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作文押题及素材

更新时间:2023-05-13 12:44:4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让时间在知识的枝条上、智慧的绿叶上、成熟的果实上留下它勤奋的印痕!想要作文写的好,作文素材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i乐德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20_高考作文押题及素材 》供您查阅。




【篇一】20_高考作文押题及素材


  【试题背景】

  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际社会日益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面对公共卫生危机,各国应当团结合作,共克时艰。2月4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国际社会团结一致,对中国及其他可能受到疫情影响的国家表达强烈支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呼吁所有成员准确分享疫情相关信息,并连说3次“团结”,认为团结合作才能快速消除疫情。此外,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以不同方式表达对中国抗击疫情的支持和帮助。当二月底三月初疫情在其他国家蔓延之际,中国也表现出负责任的大国姿态,愿同各国加强专业领域沟通,开展远程医疗、药品和疫苗研发领域合作,交流疫情防控经验和技术。

  【命题预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材料一:在国内遭受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之际,邻国日本送来了大量抗疫物资。在这些物资上,频频有引经据典的句子,有取自日本国长屋王偈子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有取自《诗经·秦风·无衣》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最近的一批物资上的文字则引用了唐代诗人王昌龄《送柴侍御》中的一句“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甚至还化用《千字文》中的“同气连枝”写作了一首小诗——“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材料二:随着日本新冠肺炎疫情日趋严峻,当地民众开始重视疫情防控,口罩等防护物资处于断货状态。看到这种情况,在今年二月底的一天,一位中国女孩走上东京街头为日本人分发口罩,她头戴一个小鹿玩偶头套,手捧写着“来自武汉的报恩”日语字样的纸箱,不断从纸箱里掏出口罩分发给路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意点拨

  本题可写立意十分广泛,试题既关切当下热点,又涉及语言表达与文化素养等内容,切中了高考语文的核心素养。在写作时,应首先明确观点。该题可从以下角度入手:

  1.从团结、合作角度构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

  2.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角度构思。日本国民无论从捐赠,还是从引用诗歌的角度看,都传递出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观念。正所谓“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在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化时代,共同努力有效遏制疫情扩散,才能护佑各国共同的福祉,才能带来人类共同的安宁。

  3.从语言表达与文化素养角度构思。日本民众能从中国古典文学中摘取如此意蕴深厚、情感丰沛的诗句,正是一个好的契机让我们思考,如何才能用优美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这不仅关乎文学素养,更关乎审美表达。

  【优秀立意】

  1.合作抗疫,共担风雨

  2.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3.提升文化素养,提高表达水平

  素材化用

  事例一:中国和世界联手抗击疫情

  风雨同舟,中国与世界在一起。经历了非典疫情,有“病毒猎手”之称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利普金与中国结下深厚友谊。如今,他再度来到中国,与中国同行携手遏制疫情。20_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暴发后,中国第一时间响应非洲国家呼吁,率先行动,紧急驰援;如今,南非U—Mask公司向中国捐赠医用口罩,科特迪瓦足球运动员亚亚—图雷录制视频为武汉加油,更有非洲银行的上万名员工“穿红衣,挺中国”……患难与共,这是世界面对风险挑战的应有态度,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释放的强大感召力。

  事例二:《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是先秦诗歌,出自《诗经·秦风·无衣》。据《左传》记载,鲁定公四年,吴*队攻陷楚国的首府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于是一举击退了吴兵。

  【素材化用】文化素养常常表现在举手投足的细节中,有时,一句恰当好处的古诗,就可以表达浓厚的情意。在日本四家医药机构联合捐赠的物资上写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句话直译为:“谁说没有战衣,我与你同穿一件。”而物资中正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现在最需要的防护服。“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出自《诗经》。据《左传》记载,鲁定公四年,吴*队攻陷楚国的首府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一举击退吴兵。可以想像,在秦王誓师的时候,此诗犹如一首誓词;对士兵们来说,则又似一首动员令。在抗击疫情的情形下,这样感人的句子传递出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真情,语言朴实无华又恰当好处,极富感染力。




【篇二】20_高考作文押题及素材

  【聚焦·英雄观】

  我们正在经历的当下,将会成为未来反复回味的历史片段,任何一个作家和戏剧家的作品都很难超越这历史本身。翻看再多的人物传记,都不及当下的现实更能让中国年轻人再次思考或重塑自己的英雄观。

  在关乎选择、担当和道义的时刻,他们看到不少闪光的个人和群体,宛若星辰一般散射着光辉。他们拾起的几个名字,成为非常时期的“全民偶像”。如钟南山,曾号召“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的院士,今年以84岁高龄再次挂帅出征;如陈薇,在阻击非典、抗击埃博拉等硬仗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女院士,新冠肺炎疫情中再次冲锋向前。

  日新月异的时代,深刻变革的中国,年轻一代是最直接的感知者。有的人曾认为不少90后、00后沦于英雄虚无主义,而事实证明,他们擅长在当今社会发掘闪光的偶像,并赋予崇拜行为全新的涵义。人类群星闪耀古今,对他们来说,的偶像就在当下。

  【疫情作文】

  高考作文预测:偶像与英雄

  1.“我们不再采取匍匐膜拜的姿态,而是用他们的精神引导日常生活”

  谁是你的偶像?

  岁月流转,掠过漫天星斗。从董存瑞、雷锋,到钱学森、陈景润,再到“四大天王”和周杰伦……到了思想观念多元的00后一代,已再难有统一的答案。偶像的更迭,映射着时代的变迁,也不断改写着“偶像”的内核外延。

  有学者在研究中写道,当前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已从“仰望”向“共生”改变。青年媒体人黄帅说:“不少90后青年也会为白芳礼、丛飞等‘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洒下热泪,在面对这些偶像人物时,我们不再采取匍匐膜拜的姿态,而是用他们的精神引导日常生活。”

  不久前,“硬核医生”张文宏成了“网红”。这位在疫情中讲真话、金句频出的医生具备镇定人心的才能,受到年轻人的喜爱。90后学生文文在朋友圈接连转发了3条张文宏的公开演讲视频,称自己已是张医生的“迷妹”:“简直字字珠玑,字字钻进我心里!”

  “张文宏是我想成为的那种医生。他专业素养高,不讲虚话空话,为患病者和更多的人作实际贡献,这是医生职业精神最动人的地方。”今年大二的医学专业学生高强说,同学们反复观看张文宏关于传染病防控的系列演讲,学习知识,也在重温报考医学专业的初衷。

  中央团校教授吴庆评价,新时代青年的偶像观呈现出价值多样和内涵提升的双重趋势。价值多样是指当前青年的崇拜对象已不集中在少数类型几个人物身上,甚至崇拜自己这颗“夜空中最亮的星”;内涵提升是指随着精神文明的不断丰富,年轻一代的英雄观正走向成熟。

  20_年9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线上线下都火了。先是袁老九十大寿的小视频在网上点击量过亿,网友们纷纷送上生日祝福;紧接着,袁老在湖南农业大学演讲,学生们欢呼尖叫,上演“大型追星现场”。

  袁隆平、屠呦呦、黄旭华、于敏、孙家栋、张富清、李延年……20_年9月,“共和国勋章”颁发后,这些闪亮的名字频频出现在社交媒体,年轻的粉丝群体将追星对象指向了他们——共和国最闪亮的星。

  数据显示,在“共和国勋章”相关讨论中,“贡献者”“中国赞”“人民英雄”等词语成为关键标签。这意味着,网友追捧这些大科学家、大知识分子作为明星,指向的是他们所代表的科学精神、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这样的精神,引领无数科研工作者冲在一线拓荒、甘为人梯奉献,铸就了中国的今时今日,也激励着青年人紧随榜样的步伐,在强国征程中不断筑梦圆梦。从这个角度而言,与其说年轻人在追“星”,不如说是在和当下各个领域的大家交心,并向他们致敬。




【篇三】20_高考作文押题及素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过去我们常说“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一种崇高的情怀,但是如果你明白好社会从何而来,就知道更可靠的说法应该是“以己任为天下”。

  (2)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钟升起,但你能决定自己几点钟起床。

  上面这两句话都出自时评作家熊培云,他的这些话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

  作

  指

  导

  【解析】

  (一)审题:本题是名言类材料作文,审题一般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捕捉关键语句。抓住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要学会分析关键词的含义及关键词之间的关系。2.注意由表及里。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由表及里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隐含义,挖掘出喻意。3.善于由此及彼。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当然,一篇作文中一般只有一种立意,要学会把握最切题的最有时代感的立意,突出文章的时代性。如果是多则名言警句,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在相同之处立意;也可以“抓住一点,涉及其余”从中选择一句作为立意的中心,其他的联系分析。本则材料两则名言都指向“自己”。第一句话主要引导考生思考个人如何改造社会?这话听起来有些雄心壮志,因为它暗中断定“个人可以而且能够改造社会”。通常,我们听到最多的是个人势单力薄,无法与社会抗衡,改造社会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此,我的判断是个人是可以改造社会的。就个体而言,你是社会的一部分,当你发生改变时,意味着社会也随之改变。虽然这种变化很微小,但不管有多小,它在客观上都是真实的。就社会影响而言,“蝴蝶效应”积聚,社会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次微小的改变或者介入,都有可能引发一场摧枯拉朽的小风暴。过去我们常说“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一种崇高的情怀,但如果你明白好社会从何而来,就知道更可靠的说法应该是“以己任为天下”。电影《辛德勒名单》里有一句话,“凡救一人,即救全世界”。这个人包括你在关键时候需要救起的他人,同样包括你自己。退一步说,如果你自己都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是一个假躯壳,你又怎么可能真正救得起他人?如果你甚至都不能判断这个时代朝着哪个方向走,看到小区里有人装了个卫星天线便跑到公安局去报案,你又怎么能帮得了他人呢?关于第二句中国人从不缺少扶危济困、改造社会的热忱。我也知道自己平素是如何懈怠,一事无成。日复一日,漫不经心,忙于种种芜杂之事,而我们最想做的事情,绝大多数时候都停留于美好愿望,或未得机缘,或缺少行动,终不能像证严法师一样,做到“有愿、立志、力行”。好在我有所醒悟,知道自己点滴做事的意义。人人多流一滴汗,社会少见一滴血。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是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你不能决定中国有没有华盛顿,但你能决定自己是否成为那个为华盛顿鼓掌的人。考生可以根据以上分析立意,也可以自行立意,如自律、管理自己等。文体不限,并不是不要文体,而是把选择文体的权利交给了你,让你选择最擅长的一种文体来写。记叙文、议论文、小说、散文、随笔、书信、日记等等体载,任你选择一种,但要注意题目要求,“除诗歌外”。写成记叙文选材要贴近生活,内容要充实,切忌大且空。切入的角度要小且巧,从小角度折射出一个大问题。一定要写出的典型细节,用细节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由浅入深,有真情实感。写成议论文一定要观点鲜明,材料详实典型,论证严密,说理透彻,切不可空发议论,牢骚满腹。写成散文要紧扣话题,时空转换自然得体,形式新巧,语言优美。

  (二)立意:1、心有所想,便身体力行。2、有愿、立志、力行。3、自律的人生最精彩。4、以己任为天下,救起你自己。5、凡救一人,即救全世界。6、以己任为天下——蝴蝶效应。7、管理好自己。

  (三)素材:1、在那个旧时代,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时代推移,但难能可贵的是,追求自由和进步的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胸怀崇高理想、肩负主宰天地重任的豪情壮志是一成不变的。是什么让无数仁人志士明知前路渺茫坎坷,却依然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回答掷地有声:责任。因为责任,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定从容;因为责任,我们握紧命运的手臂更加有力;因为责任,我们的胸怀才无限崇高和宽广!

  2、乳名是父母给的,坏名是自己造成的。(格言)

  3、若把金钱当作崇拜物,它就会像魔鬼一样折磨你。(侠名)

  4、宁可做穷人,不可做坏人。(谚语)

  5、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法•狄德罗)

  6、为享有自由,必须限制自由。(E•伯克)

  7、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宋元之交,世道纷乱。一天,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便问:“你何不摘梨解渴?”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样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8、“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

  清朝官员于成龙在生活上极其俭朴,江南百姓遂给他起了个外号为“于青菜”。他在任两江总督期间,有一知县给他呈送“中秋节礼”,被他严词拒绝,并特发《严禁馈送檄》。于成龙为了警诫自己,勉励下属,在大堂上悬联一幅:“累万盈千,尽是朝廷正赋,倘有侵斯,谁替你披枷带锁;一丝半粒,无非百姓脂膏,不加珍惜,怎晓得男盗妇娼。”因此,他为官几十年,真正做到了“清介自持,誓不受属员一毫馈送。

  (四)写作思路:本文论据丰富,内容充实。文章借用名言提出论点,主体部分对论点进行纵深分析,由个人层面分析上升到社会层面分析,最后对这两个层面的分析进行了整合,得出“如何做”的结论。

  范文展示

  凝结成太阳的阳光

  如果你是太阳,就温暖四方;如果你是微光,就照亮身旁

  ——题记

  熊培云有言:“过去我们常说‘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一种崇高的情怀,但是如果你明白好社会从何而来,就知道更可靠的说法应该是‘以己任为天下’”。以天下为己任,是一种旷达舍己精神的外露。然而如今,以天下为己任对社会中存在的每一个个体都未免太空泛。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职责分工不同,所以说“以己任为天下”更合适。当下,局势紧张,这话更显其道理。

  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每一个人要做到的是避免人员流动,这样就是对社会的贡献。虽然,我们不是那些和“死神”抢人的最美逆行者;我们也不是动辄捐出巨额的慈善家。但我们是安分守己的“居家者”;不清新不谣传的“自觉者”;不狂热不偏执的“明达者”……我们能做的只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善举,但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做出这小小的举动,才能稳定社会的秩序,在大环境无法改变的前提下,做“自己”尤为重要,就如同熊培云所说:“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钟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钟起床。”当一天还未开启,你就开始忙碌了。在疫情蔓延时期,像这样时刻保持积极心态也必不可少!坚信我们众志成诚,一定能够战胜疫情!

  反观,那些“精明”的里利己主义者,哄抬物价,制造伪劣口罩,全然不知自己发“国难”财的行为是何等令人发指!那些利用群众热情而编制谣言肆意播放者,刺激民众情绪。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严惩。正像熊培云在《自由在高处》所言:“每一个人都愤世嫉俗,每一个人都同流合污。”诚然,压块坚不可摧白雪帝国的是一片雪花微弱重力。当雪崩来临时,没有一片雪花可以幸免!没有一片雪花堪称无辜!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每一朵雪花都应愧对雪崩,就像每一根蜡烛都应擎起光明。做自己的微光,做别人的太阳。无数微光凝结成的光芒也足以耀眼和温暖!

  如果你是太阳,就温暖四方;如果你是微光,就照亮身旁……(孙鑫淼)

推荐阅读:

  高考优秀作文素材:迈向明天

  高考优秀作文素材:实现人生的价值

  高考作文名言警句素材:珍爱生命

  2023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人情冷暖

  2023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博览群书,涉猎广博

  2023高考作文热点题目预测:近些年来的伟大成就

2023高考作文押题及素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