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塑纸剪贴画美术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2-08-06 17:08:0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投稿 下载doxc

吹塑纸剪贴画美术教学设计(合集13篇)由“i乐德范文网”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吹塑纸剪贴画美术教学设计,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吹塑纸剪贴画美术教学设计

吹塑纸剪贴画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吹塑纸剪贴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吹塑纸剪贴画的步骤方法

难点:内容新颖,制作精致,装饰美观

教学准备:

吹塑纸、剪刀、胶水、铅笔

教学过程:

一:感受体验,导入新课

1:感受吹塑纸的特点,学生讨论、归纳

2:师小结:吹塑纸材质较软、可以进行剪刻

3:板书课题

二:欣赏、分析范作,启发创作思维

1:出示范作,学生欣赏、分析

提问:这幅吹塑纸剪贴画与其它画有什么区别?

小结:纹理美

2:欣赏教材中的范作

提问:教材中几幅作品分别贴画了什么内容?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这几幅作品构图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内容广泛,可以多方面选材,构图饱满,纹理刻画细致、美观。

三;演示制作方法步骤

1:剪形

要求剪形时不能剪得过于琐碎,先剪大面积的'形,再剪小块形,剪的时候尽可能做到线条流畅。

2:刻画

用铅笔在剪下的形上添画装饰线条,使形更加具有装饰性,更加美观,在刻画时,力度要掌握好,太轻纹理会不清晰,过重会把纸画破。

3:粘贴

粘贴时胶水要均匀,先贴大块、主要的形,再贴小的形,粘贴时要考虑构图和布局,切忌太散、太乱,要紧凑。

四:学生练习,教师行间指导

五:课堂小结,作业展示欣赏

篇2:剪贴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在实践中掌握布贴画的制作方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有所提高。

2、在劳动创造中要有合作、环保、安全、竞争等意识。

3、感受劳动创造美的愉悦心情。

教学重点:

1、在制作中掌握布贴画的制作方法。

2、多种技术意识的渗透。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所提高?

重点突破方案:布贴画的制作方法是:设计-----复印------选料、剪裁-----粘贴。可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探究制作方法;师生合作示范制作方法;学生集体或个人运用制作方法进行创作。

多种技术意识的渗透。创新意识的渗透,要求设计图样时要与众不同,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养成动脑筋的习惯。环保意识的渗透,要求把边角料、无用物装进准备好“方便袋”里。合作意识的渗透,集体创作要有合作意识。安全意识的渗透,在使用剪刀时的安全提示。竞争意识的渗透,创新杯、环保杯、安全杯、巧手杯的评选活动。

设计理念:

1、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医学生活的直接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易操作性学习为特征,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实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2、探索性: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检验成果。实践性:做中学。行动遇到困难时便不能不思考,细想贯通便取得了真知识,运用真知识以行动,便走上了创新路。

3、作品评价:重在对运用、创造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如:模仿----娴熟----灵活-----独特-----综合。重在对训练过程进行评价。因为训练过程作为学生的一种体验,猪不会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格潜移默化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从长远角度看,可能比出一些作品更可贵。因此,要想方设法记录学生的活动过程,可以使教师的直接观察,可以使学生的互相观察,也可以是小组活动的记载。

教学流程:

学生在歌曲《校园的早晨》中步入教室。

一、 导入新课:

1、 刚才呀,同学们伴随着优美动听的校园歌曲来到了教室,听着舒服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咱们学校也栽种了小树,我们可要爱护他们呀!

2、 校园生活可真是丰富多彩!这不,咱们学校将要举行“艺术文化节”其中要有剪贴画展览。那么,什么是剪贴画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播放课件)

剪贴画是一种特殊的画,和真正的绘画不一样,不用笔和颜色,而是用各种材料粘贴而成的。这些材料有大都是日常生活中废弃的东西,所以有人称剪贴画是“环保艺术品”

3、 废弃的物品中蕴藏着美,但要靠劳动来创造。今天就请开动你们智慧的头脑,东起你们灵巧的双手,用布贴画的形式来把美丽的景色描绘,来把美好的心愿表达。

二 学习制作方法

1、老师这里有几幅布贴画,发给各小组,请同学们研究研究他们,想一想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是怎样做成的?

2、看一看所需工具材料带起了没有?

3、接下来我们就以一幅《可爱的小女孩》布贴画作品,来学习布贴画的制作过程。

第一步:设计。在白纸上画出腰间贴的图案。(出示图案)

第二步:复印。用复写纸将图案(轮廓线)印在底布上,注意底布要和画稿一样大小、可以将画稿与底布固定一下以防各部分错位。

第三步:选料、剪裁。选料很重要,要根据图案的需要选择大小、颜色、图案合适的小布块。用复写纸把图案各部分的轮廓印在布料上,再剪下来。

这一步,我在讲台上操作,同学们肯定看不清楚,请看大屏幕。

第四步:粘贴。按一定的顺序在底布上贴画。

4、 除了用布片粘贴画面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装饰画面?

一幅布贴画作品就完成了,你们想试试吗?

三、 学生创作

1、 师:先想一想你准备设计什么图案来表达思想?也许,你有个好朋友是个读书迷,你就画一幅阶梯形状的书籍图吧,他肯定喜欢。也许,你的亲戚要乔迁新居还缺少装饰,你就送他一个还挂着绿叶的红苹果吧。也许,你的父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你多心疼呀,你就冲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吧,可以在旁边写上“滴滴香浓意犹未尽”。也许你对老师的培育感念不已,那就画一颗红心插上天使的翅膀,在一旁写上“师恩难忘!”……

你想好了吗?

2、 接下来,你可以个人制作,也可以几个人合作。

在制作的时候呀,你还会遇到很多问题,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我们设有创新奖。剪裁时,要注意安全,见到不用时要放好,安全杯也在等你拿。既然是艺术品更要求做巧,看谁的手追最巧。在创作时,要讲究卫生,把剑下来的边角料放在方便袋里。

成立评审委员会。你来巡视谁的设计最有创意,你却看谁的手最巧,看哪组制作的场地最干净?

四、 评价作品

1、 同学们的创作都已有结果,请评委宣布评选结果、并颁发奖杯发奖杯。

2、 四樽奖杯都已经被同学们捧回,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为同学们的精彩表示祝贺。

五、 谈感受

在掌声中,你是否感受颇多。谈谈你的收获。

六、 这节课我们用废旧的布料巧妙地设计,灵巧的双手展示了布贴画的艺术之美,其实呀,用其他材料也可以制作出漂亮的贴画,那就让我们动手试试吧,期待着我们的艺术节能有更多的剪贴画作品呈现。

篇3:吹塑纸版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了解吹塑纸版画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运用吹塑纸版画的技法创造一幅有趣的版画作品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学习版画的兴趣,学会动脑动手

教学准备:

课件、2B铅笔、吹塑纸、水粉颜料、卡纸、水彩笔、夹子、排笔等。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教师出示吹塑纸,让幼儿摸一摸猜一猜,总结吹塑纸特性。

2、幼儿欣赏教师范画(出示范画)。

3、提问。

看一看、摸一摸手中的作品,你知道这些画是怎么画的吗?两幅画之间作比较,你发现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时在课件中出示两幅作品进行对比,请幼儿回答)

过渡语:老师是怎么画出图案相同、色彩不同的画的?这种画法叫做“吹塑纸版画”。

二、讲授新知

1、什么是吹塑纸版画?(出示课件,并请幼儿回答)

用吹塑纸制版,使用坚硬光滑的笔头在吹塑纸上刻出凹痕,再涂上颜料转印在卡纸上。这种版画形式的材料很一般,步骤也很简单,但印出来的效果很好。

2、版画的种类

木刻版画、铜版画、石版画、纸版画

3、吹塑纸版画的特点

吹塑纸轻而有一定厚度,便于刻制。表现力丰富、色彩鲜艳厚重、对比强烈、效果独特、一版多印。

4、引入吹塑纸版画的印制方法。

水粉颜料印制的,称水粉印吹塑纸版画

5、制作吹塑纸版画的工具材料。

吹塑纸、彩色卡纸、水粉颜料、铅笔、圆珠笔、毛笔、排笔、调色盘、夹子等等。

三、演示制作步骤

1、起画稿,用吹塑纸制底版,首先不能直接在吹塑纸上刻画,可先拿铅笔在吹塑纸上轻轻地起稿,等形画准了,构图等合适了,再进行下一步(因为用水彩笔画在吹塑纸上容易修改),吹塑纸版画适合表现粗犷一些的内容,要求构图不要太复杂。

2、刻画制底版,拿圆珠笔在吹塑纸上刻,绘画铅笔,笔头可粗一些,不易把吹塑纸划破,形成的凹糟清晰。因吹塑纸本身对笔的刻画过程有阻力,有断、有连,所以刻出的线条顿挫有味且线条粗犷。尽量刻制得深些,拓印出来的线条才能显得粗实、清晰。刻完后要仔细检查一遍,看是否有漏刻的地方。

3、固定画纸,裁取比底版稍大一点的彩色纸,覆在底版上,再用夹子夹稳印纸与吹塑纸版的一边,形成翻书状,以便套色准确无误。

4、印制作品

A、固定一端。

B、涂上颜色,颜色不要涂得太多,注意留出轮廓线,颜色要浓要稠。

C、涂好一部分颜色后将画纸盖回版上,在相应的部位用手掌压扫,如印的效果不理想,可以重印。

(注:1、涂色可以一次用沾有一种颜色的笔,将所有的部分一涂好;2、涂一块印一块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涂印。可重复涂印,是画面色彩更加丰富)幼儿动手涂色。

五、课堂小结

针对幼儿在吹塑纸版画印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使幼儿明白,掌握正确的印制方法。

篇4:吹塑纸版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版画的特点,清楚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步骤,掌握制版的方法和印刷方法。

2、通过欣赏、对比、演示、辅导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吹塑纸版画的独特魅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初步认识版画,清楚版画的制作步骤,并完成制版、印刷。

2、学生如何在吹塑纸上刻画。

教学准备:

教学范画、版画资料、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拓印游戏,体验拓印原理引出版画

1、播放小视频:介绍拓印游戏规则。

2、PPT出示不同种类的画让学生快速判断,其中包括版画。

二探究新知

1、了解版画种类、版画历史;

2、认识吹塑纸特点,认识绘制吹塑纸版画刻制工具;

3、学习吹塑纸版画印制方法

活动二、PPT出示版画种类,引导学生分析欣赏不同种类的版画,了解不同颜色的版画。

引出课题《吹塑纸版画》

活动三、引导学生用眼看,用手摸、画的方法,和普通画纸比较有什么不一样。总结吹塑纸特性:它和普通画纸比较,比普通画纸厚、软、有弹性、能用铅笔、筷子、圆珠笔等工具笔划出深浅、粗细不同的线条。

活动四、老师示范版画的完整步骤:1、定稿2、制版3、涂色4、印刷

活动五:分析比较

老师出示两幅范画,引导学生分析,哪一幅效果好,为什么?从主题的创意、线条的合理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3、欣赏巩固

活动一、PPT课件

出示大师吹塑纸版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大师们是怎样运用丰富的线条、点、面等美术基础基础语言表现版画作品的。

活动二、欣赏同龄人用版画表现哪些主题的。

4、学生作业

1、教师启发学生思维:你想要表现什么内容。

2、提出作业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一个表现主题;(2)线条应用丰富,主体物突出。(3)印刷版面颜色流畅、均匀。

3、老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展评

1、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到两名学生的作业上到讲台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根据作业要求去评价。

2、老师出示绘制印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品(刻板时凹痕太浅,印刷时颜色浅,颜色印刷不均匀),引导学生分析。

六、拓展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黑白吹塑纸版画,回家后自己尝试着做一张套色吹塑纸版画。

板书设计:

吹塑纸版画

版画:凹凸吹塑纸版画

制作步骤:定稿制版涂色印刷

篇5:吹塑纸版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版画的特点,清楚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步骤,掌握制版的方法和印刷方法。

2、通过欣赏、对比、演示、辅导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吹塑纸版画的.独特魅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初步认识版画,清楚版画的制作步骤,并完成制版、印刷。

2、学生如何在吹塑纸上刻画。

教学准备:

教学范画、版画资料、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拓印游戏,体验拓印原理引出版画

1、播放小视频:介绍拓印游戏规则。

2、PPT出示不同种类的画让学生快速判断,其中包括版画。

二探究新知

1、了解版画种类、版画历史;

2、认识吹塑纸特点,认识绘制吹塑纸版画刻制工具;

3、学习吹塑纸版画印制方法

活动二、PPT出示版画种类,引导学生分析欣赏不同种类的版画,了解不同颜色的版画。

引出课题《吹塑纸版画》

活动三、引导学生用眼看,用手摸、画的方法,和普通画纸比较有什么不一样。总结吹塑纸特性:它和普通画纸比较,比普通画纸厚、软、有弹性、能用铅笔、筷子、圆珠笔等工具笔划出深浅、粗细不同的线条。

活动四、老师示范版画的完整步骤:1、定稿2、制版3、涂色4、印刷

活动五:分析比较

老师出示两幅范画,引导学生分析,哪一幅效果好,为什么?从主题的创意、线条的合理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3、欣赏巩固

活动一、PPT课件

出示大师吹塑纸版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大师们是怎样运用丰富的线条、点、面等美术基础基础语言表现版画作品的。

活动二、欣赏同龄人用版画表现哪些主题的。

4、学生作业

1、教师启发学生思维:你想要表现什么内容。

2、提出作业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一个表现主题;(2)线条应用丰富,主体物突出。(3)印刷版面颜色流畅、均匀。

3、老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展评

1、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到两名学生的作业上到讲台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根据作业要求去评价。

2、老师出示绘制印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品(刻板时凹痕太浅,印刷时颜色浅,颜色印刷不均匀),引导学生分析。

六、拓展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黑白吹塑纸版画,回家后自己尝试着做一张套色吹塑纸版画。

板书设计:

篇6:《美术的染纸》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染纸就是将吸水纸用折叠、绞夹、孔卷、搓、捏皱等方法进行加工,并通过点、渍、接等方法上色而形成纹样的一种表现方法。它工具简单,制作方便,色彩鲜艳,纹样千变万化,可以长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慨要:

1、认识染纸的特点;

2、纸的折法;

3、染法;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给学生创设表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条件。

2.了解染纸特点,初步掌握点染方法。

3.学会不同的折叠方法,掌握单色和多色染制方法,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作业要求:

1.每人四幅不同折法,不同色彩的染法。

2.点染时胆子要大,心要细,每染完一张,要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改进。

3.折纸、剪纸可以自己设计花样。

教学重点:不同的折叠方法和染制方法。

教学难点:多色染制与空白处理。

教学准备:扎染的连衣裙、围巾、生宣纸、彩色墨水、各种染纸作品、乐曲《春江花月夜》。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秩序,安排好学习用具。

二、引题激情3分钟)

(上课时教师身穿黄4534535aaa色扎染的衣服)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穿了什么样的衣服,(让学生观看裙子上的图案)这种图案是用扎染的方法做出来的,就是把布上需要有图案的这一部分用绳子扎起来放在颜色里一染就形成了这样的图案。

你们还熟悉哪些扎染产品?

生:衣服、围巾等。(教师拿出扎染围巾让学生看)

师:扎染的运用很广泛,除了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还有背包、领带、桌布等都用了扎染的方法。

(从身边生活用品入手,引出新课,既接近儿童生活,又亲切自然,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师:扎染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手工印染工艺。最初人们不小心将纸的一部分弄上了颜色,开始很懊恼,后来发现被染的纸很好看,便开始了多种多样的染纸方法的试验,在试验中,人们发明了扎染。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和扎染很相像的图案表现--美丽的染纸。

三、讲授新知:(10分钟)

板书:美丽的染纸

师打开范作品让大家看),这些染纸图案纹样复杂、色彩亮丽、图案优美,但制作起来非常简单,只要大家掌握好它的特点,就很容易染出来。

老师出示几十幅风格各异,色彩绚丽的染纸作品,给学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和美的享受,极大地调动了儿童的学习兴趣。

1.观察认识:

教师:拿出一张事先折好的米字格纸,打开来,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形状,再演示米字格折法(二次对折、三次折、对角折),出示折纸方法示意图。

师:为了染出的图形均匀,用一只大铁夹夹紧,再用手挤,捏挤的作用是节省颜料,并能染得透。老师把三角形的每个角分别浸入颜色之中,这叫浸染法。用毛笔点上去,叫做点染法。在染过色的地方蘸上水或酒精,并立即用抹布或吸水纸吸去多余的颜色,叫冲染法。还有一种和它相反的方法,即在淡色的地方再染上颜色,叫浓破淡法。每张纸注意留出部分细小的地方不染色,形成空白,画面就更好看。

(在演示中,突出折叠方法和几种染制方法这一重点,在后面的练习中将突破“留白”这一难点)

2.尝试理解:

师:请同学拿出一张纸,刚才老师是怎样折米字格的?

生:二次对折,三次折、对角折。

师:对。现在我们折的这种米字格是染纸中最常见的一种折叠方式,另外还有田字格、辐射法、折扇法、任意法及揉纸法、卷云法等,大家还可以动脑筋想出其他的折法。(投影仪演示折纸的几种方法)

在学生折纸的过程中,发挥其创造力,进一步调动学生求异创新的主动性。

在学习染纸之前,教师带领学生回忆其过程和染法,同时板书:折、夹、挤、染、展开。染法:冲染、浸染、浓破淡。

在学生折纸时,提醒学生注意夹子的角度、位置、面积的大小、色调的深浅及留出空白的地方。同时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此曲典雅大方,有一种古典美,听来给人一种协调和谐的感觉。

3.自我评价:(2分钟)

师:展示优秀作业12幅。刚才同学们染的.第一张作业很不错,就像江南一带的蓝印花布一样漂亮。我们应该在染的过程中胆大心细,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改进。

4.想象创造8分钟)

我们还可以在同一张作品中染上几种颜色,使画面更加绚丽多彩,在染过单色之后,再学习多色染法,这样的过渡学生易于接受,难度也降低了。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人人都全身贯注、十分认真和努力,作业打开之前,大家都屏住了呼吸,一旦打开便非常兴奋和激动。

5.深入研究:(5分钟)

师:同学们,这样美丽的染纸,到这儿是不是就结束了,它们还可以做什么?

生:可以先剪纸再染。

师:对,只要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就会制做出更加独具特色的作品来。这些都是老师利用染纸作业加工的工艺品。

各种形式的时装14幅,风景画、蝴蝶画、花瓶等装饰画若干幅。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使单一的染纸变得非常丰富。

四、小结(2分钟)

1.总结本课内容要点。

2.老师为作业优秀的同学发奖--奖品是用染纸作业制成的书签。

板书: 美术的染纸

制作过程:折、夹、挤、染、展开。

染 法:浸染、点染、冲染、浓破淡。

篇7:《纸》教学设计

教材说明: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了解纸的发明和纸的发展,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研究,并能运用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3、培养学生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提高与人合作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纸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材料,小组合作实验,探究不同纸的特点。

教学准备:各种不同的纸、放大镜、滴管、红墨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纸,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一天当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纸?用的是什么不同的纸?

(早上吃完早饭用面纸擦嘴,上厕所用卫生纸,打印文件要用到白纸,到学校写作业用的作业本,上美术课画画用卡纸,手工制作要用蜡光纸,硬纸,写毛笔字要用到宣纸……)

【这个环节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纸,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让学生认识到节约用纸是一种美德。】

师:看来我们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纸,那你知道造纸术是谁发明的吗?

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

【在这儿要提醒学生:蔡伦发明的是一种造纸术而不是纸,是他改进了造纸的工艺和材料,以免学生受到错误说法的缪传影响。】

二、亲自动手,探究新知。

1、提问:随着科技的进步,纸的品种越来越多,用途也越来越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纸?它们都有什么用途?

2、学生分组讨论,说出自己的生活经验。

3、师:课前,老师收集了各种不同的纸,给每一小组发了一份,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都是什么纸?有什么用处?然后在小组里介绍给大家,也可以介绍老师没有准备的纸,看谁知道得多。(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师:同学们知道的纸真不少,这些纸到底有哪些不同呢?大家仔细观察后说一说。

学生汇报

小结: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看、摸、折.....都是科学观察的好方法。

4、具体研究纸的性质:

师:纸有很多有趣的性质:同一张纸从纵向、横向的结实程度是不一样的;纸的表面看上去十分光滑,放大镜下却是另一番景象;有的纸吸水性强,有的吸水性弱……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研究纸的性质。

实验研究:

(1)、不同方向纸的结实程度实验。

把报纸按纵向、横向裁下两条长宽一样的纸条,把裁下的纸条对折后相互勾住,两个人拉一拉,你有什么发现?再换一张其他的纸重复上面的实验。

【把一种纸横撕、竖撕后拉一拉,感觉其中结实程度的不同,这是一个从新的角度来认识纸的某种特性的活动,意在引导学生对常见的事物不只做表面性的研究,要发挥想象力去发现那些意想不到的特点。由于生产工艺的改进,现在很多纸在纵向、横向上的牢固差异不大,而一些生产工艺较为传统的纸差异较大,如毛边纸、宣纸、草纸、卷筒纸。】

(2)、用显微镜观察纸。

师:纸的吸水性跟纸的紧密度有关,撕开纸用放大镜看纸的纤维疏密程度。

将放大镜分发给学生,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纸的表面和撕开后纸的毛边,并描述出自己看到的样子。

【放大镜下纸的毛边,有的疏松,有的`细密。要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吸水性实验。

学生动手小心地将有颜色的水在每种纸的中央滴一滴,观察哪种纸上的颜色扩散得最快或最慢。

讨论:滴水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要注意这些问题?

【这个环节要注重方法的指导,滴水的多少要相同,这暗含着实验时条件的控制。教师应让学生意识到差异实验的原则。】

(4)、透明度实验。

把几种纸分别对着光亮看一看,比较哪种纸的透明度好。

拓展:想一想:你还有其他检验纸的吸水性和透明度的方法吗?

学生认真填写实验记录单。

三、了解造纸的过程。

(1)、谈话:大多数纸的主要原料来自木材,废纸、稻草、旧棉布等也可以造纸,为了保护木材资源,我们要注意节约用纸。

(2)、课件播放造纸的过程:砍伐树木→剥去树皮→将木头切成小片→将木片煮烂成浆→搅拌纸浆→漂白纸浆→沥干水分→烘干水分后压成纸张。

(3)、教师介绍其他纸的知识。

【学生对纸的生产过程不熟悉,教师利用课件展现纸的生产过程,让学生在惊叹之余充分意识到节约用纸就是在保护环境。】

四、了解纸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

(1)、师:自从人类发明了纸,它的用途就越来越广泛,可是纸张发明之前人们是用什么来书写的呢?(看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书写材料的发展历史与变革。)

(2)、师:自从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后人根据不同的需求又创造了不同的纸,随着用纸量的增加,会发生什么问题?

(3)、学生交流想法。(一是树木被大量砍伐后影响环境质量,而是造纸厂的污水污染了河流)

(4)、思考:我们该怎么办?

(5)、畅想一下未来的纸是什么样的?会是用什么原料做的?

课后反思:

《纸》一课主要根据纸有各种各样,每一种纸有不同的特点,让学生明白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用途。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学科学,自主探究、设计实验、实验方法等能力还刚起步,所以要求不能太高,在对比实验中要求水一样多,要同时滴水,纸要一样大等。对于餐巾纸与白纸的吸水性实验是非常明显的,用不着这样严格的要求,只需想出用比较的方法来了解餐巾纸的吸水性就行了。整堂课使他们始终处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表现自然非常积极,兴趣也非常浓厚。我觉得这样的设计还是比较适合三年级的。

篇8:小学美术第八册《染纸》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了解染纸艺术,初步掌握染纸的特点。

2、技能目标:掌握不同的折叠方法和染纸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同学发明思维的发展,提高同学的动手能力,提高同学对染纸艺术的兴趣,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习不同的折叠方法和染纸方法。

教学难点:染纸时颜色搭配和多种染纸方法的使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互动:

师:瞧,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出示扎染服装)

师:同学们能看出这件衣服的花纹有什么特点吗?(生:好象是染上去的)

师:你的眼力可真不错!确实是染的,你在生活中还见过这样的物品吗?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这样的生活用品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展示)

2、作品对比:

教师出示染纸作品

师:同学们,你们瞧它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吗?(生:资料不同,但都是染的。)

师:不同的'只是资料,其实染的方法都是相似的。

同学们喜欢染纸作品吗? 为什么?想不想也做出这样的作品呢?

导入新课: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染纸吧!

教师出示板书:染纸

二、实验(了解宣纸特性,弄清染纸原理)

1、小组操作实验:

师:染纸用什么纸才合适呢?是不是什么纸都可以呢?

师:让我们用实验来证明吧!

小组用颜料水在各种纸上做实验。

2、生观察并小结:宣纸和餐巾纸有吸水性强的特点,因此就可以给它们染上各种颜色,制作出精美的染纸来。

三、掌握染纸的过程和染的方法

1、了解染纸的过程:

⑴、猜想染纸过程

师:同学们知道染纸是怎么制成的吗?你猜可能是怎样的呢?(生:是折叠后染的)

⑵、师生一起操作,验证猜想

过程一:教师请同学跟自身一样,将纸横竖对折四次,不要打开。

过程二:请同学将折好的纸的随便哪一个角浸入彩色墨水中,并观察有何现象发生?

(墨水迅速沿着纸角往上跑)

过程三:小心将纸打开,观察是否染出了有规律的图案

(在纸上是出现了有规律的小点图案)

总结染纸的方法:先折后染。

并对猜想的同学给予奖励,教师出示板书:先折后染。

2、学习各种染的方法,解决教学难点之一:

⑴、浸染法

师:刚刚我们通过浸的方法给纸染上了颜色,请同学们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吧。

同学总结,出示板书:浸染法

⑵、滴染法

师:我们再来用一种方法染。

(教师师范:操作滴染法,将彩色墨水直接滴在折好的纸上,并将纸进行挤和捏)

考虑:为何要挤、捏(为了将颜色尽快的染进去)

同学尝试操作。

师:我们再给这种方法也取个名字吧。

同学总结,教师出示板书:滴染法

⑶、点染法

请同学考虑还有哪些给纸染色的方法。

同学尝试用毛笔涂点。

考虑为何有的地方染到了色,有的地方没有染到色?

生:(总结原因)一、纸太厚;二、毛笔里含的彩色墨水少

小结:此法适合染折叠次数较少的纸,染时笔里要蘸满色和水(板书:点染法)

⑷、小结:必需将纸染透可适当补染,(板书:透)这样才干染得好!

(组织同学寻找原因,巩固教学效果)

3、学习色块搭配的方法:

⑴、掌握多种颜色的搭配方法

课件展示染纸作品,请同学考虑:要制作漂亮的染纸作品,色彩该怎么搭配?

小结:大小色块搭配、各种颜色搭配、深浅搭配等等

师生操作修改作品并展示。

⑵、欣赏体验染纸特色之一:五彩斑斓

夸夸作品,小结彩色染纸特点:五彩斑斓、色色具全、五彩缤纷等等

⑶、欣赏体验染纸的又一风格:质朴明快

出示用多种折法染出的单色染纸的作品,请同学欣赏比较

小结:单色染纸朴素简洁,具有清新明快之美,简介单色染纸的方法。

4、掌握制作染纸所用不同的折法:

⑴、欣赏比较,尝试新式折法

师:你们看这些作品各不相同,除了颜色搭配不同以外,还有那些不同?

生:折法不同。

师:你能怎样折?

小组尝试,并说说自身组发明了几种折法。

⑵、总结常见的折法

平行折、辐射折、米字折、揉纸折等

总结:不同的折法回带来不同的制作效果。

四、同学活动,教师辅导

1、同学进行染纸,鼓励同学用不同的折叠和印染方法,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2、提醒同学运用不同色块的搭配方法

五、作品展评

1、作品展示:在教室里拉好的绳子,将染纸作品在绳子上展示。

2、作品讲评:先让同学自评(自身认为自身做的怎样),然后让同学互评(选一选自身喜欢的作品),最后由教师点评(褒扬有创意的作品,鼓励大多数)。

六、课后拓展

考虑:染纸有何用途?

欣赏:用染纸制作的剪纸、剪贴画、折纸作品等,引导同学在课后尝试制作。

篇9:《纸》的教学设计

《纸》的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会认十九个生字,写好十个字。

2.了解“便宜、质量、方便、自豪”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句。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了解纸的发展过程,了解到纸的发明是我国古代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材赏析

《纸》这篇课文以母女对话的形式讲述了纸的发展过程。小丽在影片中看到,“古时候的书是用竹片做的”,感到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通过妈妈耐心地回答,使小丽知道纸的产生由来。由此激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纸的产生过程本来是一个说明性很强的话题,这篇课文以女儿提问妈妈回答的方式轻松的表述出来。

在纸发明以前,我国古人曾用过多种物质来做书写材料,“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青铜器、石头等上面”,后来又把字写在竹片、丝织品上,显然竹片、丝织品比甲骨等适用,但它们也有不足之处。“竹片那么重,带着它多不方便哪”,丝绸倒是轻便,可价钱太贵了,“一般人用不起”。经过千百年的探索、实践,我们的祖先发明了造纸术,到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发明了一种便利的书写材料,这就是“纸”。纸的材料来源丰富,生产方法也比较容易,造纸生产得到发展,从而不只是皇家贵族有纸用,劳动人民也有了足够的纸张,“用纸的人多了起来”。纸的发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引以为自豪的,后来传到国外,在国际上的影响非常大。“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准备各种纸的实物,了解纸的用途,了解新型纸。

2.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二)可以采用不同方式激趣导入,如:

1.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纸,读书、写字、看报,作画……你知道它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吗?

2.看课件画面:

(大意:西汉时,文学家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奏章,用了三千多根竹片,由两个武士抬进宫中,汉武帝看了两个多月才看完。)

(三)自主读文、识字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想办法认识这些字,读准字音。

注意纠正字音:

“便”在“方便”一词中读“biàn”,在“便宜”一词中读“pián”。

“了”在“了不起”一词中读“liǎo”。

“重”在文中读为“zhòn馈保通过组词的办法区别两个字音。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趣味识字,调动学生认字的兴趣。

3.写字指导:

骨:上半部分代表“骨架”,要写的刚健有力,有支撑感;下半部分代表“血肉”,注意“月”的撇变成竖。

(可以这样记“骨”字:张口不封口,拐棍朝里走,安上秃宝盖,下月不能丢。)

钱:左右结构,右边“戋”两短横从竖中线起笔,略向上倾斜,写在右上半格,斜钩要拉长。

便:左右结构,右边“更”首横略短,第六笔长撇顶在横中,直穿“曰”后撇向左下方,最后捺伸到“曰”的左下方,取平势斜向右下。

品:由三个“口”组成,下面两个口分写在竖中线两侧,托住上面的一个口,整体形状为“△”

龟:注意“曰”要写的扁宽一些,最后一笔竖弯钩的竖略在中线左边一点儿。

价:第五笔撇起笔在竖中线上,不要写成竖。

纸:最后一笔斜钩要写舒展些。

汉、术两个字笔画较少,要写得舒展些。

(四)吸纳信息、整理信息,理解课文内容

1.认真阅读,吸收信息。

(1)整体感知:本文的'表达方式为对话,根据课文特点可以把分角色朗读作为整体感知层次的阅读方式。适时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2)在学生熟读课文,掌握课文信息之后可以通过各种检查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如:给出关键词,打乱顺序,让学生重新排列,体会纸的发展过程,从中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竹片、丝织品、龟甲和兽骨、纸

2.制作积累卡,整理信息。

可以启发学生回忆作资料卡片的方法,然后把从本文中吸收的信息加以整理,以资料卡片的方式积累下来。

(五)激发情感,指导朗读

蔡伦通过努力改革了造纸术,造出了又便宜质量又好的纸,这是中国人的骄傲,是中国人的自豪,读第5自然段末尾及第6自然段时,感情要饱满,要读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六)拓展活动

1.说说纸有哪些用途?现在又发明了哪些新型纸?

2.把学生在课前查找的有关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资料作以交流,从中再次深化民族自豪感。

篇10:《半张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认识情节与结构在概念和功能上的差异。

2、赏析小说的精妙结构,了解“生活的横断面”这一小说结构方式的特点

【教学重点】

对小说结构的把握及拓展分析。

【教学难点】

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询问了解学生预习感受,引出作者介绍。

1936年,瑞典学院的评奖委员和院士们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美国著名的现代剧作家,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者尤金奥尼尔。他在“受奖演说”中高度评价了瑞典剧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对他的影响:“我的工作受惠于一切现代戏剧家中最伟大的天才——你们的奥古斯特斯特林堡。”

作者相关知识:瑞典剧作家。代表作有戏剧《朱丽小姐》《到大马士革去》《一出梦的戏剧》《鬼魂奏鸣曲》,小说《红房间》等。

二、你能从纸上的内容推测主人公两年的生活经历吗?

“半张纸”其实记载了主人公二年来的生活经历:恋爱――新婚——将为人父――丧妻夭子。你能读出主人公在这四个人生阶段的情感体验吗?

可根据学生的回答追问以下几个问题;

1)问:第三段写的艾丽丝这个名字为什么“最美丽”?

真心相爱,三个字充满了浓浓的爱意。流露出相恋时的甜蜜。

2)新婚后的蜜月生活如何?

新婚非常幸福。讨论分析“常”“最”“静静地”“沉醉”:“常”写他们可以经常去看戏,长久地停留在幸福之中;“最”字突出了那时主人公的幸福;“静静地”是他们在享受这惬意而幸福的一刻;“沉醉”,沉浸在舞台上神话境域的美及和谐里,醉在这如梦般柔美的爱河中。

3)故事继续发展,发生了什么事情?

需要找女仆来照顾,去药房买药,订消毒牛奶,用电话解决家务事,这些是因为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这个年轻的房客快要当父亲了。内心应该感到喜悦。

再后来发生什么事情?

“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棺材”说明艾丽丝和肚中的孩子都不幸失去了生命。

4)为什么都失去生命了?知道原因吗?假如作者就按照某位同学的推理,清楚明白地告诉大家妻儿的死因,这样好吗?

素描式勾勒方式,点到为止。篇幅虽小,却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

5)年轻房客回忆到这里感受是怎样的?

“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表现出回忆到这一幕人生不幸,悲痛欲绝。

讨论分析“溺死之人”:把自己看成将死之人,体现出对生活的悲观绝望。

总结明确:作者享受过爱情的甜蜜和即将当父亲的喜悦,也承受了妻儿丧亡的不幸。

情感线索为“相爱的甜蜜――蜜月的幸福――为父的喜悦――失亲的悲恸”

三、纸上其他内容分析。

1、纸头上还写了他的工作有怎样的变迁?

银行倒闭,失业,穷困――――后来找到一份新的工作”“手头很宽裕”―――现在,搬出房子,可能意味着生活的困顿。

总结:除了爱情不幸,生活上也起伏不定。

2、纸头上还写到了朋友,这个朋友有什么样的经历?

曾经飞黄腾达,后来穷困潦倒。“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 。

四、主题归纳

1、从刚才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与他工作的变迁,和朋友的盛极而衰,你觉得有和共同点?

明确:学生自由回答,预计能说到此类观点:“人生变幻莫测”“生活总是起伏不定”“人生无常”等。对生活总是变幻不定的,可能给你带来幸福,也可能给你带来痛苦。我们的主人公就经历了从“有”到“无”的变化,而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交替着幸福和痛苦。这才是生活的原生态。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的态度。

2、那么我们的主人公在回顾了这二年的生活后,他是怎样从对待的呢,你能揣摩出他这样选择生活的心理活动吗?

明确:主人公读完这张纸后,“吻”它,“折“好”,“收”在胸前,反而“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快乐的人”。显然,主人公的情感并未消极下去,相反的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尊重和直面现实的生活态度。

心理:他从两年的生活里感悟出,这两年他品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生活本身就是充满许多遗憾的,“有许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所以,相对于这“许多人”,他是多么幸运的呀!人要珍惜“曾经拥有”,把握“现在”,开拓“未来”。这样你的人生将不断地被充实。倘若,你永远停留在这两年,消沉下去,哪怕你活了100岁,你实际的生命长度只有“这两年”。幸福是值得欣喜,痛苦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

出示作者的一段话:

人活着必遭蹂躏。天堂和地狱在他看来并不是虚无的存在,而是都会在现实中得到兑现。当我们欢乐的时候,我们就生活在天堂里;当我们痛苦时,我们就在地狱。但谁又能说痛苦不是另一种欢乐呢?

3、从小说结尾可以看出“年轻房客”是个怎样的人?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1)小说结尾时,主人公收藏起那弥足珍贵的半张纸,“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而是“高高地抬起了头”,告诉我们主人公将以一种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 奋然前行,去开拓新的人生。他勇敢地面对命运,承受人生的一切幸与不幸,在生活面前保持着骄傲与快乐的'姿态,主人公是一位达观而又坚强的人。

(2)启示一:表达了对人世无常、幸福易逝的感叹,但同时又积极地表达了幸福对人生的意义,肯定了人在命运无常之中对幸福的执著追求。幸与不幸,都是生活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既要积极地追求人生的幸福,也要乐观地面对人生的不幸。

(3)启示二:人生的幸与不幸,都只是生活的一个片断一个阶段而已,重要是的学会从中获取经验与启示,得到力量与智慧,以向前看的健康乐观心态走好人生的下一步。对于过去的一切,美好的,我们会珍惜;不幸的,我们任它随时光流逝,更重要的是把握现在拥有的,去开拓更美好的未来。

三、探究小说结构

我们理解了小说主题,那我们回头思考一个问题,“半张纸”有何作用呢呢?

明确:半张纸”的意义——于方寸之地演示了大千世界

《半张纸》以一千五百字的简短篇幅,却涵盖了主人公两年的生活经历,可谓“惜字如金”。 作家却不惜笔墨, 精细地描绘了“半张纸” 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 甚至连纸上的字迹也一一作了说明,,这样, 半张纸便凸现出来, 像电影特写镜头似的强烈地吸引着读者。它是:

(1)年轻房客两分钟内情绪发生转换的关键

(2)结构上贯穿全篇,两年刻骨铭心经历的回忆都是用这张记录了各种电话号码的纸联系起来。作家紧紧围绕半张纸进行布局选材,“半张纸”本身也并无多大意义,重要的是在于揭示主人公头脑中的意识。这种表现手法后来在文艺作品中广泛运用,也就是西方现代文艺中的“意识流”。作家对主人公两年来的一切没有作细致的描写,而是采用意识流的方法,循着“半张纸”上所提供的一个个电话号码的先后顺序作为主人公意识流动的轨迹,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展开情节,推出高潮,收束结尾。

(3)小说的灵魂,深化主题。原本杂乱的回忆,通过这个故事的焦点,巧妙地将人生变迁的喜乐悲愁维系在一起,浓缩的“半张纸”上,杂而不乱,承载起表达主题的任务。

篇11:《半张纸》教学设计

一、导入

由《墙上的斑点》导入。

二、阅读话题内容:

要求学生结合学过的小说来分析结构的内容。

三、分析小说:

1、主题:

写一位刚刚失去妻子和孩子的丈夫在搬离过去的住所之前对生活的一些追忆,表达了对人世无常、幸福易逝的感叹,但同时又积极地表达了幸福对人的意义,肯定了人在命运无常之中对幸福的追求。

这篇小说虽短,主题却比较复杂和微妙。半张纸在作品中,不仅是年轻房客两分钟内情绪发生转换的契机,也对主题的深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主人公未注意到电话机旁墙上的半张纸以前,面对空空的房间,想到就要离开这里,一种人去楼空的失落感袭上心头,他徘徊着,顾盼着,寻觅着,给作品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愁,这种哀愁使主人公决心再也不去回想他在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他决心要忘却这一切。但是,当他发现了这张纸条,取下纸条,只用了两分钟就读完半张纸上的十几个电话号码一一重又度过他一生中的两年之后,作家笔锋陡转,作了这样的描述他拿起这淡黄色的小纸,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此时这张险些丢弃的半张纸,竟成了年轻房客弥足珍重的纪念物。他吻着这淡黄的小纸,实际上是吻着他的爱人和婴儿;是吻着逝去的生活。半张纸给了他那么多的人生欢乐,给了他那么多精神慰藉,他不能抛弃它,不能忘却它,他要把它深藏在心底。他将带着半张纸给他的人生启迪,去开拓新的人生之路。正因为这一个原因,他才能在离开公寓时,不垂头丧气,不徘徊惆怅,而是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这精妙的结尾,不但与开头呼应,而且一扫两分钟前的哀愁,半张纸使得主人公以一种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奋然前行。

2、结构分析:

1)学生分析,师生共同讨论。

2)明确:小说《半张纸》结构艺术的绝妙之处就在于作家紧紧围绕半张纸进行布局选材。作品先以半张纸引出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接着又以半张纸连缀起回忆中一个个生活片段,最后又通过半张纸表现主人公情绪的变化,深化作品的主题。半张纸成了小说中贯穿始终的结构线索,成了小说的灵魂。

作品采用倒叙的手法,通过半张纸被注意,引出了主人公对以往两年间全部悲欢离合的回忆,使得小说的布局别具一格,饶有新意。小说开始于搬家车辆的离去,男主人公被独立留在曾经的家里,作最后的一瞥。作家以哀婉平缓的笔调,描写主人公即将离开这居住两年的房间时的复杂心情:哀婉留恋,若有所失。它给读者造成一个悬念。男主人公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仅仅是如此吗?也许更深的,还是对这里的眷恋,故意找个借口再待一会儿;马上一转,说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连续重复,暗示主人公的故作镇定,这是写浅层心理;接下去,叙述他决定再也不去回想在这里的往事决定一词,更是显露出他心理上的脆弱,如果真的可以不去回想,还需要如此郑重其事地决定吗?往事就像无孔不入的空气,又岂是一个所谓决定能够阻挡得了的;下面,用一个但是,把镜头转向我们更本质的主人公那半张记录电话的纸条。这样简单的几句话,表面上波澜不惊,而内里却意义摇曳,语言非常有层次感。

在只有一千多字的小说中,作家却不惜笔墨,精细地描绘了半张纸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甚至连纸上的字迹也一一作了说明,这样,半张纸便凸现出来,像电影特写镜头似的强烈地吸引着读者。而主人公也被这小小的纸头强烈剌激着,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在这张纸上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因为那上面浓缩了他一生中两年里的最美好的时光。然而爱之愈切,痛之愈深,竟然使他决定要忘却。

3、讨论练习三:

《半张纸》所记述的故事持续了多长时间?这种安排有什么意义?

引导学生理解半张纸作为结构的要点,使得小说的叙述时间和主人公的记忆闪回时间发生较大的交错,从而得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半张纸》所记述的故事从外部而言只持续了几分钟的时间,但是从内部深层而言,持续了两年的时间。这使得人生如梦、人世无常的主题得到有效表达。

四、作业:

1、试用100——300字描述自己最喜爱的一部中长篇小说的结构。

引导:指导学生首先要抓住结构的要点,其次要看它的结构是否依赖情节的力量而构成,还是通过情绪的勾连、材料的组织等来构成。

2、完成练习册的相关内容。

篇12:半张纸教学设计

半张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

2、探究小说结构特点及其在表达主题过程中的作用。

3、拓展鉴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学重点】

对小说结构的把握及拓展分析。

【教学难点】

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法

【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

【教学指导思想】

本单元阅读侧重小说结构问题。结构为表达主题服务,因此理解小说主题是理解结构的基础。因此本节课以赏析小说结构为重点目标,在对主题进行挖掘探索过程中赏析结构妙处。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询问了解学生预习感受,引出作者介绍。

幻灯展示:

1936年,瑞典学院的评奖委员和院士们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美国著名的现代剧作家,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者尤金奥尼尔。他在“受奖演说”中高度评价了瑞典剧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对他的影响:“我的工作受惠于一切现代戏剧家中最伟大的天才——你们的奥古斯特斯特林堡。”

奥尼尔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什么要给予他如此高的评价呢?

二、幻灯展示作者相关知识。

瑞典剧作家。代表作有戏剧《朱丽小姐》《到大马士革去》《一出梦的戏剧》《鬼魂奏鸣曲》,小说《红房间》等。

这些都是享誉世界的作品,这篇世界著名的微型小说《半张纸》肯定也不是随意之作。

三、探究小说结构和主题

(一)、检查预习

用简要的语言复述小说情节。

开头“房客”即将离开、用倒叙的手法借助纸片上号码回忆刻骨铭心的两年生活。

提示: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我们称之倒叙。

问:如果这里先叙述所有故事,再写主人公的离开好不好?

不好,这样叙述形式过于单调。倒叙手法可以使情节悬念顿生,引人入胜。

(二)、对“半张纸”的探究

1、形象感知“半张纸”外形等特点

问:本文名字是《半张纸》,那我们就从这“半张纸”入手,来欣赏这篇小说。这“半张纸”是一张怎样的纸?

用文中的话填写下列表格:

色泽

大小

字迹

内容

“但是在墙上,在电话机旁,有一张涂满字迹的小纸头。上面所记的字是好多种笔迹写的,有些很容易辨认,是用黑黑的墨水写的,有些是用黑、红、蓝铅笔草草写成的。这里记录了短短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在这张纸上——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

“这是一张淡黄色有光泽的便条纸。”

问:这是“半张小纸头” 纸很小,可内容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涂满字迹”说明纸头上已经记的条目很多,非常丰富。“记录了短短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说明其包含的内容不但丰富而且时间跨度很长。

问:纸头上笔迹有很多种,有的写得很工整,有得是草草写成的,颜色也不一样,由此能看出什么?

纸头的内容在不同时候写成,写字的人也不一样,因而它就记录了不同时候发生的故事,也从侧面反应其内容丰富。

2、深入探讨“半张纸”上的内容

学生三分钟默读中间部分。

默读要求:一边默读,一边在课本上划出“半张纸”上所记录的内容。

请一个学生将自己划的部分读出来。其他学生补充。

幻灯展示:

艾丽斯

银行

出租马车行

鲜花店

……

问:第三段写的艾丽丝是谁?为什么名字“最美丽”?

真心相爱,三个字充满了浓浓的爱意。流露出相恋时的甜蜜。

问:新婚后的蜜月生活如何?

“他们新婚,星期日夜晚常去看歌剧。在那里度过的时光是最愉快的,他们静静地坐着,心灵沉醉在台上神话境域的美及和谐里。”

说明他们新婚非常幸福。

讨论分析“常”“最”“静静地”“沉醉”:

“常”写他们可以经常去看戏,长久地停留在幸福之中;“最”字突出了那时主人公的幸福;“静静地”是他们在享受这惬意而幸福的一刻;“沉醉”,沉浸在舞台上神话境域的美及和谐里,醉在这如梦般柔美的爱河中。

问:故事继续发展,发生了什么事情?

需要找女仆来照顾,去药房买药,订消毒牛奶,用电话解决家务事,这些是因为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这个年轻的房客快要当父亲了。内心应该感到喜悦。再后来发生什么事情?

“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棺材”说明艾丽丝和肚中的孩子都不幸失去了生命。

问:为什么都失去生命了?知道原因吗?

活动设计:同组探讨这个问题,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大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能力,说得很有道理。假如作者就按照某位同学的推理,清楚明白地告诉大家妻儿的死因,这样好吗?

作采取素描式勾勒方式,点到为止。篇幅虽小,却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

问:大家可以告诉我当时年轻房客回忆到这里的感受吗?

“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表现出回忆到这一幕人生不幸,悲痛欲绝。

讨论分析“溺死之人”:把自己看成将死之人,体现出对生活的悲观绝望。

幻灯展示:

相爱的甜蜜

蜜月的幸福

为父的喜悦

失亲的悲恸

总结:作者享受过爱情的甜蜜和即将当父亲的喜悦,也承受了妻儿丧亡的不幸。

问:纸头上还写了银行,这是他工作的地方,银行是他生活的基础,那银行倒闭意味着什么?

经济来源的丧失,生活漂泊不定。

问:没钱怎么娶妻呢?

“他后来找到一份新的工作”“手头很宽裕”。

问:现在呢?

搬出房子,可能意味着生活的困顿。

总结:除了爱情不幸,生活上也起伏不定。

问:纸头上还写到了朋友,这个朋友有什么样的经历?

曾经飞黄腾达,后来穷困潦倒。“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 。

问:大家看看,黑板上展示的这三方面回忆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自由回答,预计能说到此类观点:“人生变幻莫测”“生活总是起伏不定”等。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到作者的人生感慨。

问:“过眼云烟”我觉得意思是“眼前如云烟一样迷惘”,对吗?

意思是“从眼前飘过的云烟”。

也就意味着曾经见过现在却消逝了,主人公也是从享受幸福到失去幸福。

我觉得作者要表达的就是失去幸福后的痛苦,你是否同意我的观点?

眷恋当然是有的,但这一切都表明一个生活常态:“有”终究会变为“无”,好景不常在。用一句话可以概括这个意思,就是“人生无常”。

既然“有”终究会变为“无”,我不由得感到一种悲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话更让我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展示幻灯片

“人生如同上好发条的钟,盲目地走,一切只听命于生存意志的摆布,追求人生目的和价值是毫无意义的。”

“人的生存就是一场痛苦的斗争,生命的每一秒钟都在为抵抗死亡而斗争,而这是一种注定要失败的斗争。”

——叔本华

思考:如果你是斯特林堡,你怎么回复叔本华的观点。

学生思考发言

分析:

“但是他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相反地,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快乐的人。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

“他拿起这淡黄的小纸,吻了吻,小心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

作者情感并未消极下去,相反更加昂扬,“吻了吻”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尊重和直面现实的生活态度。

展示作者一段原话与学生发言进行比较:

人活着必遭蹂躏。天堂和地狱在他看来并不是虚无的存在,而是都会在现实中得到兑现。当我们欢乐的时候,我们就生活在天堂里;当我们痛苦时,我们就在地狱。但谁又能说痛苦不是另一种欢乐呢?

——奥古斯特斯特林堡

分析:他既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体现出的奋发向上的力量,则是他区别于其他悲观主义者的地方,也是他精神品质宝贵之处。

(三)、水到渠成总结结构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问:我们理解了小说主题,那我们回头思考一个问题,小说的线索是什么?为什么要用“半张纸”作为线索呢?

因为两年刻骨铭心经历的回忆都是用这张记录了各种电话号码的纸联系起来。原本杂乱的回忆,通过这个故事的焦点,巧妙地将人生变迁的喜乐悲愁维系在一起,浓缩的“半张纸”上,杂而不乱,承载起表达主题的任务。

提升:有些小说采取的是层层推进的结构,情节随着时间或空间转换而发展,每一步都扣人心弦。而《半张纸》则截取了生活的横断面,借助“半张纸”以小切口,做出大文章。情节简单,却含义丰富。

四、能力拓展

德军剩下来的东西

[法] 哈巴特霍利

战争结束了,他回到了从德军手里夺回来的故乡,他匆匆忙忙地在路灯昏黄的街上走着。一个女人捉住他的手,用吃醉了酒似的口气和他讲:“到哪儿去?是不是上我那里?”

他笑笑,说:“不,不上你那里——我找我的情妇。”他回头看了女人一下。他们两个人走到路灯下。

女人突然嚷了起来:“啊!”

他也不由抓住了女人的肩头,迎着灯光。他的手指嵌进了女人的肉里、

他们的眼睛闪着光,他喊着:“约安!”把女人抱起来了。

能力拓展:试用100-200字,从小说结构的角度给下面一则短评加一个结尾。

小说的情节十分简单。战争结束了,主人公“他”回到了从德军手里夺回来的故乡,在路灯昏黄的街上,“他”与沦为娼妓的“情妇”邂逅相遇。

结尾出人意料。经历了战争的残酷洗礼后的人,生死、名利、荣辱恩宠似乎都已经看透,人也似乎变得透明而单纯,当苦苦思念的人儿就在眼前又怎能不让人激动?“他不由自主地抓住了女人的肩头……他的手指嵌进了女人的肉里”“眼里放光”“把女人抱起来了”。

五、作业

课后“思考与实践”栏目第三题。

篇13:《纸和环保》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纸与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又与环保紧密相连,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我们必须要节约用纸,节约用纸就是在保护环境。在实际的调查活动中,让儿童从心理明白节约用纸,是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实际行动。

活动目标:

1、认识纸对我们的重要性,知道造纸的重要原料及造纸术的发明。

2、学习使用调查,统计的方法,分析处理信息。

3、了解树木与人的生活的关系和森林被破坏后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4、增强节约用纸的.意识,懂得保护森林,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纸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和纸交朋友

交流内容:

1、看看桌子上的学习朋友是谁?

2、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型的纸?

3、同桌介绍自己带来的纸朋友,它叫什么名字,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方便?

4、全班同学共同分享纸朋友对我们的帮助。

(通过搜集整合生活中纸的种类、作用,师生共同明确: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

二、明白纸“来之不易”

活动内容:

1、师生谈话,了解造纸的原材料有哪些?

2、和书交朋友,边看边想,纸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3、师生共同了解造纸的工艺流程。

4、欣赏配乐故事《蔡伦造纸》,了解造纸术的发明过程。

(师生在共同的交流学习中明白,纸“来之不易”,它凝聚着工人叔叔的心血与汗水,知道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并为此感到自豪。)

三、增强节约意识,争做环保小卫士。

活动一:

1、个人汇报作业本使用情况。

2、以组统计使用1个作业本共浪费多少张纸?

3、汇总统计全班同学使用1个作业本共浪费掉多少张纸?

4、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浪费掉的一张张纸,实际上浪费掉的是一个个失学儿童崭新的本儿。

(唤起学生的爱心,从心底里明白一个道理,我们节约用纸就是关爱失学儿童。)

活动二:

1、展现纸山,师生共同谈感想。

2、纸精灵的呐喊,让学生明白浪费纸就是破坏了森林,破坏了环境。

3、了解生态破坏造成的危害。

4、儿童心里的呼唤:“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热爱生活。”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心里意识到一定要节约用纸,做节约用纸的有心人,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做热爱生活的小主人。)

推荐阅读:

  大班美术活动五彩脸谱教案设计

  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童话里的小屋》教学设计

  美术鸡蛋画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乘上列车去画画》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美术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有趣的生肖邮票》教学设计

热门标签: 吹塑 教学设计 美术
吹塑纸剪贴画美术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