不出任何真实有效的数据,财务部门形同虚设。

2、成本费用方面:

财务部不能正确的核算成本,诸多原因,造成材料成本的核算仅仅反映到5月份,大量出入库单堆积,仓库形成了失控状态,财务没有起到监督与控制作用,更不能反映出真实的成本.各种费用反映都不真实,没有具体反映到各车间部门上。

3、仓库方面:

仓库入库出库退库手续不明确,责任不到位,出入库单有漏记重记现象发生.材料摆放不整齐,分类不明确,无条理性,没悬挂物料卡,无标示牌。

4、财务档案方面:

各有关部门的销售合同、采购合同、租赁合同等,没有传递到财务上,造成很多工作脱节,财务工作处于被动状态,财务起不到监督与核审作用,没有做到事前控制。

物流园区人才引进工作计划10

虽然只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但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与关心下,让我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在这里的工作环境,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供应商选择与供应商沟通等方面越来越熟悉。不过,我目前的工作还是在进一步完善中,所以在今后的工作我会更加努力,虚心请教、刻苦学习、不断积累经验,让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越做越好。最后,我感谢部门的领导与同事们,我有今天的进步离不开大家对我的帮助,是你们的协同支持让我对我的工作更加有信心。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狠抓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三个环节,大力引进各类急需人才,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注重各类人才的培养,继续深化人事制度,为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人事保证。

物流园区人才引进工作计划11

1、新员工作为餐厅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快速的融入团队、调整好转型心态将直接影响服务质量及团队建设。根据新员工特点及入职情况,开展专题培训。目的是调整新员工的心态,正视角色转化,认识餐饮行业特点。使新员工在心理上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缓解了因角色转变的不适应而造成的不满情绪,加快了融入餐饮团队的步伐。

2、注重员工的成长,时刻关注员工的心态,要求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学习,并以对员工进行考核,检查培训效果,发现不足之处及时弥补,并对培训计划加以改进,每月定期找员工谈心做思想工作,了解他们近期的工作情况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结合工作实际加强培训,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使管理更加规范有效。并结合日常餐厅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剖析,使员员对日常服务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在日常服务意识上形成了一致。

物流园区人才引进工作计划12

为各位领导和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是集团行政部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20xx年行政部结合工作的实际,认真履行部门工作职责,加强与公司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使行政部的基础管理工作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高效化,为公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制度修订在20xx年上半年,集团行政部一直没有放松对企业制度的建设工作,主要编制与修订了以下制度。

《企业两则》的修订、《xx地产企业文化》整理、修改、《xx地产各部门组织构架、管理制度》修订、《企业文件、表格使用规范》编制、修订、《xx汽车管理制度》编制、《市场营销部管理制度》编制、《项目开发部管理制度》编制、《杨凌水电工、保洁员岗位职责》编制、《安装工程事岗位职责》编制、《绩效考核制度》参照集团修订、《考勤制度》修订,以及公司最新使用表格的整理、修改。

(二)公章管理根据《集团财务印章管理制度》规定,对公章及证照进行合理保管与使用,对各部门使用情况进行规范管理,每项业务有相关记录和领导签字。

(三)合同档案管理其中

地产:自20xx年x月x日—x月x日共签订14份合同;

科技:自20xx年x月x日—x月x日共签订12份合同。而在12份合同中有一份编号为20xx0xx号合同审批流程未完成;另一份编号为20xx0xx号合同已定稿但并未打印签署。

(四)收发文件、传真、公文批示转发、下发集团文件到各子公司及部门,做到收发有序,将文件精神落实、执行到底。

20xx年集团各子公司共签订26份合同。

(五)各种证照办理

1、20xx年集团及各子公司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年审工作正在进行中。

(1)已完成营业执照年检的公司有:xx;

(2)未完成营业执照年检的公司有:xx;

(3)未完成组织机构代码证年审的由:xx;

2、银行预留新印鉴变更已于x月x日前全面完成。

(六)办公耗材管控及出入库管理

自20xx年x月初至20xx年x月底,经过行政部采购的全集团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都已做到有序登记出入库明细,明确固定资产去向。办公用品成本也都控制在公司月采购预算500元内,做到了成本控制和节约。

(七)资产管理

1、春节前对xx汽车中心资产做了盘查工作,由于资产种类多、数量大、时间久、管理差、无清单等客观原因,注定本次盘查的工作量及难度都很大,但在集团领导的带领下,行政部和财务部同事发扬不怕苦、不怕类、不怕脏的精神,扎实工作,细致记录,形成一套完整的杨凌资产清册及固定资产调拨管理办法,最终完成任务。

另外,集团还坚持每半年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清点,大件的固定资产监理固定资产管理卡,跟踪记录该资产每一次的调拨,小件资产领用登记造册。

2、集团各部门在用资产使用情况基本完好,行政部做到了资产及时调整、维修、更换工作,在资产配备上保证了集团各部门正常有序的工作。库存资产保管维护完好,可以做到随用随取,安装即用的效果。

(八)车辆调配管理

20xx年中集团公车公车共九辆,派车率达到100%,出车率100%,事故率0,车辆的定期维修和保养按规定也已完成。

1、已完成审验的车辆:xx;

2、未已完成审验的车辆:xx。

(九)日常行政费用管理

1、员工饮用水,自20xx年x月底至x月底两台饮水机共购水票220张,合计费用1398元。截止到x月x日,项目部领用水票30张,集团水票剩余35—2—张,平均每月不到元,控制在预算之内。

2、集团电话费。集团共有电话四部,自20xx年x月至x月底电话费共计元,平均每月元,控制在预算之内。

3、绿植租摆。20xx年x月至x月的发票未回到公司,20xx年x月至x月共20盆绿植,费用共计1440元,每月480元。控制在预算之内。

4、集团物业费。20xx年x月至x月底,物业费(含电费,物业费和停车费)共计:元,每月元。控制在预算之内。

5、办理社保。自20xx年x月x日起集团行政部开始着手为集团及各子公司员工办理社保开户事宜。x月份员工社保账户可以正常使用。目前,已满足办理社保条件员工的社保开户工作已全部完成。

(十)组织员工业余活动

为了使员工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团结、协作的公司团队,使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间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集团行政部积极组织了以下活动:x月份植树活动、x月份蔬菜种植活动、x月xx新店开业活动。

(十一)对外联络工作考察与建立

近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v^^v^强调:“世界科技强国必须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创新是引领科技发展的“旗帜”,而这个“旗帜”则需要高科技人才“扛起来”。

人才强则事业强,人才兴则科技兴。高科技人才是引领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变量”,只有在扩大“增量”、提升“质量”、盘活“存量”上下功夫,才能真正抢占科技创新发展的“制高点”。

扩大高科技人才“增量”。当前,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呈现“井喷式”增长,然而,我国高科技人才的增长速度远远滞后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高新技术产业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仍存在较大缺口。为此,要进一步扩大高科技人才“增量”,使人才增长速度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相吻合、相协调。要切实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在育才、引才、聚才中的主导作用,深化校企间合作,实施高科技人才开发工程,共建高科技人才孵化基地。要充分利用项目招标引才、岗位特需引才、海外筑巢引才、亲情乡情引才等途径,加强高科技人才地区间的交流互动,积极探索引进国内外“高精尖”人才新路径。

提升高科技人才“质量”。本次大会上有一个词被反复提及,那就是“高水平”,例如,要“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等。当前,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在这一过程中,人才是先导,更是关键。而高科技人才队伍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能否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这一“愿景”。为此,要着力打造一支整体素质高、专业能力强且具有改革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队伍。要紧扣科技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实际需要,聚焦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层次结构、性别比例、地区分布等方面,加强研判,统一规划。要进一步严明高科技人才准入门槛,划定高科技人才职称评定标准,充分发扬高科技人才“传帮带”制度,为提升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质量提供基本遵循。

盘活高科技人才“存量”。高科技人才不仅要“引进来”,更要“留得住”。当前,高科技人才流失依然是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要进一步盘活现有高科技人才“存量”,通过出台住房、户口、薪酬、补贴等优惠政策,为高科技人才大有所为、大有作为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在人才评价上,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要赋予高科技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积极推行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让“英雄有用武之地”。要坚决杜绝人才管理工作中的形式主义,让高科技人才从“迎来送往”和不必要的应酬中解放出来,让真正能做事、做成事的人“大展拳脚”,让真正敢于创新的人无“后顾之忧”。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人才。人才是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壮大人才队伍就要念好“选、练、用”三字经,在创新事业中集聚人才、创新实践中造就人才、创新活动中壮大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于伟大时代,创造出伟大业绩。

“选”好苗子,以“试玉要烧三日满”的标准集聚人才。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选对人了,政治清明,百姓受益。组工干部作为发现人才的“伯乐”,要有“瞻山识璞、临川知珠”的识人慧眼、“求贤若渴、唯才是举”的重人态度、“推诚布公、公正廉洁”的选人原则,让身怀本领、丹心报国的人才“千呼万唤始出来”;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不要潜规则,不搞关系户,真正实现“得其人有益于国家”;要建立统一有效的人才标准,立足岗位需求,综合知识技能、经验能力、个性品质和内驱力,以高标准、严要求去科学评估人才,层层把关选人过程,确保选人精度的稳定性,让人才汇聚一堂、各显神通、共谋发展。

“练”实干家,以“千锤百炼始成钢”的韧劲造就人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基层一线是千锤百炼、成长成才的沃土,是锤炼党性、夯实根基的课堂,许多人才都有高学历,但缺乏实践经验。组工干部要把人才放在基层去历练,让其见世面、强筋骨、长本领,切莫重“历”轻“练”,否则人才便会遇到困难就退缩、碰到挫折就胆怯;要主动给人才下任务、压担子,让人才在基层中俯下身子苦干、撸起袖子实干、扑下身子真干,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舍我其谁挑重担”的担当、“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志,敢于攻坚克难、破除障碍、迈过沟坎,铸就钢铁般意志品质,练就过硬作风,让基层热土造就人才,让“潜力股”成长为“实力股”。

“用”千里马,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包容壮大人才。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人才队伍建设是人才工作的中心环节,组织部门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善用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不能用论文代替创新成果、职称代替职业贡献、学历代替工作能力、奖项代替个人品德,要用客观准确的标准衡量不同类型的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让各类人才竞相出彩;不能招非所用、束之高阁,造成留之不用、岗能不配的情况,要与人才建立密切关系,科学合理地放在能发挥其专业优势的岗位上,明确岗位职责、强化责任担当、给予成长空间,用信任激发干事热情,用尊重激发内生动力,让人才竞相奔腾于伟大时代。

一、工作计划:

1、完成公司各部门各职位的工作分析,为评定薪资、绩效考核带给科学依据;

2、完成日常人力资源招聘工作及考量各部门人力配置合理化;

3、推行薪酬管理,完善员工薪资结构,实行科学公平的薪酬制度;

4、充分思考员工福利,做好员工激励工作,建立内部升迁制度,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和献身精神,增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

5、在现有绩效考核制度基础上,实现绩效评定体系的完善与正常运行,并保证与薪资挂钩。从而提高绩效考核的权威性、有效性

6、大力加强员工岗位知识、技能和素质培训,加大内部人才开发力度。

7、弘扬公司文化,用优秀的文化感染他人;

8、建立内部纵向、横向沟通机制,调动公司所有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和谐、融洽的企业内部关系。集思广益,为企业发展服务。

9、做好人员流动率的控制与劳资关系、纠纷的预见与处理。既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又维护公司的形象和根本利益。

10、完成领导安排的临时性工作等。

二、经费计划:(合计:17970元)

1、招聘:16200元

a、登报招聘:20_年预计3次大型登报招聘,每次招聘费用控制在500元以内,即15000元;

b、人才市场招聘:宇辉年卡1200元/年;

2、办公用品:810元

a、档案袋400个,元/个,即200元;

b、插页式文件夹60页10个,8元/个,即80元;

c、打印纸4件,120元/件,即480元;

d、其它易耗品(笔、修正液、回形针等):50元;

3、交通费:960元

80元/月,960元/年(用于人力资源部每周招聘、每一天例行下店、外出办事等)

物流园区人才引进工作计划13

公司符合条件:凡在FESCO存档且注册地在京的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营

科技企业、驻京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驻京研发机构、环保企业、软件企业。办理北京人才引进个人符合条件:1、申请人必须在所在用人单位有两年以上连续工作经验;2、专业必须符合《20_年人才目录》3、年龄45周岁以下且身体健康者

4、符合下列条件之一:a、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和

管理人员;b、在国内外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须经国

家教委认证)。所需材料:申请人所需材料:

1、所在用人单位出具"关于办理某某某调京的申请"原件(内容:企业基本情况、申请人基本情况、入单位时间、工作岗位、详细工作业绩、对公司贡献、引进人才理由),申请单位盖章,一式一份;

2、外商投资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驻京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驻京研发机构、环保企业、软件企业等相关认证书(由北京市经

贸委、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科委或北京市经济委员会批准,在有效期内)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3、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一份(最新年检章);4、申请人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若在职硕士,需提供学位认证,且提供本科学历、学位证书)5、申请人职称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高级职称需提供高职任职通知);6、原籍存档单位出具的同意调出函原件一份(可随档案转)7、申请人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聘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一份;9、申请人社会保险缴存证明(要求从入职申请单位起开具,社保版本为《参保职工四险缴费情况表》)10、房产证或租赁房屋证明:11、申请人户口本首页及本人页原件及复印件(已婚者,注意更改婚姻状况)12、申请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注:正反面复印)15、三级及以上医院出具的近期体检表;16、已婚者出具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随调人员所需材料:1、随调人员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必要时提供学历、学位认证报告)

2、随调人员职称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3、随调人员原籍存档单位出具的同意调出函原件一份(可随档案转)5、随调人员户口本首页及本人页原件及复印件(已婚者,注意更改婚姻状况)6、随调人员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注:正反面复印)9、随调人员社会保险缴存证明10、独生子女证原件及复印件11、子女出生医学证明原件及复印件12、子女户口原件及复印件13、随迁子女超过16周岁的,需学校出具在校证明;14、三级及以上医院出具的近期体检表;办理流程:1、申请人向所属业务部领取《引进人才审批表》、《调动人员情况登记表》、《办理引进人才申请表》。填写好表格以及证明,连同其他材料报送业务部;2、业务部审批后,将申报材料报FESCO雅宝路服务大厅审核;3、服务大厅审核无误后,开具商调函,调阅申请人及随调人员的人事档案;4、审档合格后,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批;

5、审批同意后,领取批件,按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发"报到须知"办理手续。

温馨提示:

1、申请人及随调人员各填《引进人才审批表》一式一份(表内"申请单位意见"一栏加盖申请人所在用人单位的公章,相关负责人签字);

2、申请人及随调人员各填写《调动人员情况登记表》一式三份(表内"承办单位盖章"一栏加盖申请人所在用人单位的公章,相关负责人签字,如夫妻双方原籍户口及调京后户口为同一派出所,填写一式四份即可);

3、《诚信证明》个人填写关于个人部分证明,单位填写单位部分。

20_北京人才引进落户条件

北京积分落户明确四种人才优先引进

人才优先一直是我国重要发展战略,为了大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完善首都现代化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昨日,北京市公布了《关于深化首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制定实施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将优先为四种人才办理落户。

“对获得一定规模创业投资的创业人才及其核心团队、投资资金达到一定规模且市场贡献突出的投资管理运营人才及其核心团队、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文化创意领军企业骨干、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及其核心团队等优先办理引进”,据昨日公布的《意见》指出,北京将优先为这四种人才办理引进,并对社会贡献突出且确有用人需要的单位,建立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

“优先引进的人才也需要符合首都的用人需求,让人才对首都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和开放型经济体系做更大的贡献”,据北京市公务员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意见》提出要到20_年基本建立与首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形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政策环境与制度优势,努力把首都打造成为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进程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北京市人社局副局长张祖德曾公开表示,进京人才指标总趋势是缩减,常规引进的数量要逐年压缩,今后,北京将根据人口调控的方向和新产业的发展与需求,更加精准地引进人才。目前北京已与相关省市建立了劳务输入和输出基地,在疏解人口的同时保障优质人才的输入。

不过,也有专家对人才引进的具体执行过程表示了担忧。“同样是创业,什么样才能算可以引进的人才‘对市场做出了突出贡献’的要求如何评定”中国_劳动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张车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只有标准细则制定出来,才能保障制度的公平公正。

针对这个问题,未来,北京将全面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地方性人才法规,加快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此外,还将推动人才管理部门简政放权,清理规范人才招聘、评价、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

此外,北京还将实行更具竞争力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适度放宽引进海外人才的条件,加强对海外人才在项目申请、成果推广、融资服务等方面的支持

北京制定实施积分落户管理办法,将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

_北京市委关于深化首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围绕新时期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大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人才工作决策部署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大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完善首都现代化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形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政策环境与制度优势,努力把首都打造成为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进程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按照中央“坚持党管人才、服务发展大局、突出市场导向、体现分类施策、扩大人才开放”的基本原则,结合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提出如下要求。

——坚持统筹设计。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统筹各类优势资源,根据不同领域、行业特点,结合首都发展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创新性、精准性。

——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和市

场需求有机衔接,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让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实现。

——坚持区域协同。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强区域人才协同发展顶层设计,科学谋划改革思路和政策措施,打破体制壁垒和机制障碍,形成区域内人才自由流动、创新高度融合的良好局面。

——坚持全球视野。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吸引顶尖人才集聚,充分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人才智力资源,完善更加灵活、更加有效的人才开发利用机制,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流得动、用得好。

——坚持首善标准。围绕重大国家战略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完善改革思路和实现路径,加快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步伐,解决制约人才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为全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工作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二)主要目标

通过深化改革,到20_年,在首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与首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基本建立,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确立,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充分释放,人才对首都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贡献率明显提升,率先形成符合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全面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

(三)制定地方性人才法规。研究制定北京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条例等法规,推动人才竞业避止、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终

身教育等方面的地方性立法工作。强化人才法规与教育、科技、文化等立法的衔接。

(四)加快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推动人才管理部门简政放权,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建立北京市人才管理服务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清理规范人才招聘、评价、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强化社会参与,支持有条件的社会组织承接部分政府人才工作职能。提高经济薄弱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保障水平,在职称评聘、薪酬待遇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使他们在政治上受重视、社会上受尊重、经济上得实惠。

(五)分类推进用人主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主导作用,全面保障和落实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在岗位设置、人员配备、职务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用人自主权。创新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实行备案制管理,探索不再纳入编制管理,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鼓励事业单位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根据工作人员实绩和贡献,建立自主决定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国有企事业单位引进或聘用经市级人才主管部门认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可根据国际薪酬标准采用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方式支付,人才薪酬不受单位工资总额限制。逐步建立科研院所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设立相对独立、责任明确的出资机构,减少行政干预。鼓励国有创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出资参股国有创投基金,建立项目个人跟投机制。

(六)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不将论文等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改进科研人才评价考核方式,基础研究人才以同行学术评价为主,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突出市场评价,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强调社会评价,根据岗位特点突出能力、业绩导向分类制定评价标准。根据科技活动类别

和学科特征,合理确定高校、科研院所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才评价周期,适当延长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评价周期。注重引入国际同行评价、代表性成果评价等方式。引入专业性较强、信誉度较高的第三方机构参与人才评价。

(七)全面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制定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完善符合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职称评价专业体系,开展新兴领域职称评审试点,根据人才需求在部分职称系列开设正高级职称,扩大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高级职称评审直通车适用范围。进一步推进职称评审社会化改革,鼓励支持更多的学会、行业协会、专业人才评价机构等社会组织承担职称评价的服务工作,完善“个人自主申报、社会统一评价、单位择优聘任”的职称评价机制。突出用人主体的主导作用,合理下放评审权限,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自主评审,取消统一的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由用人主体根据研究领域和岗位特点确定评价依据。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申报参加职称评审渠道。对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下放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权限,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探索中等职业学校、技校开设正高级职称。

三、加快建立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八)强化人才一体化发展顶层设计。联合制定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推动重大人才工程实施和重要创新政策落地。健全完善京津冀人才工作部门联席议事机制。根据三地产业准入目录,动态调控和优化人才结构,逐步形成人才随产业有效集聚、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建立规范、统一、灵活的京津冀人力资源市场,搭建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

(九)协同推进区域人才管理改革。建立跨区域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推动京津冀在人才职称互认、医师多点执业、博士后联合培养、外籍人才出入境等方面开展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协作试点。建立京津冀干部人才

挂职交流的常态化机制,健全区域内流动人才的待遇保障机制。鼓励人才异地创新创业,对于异地创业的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探索建立京津冀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协同运行和区域内知识产权维权机制。

(十)建立区域人才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京津冀高层次人才合作机制,支持组建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标准创制。促进优质科技资源相互开放,推动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等互联互通,建设区域性创业人才开发培养基地。加强人才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信息共享、标准统一的技术交易市场。依托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区、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京津两地未来科技城等重点创新区域,建立健全产业融合发展、人才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

(十一)构建开放式创新的体制机制。实施更加有利于总部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国际组织及国际性智库等入驻的政策措施,辐射带动区域人才国际化发展。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整合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跨区域建设一批国际一流水平的开放实验室和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强化北京举办重要外事外交、体育赛事的服务保障能力和人才支撑功能,落实《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人才行动计划(20_—20_年)》,建立奥运人才联合培养机制。

四、积极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开发机制

(十二)实行更具竞争力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适度放宽引进海外人才的条件,加强对海外人才在项目申请、成果推广、融资服务等方面的支持。探索外籍人才担任新型科研机构事业单位法人代表、相关驻外机构负责人的制度。实施“全球顶尖科学家及其创新团队引进计划”,建立人才与项目的对接机制。深入实施“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依托高校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形成国内外创新资源深度融合、前沿基础研究与

应用技术创新紧密结合的体制机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动态绘制“全球高端人才分布地图”,建立海外人才供需精准对接机制。发挥外事、侨务、外专、海外人才服务机构等渠道作用,建立海外联络机构协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引才配套政策,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保障机制,切实解决引进人才在任职、社会保障、户籍、子女教育、住房等方面的问题。

(十三)构建更加灵活的海外智力开发利用机制。加快建设中关村硅谷创新中心、芬华北京创新中心、中以技术合作转移中心等境外技术转移和人才开发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分支机构、孵化载体,积极开发利用海外人才智力资源。以共建合作园区、互设分基地、成立创业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深化人才国际化创新合作。推进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对外开放,支持外籍高层次人才领衔或参与承担。在北京自然科学基金中增设“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海外及港澳台学者合作研究项目”和“境外青年学者研究项目”,柔性开发国际高端智力。

(十四)优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支持在京高校、中小学、职业院校等与国外相关机构合作,开展联合办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并在引进外籍教师和国际教育资源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市属高校、科研院所邀请外籍高端人才开展学术交流,可参考市场标准,探索使用外汇支付劳务费用。鼓励用人主体输送人才外出留学、访学,支持市属高校学生赴海外顶岗实习。支持有实力的研发机构、高层次人才及创新团队参与全球性重大科技领域的科技合作与创新对话。及时掌握国际组织岗位需求信息,积极做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推送工作。实施导向明确的区别管理,健全科研人才因公临时出国(境)分类管理机制,建立更为便捷的审批模式。

(十五)推进以外籍人才为重点的海外人才管理改革。落实_支持北京创新发展有关出入境的政策措施,在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开展

外籍人才出入境管理改革试点,出台外籍人才及团队出入境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外籍人才管理服务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发挥用人主体、中介机构作用,探索制定外籍人才分类管理服务标准。完善外籍人才荣誉称号授予体系。探索建设国际人才社区,加强涉外服务软环境建设,促进多元包容文化形成。

五、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十六)建立市场导向的人才引进机制。制定实施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研究设立创新创业指标,对获得一定规模创业投资的创业人才及其核心团队、投资资金达到一定规模且市场贡献突出的投资管理运营人才及其核心团队、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文化创意领军企业骨干、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及其核心团队等优先办理引进。对于社会贡献突出且确有用人需要的单位,建立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

(十七)构建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推进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的分离改革,重点强化公共服务,培育和建设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提高人才市场对外开放水平,实施更开放的市场准入制度。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支持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壮大。在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规划和建设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十八)建立由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决定的人才培养机制。以需求为导向,完善高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动高校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别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跨学校、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课程,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支持高校实行弹性学制,放宽学生的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加大校企人才联合培养力度,支持一批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技术研发、办学评价、招生就业等方面开展试点,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

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职业院校招收企业职工参加非全日制学习,实行弹性学制教学,建立学分累积和转换制度。扩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独立招收规模,支持中小型科技企业设站,建立健全市、区两级财政经费投入机制。加强博士后国际交流,大力吸引

推荐阅读:

  未来五年工作计划模板范文(热门46篇)

  县残联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精选3篇)

  护士试用工作计划怎么写(合集3篇)

  财务总结及工作计划亮点(汇总35篇)

  党群部5月工作计划汇报(汇总8篇)

  监督检查科室工作计划表(推荐30篇)

热门标签: 工作计划
物流园区人才引进工作计划(热门2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幼儿文明用餐工作计划表(共16篇)

幼儿文明用餐工作计划表1一、严格膳食管理,认真做好饮食卫生工作本着卫生、安全、富有营养、利于消化的总要求,每周为幼儿制定营养食谱,做到品种多样,搭配合理并保证按量供给。为了提高伙食质量,我们在菜肴的搭配、烹饪上下功夫,保证幼儿吃饱吃好。并广泛听取老师和家长

工作计划2023-11-16

cnc车间工作计划和目标(实用19篇)

cnc车间工作计划和目标1德育工作计划本学期,为了带好这些技能扶贫学生,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综合素质高、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现制定工作计划如下:一、磨练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精神通过军训使学生在思想和意志上得到很好的锻炼,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有

工作计划2023-11-16

门诊注射室月工作计划(汇总77篇)

门诊注射室月工作计划1一、政治思想方面:贯彻_精神,积极开展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服务理念,适应卫生改革,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参加一切政治活动,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病人满意为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增强

工作计划2023-11-16

口腔科党团工作计划范文(优选20篇)

口腔科党团工作计划范文1从以上分析综合来看,目前口腔科一边是有很好的设备优势和环境,另一边是有已经形成的消费群体,显而易见,目前制约口腔科发展的瓶颈是:缺乏应有数量的医护人员和能创造较大利润的专科人才。而20xx年口腔科能否得到很好的发展,关键取决于是否能

工作计划2023-11-16

幼教个人研修工作计划(必备25篇)

幼教个人研修工作计划1为了更好的搞好我园教学工作,提升我园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继续坚持“突出骨干、深化园本”的制定方针,今年继续延续上学期的园本研修工作,特制订以下研修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综合素质、促进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为目标,全面落实科学

个人工作计划2023-11-16

口腔种植科门诊部工作计划(推荐24篇)

口腔种植科门诊部工作计划1  1.牙科手机,多支手机无法维修,需要理换  2.牙科喷砂机,现有的喷砂机无法维修,需要更换  新的一年我们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流动人口减少等,我们将不断努力,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提高服务

工作计划202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