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教学中经济学实验的运用

更新时间:2023-02-02 12:25:4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xc

一、经济学实验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经济学被广泛地认为是一门非实验的科学。似乎经济学研究只能借助于对真实经济生活的观察,而与可控的实验室实验无关。但今天的经济学研究己经开拓出新的领域实验经济学。如今,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己经成为经济学中最有活力的领域,正是由于在这一领域的突出成就,被称为实验经济学之父的弗农史密斯与创立决策学中前景理论的经济学家丹尼尔.卡涅曼分享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金。实验经济学现阶段己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分支,2002年弗农.史密斯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标志着实验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己步入主流经济学舞台。起初,人们希望借助在课堂上做实验的方式更加形象易懂地向本科生或研究生讲授抽象乏味的经济学理论。随着实验基数的增大,人们发现大量的经济学理论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研究队伍逐渐扩大,扩散到个人决策实验、市场实验以及博弈实验,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主流经济学杂志不断刊登有关实验论文,实验经济专刊、专著和论文集等相继出版,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就充分说明了世人对实验经济学的重视。

1931年,瑟斯通使用系力学研究中通用的实验技术,探讨关于偏好的无差异曲线是否确切地代表了个人的选择行为,由此揭开了经济学实验的序幕。1948年,著名经济学家E.张伯伦在哈佛大学创造了第一个课堂市场实验,用以验证市场的不完全性。20世纪50年代,张伯伦教授的学生弗农史密斯( Vernon Smith)在自己的工作中大量运用实验来引导自己的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进行学习,并且同时验证经济学理论。在我国,金雪军教授在2003年向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申报了经济学教学案例与案例实验室建设项目,成立了实验经济学研究项目小组,建立了经济学实验室并且编写了一套经济学教学案例丛书。2005年以来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的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并尝试运用经济学课堂实验教学方法,学院的教师与研究生共同翻译奥西多C.伯格斯特龙和约翰H.米勒合著的《Experiments with Economic Principles》来帮助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2008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建立实验经济学实验室,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

二、经济学实验的运用完全竞争市场均衡实验

笔者尝试运用经济学家查尔斯.A.霍尔特曾在自己课堂上所做的一个实验,运用需求与供给理论在竞争市场中展开口头双向拍卖,进行课堂实验,以此验证经济学实验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学生为实验者,分别扮演需求方与供给方,双方在市场中口头叫价,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市场,再现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神奇力量。此次实验参与人员共24人(4名实验工作人员,20名实验参与者),20名实验参与者中10名同学扮演商品的买入方,10名同学担当商品的卖出方,想象买卖双方通过买卖圆珠笔来赚取利润。买入方的同学每人会得到一张红色手牌(红桃或方块),手牌上的数字代表每单位商品对应的价值;卖出方的同学每人会得到一张黑色的手牌(黑桃或梅花),手牌上的数字代表每单位该商品的成本。实验开始后,买卖双方开始报价和出价,报价出价应当遵守以下规则:1.报价必须是0. 5的倍数。2.买入方的出价应小于手牌数字,叫价同时要大于己有的商品出价。3.卖出方的要价应大于手牌数字。实验共分3个阶段,每阶段5轮,完成15次的交易后进行数据统计,依据数据完成供给与需求曲线。依据曲线进行解说:在教室中有众多的实验参与者,现试想将整个市场扩大开来,有更多的需求者供给者。实验中,可以感受到自身在交易时被动地接受市场己经给出的价格,如想要在交易中有利可图只能被动接受由市场决定的价格。在虚拟的市场中,如有学生在交易中途退出竞拍,或又有学生加入竞拍,不会影响正常交易,不会因为加入或者退出新的交易者而使交易无法进行下去,这说明虚拟市场是完全自由的市场。实验中所想象的是圆珠笔买卖市场,商品具有同质性和替代性,故虚拟的完全竞争市场中同类商品可进行互换。在我们实验的过程中,买方和卖方通过口头喊价的方式报价能够自由活动且没有任何交易限制,商品信息、交易人员、价格完全无阻碍自由流动,使得实验所得数据具有参考性和真实性,真实地反映出需求与供给的规律,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实验而总结出有关完全竞争市场的相关特点。

三、经验总结与启发

在整个实验中可以发现,实验教学方法不但让学生们摆脱了以往学习经济学理论的枯燥感,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利用经济学原理来思考身边周围事物的兴趣,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思考问题的主动性。此次实验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这一知识要点,而且在学习知识点的同时利用实验本身具有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积极性,笔者认为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不但要教授学生学习知识内容以及运用所学,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在本次实验中进行观察总结,可以发现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运用能力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

当然实验教学也有它的不足之处,首先,由于前人较少运用实验教学此种方式进行授课与教学,所以实验教学相关教案以及具体操作过程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导致实验前的每一步准备工作都很重要,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考虑到每一种突发状况以及解决方法,这关系到授课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次,一般教学方法都是按照课时进行安排,具体的时间完成具体教学任务,但实验教学具有其特殊性,授课过程中任何问题都将影响到教学安排,所以在实验前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实验规则很重要。但在熟悉规则的同时又不能因为教师的解说而影响实验结果,这一点关系到实验的真实性,把握好解说的度很重要,对于教师自身的能力有较高要求。再次是,实验方法授课的活动性很大,对于课堂秩序有很大挑战,要使得学生能够自如地进行实验,但同时不能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在这一点上对教师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每件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实验教学也是如此。实验教学虽然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但对教师的专业、组织等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通过本次实验案例得到相关启示如下:

1.在实验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提前阅读大量相关案例和相关知识,编写适合于授课班级的详细教案。

2.实验前提前热身,使学生能够对实验规则有更好的理解。

3.把握好课堂秩序,既不能因为秩序的管理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因为秩序的混乱而影响课堂质量。

4.实验后的总结至关重要,是整堂课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因为实验的不确定性,建议多准备几个方案,以备不时之需。

推荐阅读:

  西方经济学理论对就业保障制度的影响

  基于能力本位观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研究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平台的探索

  股票类经济论文

  试论新制度经济学的市场观

  分析经济危机、世界市场与确证社会主义的合理性

经济学教学中经济学实验的运用.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小组合作学习化学实验论文

小组合作学习化学实验论文,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一)学习目标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内容,合理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容易掌握的可一笔带过,难度较大的要细分。本节课的目标有两个,一是熟悉CO2的物理化学性质,二是掌握制取CO2的方法,并能够独立操作完成实验。重点在于CO2的性质以及与其他元素及物质的反应,难点

理工论文2023-01-18

浅析碳纳米管的光化学活性研究论文

浅析碳纳米管的光化学活性研究论文,纳米材料指至少在一个维度上其结构单元尺寸在1 ~ 100 nm 范围内的材料. 随着人类对分子操控技术的掌握,越来越多的纳米材料被人类合成,如富勒烯、碳纳米管,二硫化钨、二硫化钛等. 其中碳原子独特的杂化性质和碳结构对操作条件的敏感性使其比其它许多无机材料更容易裁剪控制. 基态碳轨道构

理工论文2023-01-18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的困境和对策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的困境和对策, 探究式学习不是惟一的学习方式,也不是任何情况下最好的学习方式,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的困境探究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笔者通过调查、访谈、课堂观察,总结了化学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存在的困境:科学探究受到制约,科学探究程序化,科学探究形式化,科

理工论文2023-01-18

提高化学中考实验题得分的策略论文

提高化学中考实验题得分的策略论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中考实验题必不可少的,做好实验题是学生取得高分的一个重要保证。如何提高实验题的解题正确率值得每个老师仔细琢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以每年的中考中实验题是必不可少的,做好实验题对学生中考取得好的成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我觉得提高

理工论文2023-01-18

球形纳米氧化锆的模板法制备技术

球形纳米氧化锆的模板法制备技术, 氧化锆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和功能材料,它具有非常优异的物理及化学性质,以下是小编搜集的一篇探究氧化锆模板法制备技术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1引言 氧化锆的高温稳定性和隔热性最适合做陶瓷涂层和高温零部件,他特殊的晶体结构使之成为重要的电子材料[2].而陶瓷材料的优越性能依

理工论文2023-01-18

重视培养学生解化学简答题的能力论文

重视培养学生解化学简答题的能力论文,简答题是近年化学高考中常出现的题型。它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准确性,思维的完整性,推理的严密性和表述的条理性。近几年化学高考题中简答题的分值占到10%左右,在总分值中已占有一定的份量。简答题看起来似乎不难,但要准确回答确不易,学生多感到有力无处使,造成失分较多。  学生在简答题

理工论文202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