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对我国的几个启示

更新时间:2023-01-28 17:23:15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xc

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经济体制改革引领下的社会各领域的改革,均离不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不可否认,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货币、财政、税务等经济理论,可以为我国改革实践所借鉴,提供解决一些表面经济问题的思路,但问题的根本和实质,仍然需要从马克思宏观经济学理论中去探寻答案。如当前我国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协同问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辩证的思维和发展的眼光,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与马克思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由此可见,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已经融入了我国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展现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愈久弥新的理论品质。

一、加强宏观经济科学发展的周期调控

马克思经济发展周期理论是针对资本主义经济而言的,其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各阶段特点进行分析后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必然要经过消沉、活跃、繁荣、危机、过剩等阶段。也就是说,发生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由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具有本质的区别,特别是各自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是不一致的,再加上我国相对独特的政治、经济、社会现实,直接移植马克思经济发展周期理论是不合适的,但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我国完全可以借鉴马克思经济发展周期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掌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同时,重点通过宏观经济调控,来规避市场经济发展中可能会出现的供给过剩、局部危机等经济现象。实践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强有力的宏观经济调控,保持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这与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是密切相关的。

借鉴马克思经济发展周期理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当前政府在经济领域的组合拳,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侧重点在于:一是要以间接调控为主。尽量避免硬着陆,多采用软着陆的方式,防止对我国经济产生一些不必要的伤害;二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尽管当前政府手中的资源较多,但经济领域的事务应该交由市场来办,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三是要注意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要将我国经济有机地溶入到国际经济的大潮中,合理利用利率、汇率、财政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等方式,与世界经济保持同步,通过外部经济来解决内部经济的问题。

二、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优化调整

产业结构是一国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其发展的平衡性与协调性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马克思通过考察第一、二产业及其内部的发展关系,提出了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基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第三产业总量很小,没有上升到关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因此,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并没有涉及到第三产业,但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已经上升到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按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与时俱进的要求,有必要将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实质扩展并延伸至所有产业经济领域。

按照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我国当务之急是要对产业结构关系进行优化升级:一是要处理好工业、农业、服务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坚持粮食安全、重工业的基础地位上,要积极向现代科技引领下的绿色农业、新型工业、高端服务业迈进;二是要处理好不同产业经济内部的发展关系,如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创新型产业,前者主要在促进就业、打牢产业基础方面着力,而后者则要紧跟并超越国际先进水平,在占领行业和技术最高端方面着力;三是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大融合、大发展。

三、构建经济供需两端的均衡发展动力

马克思宏观经济均衡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对社会总资本进行分配时,必须按照合适的比例分配到各个部门,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实现供求平衡。如果供给充足,但消费不足,那么就容易产生经济危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将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归结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固有属性。在当前形势下,当社会供给侧达到一定程度,而需求侧相对不旺盛,这时如果没有进行经济的干预和管控,就可能发生一些经济风险或经济危机。

按照马克思宏观经济均衡理论,结合我国实际,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当前亟需在消费需求方面做文章。如我国政府当前努力提高居民收入、藏富于民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如何提高消费需求,从我国宏观经济方面来看,当前主要是在加强社会保障的基础上,使社会公众有钱消费,并且通过消费来提升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在投资方面,我国政府要继续向基础行业、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倾斜,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在出口方面,我国要在巩固发达国家市场的基础上,重点开发新兴国家市场,让中国制造叫响全世界。与此同时,我国的生产供给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质量和技术含量,加入更多的创新元素和时代内涵,让中国创造走出国门,引领世界未来发展方向和潮流。

四、破解当前社会就业困境和失业难题

马克思对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劳动人口现状进行考察后认为,从表面上,在经济发展不同周期内,对人口就业有很大的影响;但从深层次原因来看,资本积累是导致失业的必然因素。因此,马克思失业理论将失业作为资本主义的特有标签进行了论述。新中国成立后,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当时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理论界和实务界均将没有失业作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加以表述。但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建设和发展,我国同样产生了不少失业人口。

反观马克思失业理论,其是在资本主义特定环境下进行研究的,即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失业现象。而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离共产主义阶段还有较大差距,并且当前我国实行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即具有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由此出现失业问题就属于一个正常的市场经济现象。

纵观我国当前人口发展及失业现状,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供求的总量失衡。我国目前人口基数大,这必将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二是劳动力供求的结构失衡。在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方面,由于体制和机制方面的诸多原因,造成了二元或多元现象,人口与经济发展的不匹配现象日益突出,从而导致整体性和结构性失业并存的局面。

按照马克思失业理论,要破解我国当前就业困境和失业难题。首先,必须保持经济发展的一定速度,用持续发展来消化人口就业压力;其次,调整并优化经济结构,注重发展第三产业对人口就业的吸纳能力,尽可能创造并拓宽更多的就业渠道和发展空间;最后,充分发挥政府在就业方面的宏观调控作用,利用政府手中的经济、法律、制度等调控手段,为充分就业提供政策支持和综合保障,履行政府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的应然职责和使命。

推荐阅读:

  浅析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

  交易成本的经济学解释综述论文

  劳动经济理论下的人力资源开发路径的选择及改善措施探讨

  浅析马克思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比较

  浅析经济人的现实基础、生成途径与扬弃方式

  浅析辛亥革命以来中国经济理论发展

浅析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对我国的几个启示.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全球化时代的政府领导危机(1)论文

全球化时代的政府领导危机(1)论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整个世界逐步纳入了一个高速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现代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它极大地改变着二十世纪后半期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方式,并通过巨大而畅通无阻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将现代化的产品及其影响力播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把地球连成

经济论文2023-02-01

基于河南农业大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基于河南农业大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关键词:河南 发展战略 焦点法则 非均衡战略论文摘要:发展战略是一个地区的顶层设计,正确的战略能为区域的 经济 建设带来活力和希望。河南是我国的传统 农业 区,在河南的经济发展中,要发挥比较优势,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由此带动全省经济实力的提升。 改革开放30年来,在 中国经济

经济论文2023-02-01

高校经济学教学中的几个关键点

高校经济学教学中的几个关键点, 1高校经济学教学的意义 经济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资源配置、市场运行规律及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经济学课程是全世界高校重点课程之一,也是我国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核心课程之一。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主阵地。经济学教学是将经济学原理、经济人行为规范等系列理论有效传播的重要手段,其对

经济论文2023-02-01

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思考

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思考,一、农业产业化是农业 发展 阶段 规律 的产物农业产业化是包括农业在内的 社会 经济 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农业经营形式。当社会经济条件不具备时,农业产业化是不可能产生的,人为地推行农业产业化也不会获得成功。由于在指导 农村 工作中,政府倡导和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于是有人误以为农业产业化是

经济论文2023-02-01

备用信用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有效工具(1)论文

备用信用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有效工具(1)论文,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交易者出于清偿债权债务、获得融资便利、降低交易成本、规避风险等诸多考虑,对金融服务的要求日趋综合化。备用信用证(Standby Letter of Credit)这一集担保、融资、支付及相关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金融产品,因其用途广泛及运作灵活,在国际

经济论文2023-02-01

论农民及农业发展

论农民及农业发展,农民 经济 地位低下的现实及原因近期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及马克思的《资本论》,两者都是经典的经济学著作。使我体会最深的不是他们对于经济 规律 的精辟和天才的论证,而是在不同的 历史 时期,几乎纵惯整个历史的各阶级地位差异的原因。尤其是农民的地位为什么一直处于底层。在农业和 工业 分工之后,优势一直

经济论文202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