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化学教育论文的前期文献调研重要性

更新时间:2023-01-16 16:36:25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收藏

最近有位中学教师请我帮忙修改论文、提提意见。其中一篇涉及到用CaCl_2溶液鉴别Na_2CO_3和NaHCO_3溶液的问题。在端木的印象中,其实早在读大学的时候,就看过相关主题的文章了,所以当时就提出这篇文章投稿时没有什么意义的。于是去中国期刊网查证了下,发现不得了,谈过这个话题的文章在近十五年里,已经有至少六篇文章探讨过了。

最早的是《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就有漳州一中的老师发表过《用CaCl_2溶液鉴别Na_2CO_3和NaHCO_3溶液可行吗》,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详细探讨。离现在最近的是《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在2011年10月有老师发表过文章《不能用CaCl_2鉴别Na_2CO_3和NaHCO_3溶液的理论分析》,着重是从溶度积常数、分布系数、离子强度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比之前的文献更为详细,但观点并无差别。其间,2011年《化学教学》第一期的《剖析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常见的一种错误》、2008年《化学教育》第二期的《碳酸氢钠与氯化钙溶液真的不反应吗》无论是实验还是理论观点大同小异,并无新意。2007年《化学教学》的《_问题试剂_带来的探究与思考_从NaHCO_3与CaCl_2的反应说开去》虽然也探讨类似问题,但是从教学设计角度出发,探究角度比较新颖;2011年《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的《化学教学中三种常见的知识负迁移实验证伪》也探讨这个问题,只是把这个实验案例放在了三个问题之中,而且联系到知识负迁移的学习理论。虽然是老主题了,但是前段时间仍然有论文无视该深层知识,提到了用CaCl_2溶液鉴别Na_2CO_3和NaHCO_3溶液,不免让人大跌眼镜——一时记忆不起,不过也反映出该作者文献看的少,缺乏实验实证精神。

其实在各种化学教育教学期刊上的文章上有不少探讨教学理论的文章,总结出若干原则往往大同小异,或主题类似,或改头换面,实在没有什么意义。前段时间有位老师给我提意见的关于课堂导入的文章、有位教育硕士给我修改的化学说课的文章——里面设计原则、说课方法其实在各大化学教学论教材比比皆是,实在体现不出什么原创的思想。

由上可见,文献的调研在化学教育研究中的重要性,避免论文的重复劳动,避免实验或研究的无效性。

其实说白了,化学教师和师范生都应该多看书、看期刊论文(比较靠谱的),只有多阅读才能知道别人做过些什么有哪些成功经验和独到见解——用这些指导自己的实践,实施下去,事半功倍,就可以避免重复的探索;还要了解有哪些问题有待解决而没有解决,把这些成为自己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创新点;当然,还有就是将自己的实践工作的反思和别人讨论交流,获取反馈,才能更加清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和方向性。

端木以及所带领的学生团队其实也在没有充分调研情况下发表过重复主题的论文,所以本文引以为鉴,给自己,也是给学生。

推荐阅读:

  化学教学中的人文文化教育论文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论文

  情境教学中的中学化学探讨的论文

  信息技术优化对有机化学教学的辅助论文

  如何改进大学无机化学的教学论文

  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论文

热门标签: 化学 论文
探讨化学教育论文的前期文献调研重要性.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思考

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思考,论文关键词:传统 文化 保护; 经济 发展;幸福指数;文化景观;少数 民族 地区论文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这些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和保护少数民族的 传统文化 ,是既相辅相成又是相互制约的。以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榕江县兴华乡高排村和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

经济论文2023-02-06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相关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相关启示,论文关键词:次贷危机; 中国 经济 ;海外后续 投资 论文摘要: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全球股市暴跌,拖累了全球经济。而后出来的一系列应对措施更是给逐渐融入国际 市场 的中国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文章在简要分析这些影响的基础上对宏观调控、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 金融 业的发展提出

经济论文2023-02-06

行业商会建设若干问题思考

行业商会建设若干问题思考,全市 企业 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后,各项管理如何进行,如何适应改制后的形势,是当前全局工作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按照市委要求,我们工商联对此 问题 组织大家进行了思考和讨论。我们认为,在民营企业已蓬勃 发展 成为地方 经济 主流成份的大背景下,加快行业商会建设,赋予工商联(总商会)新的职能,强

其他论文2023-01-23

工业发展与城市变化:明中叶至清中叶的苏州(中)

工业发展与城市变化:明中叶至清中叶的苏州(中),五、明清苏州城市的人口变化道光《苏州府志》卷10说晚明的苏州府,“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亦即城市人口占到全府人口的十分之八九。虽然这个说法无疑有夸大,但城市人口在苏州府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很高则是可以肯定的。苏州府本是明清江南城市化水平

其他论文2023-01-23

论新制度经济学给发展经济学带来的变化

论新制度经济学给发展经济学带来的变化,论新制度经济学给发展经济学带来的变化 摘要:由于其前期的理论没有能够成功地引导广大发中国家从贫穷走向富裕,发展经济学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便受到严厉的批评,学科本身则面临生存危机。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新制度经济学向发展经济学的渗透,为发展经济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短短的十几

经济论文2023-02-06

工业发展与城市变化:明中叶至清中叶的苏州(下)

工业发展与城市变化:明中叶至清中叶的苏州(下),七、 工业 发展 与城市变化之间的关系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宫崎市定就已深刻地指出:明清时期的苏州,“不仅是一个 政治 城市,而且还是一个商业城市,并逐渐变化为一个轻工业城市”(169)。这个结论十分正确,因为到了清代中期,仅只就工业中的一个部门——丝织业而言,就成为了苏州

其他论文202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