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清明节扫墓的日记200字

更新时间:2023-05-14 13:03:5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怀念的是从前,祭奠的是经年,祈祷的是当下,期待的是明天,祝愿的是永远。清明节来到,愿你们,朋友,过好每一天,时刻开心!《描写清明节扫墓的日记200字》是i乐德范文网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描写清明节扫墓的日记200字


  又是清明节了。这天我起得特别早,由于爸爸、妈妈还有大爷、二大爷要带我去给爷爷扫墓。


  我再次闻到了农村独有的味道。天空格外明朗,空气格外清新,远不是城市中灰灰的天、污浊的味。蓝蓝的天空中挂着几片白云,白云下面是起伏的山包,虽然是土山,但城市公园里的假山是完全不能相比的。山上一棵棵野树生长在悬崖的土里,顽强地把枝条向上伸展着。在花草在春风的呼唤下渐渐苏醒了,好像在向我们报道春的来临。来到这里,你能感到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上山了,刚才欣赏春景的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爷爷的坟在的山顶上。对着爷爷的坟,我暗暗对自己说:“爷爷,虽然您不在了,看不到我成长了,但是我一定听爸爸、妈妈的话,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爷爷坟头的柳枝轻轻摇摆着,我想那是爷爷明白了我给他下的决心。


  祭拜完毕后,我们原路返回了家中。


【篇二】描写清明节扫墓的日记200字


  每年四月的清明节,我都会跟随爸爸妈妈去镇江乡下扫墓。


  在回乡的路上,透过车窗,我就会看到漫山遍野全是金灿灿的油菜花和绿油油的麦田,辛勤的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走在乡间的田埂上,可以看到许多的野菜,有荠菜、马兰头,还有路边的枸杞头,有时我和妈妈也会采摘一些野菜。我还认识了好多种类的`蔬菜,有蚕豆、葱、蒜、莴苣、香菜……每次回乡下,我都觉得像是上了一堂生动的自然课。一路上这样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很快,我们就到了墓地。我们家乡的扫墓风俗是这样的,先要除去坟头上的杂草,再挖一大块新土给祖坟换上新帽,下面压上剪好的坟前纸。


  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我使出全身的力气搬了一块土,才走了几步路,就摔了一跤,还好我双手紧紧捧住坟帽!搬完后坟帽后,我的小手都发麻了。然后大人们将准备好的水果、糕点、香、蜡烛摆在坟前,点燃纸钱,依次叩头。我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在坟前叩了三个头,祈祷去世的亲人保佑我们平平安安。虽然这些亲人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会和爸爸妈妈一起,每年来给他们扫墓,因为妈爸爸说过:“我们要永远记住我们的根在哪里。”


【篇三】描写清明节扫墓的日记200字


  清明节到了,学校组织我们去南山公园扫墓。


  来到南山公园后,我们去了烈士纪念广场,举行了各方面活动,并且献上了自己做的小白花。活动举行完后,我们开始品尝野餐。


  烈士们为了我们的祖国与建设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染红了国旗,染红了戴在我们身上的红领巾。他们是那么的勇敢,那么的坚强,那么的伟大。他们为了美丽的祖国付出了生命,为了我们的美好生活付出了青春年华。


  他们的心是闪亮发光的,他们的血是鲜红发亮的,他们付出的爱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


  如果没有这些烈士,就没有我们美丽的祖国,如果没有这些烈士,就没有我们幸福美好的今天。


  我心中升起一个念头:我们要继承先烈遗志,好好学习,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篇四】描写清明节扫墓的日记200字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到现在已经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就升高,正是春耕播种的好时节,以前还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谚语。


  清明节的习俗有很多,其中有扫墓:清明节的时候扫墓,就是对祖先的思敬。按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以前,北京人大多数都在清明节扫墓,但祭扫仪式并不在清明节的当天,而是在临近清明的“单”日举行。传说,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坟茔。也有插柳:因为有一句古话是这样说的“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可以预报天气。除了这些习俗,清明节的习俗还有很多。


  清明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它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活”文化遗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推荐阅读:

  七年级欢庆元旦日记200字

  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日记200字

  愉快的中秋节七年级日记200字

  九年级日记200字【三篇】

  七年级寒假日记200字:寒假里的一件事

  八年级暑假日记200字三篇

描写清明节扫墓的日记200字.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