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9
2023-03-20
2023-07-05
2023-06-27
2023-03-22
更新时间:2023-11-08 20:29:0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6-29
2023-03-20
2023-07-05
2023-06-27
2023-03-22
案例描述:
我教学“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一课时,2个教学班我都创设了以下情境:在班上选择了全班公认数学最优秀的和最差的进行口算比赛,两组题目如下:
优生:324+198 5968―3999 396+498
差生:324+200 5968―4000 400+500
比赛的结果当然是成绩差的获胜,顿时全班学生从疑惑不解道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意思,“气氛”比赛的不公平:两组题目中,加减整百整千当然简单一些,数学教育叙事案例。
课的发展如设计一样顺畅,但是比赛的学生的表现却令我时至今日仍然不能平静:2名优秀的学生的在不发表任何意见的基础上伤心的哭了,而2名差生表现大同小异: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但是脸上没有一丝的笑容,他们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令我记忆犹新,那不是许多成大事者追求的境界吗?
当学生作业时,我立即教过“优生”,向他进行了简单的解释,课后我想学生道歉(老师没有考虑你的感受),并重点帮助了分析了哭的原因,希望他在遇到困难是,变得坚强和从容。对差生我问他为啥胜了不高兴呢?我表扬了他的进步,鼓励他继续努力,那时我看到了他开心的笑容。
案例反思:
反思一: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美感,学生的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有这样一段:作为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的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反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益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本节课的情景创设的目的是为了激起全班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差生比优生算得块的意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发现题目特征,理解简便算法的实质是“凑整”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对于多少学生而言,可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当时我看到优生那哭泣的表情,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时,我知道对他们我失败了,显然这不是他们的精神需要。
反思二:教学中应该考虑学生更多的鼓励,对优势进行挫折教育。
差生体现出荣辱不惊时我想到了小学数学教育网上讲的一个意义深刻的故事:一位老教师到市场上买菜,遇到当年他教育过的一个做小生意发财的学生,正在卖鸡蛋的学生热情地邀请老师去吃饭,老师说:“卖鸡蛋这样的工作里不觉得难为情吗?”学生说:“这和当年你教育我的情形相比,我觉得算不了什么”
这个故事主要讽刺了老师对待差生教育行为,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正如学生比赛赢了也不敢伸张,是啊,我们真的应该给他们更多的阳光,不仅让他们可以经受挫折,还能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康的'人格。
从另一个层面看:学生得益最大的竟然是老师的关照,他在无数次的挫折和打击面前变得坚强,而这种品质将使他终身受益。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棵,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的优生,却很少遭受挫折,所以才会在一次不正规的比赛中哭泣。有人专门研究过国外的293个著名文艺家的传记,发现其中有127人在生活中都早上过重的的挫折。“自古英雄都是梦,从来纨绔少伟男”的说法,表面有成绩的人大多是有磨难而成的。孟子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都表明挫折教育是儿童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对于优生也是如此。
回想起前一教学片段,教师对自己忽视尊重学生冷的无意识行为表示迁就,但是心里活动明显是倾向于优生。在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中,“优生”几乎是在“优待”中成长。身上存在害怕困难、承受能力差等特点。事实上,孩子们的一生中不遇挫折时不可能的。老师有责任早一点让他们具有免疫能力。让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容不迫,不产生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免得挫折能够从容不迫仅*说教式无法得到的,儿童必须经历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因此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海因注意设计教育环境,不要一味给学生营造一起需求都冷轻易满足的教育环境,更不要阻碍他们适当接受困难和挫折磨难的机会。
教育叙事故事案例三则
一天下午的点心时间,先吃完水果的孩子自己取书进行自选阅读。五分钟后,只听到一连串兴奋的、高亢的声音响起:“卖报啦!卖报啦!”我闻声寻去,宣宣正左手抱着一叠故事书,右手扬起一本,在教室里边走边叫喊。也许是受了她的感染,陆续地有景琦、舟舟、星运等一大批孩子加入到“卖报”的队伍中,并且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由室内发展到了室外。孩子们似乎沉浸在这种叫卖的新奇与兴奋之中。
自我对话:没想到预设的阅读活动成为了一个孩子发起、全班孩子参与的叫卖活动。我深知,孩子自发的活动往往能反映 出孩子的兴趣点,但这是有价值的兴趣 还是他们的“三分钟热情”呢?我决定先不着急做判断,而是继续关注下去――报刊亭前传二看到老师在关注他们的活动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我要卖报纸!我要卖报纸!”我顺势问到:“卖报的人 在哪里卖报呢?”“那个房子里。”“有的在路上。”于是我有了带孩子们去直观感受报刊亭的想法,想看看他们除了对卖报人以外还能关注到什么。来到报刊亭,孩子们的兴趣发生了变化,他们跃跃欲试,都想亲自去买报。“报刊亭里有一个卖报的人,他是老板。”“里面卖报纸,还有奥特曼书。”“老师,我还发现了电话!”“好多报纸啊!”“我要买报纸。”“不行,你没有钱,要两块钱的。”
听到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后,我拿出了钱,让孩子们自己去买一份报纸或书。孩子们买了妈妈喜欢看的《新女报》、自己喜欢的《奥特曼》,心满意足地告别了卖报的爷爷。
回到教室,他们兴奋地说:“老师,我还想买报纸。”“我想当老板。”“老师,我还没有买呢。”自我对话:孩子的活动不会长时间停留在一种状态下,由于有粗浅的生活经验,因此孩子对这种有角色任务的活动显得特别投入,并且在真实的情景中唤起了他们对另外一个角色――“买报人”的扮演兴趣。看着孩子们呈现出对买卖报纸浓厚的兴趣,作为支持者,我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大的空间、更充裕的时间来支持他们,满足他们对成人世界的好奇与渴望。于是,我们有了开辟“宝宝报刊亭”的想法。
一段时间后,报刊亭前渐渐冷落了起来,仅仅是“买、卖”的简单重复。怎样让活动发展下去呢?在书和报纸逐渐被损坏后,于是我想到开展“报纸和书从哪里来”的讨论,引发幼儿从珍惜图书到自制图书。
“是工人叔叔做出来的。”
“上面有图案和字。”
“我也想做书。”
经过一番讨论,我与孩子们定出了做书的一套程序:“书是这样做出来的”――剪刀:剪下图画――用胶水粘贴――说出这个故事――请老师用笔记录(小朋友可以自己添画)――一本书完成了。
一、背景
五月中旬我园要开展全镇公开课,是关于美术领域的,经过商讨这个重担落在了我们中班幼儿的身上。虽然我们班没有特别好的美术功底,但我对幼儿充满信心。为了引导幼儿知道快乐是人人都会有的基本情绪,我设计了本节课《我最高兴的事》。为了给幼儿提供开心快乐的氛围,首先,我用幼儿熟悉的乐曲边听歌曲边走进课堂,让幼儿一同体验高兴的情绪。其次,让幼儿一同坐在地毯上观赏自己高兴时的照片,激发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同时请幼儿说一说自己觉得高兴的事。最后教师准备一些快乐的照片,让幼儿互相讨论是什么高兴的事,是怎么做的,从中让幼儿认识到做不同的事会有不同的动作。整节课下来幼儿们的注意力一直在我的身上打转,这让我觉得这节课上得很成功。但最后环节让幼儿动手操作出现了问题,当我请幼儿们回到座位上绘画时天天和仪仪同时坐在了一个座位上,两个人发生了争议,让我措手不及。
二、过程
平时上课时,幼儿们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上课,所以不会发生这类事件。但是,这节是公开课,为了能更好地突出这节课,我在活动中设计了三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请幼儿对着镜子做自己高兴时的动作;第二个场景是坐在地毯上一起讨论自己最高兴的事;最后一个场景是请幼儿自己动手画《我最高兴的事》。前面两个场景幼儿们都很配合,我想最后一个场景应该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了吧。因为在最后一个场景中我做了很多工作,我怕幼儿们抢座位,所以分别在桌子上贴了四种水果分成四组,又在每张桌子旁边放好五把椅子,这样幼儿到自己那组拉开椅子就可以坐了。我刚请幼儿们坐下准备绘画时,忽然听到有个女孩子说:“你坐那边去?”我回过头一看,仪仪和天天同时坐在一个座位上,天天很不愿意地说;“不好。”仪仪又很不耐烦地说:“你坐那边去吗,这里太挤了,我都不能画了。”没办法,我只能把他们分开,然后我对天天说:“天天,这里太挤了,我们换个座位再画吧。”天天没回答,只是低着头,我怕耽误上课的时间,把他换到了旁边的座位上,就继续讲我的课了。可没过多久就听见有人在哭,我回头一看,原来还是天天,没办法,我只好走过去问道:“天天,你怎么了,为什么哭啊?”天天一听是我就哭得更厉害了,没办法,为了能继续把课上完,我只能先安慰他:“天天,别哭了,你看有这么多的客人在,被他们看到了就不好了,老师知道你是最听话的好孩子,老师最喜欢天天啦!”一听这话天天的情绪明显有所好转,我又接着说:“是不是老师给你换了位置你不高兴了,傻孩子,那里太挤了,我知道天天的画画得很漂亮,所以,老师就给你换了一个大位置,这样绘画时手就不会碰到别的小朋友了,画出来的画才会更漂亮了。”天天听了我的话慢慢地就不哭了,情绪也慢慢地稳定下来了,我见刚才的话对天天很有效,又忙说道:“天天画的肯定很漂亮,我们画好后给后面的客人老师看一看,客人老师看了肯定会喜欢的。”天天这才静下心来开始绘画。
三、分析
面对这个突发事件让我感触很多,虽然这节课上得挺完整,但我的心中留下了一个问号?为什么他会这么激动呢?平时给他换位置他从来不会这样的,这次是怎么了,是不是有别的原因呢?
课后,我找天天和仪仪谈话,通过谈话让我恍然大悟,原来问题出在了我的身上,而不是他。经过一番交谈,原来那个位置是天天先坐下的,仪仪是后来才坐在那里的,按理说应该是仪仪换位置,而不是天天,怪不得天天会哭,是受委屈才会这样的。因为天天只不过是一个中班的孩子,当他受了委屈时哭是他发泄情绪的最好办法,作为老师的我却没能发现这一点,没能及时地去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因而引出更严重的问题。当时我就向天天承认了自己的过错,也对仪仪进行了适当的教育。
四、策略
1.让孩子学会分享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因为疼孩子,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孩子,让孩子养成了自私的习惯。为此,我们请家长配合,让孩子从家里带一些自己平时喜欢玩的玩具,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互相交换着玩。体验与同伴一起玩游戏带来的快乐。
2.让幼儿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我们请家长配合,要求幼儿在家、在园、在外做到尊老爱幼、有礼貌、不骂人、不讲脏活、不打断别人说话等。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当好孩子的榜样。当孩子有进步时,教师和家长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
五、结果
坏毛病不是一天养成的,要改变也不是几天就见效的。但通过一段时间的累计教育,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每天一来到幼儿园,孩子们都很热情主动地跟教师和小朋友说早上好、看到同伴遇到困难时会主动地去帮助别人、每次到吃饭的时间,孩子们都会争当值日生,帮教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看到他们的进步我很欣慰,当然,这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作为教师,我们要观察每一个幼儿在园里的表现,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这些优点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六、有感
俗语说:“罗马不是一日造成的。”学生的转化也是如此,而此时的教师就必须有“滴水穿石”的恒心。这句话让我感触很多,教育孩子我们要循循诱导,不能操之过急,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我们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例,随时随地、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美术活动时,永浩的水彩笔没有水了,于是他愁眉苦脸,这边看看,那边瞧瞧。我走过去问她:“为什么不画了”永浩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的彩笔没水了,没法涂蓝天了。”思颖听见我和永浩的对话,立刻说:“永浩,给你,我的彩笔可漂亮了!”永浩十分高兴,连忙接过来说:“谢谢你!”思颖也高兴地说:“我妈妈说别人没有(彩笔)了能够给他用,我能够帮忙他!”他们俩又认真的画起来。
活动结束前,我请小朋友讨论这件事。小朋友都认为思颖是好孩子,以后要向思颖学习,在小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忙。
我感到十分欣慰,这些入园不久的孩子能主动做到互相帮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这让我感到孩子们是多么可爱,我们的工作是多么神圣!这件事也成了我工作的动力,使我更加爱孩子,更好地对待孩子,教育孩子。
佳佳放学了
“叮铃铃”放学了,佳佳和贝贝背着书包一起走出了学校。
“佳佳,我的爸爸来接我啦!再见!”贝贝对佳佳挥挥手。
“明天见!”佳佳笑着说,一边心里失落的想:“唉!爸爸什么时候来呀?”
佳佳左右张望,过了好久,也不见爸爸的影子。
“佳佳,你爸爸要我来接你回家,走,跟叔叔回家!”一个带着鸭舌帽的男人笑眯眯的对佳佳说。
“可是我不认识你呀!”佳佳说。
“我认识你呀!你叫佳佳是不是?”快跟我走吧!”鸭舌帽说。
小朋友们你们说,佳佳能跟他走吗?如果你是她,此时会怎么做呢?
教育叙事案例精选两则
(一)“老师,她睡着了!”
春天的孩子们下午上学来得格外早,午休的老师常常刚入睡就会被欢快的玩乐声唤醒。那天下午,接近三十度的高温让人产生进入夏季的错觉,这样的天气孩子们难道会不早早来到宽阔的操场尽情嬉戏吗?
当我进入教室上第一节语文课时,孩子们刚刚结束操场上的奔跑、追逐、游戏,即使看到老师也顾不了那么多,有忙着开窗的,有拿本子当扇子直扇的,有呼哧呼哧直喘气的,空气里似乎都蒸腾着孩子们身上的热气,直向我扑来。为了让他们慢慢静下心来,我决定先讲一个故事,再上新课。于是选了《安徒生童话故事》的经典《拇指姑娘》开始娓娓讲来,渐渐的,孩子们的目光随着拇指姑娘一次次遭遇而专注起来,眼神充满期待,正当大家听得入神,一个声音突然冒出来:“老师,她睡着了!”故事戛然中断,所有的眼睛转向第三组倒数第二个座位,趴在桌上睡脸对着大家的是一位女生,哦,是静。上学期刚接这个班没多久就记住她的名字了,虽然说话有些结巴,但总是高高举起手那么不惧怕发言的一个可爱女生。显然,她真的睡熟了,七嘴八舌的惊叫和责怪都没有惊醒她。我没加思考,立刻举起食指放在嘴边,长长地、轻轻地“嘘―了一声,孩子们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顿时恢复了安静,我说:“别吵醒她,虽然她听不到老师讲的故事了,但是也许她正在做着一个香甜神奇的梦呢!”于是接着讲故事,偶尔一两个孩子会悄悄转头望她一眼,但没有人再去打扰她。
直到十分钟过去,故事讲完了,她也在不知不觉中醒来,孩子们不约而同、迫不及待地问她“你刚才做梦了吗?”静不假思索地点着头说:“做了!”我问:“那你做了一个什么梦?能讲给同学们听听吗?”这回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一醒来就忘了刚才做的什么梦了!”同学们一听哈哈大笑,我也笑着说:“那就想起来的时候把它记清楚了,下次课前听你讲《神奇的梦》,如果你想听《拇指姑娘》的故事,下课到老师这儿来,我把书借给你,自己去仔细读,好吗?”
下课后,她异常小心地从我这儿捧着书回到座位去了,就像捧着一件宝贝似的。
(二)倾听孩子的诗聆听孩子的心
对这学期新接手的班级,我在习作课前每次都安排十分钟左右的讲故事或读儿歌内容。经过几个月的`接触,我发现孩子们求知欲特别强,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尤其对听童话故事和朗读儿歌,兴趣极浓。可能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的特殊生长环境,以及家庭教育资源的缺乏,他们思想特别单纯,心地也特别善良,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今天下午的一节课,我原先准备先带他们读儿歌《欢迎小雨点》,再指导第四单元的学写对话。没想到,孩子们那么兴味盎然地朗诵着我抄在小黑板上的儿歌,读到动情处,还加上了动作,表情那么自然而丰富,似乎完全融入到小雨点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世界中去了。
我灵机一动,又一次改变了接下去该进行的教学内容与环节,为什么非要把孩子们拉回到和这美好的此情此境毫不相干的生硬的习作内容上去呢?我顺势提出:“你们知道,这大自然中还有谁这么喜欢小雨点,特别欢迎小雨点呢?”问题打开了孩子们的思路,看着他们眨巴的眼睛,争先恐后高举的小手,听到他们由眼前的文字生发出无拘无束的联想与想象,我继续启发:“你们都猜猜,这些可爱的小朋友啊,小动物啊,小花小树苗小浪花啊,他们都准备了什么礼物,什么节目来热情地欢迎小雨点,等待小雨点呢?”这回,孩子们想的说的就更有趣了,这不就是诗吗?我也兴奋地不时鼓励他们,有时还给他们的话加上原诗中的“来一点”作引子,渐渐的,孩子们自己会引用了,有的还连说几个小节。虽然还显稚嫩,话语还不够凝练准确,可这是孩子们第一次自己作诗,这诗是他们心中所想,口中想说。看得出,孩子们从来没有经历过当诗人的体验,多新鲜啊,多有趣啊,“你们看,我们也会写诗啦,我们也当了一回诗人啦!”于是,趁着孩子们创作的欲望和兴趣还在继续,我请孩子们拿出笔记录下自己的诗句,并给自己的诗起个题目,题目下写上诗人(自己)的大名。
下课前,多数孩子已经至少写了八小节,我请想读的孩子先朗诵自己的诗,居然不曾发现有哪个孩子不好意思,都是那么大胆而洒脱。原来,每个孩子天生就是诗人,于是,有了以下诗句深深映入我的脑海,
来一点,
不要太多,
来一点,
不要太少。
来一点,
种子钻出泥土等。
来一点,
庄稼长出秧苗等。
来一点,
小草冒出地面等。
来一点,
洋槐开了花等。
来一点,
向日葵摇摆起笑脸等。
来一点,
白杨伸直了懒腰等。
来一点,
沙漠里的生命都在等。
来一点,
小鱼探出脑袋等。
来一点,
小蝌蚪找着妈妈等。
来一点,
蜜蜂采来花蜜等。
来一点,
蝴蝶翩翩起舞等。
来一点,
黄鹂站在枝头唱着歌等。
来一点,
浪花露出了洁白的牙齿。
来一点。
喇叭花奏起了音乐。
来一点,
太阳躲进了云
来一点,
小朋友撑起了花伞。
来一点,
农民伯伯笑出了眼泪。
“那么,你们想对可爱的小雨点说些什么呢?”原以为,孩子会在最后来几句感谢小雨点的诗句,可孩子的心又一次给了我出乎意料的惊喜
世间万物都喜爱的小雨点啊,
可爱的小雨点,
你多么快乐啊!
你多么幸福啊!
原来,在孩子心中。小雨点在滋润世间万物的同时,自己更从中得到了快乐和幸福!这朴素的真理居然不需我们去启发和引导,这么自然地流淌在孩子的心里、诗里。对孩子来说,也许一次做诗人的美好经历会永久留驻在他的记忆,对我来说,每节课都可以、也应该成为一次次极好的教育契机,因为这是一张张等待着去构思、着色、描绘出绚丽色彩的纯洁的白纸,让孩子的诗心在其中充鼐,让孩子的诗性在其中根植,让孩子的童年更加充满诗意……一名语文老师到底要给孩子们什么,我豁然开朗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好!
爱,是一种情感,所谓的爱是一种不要求回报的宽容、理解、包容、接受。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提出:“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爱是无形的力量,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没有公德,社会就会沦落,没有师德,教育就会没落——师德是爱,更是一种责任!如果没有责任,没有责任意识,就不会明确自己的职守,不会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那就办不好教育,育不好学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古训说得好:“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那么什么是教师的爱呢?我们认为,教师的爱就是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信任,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在我们的学校,广大教师每天都是“随车潜入校,润物细无声”般的工作,这是因为:
我们深知:教师的爱一种“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最高尚的爱。教师的爱又不完全等同于母亲的爱。她不是一直搀着孩子“走路”,也不是把孩子抱在怀里,而是把学生装在心里。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是他们自己的儿女,倾注全部的心血,关注学生的身心的健康。教师还在他们合适的时间、在合理的场合下及时给孩子们指点方向,所以教师的爱是开导孩子们心智的爱。教师的爱就是用自己的汗水辛勤耕耘,不断浇开一朵朵美丽的心灵之花的高尚的爱。
我们深知:教师的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一种无私的爱。教师的爱是对学生的爱从不求回报,甚至如潭千秋一样舍生忘死的去呵护自己的学生。教师在工作中,无论遇到学生、家庭、领导的不理智、误解、歧视、压迫等,他们决不因此而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诲和关爱,他们决不会把对学生的爱与自己的个人目的和利益联系起来。所以教师的爱就是一种“吃得是草,挤的是奶和血”的无私的爱。
我们深知: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圣的爱。因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们的教师所给予的爱恰恰就是这种神圣。教师的爱是公平的,她不分贫穷和贵贱。教师思考的是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他们从不因眼前的不理解而放任迁就。教师的爱的情感是超人的,他们对芸芸众生能够区别对待,因人施教,做到对好学生不溺爱,对差学生不操之过急、循循善诱。教师的爱包含母爱且胜于母爱,教师的爱包含父爱且超越父爱,是一种严格要求和精心施教的神圣的爱。
所以,我们教师的爱就是遵照胡提出的“真情、真心、真诚”六个字去关爱每个学生,用我们的高尚的爱、无私的爱、神圣的爱,让他们健康成长。
教师工作就是一个社会的平凡岗位,做着貌似“平凡”的工作。 然而,我们都知道“一个孩子的失败,对一个教师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所以教师的工作就是一种替他人家庭做嫁衣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性的工作。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微小行为”做起,爱自己、爱家人、爱学生、爱朋友、爱工作、爱生活的每一天,以实际行动构筑起道德文明这面大旗帜。教师,应该是一个用爱书写的名字;一个用责任支撑起的身躯。当“爱与责任”融汇,讲台上回荡的是成长的旋律。让爱与责任为我们导航!
我们的国家素有“礼仪之邦”的美名,而作为教师的我们,为人师表,为孩子以身示范,更要做到举止文明,接人待物得体大方,语言表述正确并充满着智慧。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能仅仅在上课时教学方法灵活,有新颖的教学思维,仅仅在活动中体现着幼儿教师的各方面能力,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通过培训,第一组教师的礼仪展示《教师的站姿、坐姿、蹲姿、走路姿势》看了之后,真的从内心中充满一种向往,优美的姿态,如空姐一般,挺拔的身姿,展示了一个人的素质。不是做为教师才要学习这种仪态,而做为人,做为一个女人,优雅的举止,每一个身形都充分体现了女人的美丽。作为老师的我们看了之后,心里都会非常喜欢,那做为家长或是孩子,看到老师的美丽,又何尝不会喜欢呢?
再者,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用言行影响着孩子,是孩子的榜样。那我们的身形举止,仪表仪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第二组老师的礼仪展示《接人待物》,看了之后,才发现我们日常生活中,接人待物与家长的接触时,有许多不足,教师平时与家长的接触,要让家长感觉教师的素质,不仅通过接人待物的礼仪,还有语言的规范。进行了学习之后,我觉得不仅要把孩子培养成讲礼仪、懂礼仪、用礼仪的孩子,而是让我们成年人乃至整个社会,真正的成为名符其实的“礼仪之邦、文明古国”。
第三组老师的礼仪展开《幼儿园课堂礼仪》,我参加了这组教师的展示,在编排时我们学习了有关教师课堂礼仪的资料,学习中就感觉到,孩子耳濡目染我们的语言,行为。他们会在一天天的模仿,我们正确的礼仪会在教学中让幼儿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习到教师的礼仪。而在学习之后,我们在课堂中的礼仪会涉及到第一组教师所展示的所有姿势。以前真的没有想过、甚至没做到过规范而标准,在心里也没有这个标准。
在培训之后,尝试着在日常生活及课堂中运用礼仪,虽然有时会做的不规范,也会忘记,但是心里有了这个标准,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只要我们所有教师都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将这些礼仪标准牢记在心,养成习惯,成为自然,会让我园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一个质的飞跃。在我们运用礼仪的同时,家长也会感受到我们的礼仪,自然而然地也会养成习惯,家长的素质也会得到提高,这样家园整合配合教育幼儿岂不是两全齐美。
希望我园的礼仪之花常开!!
我教五年级“分数除法”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分香肠”,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中,在做锯木头一类习题时,学生经常把分的段数和所用的时间弄不明白,尽管老师反复强调,学生还是不理解。所以,我在讲这节课之前,动脑筋、想办法,学生对直观的事物容易理解,记忆深刻,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
师:我们今天来“分香肠!”
生:哇!
师:我来切香肠,大家细心观察,老师切几刀,分了几段?
生:争先恐后回答问题,分五段,切四刀。
生:切一刀,是两段。一个词形容,一刀两断。
生:对!
师:出示题,把一根木头锯成相等的六段,每段是全长的几分之几?锯一段所用的时间是总时间的几分之几?
生:纷纷回答,热情高涨。
师:做题时,遇到更大的数据时,怎么办?
生:画图。
师:你能用画图法表示吗?
生:画图。
案例反思:
反思一: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有这样一段:“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本节课的情景创设目的是为了激起全班学生的情感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课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
反思二:教学中应该考虑对差生更多鼓励。
在教学中我们真的应该关注学困生,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给他们更多的阳光,不仅让他们可以经受挫折,还能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
回想这节课的点点滴滴,给了我太多的思考,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注意设计教学环境,十分必要,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我会不断努力,积极探索,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幼儿园的游戏其实都带着领导小朋友行为的作用,所以游戏可以玩,但是也要有指导作用。
【案例一:我们这样学习跳绳】
幼儿是如何学会跳绳的?大家可能会说要练,练多了,自然就学会了。然而,幼儿喜欢单调重复的练习吗?怎样让幼儿带着积极愉悦的情感学习跳绳?怎样有效支持幼儿获得跳绳的经验呢?下面是笔者带领幼儿学习跳绳的经历。
初次跳绳
幼儿升人大班,教师按惯例带领幼儿开展跳绳活动。刚开始的几分钟,跳绳场面比较热闹。可不久,有幼儿就说:“老师,我不会跳。”“老师怎样跳呀?”会跳几下的贤贤则说:“太累了。”运动能力强的轩轩艰难地、不连贯地跳了几下,说:“唉,太难了!”孩子们“知难而退”,有的收好绳子去玩其他器械,有的拿着绳子追逐跑,有的拿着绳子挥舞……教师只好终止跳绳活动。
初次接触绳子,孩子们从兴趣盎然到知难而退,整个过程持续了不到1O分钟。为什么会这样?通过查阅资料和分析,我意识到跳绳需要有一定的对绳子的操控技能和一定的身体素质,如平衡能力,手、眼、脚等协调能力,腿部肌肉的力量、耐力以及心肺耐力,等等。幼儿初次接触绳子,对操控绳子缺乏经验,理所当然会出现觉得跳绳很难、不知怎样跳、太累了等情况。看来学会跳绳不是一时半刻的事。于是,教师决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先不练习跳绳,而是通过各种玩绳游戏帮助幼儿储备一定的跳绳技能,锻炼身体素质,并持续激发他们的玩绳兴趣。
自由玩绳
教师对幼儿说:“今天我们不跳绳,我们来玩绳,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两个人甚至更多的人一起玩。自己去找伙伴吧!”教师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便情绪高涨地找玩伴玩了起来。奇奇、晖晖、远远、坤坤四人站成“十”字形,各人手拿两个绳子棒,使劲地挥动绳子,边挥边说“大浪、小浪,大浪、小浪”。文文、涵涵、西西、轩轩四人共用一根绳子,其中两人牵着绳边甩边念“渔网、渔网,捞、捞、捞”,念完马上把绳子放低,另外两人马上从绳子上跳过,有时举绳人念完马上把绳子分别举到头顶、肩膀、腰部,另两人则根据绳子的高度尝试跳过或钻过。瑶瑶、宁宁、萌萌三人共用一根绳子,其中两人牵着绳上下晃动,另外一人尝试从晃动的绳上跳过,或从晃动的绳下爬过、侧身翻滚过……
孩子们自由地、尽情地玩着,不断推陈出新,他们还自己制定游戏规则,根据现场情况不断地调整游戏过程。
幼儿玩绳时的动作有甩绳、晃绳等,他们还用走、跑、跳、爬、钻、滚等动作尝试经过晃动的绳子。这些动作锻炼了幼儿的手臂、手腕力量与灵活性,发展了幼儿对晃动的绳子的判断能力及躲闪能力,提高了幼儿的肌肉力量与耐力,为幼儿的跳绳活动作了身体素质和技能方面的铺垫。同时,在自由玩绳中。幼儿是带着积极的情感参与游戏的,他们越玩越开心,越玩越有智慧。
自主跳绳
一次,教师的跳绳引来了孩子们的围观。有的问:“老师,你怎么能跳那么多下?”有的说:“老师,你跳得可好了。”……见孩子们颇有热情,教师趁机说:“我以前也不会跳,后来我每天跳一跳,很快就学会了,不信你们试试。”果然,会跳几下的孩子马上加入跳绳的行列,不会跳的孩子也跃跃欲试,有些不想跳的孩子也不时停下脚步观看。
半个月后,孩子们对跳绳的热情又有所升温。于是,教师开始细致全面地观察幼儿的跳绳情况,有了以下发现:(1)参与度。59%的幼儿经常参与跳绳,34%的幼儿偶尔参与,7%的幼儿不参与。(2)跳绳能力。24%的幼儿能连续甩绳跳,63%的幼儿是甩一下绳跳一下,13%的幼儿甩绳与跳同时进行。(3)跳绳姿势。幼儿的姿势五花八门,有的手提得高高的,有的一只手摇绳一只手不摇,有的手臂向旁边伸得直直的,有的甩绳时手臂太靠后,无法连贯甩动,有的靠肩关节带动手臂和手腕摇绳。参与跳绳的幼儿全都整个脚掌着地跳,有的幼儿跳时经常往后踢,有的幼儿跳时脚抬得很高。另外,还有幼儿蹲着跳,身体前倾着跳,身体后仰着跳,等等。
从观察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儿虽然经常跳绳,对跳绳的热情较高,但跳绳能力有限,跳绳姿势也不规范。跳绳的规范动作应该是:以眼向前望,腰背伸直,手臂与手肘约呈90度角为基本准备动作。用手腕力量摆绳,跳跃时双脚并合,脚尖或前脚掌有节奏地踏地跳,着地时膝盖微曲。因为跳绳姿势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幼儿能否熟练跳绳,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已有水平在后期的游戏中慢慢渗透跳绳的动作要领一
在游戏中学习
为了规范跳绳动作,提高幼儿的跳绳水平和兴趣,教师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游戏。
游戏1:蹦床。有时在真正的大型蹦床上跳,有时模仿在蹦床上跳(双脚向上跳,落地时前脚掌着地)。玩的时候,有时听教师的口令玩,有时听哨声的节奏玩,有时听音乐的节奏玩。节奏快,幼儿蹦得快;节奏慢,幼儿蹦得慢。在幼儿对“蹦跳”有一定节奏感后,手摇与脚蹦同时进行,即手往后摇的同时脚马上蹦跳。
游戏2:盲狼和小兔。幼儿扮演小兔,教师或幼儿扮演盲狼。游戏开始时,小兔跳着游玩或跳着去采食物,盲狼闭眼听。谁的脚步声被盲狼听到,谁就可能被抓。
游戏3:老鹰和小兔。幼儿扮演小兔,教师或幼儿扮演老鹰。老鹰飞来了,小兔快速躲闪;老鹰飞走了,小兔悠闲地跳。
游戏4:青蛙和蛇。一个幼儿扮演青蛙,一个幼儿扮演蛇,扮演蛇的幼儿手拿绳棒,用手腕把绳子像蛇一样摆动起来去碰青蛙,青蛙跳着躲闪。
游戏5:跳晃动的绳。两个幼儿拿绳棒左右晃动绳子,另一个幼儿从晃动的绳子上跳过,比一比谁跳过的次数多。
幼儿在以上游戏中能自然习得跳绳的技能。如:“蹦床”游戏,幼儿练习用前脚掌有节奏地踏跳,着地时膝盖微曲;“盲狼和小兔”游戏,能锻炼幼儿用脚尖或前脚掌轻轻着地的能力;“老鹰和小兔”游戏,快跳与慢跳相结合,能锻炼幼儿跳的耐力;“青蛙和蛇”游戏,既能锻炼幼儿手腕的灵活性,为摇绳做准备,又能锻炼幼儿跳着躲闪的能力;“跳晃动的绳”游戏,能锻炼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学习方式令幼儿感到轻松愉悦。
上午的如厕时间,我带孩子们进洗手间。孩子们便完后陆陆续续回座位上去了,我仍在厕所里照顾最后几名幼儿。壮壮突然跑来告雅文的状,说他把喝剩下的水倒进保温桶里,我连忙把雅文叫过来问:“你为什么把喝剩下的水倒进保温桶里”他紧张的抬头对我说:“老师,你不是要节约用水吗我接的水太多,喝不了。我不禁一笑把他搂在怀里,多么可爱的孩子啊!我对他讲“节约用水是对的,但喝剩下的水再倒进桶里,是很不卫生的,因为其他小朋友还要喝,这样容易得传染病。”他点点头说:“老师,以后我再也不往保温桶里倒水了!”借此事,我又向全班幼儿讲了节约用水和讲究卫生的道理。
对于孩子这些可爱的“缺点”,我们教师不能仅仅是“理解”。正因为孩子的幼稚,才需教师正确的引导。所谓小事件,大道理就是这样吧。
耐心等待,守候花开的幸福
南京市江浦实验小学毛静
案例背景
在我心中,每个孩子都是一朵会开的花,或迟或早,或长或短;或迎风招展,潇潇洒洒;或含苞欲放,羞羞答答……需要我们用爱去呵护。尤其是孩子犯错误时,更需要我们怀有一颗爱心,耐心地等待,送一缕阳光温暖他们,化一丝春风爱抚他们,就一定会听到世界上最美的声音――花开的声音!
案例描述
1.跳绳**
记得那是一个冬日的午后,我正坐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门突然被推开了,只见吴梦已哭成了小泪人,“怎么啦?谁欺负你的,快告诉老师。”她伤心地哭着说:“我今天刚带来的跳绳不见了,这是我南京的大姑新帮我买的……”我忙问:“是什么样儿的?什么时候不见的?”和她同来的同桌连声说:“她的跳绳可漂亮了,还是带计数器的,早上第四节体育课时,我和她还在一起比赛的。可中午到校后,就不见了。”“你把它放在什么地方啦,会不会带回家了啊?”“没有,我放学时就把它放在了抽屉里,我想下午来的时候再跳。”
那我们快去班里找找,说不定放在角落里没发现呢?于是,我来到教室发动全班孩子,对大家说:“你们见过吴梦那根漂亮的跳绳吗?”同学们都叽叽喳喳地说见过。“吴梦想把跳绳借给大家玩,可是忘了把跳绳放在哪儿了,你们能帮忙找找吗?”全班孩子一起找遍了教室的每个角落――但令人失望的是……没找到。看来不得不承认:是有人喜欢上了这根跳绳,把它悄悄“借”走了。
2.出谋划策
怎么办?望着一张张天真可爱的小脸蛋,我实在找不出怀疑的对象。还是等等吧!兴许跳绳能自己出现呢!回到办公室,其他老师帮忙出谋划策:“你一个一个地仔细观察,也可让孩子互相观察,
在春暖花开的四月,我非常荣幸参加了幼儿园组织的“上海幼教名师有效教学”现场交流会。这次学习感触颇深,收获颇多。
这次学习活动安排非常严谨,学习内容非常紧凑、丰富,早上是以听评课的形式对他们的主题案例进行讨论,上午是集体教学活动展示活动,顾伟毅老师园向大家展示了中班的音乐活动《旅行舞》,简单的教具,严谨的设计,有效的递进不断激发着孩子们的探索热情,老师的简约、理性的设计思路,轻松诙谐的教学风格充分展示了作为一名学前专业的青年教师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发展势头。吴佳瑛老师让孩子们亲切的成为佳佳老师,我喜欢听佳佳老师的课,《哈哈小人》《数字宝宝》富有激情的师幼互动,很崇拜她的上课时提问语句的精炼与小结语气的到位。上课思维开阔,语言抑扬顿挫,很受鼓舞!应彩云老师的《一步一步走啊走》《小威向前冲》以及精彩纷呈的点评、妙趣横生的讲座赢来了在场教师们阵阵的欢笑与掌声。在教学活动中我惊喜的发现她与每个孩子的互动是那么的真实、真切、自然、幽默!应老师用其独特的个人魅力诠释着教育的快乐,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为之赞叹!
观摩课例和听讲座相结合,我感觉一点都不疲劳,在名师效应的感染下,我静静的品位着、感受着、学习着、快乐着!发现身边有那么多可爱的老师们用心的工作着、科研着,用她们自身的良好素质和明睿的智慧,全心全意的服务于幼教事业!在她们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尽可能的做到有一颗追求精致追求美的决心。不管是创设环境还是布置一个区域,我们都要追求美,追求精致。力求做到更好。在公共区游戏这一块,我们将继续创设浓厚的游戏氛围,丰富游戏材料,在如何指导幼儿游戏方面下一翻功夫,力求让孩子尽快将游戏玩出水平,玩出质量。在主题墙饰这一块,我们将学习他们的勤于动脑的精神和勤于动手的精神,把我们的主题墙装饰的内容丰富,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要“教的有效,学得轻松”。
学习后我一直在思考:我应该向像名师们学什么?我学到了什么?在不断课改的今天,她们用细腻、睿智的目光传递给我的是一种快乐!应老师在讲座时回应提问老师时所说的:“安静下来,静下心来的做自己的事情,享受教育的过程,享受教育的快乐!”是呀,做为一教师的我,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抓牢当前的教学状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快乐教学,把自己的快乐带给孩子,使孩子在快乐的教学氛围中,快乐的成长!
――《阳光》教学案例
实验小学 袁凌云
《阳光》这篇课文以抒情的笔调,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只有第二自然段是三句话,其它各段都是一句话,最后一自然段点明文章的主题: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课文插图色彩明丽,文本部分语言流畅,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生活,能引起孩子们感受阳光的强烈愿望,生发对大自然无限热爱和珍惜的思想感情。
案例描述
一、 利用想象引入课文
师:同学们请闭上双眼,用想象去欣赏阳光下的美丽景色。清晨,太阳从东方缓缓地升起来,金色的阳光洒遍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听!小鸟唱起了欢快的歌。看!田里的禾苗更绿了,河水闪着金光。
(想象:教师播放带有鸟鸣水声的舒缓乐曲)。
生:闭上眼睛,听着老师的描述陷入无限的遐想之中。
(音乐最具感染力。和谐的音符与优美的文字,给孩子们创设了乐于接受的情境,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让他们在想象的空间里思绪飞扬,在独特的感受中畅所欲言,点燃他们求知的欲望,)
师:睁开你们的双眼,同学们,你们觉得美吧?谁来说说你刚才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生边回答,教师边用课件展示画面)
生:我好像看到了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
生:我听到了小鸟的叫声,公鸡的打鸣声。
师:不错,你还想到了公鸡的叫声,这说明你留心观察早上的事情。
生:我想到了爷爷奶奶在阳光下练木兰剑,打太极拳。
师:你的想象可真丰富。是啊!阳光给大地带来了生机,有了它,大地充满活力。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八课《阳光》。(板书课题)
(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把学生带进大自然中去仔细观察、体验,让他们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语文,并且感受到有大自然的可爱和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 学习生字新词
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自由读一读这篇优美的课文吧!老师有一个小要求,请你们找到了哪些生字呢?
生:我找到了阳、像金……
师:这十二个生字宝宝,哪几个字容易读错呢?请你当当小老师,帮忙提醒一下大家。
生:“长、晨、谁”这三个字是翘舌音。
师:你能带大家读两遍吧?(全班跟读)
师:还有哪几个字需要注意?
生:我知道“金、晨、进”这三个字是前鼻音。“更”是后鼻音。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请同学们一个字读两遍。
师:在汉字宝宝里有许多生字有几个名字,你能找出这课哪个生字是多音字吧?
生:我知道“长长的”这个长字,还有另一个读音“长大的长”。
师:对,你的知识真丰富。(师板书两个读音分别组词)
师:生字宝宝玩累了,它们摘掉了帽子(去掉音节)你们还认识它们吧?(开火车认读生字)
师:生字宝宝知道我们认识了它们非常高兴,它们告诉老师这篇课文里还有许多非常优美的词语朋友,请大家帮忙找一找。
生:我找到了金子、田野、洒遍。
生:我找到了更绿了、更高了这两个词。(声音较小)
师:更绿了、更高了是比原来要怎么样?你的声音应该大还是小?
生:比原来绿、比原来高,声音要更响一些。
师: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一下就体会到了。
(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充分让学生自学――小组学――汇报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三、 学习课文内容
师引读: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那么禾苗、小树、小河在阳光下有什么变化呢?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就明白了。
生:(读完第二自然段)有了阳光,禾苗更绿了,小树更高了。
生:有了阳光,河里的水闪着金光,就像长长的锦缎。
师:你们见过锦缎吗?今天老师带来一块,瞧,它漂亮吗?
(直观的实物展示和课件相结合,加强了对难点句子的理解,使学生在独特的体验中体会到课文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用优美的语言去朗读的热情。)
生:漂亮,在阳光下还会发光呢!
师:锦缎是用什么做的呢?
生: 我知道,是用丝绸做成的。
师:闪光的锦缎就像阳光下的小河,多美啊!就让我们美美地读这一段吧!
师:(大屏幕上出现两个句子:1、阳光照进了我的家。2、阳光跳进了我的家。)同学们,你们读读这两个句子,分小组讨论,哪个句子写得好?
生:我认为第二个句子写得好。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阳光跳进我家,就像小朋友蹦蹦跳跳。
师:对,这个跳字让我感到阳光有活力,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个句子。
师:阳光跳进屋里来,谁去把它捉住?
生:阳光捉不住,因为它是大家的。
师:阳光像金子,为什么它比金子更宝贵。
生:因为金子可以用钱买得到,阳光却买不到。
生:因为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活,没有金子,我们一样生活。
生:阳光能使小草变绿、禾苗长高,金子却不能。
师:让我们带着对阳光的.热爱之情朗读全文。
(给学生自由活动和发言的机会,让他们体会为什么捉不住阳光,为什么阳光比金子更宝贵。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语文的成就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懂得阳光是捉不住的,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四、 拓展练习
师:阳光,给了我们生命,给大地带来生机,它比金子更宝贵,你们喜欢吗?请用我们手中五彩的画笔画出你们心中的阳光。
生:画阳光。
阳光给了我们生命,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它比金子更宝贵,我们要珍惜阳光,在阳光的照耀下健康幸福地成长!
反思:
《阳光》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课文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本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典范,文质兼美,有利于全面发展儿童的语文素养。
学生每天都在阳光的陪伴下生活成长,但是却常常忽略了阳光的存在。能留意阳光、感觉到阳光的时候并不多。所以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创设情境,让他们体会到阳光的美好和宝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树立导学意识,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热情。
通过朗读,借助插图,媒体等手段,让学生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课文中有些句子通俗易懂,也有些句子给学生留下了想像的空间。教学应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教师要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导中要抓住关键的词句如“因为有了阳光”、“阳光像金子”,对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让学生在训练中积累感悟、运用,提高语文能力。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创造一种师生、生生平等和谐的积极讨论气氛。如请学生当小老师,帮忙提醒大家哪些生字容易读错。这样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互相讨论,互相启发,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培养学生装的合作精神。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作为父母最大的心愿。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家校协同”是当今社会教育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
其次,我认为小朋友良好习惯的养成要靠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在家里,我们尽量让喆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似乎是老生常谈的事,但其实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家庭成员的配合;二是如何持续地去做。现正的家庭结构通常都需要老人家来帮忙带小孩,在父母要求孩子自己去做的时候,老人家容易心疼孙子,想事事代劳,所以父母必须与长辈达成一致的教育方向。我们的女儿喆妍很早之前就自己洗澡、刷牙、穿衣、洗头了,自理能力还比较强。但小朋友的通病是怕苦怕累、三分钟热度,所以我和丈夫经常讨论如何让孩子持续地去做事情,我们发现女儿很喜欢讲幼儿园的事情给我们听,于是我们就引导她,问她幼儿园还有谁会自己洗澡的?还有谁会自己刷牙的?当她说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对她说:“哦,原来这么多小朋友会的,喆妍会不会呢?”这样一来,她就乖乖地去做了。我们还发现,幼儿园的教育很到位,叠衣服、拿筷子、写字姿势等很多细节都指导到位。老师在幼儿园教育小朋友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在家里及时注意发现问题,那么家校协同教育的作用就体现了。
作为刚进入幼儿园的一名实习生,为迎接新学期新的开始,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思想、态度方面,及要求。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尊重信任幼儿。
(2)充分认识幼儿教师工作的性质与任务,理解保育和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
(3)加强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做幼儿的表率。
(4)充分认识教师应具备的良好素质及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所起的作用。
(5)遵纪守法,遵守园内的各项规章制度。
(6)主动与家长联系沟通,共同完成对幼儿的教育任务。协助幼儿园,做好环境布置、大型活动的准备及其他工作。
(7)对工作要积极主动、尽全力去做好。对本次实习要有主动性,要边干边学。保持好教师形象,要注意总结、注意积累、注意反思。
(8)发挥特长,主动配合带班老师工作,虚心学习,不懂就问,为今后工作做好准备。
(9)抱有4心来实习:虚心、有心、耐心、细心。不迟到,不早退;严于律己,自觉遵守幼儿园规章制度;了解工作日程,尽快地熟悉全班幼儿的姓名,熟悉幼儿园环境。
(10)积极参加园内组织的有益活动,以热爱本职工作为出发点,认真、努力工作,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热爱自己的职业。
无论是面对孩子还是家长,始终要保持微笑,用老师和"妈妈"的双重身份去关爱每一位幼儿,滋润每一颗童心。
二、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首先,在理论学习中成长:
1、主动学习学前教育信息和专业理论。
2、通过多种途径:幼教刊物、多媒体技术、观摩、听讲座等,吸取教育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
3、自学有关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园教育内容。
4、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进行教育学函授学习。
5、进一步学习课题研究方法,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
其次,在实践中成长:
1、积极参加专业学习培训和教研活动。
2、尊重孩子、走进孩子,用一百种语言去诠释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想法和做法。探索适合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4、学习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每周记录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反思。
5、在活动中学习观察幼儿的一言一行,及对事物的反应、行为态度、学习状况,并进行一些记录,提高教师的观察、记录技能。
6、认真做好教养和阅读笔记,积累自己一些学习或工作上的经验。
7、不断丰富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的经验,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三、重视师德修养。
首先,以办园宗旨:“关爱生命,和谐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的成长“为准绳,树立起“一切为了孩子”的崇高思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其次,以“爱幼、敬业、团结、奉献” 的园训,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加强自身修养,为孩子做表率。
再次,学习幼儿园优良的园风:“创温馨挚爱之家,办和谐奋进之园”,为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质量观和道德观
最后,以办园目标:“推行优效管理、锻造优质师资,创设优美环境、培育优秀新苗”的标准,进一步提高自己为人处事的能力。
四、安全方面
儿童的成长需要一个安全而舒适的环境,满足儿童的安全需要就是使儿童有足够的安全感。为了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鼓励幼儿做一个有心人,能仔细观察、处处留意、积极抵御突发事故的发生,加强安全管理、检查、监督力度,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程,积极创造一个融洽、和谐、健康、安全舒适的良好环境,确保幼儿的生命安全。
通过以上我进行的计划安排,希望可以按照预定计划,坚定的走下去,我将付出行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小班教师教育叙事1:从兴趣入手学儿歌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幼儿往往对喜欢的事物个性感兴趣,而且用心参与,如果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是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资料,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在组织活动时,我认为只有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才能做好因材施教,才能实现“每个儿童都能主动发展”的教学思想。
经验证明:一堂生动活泼、形象搞笑的课,必然能调动幼儿学习兴趣,要做到这一点,我极力追求言语、动作、表情在教学方法上的适度运用,寓乐于学,寓学于乐。我从一下两点教授幼儿简单容易的学习儿歌:
1、追求声情并茂,强化文学作品中的语气语调如果将文学作品平平淡淡地呈现于幼儿面前,是不会调动幼儿的用心性,为了让幼儿很快地溶入文学作品中,我很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我会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在朗诵过程中时快时慢,抑扬顿挫,让幼儿处身于一种亲切、完美的语感环境中,同时,再配上优美、动听、富有想象的音乐,以及形象生动的教具运用,使幼儿在融融的气氛中,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2、根据语言加动作表演,带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在教授诗歌“春天的秘密”时,发现这首诗歌重复较多,而且很长,所以孩子们学习这首诗歌有点难,首先分段让幼儿自己创编动作表演,我对幼儿的动作加以纠正,让每段都有标准的动作,我把自己创编的进行示范表演,幼儿根据诗歌和教师的动作进行朗诵,引导幼儿能够做和老师不一样的动作,这样来表现出自己的风格,有的幼儿动作形象,有的动作滑稽逗人,这首诗歌用了十几分钟,幼儿就能表演和朗诵了。
小班教师教育叙事2:幼儿的谎言
昨日下午第二节课下课的时候,我们班的小朋友跑到我面前跟我说:“老师,我的铅笔被A拿去了,”我听后跟小朋友说:“上课的时候老师给你问问是她拿的不,如果是A拿的,我让她还给你。”不一会儿到上课时间了,小朋友们都坐好了,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松鼠再也不敢说谎了。
从前有一只小松鼠,它觉得自己的力气大极了,勇敢极了。但是,小松鼠的朋友们——小山羊、小野兔和小猴子,却一点儿也不佩服它。这真叫小松鼠悲哀透了。
有一天,小松鼠在出去玩的路上拣到了一根黄澄澄的毛。“这是谁的毛呢?”小松鼠想,“这么粗,这么长,这么柔软,这么漂亮。对,这必须是老虎的。要明白,老虎是森林之王呀!只有森林之王,身上才会长出这样又粗又长,又柔软、又漂亮的毛来。”小松鼠拿着毛刚要继续走,正好碰见小山羊,小松鼠对小山羊说:“你看,我打死了一只大老虎呢!
你们看我厉害吧!”小山羊说:“我不信,你有没有证据啊?”小松鼠说:“你们不信,我手里的老虎毛能够做证,你们看,说着它骄傲的举起了那根黄澄澄的松软的老虎毛。”小松鼠那么小的身躯能打死一只老虎,这是为什么呢?小山羊、小野兔和小猴子产生了疑问。
于是,小山羊、小野兔和小猴子决定试探一下小松鼠,于是它们找了一张老虎皮,小猴子站在小山羊的头上,小野兔站在小猴子的头上,然后,它们穿上老虎皮,在小松鼠第二次出去玩的时候,它们站在路边上,看到小松鼠走过来的时候,它们就跳出来吓唬小松鼠,小松鼠看见真正的老虎来了,吓的连连后退,急忙朝着回家的方向跑去,忽然听见从老虎身上传来了一阵阵笑声,回头一看,原先是自己的好伙伴——小山羊、小野兔和小猴子,小松鼠看见自己的谎言已经被揭穿了,脸红了,低下了头。从此以后,小松鼠再也不敢说谎了。
小朋友们故事讲完了,老师问小朋友们有谁拿了别人的铅笔?当我刚问完的时候,当时教室里已经不是刚才笑声一片了,而是鸦雀无声、东看西看了。刚才讲的故事的意思就是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不要说谎,要做个好孩子。我话刚说完,不一会A欣站起来走到B那里把铅笔还给了B。
我看到A承认了错误也没有批评她,最后快下班了,我跟小朋友们说:“小朋友们都是好孩子,所以我们要跟小松鼠学习,以后不撒谎,做个诚实的好孩子。”小朋友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好!”
小班教师教育叙事3:我们就应关心她
平时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互相帮忙,团结友爱,我们是大班的哥哥姐姐要主动关心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去关心他们,去帮忙他们。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但孩子们真正这样做的却很少。有这么一件小事,却让我改变了对孩子们的看法。
一天早饭后,我正在打扫院子,忽然听到“呜呜”的哭声,我顺着哭声望去,让我看到了这样一幕:A小朋友一边走着一边在哭,B在轻轻扶着她走,走在旁边的C说:“哎呀,那么娇气呀!”B气呼呼的说:“她病了,你怎样能那样呢!我们就应关心她的,老师让我们要互相关心的。你病了,没人关心你,你高兴吗?”听了孩子们的对话,我很高兴,立刻跑过去,询问了A哭的原因,原先A来到幼儿园后,突然觉得肚子疼,就哭了起来。我立刻送她到卫生室看了看,医生说她喘岔气了,一会儿就好了。
送她回来后,孩子们立刻围了过来,纷纷问:“老师,A怎样了?A怎样了?”看着孩子们着急的样貌,我说:“孩子们,A没事了,她喘岔气了。这天小朋友做的很好,能明白关心同伴了,很好。”并着重表扬了B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向她学习。
从这件事使我想到,平时耐心给孩子讲关心同伴的道理,虽然当时不必须有什么效果,但孩子真正懂得了就会付之于行动,照着去做,同时还能把自己懂得的知识和道理讲给别人听,这也是我们做为老师要得到的教育效果。
小班教师教育叙事4:比赛谁先吃饱饭
吃饭一度曾当作常规来教育孩子们: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眼睛要看着自己的菜碗,不要剩下饭菜……这一系列的“规矩”天天挂在嘴上,絮叨起来没完没了,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饭菜该剩下还是剩下,话该说还是说,有时候一顿饭要吃上大半个小时,这天突然有了转机。
这天吃饭前,我有讲述了一次“吃饭要则”,刚要吃,A大声说:“老师,我们比赛看谁先吃饱!”“好”办理的小朋友都兴奋起来,我趁机说:“行是行,我们不光要比赛谁先吃饱,还要看谁的桌面、碗里最干净,而其吃饭的时候不说话。”“行!”大家齐声说,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开始了。透过比赛,大家一致认为B小朋友得了第一。
一整天,孩子们都念念不忘这场比赛。我明白了,单纯的说教并不能解决问题,要顺应孩子的兴趣,找到他们的兴奋点,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偶尔搞几次小比赛,比一般的说教更能取得教育的预期效果。
小班教师教育叙事5:幼儿的沉默寡言
我班的A小朋友个性听话,上课十分认真,也不跟别的小朋友胡闹。就是有一点,平时沉默寡言,不爱说话,总喜欢自己一个人静静的玩。
我明白这个孩子不善交往,必定会为她的将来产生必须的影响。所以,我决定给她改掉这个坏毛病。我首先鼓励别的小朋友主动和她玩。问她:别的小朋友和你玩你高兴吗?那你去跟别的小朋友玩,他们会怎样呢?她很快就明白了我的意思,并也主动的和别的小朋友一齐玩。
过了一段时间王晓芳小朋友开朗多了,也爱说爱笑了,还交了好几个小朋友呢。我真替她高兴,家长对她的改变也很高兴。
幼儿园每天午饭前的半小时是吃水果时间。这周周二我照例用小刀帮每个幼儿的苹果切切小,请孩子们排队来我这里拿苹果。一个又一个孩子依次来拿苹果,什么也没说,只是接过我手中的苹果。但对每个孩子,我都故意拿着苹果,装作不给的样子,想等哪个孩子拿到苹果后声“谢谢”。不是我想满足被孩子尊重的虚荣心,而是想让孩子学会感谢别人。想借此机会让孩子们明白,当别人为你做事后应该说声“谢谢”,从小培养孩子要具有感恩的心。孩子们对我的举动很是不解。我也没说什么,只是对着他们笑。苹果发完了,也没有一个孩子想到说“谢谢”,我有些失落。等孩子们吃完苹果后,我忍不住问孩子们说:“刚才可能不少小朋友已经注意到,老师在给你们苹果的时候,没有把苹果马上递给你们,是吗?”孩子们都注视着我,表情疑惑。我用平静的目光从他们天真无邪的脸上一一滑过,说道:“老师为什么没有把苹果马上递给你们?”刚说完,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老师跟我们闹着玩”“老师逗我们呢”“老师也想吃”……
这些回答我并不意外,应为毕竟还是孩子。我马上叫孩子们安静下来。“其实呀,老师在等你们的一句话呢?”孩子们都不解地盯着我。看到孩子们还是不太明白我的意思,我接着说:“刚才,你们拿苹果时,老师为你们每个小朋友做什么了?”有孩子马上抢着说“老师帮我们把苹果切开了一个口子。”“是吗,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我顺势问道:“老师帮你们切好口子,你们就可以马上吃苹果了。这样吃苹果也就方便很多了哦。那你们该对老师说些什么?”这时听到一个细细的声音在说:“谢谢。”我笑着说道:“说对了。小朋友,记住,以后老师给你们发苹果或盛饭的时候,在你们有困难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千万别忘记说声‘谢谢’。”孩子们一起回答“知道了”。
第二天吃香蕉时,我还是照例为孩子们分香蕉。刚开始时,几个孩子好像忘了昨天的事,后来A说了一声“谢谢”后,每个上来拿苹果的孩子都会说声“谢谢”。下午B的积木掉到地上,C马上帮他捡起来。这时听见B对C说了声“谢谢”。我从心里感到高兴。而当孩子们为我做了什么事时,我也会对他们说“谢谢”。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感恩之心是沉睡在孩子心灵深处最美的天使,愿天下所有教师能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叩开孩子的心扉,去唤醒这个“天使”,让感谢成为习惯。到那时,我们的世界就会弥漫着爱的芳香。
一、对幼儿进行家访,就要取得家长们的信任。
任何人际关系的相处是互动的,是相互影响的。教师在与家长的交往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取得家长的信任,是做好家访、做好家长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
教师与家长初次接触时难免有生疏感,作为教师应主动担负起建立相互信任的责任,主动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幼儿园各个方面的表现。因为每个家长都希望在自己的家里听到孩子各个方面都进步了,所以这时我们要尽可能的说些孩子的优点,这样也可以缓和家访时僵硬的气愤。即使孩子今天帮助某个小朋友捡了衣服,或是自己把作业完成了,或是帮助老师拿了本书,都要当作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来讲述给家长听,这时的家长心里肯定是美滋滋的,接着才把幼儿存在的问题一笔带过,而不是进行长篇大论,试想谁会想听自己一大堆的坏话。教师要把幼儿出现的问题集中在具体行为和表现上,就事论事。
像我们在家访钱宏伟小朋友时,我们先把这个孩子的进步告诉家长,他认真完成老师交给他的任务,每天都早早来幼儿园,爱护小朋友,很主动关心别人等。他的爸爸妈妈听了很高兴,也说他在家也是很会关心大人的,爸爸说:“除了进步,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吗?”钱宏伟这时紧张的看着我们,我便说:“也没什么大的问题,就是每次让小朋友收玩具时,他总不争第一个放好,每次都拿最后一名,钱宏伟从明天开始收玩具时,你争取拿第一名好吗?”他听了点点头,妈妈说:“明天要争取拿第一哦,他在家也是这个样,做事慢吞吞的。”在这种气氛中,即让家长知道了孩子的进步也了解到了孩子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的教育他,效果也不错。
二、在家访时,多让家长介绍有关幼儿兴趣和能力方面的情况
家长和老师进行交流有关孩子兴趣能力方面的情况,这样一个幼儿所能得到的教育经验产总和要多于家长或教师一方所能提供的经验。
三、在家访时,老师也应该多介绍有关幼儿兴趣和能力方面的情况
在家访时,我们让家长介绍孩子在家中都喜欢做些什么,兴趣是什么,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孩子的另一面,而我们的介绍也会让家长知道孩子的另一面,两方的结合可以更好的教育孩子。
四、幼儿存在的问题在家访时一定要提出来,但也要婉转的提出。
家访就是让家长知道
幼儿在园的各种表现,无论好与坏,都要让家长知道,这样才能达到共同教育的作用,只有及时的提出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但也要婉转的提出。例如张伟,在园各方面表现都不好,上课时喜欢跑到外面,下课时又要欺负弱小的幼儿,还不尊重老师。了解了一下他的家庭,结合在园的情况,据我分析妈妈到外国工作去了,爸爸又经常不回家,是主要原因,孩子缺少了母爱和父爱,缺少了父母的教育,和约束。
记得小班幼儿刚入园的时候,蒙蒙就不爱说话,向其家长了解情况,也说蒙蒙在家也不爱说话,即使说话了,也是听不出他到底在嘀咕什么。一段时间下来,家长甚至担心蒙蒙是个半哑之人。我们老师也非常担心这个特殊的孩子,他的年龄在班中是最小的,各方面的能力都和别人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平时很多事情都要我们老师包办代替,这样下去对他的发展很极为不利。
经过查找资料,我也了解到,幼儿初期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培养幼儿说话能力,帮助幼儿在语言表述中认识周围事物,对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抓紧这一时期训练幼儿说话的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培养小班幼儿的说话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事。于是,我们采取了措施:
首先,从生活上多关心帮助他,与他多亲近,逐渐消除他对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的一些陌生感和恐惧感。每天入园时,我都会热情的与他打招呼,亲切的同他谈话,询问他:“你有没有吃早餐”、“你早餐吃了什么呀”、“这件衣服真好看,是谁买的?”等等,使他觉得我像家人一样在乎他,没有忽视他的存在。
其次,在许多事情上,对他一视同仁,比如在点名的时候,也一样要求他说:“到!”,“我在这里!”虽然第一次他说“我在这里”的时候,口齿很不清楚,声音也很清,但是我还是很兴奋,大大的奖励了他一颗五角星。在上课的时候,也常常会问问他,“蒙蒙,你懂了吗?”“蒙蒙,你来说一说!” 每次帮孩子穿衣服的时候,也会悄悄的和他说上几句悄悄话,和他谈谈,逐渐的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蒙蒙也慢慢能说几句比较清楚的话了。每天早上来园也可以自己喊老师早了。看着他的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让我非常感动。
第三,要加强与家园之间的联系、沟通。蒙蒙一直是奶奶接送的,在家庭教育问题上,我觉得父母亲给予他的教育不够突出。家长对孩子说话能力这方面的问题也比较敏感,所以我想应该多利用一些适宜的机会,和家长多多交流沟通,帮助蒙蒙渐渐摆脱不能说、不敢说、不爱说的恶性循环。
相信只要我们真心的付出,相信他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俗语说:“医者,父母心”,我却想说:“师者,父母心”。
聪明的小白兔
有一天,小白兔一个人在草地上捉蝴蝶,突然,从灌木丛里窜出来一条凶恶的大灰狼。
大灰狼朝小白兔猛扑过去,一把抓了它。
小白兔转了转眼珠,不慌不忙地说:"狼先生,你可不能吃我啊!"
"为什么?"狼问道。
"因为我现在肚子痛得好厉害!"
"你肚子痛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刚才不小心把毒蘑菇吃进了肚子,中了毒。你要是吃了我,你也会中毒的!"
狼一听,心里一惊。
"啊,是这样吗?那我只好不吃你了!唉,算我今天倒楣!"狼舔了舔嘴巴,只得依依不舍的放开了小白兔,转头走掉了。
小白兔脚底生风,一溜烟儿跑没影了。
小故事有大智慧:小朋友们你们说,小白兔是真的吃了毒蘑菇吗?
*老师是今年刚从*幼儿园调入我园的年轻教师,对她而言,不论是教育教学工作还是家长工作,都将面临自己从教生涯的新起点。现在二期课改在我园蓬勃开展,因此,如何帮助家长认识、了解二期课改以及“减负”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更加积极有效地利用家长资源,需要我们师徒双方协同研讨。故此,本带教将通过共同探讨研究等形式,使我们双方都能尽快领悟新的家庭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方法,顺利完成学前教育任务。愿我们教学相长,彼学共进,一起成长。
目标:
1、领悟二期课改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
2、学习设计《家园小报》,要求:观念正确、条理清晰,把握热点、注重家教工作的艺术性。
3、积极配合园长室策划各类宣传活动,为提升园的社会形象努力。
4、尝试以网络的形式构建新型家园交互平台。
具体安排和措施:
十月份:
1、制定带教计划,明确带教目标。
2、设计第一期《家园小报》。
十一月份:
1、理论学习、案例讨论:合作来自于理解。
2、共同设计园第一个班级网站——桃花盛开内容、形式。
十二月份:
1、互相观摩班级家园联系栏,就内容、形式、布局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
2、就《桃花盛开》班级网站的内容、形式以及运做情况进行交流。
3、设计、出版第二期《家园小报》。
一月份:
1、结合日常家长工作研讨:如何针对不同的家长,开展“个性化”的家长工作。
2、设计出版第三期《家园小报》。
3、带教阶段小结。
在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对教师在一日生活中过多地组织集体活动有了一些思考,并尝试着减少对孩子的一些不必要的要求。
今天,我没有按照往常的做法让孩子们集体行动。有的三五成群地在自然角观察,谈论着什么;有的站在新贴出的活动区记录表前,寻找着自己的名字,议论着谁的红花最多;有的干脆走到桌前,翻阅起老师中午备课时留在那儿的书。我没有打扰他们,因为孩子们都在做着有意义的事情,说着感兴趣的话题。幼儿园生活要有纪律,同时要让孩子生活得轻松,给他们支配自己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自己决定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这对他们今后主动适应社会生活,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一定的时间观念,有着更深远的意义。我决定在以后的日子里,要让孩子们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让他们生活得更轻松些。
幼儿园的孩子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历来由老师安排,好像是天经地义。为了照顾好孩子,我们要求他们一切行动听指挥,很多活动都得集体进行。当然,班级里孩子多,排队、等待就难免。孩子们消极、无奈地等待着,他们的时间被白白浪费,他们的主动精神被逐渐磨蚀。为了不“乱”,老师必然要规定“排好队’,“不要随便讲话”……一些控制能力差的孩子,活跃的孩子,主动性、自主性强的孩子耐不住这无聊的等待,会经常不断地影响纪律。从而招致老师的批评。过多的批评,造成幼儿与老师的关系紧张;过多的指责,又使得他们的自尊心受挫,失去上进心。可见,过多的集体约束会影响幼儿的主动发展,应该尽早改革。
老师率先行动,尝试把自主权还给孩子。给孩子们自己支配自己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根据情况决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学习合理地使用时间,安排自己的活动,做一个有头脑的、主动的人。这种锻炼,可以使孩子形成自主、主动的个性品质。它不但为幼儿今天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创造了条件,而且为他们今后从容地面对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泗水新中展开教学已经有三个星期了,由中国教师承担的中班华语教学课时每周2小时,本地华语教师承担4个小时,累计周教学时数为6个小时。至今为止,中班孩子接受华语教学累计18个小时,学习了“手、苹果、小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共七个词汇的汉字与读音。
华语作为外语教学对于我们而言是个全新的课题。为了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检验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手段,我对中班(kingdergardenA)的上午班(16人)和中午班(10人)累计26人进行了答卷练习(另卷),对这七个词语的掌握情况进行系统考察。(分析表格附后)
通过对比可以得知,中午班的教学效果要比上午班显著。上午班能够掌握认记一个词语以上的人数占了全体的,而中午班则能有90%的高比例。对于词语能够掌握一半以上的(3个词语以上)上午班比例为,而中午班则有60%。七个词语的平均掌握率上午班为,中午班为。
为什么相近的年龄、相似的家庭背景、相同的教师教学,却会出现差异呢?我认为,有下列原因。
关于教学常规建立:
在中国的幼儿园非常强调教学常规的建立。而在印尼的短短一个月我感觉却恰恰相反。如我所接触到的这两个中班,就是这样。
上午班入学时孩子的情绪较平和,能在教师作出具体要求的时候给予反应。教师没有太多的注重常规训练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华语内容的教学上,整体常规一直比较松散。虽然经过三周教学,教学状态与刚刚入学没有明显差异。
中午班虽然只有10个孩子,但相当部分孩子对幼儿园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有三个孩子对于离开家人进入课室极端焦虑。只要进入教室开始上课,便会号啕大哭。其哭声响亮得可以穿过三层墙壁传到教师备课室。有三个男孩非常淘气,在上课的时候也会奔跑、追逐和发出尖叫。有一个女孩具有很强的攻击性,会无缘无故地攻击其他小朋友。因而中午班的课堂会被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所打断。正常教学展开非常艰难。为了开展有序的教学,教师必须腾出时间进行常规训练。经过三个星期的训练,中午班的孩子已经学会了有序排队,列队行走,安静等常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开展比较流畅。
正是由于教学常规的落实,能让教师完整地实施其教学设想,也能让孩子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习的内容。因此中午班对于这七个词语的掌握率平均有,高出上午班个百分点。常规的建立与否,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是取得效果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中午班识记得最好的是“爷爷”就足以说明方法的重要。
我教授“爷爷”“奶奶”的时候,在上午班和中午班使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上午班,我是采用图片教学的方法,而在中午班则请配班老师带上面具拄着拐杖扮演老爷爷、老奶奶。对比发现,生动形象的角色扮演远比图片的刺激更强烈。结果提示我们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使用更为多样的教学手段可收到发展幼儿感知觉的敏感度、引起幼儿学习兴趣的良好效果。
课堂教学安排对学习的结果也有直接影响。
上午班教学中我采用在白板上方出示图片,在图片下面对应出示字卡。虽然强调了形象与字卡的关系,但是与幼儿做练习的出示方式是有区别的:练习是以连线的方式表现图与字卡的对应关系。这样的连线方式,孩子们是第一次接触。而我在展示讲解的时候并没有详细重点地讲解相关部分,孩子们不知道该怎么做,这也就造成上午班孩子们的表现差强人意。而在中午班的教学中,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法:白板上的图片与字卡按照左右对应的方法来展示,然后请小朋友连线,使他们对于这种方式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这样不仅缩短了讲课时间,而且教学的效果更为明显。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需要爱心,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的孩子们更需要爱心,记得一位名人曾经说过 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 作为幼教老师,教育好孩子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方位地奉献出我们的爱心。
孩子上幼儿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起点,他从这里开始了真正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对于刚刚脱离父母怀抱的他们来说,幼儿园是一个全新而又陌生的环境。他们希望得到认可、赞赏、同情、关心和爱护,希望得到老师的爱。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一颗真诚、热爱、赏识孩子的心去唤醒、去呵护。多与孩子交谈,多给孩子以爱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爱心来浇灌和呵护他们。哪怕只是一道温和的目光,也会让其争当 好孩子 , 乖孩子 的信念倍增。
作为幼教老师,最大的过失莫过于对孩子没有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失去了对孩子的爱。在幼教的日常工作中,爱心的体现无所不在。帮忙孩子系好带子、穿好衣服、盖好被子是爱心;尊重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是爱心 爱心是重要的,有了爱心,我们就会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把这种博大而宽宏的爱心不断地转换成日常保教活动的耐心,责任心。从有利于孩子心理和生理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不断加强自身幼教专业素质的提高,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活动计划,让孩子在幼儿园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孩子 。给孩子爱心,他就会认可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亲近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喜欢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感到幼儿园如家一般温暖;给孩子爱心,他就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去关爱别人。请不要吝惜我们的爱心,让我们在幼教岗位上全方位地奉献出我们的爱心,让孩子在爱的海洋里不断茁壮成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