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新书教学课件

更新时间:2022-08-11 14:08:0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投稿 下载doxc

买新书教学课件(推荐20篇)由“i乐德范文网”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买新书教学课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买新书教学课件

买新书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发展性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求异思维,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正确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范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你们看。(出示:小明)

师:小明不仅是一位爱学习的孩子,还是一位游泳健将呢。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A师:爱学习的他特别喜欢看课外书,瞧他今天又来到了学校的图书馆,正巧图书馆买来了一些新书,但在摆放书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买新书中的数学问题。

出示:学校图买来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4层。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A、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说出图中的数学信息:一堆书,有200本,有2个空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

B、让学生思考,图书室遇到了什么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在班内反馈。

师::通过你们的观察,你们已经知道了3个已知条件,通过这些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提出3个数学问题:

(1) 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平均每个书架上有多少本书?

(2) 2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一共有多少层?

(3) 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

前两个问题学生直接列算式解答,第三个问题带领全班同学详细分析。

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解决: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A、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决问题。

B、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算法。

C、班内反馈。按小组来反馈。

3、展示算法。(教师板书二种不同的方法)

200÷2÷4200÷(2&ties;4)

=100÷4=200÷8

=25(本)=25(本)

(汇报的学生需要把自己的解题思路说出,在该学生在回答后班内其余学生可以质疑,对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回答的学生和班内学生可以共同解决。)

大家来看看小明是怎样想的解决这个问题的。

4、比较、归纳、揭题

A、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B、班内反馈

第一个算式是连除,第二个算式是有乘也有除,师做小结,有乘也有除的叫乘除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连除、乘除混合运算”(板书: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5、运算顺序

A、让回顾计算过程,思考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B、班内反馈。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乘除混合运算,从左往右按顺序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5、教师小结:看看这两种方法思路一样吗?第一个是按书架分先求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第二个不按书架分,先求的总层数。然后按总层数分,虽然思路不一样但是都是平均分,我们都能解决同一个问题。说明了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列出来的`算式也不同,但最终都能把问题解决,希望同学们在以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像今天这样多动些脑筋。

B游泳中的数学学问题。

师:小明不仅爱学习,还喜欢什么呀!这不放学后,爱游泳的小军来到游泳池,在游泳池中又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呢?

出示:小军去游泳池游泳,他在泳道内游了2个来回,共游了1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

(1)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2)请一小组汇报。

①100÷2÷2② 100÷(2 &ties;2 )

=50÷2 = 100÷4

=25(米)=25(米)

答:这个游泳池的泳道长25米。

(学生边列式边解释他们的想法)

师:你们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要问他们小组的?

生:4从哪里来?

演示:2个来回相当于4个泳道的长度。

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一)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1)300÷3÷5 (2)484÷(2&ties;2)(3)396÷3&ties;5(4) 150&ties;4÷6

(二)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希望小学三年级90名同学去参观花卉展览.把他们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名同学?

(2)希望小学三年级同学去参观花卉展览.他们平均分成2队,每队分成3组,每组15人,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3) 商店卖出5箱保温杯,每箱4个,一共收入600元,每个保温杯多少元?

(4) 学校组织同学去博物馆参观.三年级去了62人,四年级去的人数是三年级的2倍.两个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

(5) 三年级要浇300棵树,已经浇了180棵.剩下的分3次浇完,平均每次要浇多少棵?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篇2:《买新书》教学反思

《买新书》教学反思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中第四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之后学习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教材当中提供了《买新书》这样一个情境,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还要理解连除、乘除混合试题的运算顺序。教材这样编排的目的是在实际需要中理解运算顺序,不是强加给学生。就是希望学生能体会到数学是从自己身边的生活实际中来,又回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问题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之后,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针对《买新书》这一内容既有混合运算,又有数量关系,我在教学时,把重点放在数量关系的理解上。我觉得本课教学内容我安排的有点难。所以在学生掌握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时不一定能达到并驾齐驱的水平。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还会有针对性的对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练习。 2、数量关系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先是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然后借助课件直观演示和乘法、除法的意义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降低了难点。 3、我为了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的愿望和兴趣,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我改变了以往应用题单一的教学方式。在练习中形式有计算、选一选、说一说算式的意义,有多余信息解决问题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兴奋的状态下解决了一个一个数学问题。

篇3:《买新书》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内容是北师大教材三年级(上)册第64、65页《买新书》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中第四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之后学习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教材当中提供了《买新书》这样一个情境,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还要理解连除、乘除混合试题的运算顺序。教材这样编排的目的是在实际需要中理解运算顺序,不是强加给学生。老师在教学前就面临着这样的困惑――就是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是以数量关系为主呢,还是以计算为主?教材中这种连除和乘除混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第一次出现,理解数量关系也是重点。然而关于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这节课中虽然不是重点,但在后面的学习中会进一步加强。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数学时能正确分析把握数量关系一直是个难点。需要对加、减、乘、除的意义有深刻的理解,而且需要从实际生活事件中进行抽象。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乘加、乘减、除加、除减、连乘等两步运算,而对于连除法数量关系是第一次接触。面对这种实际情况,要达到预期的目标要求,就需要借助一些直观的手段和一定的方法。所以本节课在分析数量关系时,突出抓住联系,直观演示等手段。

2.在列连除法解决问题时,计算算式的结果对学生来说不是难点;运算顺序的确定,围绕实际问题的需要展开就可以了。

四、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过独立分析,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良好的情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

(一)、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1分钟)

1.创设情境

师:《蜡笔小新》这个动画片你们看过吗?我们也去看看小新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早上小新起来就直奔图书馆了。

2.搜集信息

师:从图中你都看到什么了?(学生通过观察说出:生:2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还有一些书)

师:这些书一共是200本。

3.提出问题

师::通过你们的观察,你们已经知道了3个已知条件,通过这些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提出3个数学问题:

(1)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平均每个书架上有多少本书?

(2)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一共有多少层?

(3)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

前两个问题学生直接列算式解答,第三个问题带领全班同学详细分析。

一、分析问题

1.读题,找出重要信息

师:说一说哪些信息比较重要?(生边指边说200本书,平均分,每个书架有4层等)

师:强调分的是200分书,而且是“平均分”,

2.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师:求一层有多少本书,你是怎么想的?

3.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

生1:我想求平均每层有多少本书,我要先求出一个书架能放多少本书,再把一个书架中的书又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就是一层有多少本书。然而一个书架能多少本书也不知道,因为200本书平均放到2个书架上所以200本书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

生2:要求一层有多少本书,就要先求2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然后再把200本书按照总层数来平均分,每一份就是一层有多少本书。

4.教师配合学生的思路进行课件演示

第一种:先出示200本书和2个书架,然后在书架其中的一层上面的书打个问号,是表示求平均每层有多少本书。然后演示把个书架中的书平均分成2份,剩一个书架了,也就是表示求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然后一个书架被平均分成了4层,表示把一个书架中的书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一层能放多少本书。

第二种:课件演示了数一数两个书架一共8层的过程。然后课件利用动画把2个书架平均分成了8层。表示2个书架中的书被平均分成了8份。留下了一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一层有多少本书。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对这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很清楚、深刻,也就是可以达到脑袋里有分法的效果。

二、解决问题

1.用喜欢的方式列式独立解决

师:调查学生列算式的情况。都列出算式解决完这个问题的同学,用一种方法的,用2种方法的,用3种方法的,有没有4种的。(评价)

2.汇报交流算式的意思并总结运算顺序

算式:(1)200÷2=100(本)100÷4=25(本)(2)200÷2÷4(3)4×2=8(本)200÷8=25(本)(4)200÷(4×2)

师:汇报的时候说一说你列的算式的意思,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师:(1)(3)列的是分步算式,(2)和(4)列的是综合算式。像这样有乘有除的算式叫乘除混合运算。像连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这样的同级运算都是从左到右一步一步计算的,如果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3.根据学生列的算式提问题

师:对他们列的算式,你想问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

(1)200÷2求的是什么?结果再除以4是什么意思?

(2)4×2是什么意思?200÷(4×2)求的是什么?去掉括号可不可以?

(3)列这两种算式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但是你看看他们之间有没有实质的联系啊?

师总结:看看这两种方法思路一样吗?第一个是按书架分先求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第二个不按书架分,先求的总层数。然后按总层数分,虽然思路不一样但是都是平均分,我们都能解决同一个问题。

师: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习题设计

(一)巩固练习1:小新的作业题:4道连乘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即:(1)300÷3÷5(2)484÷(2×2)(3)396÷3×5(4)150×4÷6

说一说第一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独立计算,目的是练习巩固连除和乘除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二)巩固练习2:电影院一共有600个座位,平均分布在楼上和楼下2个楼层,每个楼层都有3个一样的场区,请问电影院的每个场区有多少个座位呢?

学生结合图意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老师找同学说说这道题中哪些话比较重要,然后找同学到黑板上列算式并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思路。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体会到乘除和连除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巩固练习3:小新去游泳池游泳,他在泳道内游了2个来回,共游了1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

学生默读问题,分析已知条件,教师问一问你觉得哪句话比较重要?然后找同学说一说2个来回和泳道是什么意思并到前边来指一指。然后播放小辛游泳2个来回的教学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到1个来回包扩1个来和1个回,也就是2个泳道的长。然后小组讨论课件中小新四位好朋友列的算式,判断他们谁列的算式是正确的。

篇4:《买新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2.会正确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4.通过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求异思维,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连除的两步计算题。

难点:正确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教学流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方老师带大家去一个你们很乐意去的地方-学校阅览室。在那里可藏着很多的数学问题。走!咱们一起看看去。

[说明:由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入新课,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又容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从而带着良好的学习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摆书

1.学生细看课件的信息,领会题意。

师:谁能来说一说发现的数学信息

生:阅览室有200本书, 2个4层的书架

(随着学生说的课件出示条件)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2个书架有几层?

生:一个书架可以放几本书?

生: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2.合作探究。

师:看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猜猜看老师今天最想请大家解决哪个问题?

学生的回答展示,今天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3.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总结一下有几种方法

4、汇报,展示交流4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在黑板上)

汇报的时候说一说你列的算式的意思,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1)200÷2=100(本) (2)2×4=8(层)

100÷4=25(本) 200÷8=25(本)

(3)200÷2÷4 (4)200÷(2×4)

=100÷4 =200÷8

=25(本)=25(本)

5、汇报时提问:(1)200÷2求的是什么?结果再除以4是什么意思?

(2)2×4算出的是什么?200÷8表示什么意思?

(4)4×2是什么意思? 200÷(4×2)求的是什么?去掉括号可不可以?

师总结:第一个是按书架分先求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第二个不按书架分,先求的总层数。然后按总层数分,虽然思路不一样但是都是平均分,我们都能解决同一个问题。

6、比较这几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和同桌说说看。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那种方法。

师:(1)、(2)列的是分步算式,(3)和(4)列的是综合算式。像这样有乘有除的算式叫乘除混合运算。

7、观察算式,发现运算顺序

师:像这种连除、乘除混合运算,在算的时候怎样判断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呢?

请大家仔细观察(3)、(4)两个算式,比较一下,看看在计算顺序上你有什么发现?

可能情况:算式不同,得到的结果相同;(从左往右算,)

(3)式没有括号,先算200÷2,后算100÷4;(4)式先算括号里的,再算除法;

8、小结:像连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这样的同级运算都是从左到右一步一步计算的,如果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板书)

同时,我们知道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列出来的算式也不同,但最终都能把问题解决,希望同学们在以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像今天这样多动些脑筋。

[说明:本环节是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对学生的发展而言,解决问题活动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的结论,主要让学生尝试说一说不同的方法之间的差异,了解不同的方法形成,了解对问题的认识角度。]

三、巩固知识

师:接下来可要大家一起开动脑、动口、动手哦,准备好了吗?

1、基础练习

960÷6÷4 342÷6×4 801÷(9÷3)

(1)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把除号改成乘号,怎么计算呢?

(2)汇报,展示

2、深化与拓展――游泳

小军去游泳,他在泳道内游了4个来回,共游了2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

(1)引导理解”来回”什么意思? 谁来走一走,在走道上走一个来回?

(2) 我们知道了来回就是去了再回来,4个来回就是去了再回来(4)次

(3)自己独立解决这道题

(4)汇报,展示

3、一本故事书有756页,小明每天看6页,要多少周才能看完?

(1)先读题,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2)汇报展示

[说明:由于运书问题是综合性较强,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在教学第三个流程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留给学生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四、评价体验,深化提高

今天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请你评一评自己或同学的表现。

评价表:

1、碰到连除、乘除混合的计算题,我知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碰到数学问题时,我能主动分析,并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

3、在我找到了一种方法解决问题后,我总是试着用其他的方法去解决;

4、今天,我和同桌合作很愉快,我有一定的收获。

[说明: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课堂上除了师生间的评价,还有生生评价、自我评价,努力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充分发展。]

作业(机动):练一练第5、6题

篇5:《买新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过独立分析,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良好的情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运算。

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引导法、提示法、鼓励法

2、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互助法

3、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蜡笔小新》这个动画片你们看过吗?今天我们也去看看小新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教案《〈〈买新书〉〉教学设计》。早上小新起来就直奔图书馆了。

2.搜集信息:

师:从图中你都看到什么了?(学生通过观察说出:生:2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

还有一些书)

师:这些书一共是200本。

3.提出问题

师:通过你们的观察,你们已经知道了3个已知条件,通过这些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如下:

(1)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平均每个书架上有多少本书?

(2)2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一共有多少层?

(3)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

师:很好!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有些问题是我们以前解决过的问题,有些是我们今后要解决的问题。先请同学们解决第一个问题,即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生:独立思考解决,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

方法一:200÷2÷4

=100÷4

=25(本)

方法二:200÷(2×4)

=200÷8

=25(本)

二、巩固练习

1、教科书P63页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连除和乘除混合(带小括号)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师:刚才同学们做了四道题,和我们上面解决问题的算式放在一起仔细观察,你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吗?

2、教科书P第2题

师:游了2个来回是什么意思?学生理解后再独立做。

三、课后作业:教科书P64第3、4题。

四、问答: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能告诉我们大家来共同分享吗?

板书设计

买新书

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

课后评议

1、课堂上能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理解计算的意义作用和方法.

2、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思维时间和空间.

3、教学环节清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练习设计有层次感,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后反思

这堂课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出发点和载体,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尝试-操作-交流,教师再从中反馈,小结,最后让学生回到实践操作在多种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在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的不够全面和透彻,教学中时不时流露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常会为了顾及全体,以扶为主.扎实的同时却不敢放手,以后可尝试放手一些.对于算理,我觉得不管新课程怎么变,如果你有老经验,对学生讲讲也无妨,或许回有一番全新的感受.即所谓的“新有新办法,老有老经验”。

篇6:〈〈买新书〉〉教学设计

_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小数第五册

陕西省西乡县城北小学杨莉

教材简析“买新书”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让学生计算将200本书是怎样分放到8层书架上的,其实最终的目的是要求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并且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本节课本着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把一切学习的权力完全交给学生,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启发提示的作用,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的知识。

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过独立分析,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良好的情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运算。

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引导法、提示法、鼓励法

2、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互助法

3、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时间12月13日第二节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蜡笔小新》这个动画片你们看过吗?今天我们也去看看小新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早上小新起来就直奔图书馆了。

2.搜集信息:

师:从图中你都看到什么了?(学生通过观察说出:生:2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

还有一些书)

师:这些书一共是200本。

3.提出问题

师:通过你们的观察,你们已经知道了3个已知条件,通过这些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如下:

(1)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平均每个书架上有多少本书?

(2)2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一共有多少层?

(3)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

师:很好!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有些问题是我们以前解决过的问题,有些是我们今后要解决的问题。先请同学们解决第一个问题,即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生:独立思考解决,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

方法一:200÷2÷4

=100÷4

=25(本)

方法二:200÷(2×4)

=200÷8

=25(本)

二、巩固练习

1、教科书P63页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连除和乘除混合(带小括号)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师:刚才同学们做了四道题,和我们上面解决问题的算式放在一起仔细观察,你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吗?

2、教科书P第2题

师:游了2个来回是什么意思?学生理解后再独立做。

三、课后作业:教科书P64第3、4题。

四、问答: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能告诉我们大家来共同分享吗?

板书设计

买新书

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

课后评议

1、课堂上能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理解计算的意义作用和方法.

2、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思维时间和空间.

3、教学环节清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练习设计有层次感,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后反思

这堂课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出发点和载体,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尝试-操作-交流,教师再从中反馈,小结,最后让学生回到实践操作在多种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在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的不够全面和透彻,教学中时不时流露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常会为了顾及全体,以扶为主.扎实的同时却不敢放手,以后可尝试放手一些.对于算理,我觉得不管新课程怎么变,如果你有老经验,对学生讲讲也无妨,或许回有一番全新的感受.即所谓的“新有新办法,老有老经验”。

篇7:买新书作文

XX年08月16日 星期二 天气:晴

早上,我和妈妈坐着小轿车到新华书店去买书。到了书店里,走上三楼,就看见许许多多的新书。我到这里看看那里看看,一看这本书就是我要买的书,这本书题目是《三国演义》。我高兴得拿着新书到奶奶家去吃饭了。

来源:m.01/1452981.html

分享本站内容m.0s.Net.cn,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

篇8:买新书说课稿

买新书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除法的竖式计算,“买新书”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连除和乘除的混合运算,是本学期学习解决问题的一个难点。教学时应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我知道解析应用题的核心是分析数量关系。因此在教学中用三个环节处理这个问题,首先采用看图找信息、根据信息提问、读题、找关键句子等过程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上;其次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采用了让学生汇报思路想法,教师点拨的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学习过很多有关应用题的问题,如:比多比少问题、连乘法问题等;也曾学习了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有关计算。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最大的困难不是计算的问题,而是分析数量关系。学生学习数学时能正确分析把握数量关系一直是个难点。需要对加、减、乘、除的意义有深刻的理解,而且需要从实际生活事件中进行抽象。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乘加、乘减、除加、除减、连乘等两步运算,而对于连除法数量关系是第一次接触。面对这种实际情况,要达到预期的目标要求,就需要借助一些直观的手段和一定的方法。学生由于个性的影响,遇到解决问题的题型,个别学生没有搞清题意就着急动手计算;再有部分学生不分析数量关系,因此理解题意不够准确。

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过独立分析,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良好的情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讲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运用以前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一:管理图书室的刘老师在整理图书时,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板书:“学校图书室买来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你能根据这几个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1、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师适时板书。

2、我们先来解决“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这个问题。

3、师:谁能把这些信息和刚才的问题完整的描述一遍。

(先指名读,然后全班齐读题目。)

4、师: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有思路的同学把手举起来,试着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

5、汇报:找不同的写法到黑板板书。

(1)200÷2=100(本);100÷4=25(本)。

师: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呢?请结合这道题的信息,给大家讲讲。

(2)200÷2÷4=100÷4=25(本)。

师:这样列算式解决问题的想法和(1)这种想法一样吗?

(学生仔细观察两种算式的写法,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这种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叫第一种方法(一)。

师:观察这个综合算式,有哪些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连除的运算,按顺序进行计算。)

(3)2×4=8(层);200÷8 =25(本)。

师:这样列式的同学请起立。你们又是怎么想的呢?(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4)200÷(2×4)=200÷8 =25(本)

师:观察综合算式,思考:为什么要加小括号?(必须先算2个书架有多少层,如果不加小括号,就要先算除法再算乘法,就不符合题意。)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乘除混合运算,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师:这两种算式的思路也是一样的,就叫第二种方法(二)。

师:这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一样不一样,分别先求什么?

师:观察两种思路解决问题的算式,你还发现了什么?

[在此环节采用让同学互问辩论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提炼解决问题的办法,澄清模糊的认识,进而达到解决的目的。]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用乘法、除法解决问题。

6、练一练:1题

要求学生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指名板演,集体交流反馈。

问题二:看完书我们得运动运动了。(练一练2题)

1、学生自己读题目,理解题意。

2、这道题中,哪句话你不明白?(请理解题意的学生讲讲他自己的理解。)

3、师:那你能不能解决?把算式列在练习本上吧。(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4、汇报:写完的同学可以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说说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想法,这样想怎么列算式?

师:谁和他的思路不一样,你是怎么想的?这样想怎么列算式?

三、小结

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收获?

四、习题设计

在“亚东会”来临之际,学校把做240朵花的任务,交给了三年级的2个班,每个班有4个小组,每个小组要做多少朵花?

本道题的安排可以使学生巩固刚刚学过的用乘法、除法解决实际的问题,怎样来分析数量关系,并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篇9:三年级买新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过独立分析,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良好的情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运算。

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引导法、提示法、鼓励法

2、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互助法

3、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蜡笔小新》这个动画片你们看过吗?今天我们也去看看小新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教案《〈〈买新书〉〉教学设计》。早上小新起来就直奔图书馆了。

2.搜集信息:

师:从图中你都看到什么了?(学生通过观察说出:生:2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

还有一些书)

师:这些书一共是200本。

3.提出问题

师:通过你们的观察,你们已经知道了3个已知条件,通过这些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如下:

(1)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平均每个书架上有多少本书?

(2)2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一共有多少层?

(3)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

师:很好!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有些问题是我们以前解决过的问题,有些是我们今后要解决的问题。先请同学们解决第一个问题,即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生:独立思考解决,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

方法一:200÷2÷4

=100÷4

=25(本)

方法二:200÷(2×4)

=200÷8

=25(本)

二、巩固练习

1、教科书P63页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连除和乘除混合(带小括号)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师:刚才同学们做了四道题,和我们上面解决问题的算式放在一起仔细观察,你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吗?

2、教科书P第2题

师:游了2个来回是什么意思?学生理解后再独立做。

三、课后作业:教科书P64第3、4题。

四、问答: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能告诉我们大家来共同分享吗?

板书设计

买新书

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

课后评议

1、课堂上能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理解计算的意义作用和方法.

2、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思维时间和空间.

3、教学环节清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练习设计有层次感,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后反思

这堂课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出发点和载体,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尝试-操作-交流,教师再从中反馈,小结,最后让学生回到实践操作在多种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在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的不够全面和透彻,教学中时不时流露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常会为了顾及全体,以扶为主.扎实的同时却不敢放手,以后可尝试放手一些.对于算理,我觉得不管新课程怎么变,如果你有老经验,对学生讲讲也无妨,或许回有一番全新的感受.即所谓的“新有新办法,老有老经验”。

1.三年级买文具教学设计

2.买文具的教学设计

3.买电器优秀教学设计

4.四下买文具教学设计

5.买矿泉水教学设计

6.三年级写字教学设计

7.三年级美术教学设计

8.四年级买文具教学设计

9.四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

10.三年级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

篇10:三年级《买新书》教学反思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中第五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之后学习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教材当中提供了《买新书》这样一个情境,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还要理解连除、乘除混合试题的运算顺序。在实际教学之后,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针对《买新书》这一内容既有混合运算,又有数量关系,我在教学时,把重点放在数量中体现它的运算顺序是本节课的重点。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还会有针对性的对连除和乘除混合关系的理解上。学生其实已经会算连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的式子,但是如何在实际生活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练习。

2、数量关系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先是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然后借助课件直观演示和乘法、除法的意义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可以降低难点。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我觉得计算不难,重在理解。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还应更加注意语言的准确性。

4、不足之处,虽说我应用并制作了小军游泳的动画来帮助学生理解“来回”的含义,但最后的结果却不是很好,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运算顺序,还应该更加增加些总结性的话,才能更加突出重点;在语言方面应有张有弛。今后在教学中如何面对5班和6班这样两个风格截然不同的班级进行教学,如何进行引导,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构建过程是我应该努力的方向。

篇11:三年级《买新书》教学反思

对于自己上的三年级第六单元除法的买新书内容,自己感觉上得乱七八糟,课堂刚开始就已经偏离了自己的预设,而且这是由我自己造成的,一味的追求完成自己的教案,不把学生的反馈当回事,其实学生反馈的是综合算式200÷2÷4,=100÷4=25(本),我只是想强调每步的意义,这时我自己就板书了分步算式,这与我课前预设的板书是不相符的,所以我自己就开始慌乱了,显得课堂每个环节的重点凸显不够。根据自己对课堂的感受,结合师傅袁老师对我课堂的分析,自己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欠缺。

(1)我对自己在课堂每个环节想要凸显的资源还不够清晰。

比如刚开始的分步算式的板书,我只是想强调每步的意义,但是自己很随意地就把分步算式写上黑板,其实这里可以让学生在投影仪上讲讲每步的意义就可以了。

(2)对于学生语言表达的要求太高

学生的语言是自己的理解,难免随意,但是只要学生语言不是原则性的错误,不影响学生对本节课重点难点的理解,老师就可以视为正确,不需要咬文嚼字,一定让学生改成统一的语言。比如:这节课出示情境后,让学生提问题,学生提出:每个书架每层有多少本书?其实这就是我想要着重强调的,这时就可以婉转地规范问题,比如说:也就是说每层放了多少本书?当学生表达出现了问题时,可以通过设问的'方式让其他学生帮助改正。

(3)学生的错误反馈

这节课内容是计算顺序的理解,但是在汇报过程中有同学出现计算错误(比如:末尾的0丢了,中间漏除的情况),我没有采取措施,只是反馈了对错,只是语言告诉学生,并没有让学生改正自己的错误,以至于讲过之后还有同学还是错的。在这种计算课时,对于学生的计算错误,可以在学生展示时老师帮忙改正,也可以让学生听完意见后自己改,还可以看看其他同学的做法。反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由扶到放。还有一点也是需要注意的,在公开课时,对于学生错误的展示,随着课堂内容的深入,应该是越来越少。

(4)教学设计上还有待改进

本节课的基础练习还要改进960÷6÷4,342÷6×4,801÷(9÷3),这三道题应该改成数字完全相同,但是加了不同的运算符号960÷6÷4,960÷6×4,960÷(6×4)在这里主要凸显出不同的运算符号不同的运算顺序,还可以加以小结。还有在反馈这三道题时,侧重点应该不同,对于第一道先讲运算顺序,再做,对于第二题,可以直接做,再讲顺序;第三题因为有括号,所以让学生讲运算的顺序,再做。

(5)课堂最后的自我评价还可以再改进

篇12:三年级《买新书》教学反思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中第四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之后学习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教材当中提供了《买新书》这样一个情境,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还要理解连除、乘除混合试题的运算顺序。教材这样编排的目的是在实际需要中理解运算顺序,不是强加给学生。就是希望学生能体会到数学是从自己身边的生活实际中来,又回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问题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之后,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针对《买新书》这一内容既有混合运算,又有数量关系,我在教学时,把重点放在数量关系的理解上。我觉得本课教学内容我安排的有点难。所以在学生掌握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时不一定能达到并驾齐驱的水平。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还会有针对性的对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练习。

2、数量关系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先是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然后借助课件直观演示和乘法、除法的意义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降低了难点。

3、我为了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的愿望和兴趣,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我改变了以往应用题单一的教学方式。在练习中形式有计算、选一选、说一说算式的意义,有多余信息解决问题等。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兴奋的状态下解决了一个一个数学问题。

篇13:三年级语文买新书教学反思

“买新书”是北师大版数学第五册四单元的内容,

教材以“买新书”为情境,在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基础上,学习计算乘除混合式题。为了鼓励学生根据教师所创设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独立解决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长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首先,引导学生根据情境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索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

其次,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供一些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题目,对知识进行强化巩固;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练习,使学生与生活紧密相连。

最后,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汲取数学养分,亲身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再一次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如果让学生从自己比较熟悉的情境入手提出数学问题,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解决自己发现问题的欲望,并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效果会更好。

篇14:三年级数学《买新书》教学反思

今天的新授课是《买新书》,实则是乘除的混合计算。这一课时在两个班教学完后,给我带来两点,是值得让我记录的。第一,两个班在同样的教学设计下,出现的情况反差较大;第二,在今天的课堂上让我明白了三年级孩子在理解抽象问题时,直观的画图是一个较好的策略。

在三(3)班教学这一内容时,课前的口算复习完之后,问题情境导入:学校图书室买来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你能算出平均每个书架放了多少本书吗?课本配有实物图,在课件上出同样设计出实物图。我的设计是先让孩子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黑板展示讲解自己的解法。当然这节课的另一目标就是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当任务布置完后,我开始走到学生中间去,巡视他们解答的情况。让人欣慰的是全班没有一个人不理解题目的意思,而且大家采用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只有一个后劲生在做的时候,出现了偏差,但他也知道用“200÷2”先求出每个书架能放多少本书?学生做完后,顺理成章的我让学生上黑板展示讲解,而且讲得也非常好。看来这样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下午第二节课到三(4)班后,却出现了另一种状况,而且反差较大。同样的教学设计,同样的导入问题,布置任务。然后我同样下到学生中去巡视。这不看还以为如三班一样,真是一看吓一跳。好几个学生不知道如何动笔,等时间长了一会儿,我再次走到几个后劲生的旁边看了看。有些答案真让人生气:200÷2×4=400(本)、200×2÷4=100(本),甚至还出现了加法的算式,真是有些离谱。两个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成绩是有差异的,这在之前我是知道的,但是没有想到会在同一个问题上反映出这么大的差别。我在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有什么方法能够缩小两个班的差距呢?

这让我联想到了两个班的语文学习了。三班一直是由语文老师作为班主任,而四班在我接手之前一直是数学老师作为班主任的,难道与这个有关系。解决问题肯定是需要理解题目的意思,而学生审题的能力,直接与他领悟句子的能力是很大的关系的。可是我们数学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也注重了审题的习惯了呀?这与孩子的阅读语文能力有关吗?我隐约觉得还是有影响的。

那有什么方法缩小这个差距呢?除了让他们加强语文阅读能力之外,在数学教学中,我能用什么方法能提高四班孩子的审题能力呢?当然,碰到四班的这种情况,我肯定是要转变教学设计了。后来,我引导四班的孩子,理了一遍的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然后多用了些时间,让学生想办法能不能用直观的图形表示出来。后来用简易的书架表示这个图形后,一个学生上黑板展示讲解后,那些不明白的孩子,这才知道自己错误的原因了。看来四班的孩子在抽象事物的理解上不及三班,那么今后的教学中还真要区别教学了。

而让我在今天教学中收获的另一个就是“直观图形”对孩子审题的重要性。下午那节课在出现了那样的情况后,我为什么想到突然用直观的图形表示出来,更多地缘于上午在三班时出现了一个问题,一个学生上黑板利用直观地演示,将很多的学生给“征服”了。在三班教授完新课后,课堂练习中出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小军去游泳池游泳,他在泳道内游了2个来回,共游了100米,这个泳道有多长?这个问题如果不认真理解“来回”这个词语,那么肯定会出错的。果不其然,三班的孩子都认为非常简单:100÷2=50(米)。在我的统计下,仅有六七个学生不是这样做的。其中有个孩子很着急的想上黑板给其他同学展示,他在先是在黑板上画了两条看上去平行的线,然后假设是泳道,结合题中的“来回”他把问题讲得清楚明白,其他学生一听就明白了,不由自主给了他掌声。这不是一个很困难的题目,但题目中的两个数据极易诱导学生发生错误,但是上黑板的那个孩子用一个图形就把那么多坚持自己道理的、不清楚的学生给扭转了他们的思维,可见这个图形在这里的辅助作用可真大!所以在下午四班的教学中,出现了那个差异后,我想到了直观的图形表示,同样带来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这一个过程,让我感受到直观图形的演示,给孩子的认知和理解上能带来较大的帮助,特别是对于那些抽象思维不是很强的学生,他就是一种“眼见为实”的思维方式。不然他是不会理解的,这时有效地图形表示,对他们的学习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可在收获的同时,也让我有了思考。这种直观图形的表示方法,是可以起到辅助理解的作用。但是还能图形变得简单一点、数学一点吗?也就是我们数学中常用的线段图,如果改用线段图学生还会很轻松的授受吗?另外,学生的审题理解能力不能仅依靠图形的演示,还是得提高学生文字理解能力?这些疑问,在今后的教学中,得去实验,找到一个更好的办法。

篇15:三年级数学《买新书》教学反思

对于自己上的三年级第六单元除法的买新书内容,自己感觉上得乱七八糟,课堂刚开始就已经偏离了自己的预设,而且这是由我自己造成的,一味的追求完成自己的教案,不把学生的反馈当回事,其实学生反馈的是综合算式200÷2÷4=100÷4=25(本),我只是想强调每步的意义,这时我自己就板书了分步算式,这与我课前预设的板书是不相符的,所以我自己就开始慌乱了,显得课堂每个环节的重点凸显不够。根据自己对课堂的感受,结合师傅袁老师对我课堂的分析,自己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欠缺。

(1)我对自己在课堂每个环节想要凸显的资源还不够清晰。

比如刚开始的分步算式的板书,我只是想强调每步的意义,但是自己很随意地就把分步算式写上黑板,其实这里可以让学生在投影仪上讲讲每步的意义就可以了。

(2)对于学生语言表达的要求太高。

学生的语言是自己的理解,难免随意,但是只要学生语言不是原则性的错误,不影响学生对本节课重点难点的理解,老师就可以视为正确,不需要咬文嚼字,一定让学生改成统一的语言。比如:这节课出示情境后,让学生提问题,学生提出:每个书架每层有多少本书?其实这就是我想要着重强调的,这时就可以婉转地规范问题,比如说:也就是说每层放了多少本书?当学生表达出现了问题时,可以通过设问的方式让其他学生帮助改正。

(3)学生的错误反馈。

这节课内容是计算顺序的理解,但是在汇报过程中有同学出现计算错误(比如:末尾的0丢了,中间漏除的情况),我没有采取措施,只是反馈了对错,只是语言告诉学生,并没有让学生改正自己的错误,以至于讲过之后还有同学还是错的'。在这种计算课时,对于学生的计算错误,可以在学生展示时老师帮忙改正,也可以让学生听完意见后自己改,还可以看看其他同学的做法。反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由扶到放。还有一点也是需要注意的,在公开课时,对于学生错误的展示,随着课堂内容的深入,应该是越来越少。

(4)教学设计上还有待改进

本节课的基础练习还要改进960÷6÷4   342÷6×4 801÷(9÷3),这三道题应该改成数字完全相同,但是加了不同的运算符号960÷6÷4   960÷6×4    960÷(6×4)在这里主要凸显出不同的运算符号不同的运算顺序,还可以加以小结。还有在反馈这三道题时,侧重点应该不同,对于第一道先讲运算顺序,再做,对于第二题,可以直接做,再讲顺序;第三题因为有括号,所以让学生讲运算的顺序,再做。

篇16:《买新书》三年级数学教案

《买新书》三年级数学教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学校图书室新进200本书,需要摆放到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大家帮帮忙好吗?

二、探索新知:

1.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解决“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这个问题。

3.试着列式解决。

4.估计商是多少。

5.在小组中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6.全班交流,注意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

三、拓展应用:

1.756÷7÷6624÷6×5

801÷(3×3)960÷6×4

2.按要求连一连。(前一题的得数是后一题的第一个数!)

3.小军去游泳池游泳,他再泳道内游了2个来回,共游了1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

4.完成下面的题目

四、小结:你学会了什么?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买新书》教案》,来自网!,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买新书》教案

篇17:买新书100字作文

买新书100字作文

XX年08月16日 星期二 天气:晴

早上,我和妈妈坐着小轿车到新华书店去买书。到了书店里,走上三楼,就看见许许多多的'新书。我到这里看看那里看看,一看这本书就是我要买的书,这本书题目是《三国演义》。我高兴得拿着新书到奶奶家去吃饭了。

篇18: 课文《买新书》教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学校图书室新进200本书,需要摆放到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大家帮帮忙好吗?

二、探索新知:

1.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解决“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这个问题。

3.试着列式解决。

4.估计商是多少。

5.在小组中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6.全班交流,注意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

三、拓展应用:

1.756÷7÷6624÷6×5

801÷(3×3)960÷6×4

2.按要求连一连。(前一题的得数是后一题的第一个数!)

3.小军去游泳池游泳,他再泳道内游了2个来回,共游了1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

4.完成下面的题目

四、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

篇19:买电器教学课件

买电器教学课件

一、 教学内容:

新世纪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0、51页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分析:

“买电器”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一)”中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简单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教师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出发点,正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拟定教学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通过创设机器猫买电器这一情景贯穿课堂每个环节,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各种活动和贴近生活形式多样的应用性问题的解决中,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学生状况分析:

我所执教的学校属于我区一所规模较大的学校,其家庭教育比较好,学生见识多,学习数学兴趣浓厚,生活经验相对丰富。为此,在教学中我对本节课的'教学适当调整了教材的呈现方式,力争体现新课标精神。整节课以机器猫为主线串成一体,让机器猫这个卡通形象成为同学们学习本节课的伙伴,它们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难题,也可以自己遇到难题,让同学们帮助解决,激起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四、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

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体验到“整十整百数加减法”算法的多样化,并从中选择最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3)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在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过程与方法。

(1)人人参与,发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2)进一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师:老师知道大家都喜欢看动画片,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播放机器猫买电器的动画片)

机器猫买了哪些电器?(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

师:你还想知道什么?

师:机器猫说它买电视机花了8个100元,你能猜出电视机的价格吗?(板书800元)

洗衣机的价格呀,是一个三位数,百位是5,其他位都是0,它是多少钱?(板书500元)

电冰箱最贵,它花了机器猫12个100元。

生(抢答):1200元。(板书)

师:电风扇的价格是一个整十数,在100元到200元之间,猜猜看。

生1:150元

师:嗯,低了。

生2:180元

师:高了。(继续猜,一个学生猜到了160元)

师:祝贺你猜对了。(板书160元)

(二)引导交流,探究新知

师:看着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一台电视机和一台洗衣机共花多少钱?

生2:一台洗衣机比一台电冰箱少多少钱?

篇20:小学三年级数学《买新书》教学方案设计

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能力目标: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

小黑板、幻灯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学校图书室新进200本书,需要摆放到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大家帮帮忙好吗?

二、探索新知:

1、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解决“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这个问题。

3、试着列式解决。

4、估计商是多少。

5、在小组中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6、全班交流,注意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

三、拓展应用:

1、756 ÷ 7 ÷ 6 624 ÷ 6 × 5

801 ÷(3 × 3) 960 ÷ 6 × 4

2、按要求连一连。

48 × 2 32 × 5 前一题的得数是后一题

160 ÷ 2 240 ÷ 5 的第一个数!

96 ÷ 3 80 × 3

3、小军去游泳池游泳,他再泳道内游了2个来回,共游了1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

四、小结: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

直接写得数

1. 40÷2=650÷3=980÷4=680÷4=

2. 720÷4=800÷6=720÷4=230÷6=

3. 600÷3=160÷40=23×30=50×12=

推荐阅读:

  虚拟语气课件

  学习课件制作的体会

  认识钟表课件

  课件制作的培训总结

  我们成功了语文课件

  变色龙优质课件

热门标签: 教学课件 新书
买新书教学课件.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军训心得体会

军训心得体会,军训心得体会范文550字 立正站直,目光上仰,重心前移,双手紧贴裤缝。动作虽然简单,但是在炎炎烈日下,七天的军训生活,犹如一首激动人心的交响曲,苦与乐构成了它的主旋律,值得回味,难以忘怀!那铁的纪律,严酷的训练就是我们的军训。我们不断的进行着枯燥的训练,有时在太阳底下站军姿,站得脚软头晕,眼冒白光。每一次

实用范文2022-11-17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精选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模板锦集6篇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培训心得体会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1 教学是一个综合地利用教师言传身教而影响他人的过程,面对

实用范文2022-11-17

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岗前培训心得体会,有关岗前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九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使我们今后少走弯路。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岗前培训心得体会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篇1 作为一名新进员工,能够在试工期内拥有这样一次珍贵的岗前培训机会

实用范文2022-11-17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精华】学习培训心得体会模板六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培训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篇1 从初进骨干班的好奇与激动至

实用范文2022-11-17

大学军训心得体会

大学军训心得体会,实用的大学军训心得体会模板集锦8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军训心得体会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大学军训心得体会 篇1 很快的,很快的,我的军训生活结束了了,不知道自己

实用范文2022-11-17

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岗前培训心得体会,有关岗前培训心得体会汇总七篇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岗前培训心得体会7篇,欢迎大家分享。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篇1 为期二十多天的岗前培训就要落下帷幕,这是让人难以忘怀二十一天,紧张而又充实,刺激而又

实用范文202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