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更新时间:2023-02-01 11:06:2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xc

一、前言

生态文明是文明形态的新形式,与工业文明皆然不同,工业文明在取得了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代价,而生态文明是一新的社会文明形态,以工业文明发展为平台,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共同生存,促进良性循环和谐发展,坚持优化环境、节约资源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在十八大报告中也对生态文明给予充分的解读,强调了人类是文明的缔造者,在创造物质财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要积极促进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充分认识和尊重自然,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在国家发展建设中,生态文明始终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建设中,为促进物质与精神成果的取得发挥着作用。

二、环境审计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环境审计,环境审计是审计的新类型,与其他审计一样通过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分析评价被审单位的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通过一定的标准予以评价、鉴证、监督的行为。环境审计的目标是促进生态文明的实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同时也是国家环境治理、节约资源、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大的挑战是环境问题,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遏制污染与浪费,是目前我国发展的首要任务。以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看环境审计,以构建和谐生态环境的理念建设环境审计的新模式,为促进当前环境审计中存在问题的把握与解决,发挥政府环境审计职能的作用,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

三、生态文明建设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2006年起我国审计署网站上将环境审计结果正式公布于众,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末,共有204个审计结果相继公告,其中17个为环境审计,约占公告总数的8.33%。从这一现象中,不难看出,环境审计从无到有,并发展到目前的一定比例,可见环境审计工作正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通过对环境审计过程,也折射出了一些问题:

首先,审计实施的依据不足,评价标准不一致。当前实施政府审计的法律依据是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20次会议修订通过的《审计法》,它的实施为审计机关对财政财务的真实、合法、有效的监督赋予了神圣的职责。但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上缺乏明确的规定,因此,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审计依据不足,工作的开展常陷于尴尬被动局面。而审计的评价标准不一,模糊不清,常凭主观意识判定,有着随意性,审计结果无法保证质量,难以信服于人等也增添了审计工作的难度。

其次,审计方法落后。环境审计是以财务审计为主,强调评价与调查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而对成本效益、风险评估、定量与定性的分析等方法涉及较少。就目前来看,只能依靠财务审计的经验方法与借鉴运用到环境审计中去,对于复杂的环境审计内容、项目、目标的需要则缺乏科学的方法,进而影响审计的质量。

最后,审计问题屡查屡犯,难以监管。在审计署审计公告中,问题集中且相同的事件反复出现,重复率高。比如,截留挪用环保资金、违规使用土地出让金、污水处理费用、建设高能耗、高排放、超标的项目等。审计机关对被审问题单位虽然督促整改,但因违法成本低、重视度不高等各种原因,常常出现屡查屡犯的现象,监管力度明显不足。

四、优化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对策

首先,建立健全环境审计制度,积极制定环境审计标准。健全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有利于树立环境审计工作的强制性与权威性,避免因缺乏法律法规使得工作陷于尴尬的被动局面,为环境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法律保障作用。制定审计的准则,有利于规范审计人员的业务行为,指导审计人员的证据收集、分析评价、出具报告的规范操作,明确审计目标、程序、范围、标准与方法,提高审计质量。

其次,拓展环境审计的范围,优化生态文明建设。当前环境审计包括环境财务审计和环境的合规性审计,其工作的中心是对环保资金的审计,通过对其在筹集、管理与使用环节上的审查,考察对环保政策的执行情况,但对生态文明的绩效审计始终无法深入开展下去。因此,应拓宽环境审计的内容,除了对资金管理、法规执行、项目建设上审计外,还要在管理程序、责任认定、绩效考核上都应加强审计的力度。

再次,加强审计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环境审计的能力。环境审计与其他审计不同,面对着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因此,对审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要求较高。提高环境审计的质量,发挥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就必须加强环境审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其工作能力和知识水平,保证审计的质量的真实、科学性。

最后,加强环境审计结果的执行力度,增强审计的权威性。在审计问题中,经常出现屡查屡犯的怪现象,最根本原因是审计结果的执行力度不强。而造成这种原因是各级部门对环保意识淡薄、违规成本低,处罚力度不足、审计结果缺乏透明性、整改不到位等因素。因此,加强环境审计结果执行的力度,建立长效的机制,加大责任追究与处罚力度,提升审计问题的违规成本,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与生产、生活密切相连,同时贯穿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以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去构建环境审计的框架结构,使环境审计常规化,为促进环境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推荐阅读:

  美国国家审计现状及其启示(1)论文

  浅谈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受内部审计的影响

  浅谈民营企业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如何选择合适的审计统计抽样方法

  分析加强外资企业反避税审计

  基于财政支出绩效改革的政府管理会计分析

热门标签: 生态
生态文明建设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析中国公共财政论之特色

析中国公共财政论之特色," 我国自己的公共财政论的提出,显然受到西方理论的强烈影响,是借鉴西方理论的结果,但它决不是单纯对西方理论的模拟和抄袭。从根本上看,这是立足于我国国情,针对我国财政的改革实践而形成的,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的理论。了解、分析和探讨这些特色,对于我国财政改革的顺利推进、财政理论体系的重构、财政学科的建

经济论文2023-01-22

各国政府扩大内需的政策及措施

各国政府扩大内需的政策及措施," 内需不振往往是导致经济增速放慢甚至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各国政府采取扩大公共投资、减税、降息等措施。现将情况综述如下,以供参考。 一、德国政府扩大内需的主要政策措施 在80年代至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德国政府在扩大内需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 1、注重运

经济论文2023-01-22

对公共财政理论问题的再认识

对公共财政理论问题的再认识," 摘 要:将“publicfinance”定义为“收入、支出或其活动”失之过窄;将其定义为“政府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失之过宽,从而就公共财政内涵及其特征作了辨析。公共财政不是和国家财政并列的财政模式,而是国家财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模式;把国有资本财政放在公共财政之外,是需要重新研究的问题

经济论文2023-01-22

地方财政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地方财政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一、财政体制改革简评 1、由于财政体制改革与税收改革在改革步伐上的差异性, 从而导致现行地方税制的不完善与不规范。地方税不是一种税的称谓,而是一组税的统称,有明显的财政意义。似乎可以如此简单地表述:地方税是对充作地方财政收入的税源的课征。建立地方税体系是建立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客观需要

经济论文2023-01-22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税收政策取向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税收政策取向,"论文关键词:创新型国家 制度创新 税收优惠 技术创新论文摘 要:国际学术界将那些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致力于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在努力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上,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党综合分析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

经济论文2023-01-22

我国的财政监督:问题与对策

我国的财政监督:问题与对策," 财政监督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环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监督对于维护经济秩序、规范政府行为、遏制腐败现象具有特殊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的财政监督不断得到强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必须看到,我国的财政监督还存在不少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

经济论文2023-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