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10分钟试讲稿范文六篇

更新时间:2023-06-17 15:34:2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人生就是坎坎坷坷,忙忙碌碌。一个人,能了解别人,慧眼识人,是聪明人,但能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能够战胜别人的,是有力量的勇士,但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雎10分钟试讲稿范文六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关雎10分钟试讲稿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3.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4.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重点

1.在诵读中体会诗的内涵。

2.把握诗中重章复唱的特点。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诗中所表现的男女青年纯真美好的爱情。

2.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关雎

一、新课导入

雎鸠啼鸣,荇菜参差,琴瑟钟鼓,君子淑女……这一切,在心中荡漾着爱意的恋人眼中,大概会多一层温馨与幽怨吧!你听,他们各自为自己倾心的“淑女”唱出了缠绵悱恻的情歌。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

二、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诗歌,圈点诗歌的生字词。

雎(jū)鸠(jiū)窈(yǎo)窕(tiǎo)

逑(qiú)荇(xìnɡ)寤(wù)寐(mèi)

芼(mào)

2.重点词语解释。

(1)重点实词

关关:拟声词,一种鸟的叫声。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配偶。

寤寐:指日日夜夜。

芼:挑选。

(2)词类活用

琴瑟友之(名词用作动词,做朋友,相亲相爱。)

钟鼓乐之(使动用法。使……快乐。)

(3)古今异义

左右流之(古义:捞取;今义:流出)

3.用现代汉语写出诗句的意思。

[交流点拨]雎鸠鸟关关地叫着,在河中央的小洲上。姑娘美好又善良,是我的好配偶。荇菜长短不齐,左边捞右边捞。姑娘美丽又善良,从早到晚追求她。好姑娘追求不到,从早到晚思念她。思念绵绵不断,翻来覆去,不能安睡。荇菜长短不齐,左边采右边采。姑娘美丽又可爱,弹奏琴瑟来亲近她。荇菜长短不齐,左边挑右边拣。姑娘美丽又可爱,敲钟击鼓让她快乐。

4.《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又叫“国风”“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当时15个王国的土风民谣。风格清新质朴,民歌情调浓厚,多出自下层人民之手。“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分为“大雅”和“小雅”,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内容以颂扬为主。

《诗经》大多数作品是作者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进行具体逼真的表现,很少有幻想、夸张的内容,“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其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赋”:铺陈直叙的意思。

“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

《诗经》的诗体格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时而重章叠句、反复咏唱。其语言生动传神,并时常运用叠字、双声、叠韵等修辞手法。

三、合作与探究

(一)朗诵指导

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第二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急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三章写幻想中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二)整体感知

1.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交流点拨]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相思之情,求而不得,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做梦梦见自己弹琴奏瑟,迎娶这位姑娘。

2.这首诗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

[交流点拨]生甲:首章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鸣叫,自然产生无限情思,因为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生乙:第二章八句写他日夜相思,须臾不能忘怀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作时的窈窕身影。难耐的相思之苦已达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

生丙:第三章八句突然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是个戏剧性的转变。幻由情生,这无疑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

3.全诗共5个小节,结构形式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第一章(第1节),描写小伙子见到一位漂亮的姑娘,从而引起的爱慕的感情和求婚的愿望。

第二章(第2、3节),描写小伙子求婚,苦于无法,求之不得,因而朝思暮想,寝食不安的苦恋情形。

第三章(第4、5节),描写小伙子结婚成梦,梦想成婚的欢乐场景。

(三)主旨探究

《关雎》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交流点拨]《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四)写法探究

1.《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关雎》这首诗的各节,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这就叫重章叠咏。运用这种方式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之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四、拓展延伸

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春秋孙武)

《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春秋左丘明)

《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

《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丘明)

五、布置作业

教学至此,敬请完成《高效课堂》本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关雎托物起兴所听:关关雎鸠所见:在河之洲所思:窈窕淑女所愿:君子好逑相思之苦寤寐求之——追慕之心辗转反侧——相思之苦梦幻之乐琴瑟友之——亲密相爱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第二课时蒹葭

一、新课导入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这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场景啊!这就是《诗经》中《蒹葭》一诗描绘的意境。根据著名作家琼瑶的作品《在水一方》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的主题歌《在水一方》就是根据《蒹葭》改写的。让我们唱着《在水一方》,一同品味《蒹葭》的朦胧缥缈。

二、预习与交流

1.朗诵诗歌,圈点诗歌中的生字词。

蒹葭(jiānjiā)溯洄(sùhuí)晞(xī)

湄(méi)跻(jī)坻(chí)

涘(sì)沚(zhǐ)

2.解释诗歌中的重点词语。

(1)重点实词

蒹葭: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溯洄:逆流而上。

溯游:顺流而下。

晞:干。

阻:险。

跻:高。

坻:水中的高地。

涘:水边。

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2)词类活用

道阻且右(方位名词作形容词,弯曲。)

(3)古今异义

道阻且右(古义:弯曲;今义:右边,表方位。)

白露未已(古义:干;今义:已经。)

3.用现代汉语翻译《蒹葭》。

[交流点拨]河畔芦苇苍苍碧色,那是白露凝结成霜。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一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却是艰险而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水的中央。河畔芦苇茂盛一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坎坷艰险难攀。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水中高地。河畔芦苇更为繁茂啊,那清晨白露依然逗留。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她就在河水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险阻弯曲难走。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水中的小块陆地上。

4.这首诗意境朦胧,画面感非常强,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描述一下。

[交流点拨]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

三、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诗歌中哪一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写景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凄清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

2.诗歌中哪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交流点拨]“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些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艰险。然而尽管道路曲折艰险,诗人却仍然“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为了伊人,上下求索追寻,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表达伊人在望,然而却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怅惘忧郁苦闷情怀。

3.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说说你的理由。

[交流点拨]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渴慕倾心于伊人,执著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闷感伤忧郁。

(二)主旨探究

《蒹葭》的主题是什么?

[交流点拨]诗歌每一章前四句都是描写一种凄清而苍凉的景色,这种景色衬托出人物心中的空虚、惆怅之情;而后四句写出诗人对“伊人”的上下寻求,却又寻而不见的情景,这当中既有诗人的怅惘之情,又有诗人对伊人的深切思念。

(三)写法探究

1.《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诗歌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露珠的芦苇。一条河流,蜿蜒而去。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这是一幅萧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出主人公凄恻的情感。

诗的每章景物描写都有不同。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第二章“白露未晞”,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而主人公的这种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使这首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2.这首诗采用重章叠咏的手法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回旋反复,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更充分地抒发情感。《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四)比较阅读

1.《关雎》和《蒹葭》都可以看作是爱情诗,它们的写作手法相同吗?

[交流点拨]《关雎》一诗重在“叙事”,从中可以看出主人公爱慕、追求、幻想这样一条线索。《蒹葭》没有一个明确故事,只选一个场景。《蒹葭》比《关雎》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的特点更突出。“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比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2.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交流点拨]《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它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著的追求,感情坦率、朴实。

《蒹葭》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一往情深,而且写出了他欲见不得的焦急和怅惘的心情。

四、拓展延伸

中国古代经典爱情诗句

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唐白居易《长恨歌》

2.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上邪》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

4.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五、布置作业

教学至此,敬请完成《高效课堂》本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蒹葭景物苍苍——萋萋——采采白露——为霜——未已追求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之路:阻且长、阻且跻、阻且右结果: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景色迷离距离遥远

【篇2】关雎10分钟试讲稿

(一)整体感知

1、读诗歌,大家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请同学们回顾归纳一下读好诗歌的方法或窍门。明确:要读得字字清晰,要读出轻重缓急,我们大家一起来读。

2、师:读诗歌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把握好节奏,两字一顿,感情要明朗。

3、读准诗歌:翻译诗歌

4、读懂内容:听老师读,边听边思考诗歌内容,《关雎》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师:有说喜欢有说思念,看来主人公的情感是有变化的。请结合注释边读边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前后有怎样的波动?

(爱恋—相思—梦幻)

第一节:清清的河水,水波荡漾。水中有座芳草萋萋的绿洲,绿洲之上一对鱼鹰正在伸长脖颈一唱一和地关关鸣叫。君子看了之后就想到了他心中的姑娘,心中充满了爱慕之情。(雎鸠关关相对唱,双双栖在小洲上。纯洁美丽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对象。)

第二三节:河的两岸长满了荇菜,随着那微风参差摇摆。要采摘它们需要时左时右地努力。文静美丽的姑娘啊,醒着梦里追求她。美好的姑娘难追求啊,白天黑夜想念着她。绵长的思念啊,教人翻来覆去难入睡。可见相思之苦。(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收采。纯洁美丽好姑娘,朝朝暮暮都想爱。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常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复去难入眠。)

第四五节:在君子所憧憬的一片美好的爱情梦幻之中,君子为她弹琴鼓瑟,敲钟打鼓,取悦她,心中充满了欢喜之情。(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纯洁美丽好姑娘,弹琴鼓瑟来示爱。长长短短鲜荇菜,仔细挑来仔细选,纯洁美丽好姑娘,钟鼓声里露笑脸。)师:下面请两位同学带着对诗歌的理解把诗歌再读一遍,注意朗读的语调,读出情感和意境。

(二)研讨探究

1.浪漫的爱情往往离不开浪漫的场景,看看文章开头写了什么?并用自己的语言发挥想象力描绘出来。:“清清的河水,水波荡漾。水中有座芳草萋萋的绿洲,绿洲之上一对鱼鹰正在伸长脖颈一唱一和地关关鸣叫。河的两岸长满了葱绿的荇菜,随着微风参差摇摆。要采摘它们需要时左时右地努力。美丽的姑娘啊,要得到你的爱情,不也跟采摘荇菜一样,要想尽办法去接近!”

2.除了雎鸠之外,文中有哪些具体的形象或事物?(荇菜、水、淑女、睡不着的人)

3.如果说眼前有一幅画,画面的中心人物是谁?对一位美丽的女子。她在随风飘荡的荇菜丛中采摘,文中采摘意思的有哪几个字?(流、采、芼)

4.大家能作出几个采摘的动作吗?这些动作用准确的现代汉语怎么说?(捞、采、摘)

5.那位采荇菜的女子在忙碌着,没曾想到有一双眼睛正看着她了。大家能否想象出诗中君子第一次见到采荇女的情景?(想象)

6.情景描绘得历历在目,她很聪明地抓住了瞬间。傍晚的色彩,少女的动作,仅仅一刹那,却让它变成永久的记忆。同学们有过这样一刹那的所见吗?生活中或电视上,一个瞬间的美丽,你捕捉到了吗?大家不好说,瞬间美丽,我们不一定说男女之间的印象,其他人的也可以呀。(朱自清写他的父亲为他买橘子时的背影)

7.瞬间的美丽,在有心人眼里,无论是低头还是采荇,都那么有情致。让我们来看,采荇菜的女子优雅的姿态,让君子怎样了?(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魂不守舍,睡不着觉。

8.此时这位君子是什么心情?(苦闷、痛苦、无助)

9.这位女子值得他苦闷、痛苦吗?(值得,窈窕淑女嘛。不仅体态美,而且这位女子还在劳动,荇菜为水中之物,故而在采摘时要左一把右一把地顺水流去捞,可见这位女子正在劳作,劳动者往往是最美丽的,可见这位女子的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10.看人千万别只看外表。诗歌中的男子没有得到勤劳的淑女的爱就痛苦地失眠了,真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请读前三节,要读出单相思的难耐,要注意延长字音,如:求之----不得----

11.有的同学读得摇头晃脑,有的着眉头,那么,君子如愿以偿了吗?说出理由。

12.看来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见仁见智,理性一点,他是在做梦,浪漫一点,他是美梦成真,从字面来看,是在做梦。但我认为结果不是最重要的,我想知道你们喜不喜欢这首诗,看看它有什么特色?

A.诗歌的开头为何要写“雎鸠”?先写景再写人,这是《诗经》所特有的一种艺术手法,叫比兴。赋、比、兴是《诗经》的三大表现手法。简介:

板书

赋:直接地陈述铺叙

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B.本文除了采用表现手法之外还用了双声(例辗转,声母同)和叠韵(例窈窕,韵母同)的连绵词、反复

3.作用: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读起来也很有韵律感。

13.一起读一遍,体会韵律感。14.试背——提示首字三,拓展思维

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对异性的喜爱之情?

(同学们可以做到两点:一是学会选择,二是保持风度。)

小结:爱情与友情亲情一样,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也是文学永恒歌诵的主题。但应该是以相当成熟的年龄和心态为前提的,过早地去涉及它,那对自己和别人都是一种无情地伤害,就好比揠苗助长。而现在呢,我们聪明的做法或许就是来欣赏前人为我们留下的经验之谈,欣赏它的美好。

板书设计:爱恋(兴奋、期待)——相思(苦闷、惆怅)——梦幻(幸福、陶醉)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对异性的喜爱之情?

异性间的相互吸引、交往而产生的愉快,是一种良好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使人敏捷活跃、奋发向上。同学们该如何利用这种客观效应呢?第一,性格发展上取长补短——如女生要学习男生不拘泥细微末节、不计较得失的豁达;男生要学习女生的灵活、委婉、仔细的长处。第二,提高学习效率——如男生思维偏重抽象化、概括化;女生偏重形象化、细致化,在学习研究中可以互相启发、讨论而触发智慧的火花。第三,增强自我评价能力——青春期的学生特别重视异性对自己的评价。第四,培养良好气质——青春期的学生都希望能以自己的某些特点或特长受到异性的青睐,从而形成好的男子汉的气质或优秀的女性气质。如果男生变得果断而不武断,沉着而不呆板,刚毅而不鲁莽;女生变得健美而不轻浮,沉静而不寂寞,淡雅而不花哨。

男女生交往应坚持两条原则,首先,提倡集体交往,既要反对“男女授受不亲”,又要坚持男女有别的原则,同学们应着重培养集体友谊,避免男女同学之间一对一的密切关系,特别是不要和校内校外的异性私下约会。其次,要提倡文明交往,男女同学在一起活动,互相尊重是最为重要的,轻佻的语言和行为是缺乏教养的不文明表现。在交往中还要注意合适的仪表,穿着打扮不要过于成人化,而应保持青少年一种奋发向上的朝气。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可以做到两点:一是学会选择,二是保持风度。

【篇3】关雎10分钟试讲稿

【篇4】关雎10分钟试讲稿

教学内容

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诗经

2、了解比兴手法

3、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感知诗歌大意

2、采用提问质疑共同讨论等方法分析关键句子,理解意境。

3、朗读背诵,积累名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1、对每句诗的理解

2、体会整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课件及音频资料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资料共享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幅画,请同学们先欣赏欣赏(屏显画面):一对呱呱鸣叫的水鸟欢乐地嬉戏在青青河洲,长长短短的碧绿水草随水漂流,看到这幅画,你会想到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想像很丰富,那么同学们知道三千年前的人们又是怎样联想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聆听三千年前华夏先民的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的文明与辉煌。未读《诗经》,先闻其名,《诗经》究竟是怎样一部书,哪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介绍?(学生介绍)善于查阅资料,好。《诗经》是诗歌的源头,读者《诗经》,你会觉得不如了浪漫的殿堂。那么,大家知道冠于《诗经》三百篇之首的是哪一首吗?(生答)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关雎》。

二、一唱三叹吟诵《关雎》

1、教师质问(学习诗歌的方法、朗读注意问题)

2、请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读准字音、节奏。(老师板书课题)

3、抽一名学生读,评价。

4、齐读一遍,读准字音和节奏。

5、师读,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试用简洁语言概括(或播放录音)

6、一生说说内容。(这首诗写了一个青年男子对一女子的爱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过程。)

7、这首诗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吟诵,还可以闭目沉思,想象故事中一幅幅画面。老师先给同学们做个示范,起到抛砖引玉——我在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句诗时,眼前不禁浮现出这样的情景:碧蓝如洗的天空下,一条玉带似的河流静静流淌。和中的小岛上,芳草如茵,一对对雎鸠鸟在草丛里、河水边悠然自得地玩耍嬉戏…….你的眼里心里会出现什么情景呢?请同学们边读边想。

8、学生边读边想,然后抽三名学生说说,请全班学生有感情的齐读这首诗。

三、美不胜收品味《关雎》

好诗不厌百回读,同学们一遍比一遍读得好,可见入情才能入境。古人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请同学们深入研读这首诗,小组讨论交流,以“我从这一句、这几句或这首诗中,品出了《关雎》的美”的句式,说一说你的思考和发现。(教师板书“美”;1、1、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了解学习进展,引导分析,

2、最后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形成板书(人物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3、教师小结(从字里行间,同学们品出了《关雎》的人物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其实,它的魅力,它的佳处,远远不止这些。这首诗既写了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限于自拔的低沉哀吟,难怪孔子说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看来,被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的确名不虚传。

诗趣盎然美读《关雎》

美诗若美读,定能锦上添花,别有意趣。现在,分男女生两大组配乐朗读《关雎》,比一比,看哪一组的朗读技高一筹。

1、男生配乐读,女生配乐读。

2、教师点评。

3、师生共同演绎《关雎》之美。(师领读前四句,全班齐读前四句,第五句开始男生先读,女生后读,形成一种错落之美,最后两句诗男生读两遍,和女生的朗读合在一起。师轻声朗读前四句。)

4、美诗可美读,美诗也可以和乐而歌唱,因为诗歌本是可以和乐而歌的。同学们想不想听今人谱曲的《关雎》。现在,让我们和着音乐,一起深情吟唱这首传诵千古、经典古朴的爱情歌谣。(课件播放歌曲《关雎》,师生齐唱。)

结束语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活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课后,让我们进一步聆听华夏先民的吟唱,吟诵优美文字,传唱古老歌谣,进一步感受我国古代文明之辉煌。

【篇5】关雎10分钟试讲稿

本诗是《诗经》的首篇,运用“比兴”和反复咏叹的手法表达思想感情,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本诗还注重音韵和谐,是训练朗读的好材料。

1、用自己的感情去体会诗歌。

2、感受诗中的劳动美。

3、学习《诗经》中的比兴手法。

一、唱出情感(3分钟)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唱歌,唱爱“情歌”。我唱一句,你们能唱的跟着唱。“今夜我来到你的窗外,窗帘上的影子多么可爱,悄悄的爱你这么多年,从没有向你表白。”还有没有能唱其它歌的?“我宁愿你冷酷到底,”多么深情的男子,多么动情的诉说,让我们想起那盏悠悠地窗灯下,彷徨的影子,深情忧郁的眼晴,那双手合十默默祝福的心语。现代男人的情歌如此动人,故代男人的情歌又是怎样的一种滋味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倾诉男人相思的情歌《关睢》。

二、读出情味(9分钟)

1、是咱们男人的情歌,就让男同学先读。女同学听,找出他们读得不当的地方。

2、女同学举手发言。女同学如有不对的地方,男同学可以提出抗议。

教师点拨:

注意发音:

叠韵的字:窈窕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双声:参差、辗转、睢鸠的声母和声调相同。

还有叠字,关关。这些字的运用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

⑴字音。

⑵节奏。

⑶情感。

⑷乐()

好()

寤寐()。

(部分字是多音字,根据学生的理解,灵活处理,言之成理即可。)

3、刚才有的同学说要读出情感,本首诗的情感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先齐读一遍,进一步理解诗的含义。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诗句,根据你的理解诗的含义应该是什么?

(学生大胆理解,言之成理即可;让学生学会掌握一节,便能理解全诗的方法。)

4、点拨:读诗时应把握情感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在诗中选一个字来概括。

(教师引导点拨以下词言的含义。在河边时之。家中之。梦中之。好为爱慕也、思为思念也、乐为欢喜也。)

5、生自由读准备范读。

6、生范读(3人)。

7、生评:看谁读得最好。

8、教师:听你们读,我也抑制不住读诗的情感,让我也读一下好吗?(范读)

三、读出画面(10分钟)

1、师:我读着读着,在我脑海里,浮现美女俊男的形象,你们有吗?他在干什么?是男的在采荇菜,还是女的,还是男女,还是别人在采?

2、好,先让我们读一遍以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完成题单2题。

3、师:提示学生从几个画面入手。分别理解三次不同的含义。

如果是女的采荇,反复咏叹的是姑娘采荇的优美身姿。让小伙子难以忘怀。

如果采荇的是男的,在采荇时看到一个美丽的姑娘,荇菜左右流去,采摘困难,美丽的姑娘求起来也很困难。

男男女女的在河里采荇菜。男的为了讨好女的,有意跑到女的身旁,一会在左面采,一会在右面采。

4、相见时,采荇菜吗?

四、读出艺术(8分钟)

讲比兴:

同学们想知道:谁在采荇菜,我们可以从《诗经》的艺术手法中得出答案。《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是“赋、比、兴”。这首诗用的主要是“比、兴”手法。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先不说想说的,而是由先写其它的,用事物的特征,或事物事件之间的联系,来引出。如:桃花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杨柳枯了,还有再绿的时候;燕子去了,还有再来的时候;聪明的你诰诉我,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不过作者想说的只是相反的方面。)

山不转水转,天不转云转,地不转人转;朋友,事不和气心可以和气嘛。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百川东到海,红日复西归,须学梅傲雪,只求花报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飞鸟回巢,浮云归穴,夕阳西下,可怜的我今是何处息?

1、找比兴句子。

2、我们一起来说说第一层的大致意思。睢鸠鸟儿,河里关关的叫着。那采荇的姑娘,美丽而善良,要是能成为我的配偶该有多好啊!

3、点拨:采荇菜和追姑娘这两件事之间的关系?

也许有人认为姑娘采荇难,小伙子追姑娘难,也许有人认为小伙子从采荇的劳动中发现采荇和追姑娘之间的关系,或者是看别人采荇想出的道理也不得而知。

4、总之在采荇的动作中能流出姑娘优美的身姿、勤劳的性格;小伙子细心呵护。还让我们想起姑娘不理他,一会从左一会从右靠近,那烦人的情态。让我们似乎看到了女孩子害羞的双眸,微微的红晕。

五、自主创作(10分钟)

运用“比兴”手法写一段话。

教师示范。你读书在外,你想家了,想妈妈了。你如何运用比兴手法,表达你的情感呢?老师示范:我站在江边,燕子成双成对归巢,牛羊摇着尾巴进圈了。

【篇6】关雎10分钟试讲稿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3、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4、增加诗词积累,提高学生诗词鉴赏的能力

5、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6、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体会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3、想象力、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

4、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

3、赏析法

4、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培养兴趣,走进诗经

1、走进诗经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

《诗经》,穿越了西周到春秋长达500年的岁月风尘,在历史的长河中缓缓流淌,三百个故事,三百个心情,拂去了历史的烟尘,幻化出万千风情,或是浅吟低唱,或是钟鼓齐鸣,颂声煌煌,歌声悠扬。淘尽时光的细沙,涤尽世间的尘埃,循着雎鸠的关关之声,穿过水边袅娜的蒹葭,她们明眸善睐,她们娴静柔美,她们大胆执著,她们活泼可爱,她们是蕴涵着古典情怀的女性,仿佛仙乐悠悠,让人在沉静中回味那一份雅致与美好……

爱,世界上最美的字眼,人世间永恒的主题。穿越时间的隧道,领略远古的诗意与甜美,花前月下的浪漫,辗转反侧的体会,这就是爱的滋味,循着爱的歌声,沿着情的足迹,踏访《诗经》中的美丽与哀愁,追寻爱的源泉,品味我生之初的情愫。

2、诗经“六义”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名为《诗》,汉代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诗经》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无比生动的社会历史画卷。

《关雎》是《诗经》第一篇,是爱情诗的开山之作。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诗经》中的“六义”

“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被统称为《诗经》的“六义”,成为《诗经》最具代表性的六个特点。“风雅”和“比兴”更成为《诗经》中所体现出来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代称。

风、雅、颂

《诗经》所收集的诗,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根据音乐及诗歌形式、内容、语言的不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包括十五“国风”,即十五个地方的民间歌谣。“国风”保存了大量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这部分诗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处境及思想意识、审美观念,表达了他们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和深刻认识。“国风”的语言朴素、鲜明,富于形象性,多处用双声、叠韵、叠字等,表达准确优美。形式上多是四言成句,隔句用韵,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感。同时多处出现章节的复叠,有一唱三叹的艺术美感,是《诗经》的精华部分。

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区的音乐。雅诗的内容多描写统治阶级的日常生活,常用在宴会歌舞中。雅诗的篇幅较长,分章分节,句法整齐,流畅通顺,有些还偏重于抒情,加上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有较强的形象性和感染力,雅诗分为“大雅”和“小雅”。

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颂诗的内容多是歌颂周王朝祖先的“功德”,常在祭祀宗庙时演出。颂诗具有极为浓厚的宗教文学色彩,形式较为古板呆滞,诗歌语言也显得典雅沉重。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赋、比、兴

“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教师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学生朗读,正音

睢鸠(jū jiū)一种水鸟。 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 荇菜(xìng):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ù 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2) 指导整体朗读:

诵读提示: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即读二字后稍作延长或停顿。

(3)提示内容朗读:

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品德好的美丽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文。

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

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3.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课文创设氛围

4.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5.学生齐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三、思读全诗,把握文意

1.学生思考: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生1: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相思之情,想追而不得。

生2: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生3:他做梦梦见弹琴奏瑟,迎娶这位姑娘。

教师小结:这首诗很短很完整,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看来,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的确名不虚传。

2.学生讨论:既然大家都认为它是爱情诗,那么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

教师把全班同学分成三组,每组负责各部分的分析鉴赏任务。围绕“如何写这位男子的爱恋、相思、梦幻”展开讨论交流、评价。

成果展示:

一章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鸣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点出对窈窕淑女的追求,明快而直率。

二章写他日夜相思,须臾不能忘怀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怎么也磨灭不了。回家后,便开始了难耐的单相思,无论是醒着,还是梦中,都在痴情的想念她,追求她。

三章写他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之感,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写尽失眠,将相思之苦推进一层,已达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

四五章写思极之幻。他苦思冥想,神思飞跃的时候,姑娘的优美身影一直在眼前,姑娘款款向他走来。他高兴的弹琴奏瑟,向姑娘倾诉着深情而浓烈的爱意,幻由情生,无疑正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

教师小结:古人在解释这首诗时,曾进行封建礼教的涂饰,或说它是“美后妃之德”,名义上是“以史证诗”,实际上是一种歪曲。今天我们认为它作为一篇爱情诗篇,它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既深刻细微,又止所当止。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确有一定见地,对我们仍有启发。

3.学生倾听乐曲,再读《关雎》,乘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漫游美丽画面,想象主人公鲜明生动的形象。

一条清清的河水,河中水波荡漾。水中有座芳草萋萋的绿洲,绿洲之上一对水鸟正在伸长脖颈一唱一和地关关鸣叫。河的两岸长满了葱绿的荇菜,随着微风参差摇摆。要采摘它们需要时左时右地努力。美丽的姑娘啊,要得到你的"爱情,不也跟采摘荇菜一样,要想尽办法去接近!文静美丽的姑娘啊,醒着梦里追求她。美好的姑娘难追求啊,白天黑夜想念着她。绵长的思念啊,教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四、品读全诗,鉴赏艺术手法

1.学生思考:本文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生1:题目取自句首。

生2:每句话都是四字。

生3:语言几乎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

生4:这首诗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字。

教师小结:《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咏”。所谓“重章叠咏”,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

《诗经》的这一突出特点,同样与音乐曲调中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当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冲动的时候,“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往往喜欢从流行曲调中挑一支熟悉的,配上词唱唱。而《诗经》的时代,流行于民间的曲凋一般都比较短小。唱了一遍,常常感到兴犹未尽,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唱。如果许多人在一起,便一人唱,众人和,直到唱痛快为止。每重唱一遍,只变动少数词语,最简单。最容易传唱,最便于记忆。当然也就最乐于为人们所采用了。

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造成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2.学生讨论: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生1:比兴的手法

生2:看到了水鸟的恩爱和鸣,就产生了联想,有对淑女的追求,是起兴的手法。

生3:有比的运用。

教师小结:是兴中有比,兴比自然。比兴的手法,不仅表现诗人的感情,而且有助于对事物的刻画,加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大大的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可以在短小的篇幅中创造极为动人的形象和境界。这一手法,在中国诗歌中一直继承和发展着。

推荐阅读:

  2023民生生活会个人对照材料六个方面范文(精选3篇)

  恶劣天气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范文(通用3篇)

  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范文三篇

  政治理论学习不足范文(通用9篇)

  理想信念不坚定的表现及整改措施范文(通用5篇)

  工会慰问职工管理办法范文(通用7篇)

热门标签: 范文
关雎10分钟试讲稿范文六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小学生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400字三篇

“爱国报国”,这是我们不容推辞的责任。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的祖国,有辉煌的过去,有值得骄傲的现在,必将有美好的未来。而未来,将由我们一起谱写。不忘陆游临终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i乐德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

演讲稿 2023-04-13

2023年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300字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在我心中”。  每当看到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每当听到响亮的《义勇军进行曲》,我总是热血沸腾,心中顿时燃起自豪的火焰:我是中国人,我是龙的传人。  看!万里长城像一条巨龙,卧在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之间;听!滔滔

演讲稿 2023-04-13

我的理想演讲稿范文400字

有志者,事竟成。谈到理想,我相信许多人都曾立下宏大的志愿。可能你的理想多如繁星,可能你的理想永世不变,但是不管我们长大后要做什么职业,做什么工作,对自己的要求唯有一条永远不会改变,那就是,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i乐德范文网为大家整理

演讲稿 2023-04-13

2023年军训感言300字范文三篇

军训在不知不觉中悄然结束了,但是却让我们明白并体会到了很多。那整齐有序的步伐,那昂头挺胸的气魄,那炯炯有神的双眼和在做军训报告时,教官、老师以及家长对我们的勃勃赞叹,这一切无一不在展现了我们军训的成果。i乐德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2023

演讲稿 2023-04-13

大一军训心得400字

汗水顺着发梢滴落,嘴唇开始干燥,我们顶着炎炎的夏日,一个个站着如同坚韧的竹子,任有汗水下滑到脖子。  就在昨天,我们来到了基地,进行严肃有序的军训,教官的腰板挺直,并没有像别的教官坐在树荫下训话,而是与我们一同在烈阳下练军姿。  不过可惜的是军训因为台风而

演讲稿 2023-04-13

节约用水演讲稿400字【五篇】

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本篇文章是i乐德范文网为您整理的节约用水演讲稿400字【五篇】,供大家阅读与鉴赏!1.节约用水演讲稿40

演讲稿 202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