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出真知作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2-12-01 18:25:4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的学习终究是要离开书本,去往更广阔的课堂。当学生们跟随老师踏上实践的旅途,看过了岳阳楼的胜景,行过了丝绸路的艰辛,走过了藤王阁的斑驳,他们学会的,领悟的,将远远超出书本。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提升的过程。

  实践,是遍尝百草,只为书华夏药典。

  一部《本草纲目》,不知惊艳了多少世人。而这部奇作背后的故事,却更值得我们深思。因为旧有药典的模棱两可,李时珍毅然决定踏上寻药之旅。他一点一点地探寻,每一种药材都要见到实物,描摩样貌亲尝甘苦,试验疗效……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本草纲目》赫然出世,带给世界的是中华医学的博大精深,更是实践出的巨大成效,它雕缕人心,携刻山河,永不漫患。

  实践,是踏千山万水,只为寻旧时文化。

  余秋雨曾在《文化苦旅》的序中这样说道:“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旧物,听它们讲述过去的兴衰。”的确,当我们看着那少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四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别的风声鸟声。就仿佛触摸到文化的生生不息,吞土千年。城市里的图书馆留藏着许多古籍,而文化的真实步履却落在这山重水复之间,落在这苍莽大地之上。余秋雨历时近半生,踏阅中国几乎所有故事的土地,终于将自己所见所感,凝炼成一部《文化苦旅》向后辈娓娓讲述着实践的力量。

  实践,是步步前行,只为圆复兴之梦。

  人需要实践来充沛自己,国家更是如此。中国在政策上的大胆实践,勇于探索,促成了中华民族百年复兴之梦的实现。改革开放,一国两制,这些原本存在于纲领中的事,被敢于实践的中国人用于国家的管理。在中国之前,极少有人相信,一个国家可以存在两种制度,但我们的实践告诉世界,不仅可以,甚至还促使国家更富强,民众更安康。

  实践,是对书本知识的总结,它让我们看到事物真实的一面。因为实践,所以思考,因为思考,所以那灵魂丰盈的花蕊也灼之其华。

推荐阅读:

  保护文物的高中议论文【三篇】

  高中我的未来不是梦议论文

  高中学会转弯议论文【三篇】

  高中立志的议论文800字【三篇】

  高中读后感800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文

  老师作文700字

实践出真知作文800字.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500字左右4篇(通用)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50字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500字左右一这本书主要写了一名叫小豆豆的日本小朋友,刚上一年级的时候,上课经常调皮、捣蛋做出一些反常行为,严重干扰其他同学上课,为此老师要求小豆豆转学。妈妈为了小豆豆能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成长,送她去了巴学园读

读后感2025-05-06

2025年清明节的日记300字六篇(优质)

清明节的日记300字一咱们来到草地上,小草又重新探出了它那碧绿的小脑袋,有些草被烧成灰也长出了绿芽,让我想起了白居易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小草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啊!让我好感动,我也要学习它坚强不屈的精神!咱们来到小河

日记2025-03-11

2025年《父与子》读后感二年级 父与子读后感简短5篇(优质)

《父与子》读后感二年级 父与子读后感简短一父亲光溜溜的头,小得像芝麻一样的眼睛,慈爱而亲切。儿子头发长长的都要卷起来了,调皮而可爱。一天,儿子放学回家,做作业遇到了难题,爸爸看见儿子心不在焉的样子,问,儿子,你怎么啦?爸爸我作业不会做。儿子愁眉苦脸地说道。

读后感2025-05-06

《红领巾讲解员》读后感优质(八篇)

红领巾讲解员读后感一时光飞逝,岁月如梭,遥想当年入团,已过了近乎一载。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翻开相册,总会发现有一张面庞最能打动你。那是青春,扑面而来的清新,无瑕的笑靥、纯净的眼神。青春,如此明媚,如此鲜艳。开启记忆之门,一定忘不了那缤纷的舞台,一幕一幕。歌声

读后感2025-05-04

最新红色摇篮观后感300字(通用四篇)

红色摇篮观后感300字一学习党史,懂得百年历史,亦是百年逐梦。今日之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实现;在新征程上,我们在党的领导下,进一步追梦圆梦。党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自党成立以来,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从_到民主革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

观后感2025-03-07

荷塘月色读后感100字八篇(汇总)

荷塘月色读后感100字一“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此段运用了对比手法。使人情不自禁的想起夜空中悬挂的月亮的月光使黑影也变得斑驳起来。“走着”、“走着”、“我看见了荷塘”田田的荷叶零星在荷花风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旷神怡。夹着薄

读后感2025-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