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高考作文模仿现象不一定是坏事

更新时间:2023-01-26 18:53:2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xc

  近日,从陕西传来一条惊人消息:当地一高考满分作文与一篇已发表的文章几乎完全一样。就高考出现仿作作文及押题、猜题现象,记者昨日采访了文学界、教育界的有关人士。

  江苏省作家协会一位青年作家接受采访时说,他看了报上刊出的高考作文和涉嫌被“抄袭”的原文,觉得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作文只是在模仿。一个高中学生,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能熟练运用记忆中的素材(哪怕是书上的),用完整的结构、流畅的语言描述出来,完美地表现主题,是很不简单的,证明这位学生模仿能力强,文学基础好。再好的文学家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当然能自己构思是再好不过了。

  但有人认为,此作文能得满分是猜题的结果。

  “猜题作为复习的一种训练手段本身无可厚非,但猜题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它不应体现在日常学习中。”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市第一中学副校长吴晓茅如是说。吴晓茅认为,出题和应试本身就是一种矛盾,能够猜中题也是正常的事情,尽管可能性不大,猜题成功不仅需要有关教师、学生的平时积累,更反映了应试者准确把握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的能力。据了解,在大型考试前很多学校教师都会不同程度地为学生勾勒复习重点,以及临考前的专家指路,说到底这些都涉及了一个“猜”字。据介绍,今年高考语文题的阅读材料就与北京海淀区一套复习材料中的有关题目一模一样。吴晓茅对此指出:猜题决不是押宝,猜题只是教会学生在复习最后阶段用最少的精力取得最大的复习效果。只要应试存在,猜题就不可避免。“仿作要求学生平时注意多阅读、多积累,从这点意义上看仿作作文并非一定是坏事。相反,如果仿作能刺激学生扩大阅读面,那它就是好事。”吴晓茅说道。

  对于江苏高考作文有可能出现的猜题甚至是仿作现象,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阅卷负责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何永康教授不愿发表太多的意见。但他承认看到了陕西满分作文及《故事会》上的原文,也认为是一种仿作。他说,猜题现象增多可能与高考由材料议论文向扩展型题目转变有关,但高考作文题仍将鼓励学生的大胆创新。专家指出,高考作文一味模仿甚至是死搬硬套必然不会有好的效果。据悉,江苏已就高考作文出现的一些情况上报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  

推荐阅读:

  经典高考记叙文及点评

  2020年高中作文指导:高考作文开头的三种方法

  2020年全国各地高考满分作文大全

  历年安徽高考0分作文:甘为人梯

  2020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勿忘初心

  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敬爱职业,生活才能乐之

热门标签: 高考作文
专家谈高考作文模仿现象不一定是坏事.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