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更新时间:2023-01-21 17:08:0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xc

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农民是农村生产生活的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主体,是农村经济社会最主要的建设者。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核心和关键。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兴农民,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发展农村经济

发展农村经济,是提高农民素质、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由于农村经济长期以来发展缓慢,城乡差距较大,农民的生活并不富裕。落后的经济条件无法彻底解决农村的教育问题,从而影响了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鉴于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发展农村经济。一方面要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农业问题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改进农业生产技术,通过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知识来促进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由于其自身的优越性,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如积极促进农村信息、金融等行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可以开阔农民的视野,增加农民的收入,还可以引导农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更透彻和深入的理解,从而提高农民应对市场变化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只有发展农村经济,才能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二、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把农村建设城为乡风文明的美好家园,必须切实改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条件,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保障农村有专门的文化活动场所,另一方面要保证农村各种文化活动的设备、器材、道具和服装到位。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这就需要各级政府用时代的要求审视农村文化,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农村文化,用改革的精神推动农村文化,努力从理论和思想上、体制和机制上、方式和手段上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农村文化工作做得更加具体、更加实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农村文化阵地。

三、稳步增加政府对文化建设的投入

这就要求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把文化体育经费和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规划,确保增幅不低于财政增长比例。为真题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应当以多种渠道加大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通过积极争取博物馆、体育馆、县级流动演出车、影剧院、乡镇(村)文化站等项目建设,力争为干部、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提供基础性平台。要采取有效措施,建好、管好、用好县乡村宣传文化中心(站、室),并充分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同时要抓好西新工程、东风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同时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加大教育力度,切实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地方政府应将农业教育列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制定一系列实施科教兴国和科教兴农的战略。

四、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农村文化产业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有农村信息产业、娱乐产业、精神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推动新农村文化的发展。

第一,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并建立一条农村信息化高速公路,为农民素质的提高提供平台。目前,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绝大多数农民主要依靠农户之间的交流来获取信息,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的农户之间的交流已不能满足他们获取信息的要求。这就要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为农民提供多种获取信息的渠道,如通过科技杂志、农业书籍、网络、文化信息交流站等。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建立全国性的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加快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和技术的普及,为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创造有利的条件。

第二,发展农村娱乐业,开阔农民的视野。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娱乐产业,吸引各地人们前来参观旅游,对开阔本地农民的事业具有积极的作用。如浙江横店影视城,随着电影行业在该地区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餐饮业、住宿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巨大的商机和经济利益。这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而且增加了农民见识,开阔了农民的视野,对农民的文化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地不少农民学习外语接待外来游客。

第三,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农村精神文敏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政治和文化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这就要求我们针对新问题、新情况,解决农民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理论在农村的宣传教育,逐步提高农民的参政意识和法律观念,充分利用农村的各种优势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巩固精神文化产业的社会主义主阵地。如通过开展除旧布新、净化民风乡风、争创文明户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繁荣。

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制约因素,只有建立和完善农村教育体制,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引领农村基础公共文化产业发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素质,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推荐阅读:

  中国楼市当前个别地区“断供潮”现象

  水电厂丰水期清污效益探究论文

  旅游产业在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的相关探讨

  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和经济学解释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人收入分配问题

  道德基础与经济学的现代化

热门标签: 中国经济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浅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

浅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当前,质量问题已成为 经济 和 社会 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既面临着挑战,也存在着机遇。因此,如何在完善 社会主义 市场 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做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是我们必须认真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市场经济的特征与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新特点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

经济论文2023-02-06

试论从利益冲突转向利益和谐:和谐社会构建的核心

试论从利益冲突转向利益和谐:和谐社会构建的核心,[论文关键词] 经济 转型;利益冲突;利益和谐;和谐 社会 [论文摘 要]利益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没有利益和谐,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因此,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利益和谐。以 市场 为导向的经济转型,其实质是利益的调整和分配,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变

其他论文2023-01-23

新老制度经济学关系演进中的“架桥运动”

新老制度经济学关系演进中的“架桥运动”,新老制度经济学关系演进中的“架桥运动”一 如果从分析方法的角度来划分,理论界关于新老制度经济学关系的故事主要有两种版本:第一种版本是比较静态分析;第二种版本是动态分析。前一种版本中最著名的当属英国经济学家卢瑟福的论述。在《经济学中的制度》中,卢瑟福以五个两分法——形式主义与反形

经济论文2023-02-06

新经济形势下高校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新经济形势下高校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新经济形势下高校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摘 要:当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增速的下滑和出口企业的倒闭将加速我国企业经济结构和规模的调整,广大高校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统包统分到现在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大学生们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迷茫、恐惧、不知所措等情

经济论文2023-02-06

中国电信业市场竞争格局、竞争策略及发展对策

中国电信业市场竞争格局、竞争策略及发展对策,文章 内容 :摘要: 中国 电信业通过体制改革,寡头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在电信业务最主要的几个领域,我国均有两个主要参与者,提供相似的产品,构成了典型的寡头竞争市场结构。在这样一种市场上,电信厂商的最佳策略行为是与对手展开激烈的竞争,以最大化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其他论文2023-01-23

基于消费文化视域下对社会均衡发展的新策略进行研究

基于消费文化视域下对社会均衡发展的新策略进行研究, 在物品匮乏的时代,消费即是满足人的最低生存需求的行为。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类获得食物、御寒等物品满足自身基本生理需求的消费行为,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基础。然而,自近代工业化革命以来,物品的逐渐丰富增加了人们的消费选择,同

其他论文202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