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业多功能性看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更新时间:2023-01-31 09:26:5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xc

[摘要] 农业多功能性理念突破了对农业传统认识的局限,促使人们对农业重新审视,赋予了农业新的地位和作用。文章在农业多功能性 理论 的基础上,提出了我们应制定新世纪的农业 发展 战略,以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多功能性 可持续农业 发展

一、农业多功能性概念的提出及意义 此后,得到与日本相似的农业生产条件和贸易立场的韩国响应,积极支持宣传农业的多功能性。欧盟一些国家也相继加入日本和韩国这一集团。之后,农业多功能性概念相继出现在联合国的 文献 决议之中。如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

欧、日、韩等国注意到农业对保护遗产、确保粮食安全、保持空间上的平衡发展、保护地面景观与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认为农业多功能性概念有助于重新审视和认识农业这一古老产业,从而在新的理论基础上制定新世纪的农业发展战略,以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 历史 文化、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强调农业的多功能性就更具有特别的意义。

二、农业多功能性与农业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解决一向被认为是“两难”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新的思维范式。可持续发展是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而又面临诸如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危机的双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可持续农业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农业领域的体现。

1、“可持续农业”概念提出

可持续农业(sustainable agriculture)思潮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与这些国家由于农业发达而相对看轻农业的增产目标及转向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活质量改善不无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绿色革命”以后高投入集约农业的弊病逐渐显现出来世界农业发展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多种危机的严重挑战。各种环境问题频频向人类发出警报:农业生态稳定性下降,生物物种减少,施用农药导致害虫天敌被杀死,农药残留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大量使用化肥引起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等。Potter & Goodwin 研究 认为发达国家普遍对农产品进行补贴,人为抬高了部分农产品价格,诱导农民大量种植有补贴的这些“计划产品”,鼓励了水、肥料和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产生了多方面负的“外部效应”。这一系列问题促使业界对这种农业生产方式进行反思,发展可持续农业有利于上述难题的解决。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但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都具有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生产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四个方面的目标特征。Bromley(2003)认为,农业可持续性是人们寻求对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最佳思维,并非是在无限的未来寻求有关消费和福利最大化的路径或过程。针对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区域,应提出不同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好的区域发展战略应包含一些共同的要素,其中包括和平与安全的保证、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市场激励的供给、市场制度的健全以及对物质、人力、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本等方面进行适当比例的公共和私人投资,而各区域战略的不同之处则在于依据不同的区域比较优势设计不同的投资规模与结构。

2、农业多功能性与可持续农业 可持续农业发展到今天,最高层次是具有多功能性的可持续农业。这种可持续农业,是农业多功能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有机结合,是在遵循可持续农业一般原则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强调农业的多功能特性,在技术路线上采取能够充分发挥农业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功能,并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对多种功能的实现提供支持和保障。这种可持续农业属于可持续农业的一种高层次的具体发展模式。

三、农业的多功能性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 发展

农业的多功能性应该成为各国政府制定支农政策的 理论 基础。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了任何国家政府都要重视构筑农业产业体系间各个环节的互动,而非传统的单一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功能。

对作为农业大国的我国而言,提供基本食物、满足消费需求,仍是我国农业的最基本的功能。 中国 农业 科学 院的陆庆光教授说,农业 问题 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也是新一届中央政府下决心解决的重要问题。新时期,农业的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 经济 的发展,农业的 现代 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基础。农业产业化是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关键,并指出,农业产业化发展应坚持农业的多功能性,注重发挥农业在生态、文化、 教育 等方面的作用。

张陆彪曾建议我国政府应尽快明确对农业多功能性的立场,并开展我国农业多功能性立场问题的深入 研究 。陶陶和罗其友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我国农业的功能划分为农产品供给、就业和 社会 保障、文化以及生态4方面的功能,并探讨了农业的功能分区[4]。2004年农业部制定了旨在推进今后全国农业资源和生态建设的《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这是农业部门第一次系统规划此领域的工作,也是首次全面强调农业多功能性问题,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确保粮食自给,关乎我国食物安全和国家安全。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绝不能依靠国际市场解决。要确保粮食稳定供给,以及维持农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就必须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农业多功能性理念的确认以及日、韩、欧等国政府为之付出的努力,对我国新世纪农业发展是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的。

1、强化国民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强调农业多功能性,促使人们重视农业的地位,有助于唤起国民尤其是城市居民对农业的热情,统一国民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粮食安全关系民心稳定和社会稳定。如果从粮食安全和农业多功能的角度,考虑到一旦面临战争、灾害等非常因素,就应当加强农业。因此,即使大米和小麦等粮食在国内生产远不如从国外进口经济划算,也应该在降低国内生产成本的同时立足于国内生产,以确保粮食稳定供应。农业具有多功能性,但农业又是弱质产业。农业不仅对实现粮食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保障农业和 农村 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实现生物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支撑其他多种产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强调在现代化过程中不可忽视农业,要特别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2、加深对农业多功能性的认识,引导农业投入政策的走向。 目前 ,我国农产品存在加工不足、加工品消费不旺等问题。主要是包括信贷投入、财政投入在内的投入体系不完善和投入不足引起的国民消费不足造成的。无论是拉动内需,还是参与国际竞争,都需要增加对农业的补贴和投入。保持和不断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切入点除 科技 投入以外,主要是对农业品和农民的补贴政策。国家补贴给农业的领域与国家基金支持的方面和范围都需要从当前和长远两方面考虑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农业投入政策应该确保农业在保持一些地区的社会和人文平衡,维系农业在国家财富的保持、生态平衡的维护、农作物家畜品种的保护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3、强调农业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是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来看,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逐步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是发展的趋势。但考虑到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巨大,目前城市和 工业 吸纳农村人口、农业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仍需由农业来提供从业岗位,减小社会就业压力。农业容纳隐性失业的能力很大,大量兼业型农户的存在,可以缓冲由非农产业发展的波动引发的就业问题。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不强,社会保障程度低,农业人口的社会保障几乎没有。对人口众多的农村社区来说,政府及商业机构都难以在养老、医疗卫生、救灾、扶贫济困等方面提供足够的保障,只能依靠农民自己解决,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农业、依赖土地。农村问题研究专家温铁军一再强调,实行承包责任制后的土地是农民的社会保障。它具有双重功能,既有生产资料的功能,也有农民生存保障的功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关于社会保障我们提供的数据仅仅是城镇方面的,但是这不等于我们不关注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农民的社会保障最主要的是农民应该拥有耕作的土地,这个土地是他们最坚强的社会保障。”

4、分区域发挥农业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农业中不同农作物具有不同的最适宜生产和生态区域。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各地社会、经济、 自然 情况差别很大,区域特点更为明显,应充分注意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西部地区应坚定不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下大力气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节水旱作农业。中部地区和粮棉主产区要继续发挥农业提供基本食物的功能,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形成各有特色的产业带。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相对发达的其他地区,要吸取日本的经验和教训,防止出现

二、三产业发达而农业萎缩的局面,充分发挥社会、经济的区域优势,努力发展高科技、外向型农业和休闲 旅游 、体验农业、“都市农业”,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教育投入。教育是提高国民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提出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成败。把中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重点是通过教育提升人力资本、提高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业人口的能力。国家应当制定必要的措施,积极开展农业教育,加深国民对农业的理解,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促进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 学习 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 方法 ,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因此,增加政府在农村教育方面的投入,是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价值、能力和禀赋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此外通过对农业、农村的教育投入,还可以提升农业人口的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能力,快速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农业科技生产力,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奠定农业可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

参考 文献 : [2]张法瑞,靳乐山,郝晋珉.关于可持续农业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

(7):33-37.

[3]张陆彪.农业多功能性与我国贸易谈判立场[J].农业经济问题,2002

(6):12-15.

[4]陶陶,罗其友.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农业功能分区[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

(1):45-49.

[5]黄飞鸣.关于积极财政政策支农发展的探讨[J].农村经济,2003

(7):28-29.

推荐阅读:

  中国农业:坎坷的产业现代化进程

  中国农业社区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对我国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思考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

  新型工业化与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

  甘肃农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热门标签: 农业
基于农业多功能性看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植物检疫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地位(1)论文

植物检疫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地位(1)论文,【论文摘要】 加入WTO后,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植物检疫工作越来越重要。文章阐述了什么是植物检疫,以及植物检疫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当前植物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论文关键词】 WTO 国际贸易 植物检疫 加入WTO后,我国的进出口

经济论文2023-02-02

中美知识产权争端中双方态度剖析(1)论文

中美知识产权争端中双方态度剖析(1)论文,[摘 要] 当前中美知识产权争端中,美国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表现出密切关注以及对WTO多边解决机制的偏好,而中国则表现出对双边解决机制的偏好。由于知识产权涉及到美国的核心利益以及中国在世界知识产品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使得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成为美国关注的一个焦点。中国入世为

经济论文2023-02-02

解析某大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新条例(1)论文

解析某大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新条例(1)论文,  [摘 要] 某大国去年出台了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的新条例,该国商务部长声称新条例的出台是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和国内各利益方的经济利益。本文论证了此举并不能达到以上目的,而该国实施这一条例的真正原因是维护出于维护本国霸权地位的考虑和冷战思维的延续。  【论文关键词】 对华高科技

经济论文2023-02-02

对绿色壁垒的理性分析(1)论文

对绿色壁垒的理性分析(1)论文,【论文摘要】 随着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减弱,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绿色壁垒问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绿色壁垒都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利。本文区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绿色壁垒,对绿色壁垒进行了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面对绿色壁垒应采取的对策。【论文关键

经济论文2023-02-02

转型经济国家印度与中国之贸易关系(1)论文

转型经济国家印度与中国之贸易关系(1)论文,【论文摘要】 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独立于世界经济之外。无论是从产业部门还是从收入水平、就业和经济增长等不同层面来看,每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投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牢固的纽带。印度与中国都是发展中转型经济国家典型。印度贸易的发展与中国贸易之间有着举足轻重

经济论文2023-02-02

本科经济论文

本科经济论文, 长期以来,人类理性被视为物种进化的巨大成就,理性被作为人和其他动物区别的最重要特征之一。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用理性假设解释和预测人的行为。下面是i乐德范文网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本科经济论文,供大家参考。 本科经济论文范文一:经济管理专业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将传

经济论文202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